CN108569469A - 气溶胶生成制品、其密封组件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气溶胶生成制品、其密封组件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569469A CN108569469A CN201710788049.1A CN201710788049A CN108569469A CN 108569469 A CN108569469 A CN 108569469A CN 201710788049 A CN201710788049 A CN 201710788049A CN 108569469 A CN108569469 A CN 1085694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iner
- aerosol
- carrier
- sealing element
- seal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9000000443 aerosol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5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9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565 seal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2159 carrier gas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11888 f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8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41000208125 Nicotian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02637 Nicotiana tabac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SNICXCGAKADSCV-JTQLQIEISA-N (-)-Nicotine Chemical compound CN1CCC[C@H]1C1=CC=CN=C1 SNICXCGAKADSCV-JTQLQIEISA-N 0.000 description 4
-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Glycerine Chemical compound OCC(O)CO PEDCQBHIVMGVH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60002715 nicotin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4
- SNICXCGAKADSCV-UHFFFAOYSA-N nicotine Natural products CN1CCCC1C1=CC=CN=C1 SNICXCGAKADSC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742 Cott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DNIAPMSPPWPWGF-UHFFFAOYSA-N Propylene glycol Chemical compound CC(O)CO DNIAPMSPPWPWG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020 evap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1187 glycerol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373 ind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5060 rub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30 aluminium f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504 cigarett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05 fragr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65 glass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04 perfum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000004169 proteins and gene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90000623 proteins and gen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3599 spic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51/00—Clos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D51/18—Arrangements of closures with protective outer cap-like covers or of two or more co-operating closures
- B65D51/20—Caps, lids, or covers co-operating with an inner closure arranged to be opened by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 B65D51/22—Caps, lids, or covers co-operating with an inner closure arranged to be opened by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having means for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the inner closure
- B65D51/221—Caps, lids, or covers co-operating with an inner closure arranged to be opened by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having means for piercing, cutting, or tearing the inner closure a major part of the inner closure being left inside the container after the open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18—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providing specific environment for contents, e.g. temperature above or below ambi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ackages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气溶胶生成制品、其密封组件及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容器、第一可刺穿密封件、第二可刺穿密封件、容器盖,所述容器设有容器孔和容器开口,所述容器盖设有容器盖孔,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固定于所述容器下表面的内壁且覆盖所述容器孔,所述容器盖用于与所述容器开口配合,所述第二可刺穿密封件覆盖所述容器盖孔。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溶胶领域,具体涉及气溶胶生成制品、其密封组件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气溶胶生成制品密封气溶胶生成基质的容器中,靠近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刺穿部件底部的密封膜往往是设置于容器的外表面,当刺穿部件刺穿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密封膜后,再将气溶胶生成制品从气溶胶生成装置中拔出来时,密封膜容易脱落并残留在气溶胶生成装置内,需要用户清理,从而给用户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密封组件及气溶胶生成制品,以降低密封件脱落至气溶胶生成装置内的风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容器、第一可刺穿密封件、第二可刺穿密封件、容器盖,所述容器设有容器孔和容器开口,所述容器盖设有容器盖孔,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固定于所述容器下表面的内壁且覆盖所述容器孔,所述容器盖用于与所述容器开口配合,所述第二可刺穿密封件覆盖所述容器盖孔。
所述第二可刺穿密封件固定在所述容器盖的外壁。
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粘贴于所述容器的下表面内壁。
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粘贴固定。
所述容器为金属容器。
所述容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的厚度、以及第二可刺穿密封件的厚度。
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和/或第二可刺穿密封件为金属箔。
所述容器盖采用为耐高温材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如所述的密封组件,还包括载体,所述载体用于承载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容器用于容纳所述载体。
所述载体设有载体通孔,所述载体通孔的第一端与所述容器孔相对、第二端与所述容器盖孔相对。
所述载体内部具有沿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长度方向的断裂面。
所述断裂面一端与所述容器孔相对、另一端与所述容器盖孔相对。
气溶胶生成制品还包括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管和隔热管,所述隔热管套在所述冷凝管上,所述冷凝管用于将进入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形成的蒸发物与空气的混合物、或者气溶胶进行冷凝。
所述冷凝管为金属管。
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还包括吸嘴部件和收拢部件;所述收拢部件设置于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吸嘴部件之间,所述收拢部件设有贯穿所述收拢部件的收拢通道。
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还包括用于降温的均匀部件;所述均匀部件设置于所述收拢部件与吸嘴部件之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容器、第一可刺穿密封件、第二可刺穿密封件、第一容器盖、第二容器盖,所述容器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容器盖设有第一容器盖孔,所述第二容器盖设有第二容器盖孔,所述第一容器盖用于与所述第一开口配合,所述第二容器盖用于与所述第二开口配合,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容器盖的内壁且覆盖所述第一容器盖孔,所述第二可刺穿密封件覆盖所述第二容器盖孔。
所述第二可刺穿密封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容器盖的外壁。
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粘贴于所述第一容器盖的内壁。
所述第一容器盖与所述容器粘贴固定,和/或第二容器盖与所述容器粘贴固定。
所述容器为金属容器。
所述容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的厚度、以及第二可刺穿密封件的厚度。
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和/或第二可刺穿密封件为金属箔。
所述第一容器盖和/或第二容器盖采用为耐高温材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所述的密封组件,还包括载体和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载体用于承载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容器用于容纳所述载体。
所述载体设有载体通孔,所述载体通孔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容器盖孔相对、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容器盖孔相对。
所述载体内部具有沿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长度方向的断裂面。
所述断裂面一端抵于所述第一容器盖孔、另一端抵于所述第二容器盖孔。
气溶胶生成制品还包括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管和隔热管,所述隔热管套在所述冷凝管上,所述冷凝管用于将进入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形成的蒸发物与空气的混合物、或者气溶胶进行冷凝。
所述冷凝管为金属管。
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还包括吸嘴部件和收拢部件;所述收拢部件设置于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吸嘴部件之间,所述收拢部件设有贯穿所述收拢部件的收拢通道。
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还包括用于降温的均匀部件;所述均匀部件设置于所述收拢部件与吸嘴部件之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固定在容器的下表面内壁且覆盖所述容器的容器孔;将载体装入所述容器内;将容器盖盖在所述容器的容器开口;向所述载体内装载气溶胶生成基质;将第二可刺穿密封件覆盖所述容器盖的容器盖孔。
通过粘贴的方式将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固定在所述容器的下表面内壁。
将所述第二可刺穿密封件固定在所述容器盖的外壁。
通过粘贴的方式将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固定。
制造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载体的载体通孔的第一端与所述容器孔相对、第二端与所述容器盖孔相对。
制造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冷凝管设置在所述容器盖孔的下游,并使所述冷凝管与所述容器盖孔连通;将隔热管套在所述冷凝管上。
制造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密封组件、收拢部件和吸嘴部件依次设置,并使所述收拢部件的收拢通道与所述容器盖孔连通。
制造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用于降温的均匀部件设置在所述收拢部件与吸嘴部件之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固定在容器的第一容器盖的内壁且覆盖所述第一容器盖上的第一容器盖孔上;将载体装入所述容器内;将第二容器盖盖在所述容器上;向所述载体内装载气溶胶生成基质;将第二可刺穿密封件覆盖所述第二容器盖的第二容器盖孔。
通过粘贴的方式将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固定在所述容器的内壁。
将所述第二可刺穿密封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容器盖的外壁。
通过粘贴的方式将所述第一容器盖与所述容器粘贴固定,和/或第二容器盖与所述容器粘贴固定。
制造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载体的载体通孔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容器盖孔相对、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容器盖孔相对。
制造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冷凝管设置在所述容器盖孔的下游,并使所述冷凝管与所述第二容器盖孔连通;将隔热管套在所述冷凝管上。
制造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密封组件、收拢部件和吸嘴部件依次设置,并使所述收拢部件的收拢通道与所述第二容器盖孔连通。
制造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用于降温的均匀部件设置在所述收拢部件与吸嘴部件之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容器、第一可刺穿密封件、第二可刺穿密封件、密封层,所述容器包括对合设置的左容器单元和右容器单元,所述容器设有上容器孔和下容器孔,所述密封层用于固定所述左容器单元和右容器单元,且密封所述左容器单元和右容器单元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固定于所述容器的下表面内壁且覆盖所述下容器孔,所述第二可刺穿密封件覆盖所述上容器孔。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包括任一所述的密封组件,还包括载体和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载体用于承载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容器用于容纳所述载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烟弹,包括任一所述的密封组件还包括载体和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载体用于承载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容器用于容纳所述载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载体装入左容器单元或右容器单元;将所述左容器单元与所述右容器单元对合形成容器;将密封层固定所述左容器单元和所述右容器单元,且密封所述左容器单元与所述右容器单元之间的间隙;将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固定于所述容器的下表面内壁且覆盖所述下容器孔;向所述载体内装载气溶胶生成基质;将第二可刺穿密封件覆盖所述上容器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将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固定在容器内,将气溶胶生成制品从气溶胶生成装置拔出来时,第一可刺穿密封件不容易脱落而残留在气溶胶生成装置内。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气溶胶生成系统一种实施例的剖视(部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气溶胶生成制品一种实施例的爆炸剖视(部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密封组件的爆炸剖视(部分)示意图;
图4是图2中的密封组件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密封组件另一种实施例的爆炸剖视(部分)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密封组件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气溶胶生成制品另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图1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部分爆炸示意图;
图9是图1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1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3图1的气溶胶生成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气溶胶生成制品的载体另一种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密封组件另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一种实施例,包括密封组件110、载体114、冷凝组件和吸嘴部件140。密封组件110、冷凝组件和吸嘴部件140依次设置。
密封组件110用于容纳并密封载体114,载体114用于承载气溶胶生成基质(例如液体形式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从而气溶胶生成基质被密封组件110密封。其中,气溶胶生成基质、载体114和密封组件110组成的部件可以称之为烟弹。
如图2、3和4所示,密封组件110包括容器1111、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容器盖11113、第二可刺穿密封件113。
容器盖11113设有容器盖孔11114,所述载体114设有载体通孔1141。
容器1111是具有容器开口11112的杯状容器,容器1111底部的下表面设有容器孔11111,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于容器1111底部的下表面内壁覆盖容器孔11111,所述容器盖11113封住容器开口11112,第二可刺穿密封件113从容器盖11113的外壁覆盖容器盖孔11114,其中,容器盖孔11114、载体通孔1141、容器孔11111依次相对。
如图1所示,气溶胶生成系统的一种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系统包括气溶胶生成制品100和气溶胶生成装置200,气溶胶生成装置200与气溶胶生成制品100配合,以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一端。气溶胶生成装置200包括刺穿部件210、加热部件220、第一隔热部件230以及装置外壳240,如图11所示,第一隔热部件230上设有第二气槽2301和第三气槽2302,如图8所示,装置外壳240上设有空气入口243。
气溶胶生成基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气溶胶的物质,对于液体形式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而言,通常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使气溶胶生成基质蒸发从而形成蒸发物(例如气体),该蒸发物与空气混合后在一定条件下形成气溶胶。气溶胶生成基质可以是烟油,烟油可以包括丙三醇(甘油)、丙二醇、香精(或香料)和烟碱(尼古丁),上述烟油中,烟碱和/或香精可以由烟草提取物替代。烟油也可以不包含尼古丁。
载体114用于承载气溶胶生成基质(例如液体形式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载体114具有用于供刺穿部件210插入的载体通孔1141。载体114可以采用棉花(可以是耐高温的棉花)、多孔陶瓷、玻璃纤维等,或者其他具有一定吸附液体能力的多孔结构。
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和第二可刺穿密封件113用于被刺穿部件210刺破。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和第二可刺穿密封件113容易被刺穿部件210刺穿,被刺穿的位置可以表现为破碎、撕裂等状态。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和第二可刺穿密封件113上可以设有刻痕,被刺穿部件210刺穿时容易沿该刻痕方向破裂。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和第二可刺穿密封件113可以采用金属薄层,如铝箔等。
容器1111、容器盖11113优选采用耐高温材料(其中,容器盖11113优选采用耐高温塑料),例如容器1111优选采用金属容器(优选具有比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和第二可刺穿密封件113更大的厚度,例如铝容器),以防止被刺穿部件210加热而融化或产生气溶胶生成基质和/或气溶胶以外的气味。容器盖11113优选具有比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和第二可刺穿密封件113更大的厚度。若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固定在容器1111的外壁上,当气溶胶生成制品100使用完后,将气溶胶生成制品100从气溶胶生成装置200拔出来时,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容易脱落而残留在气溶胶生成装置200内。而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是固定(例如通过胶粘剂粘贴、或者点焊等方式)在容器1111下表面的内壁上的,因此不容易出现上述情况。上述胶粘剂可以是无机胶粘剂或有机胶粘剂(例如蛋白质胶粘剂、橡胶胶粘剂、聚合物胶粘剂等)。若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通过胶粘剂尤其是有机胶粘剂粘贴在容器1111上时,由于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和容器1111受到刺穿部件210的加热,导致有机胶粘剂的粘性下降,当将气溶胶生成制品100从气溶胶生成装置200拔出来时,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更容易脱落而残留在气溶胶生成装置200内。而通过将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粘贴于容器1111的内壁上,即使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脱落,其仍留在容器1111内,从而随着气溶胶生成制品100被拔出来。
如图10所示,刺穿部件210的侧壁215上设有第一气槽211。如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刺穿部件210设有刺穿部件空腔212,加热部件220设置于刺穿部件空腔212内,加热部件220产生的热量通过热传导到达刺穿部件210上。在一些情况下加热部件220与刺穿部件空腔212的侧壁之间存在空隙,可以用导热材料进行填充,以使加热部件220与刺穿部件210形成良好导热。刺穿部件210的整体轮廓可以呈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等形状,刺穿部件210的顶部可以呈圆锥状等尖锐形状,以刺穿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和第二可刺穿密封件113。当然刺穿部件210的顶部也可以不具有尖锐形状。
如图1所示,使用过程中,刺穿部件210容易将热量传递到装置外壳240上,导致装置外壳240发烫。通过将第一隔热部件230设置在刺穿部件210的底部且位于刺穿部件与装置外壳240之间,可以减少或防止热量传递到装置外壳240上。如图11所示,第一隔热部件230的外侧壁设有第二气槽2301,第一隔热部件230的上表面设有第三气槽2302,这样,第一隔热部件230的加工更简单。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隔热部件230套在刺穿部件210的底部。第一隔热部件230可以采用陶瓷。
参考图1、2和8,使用时,刺穿部件210首先穿过容器1111的容器孔11111,然后刺破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再经由载体通孔1141的第一端插入载体通孔1141,然后穿过容器盖孔11114,最终刺破第二可刺穿密封件113,刺穿部件210的侧壁215贴紧载体114并加热载体114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以使气溶胶生成基质被加热后蒸发而形成蒸发物而进入第一气槽211。空气经由空气入口243进入气溶胶生成装置200,然后经过第二气槽2301、第三气槽2302、容器孔11111和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被刺破的位置进入第一气槽211,从而与该蒸发物混合成混合物,然后该混合物经由第一气槽211和第二可刺穿密封件113被刺破的位置进入吸嘴部件140。该混合物最终形成气溶胶,而气溶胶形成的位置可能在该第一气槽211中,或者在第一气槽211的下游(在第一气槽211以外)。
在上述实施例中,由于刺穿部件210贴紧载体114以对载体114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进行加热,加热效果很好,同时在刺穿部件210的侧壁上设有第一气槽211,使得气溶胶生成基质被加热蒸发的蒸发物能够在流过第一气槽211的空气的带动下,最终形成气溶胶。若刺穿部件210没有贴紧载体114,加热效果将大打折扣,因为刺穿部件210与载体114之间的缝隙中会通过流动的空气,从而带走较多热量,为了达到较好的加热效果需要增大刺穿部件210的温度,从而造成气溶胶生成装置200的电池续航能力降低。
刺穿部件210的侧壁上可以设置多条第一气槽211,相比于一条第一气槽211,多条第一气槽211利于在同一时间内产生更多的气溶胶。相应地,可以设置相应数量的第二气槽2301和第三气槽2302,每条第二气槽2301与对应的一条第三气槽2302和第一气槽211连通。这样空气依次经过第二气槽2301、第三气槽2302后进入对应的第一气槽211。
如图11所示,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刺穿部件210的底部侧壁上还具有沿刺穿部件210表面延伸的第四气槽213,多条第一气槽211与第四气槽213连通,空气经过第二气槽2301和第三气槽2302进入第四气槽213后,再分别进入每条第一气槽211。可以看出,第四气槽213起到了分配空气到不同的第一气槽211的作用。第四气槽213可以沿刺穿部件210底部侧壁上的圆周方向延伸,根据长度的不同,第四气槽213可以呈环状,也可以呈圆弧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隔热部件230上也可以具有多条第二气槽2301(以及对应数量的第三气槽2302),多条第三气槽2302与第四气槽213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200还包括第一紧固件232(请参考图9)、第二紧固件233(请参考图8)和气溶胶生成制品固定座270,第一紧固件232用于将刺穿部件210与第一隔热部件230固定在一起,第二紧固件233用于将第一隔热部件230固定在气溶胶生成制品固定座270上,气溶胶生成制品固定座270固定在装置外壳240上,如图12所示,气溶胶生成制品固定座270具有固定座腔体275,用于容纳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一端。
气溶胶生成制品固定座270优选采用隔热材料,例如塑料等,以进一步降低刺穿部件210的热量传递到装置外壳240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固定座270通过螺纹与装置外壳240装配固定。
如图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232是螺母,第一隔热部件230上还设有第一隔热部件通孔2304,刺穿部件210的底部侧壁上还设有螺纹214,螺纹214位于第四气槽213的下方,螺纹214穿过第一隔热部件通孔2304,螺母通过螺纹214将刺穿部件210固定在第一隔热部件230上,在第四气槽213的位置的刺穿部件210的外径大于在螺纹214位置的刺穿部件210的外径,以防止第四气槽213陷入第一隔热部件230的上表面以下进而造成空气无法进入,这样当刺穿部件210与第一隔热部件230装配在一起时,第四气槽213抵于第一隔热部件230的上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隔热部件230上还设有第一隔热部件腔体2303,螺母用于安装在第一隔热部件腔体2303内,以在达到隔热、固定目的的同时节省装配空间。
如图8和9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200还包括第二隔热部件260,第二隔热部件260设置在第一隔热部件230下方,以进一步对伸入第一隔热部件通孔2304内的刺穿部件210的底部、以及螺母进行隔热,以降低热量对位于下方的供电部件的影响。
如图8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装置200还包括隔热部件固定件231,隔热部件固定件231安装于第一隔热部件230与气溶胶生成制品固定座270之间。第二紧固件233用于将隔热部件固定件231和第一隔热部件230固定在气溶胶生成制品固定座270上。优选地,第一隔热部件230的侧壁上设有隔热部件固定孔2305,隔热部件固定件231具有固定件通孔2331,气溶胶生成制品固定座270具有固定座通孔271,第二紧固件233依次穿过固定座通孔271、固定件通孔2331并伸入隔热部件固定孔2305中,从而将隔热部件固定件231和第一隔热部件230固定在气溶胶生成制品固定座270上。第二紧固件233优选为螺钉。
在一个实施例中,隔热部件固定件231呈具有缺口2332的环状,以方便将隔热部件固定件231套在第一隔热部件230上。如图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外壳240包括上装置外壳241和下装置外壳242,气溶胶生成制品固定座270与下装置外壳242固定连接,例如通过螺纹连接。气溶胶生成制品固定座270可以与上装置外壳241通过卡扣方式安装固定,例如,如图8所示,气溶胶生成制品固定座270上可以设有卡扣272,相应地上装置外壳241内壁上设有卡槽(图中未示出)。为了让用户将上装置外壳241装配至气溶胶生成制品固定座270更加方便,气溶胶生成制品固定座270上还设有导向槽274(如图13所示),对应地上装置外壳241内设有导向棱(图中未示出)。
第一气槽211可以呈沿着刺穿部件210表面延伸的曲线形状(例如沿着刺穿部件210表面螺旋上升)或直线形状,曲线形状的第一气槽211可以比直线型状的第一气槽211提供更大的气体阻力,体现为用户在抽吸气溶胶生成制品时需要更大的吸力。
气溶胶生成装置200还可以包括供电部件(位于装置外壳240内,图中未示出)和导电部件(图中未示出,例如导线),如图1所示,第二隔热部件260上设有第二隔热部件通孔261,加热部件220通过导电部件251与供电部件电连接,导电部件穿过螺母和第二隔热部件通孔261。加热部件220最好完全安装在刺穿部件空腔212内,以提高发热效率,并且减小热量对供电部件的影响。
如图1所示,从位于下装置外壳242的空气入口243进入的空气进入第二气槽2301可以有多种路径。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隔热部件260的横截面(垂直于气溶胶生成装置200的长度方向的平面)大小与第一隔热部件230的横截面大小相同,第二气槽2301与第二隔热部件260外侧的空间连通,空气进入第二隔热部件260外侧的空间后即可进入第二气槽2301,最终进入第一气槽211。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第二隔热部件260的横截面大于第一隔热部件230的横截面,第二隔热部件260可以开设气孔(图中未示出),空气可以经过该气孔进入第二气槽2301,最终进入第一气槽211。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先将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固定(例如粘贴或者点焊)在容器1111的下表面内壁上以覆盖密封容器孔11111;
然后将载体114一端塞入容器1111内;
然后再将容器盖11113盖在容器1111的第二开口11112;
接着通过容器盖孔11114向载体114中注入气溶胶生成基质;
最后将第二可刺穿密封件113固定(例如粘贴或者点焊)在容器盖11113的外壁以覆盖密封容器盖孔11114。
容器盖11113可以与容器1111粘贴固定,以使容器盖11113更稳定固定在容器1111上,或者使整个密封组件110的密封性更好。
如图14所示,是载体114的另一种实施例,该载体114不具有载体通孔1141,但是载体114内部具有沿气溶胶生成制品长度方向的断裂面1142,断裂面1142一端与容器孔11111相对、另一端与容器盖孔11114相对。当刺穿部件210穿过容器1111的容器孔11111并刺破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后,沿着断裂面1142一端穿入,然后将断裂面1142两侧的载体114撑开并从断裂面1142另一端伸出,最终从容器盖孔11114伸出并刺破第二可刺穿密封件113。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不需要在载体114上形成载体通孔1141,因此加工更加简单。
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还包括吸嘴部件包裹层141、冷凝组件。冷凝组件包括冷凝管120和隔热管130,冷凝管120设置于密封组件110与吸嘴部件140之间,冷凝管120与容器盖孔11114连通,隔热管130套在冷凝管120上,吸嘴部件包裹层141用于包裹覆盖吸嘴部件140的侧壁。若第一气槽211中尚未形成气溶胶,该冷凝管120用于对气溶胶生成基质形成的蒸发物和空气的混合物进行混合和/或收拢以及冷凝,以形成均匀且较低温度的气溶胶。若第一气槽211中已经形成气溶胶,该冷凝管120用于对气溶胶进行混合和/或收拢以及降温,从而形成均匀的气溶胶以流入吸嘴部件140。冷凝管120采用导热材料(例如金属)以实现冷凝的作用,隔热管130采用导热性比导热材料差的材料,以防止进入吸嘴部件140的气溶胶的温度太低而影响口感,另一方面,隔热管130还可以防止用户直接接触温度较高的冷凝管120。该冷凝管120可以采用钢管,例如304不锈钢。隔热管130可以采用棉花、硅胶、橡胶、塑料等材料。容器111、载体114、冷凝管120、隔热管130和吸嘴部件140的外轮廓均可以是圆柱形,利用包装层(图中未示出)将上述五个部件卷绕固定以形成气溶胶生成制品100,从而使得气溶胶生成制品100整体外形与传统香烟外形接近或相同。
如图7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气溶胶生成制品100还包括收拢部件150和均匀部件160,密封组件110、收拢部件150、均匀部件160和吸嘴部件140依次设置。收拢部件150设有贯穿收拢部件150的收拢通道151,以对用于对蒸发物与空气的混合物或者气溶胶进行收拢和/或混合,均匀部件160用于使通过的混合物或者气溶胶进行均匀、降温后再进入吸嘴部件140。
如图5和6所示,是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密封组件110的另一种实施例。密封组件110用于容纳载体114,载体114用于承载气溶胶生成基质,从而气溶胶生成基质被密封组件110密封,密封组件110包括容器1112、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第二可刺穿密封件113、第一容器盖11121、第二容器盖11122。
第一容器盖11121设有第一容器盖孔11123,第二容器盖11122设有第二容器盖孔11124。
容器1112呈筒状结构,其具有第一开口11125和第二开口11126,第一容器盖11121盖住第一开口11125,第二容器盖11122盖住第二开口11126。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从容器1112内部固定(例如通过胶粘剂粘贴)在第一容器盖11121的内壁上,并覆盖第一容器盖孔11123,第二可刺穿密封件113从容器1112外部固定(例如通过胶粘剂粘贴)在第二容器盖11122的外壁上,并覆盖第二容器盖孔11124,载体114装载容器1112内,第一容器盖孔11123、载体通孔1141、第二容器盖孔11124依次相对。
容器1112、第一容器盖11121、第二容器盖11122优选采用耐高温材料,例如容器1112优选采用金属容器(优选具有比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和第二可刺穿密封件113更大的厚度,例如铝容器),第一容器盖11121和第二容器盖11122优选采用耐高温塑料。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固定在第一容器盖11121的内壁上,即使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脱落,其仍留在第一容器盖11121或容器1112内,从而随着气溶胶生成制品100被拔出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可刺穿密封件113固定(例如通过胶粘剂粘贴)在第二容器盖11122的外壁,以方便密封气溶胶生成基质。制造过程中,可以先将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固定在第一容器盖11121的内壁上以覆盖密封第一容器盖孔11123,然后将第一容器盖11121安装在容器1112的第一开口11125上,再将载体114一端塞入容器1112内,然后将第二容器盖11122盖在容器1112的第二开口11126,接着通过第二容器盖孔11124向载体114中注入气溶胶生成基质,最后将第二可刺穿密封件113固定在第二容器盖11122的外壁以覆盖密封第二容器盖孔11124。
第一容器盖11121和第二容器盖11122可以与容器1112粘贴固定,以使两者能更稳定固定在容器1112上,或者使整个密封组件110的密封性更好。
当如图14所示的载体114与上述实施例的密封组件110配合时,断裂面1142的一端与第一容器盖孔11123相对、另一端与第二容器盖孔11124相对。当刺穿部件210穿过第一容器盖孔11123并刺破第一可刺穿密封件112后,沿着断裂面1142一端穿入,然后将断裂面1142两侧的载体114撑开并从断裂面1142另一端伸出,最终从第二容器盖孔11124伸出并刺破第二可刺穿密封件113。同理,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不需要在载体114上形成载体通孔1141,因此加工更加简单。本密封组件110亦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的收拢部件150和均匀部件160组合以形成气溶胶生成制品100。
如图15所示,是密封组件110的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密封组件110包括容器1113、密封层(图中未示出),以及前述实施例的第一密封件112和第二密封件113,所述容器1113包括左容器单元11131和右容器单元11132。
容器1113呈筒状,左容器单元11131和右容器单元11132大体上呈半圆槽,左容器单元11131和右容器单元11132对合后形成容器1113,同时形成容器1113的下容器孔11134和上容器孔11135(本实施例中,靠近吸嘴部件140为上),密封层用于固定所述左容器单元11131和右容器单元11132,且密封左容器单元11131和右容器单元11132之间的间隙(位于容器1113侧壁)。所述第一密封件112固定(例如通过胶粘剂粘贴)于所述容器1113的下表面内壁且覆盖所述下容器孔11134,所述第二密封件113覆盖所述上容器孔11135,例如第二密封件113固定(例如通过胶粘剂粘贴)在容器1113上表面的外壁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密封层的内表面设有胶粘剂,以粘贴固定所述左容器单元11131和右容器单元11132。
本实施例的密封组件110及其内的载体和基质可以与图6所示的收拢部件150、均匀部件160和吸嘴部件140配合形成气溶胶生成制品100,在此情况下,上容器孔11135需要与收拢通道151连通。本实施例的密封组件110也可以与图1所示的冷凝组件配合形成气溶胶生成制品100,在此情况下,上容器孔11135需要与冷凝管120连通。
本实施例的气溶胶生成制品100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载体114装入左容器单元11131或右容器单元11132;
将左容器单元11131和右容器单元11132对合形成容器1113,同时形成容器1113的下容器孔11134和上容器孔11135;
将密封层固定左容器单元11131和所述右容器单元11132,且密封两者之间的间隙(位于容器1113的侧壁上);
将所述第一密封件112固定于所述容器1113的下表面内壁且覆盖所述下容器孔11134;
向所述载体114内装载气溶胶生成基质;
将第二密封件113固定在容器1113上表面的外壁上,并覆盖所述上容器孔11135。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72)
1.一种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容器、第一可刺穿密封件、第二可刺穿密封件、容器盖,所述容器设有容器孔和容器开口,所述容器盖设有容器盖孔,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固定于所述容器下表面的内壁且覆盖所述容器孔,所述容器盖用于与所述容器开口配合,所述第二可刺穿密封件覆盖所述容器盖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刺穿密封件固定在所述容器盖的外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粘贴于所述容器的下表面内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粘贴固定。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为金属容器。
6.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的厚度、以及第二可刺穿密封件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和/或第二可刺穿密封件为金属箔。
8.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盖采用为耐高温材料。
9.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密封组件,还包括载体和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载体用于承载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容器用于容纳所述载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设有载体通孔,所述载体通孔的第一端与所述容器孔相对、第二端与所述容器盖孔相对。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内部具有沿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长度方向的断裂面。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裂面一端与所述容器孔相对、另一端与所述容器盖孔相对。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管和隔热管,所述隔热管套在所述冷凝管上,所述冷凝管用于将进入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形成的蒸发物与空气的混合物、或者气溶胶进行冷凝。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为金属管。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还包括吸嘴部件和收拢部件;
所述收拢部件设置于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吸嘴部件之间,所述收拢部件设有贯穿所述收拢部件的收拢通道。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还包括用于降温的均匀部件;
所述均匀部件设置于所述收拢部件与吸嘴部件之间。
17.一种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容器、第一可刺穿密封件、第二可刺穿密封件、第一容器盖、第二容器盖,所述容器设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容器盖设有第一容器盖孔,所述第二容器盖设有第二容器盖孔,所述第一容器盖用于与所述第一开口配合,所述第二容器盖用于与所述第二开口配合,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固定于所述第一容器盖的内壁且覆盖所述第一容器盖孔,所述第二可刺穿密封件覆盖所述第二容器盖孔。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刺穿密封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容器盖的外壁。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粘贴于所述第一容器盖的内壁。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盖与所述容器粘贴固定,和/或第二容器盖与所述容器粘贴固定。
21.如权利要求17至20任一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为金属容器。
22.如权利要求17至20任一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的厚度、以及第二可刺穿密封件的厚度。
23.如权利要求17至20任一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和/或第二可刺穿密封件为金属箔。
24.如权利要求17至20任一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器盖和/或第二容器盖采用为耐高温材料。
25.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至24任一所述的密封组件,还包括载体和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载体用于承载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容器用于容纳所述载体。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设有载体通孔,所述载体通孔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容器盖孔相对、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容器盖孔相对。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内部具有沿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长度方向的断裂面。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裂面一端抵于所述第一容器盖孔、另一端抵于所述第二容器盖孔。
29.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管和隔热管,所述隔热管套在所述冷凝管上,所述冷凝管用于将进入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形成的蒸发物与空气的混合物、或者气溶胶进行冷凝。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为金属管。
31.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还包括吸嘴部件和收拢部件;
所述收拢部件设置于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吸嘴部件之间,所述收拢部件设有贯穿所述收拢部件的收拢通道。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还包括用于降温的均匀部件;
所述均匀部件设置于所述收拢部件与吸嘴部件之间。
33.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固定在容器的下表面内壁且覆盖所述容器的容器孔;
将载体装入所述容器内;
将容器盖盖在所述容器的容器开口;
向所述载体内装载气溶胶生成基质;
将第二可刺穿密封件覆盖所述容器盖的容器盖孔。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通过粘贴的方式将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固定在所述容器的下表面内壁。
35.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将所述第二可刺穿密封件固定在所述容器盖的外壁。
36.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通过粘贴的方式将所述容器盖与所述容器固定。
37.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载体的载体通孔的第一端与所述容器孔相对、第二端与所述容器盖孔相对。
38.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冷凝管设置在所述容器盖孔的下游,并使所述冷凝管与所述容器盖孔连通;
将隔热管套在所述冷凝管上。
39.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密封组件、收拢部件和吸嘴部件依次设置,并使所述收拢部件的收拢通道与所述容器盖孔连通。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用于降温的均匀部件设置在所述收拢部件与吸嘴部件之间。
41.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将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固定在容器的第一容器盖的内壁且覆盖所述第一容器盖上的第一容器盖孔上;
将载体装入所述容器内;
将第二容器盖盖在所述容器上;
向所述载体内装载气溶胶生成基质;
将第二可刺穿密封件覆盖所述第二容器盖的第二容器盖孔。
42.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通过粘贴的方式将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固定在所述容器的内壁。
43.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将所述第二可刺穿密封件固定在所述第二容器盖的外壁。
44.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通过粘贴的方式将所述第一容器盖与所述容器粘贴固定,和/或第二容器盖与所述容器粘贴固定。
45.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载体的载体通孔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容器盖孔相对、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容器盖孔相对。
46.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冷凝管设置在所述容器盖孔的下游,并使所述冷凝管与所述第二容器盖孔连通;
将隔热管套在所述冷凝管上。
47.如权利要求4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密封组件、收拢部件和吸嘴部件依次设置,并使所述收拢部件的收拢通道与所述第二容器盖孔连通。
48.如权利要求47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用于降温的均匀部件设置在所述收拢部件与吸嘴部件之间。
49.一种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用于密封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容器、第一可刺穿密封件、第二可刺穿密封件、密封层,所述容器包括对合设置的左容器单元和右容器单元,所述容器设有上容器孔和下容器孔,所述密封层用于固定所述左容器单元和右容器单元,且密封所述左容器单元和右容器单元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固定于所述容器的下表面内壁且覆盖所述下容器孔,所述第二可刺穿密封件覆盖所述上容器孔。
50.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刺穿密封件固定在所述容器的外壁。
51.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粘贴于所述容器的下表面内壁。
52.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金属容器。
53.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的厚度、以及第二可刺穿密封件的厚度。
54.如权利要求49所述的密封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和/或第二可刺穿密封件为金属箔。
55.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9至54任一所述的密封组件,还包括载体和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载体用于承载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容器用于容纳所述载体。
56.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设有载体通孔,所述载体通孔的第一端与所述下容器孔相对、第二端与上容器孔相对。
57.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内部具有沿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长度方向的断裂面。
58.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断裂面一端与所述第下容器孔相对、另一端与所述上容器孔相对。
59.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包括冷凝管和隔热管,所述隔热管套在所述冷凝管上,所述冷凝管用于将进入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形成的蒸发物与空气的混合物、或者气溶胶进行冷凝。
60.如权利要求59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为金属管。
61.如权利要求55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还包括吸嘴部件和收拢部件;
所述收拢部件设置于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吸嘴部件之间,所述收拢部件设有贯穿所述收拢部件的收拢通道。
62.如权利要求61所述的气溶胶生成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生成制品还包括用于降温的均匀部件;
所述均匀部件设置于所述收拢部件与吸嘴部件之间。
63.一种烟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密封组件还包括载体和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载体用于承载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容器用于容纳所述载体。
64.一种烟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至24任一所述的密封组件还包括载体和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载体用于承载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容器用于容纳所述载体。
65.一种烟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9至54任一所述的密封组件还包括载体和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载体用于承载所述气溶胶生成基质,所述容器用于容纳所述载体。
66.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将载体装入左容器单元或右容器单元;
将所述左容器单元与所述右容器单元对合形成容器;
将密封层固定所述左容器单元和所述右容器单元,且密封所述左容器单元与所述右容器单元之间的间隙;
将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固定于所述容器的下表面内壁且覆盖所述下容器孔;
向所述载体内装载气溶胶生成基质;
将第二可刺穿密封件覆盖所述上容器孔。
67.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通过粘贴的方式将所述第一可刺穿密封件固定在所述容器的下表面内壁。
68.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将所述第二可刺穿密封件固定在所述容器的外壁。
69.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
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载体的载体通孔的第一端与所述下容器孔相对、第二端与所述上容器孔相对。
70.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冷凝管设置在所述上容器孔的下游,并使所述冷凝管与所述上容器孔连通;
将隔热管套在所述冷凝管上。
71.如权利要求66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密封组件、收拢部件和吸嘴部件依次设置,并使所述收拢部件的收拢通道与上容器孔连通。
72.如权利要求7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用于降温的均匀部件设置在所述收拢部件与吸嘴部件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88049.1A CN108569469A (zh) | 2017-09-04 | 2017-09-04 | 气溶胶生成制品、其密封组件及制造方法 |
PCT/CN2018/100928 WO2019042149A1 (zh) | 2017-09-04 | 2018-08-17 | 气溶胶生成制品、其密封组件及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88049.1A CN108569469A (zh) | 2017-09-04 | 2017-09-04 | 气溶胶生成制品、其密封组件及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69469A true CN108569469A (zh) | 2018-09-25 |
Family
ID=635764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788049.1A Withdrawn CN108569469A (zh) | 2017-09-04 | 2017-09-04 | 气溶胶生成制品、其密封组件及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569469A (zh) |
WO (1) | WO2019042149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78640A (zh) * | 2018-11-15 | 2019-01-11 | 深圳市道中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带料包的容器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42785Y (zh) * | 2003-09-17 | 2005-11-30 | 冯宇 | 尼古丁吸入器 |
US8813759B1 (en) * | 2010-11-18 | 2014-08-26 | Richard C. Horian | Nicotine inhal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
CN105072936A (zh) * | 2013-03-15 | 2015-11-18 |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 具有穿刺元件的气雾生成系统 |
CN105764367A (zh) * | 2013-12-05 | 2016-07-13 |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 具有刚性中空嘴的气溶胶生成制品 |
CN106455726A (zh) * | 2014-06-27 | 2017-02-22 |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 具有改进的穿刺构件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
CN206043435U (zh) * | 2016-08-25 | 2017-03-29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雾化器和包括该雾化器的电子烟 |
US20170105451A1 (en) * | 2015-10-16 | 2017-04-20 | Avanzato Technology Corp. | Assembly for providing chemicals for smokeless administration, a disposable tank, and a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
CN207639672U (zh) * | 2017-09-04 | 2018-07-24 | 赫斯提亚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生成制品及其密封组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2014323044B2 (en) * | 2013-09-19 | 2019-02-28 | Philip Morris Products S.A. |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for generating nicotine salt particles |
EA034534B1 (ru) * | 2013-12-31 | 2020-02-18 | Филип Моррис Продактс С.А. | Устройство, генерирующее аэрозоль, и капсула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в устройстве, генерирующем аэрозоль |
KR102523289B1 (ko) * | 2014-04-30 | 2023-04-20 | 필립모리스 프로덕츠 에스.에이. |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용 히터를 구비한 용기, 및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
KR102523287B1 (ko) * | 2014-04-30 | 2023-04-20 | 필립모리스 프로덕츠 에스.에이. |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용 히터를 구비한 용기, 및 에어로졸 발생 장치 |
JP6866314B2 (ja) * | 2015-08-17 | 2021-04-28 | フィリップ・モーリス・プロダクツ・ソシエテ・アノニム | エアロゾル発生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使用のためのエアロゾル発生物品 |
-
2017
- 2017-09-04 CN CN201710788049.1A patent/CN108569469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8
- 2018-08-17 WO PCT/CN2018/100928 patent/WO201904214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742785Y (zh) * | 2003-09-17 | 2005-11-30 | 冯宇 | 尼古丁吸入器 |
US8813759B1 (en) * | 2010-11-18 | 2014-08-26 | Richard C. Horian | Nicotine inhal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
CN105072936A (zh) * | 2013-03-15 | 2015-11-18 |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 具有穿刺元件的气雾生成系统 |
CN105764367A (zh) * | 2013-12-05 | 2016-07-13 |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 具有刚性中空嘴的气溶胶生成制品 |
CN106455726A (zh) * | 2014-06-27 | 2017-02-22 | 菲利普莫里斯生产公司 | 具有改进的穿刺构件的气溶胶生成系统 |
US20170105451A1 (en) * | 2015-10-16 | 2017-04-20 | Avanzato Technology Corp. | Assembly for providing chemicals for smokeless administration, a disposable tank, and a method of using the same |
CN206043435U (zh) * | 2016-08-25 | 2017-03-29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雾化器和包括该雾化器的电子烟 |
CN207639672U (zh) * | 2017-09-04 | 2018-07-24 | 赫斯提亚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气溶胶生成制品及其密封组件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78640A (zh) * | 2018-11-15 | 2019-01-11 | 深圳市道中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带料包的容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042149A1 (zh) | 2019-03-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567175A (zh) |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系统 | |
US20240033448A1 (en) |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including a heated gel container | |
EP3278678B1 (en) | Electronic cigarette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 |
US20220218028A1 (en) | Aerosol-generating system including a cartridge containing a gel and a device for heating the cartridge | |
US11039641B2 (en) | Electronic cigarette atomizer | |
EP3967165A1 (en) | Cartridg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 |
US9901122B2 (en) |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same | |
EP3251531B1 (en) | Ultrasonic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 |
CN109363242A (zh) | 气溶胶生成系统及气溶胶生成装置和气溶胶生成制品 | |
CN106535677B (zh) | 用于气溶胶生成装置的容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05512366U (zh) | 电子烟烟弹及具有该烟弹的雾化器 | |
CN207639671U (zh) |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系统 | |
CN109105958A (zh) | 发热组件、雾化芯、雾化器及电子烟 | |
CN207639672U (zh) | 气溶胶生成制品及其密封组件 | |
JP2014528718A (ja) | 多種味電子タバコ | |
CN109363243A (zh) | 一种气溶胶生成制品 | |
CN209314955U (zh) | 用于电子烟的雾化设备及电子烟 | |
WO2019042147A1 (zh) |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系统 | |
CN108569469A (zh) | 气溶胶生成制品、其密封组件及制造方法 | |
CN108567170A (zh) |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系统 | |
CN207836764U (zh) |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系统 | |
CN207644967U (zh) | 气溶胶生成制品、其密封组件及冷凝组件 | |
WO2019042146A1 (zh) | 气溶胶生成装置、制品及系统 | |
CN207639670U (zh) | 气溶胶生成制品 | |
CN207836763U (zh) | 气溶胶生成装置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25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