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560677A - 雨水收集系统 - Google Patents

雨水收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560677A
CN108560677A CN201810552108.XA CN201810552108A CN108560677A CN 108560677 A CN108560677 A CN 108560677A CN 201810552108 A CN201810552108 A CN 201810552108A CN 108560677 A CN108560677 A CN 108560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barrel
filter
rainwater
pu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5521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560677B (zh
Inventor
邱希阳
辛红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ollege of Construction
Priority to CN20181055210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560677B/zh
Publication of CN108560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0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560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560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1/00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 E03F1/002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with disposal into the ground, e.g. via dry wells
    • E03F1/003Methods, systems, or installations for draining-off sewage or storm water with disposal into the ground, e.g. via dry wells via underground elongated vaulted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0Collecting-tanks; Equalising-tanks for regulating the run-off; Laying-up basi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4Devices for separating liquid or solid substances from sewage, e.g. sand or sludge traps, rakes or gr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2201/00Details, devices or metho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E03F2201/30Devices providing a sequential discharge in sewer system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雨水收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雨水收集系统。本发明包括排水沟,排水沟连接有若干净化桶,每个净化桶连接收集池,净化桶顶部可拆卸的连接有净化桶盖,净化桶侧壁设有雨水入口连接管,净化桶内设有连接雨水入口连接管的初级过滤桶,在净化桶内且位于初级过滤桶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边缘与净化桶内壁紧密贴合,初级过滤桶远离雨水入口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二级收集管,二级收集管远离初级过滤桶的一端连接净化桶的侧壁,且二级收集管与净化桶的连接处位于第一过滤板上方。本发明经过多层过滤后,对雨水中的漂浮物、颗粒物能起到过滤作用,从而净化雨水。

Description

雨水收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雨水收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雨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城市化的迅速发展,道路、建筑群等不透水面积扩大。一方面雨水不能再入渗地下补充地下水,加上地下水的严重超采,使得城市周围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另一方面大雨时,径流迅速汇集造成地面积水和城市局部洪灾,城市水紧缺,水环境恶化,生态环境破坏和城市暴雨、洪水等问题日益突出。
如果在城市建设中,注意发展雨水收集和利用工程,把原来被排走雨水留下来利用,既增加了水资源,也是节约自来水的好措施。同时,通过雨水收集利用的广泛开展,由于雨水被留住或回渗地下,减少了排水量,减轻了城市洪水灾害威胁,因此,地下水得以回补,水环境得以改善,生态环境得以修复。可以说,雨水收集利用是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
但是,雨水在进入到储水池中前,需要经过净化处理,否则雨水中的杂质会直接流入储水池,导致储水池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雨水收集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包括排水沟,所述的排水沟连接有若干净化桶,每个净化桶连接收集池,所述的净化桶顶部可拆卸的连接有净化桶盖,净化桶侧壁设有雨水入口连接管,所述的净化桶内设有连接雨水入口连接管的初级过滤桶,所述的初级过滤桶上密布有初级过滤孔,在净化桶内且位于初级过滤桶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所述的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边缘与净化桶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的初级过滤桶远离雨水入口连接管的一端连接有二级收集管,所述的二级收集管远离初级过滤桶的一端连接净化桶的侧壁,且二级收集管与净化桶的连接处位于第一过滤板上方。
在上述的雨水收集系统中,所述的初级过滤桶由雨水入口连接管往二级收集管的方向从高到底倾斜设置,所述的净化桶内壁设有两个呈弧形的过滤桶托架,初级过滤桶的两端放置在过滤桶托架上,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与净化桶可拆卸的连接,第一过滤板的滤径为3-6mm,第二过滤板的滤径为1-3mm,初级过滤孔的孔径为6-10mm。
在上述的雨水收集系统中,所述的第二过滤板上还设有过滤填料,所述的过滤填料为海绵或砂砾。
在上述的雨水收集系统中,所述的二级收集管为U型管,在二级收集管的顶部设有放气管,在二级收集管的底部设有排渣阀,所述的放气管延伸到净化桶盖上方,所述的二级收集管底部向下凹陷形成沉降腔,排渣阀连接沉降腔底部。
在上述的雨水收集系统中,所述的净化桶内且位于第一过滤板上方可拆卸的设有一个连接二级收集管的硫酸铜释放器,所述的硫酸铜释放器为设有夹套的中空筒体,夹套内填充有硫酸铜,硫酸铜释放器的内壁设有若干连通夹套的小孔。
在上述的雨水收集系统中,所述的收集池的底部和侧壁外包裹有防水层,收集池顶部设有盖板,所述的收集池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构件本体,所述的构件本体的横截面呈矩形,构件本体内设有储水腔,构件本体每两个相对置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凹凸卡接机构,所述的凹凸卡接机构包括位于构件本体其中一个侧壁上的卡接凹槽,以及位于另一个相对置的侧壁上的卡接凸条,所述的卡接凸条的形状、大小与卡接凹槽相配适,所述的构件本体的侧壁上设有通水孔,通水孔贯穿构件本体的侧壁,构件本体每两个相对置的侧壁上的通水孔一一对应。
在上述的雨水收集系统中,所述的卡接凹槽和卡接凸条的两端分别延伸到构件本体的上、下两个端面,所述的构件本体上设有穿筋孔,所述的穿筋孔内设有钢筋,所述的钢筋一端位于穿筋孔内,另一端延伸出构件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的穿筋孔有四个且位于构件本体的四个角上,所述的穿筋孔贯穿构件本体上、下两个端面,所述的钢筋一端卡接在穿筋孔内,另一端延伸出构件本体的上表面并与盖板连接。
在上述的雨水收集系统中,所述的穿筋孔的底部设有钢筋卡台,所述的钢筋的端部设有墩头,所述的墩头与钢筋卡台相配适从而使墩头能与钢筋卡台形成卡接,钢筋远离墩头的一端穿过穿筋孔后延伸出构件本体的上表面,所述的盖板内设有连接筋,钢筋与盖板内的连接筋连接,所述的钢筋卡台内设有墩头固定块,墩头固定块与墩头顶紧配合,所述的钢筋卡台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的墩头固定块与钢筋卡台螺接后与墩头顶紧配合;或者所述的钢筋卡台的横截面由构件本体底部向顶部逐渐变小,墩头固定块楔入到钢筋卡台中与墩头顶紧配合。
在上述的雨水收集系统中,所述的构件本体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一个构件连接孔,所述的构件连接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的构件连接条内设有连接调节槽,连接调节槽内设有连接螺栓,所述的连接螺栓能与构件连接孔螺接固定。
在上述的雨水收集系统中,所述的收集池上设有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收集池内设有延伸到收集池底部的反冲洗管,所述的反冲洗管连接反冲洗泵,反冲洗泵的出水口分别连接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的第一阀门连接出水管路,所述的第二阀门连接回水管路,所述的回水管路穿入到收集池内,所述的第二阀门连接有若干根回水管路,所述的回水管路的数量与构件本体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一根回水管路从盖板的顶部穿入到构件本体内,且回水管路延伸到构件本体的底部。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经过多层过滤后,对雨水中的漂浮物、颗粒物能起到过滤作用,从而净化雨水。
2、过滤填料能进一步净化雨水中的泥沙等沉淀物。
3、放气管能防止气堵,且能直接观察到净化桶内部的过滤情况,为清洗净化桶提供检测依据。
4、在雨水净化过程中能自动加入硫酸铜溶液,对水体进行杀菌处理。
5、构件本体连接方便,可以根据地下水池不同的形状和尺寸进行合理装配,装配过程方便,施工效率高。
6、钢筋能对构件本体形成下拉上连的保护,防止构件本体下沉。
7、构件连接条能在水平方向上连接不同的构件本体,是不同的构件本体在水平位置保持一体式结构。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净化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净化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净化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初级过滤桶与过滤桶托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初级过滤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硫酸铜释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构件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构件本体其中一个侧壁的示意图;
图9是构件本体其中一个侧壁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10是钢筋与穿筋孔连接的示意图;
图11是钢筋与穿筋孔连接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12是构件连接条的示意图;
图13是构件本体连接的工作原理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另一个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构件本体101、储水腔102、凹凸卡接机构103、卡接凹槽104、卡接凸条105、通水孔106、穿筋孔107、钢筋108、钢筋卡台109、墩头110、墩头固定块111、构件连接孔112、构件连接条113、连接调节槽114、连接螺栓115、排水沟200、收集池201、防水层202、盖板203、进水连接管204、出水连接管205、反冲洗管206、反冲洗泵207、第一阀门208、第二阀门209、出水管路210、回水管路211、净化桶301、净化桶盖302、雨水入口连接管303、初级过滤桶304、初级过滤孔305、第一过滤板306、第二过滤板307、二级收集管308、过滤桶托架309、过滤填料310、放气管311、排渣阀312、沉降腔313、硫酸铜释放器314、夹套31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和图17所示,一种雨水收集系统,包括排水沟200),所述的排水沟200连接有若干净化桶301,每个净化桶连接收集池201,如图1所示,净化桶301顶部可拆卸的连接有净化桶盖302,净化桶301侧壁设有雨水入口连接管303,净化桶301底部设有雨水接出连接管303a,雨水接出连接管303a连接收集池201,所述的净化桶301内设有连接雨水入口连接管303的初级过滤桶304,结合图5所示,所述的初级过滤桶304上密布有初级过滤孔305,在净化桶301内且位于初级过滤桶304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过滤板306和第二过滤板307,雨水接出连接管303a位于第二过滤板307下方,所述的第一过滤板306和第二过滤板307的边缘与净化桶301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的初级过滤桶304远离雨水入口连接管303的一端连接有二级收集管308,所述的二级收集管308远离初级过滤桶304的一端连接净化桶301的侧壁,且二级收集管308与净化桶301的连接处位于第一过滤板306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雨水进入到净化桶301后首先经过初级过滤桶304初级过滤,将大颗粒物质及漂浮物阻挡,一部分穿过初级过滤桶304的水水进入到第二过滤板307再次过滤,另一部分水由第一过滤板306过滤后再次经过第二过滤板307过滤,第一过滤板上将漂浮物等过滤,第二过滤板307实现精过滤。经过了初级过滤桶304、第一过滤板306和第二过滤板307三道过滤后,雨水中的杂质基本被阻挡在第一过滤板306和第二过滤板307上,打开净化桶盖302可清理上面的杂质。
优选方案,初级过滤桶304由雨水入口连接管303往二级收集管308的方向从高到底倾斜设置。在雨水由雨水入口连接管303流动过程中,水是倾斜向下流动的,在重力作用下,混在雨水中的树叶等杂质不容易堵住初级过滤桶表面,雨水能对初级过滤桶304起到清刷作用,更容易滤过初级过滤桶304,在大流量的雨水下不至于堵住初级过滤桶304。
结合图4所示,净化桶301内壁设有两个呈弧形的过滤桶托架309,两个过滤桶托架309一上一下设置,初级过滤桶304的两端放置在过滤桶托架309上呈倾斜状,便于拆卸,初级过滤桶304可以与净化桶301内壁密封,也可以存在一定的间隙。
二级收集管308为U型管,U型管两端呈水平设置,在二级收集管308的顶部设有放气管311,在二级收集管308的底部设有排渣阀312。放气管311延伸到净化桶盖302上方,防止雨水气堵,用于对净化桶内部泄压。
放气管311的另外一个作用是,可以检测净化桶301内部是否产生了堵塞,当净化桶301内部堵塞时,雨水无法过滤,会从放气管311中流出,可依此判定净化桶301内部被堵,需要清理。
第一过滤板306和第二过滤板307与净化桶301可拆卸的连接,第一过滤板306的滤径为3-6mm,第二过滤板307的滤径为1-3mm,初级过滤孔305的孔径为6-10mm。
如图14所示,收集池201的底部和侧壁外包裹有防水层202,收集池201顶部设有盖板203,所述的收集池201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构件本体101,构件本体101可以是混凝土制作,也可以是塑料如PP制作,或者是金属材料制作,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如图7所示,所述的构件本体101的横截面呈矩形,构件本体101内设有储水腔102,构件本体101每两个相对置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凹凸卡接机构103,所述的凹凸卡接机构103包括位于构件本体101其中一个侧壁上的卡接凹槽104,以及位于另一个相对置的侧壁上的卡接凸条105,所述的卡接凸条105的形状、大小与卡接凹槽104相配适,所述的构件本体101的侧壁上设有通水孔106,通水孔106贯穿构件本体101的侧壁,构件本体101每两个相对置的侧壁上的通水孔106一一对应。优选方案,构件本体101的底部密封,顶部敞口。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将构件本体101底部制成局部密封状态,或完全敞口状态,在施工时将构件本体101底部防止在密封膜上即可。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卡接凸条105和卡接凹槽104的横截面形状并不限于本实施例图1提供的形状,也可以是扇形,T字型或其他能形成卡接的形状。
本发明,可以通过凹凸卡接机构103进行方便的连接,从而实现地下储水池的装配连接,可以根据储水池的不同尺寸,设置不同数量、不同连接方向的构件本体1,在连接处设置密封板即可使两个连接的构件本体101之间实现密封连接,密封板上可以设置与通水孔106相对应的孔,密封板也可以是矩形的环状,包围在通水孔106外侧。
卡接凹槽104和卡接凸条105可以是位于侧壁中部、顶部或者底部,优选方案,结合图8和图9所示,卡接凹槽104和卡接凸条105的两端分别延伸到构件本体101的上、下两个端面,从而使两个相邻的构件本体1在相互卡接的时候在卡接处能够上下齐平,便于构件本体1在连接时的水平度的保持。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应当理解,通水孔106并非一定要是圆孔状,也可以是椭圆形、多边形或者条状,如图8中的通水孔106为孔状,图9中的通水孔为条状。但当两个构件本体1卡接时,两个相邻的构件本体1侧壁上的通水孔106的形状、大小及位置应当一一对应,这样能使两个相邻的构件本体之间实现相互连通。
构件本体101上设有穿筋孔107,穿筋孔107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优选方案,穿筋孔107有四个且位于构件本体101的四个角上。
穿筋孔107内设有钢筋108,所述的钢筋108一端位于穿筋孔107内,另一端延伸出构件本体101的上表面。在实际使用时,构件本体1顶部需要设置盖板,通常盖板为预制构件或者现浇板,钢筋108可以与预制构件中的钢筋焊接,或者在现浇时先与钢筋焊接固定,这样可以防止构件本体1的沉降,也即构件本体1通过钢筋108与顶部的盖板之间实现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的盖板203内设有连接筋,钢筋108与盖板203内的连接筋连接,穿筋孔107贯穿构件本体101上、下两个端面,所述的钢筋108一端卡接在穿筋孔107内,另一端延伸出构件本体101的上表面并与盖板203连接,钢筋可以与连接筋焊接或者用其他方式进行连接,如直接将钢筋108放入到盖板中现浇混凝土等。
在用现浇混凝土制作盖板203时,需要先在收集池201顶部设置一块底板,钢筋108穿过底板,再于底板上方设置连接筋,与钢筋焊接固定,之后浇上混凝土,凝固后成为盖板。
穿筋孔107的底部设有钢筋卡台109,所述的钢筋108的端部设有墩头110,所述的墩头110与钢筋卡台109相配适从而使墩头110能与钢筋卡台109形成卡接,钢筋108远离墩头110的一端穿过穿筋孔107后延伸出构件本体101的上表面。也即,钢筋108底部与构件本体101实现固定连接,钢筋顶部可通过焊接与其他钢筋进行连接,这种设置,使多个构件本体101相互卡接时,能通过钢筋形成一体式的下拉上连的结构,使多个构件本体101能保持水平位置,防止沉降。
钢筋卡台109内设有墩头固定块111,墩头固定块111与墩头110顶紧配合,这种设置,起到保护墩头固定块111的作用,放置锈蚀,另一方面,也能使墩头110与钢筋卡台109实现紧密接触。
具体的说,如图10所示,钢筋卡台109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的墩头固定块111与钢筋卡台109螺接后与墩头110顶紧配合。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钢筋卡台109和墩头固定块111的结构,如图11所示,所述的钢筋卡台109的横截面由构件本体101底部向顶部逐渐变小,墩头固定块111楔入到钢筋卡台109中与墩头110顶紧配合。
构件本体101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一个构件连接孔112,所述的构件连接孔112内设有内螺纹。构件连接孔112内也可以预先置入螺母。结合图12所示,还包括构件连接条113,所述的构件连接条113内设有连接调节槽114,连接调节槽114内设有连接螺栓115,所述的连接螺栓115能与构件连接孔112螺接固定。连接螺栓115可以在连接调节槽114调节位置,从而使两个相邻的构件本体101通过构件连接条113实现水平方向的固定连接,当连接处设有密封圈时,构件连接条113能使密封圈与构件本体101侧壁之间实现密封连接。
如图14所示,收集池201上设有进水连接管204和出水连接管205,进水连接管204用于连接雨水接出连接管303a。
收集池201内设有延伸到收集池底部的反冲洗管206,所述的反冲洗管206连接反冲洗泵,反冲洗泵207的出水口分别连接第一阀门208和第二阀门209,所述的第一阀门208连接出水管路210,所述的第二阀门209连接回水管路211,所述的回水管路211穿入到收集池201内。
优选方案,结合图15所示,第二阀门209连接有若干根回水管路211,所述的回水管路211的数量与构件本体10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一根回水管路211从盖板203的顶部穿入到构件本体内,且回水管路211延伸到构件本体的底部,这样,在冲洗的时候每个构件本体都能得到冲洗。
打开第一阀门208,关闭第二阀门209,收集池201中的被反冲洗泵207抽出使用,关闭第一阀门208,打开第二阀门209,收集池201实现内循环,之后打开第一阀门208,实现边冲洗边使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根据施工地点挖出土坑,在土坑内放入防水层202,防水层202可以是混凝土预制板,或者是PP板材,也可以是高分子防水卷材,将钢筋108穿入到穿筋孔107中,并在钢筋卡台109中装入墩头固定块111,使端头110与钢筋卡台109形成卡接,完成预备工作。结合图13所示,需要将构件本体101连接时,将其中一个构件本体101上的卡接凸条105插入到另一个构件本体101的卡接凹槽104中即可实现连接,由于构件本体101有四个侧壁,因此每个侧壁均能实现连接,施工人员可以根据水池的形状来确定构件本体101的连接方向和数量。构件本体101连接后形成收集池201,在收集池201四周再围防水层202。
两个相邻的构件本体101通过构件连接条113实现在水平方向的固定连接。构件连接条113可以纵向设置,也可以横向设置,或者纵横交错设置,构件本体101连接完成后,可以在穿筋孔107中灌入水泥浆,使钢筋108在里面固定。
进水连接管204穿过防水层202连接其中一个构件本体101即可实现与整个收集池201的连接,同理,出水连接管205也连接一个构件本体即可。反冲洗泵207的进水口可以用管道连接并插入到构件本体内。出水连接管205可连接其他设备,以便于使用,如连接浇水设施,洗浴设施,太阳能设备等。
净化桶301埋入地下,用管道连接排水沟200,若干净化桶301的雨水接出连接管303a连接一根总管,该总管连接其中一个构件本体101即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过滤板307上还设有过滤填料310。在本实施例中,过滤填料310为海绵或砂砾,也可以是细沙,用于沉降泥土。
二级收集管308底部向下凹陷形成沉降腔313,排渣阀312连接沉降腔313底部,泥沙等沉降在沉降腔313中,打开排渣阀312即可清理,用于减轻第二过滤板307的过滤压力,提升过滤速度。
净化桶301内且位于第一过滤板306上方可拆卸的设有一个连接二级收集管308的硫酸铜释放器314。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硫酸铜释放器314为设有夹套315的中空筒体,夹套315内填充有硫酸铜,硫酸铜释放器314的内壁设有若干连通夹套315的小孔。当雨水经过硫酸铜释放器314后,雨水进入到夹套315的小孔中,溶化硫酸铜,硫酸铜溶液水雨水从小孔中流出,进入到净化桶中,对雨水实现自动加硫酸铜,实现自动杀菌的目的。硫酸铜释放器314可定期更换。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构件本体101、储水腔102、凹凸卡接机构103、卡接凹槽104、卡接凸条105、通水孔106、穿筋孔107、钢筋108、钢筋卡台109、墩头110、墩头固定块111、构件连接孔112、构件连接条113、连接调节槽114、连接螺栓115、排水沟200、收集池201、防水层202、盖板203、进水连接管204、出水连接管205、反冲洗管206、反冲洗泵207、第一阀门208、第二阀门209、出水管路210、回水管路211、净化桶301、净化桶盖302、雨水入口连接管303、初级过滤桶304、初级过滤孔305、第一过滤板306、第二过滤板307、二级收集管308、过滤桶托架309、过滤填料310、放气管311、排渣阀312、沉降腔313、硫酸铜释放器314、夹套315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Claims (10)

1.一种雨水收集系统,包括排水沟(200),所述的排水沟(200)连接有若干净化桶(301),每个净化桶(301)连接收集池(201),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净化桶(301)顶部可拆卸的连接有净化桶盖(302),净化桶(301)侧壁设有雨水入口连接管(303),所述的净化桶(301)内设有连接雨水入口连接管(303)的初级过滤桶(30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级过滤桶(304)上密布有初级过滤孔(305),在净化桶(301)内且位于初级过滤桶(304)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过滤板(306)和第二过滤板(307),所述的第一过滤板(306)和第二过滤板(307)的边缘与净化桶(301)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的初级过滤桶(304)远离雨水入口连接管(303)的一端连接有二级收集管(308),所述的二级收集管(308)远离初级过滤桶(304)的一端连接净化桶(301)的侧壁,且二级收集管(308)与净化桶(301)的连接处位于第一过滤板(306)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初级过滤桶(304)由雨水入口连接管(303)往二级收集管(308)的方向从高到底倾斜设置,净化桶(301)内壁设有两个呈弧形的过滤桶托架(309),初级过滤桶(304)的两端放置在过滤桶托架(309)上,第一过滤板(306)和第二过滤板(307)与净化桶(301)可拆卸的连接,第一过滤板(306)的滤径为3-6mm,第二过滤板(307)的滤径为1-3mm,初级过滤孔(305)的孔径为6-1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过滤板(307)上还设有过滤填料(310),所述的过滤填料(310)为海绵或砂砾。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级收集管(308)为U型管,在二级收集管(308)的顶部设有放气管(311),在二级收集管(308)的底部设有排渣阀(312),所述的放气管(311)延伸到净化桶盖(302)上方,所述的二级收集管(308)底部向下凹陷形成沉降腔(313),排渣阀(312)连接沉降腔(313)底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净化桶(301)内且位于第一过滤板(306)上方可拆卸的设有一个连接二级收集管(308)的硫酸铜释放器(314),所述的硫酸铜释放器(314)为设有夹套(315)的中空筒体,夹套(315)内填充有硫酸铜,硫酸铜释放器(314)的内壁设有若干连通夹套(315)的小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池(201)的底部和侧壁外包裹有防水层(202),收集池(201)顶部设有盖板(203),所述的收集池(201)包括若干个相互连接的构件本体(101),所述的构件本体(101)的横截面呈矩形,构件本体(101)内设有储水腔(102),构件本体(101)每两个相对置的侧壁上分别设有凹凸卡接机构(103),所述的凹凸卡接机构(103)包括位于构件本体(101)其中一个侧壁上的卡接凹槽(104),以及位于另一个相对置的侧壁上的卡接凸条(105),所述的卡接凸条(105)的形状、大小与卡接凹槽(104)相配适,所述的构件本体(101)的侧壁上设有通水孔(106),通水孔(106)贯穿构件本体(101)的侧壁,构件本体(101)每两个相对置的侧壁上的通水孔(106)一一对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凹槽(104)和卡接凸条(105)的两端分别延伸到构件本体(101)的上、下两个端面,所述的构件本体(101)上设有穿筋孔(107),所述的穿筋孔(107)内设有钢筋(108),所述的钢筋(108)一端位于穿筋孔(107)内,另一端延伸出构件本体(101)的上表面,所述的穿筋孔(107)有四个且位于构件本体(101)的四个角上,所述的穿筋孔(107)贯穿构件本体(101)上、下两个端面,所述的钢筋(108)一端卡接在穿筋孔(107)内,另一端延伸出构件本体(101)的上表面并与盖板(203)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穿筋孔(107)的底部设有钢筋卡台(109),所述的钢筋(108)的端部设有墩头(110),所述的墩头(110)与钢筋卡台(109)相配适从而使墩头(110)能与钢筋卡台(109)形成卡接,钢筋(108)远离墩头(110)的一端穿过穿筋孔(107)后延伸出构件本体(101)的上表面,所述的盖板(203)内设有连接筋,钢筋(108)与盖板(203)内的连接筋连接,所述的钢筋卡台(109)内设有墩头固定块(111),所述的钢筋卡台(109)内设有内螺纹,所述的墩头固定块(111)与钢筋卡台(109)螺接后与墩头(110)顶紧配合;或者所述的钢筋卡台(109)的横截面由构件本体(101)底部向顶部逐渐变小,墩头固定块(111)楔入到钢筋卡台(109)中与墩头(110)顶紧配合。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构件本体(101)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一个构件连接孔(112),所述的构件连接孔(112)内设有内螺纹,还包括构件连接条(113),所述的构件连接条(113)内设有连接调节槽(114),连接调节槽(114)内设有连接螺栓(115),所述的连接螺栓(115)能与构件连接孔(112)螺接固定。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雨水收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收集池(201)上设有进水连接管(204)和出水连接管(205),收集池(201)内设有延伸到收集池底部的反冲洗管(206),所述的反冲洗管(206)连接反冲洗泵,反冲洗泵(207)的出水口分别连接第一阀门(208)和第二阀门(209),所述的第一阀门(208)连接出水管路(210),所述的第二阀门(209)连接回水管路(211),所述的回水管路(211)穿入到收集池(201)内,所述的第二阀门(209)连接有若干根回水管路(211),所述的回水管路(211)的数量与构件本体(101)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一根回水管路(211)从盖板(203)的顶部穿入到构件本体内,且回水管路(211)延伸到构件本体的底部。
CN201810552108.XA 2018-05-31 2018-05-31 雨水收集系统 Active CN1085606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2108.XA CN108560677B (zh) 2018-05-31 2018-05-31 雨水收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552108.XA CN108560677B (zh) 2018-05-31 2018-05-31 雨水收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60677A true CN108560677A (zh) 2018-09-21
CN108560677B CN108560677B (zh) 2024-12-27

Family

ID=63552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552108.XA Active CN108560677B (zh) 2018-05-31 2018-05-31 雨水收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56067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6409A (zh) * 2019-01-03 2019-05-10 温州益德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地埋式市政广场雨水收集系统
CN110117097A (zh) * 2019-04-29 2019-08-13 河海大学 一种水污染治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1270742A (zh) * 2019-11-21 2020-06-12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城市雨水处理系统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68263A (ja) * 2007-09-13 2009-04-02 Umezawa Michinori 水路の継手構造および施工方法
KR20110018971A (ko) * 2009-08-19 2011-02-25 대일산업(주) 교량용 초기우수처리장치
KR101141308B1 (ko) * 2011-06-30 2012-07-11 이상우 우수 침투 및 저류 시스템
KR101243415B1 (ko) * 2012-07-04 2013-03-13 최중철 빗물정화장치
KR101474372B1 (ko) * 2014-04-15 2014-12-24 주식회사 에스비씨글로벌 교량형 초기 우수 처리 장치
CN205170418U (zh) * 2015-10-28 2016-04-20 东莞市鸿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式净化剂盒
CN205472909U (zh) * 2016-03-07 2016-08-17 深圳市科恩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能处理污泥的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系统
CN106638918A (zh) * 2016-12-02 2017-05-10 浙江鑫直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的施工方法
JP2017101442A (ja) * 2015-12-01 2017-06-08 株式会社ヤマックス 接合構造及び接合方法
CN207160179U (zh) * 2017-06-19 2018-03-30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绿地内循环净化及回用雨水构筑物
KR20180051864A (ko) * 2016-11-09 2018-05-17 한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블록 모듈형 초기우수처리장치
CN208545818U (zh) * 2018-05-31 2019-02-26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雨水收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068263A (ja) * 2007-09-13 2009-04-02 Umezawa Michinori 水路の継手構造および施工方法
KR20110018971A (ko) * 2009-08-19 2011-02-25 대일산업(주) 교량용 초기우수처리장치
KR101141308B1 (ko) * 2011-06-30 2012-07-11 이상우 우수 침투 및 저류 시스템
KR101243415B1 (ko) * 2012-07-04 2013-03-13 최중철 빗물정화장치
KR101474372B1 (ko) * 2014-04-15 2014-12-24 주식회사 에스비씨글로벌 교량형 초기 우수 처리 장치
CN205170418U (zh) * 2015-10-28 2016-04-20 东莞市鸿企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式净化剂盒
JP2017101442A (ja) * 2015-12-01 2017-06-08 株式会社ヤマックス 接合構造及び接合方法
CN205472909U (zh) * 2016-03-07 2016-08-17 深圳市科恩环保有限公司 一种能处理污泥的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系统
KR20180051864A (ko) * 2016-11-09 2018-05-17 한서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블록 모듈형 초기우수처리장치
CN106638918A (zh) * 2016-12-02 2017-05-10 浙江鑫直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07160179U (zh) * 2017-06-19 2018-03-30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绿地内循环净化及回用雨水构筑物
CN208545818U (zh) * 2018-05-31 2019-02-26 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雨水收集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36409A (zh) * 2019-01-03 2019-05-10 温州益德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地埋式市政广场雨水收集系统
CN109736409B (zh) * 2019-01-03 2020-09-15 温州益德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地埋式市政广场雨水收集系统
CN110117097A (zh) * 2019-04-29 2019-08-13 河海大学 一种水污染治理系统及其方法
CN111270742A (zh) * 2019-11-21 2020-06-12 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城市雨水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560677B (zh) 2024-1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204254B1 (ko) 경사지의 지중에 매설되는 빗물용 저수조 블럭
CN109208426B (zh)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3802027B2 (ja) 複合型雨水一時貯留槽
CN109797839B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口高效截污装置及截污操作方法
CN108560677A (zh) 雨水收集系统
CN209468806U (zh) 蓄水池及收集再利用系统
CN109440865A (zh) 蓄水池、收集再利用系统及蓄水池施工工艺
JP2004019122A (ja) 雨水等を貯留及び/又は浸透する施設及びこの施設に使用する充填部材
CN207342341U (zh) 一种工地回收水处理系统
KR101588201B1 (ko) 빗물 활용시스템
CN210597544U (zh) 土壤及建筑垃圾浇筑自动喝水过滤式整体管道及其管井
KR101080088B1 (ko) 생태환경을 고려한 저류지 시스템 및 그 시공 방법
WO2017193226A1 (zh) 控制基础底版下静水压装置
CN111608245A (zh) 一种城市窨井净化蓄水方法
KR101301345B1 (ko) 조립식 우수 저류조
JP2005179919A (ja) 雨水等の貯留浸透施設
US20210131078A1 (en) Integrated utility distribution system
CN208545818U (zh) 雨水收集系统
KR101215873B1 (ko) 누수 및 부식 방지가 완벽한 빗물 및 합류식 하수관거 월류수 저류조와 그의 제작방법
KR100556645B1 (ko) 빗물 저수장치
CN215254036U (zh) 一种快渗渗井系统
CN214246039U (zh) 一种海绵城市排水装置
CN217053701U (zh) 一种连接超越管的组合结构
JP2882598B2 (ja) 鋼管柱列土留壁を利用した雨水貯留装置
KR102356194B1 (ko) 관로형 스크린부를 장착한 빗물침투형 저류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