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47335A - 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547335A CN108547335A CN201810675707.0A CN201810675707A CN108547335A CN 108547335 A CN108547335 A CN 108547335A CN 201810675707 A CN201810675707 A CN 201810675707A CN 108547335 A CN108547335 A CN 1085473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 gallery
- model
- prefabricated
- side plate
- overlapping 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3/00—Testing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0—Tunnels or galle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house conduits, e.g. oil pipe-lines, sewer pipes ; Making conduits in situ, e.g. of concrete ; Casings, i.e. manhole shafts, access or inspection chambers or coverings of boreholes or narrow we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领域,包括预制叠合侧板、竖向装配钢筋、腋角斜向钢筋以及现浇混凝土,所述预制叠合侧板包括预制混凝土层、环形箍筋以及纵筋;设置四块预制叠合侧板,相邻两块预制叠合侧板的环形箍筋在拐角处通过竖向装配钢筋连接,相邻两块预制叠合侧板的纵筋在拐角处通过腋角斜向钢筋连接,组成结构为长方体的管廊模型钢筋骨架;所述现浇混凝土设置在管廊模型钢筋骨架外部。本发明可以更方便的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抗震试验研究,其制作工艺简单,可还原原结构的装配叠合制作方式,试验可控性高,用模型代替原结构进行抗震试验研究,可反映综合管廊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真实变化规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装配叠合式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相比传统直埋式管线它具有统一管理、方便维护、管线工作寿命长等优势;相比整体现浇式综合管廊它具有生产周期短、施工方便、节省资源等优势。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受地震作用较为显著,当遭遇地震灾害时,结构的安全性能和承载能力将会显著降低,生命线系统将会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传统的管廊抗震研究方法为拟静力试验,无法完整的模拟真实地震荷载作用。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及其制作方法,可以更方便的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抗震试验研究,其制作工艺简单,可还原管廊结构的装配叠合制作方式,试验可控性高,用模型代替原结构进行抗震试验研究,可反映综合管廊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真实变化规律。
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其特征是:包括预制叠合侧板、竖向装配钢筋、腋角斜向钢筋以及现浇混凝土,所述预制叠合侧板包括预制混凝土层、环形箍筋以及纵筋,所述环形箍筋与纵筋交叉布置,形成叠合板钢筋骨架,所述预制混凝土层设置在叠合板钢筋骨架内部;预制叠合侧板设置为四块,相邻两块预制叠合侧板的环形箍筋在拐角处通过竖向装配钢筋连接,相邻两块预制叠合侧板的纵筋在拐角处通过腋角斜向钢筋连接,组成结构为长方体的管廊模型钢筋骨架;所述现浇混凝土设置在管廊模型钢筋骨架外部。
所述预制混凝土层为设计强度为C40的细石混凝土。
所述现浇混凝土为设计强度为C40的自密实混凝土。
所述竖向装配钢筋、腋角斜向钢筋、环形箍筋以及纵筋均为φ6钢筋。
所述预制叠合侧板的宽度和厚度均为管廊整体宽度和厚度的1/2。
所述管廊试验模型的缩尺比为1:6。
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
步骤一、预制叠合侧板的制作
根据设计的预制叠合侧板尺寸及板内配筋尺寸,进行环形箍筋以及纵筋绑扎,形成预制叠合侧板的钢筋骨架,制作具有预留孔洞的预制叠合侧板模具,将绑扎好的预制叠合侧板的钢筋骨架放入模具预留孔洞内,浇筑细石混凝土至设计厚度,使用振动台将骨料振动均匀后,进行养护、拆模,完成预制叠合侧板的制作;
步骤二、装配组合管廊模型
按步骤一制备四块预制叠合侧板,将四块预制板的环形箍筋上下错开搭接,在搭接钢筋缝隙处插入竖向装配钢筋,并沿着外边角进行绑扎,在相邻两预制叠合侧板的钢筋交接处插入腋角斜向钢筋并绑扎,完成管廊模型钢筋骨架制作;
步骤三、浇筑现浇混凝土
根据步骤二制备的管廊模型钢筋骨架尺寸制作木模,将放入管廊模型钢筋骨架的木模放在振动台上并浇筑现浇混凝土,至骨料分布均匀,完成管廊模型浇筑并养护,获得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发明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及其制作方法,可以更方便的进行地震模拟振动台抗震试验研究,其制作工艺简单,可还原管廊结构的装配叠合制作方式,试验可控性高,用模型代替原结构进行抗震试验研究,可反映综合管廊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结构真实变化规律。
本发明的进一步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模板是根据钢筋骨架位置来制作的,其精度比较高,误差可控制在5mm的精度;
(2)、相比传统装配叠合管廊制作工艺,本模型制作工艺省去了一层预制混凝土层,制作相对简单、便捷,且保留了装配叠合的制作方式;
(3)、本发明根据似量纲分析法原理,确定缩尺比例、材料及配筋,等强度的缩小原结构,使试验模型具有原模型的结构特点,并通过试验结果反映出原结构的反应规律,从而达到缩尺模型试验的目的;
(4)、本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所需材料易于在市场上找到。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预制叠合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混凝土层叠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正截面配筋示意图。
图中1-预制叠合侧板、2-预制混凝土层、5-环形箍筋、6-纵筋、7-竖向装配钢筋、8-腋角斜向钢筋、9-现浇混凝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预制叠合侧板1、竖向装配钢筋7、腋角斜向钢筋8以及现浇混凝土9,所述预制叠合侧板1包括预制混凝土层2、环形箍筋5以及纵筋6,所述环形箍筋5与纵筋6交叉布置,形成叠合板钢筋骨架,所述预制混凝土层2设置在叠合板钢筋骨架内部;设置四块预制叠合侧板1,相邻两块预制叠合侧板1的环形箍筋5在拐角处通过竖向装配钢筋7连接,相邻两块预制叠合侧板1的纵筋6在拐角处通过腋角斜向钢筋8连接,组成结构为长方体的管廊模型钢筋骨架;所述现浇混凝土9设置在管廊模型钢筋骨架外部。
所述预制混凝土层2为设计强度为C40的细石混凝土。
所述现浇混凝土9为设计强度为C40的自密实混凝土。
所述竖向装配钢筋7、腋角斜向钢筋8、环形箍筋5以及纵筋6均为φ6钢筋。模型配筋率按等强度原则确定,使其能满足试验强度要求,减小模型试验误差,从而还原构件的真实试验反应。
所述预制叠合侧板1的宽度和厚度均为管廊整体宽度和厚度的1/2。
本发明管廊模型尺寸、配筋及材料的确定采用以量纲分析法为原理的“似量纲分析法”,根据试验目的及试验设备的量程限制进行缩尺,所述管廊试验模型的缩尺比为1:6。
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
步骤一、预制叠合侧板1的制作
根据设计的预制叠合侧板1尺寸及板内配筋尺寸,进行环形箍筋5以及纵筋6绑扎,形成预制叠合侧板1的钢筋骨架,制作具有预留孔洞的预制叠合侧板1模具,将绑扎好的预制叠合侧板1的钢筋骨架放入模具预留孔洞内,浇筑细石混凝土至设计厚度,使用振动台将骨料振动均匀后,进行养护、拆模,完成预制叠合侧板1的制作;
步骤二、装配组合管廊模型
按步骤一制备四块预制叠合侧板1,将四块预制板的环形箍筋5上下错开搭接,在搭接钢筋缝隙处插入竖向装配钢筋7,并沿着外边角进行绑扎,在相邻两预制叠合侧板1的钢筋交接处插入腋角斜向钢筋8并绑扎,完成管廊模型钢筋骨架制作;
步骤三、浇筑现浇混凝土9
根据步骤二制备的管廊模型钢筋骨架尺寸制作木模,将放入管廊模型钢筋骨架的木模放在振动台上并浇筑现浇混凝土9,至骨料分布均匀,完成管廊模型浇筑并养护,获得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
本发明改进了传统管廊施工工艺,具有精度高、制作方便以及大幅缩短工期等特点。
Claims (7)
1.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其特征是:包括预制叠合侧板(1)、竖向装配钢筋(7)、腋角斜向钢筋(8)以及现浇混凝土(9),所述预制叠合侧板(1)包括预制混凝土层(2)、环形箍筋(5)以及纵筋(6),所述环形箍筋(5)与纵筋(6)交叉布置,形成叠合板钢筋骨架,所述预制混凝土层(2)设置在叠合板钢筋骨架内部;预制叠合侧板(1)设置为四块,相邻两块预制叠合侧板(1)的环形箍筋(5)在拐角处通过竖向装配钢筋(7)连接,相邻两块预制叠合侧板(1)的纵筋(6)在拐角处通过腋角斜向钢筋(8)连接,组成结构为长方体的管廊模型钢筋骨架;所述现浇混凝土(9)设置在管廊模型钢筋骨架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其特征是:所述预制混凝土层(2)为设计强度为C40的细石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其特征是:所述现浇混凝土(9)为设计强度为C40的自密实混凝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其特征是:所述竖向装配钢筋(7)、腋角斜向钢筋(8)、环形箍筋(5)以及纵筋(6)均为φ6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其特征是:所述预制叠合侧板(1)的宽度和厚度均为管廊整体宽度和厚度的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其特征是:所述管廊试验模型的缩尺比为1:6。
7.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且以下步骤顺次进行,
步骤一、预制叠合侧板(1)的制作
根据设计的预制叠合侧板(1)尺寸及板内配筋尺寸,进行环形箍筋(5)以及纵筋(6)绑扎,形成预制叠合侧板(1)的钢筋骨架,制作具有预留孔洞的预制叠合侧板(1)模具,将绑扎好的预制叠合侧板(1)的钢筋骨架放入模具预留孔洞内,浇筑细石混凝土至设计厚度,使用振动台将骨料振动均匀后,进行养护、拆模,完成预制叠合侧板(1)的制作;
步骤二、装配组合管廊模型
按步骤一制备四块预制叠合侧板(1),将四块预制板的环形箍筋(5)上下错开搭接,在搭接钢筋缝隙处插入竖向装配钢筋(7),并沿着外边角进行绑扎,在相邻两预制叠合侧板(1)的钢筋交接处插入腋角斜向钢筋(8)并绑扎,完成管廊模型钢筋骨架制作;
步骤三、浇筑现浇混凝土(9)
根据步骤二制备的管廊模型钢筋骨架尺寸制作木模,将放入管廊模型钢筋骨架的木模放在振动台上并浇筑现浇混凝土(9),至骨料分布均匀,完成管廊模型浇筑并养护,获得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75707.0A CN108547335A (zh) | 2018-06-27 | 2018-06-27 | 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675707.0A CN108547335A (zh) | 2018-06-27 | 2018-06-27 | 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47335A true CN108547335A (zh) | 2018-09-18 |
Family
ID=63493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675707.0A Pending CN108547335A (zh) | 2018-06-27 | 2018-06-27 | 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547335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60512A (zh) * | 2018-10-25 | 2018-12-21 | 吉林建筑大学 | 一种装配叠合式管廊拟静力加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CN111859553A (zh) * | 2020-06-01 | 2020-10-30 | 天津大学 | 一种土工离心机内组合材料管廊模型制作工艺 |
CN113155555A (zh) * | 2020-01-23 | 2021-07-23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用于模拟混凝土管廊的镁合金模型的制作方法 |
CN114778061A (zh) * | 2022-06-23 | 2022-07-22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悬浮隧道锚索在冲击导致断索下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19475A (zh) * | 2015-08-06 | 2015-11-04 | 黑龙江宇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综合管廊及施工工法 |
CN106836280A (zh) * | 2017-02-08 | 2017-06-13 | 大连三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排水沟渠或洪沟渠 |
CN107945646A (zh) * | 2017-11-10 | 2018-04-20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装配式隧道模型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CN208283027U (zh) * | 2018-06-27 | 2018-12-25 | 吉林建筑大学 | 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 |
-
2018
- 2018-06-27 CN CN201810675707.0A patent/CN10854733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19475A (zh) * | 2015-08-06 | 2015-11-04 | 黑龙江宇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 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综合管廊及施工工法 |
CN106836280A (zh) * | 2017-02-08 | 2017-06-13 | 大连三川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装配整体式综合管廊、排水沟渠或洪沟渠 |
CN107945646A (zh) * | 2017-11-10 | 2018-04-20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装配式隧道模型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CN208283027U (zh) * | 2018-06-27 | 2018-12-25 | 吉林建筑大学 | 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60512A (zh) * | 2018-10-25 | 2018-12-21 | 吉林建筑大学 | 一种装配叠合式管廊拟静力加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CN109060512B (zh) * | 2018-10-25 | 2023-12-08 | 吉林建筑大学 | 一种装配叠合式管廊拟静力加载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CN113155555A (zh) * | 2020-01-23 | 2021-07-23 |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用于模拟混凝土管廊的镁合金模型的制作方法 |
CN111859553A (zh) * | 2020-06-01 | 2020-10-30 | 天津大学 | 一种土工离心机内组合材料管廊模型制作工艺 |
CN111859553B (zh) * | 2020-06-01 | 2022-05-17 | 天津大学 | 一种土工离心机内组合材料管廊模型制作方法 |
CN114778061A (zh) * | 2022-06-23 | 2022-07-22 | 西南石油大学 | 一种悬浮隧道锚索在冲击导致断索下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16010C (zh) | 预制复合承重墙结构的节点构造施工方法 | |
CN108547335A (zh) | 一种装配叠合式综合管廊试验模型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7882240A (zh) | 一种再生块体混凝土预制叠合板及其制作工艺 | |
CN104594561A (zh) | 一种带高性能混凝土边框的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柱及施工方法 | |
CN101429803A (zh) | 一种用于砌体结构的构造柱以及其制备方法和专用预制节 | |
CN109057046A (zh) | 附加闭合连接钢筋的装配整体式梁柱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04652705B (zh) | 一种带高性能混凝土边框的预制装配型钢混凝土柱及施工方法 | |
CN108755950A (zh)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柱与柱刚性连接节点及施工方法 | |
CN105937277A (zh) | L型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连接构造 | |
CN110821004A (zh) | 高延性trc复合材料用作永久模板的装配式墙体及施工方法 | |
CN115146369A (zh) | 一种3d打印预制叠合楼板建造方法及系统 | |
CN106869386A (zh) | 一种高强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叠合梁及其施工方法 | |
CN109024251A (zh) | 一种预制装配叠合型钢筋混凝土桥墩结构 | |
CN103711232B (zh) | L形边框构件轻质混凝土墙体装配式剪力墙及连接构造 | |
CN108797892A (zh) | 一种玻璃纤维网格增强混凝土免拆柱模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132652A (zh) | 预制内嵌螺旋箍筋柱模壳核心现浇混凝土柱与制作方法 | |
CN102536067B (zh) | 一种钢-混凝土组合防护门的门体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4695589A (zh) | 一种预制装配混凝土剪力墙拼缝处连接结构及方法 | |
CN208763208U (zh) | 附加闭合连接钢筋的无支撑装配整体式梁柱节点结构 | |
Meng et al. |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seismic performance of the double‐superimposed shear wall with different vertical connections | |
CN103993741B (zh) | 砖砌模壳抗震构造柱的建造方法 | |
CN103696607A (zh) | 一种带钢支撑的预应力装配式板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201343823Y (zh) | 一种用于砌体结构的构造柱以及其专用预制节 | |
CN106914984B (zh) | 一种预制复合结构板的施工方法 | |
CN108867991A (zh) | 基于uhpc的预制混凝土保温板、模块化建筑单元及制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8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