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48673A - 双质量飞轮测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双质量飞轮测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548673A CN108548673A CN201810593573.8A CN201810593573A CN108548673A CN 108548673 A CN108548673 A CN 108548673A CN 201810593573 A CN201810593573 A CN 201810593573A CN 108548673 A CN108548673 A CN 10854867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al
- mass flywheel
- flywheel
- clamping device
-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claims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02 cont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3 suppor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5/00—Testing of engi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质量飞轮测控方法、装置和系统,涉及双质量飞轮扭矩特性测试的技术领域,应用于双质量飞轮测控系统,系统包括:装夹装置、驱动装置、运动装置、检测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装夹装置相连;装夹装置与检测装置均安装在运动装置上;装夹装置用于安装双质量飞轮;方法包括:在确定双质量飞轮安装到装夹装置后,控制驱动装置驱动装夹装置夹紧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控制运动装置使双质量飞轮的副飞轮转动预设角度;接收检测装置的输入值;根据输入值,得到双质量飞轮的扭转特性值,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成本过高、动力不均匀、具有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质量飞轮扭矩特性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质量飞轮测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来源,当发动起驱动汽车进行转动、加速、减速等等运行时,汽车会因为发动机曲轴扭转使得整个车体进行振动,降低了汽车的使用舒适性。对于上述问题,汽车厂商通常使用双质量飞轮来隔离发动机曲轴的扭振,提升汽车的舒适性。
在优化设计双质量飞轮时,一般都会检测扭转特性、剩余不平衡质量和耐久性。在现有的检测标准中,扭转特性并没有统一的测试装置,所以,扭转特性的检测装置形式各异。一些检测设备采用摆动液压缸作为动力源,摆动液压缸一般配备有扭矩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和测试软件,再配合以相应的工装,组成一套测试系统。还有一些设备采用人工提供动力源,再配以扭矩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通过人工摇动摇臂,实现主副飞轮的相对扭转而测试其静态扭转特性。
然而,采用摆动液压缸的作为动力源的检测设备,需要配套的液压油源、摆动缸及其控制系统,其成本较高。采用人工提供动力源则由于人工提供动力源,使得动力加载速度不均匀。另外,大部分检测设备还有自动化程度较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双质量飞轮测控方法、装置和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成本过高、动力不均匀、具有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质量飞轮测控方法,应用于双质量飞轮测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装夹装置、驱动装置、运动装置、检测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装夹装置相连;所述装夹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均安装在所述运动装置上;所述装夹装置用于安装所述双质量飞轮;所述方法包括:
在确定所述双质量飞轮安装到所述装夹装置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装夹装置夹紧所述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
控制所述运动装置使所述双质量飞轮的副飞轮转动预设角度;
接收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入值;
根据所述输入值,得到所述双质量飞轮的扭转特性值。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确定完成测试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装夹装置松开所述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
结合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装夹装置包括匹配安装部件和夹具组件,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夹钳部件、千斤顶部件和挡块部件,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部件、第二控制部件、第三控制部件;
所述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装夹装置夹紧所述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驱动所述夹钳部件移动,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部件驱动所述千斤顶部件,以使所述夹钳部件加紧所述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
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部件驱动所述挡块部件,以防止所述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在与所述副飞轮相对转动过程中从所述匹配安装部件中滑落。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质量飞轮测控装置,应用于双质量飞轮测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装夹装置、驱动装置、运动装置、检测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装夹装置相连;所述装夹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均安装在所述运动装置上;所述装夹装置用于安装所述双质量飞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双质量飞轮安装到所述装夹装置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装夹装置夹紧所述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运动装置使所述双质量飞轮的副飞轮转动预设角度;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入值;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入值,得到所述双质量飞轮的扭转特性值。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质量飞轮测控系统,包括:装夹装置、驱动装置、运动装置、检测装置、处理器、存储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装夹装置相连;所述装夹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均安装在所述运动装置上;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检测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存储器相连;所述装夹装置用于安装所述双质量飞轮;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上述实施例任一所述方法。
结合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装夹装置包括匹配安装部件和夹具组件,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夹钳部件、千斤顶部件和挡块部件,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部件、第二控制部件、第三控制部件。
结合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匹配安装部件包括第一匹配安装部件和第二匹配安装部件;
所述第一匹配安装部件和所述第二匹配安装部件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双质量飞轮中的副飞轮和主飞轮。
结合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运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动力传输轴,所述减速机分别与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处理器相连,所述动力传输轴安装在所述减速机上。
结合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校准杆,所述校准杆设置在所述动力传输轴上。
结合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动态扭矩传感器和角度编码器。
本发明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在确定双质量飞轮安装到装夹装置后,通过控制驱动装置驱动装夹装置夹紧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并控制运动装置使双质量飞轮的副飞轮转动预设角度,从而能够绘制双质量飞轮的扭矩特性曲线和计算双质量飞轮的特性指标值,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成本过高、动力不均匀、具有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测控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测控系统的硬件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测控系统的硬件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测控系统的控制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测控装置的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测控系统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图标:
1-伺服电机;2-减速机;3-第一联轴器;4-动态扭矩传感器;5-第二联轴器;6-校准杆;7-前安装面板;8-转角气缸;9-第一气缸;10-第一千斤顶;11-第一滑座;12-第一夹钳本体;13-双质量飞轮;14-第二夹钳本体;15-第二千斤顶;16-第二滑座;17-第二气缸;18-带内齿圈固定盘;19-第一支架;20-安装底板;21-第二支架;22-圆盘;23-轴承;24-角度编码器;25-压缩空气源;26-第三气压换向阀;27-第二气压换向阀;28-第一气压换向阀;29-增压器;310-第一控制模块;320-第二控制模块、330-接收模块;340-处理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来源,当发动起驱动汽车进行转动、加速、减速等等运行时,汽车会因为发动机曲轴扭转使得整个车体进行振动,降低了汽车的使用舒适性。对于上述问题,汽车厂商通常使用双质量飞轮来隔离发动机曲轴的扭振,提升汽车的舒适性。
双质量飞轮(Double Mass Flywheel,简称DMF)将原来的一个飞轮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保留在原来发动机一侧的位置上,与曲轴连接,用于起动和传递发动机的转动扭矩,这一部分称为主飞轮(初级质量),另一部分则放置在传动系变速器一侧,与离合器连接,用于提高传动系统的转动惯量,这一部分称为副飞轮(次级质量)。在一个典型的双质量飞轮结构中,两部分飞轮之间有一个环型的腔,在腔内装有弹簧减振器,由弹簧减振器将两部分飞轮连接为一个整体。
双质量飞轮有降低振动、提高汽车的舒适性的作用,还具有保护保护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作用,同时还有提高变速器操作性能的作用。
在优化设计双质量飞轮时,一般都会检测扭转特性、剩余不平衡质量和耐久性。在现有的检测标准中,扭转特性并没有统一的测试装置,所以,扭转特性的检测装置形式各异。
其中,扭转特性包括:基础阻尼力矩、自由转角、极限扭矩、极限转角、扭转刚度,耐久性包括:动态振动耐久性、静态低频耐久性、静态高频耐久性、超速耐久性、高能耗热爆耐久性、扭转共振耐久性、弹簧疲劳耐久性。
现有的检测设备采用摆动液压缸作为动力源,摆动液压缸一般配备有扭矩传感器、角度传感器和测试软件,再配合以相应的工装,组成一套测试系统。还有一些设备采用人工提供动力源,再配以扭矩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通过人工摇动摇臂,实现主副飞轮的相对扭转而测试其静态扭转特性。
然而,采用摆动液压缸的作为动力源的检测设备,需要配套的液压油源、摆动缸及其控制系统,其成本较高。采用人工提供动力源则由于人工提供动力源,使得动力加载速度不均匀。另外,大部分检测设备还有自动化程度较低等缺点。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质量飞轮测控方法、装置和系统,可以在确定双质量飞轮安装到装夹装置后,通过控制驱动装置驱动装夹装置夹紧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并控制运动装置使双质量飞轮的副飞轮转动预设角度,从而能够绘制双质量飞轮的扭矩特性曲线和计算双质量飞轮的特性指标值,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成本过高、动力不均匀、具有自动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为便于对本发明进行理解,以下对本发明的三个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实施例一: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质量飞轮测控方法,双质量飞轮测控方法应用于双质量飞轮测控系统中,在介绍双质量飞轮测控方法之前,首先介绍双质量飞轮测控系统。双质量飞轮测控系统包括:装夹装置、驱动装置、运动装置、检测装置、处理器、存储器;驱动装置与装夹装置相连;装夹装置与检测装置均安装在运动装置上;装夹装置用于安装双质量飞轮。处理器用于执行以下方法。
结合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质量飞轮测控方法,包括:
S110:在确定双质量飞轮安装到装夹装置后,控制驱动装置驱动装夹装置夹紧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
具体来说,处理器可以安装在计算机上,当工作人员将双质量飞轮安装到装夹装置后,工作人员可以在计算机外部控制计算机程序运行,向驱动装置发送控制指令,控制指令为:控制驱动装置驱动装夹装置夹紧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装夹装置包括匹配安装部件和夹具组件,夹具组件包括:夹钳部件、千斤顶部件和挡块部件,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部件、第二控制部件、第三控制部件。
步骤S110,具体包括:
控制第一控制部件驱动夹钳部件移动,控制第二控制部件驱动千斤顶部件,以使夹钳部件加紧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
控制第三控制部件驱动挡块部件,以防止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在与副飞轮相对转动过程中从匹配安装部件中滑落。
可选的,匹配安装部件包括第一匹配安装部件和第二匹配安装部件;
第一匹配安装部件和第二匹配安装部件分别用于安装双质量飞轮中的副飞轮和主飞轮。
可选的,夹钳部件包括夹钳本体和与夹钳本体相连的滑座。
作为一个示例,根据双质量飞轮扭转性能的测试要求,测试过程中双质量飞轮盘的主副飞轮需要有相对转动才能测试其扭转性能。因此,当驱动其中一个质量盘时,必须刚性固定另一个质量盘,以保证两个质量盘之间的相对运动。结合图2和图3所示,装夹装置与驱动装置垂直安装底板20设置,其中,第一匹配安装部件为圆盘22、第二匹配安装部件为带内齿圈固定盘18。首先,利用带内齿圈固定盘18固定安装双质量飞轮13的主飞轮以达到刚性固定效果。通过两套夹钳部件,即第一夹钳本体12和第二夹钳本体14来加紧带内齿圈固定盘18。双质量飞轮的副飞轮固定在圆盘22上,可以被运动装置驱动。圆盘22的中心轴较长,这是为了防止双质量飞轮13脱落时飞出,同时将该延长轴的支撑作用可以更加有利于双质量飞轮13的安装,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方便样件安装。四个转角气缸8的作用也是防止双质量飞轮13从带内齿圈固定盘18中滑出跌落,在测试过程中,转角气缸旋转一定角度将挡块部件旋入到带内齿圈固定盘18上,通过挡块防止双质量飞轮13滑出跌落。
可选的,第一控制部件包括:第一气压换向阀、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二控制部件包括:第二气压换向阀和增压器,第三控制部件包括:第三气压换向阀和四个转角气缸。
结合图4所示,第一控制部件工作原理为:切换第一气压换向阀28来控制第一气缸9和第二气缸17的伸缩来驱动第一滑座11和第二滑座16移动,进而使第一夹钳本体12和第二夹钳本体14向中心靠拢或分开。第二控制部件的工作原理为:切换第二气压换向阀27,控制增压器29将来自压缩空气源25的压缩空气进行增压或者泄压后送入到第一千斤顶10和第二千斤顶15中推动第一夹钳本体12和第二夹钳本体14夹紧或者松开带内齿圈固定盘18。第三控制部件的工作原理为:,切换第三气压换向阀26来控制转角气缸8的工作状态,转角气缸8使用压缩空气驱动挡块部件旋转一定角度。
作为一个示例,步骤S110具体控制过程为:将双质量飞轮的副飞轮与安装夹具22配合安装,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的外齿圈与带内齿圈固定盘18的内齿圈啮合,即安装完成;控制第一气压换向阀28,使第一气缸9和第二17推动第一滑座11和第二滑座16移动,进而使第一夹钳本体12和第二夹钳本体14向匹配安装部件靠拢;控制第二气压换向阀27,使增压器29向第一千斤顶10和第二千斤顶15输出高压油,进而使第一夹钳本体12和第二夹钳本体14夹紧带内齿圈固定盘18;控制第三气压换向阀26,使四个转角气缸8转动,将挡块旋入到带内齿圈固定盘18上,通过挡块防止双质量飞轮13的主飞轮滑出跌落。
S120:控制运动装置使双质量飞轮的副飞轮转动预设角度。
可选的,运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动力传输轴,减速机分别与伺服电机和处理器相连,动力传输轴安装在减速机上。
运动装置用来驱动双质量飞轮按照预设的转速与角度转动。
作为一个示例,结合图2和图3所示,将运动装置中的伺服电机1设置在端口,然后设置减速器,动力传输轴包括主轴和从轴,动力传输轴的主轴的一端通过第一联轴器3与减速器相连,在动力传输轴的主轴上设置有动力扭矩传感器4,动力传输轴的主轴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联轴器5与从轴相连,从轴上设有角度编码器24、校准杆6、圆盘22、轴承23,上述运动装置通过第一支架19和第二支架21水平的安装到安装底板20上。运动装置通过前安装面板7与装夹装置和驱动装置相隔离。
工作原理为:使用伺服电机1为双质量飞轮提供动力源,通过减速机减速增扭后将运动传递到双质量飞轮。设备的动力传递是沿着动力传输轴传输的。伺服电机1为双质量飞轮的测试的提供动力,使用行星的减速机2将伺服电机1输出的运动进行减速增扭以达到测试需求的扭矩和转速。
S130:接收检测装置的输入值。
可选的,检测装置包括动态扭矩传感器和角度编码器。
具体来说,结合图2和图3所示,动态扭矩传感器4、角度编码器24均设置在动力传输轴上,使用动态扭矩传感器4测量减速机2输出的扭矩,使用角度编码器24测量双质量飞轮中的副飞轮转动的角度数值。动力传输轴中的各轴采用簧片联轴器(3和5)连接。
当动态扭矩传感器4和角度编码器24检测到数据时,将该数据上传给计算机,计算机接收检测装置的输入值。其中,检测装置的输入值为扭矩值和角度值。
可选的,为了提高角度的测量准确性,在动力传输轴上可以安装一个线数更高的角度编码器,该编码器将输出的A/B/Z三相信号送入到计算机中。
S140:根据输入值,得到双质量飞轮的扭转特性值。
其中,扭转特性值可以包括扭矩特性曲线和扭矩特性值。具体来说,可以利用绘图软件和数据处理软件,根据输入值,绘制扭矩特性曲线和计算扭矩特性值。
具体来说,将采集卡连续采集的输入值绘制成连续的曲线,即,扭矩特性曲线,输入值包括角度和扭矩;依据特定角度下正向和反向运动扭矩值,计算并显示该角度下的回滞误差;利用比较程序段判断该回滞误差是否在合格范围内;最后多个回滞误差求平均值后得出该样品的回滞特性数值(扭矩特性值)。同时,还包括将必要的控制信息发送到控制卡使得运动装置按照预设的运动方式运动;以及将本次采集到的输入值存储到数据库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双质量飞轮测控方法还包括:在确定完成测试后,控制驱动装置驱动装夹装置松开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
可选的,夹钳本体包括弹簧。
具体来说,通过控制第三气压换向阀26来控制转角气缸8驱动挡块从带内齿圈固定盘18上划开。切换第二气压换向阀27,控制增压器29将来自气源25的压缩空气进行泄压后第一千斤顶10和第二千斤顶15中推动第一夹钳本体12和第二夹钳本体14松开带内齿圈固定盘18。切换第一气压换向阀28来控制第一气缸9和第二气缸17的伸缩来驱动第一滑座11和第二滑座16移动,进而使第一夹钳本体12和第二夹钳本体14在弹簧拉力的作用下,从中心向两边分开,即松开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从而可以将转质量飞轮从家装装置上取下来。
综上所述的,第一千斤顶10和第二千斤顶15均可以为液压千斤顶。
作为一个示例,结合图6所示,处理器可以包括:数据采集卡、运动控制卡和数据处理器。数据采集卡用于执行步骤S130的程序,运动控制卡用于执行步骤S120中的程序,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步骤S110和步骤S140中的程序。
数据处理器通过PCI总线与数据采集卡和运动控制卡进行信息交换。数据采集卡具备A/D、数字I/O功能,动态扭矩传感器4采集的扭矩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后送入到数据采集卡进行A/D转换,通过数据处理器中的数据处理软件计算出待测双质量飞轮的扭矩数值。数据处理器还通过数据采集卡上的数字量I/O端口以获知外部的输入操作和对外部的气阀进行控制,以实现控制驱动装置驱动装夹装置夹紧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使用基于PCI总线的运动控制卡控制伺服电机为被测双质量飞轮提供动力,运动控制卡向伺服电机的驱动器发送控制脉冲驱动伺服电机运动,同时伺服电机系统通过编码器中的A/B/Z三相脉冲将运动状态反馈到数据处理器中。
进一步的,双质量飞轮测控系统还包括:测试监控模块,主要是通过试验软件对测试进行进行实时监控。
进一步的,测试监控模块和处理器均集成在同一个计算机上,该计算机可以在测试过程中实时采集测试数据,通过内部程序分析测试数据,监控测试进程,将试验数据和曲线显示在显示器上。计算机分析试验数据,得到扭矩特性曲线和特性指标值。可选的,还包括显示器,显示器与计算机相连,用于显示各个相关试验结果。可选的,还包括数据输出接口,数据输出接口用于进行数据输出。
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一个VB数据处理模块,以能够实现实时数据查看、历史数据查看、传感器校准和标定、操作人员权限和参数设置等必要功能。
实时数据查看子模块可以查看控制卡中的预设的角度和扭矩,查看采集卡中采集到的实际的角度和扭矩。
历史数据查看子模块可以从数据库中调取之前完成的任意一次测量结果,并将关键数值和回滞曲线图形显示在屏幕上。
传感器校准字模块可实现传感器的标定和校准,在软件界面给定特定数值的同时在机械上给出一个特定负载,该子模块将记录本次数据的偏差以修正日后的测量数据。
操作人员权限子模块能够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基于提前录入与授权人员绑定的用户名和密码,在用户登录用户名和密码后,通过校验程序后,正常启动。
参数设置子模块用于配置和调试软件和硬件之间的通信协议,包括采集卡、控制卡等相应系统硬件的物理信息。
实施例二:
结合图5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测控装置,应用于双质量飞轮测控系统,系统包括:装夹装置、驱动装置、运动装置、检测装置;驱动装置与装夹装置相连;装夹装置与检测装置均安装在运动装置上;装夹装置用于安装所述双质量飞轮;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310、第二控制模块320、接收模块330和处理模块340。
其中,第一控制模块310用于在确定双质量飞轮安装到装夹装置后,控制驱动装置驱动装夹装置夹紧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第二控制模块320用于控制运动装置使双质量飞轮的副飞轮转动预设角度;接收模块330用于接收检测装置的输入值;处理模块340用于根据输入值,得到双质量飞轮的扭转特性值。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实施例三: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双质量飞轮测控系统,包括:装夹装置、驱动装置、运动装置、检测装置、处理器、存储器;驱动装置与装夹装置相连;装夹装置与检测装置均安装在运动装置上;处理器分别与检测装置、驱动装置和存储器相连;装夹装置用于安装双质量飞轮;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上述实施例任一所述方法。
其中,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处理器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装夹装置包括匹配安装部件和夹具组件,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夹钳部件、千斤顶部件和挡块部件,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部件、第二控制部件、第三控制部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匹配安装部件包括第一匹配安装部件和第二匹配安装部件;
所述第一匹配安装部件和所述第二匹配安装部件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双质量飞轮中的副飞轮和主飞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运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动力传输轴,所述减速机分别与所述减速机和所述处理器相连,所述动力传输轴安装在所述减速机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还包括:校准杆,校准杆设置在动力传输轴上。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检测装置包括动态扭矩传感器和角度编码器。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步骤、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双质量飞轮测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双质量飞轮测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装夹装置、驱动装置、运动装置、检测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装夹装置相连;所述装夹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均安装在所述运动装置上;所述装夹装置用于安装所述双质量飞轮;所述方法包括:
在确定所述双质量飞轮安装到所述装夹装置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装夹装置夹紧所述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
控制所述运动装置使所述双质量飞轮的副飞轮转动预设角度;
接收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入值;
根据所述输入值,得到所述双质量飞轮的扭转特性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确定完成测试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装夹装置松开所述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装置包括匹配安装部件和夹具组件,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夹钳部件、千斤顶部件和挡块部件,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部件、第二控制部件、第三控制部件;
所述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装夹装置夹紧所述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部件驱动所述夹钳部件移动,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部件驱动所述千斤顶部件,以使所述夹钳部件加紧所述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
控制所述第三控制部件驱动所述挡块部件,以防止所述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在与所述副飞轮相对转动过程中从所述匹配安装部件中滑落。
4.一种双质量飞轮测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双质量飞轮测控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装夹装置、驱动装置、运动装置、检测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装夹装置相连;所述装夹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均安装在所述运动装置上;所述装夹装置用于安装所述双质量飞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双质量飞轮安装到所述装夹装置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装夹装置夹紧所述双质量飞轮的主飞轮;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运动装置使所述双质量飞轮的副飞轮转动预设角度;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检测装置的输入值;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输入值,得到所述双质量飞轮的扭转特性值。
5.一种双质量飞轮测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夹装置、驱动装置、运动装置、检测装置、处理器、存储器;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装夹装置相连;所述装夹装置与所述检测装置均安装在所述运动装置上;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检测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存储器相连;所述装夹装置用于安装所述双质量飞轮;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装置包括匹配安装部件和夹具组件,所述夹具组件包括:夹钳部件、千斤顶部件和挡块部件,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部件、第二控制部件、第三控制部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匹配安装部件包括第一匹配安装部件和第二匹配安装部件;
所述第一匹配安装部件和所述第二匹配安装部件分别用于安装所述双质量飞轮中的副飞轮和主飞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装置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动力传输轴,所述减速机分别与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处理器相连,所述动力传输轴安装在所述减速机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校准杆,所述校准杆设置在所述动力传输轴上。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动态扭矩传感器和角度编码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93573.8A CN108548673A (zh) | 2018-06-08 | 2018-06-08 | 双质量飞轮测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93573.8A CN108548673A (zh) | 2018-06-08 | 2018-06-08 | 双质量飞轮测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48673A true CN108548673A (zh) | 2018-09-18 |
Family
ID=63493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93573.8A Pending CN108548673A (zh) | 2018-06-08 | 2018-06-08 | 双质量飞轮测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54867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80249A (zh) * | 2018-12-18 | 2019-04-05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拖曳扭矩组成部分的测试方法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811771A1 (de) * | 1987-04-18 | 1988-11-03 | Industrieanlagen Betriebsges | Pruefvorrichtung fuer die lebensdaueruntersuchung, funtionspruefung und kennlinienermittlung von torsionsschwingungsdaempfern und zweimassenschwungraedern |
DE4328537A1 (de) * | 1993-08-25 | 1995-03-02 | Inst Maschinenelemente Uni Stu | Getriebeprüfstand |
CN101158620A (zh) * | 2007-11-13 | 2008-04-09 | 武汉理工大学 | 双质量飞轮扭转振动的激振方法及激振器 |
CN101226106A (zh) * | 2008-02-01 | 2008-07-23 | 武汉理工大学 | 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多项性能的试验方法及试验台 |
CN201203518Y (zh) * | 2008-05-13 | 2009-03-04 | 武汉理工大学 | 用于双质量飞轮圆弧弹簧静态特性测试的试验台 |
US20090271099A1 (en) * | 2007-01-05 | 2009-10-29 |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 Drive train |
CN103104639A (zh) * | 2013-01-29 | 2013-05-15 | 常州庞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液压制动夹钳装置的制动缸 |
CN104266835A (zh) * | 2014-10-20 | 2015-01-07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弧形弹簧扭转疲劳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CN204366553U (zh) * | 2014-12-08 | 2015-06-03 | 刘林 | 一种飞轮壳工装夹具 |
CN106769003A (zh) * | 2016-11-30 | 2017-05-31 |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 一种汽车用飞轮耐久性试验台及试验方法 |
CN107322350A (zh) * | 2017-08-11 | 2017-11-07 | 重庆五龙洪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飞轮钻孔用夹具 |
CN206656823U (zh) * | 2017-04-28 | 2017-11-21 | 陈仕聪 | 扭矩检测装置 |
CN107377654A (zh) * | 2017-09-19 | 2017-11-24 | 西安麦特沃金液控技术有限公司 | 金属球体生产设备以及金属球成型机 |
CN206930527U (zh) * | 2017-07-20 | 2018-01-26 |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混凝土冻融循环与轴向受压组合装置 |
CN107796640A (zh) * | 2016-09-06 | 2018-03-13 |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的扭振测试装置和方法 |
-
2018
- 2018-06-08 CN CN201810593573.8A patent/CN10854867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811771A1 (de) * | 1987-04-18 | 1988-11-03 | Industrieanlagen Betriebsges | Pruefvorrichtung fuer die lebensdaueruntersuchung, funtionspruefung und kennlinienermittlung von torsionsschwingungsdaempfern und zweimassenschwungraedern |
DE4328537A1 (de) * | 1993-08-25 | 1995-03-02 | Inst Maschinenelemente Uni Stu | Getriebeprüfstand |
US20090271099A1 (en) * | 2007-01-05 | 2009-10-29 | Luk Lamellen Und Kupplungsbau Beteiligungs Kg | Drive train |
CN101158620A (zh) * | 2007-11-13 | 2008-04-09 | 武汉理工大学 | 双质量飞轮扭转振动的激振方法及激振器 |
CN101226106A (zh) * | 2008-02-01 | 2008-07-23 | 武汉理工大学 | 双质量飞轮扭转减振器多项性能的试验方法及试验台 |
CN201203518Y (zh) * | 2008-05-13 | 2009-03-04 | 武汉理工大学 | 用于双质量飞轮圆弧弹簧静态特性测试的试验台 |
CN103104639A (zh) * | 2013-01-29 | 2013-05-15 | 常州庞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液压制动夹钳装置的制动缸 |
CN104266835A (zh) * | 2014-10-20 | 2015-01-07 | 合肥工业大学 | 一种弧形弹簧扭转疲劳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CN204366553U (zh) * | 2014-12-08 | 2015-06-03 | 刘林 | 一种飞轮壳工装夹具 |
CN107796640A (zh) * | 2016-09-06 | 2018-03-13 | 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 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的扭振测试装置和方法 |
CN106769003A (zh) * | 2016-11-30 | 2017-05-31 | 江苏大学镇江流体工程装备技术研究院 | 一种汽车用飞轮耐久性试验台及试验方法 |
CN206656823U (zh) * | 2017-04-28 | 2017-11-21 | 陈仕聪 | 扭矩检测装置 |
CN206930527U (zh) * | 2017-07-20 | 2018-01-26 |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混凝土冻融循环与轴向受压组合装置 |
CN107322350A (zh) * | 2017-08-11 | 2017-11-07 | 重庆五龙洪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飞轮钻孔用夹具 |
CN107377654A (zh) * | 2017-09-19 | 2017-11-24 | 西安麦特沃金液控技术有限公司 | 金属球体生产设备以及金属球成型机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580249A (zh) * | 2018-12-18 | 2019-04-05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拖曳扭矩组成部分的测试方法 |
CN109580249B (zh) * | 2018-12-18 | 2020-07-28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箱拖曳扭矩组成部分的测试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97400B (zh) | 一种机器人关节减速器试验台 | |
JP5150680B2 (ja) | 試験台装置 | |
CN105372032A (zh) | 传动轴与后桥总成振动性能综合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 |
CN101393059A (zh) | 汽车座椅调角器扭矩检测装置 | |
KR102223100B1 (ko) | 통합 드라이브 액슬 시험 방법 | |
CN108956137A (zh) | 一种谐波减速机性能检测机构 | |
CN102980751B (zh) | 适用于调节螺栓组件的扭力测试治具 | |
CN112881013A (zh) | 一种测试减速器等效寿命的试验台以及测试方法 | |
CN108548673A (zh) | 双质量飞轮测控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06124149B (zh) | 一种可检测汽车传动轴振动及模拟实况的对比试验装置 | |
CN201615821U (zh) | 橡胶空气弹簧疲劳寿命极限试验机 | |
CN108152030A (zh) | 一种用于扭转减振器的运动性能测试台 | |
CN114755027B (zh) | 一种整车多轴加载试验台架及试验方法、介质 | |
CN111175048A (zh) | 一种用于自动档车辆的发动机性能对标试验系统及使用方法 | |
CN209372420U (zh) | 一种用于汽车变速器空载扭矩损失试验的测试装置 | |
CN115979632A (zh) | 寿命测试台、寿命测试方法、终端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208736386U (zh) | 一种汽车传动系统扭转间隙测量装置 | |
CN201540199U (zh) | 一种伺服减速器性能参数的测试装置 | |
KR20160071980A (ko) | Obd2를 이용한 인젝터 진단 방법 및 장치 | |
CN220340355U (zh) | 电机性能测试装置 | |
CN109297459B (zh) | 附件机匣花键角误差测量方法 | |
CN211347344U (zh) | 一种简易的扭力测试仪 | |
CN202393592U (zh) | 机器人谐波减速器性能参数综合实验台 | |
CN108918142B (zh) | 一种机器人rv减速机全自动测试仪 | |
CN208653803U (zh) | 双质量飞轮测控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8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