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60117B - 一种综带组件及圆织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综带组件及圆织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560117B CN108560117B CN201810418610.1A CN201810418610A CN108560117B CN 108560117 B CN108560117 B CN 108560117B CN 201810418610 A CN201810418610 A CN 201810418610A CN 108560117 B CN108560117 B CN 10856011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ddle
- heddles
- belt
- harness
- h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9941 weav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940 knit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41001391944 Commicarpus scandens Speci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748 scra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393 scratch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D—WOVEN FABRICS; METHODS OF WEAVING; LOOMS
- D03D37/00—Circular looms
-
- D—TEXTILES; PAPER
- D03—WEAVING
- D03C—SHEDDING MECHANISMS; PATTERN CARDS OR CHAINS; PUNCHING OF CARDS; DESIGNING PATTERNS
- D03C9/00—Healds; Heald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Loo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带组件,属于圆织机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经丝与综丝刮蹭严重容易经断的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主要是将第一通孔以等孔距L1排列设置,第二通孔以等孔距L2排列设置,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在经丝的导送方向上相互错开且L2大于L1使得外综丝的综眼在经丝的导送方向上对应位于相邻两个内综丝之间,内综丝的综眼相对内综丝排列所在曲线偏转。本发明主要用于降低综丝与经丝刮蹭的磨损程度,减少经断次数。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圆织机,采用上述综带组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圆织机,特别是一种综带组件及圆织机。
背景技术
圆织机的纬完、经完停机属正常停机,而经断、纬断停机属非正常停机,停机几率越多表明圆织机的编织性能越差。两者相比,经断几率远高于纬断几率,且编织速度越高,经断几率越高。此外,市场上在用的圆织机普遍不适应薄丝和厚丝的编织。出现以上问题,均与综丝的设置位置有关。
在圆织机中,综带组件直接承担经丝的开交,是圆织机开交机构中的一个重要部件,直接影响编织速度和性能。现有的圆织机中,综带组件的综丝均采用相同间距排列,间距一般为7.5~8.5mm,综丝眼的外轮廓宽度为7.5~8.5mm,相邻两个综丝眼之间的实际净宽仅2~2.5mm,目前常见经丝的宽度为1.85~4mm,甚至有5mm的,就是说一般情况下,即使经丝从两综丝之间居中通过,在综丝上下升降的过程中,经丝仍然会与综丝特别是与综眼出现刮蹭。根据圆织机的工作原理,综丝分内、外两组实现开交运动,由上、下综带滚轮定位导向。每一条综带挂有10~12根综丝,综带上设置连接通孔与综丝连接,由于内、外综丝均采用等距结构,由于误差累积,致内综丝与经丝之间出现严重干涉,刮蹭情况严重,导致断经几率增加,同时无法适应薄丝、厚丝的编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一种综带组件,降低综丝与经丝刮蹭造成的损伤,减少经断几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综带组件,包括上综带、下综带、外综丝和内综丝,上综带安装于上综带滚轮,下综带安装于下综带滚轮,上综带的内端设有第一通孔、外端设有第二通孔,下综带的内端设有第一通孔、外端设有第二通孔,内综丝的上端穿过上综带的第一通孔连接、下端穿过下综带的第一通孔连接,外综丝的上端穿过上综带的第二通孔连接、下端穿过下综带的第二通孔连接,第一通孔以等孔距L1排列设置,第二通孔以等孔距L2排列设置,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在经丝的导送方向上相互错开且L2大于L1使得外综丝的综眼在经丝的导送方向上对应位于相邻两个内综丝之间,内综丝的综眼相对内综丝排列所在曲线偏转。
进一步的,所述L2=1.03L1~1.06L1。
进一步的,所述L1=8.5mm,L2=8.91mm。
进一步的,以塑料圆织机主轴转动中心为圆心、内综丝综眼的中心所在的圆的半径为r1、外综丝综眼的中心所在的圆的半径为r2,相邻两根穿过外综丝综眼的经丝的夹角与相邻两根穿过内综丝综眼的经丝的夹角相等,L2=L1×r2/r1。
进一步的,以塑料圆织机主轴转动中心为圆心、第一通孔的中心所在的圆的半径为R1、第二通孔的中心所在的圆的半径为R2,L2=L1×R2/R1。
进一步的,所述内综丝的综眼相对内综丝排列所在曲线偏转的角度为β1,45°≤β1≤70°。
进一步的,所述外综丝的综眼相对外综丝排列所在曲线偏转且偏转角度为β2,45°≤β2≤70°。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圆织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的主轴、梭子、门圈组件、上综带滚轮、下综带滚轮,梭子连接于主轴并在门圈组件上作圆周运动,上综带滚轮、下综带滚轮上设有上述的综带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门圈组件的外周设有将经丝隔开的分隔条,相邻的一根穿过外综丝综眼的经丝和一根穿过内综丝综眼的经丝从相邻两根分隔条之间穿过,在梭子的运行方向上,外综丝、分隔条、内综丝依次重复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圆织机为塑料圆织机或麻袋圆织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在经丝的导送方向上相互错开且L2大于L1使得外综丝的综眼在经丝的导送方向上对应位于相邻两个内综丝之间,尽量避免穿过内综丝综眼的经丝与外综丝接触而损伤,在经丝的开交过程中,减少经丝与内综丝、外综丝之间的刮蹭,大幅降低经丝与综丝刮蹭的损伤程度,大大减少了经断几率,确保圆织机的编织效率及编织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上综带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上综带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A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I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分隔条与内综丝、外综丝排列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综带组件,包括上综带11、下综带12、内综丝13和外综丝14,上综带11安装于上综带滚轮15,下综带12安装于下综带滚轮16,经丝开交过程中,上综带滚轮反复正反转使上综带反复运动,同时下综带滚轮反复正反转使下综带反复运动,从而使得外综丝和内综丝上下往复运动,上综带11的内端设有第一通孔101、外端设有第二通孔102,下综带12的内端设有第一通孔101、外端设有第二通孔102,内综丝13的上端穿过上综带11的第一通孔101连接、下端穿过下综带12的第一通孔101连接,外综丝14的上端穿过上综带11的第二通孔102连接、下端穿过下综带12的第二通孔102连接,外综丝和内综丝可以直接钩在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上进行连接,第一通孔101以等孔距L1排列设置,第二通孔102以等孔距L2排列设置,第一通孔101与第二通孔102在经丝的导送方向上相互错开且L2大于L1使得内综丝13的综眼在经丝10的导送方向上对应位于相邻两个外综丝14之间,从图4中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内综丝的综眼相对内综丝排列所在曲线偏转,内综丝排列所在曲线即内综丝综眼中心排列所在曲线,在实际产品中,在上综带、下综带的宽度范围内,内综丝可以是沿直线排列,也可以是沿弧线排列,由于这个弧线直径较大,在上综带、下综带的宽度范围内会比较接近于直线,所以偏转的基准也可以认为是相邻两根内综丝的综眼中心连线,这个误差非常小,是可以接受的。
第一通孔101与第二通孔102在经丝10的导送方向上相互错开,是指第一通孔的中心与第二通孔的中心不在圆织机的同一径向上,如图2所示,第一通孔的中心所在点划线与第二通孔中心所在双点划线不重合。以圆织机的主轴为圆心,由于上综带滚轮15和下综带滚轮16处于直径相同基本的圆上,可以想象的,上综带11的内端和下综带12的内端基本处于同一个圆上,上综带11的外端和下综带12的外端也基本处于同一个圆上,所有内综丝13也基本处于同一个圆上,所有外综丝14也基本处于同一个圆上,因此内综丝13所在的圆直径要比外综丝14所在的圆直径大,而外综丝14和内综丝13的位置是由第一通孔101和第二通孔102决定的,所以设计第一通孔101与第二通孔102在经丝10的导送方向上相互错开且L2大于L1使得内综丝13的综眼在经丝10的导送方向上对应位于相邻两个外综丝14之间,当然也可以使得外综丝14的综眼在经丝10的导送方向上对应位于相邻两个内综丝13之间,同时将内综丝的综眼相对内综丝排列所在曲线偏转,可以让相邻两个内综丝的综眼之间的间距增大,可以提供更多的空间供经丝穿过,降低穿过外综丝14综眼的经丝10与内综丝13磨损的程度、降低穿过内综丝13综眼的经丝10与外综丝14刮蹭磨损的程度,从而在经丝10开交的过程中,减少经丝10与综丝的磨损程度,大大减少了经断次数,确保圆织机的编织效率及编织质量。
为方便综丝安装并定位,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采用矩形结构,矩形结构的边与外综丝、内综丝有更多的接触面积。一般情况下,所有第一通孔的形状大小是一致的,第二通孔的形状大小也是一致的,加工起来方便而且成本低,因此在本实施例中,L1是相邻两个第一通孔中心的间距,L2是相邻两个第二通孔中心的间距。当然第一通孔之间以及第二通孔之间也可以存在差别,但是只要能够实现发明目的即可,为方便测量,L1和L2可以相应分别等同于相邻两个内综丝的中心距和相邻两个外综丝的中心距。
为了达到较好的技术效果,L2=1.03L1~1.06L1,例如本实施例中选择了1.048。取L1=8.5mm,可以得到L2=8.91mm,这两个数值也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范围,一般控制在±5%,这样可以确保经丝10从相邻两个综丝之间穿过时能够尽量处于中央位置,减轻与综丝刮蹭。如果L2/L1小于1.03,会导致经丝难以居中穿过两个内综丝的间隙,而L2/L1大于1.06,则内、外综丝的装配数量难以匹配,影响经丝正常导送。
为便于设计制造产品,以塑料圆织机主轴转动中心为圆心、外综丝14综眼的中心所在的圆的半径为r1、内综丝13综眼的中心所在的圆的半径为r2,相邻两根穿过内综丝13综眼的经丝10的夹角与相邻两根穿过外综丝14综眼的经丝10的夹角相等,L2=L1×r2/r1,r1和r2都是圆织机的常量,所以当L1确定之后,即可确定L2,在产品中,也可以结合现有综带上的第一通孔的孔距可行的数值来计算第二通孔的孔距。
在本实施例中,下综带包括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与连接于下综带滚轮并与外综丝连接的第一部分,另一个部分与内综丝连接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可以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因此第一通孔设在第一部分,第二通孔设在第二部分。
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也可以设计内综丝13的综眼相对内综丝13排列所在平面偏转且偏转角度为β1,45°≤β1≤70°,例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β1为50°,综眼偏转后,其在垂直于经丝10导送方向的平面上投影的宽度会缩小至6mm以下,这样相邻两个内综丝13的综眼之间的间距得到增加,会比相邻两个内综丝的综眼间距更大,经丝10在开交过程中从相邻两个内综丝13的综眼之间通过时减少与综眼的刮蹭,甚至可以避免刮蹭,而且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经丝10,而综眼偏转角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导致经丝10穿过内综丝13的综眼时与内综丝13的综眼刮蹭,所以β1一般不超过70°。所有内综丝13偏转的方向可以一致或不一致。内综丝13偏转的方向可以和外综丝14偏转的方向一致。
同样的道理,为了达到较好的效果,可以设计外综丝14的综眼相对外综丝14排列所在平面偏转且偏转角度为β2,45°≤β2≤70°,例如本实施例中β2为50°,综眼偏转后,其在垂直于经丝10导送方向的平面上投影的宽度会缩小至6mm以下,这样相邻两个外综丝14的综眼之间的间距得到增加,经丝10在开交过程中从相邻两个外综丝14的综眼之间通过时减少与综眼的刮蹭,而且能够适应不同宽度的经丝10,而综眼偏转角度不能过大,否则会导致经丝10穿过外综丝14的综眼时与外综丝14的综眼刮蹭,所以β2一般不超过70°。所有外综丝14偏转的方向可以一致或不一致。
实施例二:
除了采用实施例一中方式来确定L2,也可以通过综带位置来确定L2,本实施例中以塑料圆织机主轴转动中心为圆心、第一通孔101的中心所在的圆的半径为R1、第二通孔102的中心所在的圆的半径为R2,L2=L1×R2/R1。举例来说,R1=600mm,R2=629mm,相应的,L1=8.5mm,则可以得到L2=8.91mm,这些参数在±5%误差范围都是可行的。
本实施例未描述的其他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一。
实施例三: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塑料圆织机,如图6所示,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的主轴2、梭子3、门圈组件4、上综带滚轮15、下综带滚轮16,梭子3连接于主轴2并在门圈组件4上作圆周运动,上综带滚轮15、下综带滚轮16上设有上述的综带组件。利用综带组件明显减少经断次数,圆织机意外停机的情况减少,不仅编织效率可以提高,而且编织质量也可以提到提高,相应还可以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结合图6和图7看,为了进一步降低经丝10与综丝刮蹭的机率,可以在门圈组件的外周设有将经丝隔开的分隔条5,相邻的一根穿过外综丝综眼的经丝和一根穿过内综丝综眼的经丝从相邻两根分隔条之间穿过,在梭子的运行方向上,即图7中箭头所示为逆时针方向,内综丝13、分隔条5、外综丝14依次重复排列。分隔条一般可以采用钢丝或塑料制成,光滑摩擦力小,即便与经丝10之间产生摩擦也非常小,对经丝10的磨损小,由于梭子都是单向运行作圆周运动,一般在俯视状态下沿逆时针方向运行,因此考虑到梭子运行,梭子的外导杆会对经丝产生作用力而让经丝向梭子运行方向略微偏移,所以增加分隔条,在梭子的运行方向上利用分隔条进行支撑阻挡经丝偏移,从而避免经丝偏移与内综丝刮蹭,让经丝10能够按照预定的路线导送进入圆织机,进一步降低经断机率。例如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根分隔条的间距为L3,L3=8.23mm,L3足够大,可以供两根经丝穿过,不仅可以尽量避免两根经丝相互摩擦,也可以减少经丝与分隔条接触磨损的机率。
由于相邻两个外综丝的间距相对比较大,所以可以不需要分隔条来阻挡穿过内综丝综眼的经丝防止其偏移,可以减少分隔条的数量来降低成本。当然也可以在此基础增加分隔条对穿过内综丝综眼的经丝进行阻挡。
除了塑料圆织机,由于相邻两个综丝之间的间距增大,所以本发明也适用于麻袋圆织机。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综带组件,包括上综带、下综带、外综丝和内综丝,上综带安装于上综带滚轮,下综带安装于下综带滚轮,上综带的内端设有第一通孔、外端设有第二通孔,下综带的内端设有第一通孔、外端设有第二通孔,内综丝的上端穿过上综带的第一通孔连接、下端穿过下综带的第一通孔连接,外综丝的上端穿过上综带的第二通孔连接、下端穿过下综带的第二通孔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以等孔距L1排列设置,第二通孔以等孔距L2排列设置,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在经丝的导送方向上相互错开且L2大于L1使得外综丝的综眼对应位于相邻两个内综丝之间,内综丝的综眼相对内综丝排列所在曲线偏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2=1.03L1~1.06L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L1=8.5mm,L2=8.91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带组件,其特征在于,以塑料圆织机主轴转动中心为圆心、内综丝综眼的中心所在的圆的半径为r1、外综丝综眼的中心所在的圆的半径为r2,相邻两根穿过外综丝综眼的经丝的夹角与相邻两根穿过内综丝综眼的经丝的夹角相等,L2=L1×r2/r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带组件,其特征在于,以塑料圆织机主轴转动中心为圆心、第一通孔的中心所在的圆的半径为R1、第二通孔的中心所在的圆的半径为R2,L2=L1×R2/R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综丝的综眼相对内综丝排列所在曲线偏转的角度为β1,45°≤β1≤7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带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综丝的综眼相对外综丝排列所在曲线偏转且偏转角度为β2,45°≤β2≤70°。
8.一种圆织机,包括机架、设于机架的主轴、梭子、门圈组件、上综带滚轮、下综带滚轮,梭子连接于主轴并在门圈组件上作圆周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综带滚轮、下综带滚轮上设有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综带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门圈组件的外周设有将经丝隔开的分隔条,相邻的一根穿过外综丝综眼的经丝和一根穿过内综丝综眼的经丝从相邻两根分隔条之间穿过,在梭子的运行方向上,外综丝、分隔条、内综丝依次重复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圆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织机为塑料圆织机或麻袋圆织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18610.1A CN108560117B (zh) | 2018-05-04 | 2018-05-04 | 一种综带组件及圆织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18610.1A CN108560117B (zh) | 2018-05-04 | 2018-05-04 | 一种综带组件及圆织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60117A CN108560117A (zh) | 2018-09-21 |
CN108560117B true CN108560117B (zh) | 2020-07-07 |
Family
ID=63537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18610.1A Active CN108560117B (zh) | 2018-05-04 | 2018-05-04 | 一种综带组件及圆织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56011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820132A (zh) * | 2019-11-26 | 2020-02-21 | 吴劲松 | 一种经丝布丝系统 |
CN111048265A (zh) * | 2019-12-18 | 2020-04-21 | 芜湖航天特种电缆厂股份有限公司 | 防止纺织织带机编织扁电缆造成电缆损伤的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17394A (en) * | 1917-12-14 | 1918-07-18 | Oliver Imray |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Loom Harnesses and Mechanism for Handling the same. |
US5127444A (en) * | 1990-02-28 | 1992-07-07 | Tominaga Machine Mfg.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eno weaving a three dimensional fabric |
CN208235068U (zh) * | 2018-05-04 | 2018-12-14 | 吴劲松 | 一种综带组件及圆织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399711A (en) * | 1973-10-12 | 1975-07-02 | Torii Winding Machine Co | Shuttle arrangement in a circular loom for weaving tape yarn |
AT371846B (de) * | 1981-11-25 | 1983-08-10 | Chemiefaser Lenzing Ag | Rundwebmaschine |
CN201367513Y (zh) * | 2009-03-09 | 2009-12-23 | 雁峰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平面凸轮圆织机 |
CN201873817U (zh) * | 2010-11-30 | 2011-06-22 | 曾华良 | 圆织机用的上棕带 |
CN102877192A (zh) * | 2012-10-16 | 2013-01-16 | 周传对 | 纬线编织机构 |
CN203754910U (zh) * | 2014-03-20 | 2014-08-06 | 烟台双华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综带式塑料扁丝圆织机的经丝开交机构 |
-
2018
- 2018-05-04 CN CN201810418610.1A patent/CN10856011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17394A (en) * | 1917-12-14 | 1918-07-18 | Oliver Imray |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Loom Harnesses and Mechanism for Handling the same. |
US5127444A (en) * | 1990-02-28 | 1992-07-07 | Tominaga Machine Mfg.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eno weaving a three dimensional fabric |
CN208235068U (zh) * | 2018-05-04 | 2018-12-14 | 吴劲松 | 一种综带组件及圆织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60117A (zh) | 2018-09-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560117B (zh) | 一种综带组件及圆织机 | |
CN110997997B (zh) | 圆织机 | |
EP2902536A1 (en) | Warp bending device for loom | |
CN104328578A (zh) | 棉锦交织物的生产方法 | |
CN104213300A (zh) | 一种织机绞织开口装置 | |
US3952778A (en) | Selvage forming device | |
KR20160029828A (ko) | 레노 셀비지 형성 장치를 구비한 직조기 | |
CN105442148A (zh) | 一种棉康纶平纹织物的生产方法 | |
US3815643A (en) | Shed forming device in weave looms | |
EP4488431A1 (en) | Warping machine with reel with independent motorized leasing | |
CN208235068U (zh) | 一种综带组件及圆织机 | |
US2710631A (en) | Selvage thread feeding means for looms | |
US4579149A (en) | Circular loom | |
CN107881622A (zh) | 一种天丝丙纶面料的制备方法 | |
US3682205A (en) | Needle loom | |
CN210711921U (zh) | 一种钢筘装置 | |
CN223150745U (zh) | 一种圆织机综带组件及圆织机 | |
TWI707997B (zh) | 織梭 | |
US5617905A (en) | Circular-weaving machine with vertically moving heddles | |
CN209602709U (zh) | 一种用于纺织机的补综 | |
CN219342458U (zh) | 一种圆织机的整梭机构 | |
CS245786B2 (en) | Circle loom | |
US3310071A (en) | Rectilinear loom of the "pick-pick" type | |
EP0684328B1 (en) | Improved guide system for the gripper insertion tape in a shuttleless loom | |
CN222975398U (zh) | 一种具有控制织布纬向张力平衡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