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518338B - 制冷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冷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518338B CN108518338B CN201810568983.7A CN201810568983A CN108518338B CN 108518338 B CN108518338 B CN 108518338B CN 201810568983 A CN201810568983 A CN 201810568983A CN 108518338 B CN108518338 B CN 10851833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ercharging
- refrigeration
- compressor
- gear
- supercharging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41/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B41/0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压缩机及制冷设备,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气体量少的技术问题。该制冷压缩机,用于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内部设置有蒸发器包括压缩机本体和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的进气管与所述制冷设备的蒸发器连通,出气管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进气管连通,用于将所述蒸发器输出的制冷介质压缩后输出至所述压缩机本体,以增加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单位时间的进气量。该制冷设备包括上述制冷压缩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压缩机本体单位时间内能够吸入更多的制冷剂气体,增强了压缩机本体的性能,提高了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冷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制冷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它从吸气口吸入低温低压的制冷剂气体,通过电机运转带动活塞对其进行压缩后,向排气孔排出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为制冷循环系统提供动力,从而实现压缩、冷凝、膨胀、蒸发的制冷循环。从吸气口吸入的制冷剂气体的多少,显得尤为重要,直接影响压缩机的性能。
现有的制冷压缩机都采用自然吸气方式,单位时间内吸入的制冷剂气体量少,从而限制了压缩机的性能。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压缩机及制冷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气体量少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制冷压缩机,用于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内部设置有蒸发器,包括压缩机本体和增压装置;
所述增压装置的进气管与所述制冷设备的蒸发器连通,出气管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进气管连通,用于将所述蒸发器输出的制冷介质压缩后输出至所述压缩机本体,以增加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单位时间的进气量。
更进一步地,
所述压缩机本体内设置有曲轴,所述增压装置安装于所述压缩机本体的内部,且与所述曲轴连接,所述曲轴用于驱动所述增压装置。
更进一步地,
所述增压装置包括增压壳体和增压叶轮;
所述壳体设置有增压腔、以及分别与所述增压腔连通的进气流道和出气流道;
所述进气流道与所述增压装置的进气管连通,所述出气流道与所述增压装置的出气管连通;
所述增压叶轮安装于所述增压腔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且与所述曲轴传动连接。
更进一步地,
所述增压装置还包括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安装于所述增压壳体内且靠近所述进气流道的流道口。
更进一步地,
所述过滤机构包括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
所述第一滤网面向气流道的流道口,所述第二滤网背离所述气流道的流道口,且所述第一滤网与所述第二滤网围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收集制冷剂气体中的杂质。
更进一步地,
所述过滤机构与所述增压壳体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地,
所述增压装置还包括增速机构,所述增速机构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曲轴,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增压叶轮,且所述增速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增压叶轮同轴。
更进一步地,
所述增速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连接于所述曲轴,所述第二齿轮连接于所述增压叶轮;
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且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
更进一步地,
所述增压装置还包括隔音层,所述隔音层设置于所述增压壳体的内壁。
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上述的制冷压缩机。
结合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分析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压缩机,包括压缩机本体和增压装置;增压装置的进气管与制冷设备的蒸发器连通,出气管与压缩机本体的进气管连通,用于将蒸发器输出的制冷介质压缩后输出至压缩机本体,以增加压缩机本体的单位时间的进气量。该制冷压缩机接收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气体,制冷剂气体首先进入增压装置,增压装置将制冷剂气体初步压缩,再将被初步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送入压缩机本体;然后,压缩机本体再对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
该制冷压缩机中的增压装置使压缩机本体单位时间内能够吸入更多的制冷剂气体,增强了压缩机本体的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制冷设备包括上述的制冷压缩机。由于压缩机本体的性能增强,该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更高。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制冷压缩机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制冷压缩机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增压装置的机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增压装置的内部机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增压装置的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压缩机本体;11-曲轴;2-增压装置;21-壳体;211-增压腔;212-进气流道;213-出气流道;22-增压叶轮;23-过滤机构;231-第一滤网;232-第二滤网;24-增速机构;241-第一齿轮;242-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压缩机,请一并参考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至图5。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和图2是该制冷压缩机的两种实施方式。该制冷压缩机,用于制冷设备,制冷设备内部设置有蒸发器,包括压缩机本体1和增压装置2;增压装置2的进气管与制冷设备的蒸发器连通,出气管与压缩机本体1的进气管连通,用于将蒸发器输出的制冷介质压缩后输出至压缩机本体1,以增加压缩机本体1的单位时间的进气量。
该制冷压缩机接收来自蒸发器的制冷剂气体,制冷剂气体首先进入增压装置2,增压装置2将制冷剂气体初步压缩,再将被初步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送入压缩机本体1;然后,压缩机本体1再对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
该制冷压缩机中的增压装置2使压缩机本体1单位时间内能够吸入更多的制冷剂气体,增强了压缩机本体1的性能。
以下详细描述图2中制冷压缩机的实施方式。图2为该制冷压缩机取出外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压缩机本体1内设置有曲轴11,增压装置2安装于压缩机本体1的内部,且与曲轴11连接,曲轴11用于驱动增压装置2。
如图2所示,压缩机本体1的曲轴11的长轴端,即图2中所示的曲轴11的下端,与增压装置2连接,驱动增压装置2内部的增压叶轮22转动。该连接方式,使得该制冷压缩机的在制冷设备中不占用压缩机本体1外的空间,且无需为该增压装置2单独设置驱动机构,结构简单。
以下详细描述增压装置2。
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增压装置2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增压装置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增压装置2包括增压壳体21和增压叶轮22;壳体21设置有增压腔211、以及分别与增压腔211连通的进气流道212和出气流道213;进气流道212与增压装置2的进气管连通,出气流道213与增压装置2的出气管连通;增压叶轮22安装于增压腔211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且与曲轴11传动连接。
具体实施过程中,由蒸发器输出的制冷剂气体经进气管流入增压腔211,增压腔211内增压叶轮22连续旋转将制冷剂气体初步压缩,初步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经出气管流入压缩机本体1。增压叶轮22加速了制冷剂气体的流动,增大了压缩机本体1单位时间内的进气量,提升了压缩机本体1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曲轴11的长轴端可以直接与增压叶轮22连接,也可以在曲轴11长轴与增压叶轮22间设置增速机构24。
以下详细描述该增压装置2的过滤机构23。
如图4所示,增压装置2还包括过滤机构23,过滤机构23安装于增压壳体21内且靠近进气流道212的流道口。
如图5所示,过滤机构23包括第一滤网231和第二滤网232;第一滤网231面向进气流道212的流道口,第二滤网232背离进气流道212的流道口,且第一滤网231与第二滤网232围成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收集制冷剂气体中的杂质。
具体实施过程中,制冷设备长时间使用后,制冷剂气体在制冷设备内循环时,管道内壁会有少量碎屑剥落,碎屑会随制冷剂气体在制冷设备的管道内循环。若碎屑附着在运转的机械部件时,必然会造成机械部件的磨损。在增压装置2内设置过滤机构23能够过滤掉制冷剂气体中的杂质,保护运转的机械部件,延长制冷设备的使用寿命。
制冷剂气体携带杂质从第一滤网231的网眼中进入,一部分杂质会被第二滤网232阻挡,制冷剂气体和另一部分杂质从第二滤网232的网眼中流出。制冷剂气体在多次经过第一滤网231和第二滤网232后,制冷剂气体中的杂质会被完全过滤。
为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可以使第二滤网232的网眼直径小于第一滤网231的网眼直径。该设置使大于第二滤网232的网眼直径并小于第一滤网231的网眼直径的杂质,能够被一次过滤掉,提高了过滤效率。
第一滤网231和第二滤网232可以采用化纤材质也可以采用金属材质。
需要说明的是,过滤机构23除采用上述第一滤网231和第二滤网232的结构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例如,还可以采用三层滤网结构或两层滤网之间增加过滤棉的结构。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
过滤机构23与增压壳体21可拆卸连接。
过滤机构23长时间使用后,第一滤网231和第二滤网232之间留有有大量杂质,这些杂质会影响过滤机构23的过滤效果。过滤机构23和增压壳体21可拆卸连接的结构形式方便制冷设备的使用者定期将过滤机构23拆卸下来进行清洗。
当然,过滤机构23也可以与增压壳体21固定连接。需要对过滤机构23进行清洗时,拆开增压壳体21,直接对安装于壳体21内部的过滤机构23进行清洗。
以下详细描述该增压装置2的增速机构24。
如图4所示,增压装置2还包括增速机构24,增速机构24的输入端连接于曲轴11,输出端连接于增压叶轮22,且增速机构24的输出端与增压叶轮22同轴。
增速机构24增大了增压叶轮22的转速,进而进一步增大了压缩机本体1单位时间内的制冷剂气体吸入量,提高压缩机本体1的性能。
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较为优选地,
如图4所示,增速机构24包括第一齿轮241和第二齿轮242;第一齿轮241连接于曲轴11,第二齿轮242连接于增压叶轮22;第一齿轮241与第二齿轮242啮合,且第一齿轮241的齿数大于第二齿轮242的齿数。
如图4所示,第一齿轮241和第二齿轮242均为锥齿轮,且第一齿轮241的中心线与第二齿轮242的中心线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增速机构24除上述结构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举例如下:
增速机构24包括第一齿轮241和第二齿轮242,第一齿轮241和第二齿轮242均为圆柱齿轮,第一齿轮241连接于曲轴11,第二齿轮242连接于增压叶轮22;第一齿轮241与第二齿轮242啮合,且第一齿轮241的齿数大于第二齿轮242的齿数。
增速机构24包括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第一带轮连接于曲轴11,第二带轮连接于增压叶轮22;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且第一带轮的直径大于第二带轮的直径。
增速机构24包括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第一摩擦轮连接于曲轴11,第二摩擦轮连接于增压叶轮22;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摩擦传动,且第一摩擦轮的直径大于第二摩擦轮的直径。
以下详细描述该增压装置2的隔音层。
增压装置2还包括隔音层,隔音层设置于增压壳体21的内壁。隔音层可以采用隔音棉材质。
由于增压叶轮22的转速较高,必然会产生较大的噪声,隔音层可以阻隔噪声传播到制冷设备外,减少噪声对人的影响。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冷设备,请一并参考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至图5。
该制冷设备,包括实施例1提供的制冷压缩机。
该制冷设备可以是冰箱、冰柜、空调等。该制冷设备包括的制冷压缩机既可以是图1所示结构,也可以是图2至图4所示结构。
相较于现有压缩机,实施例1提供的制冷压缩机增强,则该制冷设备的制冷效率更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制冷压缩机,用于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内部设置有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本体(1)和增压装置(2);
所述增压装置(2)的进气管与所述制冷设备的蒸发器连通,出气管与所述压缩机本体(1)的进气管连通,用于将所述蒸发器输出的制冷介质压缩后输出至所述压缩机本体(1),以增加所述压缩机本体(1)的单位时间的进气量;
所述压缩机本体(1)内设置有曲轴(11),所述增压装置(2)安装于所述压缩机本体(1)的内部,且与所述曲轴(11)连接,所述曲轴(11)用于驱动所述增压装置(2);
所述增压装置(2)包括增压壳体(21)和增压叶轮(22);
所述增压壳体(21)设置有增压腔(211)、以及分别与所述增压腔(211)连通的进气流道(212)和出气流道(213);
所述进气流道(212)与所述增压装置(2)的进气管连通,所述出气流道(213)与所述增压装置(2)的出气管连通;
所述增压叶轮(22)安装于所述增压腔(211)并能绕自身轴线旋转,且与所述曲轴(11)传动连接;
所述增压装置(2)还包括过滤机构(23),所述过滤机构(23)安装于所述增压壳体(21)内且靠近所述进气流道(212)的流道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机构(23)包括第一滤网(231)和第二滤网(232);
所述第一滤网(231)面向所述进气流道(212)的流道口,所述第二滤网(232)背离所述进气流道(212)的流道口,且所述第一滤网(231)与所述第二滤网(232)围成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收集制冷剂气体中的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机构(23)与所述增压壳体(21)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压装置(2)还包括增速机构(24),所述增速机构(24)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曲轴(11),输出端连接于所述增压叶轮(22),且所述增速机构(24)的输出端与所述增压叶轮(22)同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速机构(24)包括第一齿轮(241)和第二齿轮(242);
所述第一齿轮(241)连接于所述曲轴(11),所述第二齿轮(242)连接于所述增压叶轮(22);
所述第一齿轮(241)与所述第二齿轮(242)啮合,且所述第一齿轮(241)的齿数大于所述第二齿轮(242)的齿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压装置(2)还包括隔音层,所述隔音层设置于所述增压壳体(21)的内壁。
7.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制冷压缩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68983.7A CN108518338B (zh) | 2018-06-04 | 2018-06-04 | 制冷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568983.7A CN108518338B (zh) | 2018-06-04 | 2018-06-04 | 制冷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18338A CN108518338A (zh) | 2018-09-11 |
CN108518338B true CN108518338B (zh) | 2024-05-17 |
Family
ID=63426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568983.7A Active CN108518338B (zh) | 2018-06-04 | 2018-06-04 | 制冷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518338B (zh)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76251A (zh) * | 1999-09-24 | 2002-10-23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多级压缩制冷装置 |
CN1376252A (zh) * | 1999-09-24 | 2002-10-23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多级压缩制冷装置 |
JP2003293949A (ja) * | 2002-01-30 | 2003-10-15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圧縮機の吸入促進装置及び圧縮機の制御装置 |
WO2006060953A1 (fr) * | 2004-12-07 | 2006-06-15 | J Systems Research Corp. | Climatiseur a pompe a chaleur |
CN201125873Y (zh) * | 2007-11-23 | 2008-10-01 | 苏州昆拓冷机有限公司 | 制冷机用涡轮增压装置 |
WO2009030147A1 (fr) * | 2007-08-28 | 2009-03-12 | Zheng Yu | Moteur électromécanique combiné |
WO2015131313A1 (zh) * | 2014-03-03 | 2015-09-11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双级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CN105605817A (zh) * | 2016-03-14 | 2016-05-25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冷系统 |
CN205383809U (zh) * | 2016-01-28 | 2016-07-13 | 泰州市三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工业冷水机 |
CN208587277U (zh) * | 2018-06-04 | 2019-03-08 | 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制冷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1543C (zh) * | 2000-11-10 | 2004-08-11 | 三星光州电子株式会社 | 封闭式压缩机的增压装置 |
-
2018
- 2018-06-04 CN CN201810568983.7A patent/CN10851833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76251A (zh) * | 1999-09-24 | 2002-10-23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多级压缩制冷装置 |
CN1376252A (zh) * | 1999-09-24 | 2002-10-23 |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 多级压缩制冷装置 |
JP2003293949A (ja) * | 2002-01-30 | 2003-10-15 | Toyota Industries Corp | 圧縮機の吸入促進装置及び圧縮機の制御装置 |
WO2006060953A1 (fr) * | 2004-12-07 | 2006-06-15 | J Systems Research Corp. | Climatiseur a pompe a chaleur |
WO2009030147A1 (fr) * | 2007-08-28 | 2009-03-12 | Zheng Yu | Moteur électromécanique combiné |
CN201125873Y (zh) * | 2007-11-23 | 2008-10-01 | 苏州昆拓冷机有限公司 | 制冷机用涡轮增压装置 |
WO2015131313A1 (zh) * | 2014-03-03 | 2015-09-11 | 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双级旋转式压缩机及具有其的制冷循环装置 |
CN205383809U (zh) * | 2016-01-28 | 2016-07-13 | 泰州市三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工业冷水机 |
CN105605817A (zh) * | 2016-03-14 | 2016-05-25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制冷系统 |
CN208587277U (zh) * | 2018-06-04 | 2019-03-08 | 黄石东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制冷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518338A (zh) | 2018-09-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237972B1 (ko) | 압축 장치 | |
CN111648962A (zh) | 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的油循环结构 | |
CN108518338B (zh) | 制冷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KR100763161B1 (ko) | 밀폐형 압축기의 진동 저감구조 | |
CN208587277U (zh) | 制冷压缩机及制冷设备 | |
CN113123941A (zh) | 一种具有降噪功能的空气压缩机 | |
CN118686767A (zh) | 一种冷库制冷用压缩机 | |
CN106014939B (zh) | 一种气缸、压缩机及制冷或制热系统 | |
CN209704841U (zh) | 一种改进型大压差罗茨真空泵 | |
CN101070851B (zh) | 用于空调机或制冷机的制冷剂用密闭型压缩机 | |
CN203548230U (zh) | 具有螺旋油分离器的旋转式压缩机 | |
CN218325275U (zh) | 电动压缩机、空调系统及车辆 | |
CN213931524U (zh) | 一种节能效果好的制冷系统 | |
CN107701443A (zh) | 一种三个螺杆组成的半封闭容积式螺杆制冷压缩机 | |
CN210397113U (zh) | 一种转子式压缩机及制冷循环装置 | |
CN220285977U (zh) | 一种涡旋压缩机、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 |
CN207881293U (zh) | 储液器 | |
CN108050063B (zh) | 一种静音变频螺杆空压机 | |
KR100360671B1 (ko) | 복합싸이클형 고압 공기압축기 | |
CN219366317U (zh) | 一种无油干式螺杆式空压机 | |
CN219639006U (zh) | 一种压缩机用消音器 | |
CN205315234U (zh) | 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消音器 | |
CN214426271U (zh) | 一种封闭式的制冷压缩机 | |
CN219452404U (zh) | 一种电动涡旋压缩机进气结构 | |
CN214698238U (zh) | 一种用于压缩机减噪的新型消音筒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527 Address after: No.6, East Jinshan Avenue, Tieshan District, Huangsh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shi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angshi Dongbei Compressor Co.,Ltd. Address before: No.6, East Jinshan Avenue, Huangshi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Huangshi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uangshi Dongbei Electrical Appliance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