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88286B - 一种下控制臂连接衬套、下控制臂总成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下控制臂连接衬套、下控制臂总成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88286B CN108488286B CN201810166401.2A CN201810166401A CN108488286B CN 108488286 B CN108488286 B CN 108488286B CN 201810166401 A CN201810166401 A CN 201810166401A CN 108488286 B CN108488286 B CN 1084882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sleeve
- control arm
- lower control
- sleeve
- 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636 vulcanized rub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36—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 F16F1/38—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with a sleeve of elastic material between a rigid outer sleeve and a rigid inner sleeve or pin, i.e. bushing-typ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7/00—Pivoted suspension arms; Accessories thereof
- B60G7/04—Buffer means for limiting movement of ar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控制臂连接衬套、下控制臂总成及汽车,该下控制臂连接衬套包括:外套管,外套管包括一贯穿外套管相对两个端面的通孔;柔性连接层;内套管,内套管插设于通孔中,且外套管通过柔性连接层与内套管固定连接;内套管的第一端外露于第一端面的部分的管壁厚度和内套管的第二端外露于第二端面的部分的管壁厚度均大于内套管位于通孔内的部分的管壁厚度。通过将内套管的第一端外露于第一端面的部分的管壁厚度和内套管的第二端外露于第二端面的部分的管壁厚度均大于内套管位于通孔内的部分的管壁厚度,使得内套管与下控制臂之间的接触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提高下控制臂连接衬套与下控制臂之间的连接效果,防止二者之间连接失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下控制臂连接衬套、下控制臂总成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下控制臂总成包括下控制臂和连接衬套,其中连接衬套装配在下控制臂总成的U形开档内,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将连接衬套与下控制臂连接在一起。
现有技术的问题在于,连接衬套与下控制臂之间接触的面积很小,造成二者之间接触面局部产生的压强很大,在二者之间紧固一端时间之后,连接衬套上与下控制臂的接触面会被压溃变形,导致连接衬套与控制臂之间的配合出现间隙,最终使得螺栓出现断裂,使得连接衬套与下控制臂的连接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控制臂连接衬套、下控制臂总成及汽车,以解决下控制臂连接衬套与下控制臂之间接触面较小导致连接失效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下控制臂连接衬套,包括:
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包括一贯穿所述外套管相对两个端面的通孔;
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连接层;
内套管,所述内套管插设于所述通孔中,且所述外套管通过所述柔性连接层与所述内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内套管的第一端部分外露于所述外套管的第一端面,所述内套管的第二端部分外露于所述外套管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
其中,所述内套管的第一端外露于所述第一端面的部分的管壁厚度和所述内套管的第二端外露于所述第二端面的部分的管壁厚度均大于所述内套管位于所述通孔内的部分的管壁厚度。
优选地,所述内套管的第一端外露于所述第一端面的部分的外径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内套管的第二端外露于所述第二端面的部分的外径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内套管包括:
依次连接的第一内套管、第二内套管以及第三内套管,所述第一内套管的管壁厚度和所述第三内套管的管壁厚度均大于所述第二内套管的管壁厚度;
其中,所述第二内套管固定于所述外套管内,且所述柔性连接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套管和所述外套管之间,所述第一内套管外露于所述外套管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三内套管外露于所述外套管的第二端面。
优选地,所述柔性连接层为硫化橡胶层。
优选地,所述第一内套管的管壁厚度由靠近所述第二内套管的一侧至远离所述第二内套管的一侧逐渐增大;所述第三内套管的管壁厚度由靠近所述第二内套管的一侧至远离所述第二内套管的一侧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第一内套管、所述第二内套管和所述第三内套管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外套管和所述内套管均采用金属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内套管远离所述第二内套管上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细齿,所述第三内套管上远离所述第二内套管上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二细齿。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下控制臂总成,包括下控制臂,所述下控制臂包括:下控制臂本体,以及突出设置于所述下控制臂本体上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且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对设置,所述下控制臂总成还包括上述的下控制臂连接衬套,其中,所述下控制臂连接衬套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内套管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之间螺栓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下控制臂总成。
这样,本发明的上述方案中,通过将内套管的第一端外露于第一端面的部分的管壁厚度和内套管的第二端外露于第二端面的部分的管壁厚度均大于内套管位于通孔内的部分的管壁厚度,使得内套管与下控制臂之间的接触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提高下控制臂连接衬套与下控制臂之间的连接效果,防止二者之间连接失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下控制臂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下控制臂连接衬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内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内套管上的第一细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下控制臂连接衬套;11、外套管;12、柔性连接层;13、内套管;131、第一内套管;132、第二内套管;133、第三内套管;2、下控制臂;21、下控制臂本体;22、第一连接板;23、第二连接板;1311、第一细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照图1至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下控制臂连接衬套1,包括:
外套管11,所述外套管11包括一贯穿所述外套管11相对两个端面的通孔;
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连接层12;
内套管13,所述内套管13插设于所述通孔中,且所述外套管11通过所述柔性连接层12与所述内套管13固定连接,所述内套管13的第一端部分外露于所述外套管11的第一端面,所述内套管13的第二端部分外露于所述外套管11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
其中,所述内套管13的第一端外露于所述第一端面的部分的管壁厚度和所述内套管13的第二端外露于所述第二端面的部分的管壁厚度均大于所述内套管13位于所述通孔内的部分的管壁厚度。
其中,在内套管13内也设置有一贯穿内套管13的相对两个端面的安装孔,该安装孔的中心线与通孔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螺栓通过该安装孔实现下控制臂连接衬套1与下控制臂2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内套管13上远离外套管11的两侧表面为与下控制臂2接触的表面,通过将内套管13的第一端外露于第一端面的部分的管壁厚度和内套管13的第二端外露于第二端面的部分的管壁厚度均大于内套管13位于通孔内的部分的管壁厚度,使得内套管13与下控制臂2之间的接触面的接触面积增大,进而提高下控制臂连接衬套1与下控制臂2之间的连接效果,防止二者之间连接失效。
优选地,所述内套管13的第一端外露于所述第一端面的部分的外径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内套管13的第二端外露于所述第二端面的部分的外径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其中,内套管13的第一端外露于第一端面的部分的外径以及内套管13的第二端外露于所述第二端面的部分的外径均小于通孔的直径的设置目的是为了,将该内套管13能够穿过通孔,实现二者之间的装配,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其中,参照图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内套管13包括:
依次连接的第一内套管131、第二内套管132以及第三内套管133,所述第一内套管131的管壁厚度和所述第三内套管133的管壁厚度均大于所述第二内套管132的管壁厚度;
其中,所述第二内套管132固定于所述外套管11内,且所述柔性连接层12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套管132和所述外套管11之间,所述第一内套管131外露于所述外套管11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三内套管133外露于所述外套管11的第二端面。
其中,第一内套管131远离第二内套管132的端面为与下控制臂2之间贴合的端面,第三内套管133远离第二内套管132的端面同样也为与下控制臂2之间贴合的端面。第一内套管131、第二内套管132和第三内套管133内的安装孔的孔径相同,由于三者之间的孔径相同,且第一内套管131和第三内套管133的管壁厚度大于第二内套管132的管壁厚度,使得第一内套管131与下控制臂2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同时,也增大了第三内套管133与下控制臂2之间的接触面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二内套管132的管壁厚度为2mm,长度为64mm;而该第一内套管131和第三内套管133的管壁厚度均由2mm逐渐增大至5mm,且二者之间的长度相同。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柔性连接层12为硫化橡胶层。
具体地,在安装时,先将该内套管13插入至外套管11的通孔中,且使得该第一内套管131的第二内套管132位于该外套管11的中部位置处,继而将橡胶硫化至该第二内套管132与外套管11之间,待橡胶干化后,即完成了第二内套管132和外套管11之间的稳固连接。
其中,参照图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套管131的管壁厚度由靠近所述第二内套管132的一侧至远离所述第二内套管132的一侧逐渐增大;所述第三内套管133的管壁厚度由靠近所述第二内套管132的一侧至远离所述第二内套管132的一侧逐渐增大。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第一内套管131和第三内套管133的形状呈一喇叭状。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套管131、所述第二内套管132和所述第三内套管133一体成型。
一体成型的结构能够保证在使用过程中,内套管13自身不会发生断裂,提高内套管13的强度。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外套管11和所述内套管13均采用金属制成。
具体的,该金属为铁。
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内套管131远离所述第二内套管132上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细齿1311,所述第三内套管133上远离所述第二内套管132上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二细齿。
其中,第一细齿1311的形状如图4所示,第一细齿1311为多个,每一第一细齿1311是通过在该第一内套管131远离第二内套管132的端面上开设凹槽形成的,该凹槽为一V形槽,v形槽的两个侧壁之间的角度为90°,V形槽在该端面上的开口宽度为1.5mm,开口深度为0.75mm;同样地,该第二细齿的结构与该第一细齿1311类似,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下控制臂总成,包括下控制臂2,所述下控制臂2包括:下控制臂本体21,以及突出设置于所述下控制臂本体21上的第一连接板22和第二连接板23,且所述第一连接板22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3相对设置,所述下控制臂总成还包括上述的下控制臂连接衬套1,其中,所述下控制臂连接衬套1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3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22、所述内套管13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3之间螺栓连接。
具体地址,该螺栓的一端依次穿过第一连接板22,第一内套管131、第二内套管132、第三内套管133和第二连接板23后与螺母紧固连接,实现下控制臂2与下控制臂连接衬套1之间的连接;第一连接板22和第二连接板23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该下控制臂本体21上。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内套管1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外露在外套管11的部分的管壁厚度设置成大于设置在内套管13位于通孔内的管壁厚度,增大了内套管13与下控制臂2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下控制臂2与下控制臂连接衬套1之间的连接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下控制臂总成。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的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下控制臂连接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套管(11),所述外套管(11)包括一贯穿所述外套管(11)相对两个端面的通孔;
采用柔性材料制成的柔性连接层(12);
内套管(13),所述内套管(13)插设于所述通孔中,且所述外套管(11)通过所述柔性连接层(12)与所述内套管(13)固定连接,所述内套管(13)的第一端部分外露于所述外套管(11)的第一端面,所述内套管(13)的第二端部分外露于所述外套管(11)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
其中,所述内套管(13)的第一端外露于所述第一端面的部分的管壁厚度和所述内套管(13)的第二端外露于所述第二端面的部分的管壁厚度均大于所述内套管(13)位于所述通孔内的部分的管壁厚度;
其中,所述内套管(13)包括:
依次连接的第一内套管(131)、第二内套管(132)以及第三内套管(133),所述第一内套管(131)的管壁厚度和所述第三内套管(133)的管壁厚度均大于所述第二内套管(132)的管壁厚度;
其中,所述第二内套管(132)固定于所述外套管(11)内,且所述柔性连接层(12)设置于所述第二内套管(132)和所述外套管(11)之间,所述第一内套管(131)外露于所述外套管(11)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三内套管(133)外露于所述外套管(11)的第二端面;
其中,所述第一内套管(131)的管壁厚度由靠近所述第二内套管(132)的一侧至远离所述第二内套管(132)的一侧逐渐增大;所述第三内套管(133)的管壁厚度由靠近所述第二内套管(132)的一侧至远离所述第二内套管(132)的一侧逐渐增大;
其中,所述内套管(13)的第一端外露于所述第一端面的部分的外径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内套管(13)的第二端外露于所述第二端面的部分的外径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
其中,所述第一内套管(131)、所述第二内套管(132)和所述第三内套管(133)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柔性连接层(12)为硫化橡胶层;
其中,所述外套管(11)和所述内套管(13)均采用金属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控制臂连接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套管(131)远离所述第二内套管(132)上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细齿(1311),所述第三内套管(133)上远离所述第二内套管(132)上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二细齿。
3.一种下控制臂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控制臂(2),所述下控制臂(2)包括:下控制臂本体(21),以及突出设置于所述下控制臂本体(21)上的第一连接板(22)和第二连接板(23),且所述第一连接板(22)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3)相对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控制臂总成还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控制臂连接衬套,其中,所述下控制臂连接衬套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板(22)与所述第二连接板(23)之间,所述第一连接板(22)、所述内套管(13)和所述第二连接板(23)之间螺栓连接。
4.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控制臂总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66401.2A CN108488286B (zh) | 2018-02-28 | 2018-02-28 | 一种下控制臂连接衬套、下控制臂总成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66401.2A CN108488286B (zh) | 2018-02-28 | 2018-02-28 | 一种下控制臂连接衬套、下控制臂总成及汽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88286A CN108488286A (zh) | 2018-09-04 |
CN108488286B true CN108488286B (zh) | 2021-02-26 |
Family
ID=63341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66401.2A Active CN108488286B (zh) | 2018-02-28 | 2018-02-28 | 一种下控制臂连接衬套、下控制臂总成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488286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387726A (en) * | 1971-11-24 | 1975-03-19 | Nissan Motor | Resilient bush |
JP2001317578A (ja) * | 2000-05-09 | 2001-11-16 | Michelin Avs | 防振ブッシュ |
JP2006220208A (ja) * | 2005-02-10 | 2006-08-24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防振ブッシュの取付け構造 |
JP4794004B2 (ja) * | 2007-09-14 | 2011-10-12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防振ブッシュ |
DE102008008246B4 (de) * | 2008-02-08 | 2017-04-20 | Zf Friedrichshafen Ag | Buchsenlager mit verringertem Bauraumbedarf |
CN201346971Y (zh) * | 2008-12-11 | 2009-11-18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臂衬套 |
CN201432561Y (zh) * | 2009-06-26 | 2010-03-31 | 赵丰 | 一种汽车前钢板弹簧衬套总成 |
CN204472474U (zh) * | 2015-01-14 | 2015-07-15 | 博戈橡胶金属(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轮支架衬套 |
CN206264732U (zh) * | 2016-10-28 | 2017-06-20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下控制臂衬套及汽车 |
CN206242835U (zh) * | 2016-11-11 | 2017-06-13 | 博戈橡胶金属(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改进的汽车控制臂衬套 |
-
2018
- 2018-02-28 CN CN201810166401.2A patent/CN108488286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88286A (zh) | 2018-09-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689536B2 (ja) | 接続構造 | |
EP1642059B1 (de) | Anschlussdichtung mit ratschenzähnen | |
US7002077B2 (en) | Threadless conduit fitting including continuous compression ring | |
US20140291884A1 (en) |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bushing connection to structure for current path | |
EP2798316B1 (de) | Ultraschallwandler für ein ultraschall-durchflussmessgerät | |
EP0332853A1 (de) | Leitungsverbindung | |
EP3396177B1 (en) | U-bolt | |
CN101796689A (zh) | 用于电连接的接头及其组装方法 | |
WO2013097994A9 (de) | Ultraschallwandler für ein durchflussmessgerät | |
MXPA06010752A (es) | Elemento receptor. | |
WO2000004296A1 (en) | Bush installation member | |
AU595757B2 (en) | Dielectric coupling | |
CN108488286B (zh) | 一种下控制臂连接衬套、下控制臂总成及汽车 | |
RU2019128572A (ru) | Вставной узел для применения в транспортном средстве | |
WO1997036766A3 (en) | Linkage assembly with extruded hole member | |
KR100614428B1 (ko) | 튜브 플레이트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EP1816899B1 (de) | Schnappflansch | |
WO2021013427A1 (de) | Elektrisch beheizbare fluidleitung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 |
JP2008502824A (ja) | グラウティング固定アッセンブリおよびグラウティング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 | |
US6164704A (en) | Hose fitting | |
JP7345823B2 (ja) | パイプと継手との接続構造 | |
US4810011A (en) | Structure in which a small-diameter thin metal tube is fixed at one end to a flange coupling | |
US20140144701A1 (en) | Component composite between two components used for current conduction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component composite | |
KR20080029518A (ko) | 스페이서를 구비한 차량의 바디 마운팅 러버 | |
WO2019110175A1 (de) | Verbindungseinrichtung zur verbindung von mindestens einer sensorleitung mit einer elektrischen anschlussleitu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426 Address after: 100130 Zhaofeng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Zhaofeng industrial base Tongxin Road No. 1 Applicant after: BAIC GROUP ORV Co.,Ltd. Address before: 101300, 99, Shuanghe Avenue, Renhe Town, Beijing, Shunyi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AUTOMOBILE RESEARCH GENERAL INSTITUTE Co.,Ltd.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