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31963A - 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531963A CN108531963A CN201810534125.0A CN201810534125A CN108531963A CN 108531963 A CN108531963 A CN 108531963A CN 201810534125 A CN201810534125 A CN 201810534125A CN 108531963 A CN108531963 A CN 1085319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storage
- magnesium alloy
- storage shell
- arc oxidation
- m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29910000861 Mg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3647 oxid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7254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6
- 238000007745 plasma electrolytic oxi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3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1550 stock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2153 distilled 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06 ultrasonic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Chemical compound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082 abrasive ag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105 nano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06010054949 Metaplasia Disease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15689 metaplastic ossific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151 electrolyte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251468 Actinopterygii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02925 dental cari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590 oxid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CWYNVVGOOAEACU-UHFFFAOYSA-N Fe2+ Chemical compound [Fe+2] CWYNVVGOOAEAC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Magnesium Chemical compound [Mg]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385 heavy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9 magn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77 magne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24 oxide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574 oxide ceramic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614 poison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29 regen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9 regene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440 toxic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1/00—Electrolytic coating by surface reaction, i.e. forming conversion layers
- C25D11/02—Anodisation
- C25D11/30—Anodisation of magnes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1/00—Electrolytic coating by surface reaction, i.e. forming conversion layers
- C25D11/005—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lytic conversion coating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PROCESSES FOR THE 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DUCTION OF COATINGS; ELECTROFORMING; APPARATUS THEREFOR
- C25D11/00—Electrolytic coating by surface reaction, i.e. forming conversion layers
- C25D11/02—Anodisation
- C25D11/026—Anodisation with spark discharg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微弧氧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本工艺中采用的微弧氧化设备的储液壳体的内腔底部设有打开机构,能控制储液壳体的内腔底部开口打开,方便储液壳体内腔中的电解液流出。储液壳体的底部位于打开机构的底部设有暂储罐,且储液壳体的底部设有收集箱,暂储罐处于所述收集箱内,隔板将收集箱的内部空腔隔成两个第一容纳空腔和第二容纳空腔,实现分开收集从储液壳体内流出的电解液,方便分类处理。储液壳体的一侧连接有传送机构,储液壳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捞出机构,能够实现连续和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人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微弧氧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微弧氧化处理是一种在有色金属表面原位生长氧化物陶瓷的新技术。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对镁及其合金材料进行表面陶瓷化处理,具有工艺过程简单,占地面积小,工艺处理能力强,生产效率高,适用于批量工业化生产等优点。微弧氧化电解液不含有毒物质和重金属元素,电解液(环保型)抗污染能力强和再生重复使用率高,因而对环境污染小,满足环保、清洁生产的需要;通过改变工艺参数获取具有不同特性的氧化膜层,以满足不同用途的需要;也可通过改变或调节电解液的成分使膜层具有某种特性或呈现不同颜色;还可采用不同的电解液对同一工件进行多次微弧氧化处理,以获取具有多层不同性质的陶瓷氧化膜层。
在镁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存在电解液难以更换,电解液不易分类收集和处理,不能连续性加工生产等问题。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其具有以下特点: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储液壳体的内腔底部设有打开机构,能控制储液壳体的内腔底部开口打开,方便储液壳体内腔中的电解液流出。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储液壳体的底部位于打开机构的底部设有暂储罐,且储液壳体的底部设有收集箱,暂储罐处于所述收集箱内,隔板将收集箱的内部空腔隔成两个第一容纳空腔和第二容纳空腔,且暂储罐之间与第一容纳空腔和第二容纳空腔中的通道处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实现分开收集从储液壳体内流出的电解液,方便分类处理。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储液壳体的一侧连接有传送机构,储液壳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捞出机构,能够实现连续和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人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储液壳体的内腔底部设有打开机构,能控制储液壳体的内腔底部开口打开,方便储液壳体内腔中的电解液流出。储液壳体的底部位于打开机构的底部设有暂储罐,且储液壳体的底部设有收集箱,暂储罐处于所述收集箱内,隔板将收集箱的内部空腔隔成两个第一容纳空腔和第二容纳空腔,且暂储罐之间与第一容纳空腔和第二容纳空腔中的通道处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实现分开收集从储液壳体内流出的电解液,方便分类处理。储液壳体的一侧连接有传送机构,储液壳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捞出机构,能够实现连续和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人成本。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镁合金工件放入超声波清洗设备中,清洗液中添加粒径为纳米级的磨料,利用超声波清洗设备对镁合金工件的表面进行精细打磨;
S2,将S1中打磨后的镁合金工件放入清洗设备中,利用蒸馏水对镁合金工件进行清洗;
S3,将S2中清洗后的镁合金放入微弧氧化设备中进行氧化处理;
S4,将S3中处理后的镁合金工件再次放入清洗设备中清洗,利用蒸馏水对镁合金工件进行清洗;
本工艺中采用的微弧氧化设备包括储液壳体、传送机构、捞出机构、收集机构、氧化机构、搅拌机构、打开机构、暂储罐及连接板,所述储液壳体的一侧连接有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接触连接于所述传送机构;所述储液壳体的一两相对内侧壁上设有所述氧化机构;所述储液壳体背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设有所述捞出机构;所述储液壳体内的垂直于设有所述氧化机构的相邻两侧壁上设有所述搅拌机构;所述储液壳体的内腔底部设有所述打开机构,所述打开机构包括第四电机、丝杆、第一密封板及第二密封板,所述储液壳体的内腔底部开口处设有所述第一密封板和所述第二密封板,且所述第一密封板和所述第二密封板之间接触卡合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板和所述第二密封板套接于所述丝杆上,所述丝杆固定套接于所述第四电机上,所述第四电机安装于所述储液壳体内;所述储液壳体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密封板和所述第二密封板的底部设有所述暂储罐;所述储液壳体的底部连接于所述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箱、隔板、第一电磁阀及第二电磁阀,所述收集箱设于所述储液壳体的底部,且所述暂储罐设于所述收集箱的内部,所述暂储罐的的底面与所述收集箱的内腔底部之间设有所述隔板,且所述隔板将所述收集箱的内部分割为第一容纳空腔和第二容纳空腔,所述暂储罐的内腔连通至所述第一容纳空腔的通道内设有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暂储罐的内腔连通至所述第二容纳空腔的通道内设有所述第二电磁阀。
具体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侧挡板、传送带、第一辊轮及第一电机,所述传送带接触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传送带套接于所述第一辊轮上,所述第一辊轮套接于所述第一电机上,所述第一电机安装于所述侧挡板上,所述传动带卡合固定在两个侧挡板之间,实现将镁合金材料传送到所述储液壳体内,进行微弧氧化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
具体的,所述捞出机构包括第二辊轮、支撑滤网、第一转动柱及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安装于所述储液壳体上背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壁的顶端,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上套接有所述第一转动柱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柱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储液壳体上,所述第一转动柱上套接有所述第二辊轮,所述第二辊轮的侧壁上连接有所述支撑滤网,其所述支撑滤网延伸至所述储液壳体的内腔中,实现将处理之后的镁合金材料捞出,不需要人工捞出,实现连续自动化生产。
具体的,所述支撑滤网呈顶端开口四棱台形结构,且所述支撑滤网的背离所述第一辊轮的一端侧壁高度低于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储液壳体的高度,且所述传送带的高度大于所述储液壳体的顶面高度,所述连接板倾斜连接于所述储液壳体与所述传送带之间,实现从所述传送带流下的镁合金材料能够有效经所述连接板滑落到所述储液壳体的内腔中的所述支撑滤网内。
具体的,所述氧化机构包括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一导电板设于所述储液壳体靠近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内壁,所述第二导电板设于所述储液壳体上背离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内壁,实现对处在所述储液壳体的内腔中的电解液中的镁合金材料进行表面微弧氧化处理。
具体的,所述第一导电板的顶端高度低于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储液壳体的高度,防止电解液溢出所述连接板,所述第一导电板和所述第二导电板的侧面积和所述储液壳体的内腔侧面积相等,实现有效且高效的对储液壳体内的所有镁合金材料进行表面微弧氧化处理。
具体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三电机、第二转动柱及搅拌桨,所述第三电机设于所述储液壳体上垂直于设有所述第一导电板和所述第二导电板的两侧壁的相邻两侧壁上,所述第三电机的转轴上套接有所述第二转动柱,所述第二转动柱的侧壁上设有所述搅拌桨,实现能够有效的搅拌所述储液壳体内的电解液,使镁合金材料的表面微弧氧化效果更好。
具体的,所述搅拌桨设于所述储液壳体的内侧壁凹槽内,且所述第二抓动柱的末端不突出所述储液壳体的内腔侧壁,所述搅拌桨设有多个,且多个搅拌桨呈圆周形均匀排列于所述第二转动柱的外侧壁上,增加所述支撑滤网在所述储液壳体内的使用空间,防止所述搅拌桨打到所述支撑滤网。
具体的,所述储液壳体的内腔底部设有呈漏斗形的开口,方便所述储液壳体内的电解液全部流出,且所述暂储罐呈圆球形结构,增大所述暂储罐内的暂存空间的同时,能够方便所述暂储罐内的电解液经所述暂储罐底部设置的通道流出,且所述隔板连接于所述暂储罐的底部中心处,有效均匀的分隔所述收集箱的空间,更加方便所述暂储罐内的电解液经通道流到所述隔板两侧的容纳空腔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储液壳体的内腔底部设有打开机构,能控制储液壳体的内腔底部开口打开,方便储液壳体内腔中的电解液流出。
(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储液壳体的底部位于打开机构的底部设有暂储罐,且储液壳体的底部设有收集箱,暂储罐处于所述收集箱内,隔板将收集箱的内部空腔隔成两个第一容纳空腔和第二容纳空腔,且暂储罐之间与第一容纳空腔和第二容纳空腔中的通道处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实现分开收集从储液壳体内流出的电解液,方便分类处理。
(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储液壳体的一侧连接有传送机构,储液壳体的另一端连接有捞出机构,能够实现连续和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人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工艺中采用的微弧氧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捞出机构和收集机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传送机构和捞出机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储液壳体,2、传送机构,21、侧挡板,22、传送带,23、第一辊轮,24、第一电机,3、捞出机构,31、第二辊轮,32、支撑滤网,33、第一转动柱,34、第二电机,4、收集机构,41、收集箱,41a、第一容纳空腔,41b、第二容纳空腔,42、隔板,43、第一电磁阀,44、第二电磁阀,5、氧化机构,51、第一导电板,52、第二导电板,6、搅拌机构,61、第三电机,62、第二转动柱,63、搅拌桨,7、打开机构,71、第四电机,72、丝杆,73、第一密封板,74、第二密封板,8、暂储罐,9、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镁合金工件放入超声波清洗设备中,清洗液中添加粒径为纳米级的磨料,利用超声波清洗设备对镁合金工件的表面进行精细打磨;
S2,将S1中打磨后的镁合金工件放入清洗设备中,利用蒸馏水对镁合金工件进行清洗;
S3,将S2中清洗后的镁合金放入微弧氧化设备中进行氧化处理;
S4,将S3中处理后的镁合金工件再次放入清洗设备中清洗,利用蒸馏水对镁合金工件进行清洗;
本工艺中采用的微弧氧化设备包括储液壳体1、传送机构2、捞出机构3、收集机构4、氧化机构5、搅拌机构6、打开机构7、暂储罐8及连接板9,所述储液壳体1的一侧连接有所述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接触连接于所述传送机构2;所述储液壳体1的一两相对内侧壁上设有所述氧化机构5;所述储液壳体1背离所述连接板9的一侧设有所述捞出机构3;所述储液壳体1内的垂直于设有所述氧化机构5的相邻两侧壁上设有所述搅拌机构6;所述储液壳体1的内腔底部设有所述打开机构7,所述打开机构7包括第四电机71、丝杆72、第一密封板73及第二密封板74,所述储液壳体1的内腔底部开口处设有所述第一密封板73和所述第二密封板74,且所述第一密封板73和所述第二密封板74之间接触卡合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板73和所述第二密封板74套接于所述丝杆72上,所述丝杆72固定套接于所述第四电机71上,所述第四电机71安装于所述储液壳体1内;所述储液壳体1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密封板73和所述第二密封板74的底部设有所述暂储罐8;所述储液壳体1的底部连接于所述收集机构4,所述收集机构4包括收集箱4、隔板42、第一电磁阀43及第二电磁阀44,所述收集箱4设于所述储液壳体1的底部,且所述暂储罐8设于所述收集箱4的内部,所述暂储罐8的的底面与所述收集箱4的内腔底部之间设有所述隔板42,且所述隔板42将所述收集箱4的内部分割为第一容纳空腔41a和第二容纳空腔41b,所述暂储罐8的内腔连通至所述第一容纳空腔41a的通道内设有所述第一电磁阀43,所述暂储罐8的内腔连通至所述第二容纳空腔41b的通道内设有所述第二电磁阀44。
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的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侧挡板21、传送带22、第一辊轮23及第一电机24,所述传送带22接触连接于所述连接板9,所述传送带22套接于所述第一辊轮23上,所述第一辊轮23套接于所述第一电机24上,所述第一电机24安装于所述侧挡板21上,所述传动带卡合固定在两个侧挡板21之间,实现将镁合金材料传送到所述储液壳体1内,进行微弧氧化处理,使其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
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的所述捞出机构3包括第二辊轮31、支撑滤网32、第一转动柱33及第二电机34,所述第二电机34安装于所述储液壳体1上背离所述连接板9的一侧壁的顶端,所述第二电机34的转轴上套接有所述第一转动柱33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柱3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储液壳体1上,所述第一转动柱33上套接有所述第二辊轮31,所述第二辊轮31的侧壁上连接有所述支撑滤网32,其所述支撑滤网32延伸至所述储液壳体1的内腔中,实现将处理之后的镁合金材料捞出,不需要人工捞出,实现连续自动化生产。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的所述支撑滤网32呈顶端开口四棱台形结构,且所述支撑滤网32的背离所述第一辊轮23的一端侧壁高度低于所述连接板9连接于所述储液壳体1的高度,且所述传送带22的高度大于所述储液壳体1的顶面高度,所述连接板9倾斜连接于所述储液壳体1与所述传送带22之间,实现从所述传送带22流下的镁合金材料能够有效经所述连接板9滑落到所述储液壳体1的内腔中的所述支撑滤网32内。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的所述氧化机构5包括第一导电板51和第二导电板52,所述第一导电板51设于所述储液壳体1靠近所述连接板9的一侧内壁,所述第二导电板52设于所述储液壳体1上背离所述连接板9的一侧内壁,实现对处在所述储液壳体1的内腔中的电解液中的镁合金材料进行表面微弧氧化处理。
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的所述第一导电板51的顶端高度低于所述连接板9连接于所述储液壳体1的高度,防止电解液溢出所述连接板9,所述第一导电板51和所述第二导电板52的侧面积和所述储液壳体1的内腔侧面积相等,实现有效且高效的对储液壳体1内的所有镁合金材料进行表面微弧氧化处理。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的所述搅拌机构6包括第三电机61、第二转动柱62及搅拌桨63,所述第三电机61设于所述储液壳体1上垂直于设有所述第一导电板51和所述第二导电板52的两侧壁的相邻两侧壁上,所述第三电机61的转轴上套接有所述第二转动柱62,所述第二转动柱62的侧壁上设有所述搅拌桨63,实现能够有效的搅拌所述储液壳体1内的电解液,使镁合金材料的表面微弧氧化效果更好。
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的所述搅拌桨63设于所述储液壳体1的内侧壁凹槽内,且所述第二抓动柱的末端不突出所述储液壳体1的内腔侧壁,所述搅拌桨63设有多个,且多个搅拌桨63呈圆周形均匀排列于所述第二转动柱62的外侧壁上,增加所述支撑滤网32在所述储液壳体1内的使用空间,防止所述搅拌桨63打到所述支撑滤网32。
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的所述储液壳体1的内腔底部设有呈漏斗形的开口,方便所述储液壳体1内的电解液全部流出,且所述暂储罐8呈圆球形结构,增大所述暂储罐8内的暂存空间的同时,能够方便所述暂储罐8内的电解液经所述暂储罐8底部设置的通道流出,且所述隔板42连接于所述暂储罐8的底部中心处,有效均匀的分隔所述收集箱4的空间,更加方便所述暂储罐8内的电解液经通道流到所述隔板42两侧的容纳空腔中。
通过传送机构2将镁合金材料传送到连接板9的顶端,经连接板9滑落到储液壳体1内的支撑滤网32上。预先在储液壳体1的内腔中注入特定的电解液,然后打开氧化机构5,使镁合金材料的表面微弧氧化处理,产生一层氧化膜。然后打开捞出机构3,利用支撑滤网32将处理过镁合金材料捞出并投放在下一级传送带22上。当储液壳体1内的电解质需要更换的时候,打开储液壳体1底部设置的打开机构7,将原有电解质溶液放入到暂储罐8内,并利用收集机构4实现分开收集,便于分类处理,回收利用。具体的有:
(1)预先将特定的电解液注入到储液壳体1内,然后打开第一电机24,带动第一辊轮23转动,带动传送带22转动将镁合金物料传送到连接板9的顶端,利用连接板9将物料滑动到储液壳体1的内腔中设置的支撑滤网32内。
(2)此时,预先打开第三电机61,利用第三电机61带动第二转动柱62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桨63转动,利用搅拌桨63搅拌电解质溶液,从而加速镁合金表面的微弧氧化处理速度。打开第一导电板51和第二导电板52,在储液壳体1的两端产生正负极,使电解质溶液在镁合金材料的表面产生阳极氧化,从而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3)处理了一定的时间之后,打开第二电机34,利用第二电机34带动第一转动柱33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辊轮31转动,将制成率网抬起,并最终将支撑滤网32内的镁合金材料倒入下一级传送带22上。然后第一电机24逆时针转动,使支撑滤网32归位。
(4)当需要更换电解液的时候,打开第四电机71,利用第四电机71带动丝杆72转动,从而使第一密封板73和第二密封板74发生横移,打开储液壳体1的内腔底部开口,使电解液流入暂储罐8内。
(5)当电解液流入暂储罐8内之后,关闭第一密封板73和第二密封板74,向储液壳体1内重新注入新的电解液。然后打开第一电磁阀43,使暂储罐8内的废电解液全部流入第一容纳空腔41a中。当需要再次更换电解液的时候,重新流入暂储罐8内,再打开第二电磁阀44,使暂储罐8内的全部废电解液流入第二容纳空腔41b内,实现分开收集,分类回收。
本发明的储液壳体1的内腔底部设有打开机构7,能控制储液壳体1的内腔底部开口打开,方便储液壳体1内腔中的电解液流出。储液壳体1的底部位于打开机构7的底部设有暂储罐8,且储液壳体1的底部设有收集箱4,暂储罐8处于所述收集箱4内,隔板42将收集箱4的内部空腔隔成两个第一容纳空腔41a和第二容纳空腔41b,且暂储罐8之间与第一容纳空腔41a和第二容纳空腔41b中的通道处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43和第二电磁阀44,实现分开收集从储液壳体1内流出的电解液,方便分类处理。储液壳体1的一侧连接有传送机构2,储液壳体1的另一端连接有捞出机构3,能够实现连续和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人成本。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9)
1.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镁合金工件放入超声波清洗设备中,清洗液中添加粒径为纳米级的磨料,利用超声波清洗设备对镁合金工件的表面进行精细打磨;
S2,将S1中打磨后的镁合金工件放入清洗设备中,利用蒸馏水对镁合金工件进行清洗;
S3,将S2中清洗后的镁合金放入微弧氧化设备中进行氧化处理;
S4,将S3中处理后的镁合金工件再次放入清洗设备中清洗,利用蒸馏水对镁合金工件进行清洗;
本工艺中采用的微弧氧化设备包括储液壳体(1)、传送机构(2)、捞出机构(3)、收集机构(4)、氧化机构(5)、搅拌机构(6)、打开机构(7)、暂储罐(8)及连接板(9),所述储液壳体(1)的一侧连接有所述连接板(9);所述连接板(9)接触连接于所述传送机构(2);所述储液壳体(1)的一两相对内侧壁上设有所述氧化机构(5);所述储液壳体(1)背离所述连接板(9)的一侧设有所述捞出机构(3);所述储液壳体(1)内的垂直于设有所述氧化机构(5)的相邻两侧壁上设有所述搅拌机构(6);所述储液壳体(1)的内腔底部设有所述打开机构(7);其中,
所述打开机构(7)包括第四电机(71)、丝杆(72)、第一密封板(73)及第二密封板(74),所述储液壳体(1)的内腔底部开口处设有所述第一密封板(73)和所述第二密封板(74),且所述第一密封板(73)和所述第二密封板(74)之间接触卡合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板(73)和所述第二密封板(74)套接于所述丝杆(72)上,所述丝杆(72)固定套接于所述第四电机(71)上,所述第四电机(71)安装于所述储液壳体(1)内;所述储液壳体(1)的底部位于所述第一密封板(73)和所述第二密封板(74)的底部设有所述暂储罐(8);其中,
所述储液壳体(1)的底部连接于所述收集机构(4),所述收集机构(4)包括收集箱(4)、隔板(42)、第一电磁阀(43)及第二电磁阀(44),所述收集箱(4)设于所述储液壳体(1)的底部,且所述暂储罐(8)设于所述收集箱(4)的内部,所述暂储罐(8)的的底面与所述收集箱(4)的内腔底部之间设有所述隔板(42),且所述隔板(42)将所述收集箱(4)的内部分割为第一容纳空腔(41a)和第二容纳空腔(41b),所述暂储罐(8)的内腔连通至所述第一容纳空腔(41a)的通道内设有所述第一电磁阀(43),所述暂储罐(8)的内腔连通至所述第二容纳空腔(41b)的通道内设有所述第二电磁阀(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2)包括侧挡板(21)、传送带(22)、第一辊轮(23)及第一电机(24),所述传送带(22)接触连接于所述连接板(9),所述传送带(22)套接于所述第一辊轮(23)上,所述第一辊轮(23)套接于所述第一电机(24)上,所述第一电机(24)安装于所述侧挡板(21)上,所述传动带卡合固定在两个侧挡板(2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捞出机构(3)包括第二辊轮(31)、支撑滤网(32)、第一转动柱(33)及第二电机(34),所述第二电机(34)安装于所述储液壳体(1)上背离所述连接板(9)的一侧壁的顶端,所述第二电机(34)的转轴上套接有所述第一转动柱(33)的一端,所述第一转动柱(3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储液壳体(1)上,所述第一转动柱(33)上套接有所述第二辊轮(31),所述第二辊轮(31)的侧壁上连接有所述支撑滤网(32),其所述支撑滤网(32)延伸至所述储液壳体(1)的内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滤网(32)呈顶端开口四棱台形结构,且所述支撑滤网(32)的背离所述第一辊轮(23)的一端侧壁高度低于所述连接板(9)连接于所述储液壳体(1)的高度,且所述传送带(22)的高度大于所述储液壳体(1)的顶面高度,所述连接板(9)倾斜连接于所述储液壳体(1)与所述传送带(2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机构(5)包括第一导电板(51)和第二导电板(52),所述第一导电板(51)设于所述储液壳体(1)靠近所述连接板(9)的一侧内壁,所述第二导电板(52)设于所述储液壳体(1)上背离所述连接板(9)的一侧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板(51)的顶端高度低于所述连接板(9)连接于所述储液壳体(1)的高度,所述第一导电板(51)和所述第二导电板(52)的侧面积和所述储液壳体(1)的内腔侧面积相等。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6)包括第三电机(61)、第二转动柱(62)及搅拌桨(63),所述第三电机(61)设于所述储液壳体(1)上垂直于设有所述第一导电板(51)和所述第二导电板(52)的两侧壁的相邻两侧壁上,所述第三电机(61)的转轴上套接有所述第二转动柱(62),所述第二转动柱(62)的侧壁上设有所述搅拌桨(6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桨(63)设于所述储液壳体(1)的内侧壁凹槽内,且所述第二抓动柱的末端不突出所述储液壳体(1)的内腔侧壁,所述搅拌桨(63)设有多个,且多个搅拌桨(63)呈圆周形均匀排列于所述第二转动柱(62)的外侧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壳体(1)的内腔底部设有呈漏斗形的开口,且所述暂储罐(8)呈圆球形结构,且所述隔板(42)连接于所述暂储罐(8)的底部中心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34125.0A CN108531963A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34125.0A CN108531963A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31963A true CN108531963A (zh) | 2018-09-14 |
Family
ID=63471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34125.0A Withdrawn CN108531963A (zh) | 2018-05-29 | 2018-05-29 | 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53196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45204A (zh) * | 2020-09-07 | 2020-11-17 | 北京杜尔考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轻金属纳米陶瓷化生产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78313A1 (en) * | 1997-04-17 | 2003-09-25 |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 Conductive particles and method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 and conductiv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circuit component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01092730A (zh) * | 2007-06-25 | 2007-12-26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低能耗微弧氧化方法和装置 |
CN202297829U (zh) * | 2011-06-30 | 2012-07-04 | 扬州市金杨电镀设备有限公司 | 新型电镀装置 |
-
2018
- 2018-05-29 CN CN201810534125.0A patent/CN108531963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78313A1 (en) * | 1997-04-17 | 2003-09-25 | Sekisui Chemical Co., Ltd. | Conductive particles and method and device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isotropic conductive adhesive and conductive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circuit component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CN101092730A (zh) * | 2007-06-25 | 2007-12-26 | 大连海事大学 | 一种低能耗微弧氧化方法和装置 |
CN202297829U (zh) * | 2011-06-30 | 2012-07-04 | 扬州市金杨电镀设备有限公司 | 新型电镀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945204A (zh) * | 2020-09-07 | 2020-11-17 | 北京杜尔考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轻金属纳米陶瓷化生产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E102020202002B4 (de) | Schlammtrocknungsvorrichtung | |
CN104532302B (zh) | 湿法出料型矿浆电解铅装置 | |
CN108940562A (zh) | 一种大批量注塑颗粒杂质去除装置 | |
CN211411778U (zh) | 一种环保型耐火材料搅拌机 | |
CN110694795B (zh) | 一种废机油回收再利用处理方法 | |
CN111575778A (zh) | 一种电镀液用连续式除浮渣方法 | |
CN108531963A (zh) | 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处理工艺 | |
CN108642545B (zh) | 一种镁合金微弧氧化设备 | |
CN208131544U (zh) | 硅铁粉回收系统 | |
CN100386474C (zh) | 用流体接触物体的喷泉床 | |
CN210645459U (zh) | 真空式废弃液料过滤机 | |
CN118079518A (zh) | 一种实验室用水质检测处理装置 | |
CN116747996A (zh) | 一种煤炭自动大浮沉装置及方法 | |
CN213032309U (zh) | 一种暂存罐 | |
CN116273461A (zh) | 一种电池回收智能筛分机 | |
CN215276083U (zh) | 一种城市污水处理装置 | |
CN204385306U (zh) | 湿法出料型矿浆电解铅装置 | |
CN212577028U (zh) | 一种高效超声波清洗装置 | |
CN203266993U (zh) | 一种塑料漂洗分离机 | |
CN218280729U (zh) | 一种新型锂电池废水电解处理设备 | |
CN208362432U (zh) | 废旧锂电池回收处理装置 | |
CN218013335U (zh) | 一种磁选机用磁性物料卸料设备 | |
CN219731124U (zh) | 一种可清除颗粒杂质的电镀液过滤结构 | |
CN112591778B (zh) | 硫化钡黑灰浸取装置 | |
CN222642248U (zh) | 一种选矿效率高的永磁筒式磁选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914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