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472448B - 用于序贯剂量递送的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序贯剂量递送的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2448B
CN108472448B CN201680077346.9A CN201680077346A CN108472448B CN 108472448 B CN108472448 B CN 108472448B CN 201680077346 A CN201680077346 A CN 201680077346A CN 108472448 B CN108472448 B CN 1084724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dose
teeth
drug delivery
deliver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73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2448A (zh
Inventor
K.本迪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vo Nordisk AS
Original Assignee
Novo Nordisk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vo Nordisk AS filed Critical Novo Nordisk AS
Publication of CN1084724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24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24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244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19Syringes having more than one chamber, e.g. including a manifold coupling two parallelly aligned syringes through separate channels to a common discharge assemb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20Automatic syringes, e.g. with automatically actuated piston rod, with automatic needle injection, filling automatically
    • A61M5/2033Spring-loaded one-shot injectors with or without automatic needle inser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20Automatic syringes, e.g. with automatically actuated piston rod, with automatic needle injection, filling automatically
    • A61M5/2053Media being expelled from injector by pressurised fluid or vacu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20Automatic syringes, e.g. with automatically actuated piston rod, with automatic needle injection, filling automatically
    • A61M5/2066Automatic syringes, e.g. with automatically actuated piston rod, with automatic needle injection, filling automatically comprising means for injection of two or more media, e.g. by mix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24Ampoule syringes, i.e. syringes with needle for use in combination with replaceable ampoules or carpules, e.g. automatic
    • A61M5/2448Ampoule syringes, i.e. syringes with needle for use in combination with replaceable ampoules or carpules, e.g. automatic comprising means for injection of two or more media, e.g. by mix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24Ampoule syringes, i.e. syringes with needle for use in combination with replaceable ampoules or carpules, e.g. automatic
    • A61M5/2455Ampoule syringes, i.e. syringes with needle for use in combination with replaceable ampoules or carpules, e.g. automatic with sealing means to be broken or opened
    • A61M5/2466Ampoule syringes, i.e. syringes with needle for use in combination with replaceable ampoules or carpules, e.g. automatic with sealing means to be broken or opened by piercing without internal pressure increa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0Syringes for injection by jet action, without needle, e.g. for use with replaceable ampoules or carpules
    • A61M5/3007Syringes for injection by jet action, without needle, e.g. for use with replaceable ampoules or carpules with specially designed jet passages at the injector's distal en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15Pistons; Piston-rods; Guiding, blocking or restric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rod or piston; Appliances on the rod for facilitating dosing ; Dosing mechanisms
    • A61M5/31533Dosing mechanisms, i.e. setting a dose
    • A61M5/31545Setting modes for dosing
    • A61M5/31548Mechanically operated dose setting member
    • A61M5/3155Mechanically operated dose setting member by rotational movement of dose setting member, e.g. during setting or filling of a syring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15Pistons; Piston-rods; Guiding, blocking or restric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rod or piston; Appliances on the rod for facilitating dosing ; Dosing mechanisms
    • A61M5/31565Administration mechanisms, i.e.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modes of administering a dose
    • A61M5/31576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modes of drive mechanisms for piston rods
    • A61M5/3157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modes of drive mechanisms for piston rods based on axial translation, i.e. components directly operatively associated and axially moved with plunger rod
    • A61M5/315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r modes of drive mechanisms for piston rods based on axial translation, i.e. components directly operatively associated and axially moved with plunger rod performed by axially moving actuator operated by user, e.g. an injection butt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15Pistons; Piston-rods; Guiding, blocking or restric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rod or piston; Appliances on the rod for facilitating dosing ; Dosing mechanisms
    • A61M5/31596Pistons; Piston-rods; Guiding, blocking or restric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rod or piston; Appliances on the rod for facilitating dosing ; Dosing mechanisms comprising means for injection of two or more media, e.g. by mix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05Apparatus for removing or disposing of used needles or syringes, e.g. containers; 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from used needles
    • A61M5/321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 A61M5/3243Means for protection against accidental injuries by used needles being axially-extensible, e.g. protective sleeves coaxially slidable on the syringe barrel
    • A61M5/326Fully automatic sleeve extension, i.e. in which triggering of the sleeve does not require a deliberate action by the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94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comprising means for injection of two or more media, e.g. by mix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5/32Needles; Details of needles pertaining to their connection with syringe or hub; Accessories for bringing the needle into, or holding the needle on,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tection of needles
    • A61M5/3295Multiple needle devices, e.g. a plurality of needles arranged coaxially or in parallel
    • A61M5/3298Needles arranged in paralle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2005/1787Syringes for sequential delivery of fluids, e.g. first medicament and then flushing liqu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78Syringes
    • A61M5/31Details
    • A61M2005/3125Details specific display means, e.g. to indicate dose setting
    • A61M2005/3126Specific display means related to dos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物质的序贯施用的药物递送装置(2、3;102),该装置包括:第一可变容积式贮存器(40a;140a),其保存第一物质并包括第一出口(41a、141a)和第一可移位的壁(43a;143a);第二可变容积式贮存器(40b;140b),其保存第二物质并包括第二出口(41b;141b)和第二可移位的壁(43b;143b);第一壁促动结构(65a、70a、75a、77a;177a),其可激活以使第一可移位的壁(43a;143a)活动,且因此通过第一出口(41a;141a)排出一定剂量的第一物质;第二壁促动结构(65b、70b、75b、77b;177b),其可激活以使第二可移位的壁(43b;143b)活动,且因此通过第二出口(41b;141b)排出一定剂量的第二物质;以及驱动结构(90;190),其用于激活第一壁促动结构(65a、70a、75a、77a;177a)和第二壁促动结构(65b、70b、75b、77b;177b)。驱动结构(90;190)在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的一次序贯施用期间执行预定的活动,预定的活动包括第一部分活动,其后接第二部分活动,并配置成在第一部分活动期间激活第一壁促动结构(65a、70a、75a、77a;177a)活动,且在第二部分活动期间激活第二壁促动结构(65b、70b、75b、77b;177b)。

Description

用于序贯剂量递送的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递送装置,该药物递送装置能够例如通过单配给接口而实现液态物质的序贯施用。
发明背景
在一些医疗领域内,涉及至少两种活性剂的共同施用的组合治疗由于协同或加性效应而是有利的。例如,在糖尿病护理领域里,在2型糖尿病的处理中,某些胰岛素和glp-1产品的伴随使用已被证明为降低受试者中的HbA1c水平,从而改进血糖控制。
许多药物必须不经肠道施用,以在体内起作用,并且这些药物中的一些药物(例如,胰岛素和glp-1)可能要求在日常中经皮下递送一种或多种剂量。皮下药物递送往往与不适发生联系,因为许多人讨厌使注射针插入穿过皮肤的想法。未公开过的数量的人甚至遭受晕针之苦,且这些人特别强烈地想要逃避多次的日常注射治疗。
因此,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方案是通过同时或基本上同时施用可注射介质而减少所需皮肤穿透的次数。在该方面,所涉及的介质的预制混合物并非始终为最佳解决方案。举例来说,一些物质仅在短期内以混合形式是稳定的,并且可因此有必要直到在即将施用以前仍保持那些物质分开。除此之外,各个受试使用者可能在组成活性成分的剂量比方面有不同的需求。甚至单个受试使用者有时也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跨度内(例如,在滴定时期期间)需要不同剂量比的活性成分。因而,以预混合医药产品满足所有的单独需求可能是不可行的。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共同施用为完全序贯的,即,如果保证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的递送开始之前被完全地递送,则通过单配给接口而共同施用两种不同的物质可产生改进的效果。能够实现这种共同施用的许多现有技术的药物递送装置未提供物质的完全序贯递送。
WO 2012/072541(Sanofi-Aventis德国股份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药物递送装置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据称能够通过单个递送针从两个药筒进行序贯药物施用。装置在如下的意义上是半自动的:使用者必须人工地操作按钮来从药筒之一配给药物,随后释放弹簧,以帮助使用者从另一药筒配给药物。在剂量设定期间,剂量设定器和调拨构件从装置的本体螺旋式地移出,且在剂量递送期间,为了从装置配给药物,剂量设定器和调拨构件螺旋式地移回到装置本体中。剂量设定器和调拨构件相对于装置本体的螺旋式来回活动增加装置的总体使用尺寸和处理复杂性,这可能令某些使用者感到不便。理想的是,给药物递送装置提供更简单的使用者接口,该接口不需要使用者在剂量施用过程期间为了适应从装置本体移出的构件而改变手的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标是消除或减少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或为现有技术解决方案提供有用的备选方案。
具体地,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用于例如通过单配给接口而进行物质的序贯施用的药物递送装置,该装置采用简单且完全地序贯定量给药机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这种在配置上相对紧凑并且对于使用者易于操纵的药物递送装置。
本发明的再一目标是提供这种提供多个不同的使用者可选择的剂量大小的药物递送装置。
在本发明的公开中,将描述一些方面和实施例,这些方面和实施例将解决上文目标中的一个或多个,且/或将解决根据下文而显而易见的目标。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的药物递送装置。
因此,提供用于物质的序贯施用的药物递送装置,该药物递送装置包括:第一可变容积式贮存器,其保存第一物质并包括第一出口和第一可移位的壁;第二可变容积式贮存器,其保存第二物质并包括第二出口和第二可移位的壁;第一壁促动结构,其可激活以使第一可移位的壁活动,并从而通过第一出口排出一定剂量的第一物质;第二壁促动结构,其可激活以使第二可移位的壁活动,并从而通过第二出口排出一定剂量的第二物质;以及驱动结构,其用于促动第一壁促动结构和第二壁促动结构。
驱动结构执行预定的活动,以执行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的序贯施用。该预定的活动包括第一部分活动,其后接第二部分活动。在第一部分活动期间,驱动结构驱动第一壁促动结构,而第二壁促动结构仍不动,并且在第二部分活动期间,驱动结构驱动第二壁促动结构,而第一壁促动结构仍不动。
由于在驱动结构的第一部分活动期间,第二壁促动结构(且因此第二可移位的壁)不动,并且在驱动结构的第二部分活动期间,第一壁促动结构(且因此第一可移位的壁)不动,因而提供一种完全序贯定量给药机构,该机构首先完全地施用第一物质的剂量并其次完全地施用第二物质的剂量。
具体地,执行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的序贯施用的驱动结构的预定活动可为不间断的,这使装置适合于由弹簧提供动力。因此可使序贯定量给药机构全自动,这使使用者摆脱与激活驱动结构有关的人工劳动。关于人工定量给药机构,驱动结构的不间断活动可确保,在剂量排出操作期间使用者不必例如改变握法、力或速度,因为其为相应的壁促动结构的促动之间的流畅转换作准备。
药物递送装置可进一步包括壳体,该壳体沿着壳体轴线延伸,并且至少部分地容纳第一壁促动结构和第二壁促动结构,并在预定的活动期间,驱动结构可相对于壳体轴线沿轴向固定。因此在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的序贯施用期间,驱动结构在任一点处都不相对于壳体而沿轴向活动,从而允许使用者在整个施用过程期间维持对装置的相同拿握。预定的活动相应地为预定的旋转,预定的旋转包括第一部分旋转,其后接第二部分旋转。
在药物递送装置的自动化版本的情况下,扭转弹簧可与驱动结构可操作地联接,并适于释放所存储的旋转能,以促使驱动结构执行预定的活动。具体地,扭转弹簧可布置成在驱动结构与壳体或相对于壳体旋转地固定的构件之间起作用。因此例如在一个不间断的行程中,扭转弹簧的释放将通过预定的活动而促使驱动结构的促动,从而为操作装置提供非常简单的方式。
驱动结构可在第一部分活动期间与第一壁促动结构可操作地联接且与第二壁促动结构脱联,并在第二部分活动期间与第二壁促动结构可操作地联接且与第一壁促动结构脱联。
第一壁促动结构可包括第一组齿状部,且第二壁促动结构可包括第二组齿状部,并且驱动结构可包括配置成用于与第一组齿状部和第二组齿状部的序贯地接合的多个齿状部。
驱动结构可包括圆柱形表面,并且多个齿状部可分布于圆柱形表面上。要注意,在此上下文中,术语“圆柱形表面”包含环形表面。
药物递送装置可配置成用于一次序贯剂量施用和随后的丢弃,或者其可配置成用于多次序贯剂量施用。对于这些配置中的任一配置,药物递送装置可提供单一剂量或多种使用者可选择的剂量。在后者的情况下,驱动结构可形成使用者可操作的剂量设定机构的部分,并且预定活动的范围可通过使用者根据预定的剂量设定刻度而可选。这将允许使用者使用同一药物递送装置来以固定比施用不同剂量(例如可在滴定阶段相关)的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
驱动结构可包括多个与剂量有关的标记,且因此可充当剂量指示符。这可减少实现序贯定量给药机构所需要的构件的数量。
驱动结构可始终(即,包括在剂量设定操作期间)相对于壳体轴线沿轴向固定。这提供了简单的方式以操作在空闲状态下和使用中这两种情况下都为紧凑的药物递送装置。
驱动结构可沿着驱动结构轴线延伸,并且第一壁促动结构和第二壁促动结构可能够在第一组齿状部和第二组齿状部相对于圆柱形表面的许多不同的轴向位置处与驱动结构接合。不同的轴向位置的数量可与预定的剂量设定刻度上的可设定剂量的数量对应。
在许多不同的轴向位置中的各个位置处,第一组齿状部和第二组齿状部可适于与驱动结构上的剂量特定数量的多个齿状部序贯地接合。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圆柱形表面是沿径向向内取向的内表面,并且第一组齿状部和第二组齿状部可在被内表面围绕的空间内沿轴向移位。这允许提供相对紧凑的序贯定量给药机构。
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圆柱形表面是沿径向向外取向的外表面。
多个齿状部可布置成在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的一次序贯施用期间,在最后一个接合齿状部刚刚与第一组齿状部脱离之后,第一接合齿状部就将与第二组齿状部接合。这将防止驱动结构在从与第一组齿状部接合的状态活动到与第二组齿状部接合的状态时获得动量。这种获得的动量可导致在驱动结构突然以高速碰撞第二组齿状部时装置中有令人不快的冲击。
术语“刚刚之后”应当理解成,驱动结构在与第一组齿状部脱离到与第二组齿状部接合之间的未加负载的活动是驱动结构在多个齿状部中的一个单一齿状部与第一组齿状部接合并随后与第一组齿状部脱离时所经历的加有负载的活动的长度的不超过两倍。
在本发明的备选实施例中,驱动结构包括圆柱形外表面,圆柱形外表面设置有引导器件,该引导器件包括用于引导第一壁促动结构的第一引导轨道和用于引导第二壁促动结构的第二引导轨道。第一壁促动结构相对于壳体而旋转地锁定,且包括与第一引导轨道可滑动地接合的第一轨道从动件,并且第二壁促动结构相对于壳体而旋转地锁定,且包括与第二引导轨道可滑动地接合的第二轨道从动件。
第一引导轨道包括局部螺旋形第一引导轨道部分及其延伸部中的局部圆形第一引导轨道部分,并且第二引导轨道包括局部圆形第二引导轨道部分及其延伸部中的局部螺旋形第二引导轨道部分。预定的活动是预定的旋转,该预定旋转包括第一部分旋转,其后接第二部分旋转。第一轨道从动件适于在第一部分旋转期间行进于局部螺旋形第一引导轨道部分,且在第二部分旋转期间行进于局部圆形第一引导轨道部分,并且第二轨道从动件适于在第一部分旋转期间行进于局部圆形第二引导轨道部分,且在第二部分旋转期间行进于局部螺旋形第二引导轨道部分。
这确保,在驱动结构的预定活动的过程中,序贯地激活第一壁促动结构和第二壁促动结构,并因此在第二壁促动结构开始任何轴向活动之前,第一壁促动结构完成其在壳体中的轴向活动。
在特别的情况下,局部螺旋形第一引导轨道部分和局部螺旋形第二引导轨道部分重合,使得第一引导轨道和第二引导轨道形成单个连续轨道。这使得驱动结构更短,从而提供甚至更紧凑的药物递送装置。
第一可变容积式贮存器和第二可变容积式贮存器可为物理上分离的实体(即,各自制造的自持式结构),这些实体可完全相同,或至少基本上完全相同。例如,第一可变容积式贮存器可为第一药筒,第一药筒包括第一药筒本体、第一自密封可穿透的隔膜以及第一可滑动的活塞,并且第二可变容积式贮存器可为第二药筒,第二药筒包括第二药筒本体、第二自密封可穿透的隔膜以及第二可滑动的活塞。作为一个备选方案,第一可变容积式贮存器可为第一注射器,第一注射器包括第一注射器筒和第一可滑动的活塞,并且第二可变容积式贮存器可为第二注射器,第二注射器包括第二注射器筒和第二可滑动的活塞。不论在哪种情况下,第一壁促动结构都可为(或包括)第一活塞杆,并且第二壁促动结构都可为(或包括)第二活塞杆。在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第一可变容积式贮存器和第二可变容积式贮存器并排地布置。
第一出口可与第一空心针流体地连接,或适于与第一空心针流体地连接,并且第二出口可与第二空心针流体地连接,或适于与第二空心针流体地连接。第一空心针和第二空心针可适用于穿透人体皮肤屏障,使得第一物质直接地从第一可变容积式贮存器通过第一空心针被递送到第一注射部位中,并且第二物质直接地从第二可变容积式贮存器通过第二空心针而被递送到第二注射部位中。
备选地,例如在歧管类型的构造中,第一空心针和第二空心针两者都可与单配给接口(诸如,适于穿透人体皮肤屏障的第三空心针)流体地连接。因此,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两者都通过第三空心针而被递送。该解决方案对于不情愿插针的使用者特别地具有吸引力。
要注意,将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可变容积式贮存器输送至人体的特定方式与本发明无关,本发明仅与将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分别从第一可变容积式贮存器和第二可变容积式贮存器排出的顺序有关。由此,为了着重突出上文,要强调的是作为又一备选方案,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中的至少一个可包括喷射喷嘴,并且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中的至少一种因此可通过无针喷射注射而施用至身体。
虽然被认为是绝对清楚的,但为了避免任何混淆,要强调的是,术语“轴向的”和“沿轴向”当在壳体的背景下使用时指壳体轴线,并且在驱动结构的背景下使用时指驱动结构轴线。壳体轴线和驱动结构轴线是可重合的纵轴线。
在本说明书中,对某一方面或某一实施例(例如,“方面”、“第一方面”、“一个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等)的引用表示结合相应的方面或实施例而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特性被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该一个方面或实施例中或为其所固有的,但不一定被包括在本发明的所有方面或实施例中/为其所固有。然而,要强调,除非本文明确地阐明或与上下文明显相矛盾,否则关于本发明而描述的多种特征、结构和/或特性的任何组合包含在本发明中。
除非另外要求保护,否则文本中的任何和所有的示例或示范性的语言(例如、诸如等)的使用旨在仅仅阐明本发明,并且不造成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此外,说明书中的语言或用词不应当被解释为指示对本发明的实践而言必不可少的任何未要求保护的要素。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进一步参考附图而描述本发明,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药物递送系统的分解图,
图2是形成药物递送系统的部分的药物递送装置的纵截面图,
图3示出用于与药物递送装置一起使用的针模块的两个纵截面图,
图4示出药物递送装置的近侧部分的两个特写截面图,
图5和图6分别示出将针模块安装到药物递送装置上期间、将针模块安装到药物递送装置上之后的针模块的部分的透视图,
图7-10示出在排出一定剂量的药物期间的多种状态下的药物递送系统的纵截面图,
图11-14示出在一个序贯物质施用期间的药物递送装置中的定量给药机构的不同视图,
图15-19示出针对五种不同的剂量大小的驱动结构接合的截面俯视图,
图20是继序贯剂量施用之后的药物递送系统的纵截面图,
图21是被锁住状态下的针模块的纵截面图,图22示出用于将针模块锁住的机构,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药物递送装置的分解图,
图24是图22的药物递送装置的纵截面图,
图25示出用于两种不同状态下的药物递送装置的释放机构,
图26示出用于序贯地驱动活塞杆的鼓和轨道区段,且
图27示出在药物排出期间的不同状态下的鼓和活塞杆的侧视图。
在图中,相同的结构主要地由相同的参考标号标识。
具体实施方式
当在下文的相对表述中,使用诸如“上部”和“下部”时,这些表述参考附图,而不一定指实际使用情形。所示出的图是示意性表示,为此,不同结构的配置及其相对尺寸旨在仅可作图示性的目的使用。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示范性实施例的药物递送系统1的分解图。药物递送系统1包括待与单独的针模块4一起使用的药物递送装置2、3。药物递送装置2、3包括装置壳体结构2和剂量引擎3。
装置壳体结构2包括主体30,主体30适于容纳保存第一物质的第一药筒40a、保存第二物质的第二药筒40b以及一部分的剂量引擎3。针模块4是一次性的单元,其可附接至装置壳体结构2的远端部分,并且可用于实施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的一次序贯施用。
主体30沿着纵轴线延伸,并且设置有:伸长的中心窗32,其允许检查相应的药筒内含物;和近端部分处的小剂量窗33,其用于验证所设定的剂量。紧邻于伸长的中心窗32,隔板31使主体30的药筒容纳部分与剂量引擎容纳部分分离。
药筒底盘45沿轴向且旋转地固定于主体内,从而用来使第一药筒40a和第二药筒40b抵靠隔板31固持于预定的位置处。药筒底盘45具有:第一药筒接纳膛孔46a,其适于包封第一药筒40a的出口端部部分41a;和第二药筒接纳膛孔46a,其适于包封第二药筒40b的出口端部部分41b。在远侧端面上,药筒底盘45承载一对底盘倒角部47和底盘弹簧 49,将在下文中解释其相应的目的。
第一护罩转移元件51和在直径上相反的第二护罩转移元件52在主体30内纵向地延伸。第一护罩转移元件51包括转移支脚53,转移支脚53延伸穿过隔板31并延伸到剂量引擎容纳部分中,隔板31因此将第一护罩转移元件51相对于主体30而旋转地固定。如在下文中进一步解释的,转移支脚53具有在近侧取向的邻接表面55,以与剂量引擎3的部分相互作用。护罩转移元件51、52两者都具有远侧固持钩状物54,远侧固持钩状物54的布置限定相应的接纳空间56。
针模块4包括针座11,针座11具有:前针12,其用于穿透人体皮肤;第一后针13a(不可见),其适于穿透将第一药筒40a的出口端部部分41a封闭的第一自密封隔膜42a;以及第二后针13b,其适于穿透将第一药筒40b的出口端部部分41b封闭的第二自密封隔膜42b。后针13a、13b两者都与前针12流体地连接使得第一物质可从第一药筒40a通过第一后针13a和前针12而被转移至期望的(例如,皮下)递送部位,并且第二物质可从第二药筒40b通过第二后针13b和前针12而被转移至同一递送部位。
针座11可滑动地被接纳于针护罩20中使得在针模块4的非激活状态下,前针12定位于端壁21的后方,因此消除意外针刺的任何风险。然而,在使用期间,在针模块4的激活状态下,前针12从端壁21中的膛孔22突出。针座11通过针护罩20中的针复位弹簧 29(参见图3)向近侧(即,远离端壁21)偏压。
针护罩20具有一些向近侧延伸的支脚23以及一对在直径上相反的可沿径向且沿横向偏转的臂24。各个臂24承载导销25、近侧增厚部分26以及护罩倒角部27,后者适用于继完成剂量施用之后与底盘倒角部47中的相应的一个协作,并且增厚部分26适用于在针护罩20和针座11位于某一相对轴向位置处时与针座11上的凸出的表面14协作。
针壳体 16容纳针护罩20的一部分,并且用来将针模块4适当地定位于装置壳体结构2上,以及用来防止再次使用用过的针模块4。为了达到后者的效果,针壳体 16在近端部分处设置有指状部17,指状部17限定卡销轨道18,卡销轨道18适于以将在下文中进一步描述的方式接纳导销25。一对在直径上相反的开口19允许使用者操纵臂24来将针模块4从装置壳体结构2拆卸。值得注意的是,这仅在促使前针12从膛孔22突出之前可行。
在使用针模块4之前,针座11、针护罩20以及针壳体16被容纳于外盖10中,外盖10被以剥离式箔15(参见图3)形式的可移除的无菌屏障密封。
剂量引擎3包括齿轮底盘60,齿轮底盘60具有两个孔62,隔板31的近侧上的相应的加伸轴36a、36b(参见图4b)延伸通过两个孔62。齿轮底盘60还具有用于第一活塞杆引导件65a的第一轴承61a和用于第二活塞杆引导件65b的第二轴承61b。第一活塞杆引导件61a具有螺纹通道66a和齿形轮缘67a,而第二活塞杆引导件61b具有螺纹通道66b和齿形轮缘67b。齿形轮缘67a、67b彼此沿轴向偏移。
第一活塞杆77a配置成用于接纳于通道66a中,其具有沿着其整个长度的间断螺纹78a和沿轴向延伸的平滑表面79a。类似地,第二活塞杆77b配置成用于接纳于通道66b中,其具有沿着其整个长度的间断螺纹78b和沿轴向延伸的平滑表面79b。两个活塞杆77a、77b因而平行地布置,并且它们延伸通过隔板31中的相应的第一和第二通孔35a、35b(参见图10)。第一通孔35a具有平坦的截面,以防止第一活塞杆77a与主体30之间的相对旋转运动。类似地,第二通孔35b具有平坦截面,以防止第二活塞杆77b与主体30之间的相对旋转运动。
第一副轴70a和第二副轴70b同样平行地布置,但相对于两个活塞杆77a、77b而以直角布置。第一副轴70a包括具有对应的十字膛孔74a的第一顶部齿轮75a可滑动地安装于其上的十字轴部分71a和齿形轮缘72a。第二副轴70b包括具有对应的十字膛孔74b的第一顶部齿轮75b可滑动地安装于其上的十字轴部分71b和齿形轮缘72b。齿形轮缘72a、72b彼此沿轴向偏移使得第一副轴70a上的齿形轮缘72a与第一活塞杆引导件65a上的齿形轮缘67a对齐,并且第二副轴70b上的齿形轮缘72b与第二活塞杆引导件65b上的齿形轮缘67b对齐。因此,第一副轴70a与第一活塞杆引导件65a旋转地联接,并且第二副轴70b与第二活塞杆引导件65b旋转地联接。
沿轴向可滑动且可旋转的环形剂量定位器80围绕两个活塞杆77a、77b和两个副轴70a、70b布置。剂量定位器80沿轴向固定到两个顶部齿轮75a、75b,并设置有多个不同大小的容器81,容器81配置成接纳第一护罩转移元件51的转移支脚53。
剂量定位器80由透明圆柱形刻度连接器85围绕,刻度连接器85具有多个花键86,花键86向远侧延伸通过剂量定位器80中的相应的纵向轨道82(参见图11a),因此将剂量定位器80旋转地固定至刻度连接器85。各个花键86具有邻接表面87,以与转移支脚53上的邻接表面55相互作用。如在下文中进一步描述的,刻度连接器85被剂量定位器复位弹簧89平移地且旋转地偏压。
承载多个与剂量有关的记号器91的刻度鼓 90在剂量定位器80的近侧布置于刻度连接器85内。在其近侧轮缘处,刻度鼓 90设置有多个凹槽92。在药物递送装置2、3 的剂量设定状态下,刻度鼓 90经由这些凹槽92和刻度连接器85的内表面上的相配的径向突出部88(参见图4a)而旋转地固定到刻度连接器85,并且可通过剂量调拨件98的旋转而设定剂量。
多个沿径向向内突出的齿状部 94以特定式样设置于刻度鼓 90上,将在下文中对此详细地进行解释。齿状部 94布置成在序贯剂量施用期间分别与第一顶部齿轮75a上的齿形轮缘76a和第二顶部齿轮75b上的齿形轮缘76b啮合。定量给药机构由扭转弹簧95以大体上从在糖尿病护理环节中使用的自动注射笔获知的方式提供动力,并可例如响应于第一护罩转移元件51到达主体30中的具体的轴向位置而自动地释放,或由操作专用的剂量释放按钮(未示出)的使用者人工地释放。
图2是药物递送装置2、3在附接针模块4之前的纵截面图。其示出两个药筒40a、40b,两个药筒40a、40b与向下指的相应的自密封隔膜42a、42b并排地布置。第一药筒40a在其上端处被可沿轴向滑动的活塞43a密封,活塞43a与第一自密封隔膜42a和药筒壁一起限定包含第一物质的第一室44a。类似地,第二药筒40b在其上端处被可沿轴向滑动的活塞43b密封,活塞43b与第二自密封隔膜42b和药筒壁一起限定包含第二物质的第二室44b。
图3a是在预使用状态(其中,针座11被无菌地封装于由外盖10和剥离式箔15限定的密封空间中)下的针模块4的纵截面图。针复位弹簧29是在针座11与针护罩20之间起作用的压缩弹簧。
图3b是针模块4的沿着图3a的线b-b的截面图。可看到,针模块4的该配置中的针座11、针护罩20以及针壳体16的相对位置允许响应于继移除外盖10之后使用者例如按压拇指和食指通过相应的开口19而使臂24沿径向向内偏转。
图4a是药物递送装置2、3的由图2中的截面Q指示的近侧部分的特写图,其更详细地显示剂量引擎3的多个元件。药物递送装置3处于剂量设定状态,在该状态下剂量调拨件98的旋转导致刻度鼓90根据期望的剂量大小而旋转定位,并导致刻度连接器85由于径向突出部88与凹槽92之间的接合而对应地旋转以及剂量定位器80由于纵向轨道82中的花键86的存在而对应地旋转两者。
图4b是药物递送装置2、3的沿着图4a的线b-b的近侧部分的截面图。值得注意的是,在该视图中,剂量定位器80上的圆形内部突出部83为可见的,该内部突出部83用于将剂量定位器80沿轴向固定到第一顶部齿轮75a和第二顶部齿轮75b两者。同样地,可看到,在药物递送装置2、3的剂量设定状态下,齿形轮缘76a、76b与刻度鼓90脱连。
图5是附接到药物递送装置2、3期间的针模块4的部分的透视图。为了清楚起见,已省略针壳体16和外盖10。该图具体地示出臂24 中的一个臂如何沿径向向内偏转,其在由专用的几何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导致的针护罩20与主体30之间的靠拢的相对轴向运动期间被自动地促成或由使用者通过开口19而进行的压缩引起,以允许导销25经过固持钩状物54且扣到接纳空间56中。
在图6中,导销25牢固地定位于接纳空间56中,并且支脚23与第二护罩转移元件52邻接。在针座11的相反侧,已在另一导销25与第一护罩转移元件51之间发生类似的连接。因此,针护罩20已被沿轴向锁定到护罩转移元件51、52。值得注意的是,在针模块4的该附接状态下,后针13a、13b尚未穿透隔膜42a、42b,且因此,仅仅由使用者通过开口19而施加压缩力以将臂24压下且随后将针护罩20沿轴向从主体30拉开,就可将针模块4从药物递送装置2、3移除。
图7是与图6对应的针模块4的附接状态下的药物递送系统1的纵截面图,其中,外盖10被移除。在这一点上,通过剂量调拨件98的旋转而设定待递送的期望的剂量。剂量调拨件98的旋转导致刻度鼓90相对于主体30的角定位以及动力弹簧95的扭转应变。动力弹簧95由可释放的棘轮机构(未示出)维持于应变状态下。随着使刻度鼓90转动,可通过剂量窗33而相继地观察剂量记号器91,并且,各个所提供的剂量大小与刻度鼓90的唯一的角位置相关联。由于存在刻度鼓90与刻度连接器85之间和刻度连接器85与剂量定位器80之间的旋转关系,因而刻度连接器85和剂量定位器80两者都对应于刻度鼓90的角位移相对于主体30而发生角位移,并且布置成在刻度连接器85与主体30之间起作用的剂量定位器复位弹簧89发生扭转应变,因此为刻度连接器85和剂量定位器80提供偏压转矩。剂量定位器复位弹簧89由可释放的棘轮机构(未示出)维持于应变状态下。
当设定期望的剂量时,药物递送系统1准备通过释放动力弹簧95而递送某一容积的第一物质,随后递送某一容积的第二物质。根据药物递送装置2、3的具体构造,由所选取的剂量规定所递送的具体容积。
为了施用所设定的剂量,使用者将端壁21在期望的注射部位处放置于皮肤上,并将抵靠皮肤按压药物递送系统1。底盘弹簧49比针复位弹簧29更硬,因此,首先,随着针护罩20在针座11的外侧滑动,针复位弹簧29将被压缩,从而导致前针12从膛孔22突出,并因此前针12插入皮肤中。在图8中对此进行描绘。
随着针护罩20相对于主体30向近侧活动,护罩转移元件51、52相应地相对于隔板31向近侧活动,由此,邻接表面55对邻接表面87施加推力,从而使刻度连接器85沿轴向移位,并将径向突出部88从与凹槽92的接合处提起。因此,刻度连接器85与刻度鼓90旋转地脱离。刻度连接器85的向近侧位移导致剂量定位器复位弹簧89的拉伸。因而,剂量定位器复位弹簧89使刻度连接器85(且因此护罩转移元件51、52和针护罩20)相对于主体30向远侧偏压。
继上文所提到的动作之后,抵靠皮肤按压药物递送系统1将导致随着针座11与针护罩20一致地在主体30内滑动,底盘弹簧49被压缩,并同时第一隔膜42a被第一后针13a穿透且第二隔膜42b被第二后针13b穿透。在图9中对此进行描绘。因此在第一后针13a与第一药筒40a的内部之间且在第二后针13b与第二药筒40b的内部之间,建立流体连通,并且,针模块4现在处于连接状态。
针护罩20的另外的向近侧的活动导致护罩转移元件51、52的进一步向近侧活动,这促使转移支脚53进入剂量特定的容器81和邻接表面55中,结果,使剂量定位器80相对于主体30而沿轴向移位。由于邻接表面55仍然与多个花键86中的一个的邻接表面87邻接,因而使刻度连接器85在主体30中移位对应的距离,从而进一步使剂量定位器复位弹簧89沿轴向发生应变。
由于经由内部突出部83而将顶部齿轮75a、75b沿轴向固定到剂量定位器80,因而前面提到的剂量定位器80的位移使齿形轮缘76a、76b与刻度鼓90上的齿状部94接合。当刻度连接器85到达具体某一点时,将动力弹簧95释放,并促进刻度鼓90旋转回到其在主体30中的初始角位置,因此相继地激活第一副轴70a和第二副轴70b,从而导致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的序贯施用。在下文中,结合图11-19,对由刻度鼓90限定的环形空间内的齿形轮缘76a、76b的剂量特定的定位以及起因于刻度鼓90的复位而造成的剂量施用进一步进行描述。
图10示出如下的状态下的药物递送系统1:刻度鼓90已向其初始位置行进达角距离的正好一半。可看到,在该点处,仅激活了第一活塞杆引导件65a,导致第一活塞杆77a前进通过第一通孔35a,而第二活塞杆77b依然相对于第二通孔35b保持不动。因此,第一活塞43a已在第一药筒40a中移位,并将一定剂量的第一物质从第一室44a通过第一后针13a和前针12排出,而第二活塞43b仍然位于充满的药筒的位置处。由于动力弹簧95继续将刻度鼓90带回,因而第一活塞杆77a将变得不动,而由于第二活塞杆引导件65b被旋转,将激活第二活塞杆77b。递送顺序将根据下文的描述而显而易见。
在本实施例中,药物递送装置2、3提供五种不同的剂量(“剂量1”-“剂量5”)。如先前所提到的,由使用者通过使剂量调拨件98旋转而选择剂量,并且剂量调拨件98的旋转导致刻度鼓90和剂量定位器80的对应的旋转。因此,主体30中的剂量定位器的角位置与所选择的剂量唯一地相关联。
图11-14以组合的透视图和截面图概述“剂量3”的递送期间的四个不同的阶段的剂量递送机构。为了清楚起见,从视图中省略了诸如主体30、刻度连接器85以及剂量定位器复位弹簧89之类的元件。此外,为了提高由刻度鼓90限定的环形空间内的构件的可见性,已在透视图中切除刻度鼓90的近侧的一半。
图11示出,继“剂量3”的设定之后,使刻度鼓90和剂量定位器80在“3”处角对齐。第一护罩转移元件51(且从而转移支脚53)相对于主体30的向近侧的位移为预定的,且独立于所设定的剂量。护罩转移元件51、52被沿轴向锁定到针护罩20,每当前针12定位于皮肤中,且后针13a、13b被推动穿过隔膜42a、42b时,都使针护罩20相对于主体30向近侧移位相同的距离。因此,无论所选择的剂量如何,都始终响应于插入前针12和后针13a、13b,使转移支脚53移位相同的距离。然而,剂量定位器80的角位置变化,并且,容器81的相应的深度与相应的剂量对应使得邻接表面55将取决于所选择的剂量而在不同的轴向位置处与容器壁相互作用。这意味着,对于五个可能的剂量,响应于插入前针12和后针13a、13b,使剂量定位器80以五种不同的距离沿轴向移位,并且剂量定位器80的实际位移特定于具体的剂量。
图11中的视图与图7中所示出的针模块4的附接状态对应,其中,后针13a、13b尚未穿透隔膜42a、42b。可看到,转移支脚53尚未进入与“剂量3”有关的特定的容器81中,并且,齿形轮缘76a、76b解除与齿状部94的接合。
图12中的视图与图9中所示出的针模块4的连接状态对应。在这一点上,转移支脚53已进入容器81中,并且,邻接表面55已迫使剂量定位器80向刻度鼓90沿轴向移位以由容器81的深度规定的特定距离。随着剂量定位器80沿轴向活动,顶部齿轮75a、75b沿着相应的副轴70a、70b的十字轴部分71a、71b对应地滑动,且因此,齿形轮缘76a、76b的轴向位移与所选择的剂量严格地相关。如在下文中结合图15-19而描述的,刻度鼓90的内表面上的齿状部94分布于与五中可选择的剂量(“剂量1”-“剂量5”)对应的五个不同的轴向层中,并且,齿形轮缘76a、76b将与五个不同的轴向层中的齿状部94不同地相互作用。
图12b示出剂量定位器80的轴向位移如何促使了齿形轮缘76a、76b在齿状部94的“剂量3”层处定位于刻度鼓90内,其中,第一啮合齿状部94g准备与齿形轮缘76a接合,且结果使第一顶部齿轮75a旋转。
图13中的视图与图10的半完工的剂量视图对应。通过扭转式地松弛的动力弹簧95使刻度鼓90旋转,并且,刻度鼓90经历了自其剂量设定位置起的角位移的正好一半。这促使了第一啮合齿状部94g和两个紧随其后齿状部使第一顶部齿轮75a旋转,这由于齿形头部72a与齿形轮缘67a之间的旋转接合继而使第一活塞杆引导件65a旋转。通道66a与第一活塞杆77a之间的螺纹接口和第一活塞杆77a到隔板31的花键连接最终促使了第一活塞杆77a沿轴向前进剂量特定的距离。这在图13a中最清楚地看到。
现在,齿状部94位于如下的位置处:刻度鼓90的进一步旋转将促使与齿形轮缘76b相互作用,且因此使第二顶部齿轮75b旋转。这可从图13b看到。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刻度鼓90和刻度连接器85旋转地脱联,且由于剂量定位器80旋转地锁定到转移支脚53,因而在剂量施用的该部分期间,刻度鼓90相对于剂量定位器80旋转。
在图14中,刻度鼓90经历了回到其初始位置的旋转的后半部分,这响应于三个齿状部94已连续地与齿形轮缘76b啮合,促使了第二活塞杆77b的轴向前进。在图14a中最清楚地看到第二活塞杆77b的前进,而当与图13b相比时,图14b最清楚地图示正在讨论的三个齿状部94的活动。
因此,在剂量设定动作用来将刻度鼓90相对于主体30而角定位的同时,针模块连接动作除了建立所需要的从药筒40a、40b至身体的流路之外,还用来使顶部齿轮75a、75b相对于角定位的刻度鼓90而沿轴向定位。这两个动作一起确保,根据所设定的剂量而序贯地施用一定容积的第一物质和一定容积的第二物质,因为动力弹簧95随后释放其所存储的能量的一部分。要注意,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的相应的施用的容积可完全相同或可不同,这取决于制造商所选取的药物递送装置2、3的具体构造。例如,第一间断螺纹78a和第二间断螺纹78b可具有不同的间距,由此第一顶部齿轮75a和第二顶部齿轮75b的完全相同的角位移将导致第一活塞杆77a和第二活塞杆77b(且因此第一活塞43a和第二活塞43b) 的轴向位移不同。
图15-19示出与前面提到的五个轴向层对应的刻度鼓90的五个不同的截面中的刻度鼓90、第一顶部齿轮75a、第二顶部齿轮75b、第一活塞杆77a以及第二活塞杆77b的俯视图。为了清楚起见,各个截面图仅示出在对应的轴向层中激活的齿状部94的配置。各个视图示出如下的状态下的构件:从药物递送系统1施用了一定剂量的第一物质,并且一定剂量的第二物质的施用即将开始。
图15是通过刻度鼓90的“剂量1”层的截面图。对于本发明的本实施例,齿形轮缘76a、76b通过由转移支脚53的位移引起的剂量定位器80的最短的轴向行程到达该层,因为通过与大小为“剂量1”的所设定的剂量对应的剂量定位器80的角定位,使得转移支脚53与容器81的最深处对齐。如可从该图看到的,两个齿状部94a、94b存在于该层中。齿状部94a、94b布置成使得当设定大小为“剂量1”的剂量,且针模块4处于连接状态时,齿状部94a将定位成与第一顶部齿轮75a的齿形轮缘76a上的齿状部相邻并准备与其接合,而齿状部94b将定位成与第二顶部齿轮75b的齿形轮缘76b相距短的距离。
随着刻度鼓90响应于动力弹簧95的释放而旋转回到其初始“0”位置,第一齿状部94a与齿形轮缘76a接合,并使第一顶部齿轮75a旋转,同时齿状部94b靠近齿形轮缘76b,然后,正当齿状部94b到达齿形轮缘76b时,齿状部94a与齿形轮缘76a脱离。这是图15中所示出的状态。在这一点上,第一顶部齿轮75a旋转了“x”度,由于第一顶部齿轮75a与第一副轴70a之间的旋转互锁的关系和齿形头部72a与齿形轮缘67a之间的旋转接合而导致第一活塞杆引导件65a的对应的旋转。第一活塞杆引导件65a以“x”度进行的旋转导致了第一活塞杆77a(且因此第一活塞43a)的向远侧的位移,位移的大小由间断螺纹78a与通道66a之间的螺纹连接的间距确定。结果,一定容积的第一物质已从第一室44a通过第一后针13a和前针12而排出。
现在,刻度鼓90的继续旋转导致齿状部94b与齿形轮缘76b接合,并且使第二顶部齿轮75b旋转“x”度,而齿状部94a沿着部分圆形路径自由地活动。因此,激活第二活塞杆77b,因此与上述排出第一物质类似,通过第二后针13b和前针12而从第二室44b排出一定剂量的第二物质,而第一活塞杆77a依然不动。因而,响应于刻度鼓90的角位移,实现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的完全序贯施用。值得注意的是,施用“剂量1”所需要的刻度鼓90 的角位移小于360º。
图16是通过刻度鼓90的“剂量2”层的截面图。在该层中,四个齿状部94c、94d、94e、94f沿着刻度鼓90的内圆周分布。齿状部94c、94d专门用来与第一顶部齿轮75a的齿形轮缘76a相互作用,而齿状部94e、94f专门用来与第二顶部齿轮75b的齿形轮缘76b相互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在齿状部94e、94f活动成与齿形轮缘76b接合之前,齿状部94c、94d都已与齿形轮缘76a接合和与齿形轮缘76a脱离,从而保证序贯地施用。由于两个齿状部94与各个齿形轮缘76a、76b相互作用,因而使相应的顶部齿轮75a、75b在施用“剂量2”期间比在施用“剂量1”期间更大程度地旋转,且因此,使相应的活塞杆77a、77b向远侧前进更长的距离,以相应地排出更大容积的第一物质、第二物质。
图17是通过刻度鼓90的“剂量3”层的截面图。这是图11-14中所示出的层。在该层中,六个齿状部94g、94h、94i、94j、94k、94l沿着刻度鼓90的内圆周分布。三个齿状部94g、94h、94i专门用于与第一顶部齿轮75a的齿形轮缘76a相互作用,而另外的三个齿状部94j、94k、94l专门用于与第二顶部齿轮75b的齿形轮缘76b相互作用。图17中所示出的状态与图13b中所示出的状态对应。第一啮合齿状部94g首先已与齿形轮缘76a相互作用,随后为齿状部94h、94i。当齿状部94i与齿形轮缘76a 脱离时,齿状部94j到达齿形轮缘76b,并且,刻度鼓90的保持的旋转促使齿状部94j、94k、94l连续地与齿形轮缘76b接合,且使第二顶部齿轮75b旋转。
图18是通过刻度鼓90的“剂量4”层的截面图。该层还具有六个活动的齿状部94m、94n、94o、94p、94q、94r,但与先前的层不同,在该层中,在两个齿状部94m、94n两者都用于与第一顶部齿轮75a的齿形轮缘76a和第二顶部齿轮75b的齿形轮缘76b相互作用的意义上,两个齿状部94m、94n共用的。这样,四个齿状部94m、94n、94o、94p用于使第一顶部齿轮75a旋转,并且,四个齿状部94q、94r、94m、94n用于使第二顶部齿轮75b旋转。
图19是通过刻度鼓90的“剂量5”层的截面图。同样地,在该层中,存在六个齿状部94s、94t、94u、94v、94w、94x,但在此,共用四个齿状部94s、94t、94u、94v使得五个齿状部94s、94t、94u、94v、94w用于使第一顶部齿轮75a旋转,并且,五个齿状部94t、94u、94v、94w、94x用于使第二顶部齿轮75b旋转。因此,为了施用“剂量5”,刻度鼓90相对于主体30而几乎执行一次完整的旋转。
刻度鼓90的多个轴向层中的齿状部94的具体布置确保,一旦最后一个相互作用的齿状部离开第一顶部齿轮75a的齿形轮缘76a,第一相互作用的齿状部就即将进入与第二顶部齿轮75b的齿形轮缘76b的接合。因此,在如下的意义上,保证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的施用之间的流畅过渡:在没有齿状部与齿形轮缘76a、76b之一接合的情况下,将能够使刻度鼓90旋转非常久。如果齿状部94不以该方式布置,则刻度鼓90将能够在应用动力弹簧95的转矩所导致的与相应的齿形轮缘76a、76b的相互作用之间的活动期间获得动量,并且,这可潜在地导致将令使用者不快的与第二顶部齿轮75b的齿形轮缘76b的碰撞。
图20是完成剂量施用和前针12从皮肤缩回之后的药物递送系统1的纵截面图。已通过相应的活塞杆77a、77b而使第一活塞43a和第二活塞43b向远侧移位相同的距离,因此,所施用的第一物质的容积和所施用的第二物质的容积相同。
在使前针12从皮肤缩回期间,由于底盘弹簧49比针复位弹簧29更硬,因而在前针12实际离开身体之前,将后针13a、13b从相应的隔膜42a、42b拉出。这对于使污染相应的药筒40a、40b的剩余的内含物的风险最小化是重要的。由于底盘弹簧49促使针座11和针护罩20相对于主体30轴向运动,因而使护罩转移元件51、52在主体30中向远侧移位。因此使转移支脚30从容器81移出,允许剂量定位器复位弹簧89释放,且自动地使剂量定位器80旋转回到其在主体30中的初始角位置(与刻度鼓90的“0”剂量对齐)。此外,剂量定位器复位弹簧89还使刻度连接器85复位,并且与该剂量定位器80一起复位到它们在主体30中相应的初始轴向位置。剂量定位器80的轴向复位活动使齿形轮缘76a、76b离开由刻度鼓90限定的环形空间,且因此使顶部齿轮75a、75b与刻度鼓90脱离。刻度连接器85的轴向复位活动导致径向突出部88与凹槽92再接合,由此,刻度连接器85再一次旋转地锁定到刻度鼓90。
图21是图20中所示出的状态下的针模块4的纵截面图。截面图与图3b中所示出的截面图对应。可看到,通过针复位弹簧29而使针护罩20在该状态下比在图3b中所示出的预使用的状态下前进得更远。这通过使用在圆珠笔中普遍使用以使标记点缩回到笔身中的一种弹簧驱动式复位机构来获得。在本情况下,针护罩20相对于前针12的延伸促使相应的增厚部分26与相应的凸出的表面14对齐。如将根据下文而显而易见的,该对齐通过压下通过开口19来防止臂24的径向偏转,从而确保导销25的径向固定,这有效地防止针模块4被再次使用。
图22图示防止在已完成的剂量施用之后针模块4被再次使用的机构。在图22a中,导销25在接纳空间56中定位于固持钩状物54后方。随着臂24开始相对于第一转移护罩51而沿轴向活动,由于针复位弹簧29使针护罩20相对于针壳体16前进,因而护罩倒角部27沿着底盘倒角部47滑动,并因此促使臂24的横向偏转。如在图22b中看到的,该横向偏转指引导销25围绕固持钩状物54和指状部17并引入卡销轨道18中。
如图22c中所示出的,随着针护罩20 继续沿轴向活动,导销25经过指状部17,并且臂24枢转回到非偏转位置,导致导销25活动到卡销轨道18的底部。现在,导销25在卡销轨道18中牢固地定位于指状部17与针壳体16的主结构之间,并因此,针护罩20在前针12 被完全地覆盖的延伸的位置处沿轴向锁定到针壳体16。由于还使导销25沿径向固定,如上所述的那样,因而对于使用者,不可能不对针模块4造成损坏,就使前针12暴露。因此防止针模块4的再次使用,这对为了降低皮肤反应以及药筒40a、40b的剩余的内含物的污染和/或交叉污染的风险是重要的。
图23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注射装置102的分解图。注射装置102适于从具有第一出口部分141a的第一药筒140a和具有第二出口部分141b的第二药筒140b序贯地通过单个针接口(未示出)而递送相应的物质。
注射装置102包括具有成整体的药筒底盘145的壳体130,壳体130以并排布置支承第一药筒140a和第二药筒140b的相应的远侧部分。支承药筒140a、140b的相应的近端部分的插入件160固定不动地布置于壳体130的近侧部分中。插入件160包括第一纵向槽165a和第二纵向槽165b以及一对相反的开口163,开口163适于以使插入件160和转移元件150旋转地互锁的方式可滑动地接纳转移元件150的相应的支脚151。转移元件150还包括齿状联接环158,各个支脚151附接到齿状联接环158。
壳体130还容纳第一活塞杆177a和第二活塞杆177b。第一活塞杆177a包括第一外部突出部169a,第一外部突出部169a与第一纵向槽165a可滑动地接合,从而致使第一活塞杆177a可沿轴向活动,但相对于壳体130而旋转地固定,并且,第二活塞杆177b包括第二外部突出部169b,第二外部突出部169b与第二纵向槽165b可滑动地接合,从而致使第二活塞杆177b 可沿轴向活动,但相对于壳体130而旋转地固定。第一活塞杆177a还包括第一内部突出部176a、第一稳定板168a以及第一活塞杆底座164a,第一活塞杆底座164a适于与第一药筒140a中的第一活塞143a(参见图24)相互作用,且使其移位。类似地,第二活塞杆177b还包括第二内部突出部176b(参见图27)、第二稳定板168b以及第二活塞杆底座164b,第二活塞杆底座164b适于与第二药筒140b中的第二活塞143b(参见图24)相互作用,且使其移位。
可旋转鼓190布置于第一活塞杆177a与第二活塞杆177b之间,并包括圆柱形外表面193,在圆柱形外表面193上,设置槽194。第一内部突出部176a和第二内部突出部176b两者都可滑动地被接纳于槽194中,由此,如将根据下文而显而易见的,可旋转鼓190的活动以预定的方式对第一活塞杆177a和第二活塞杆177b的相应的轴向位置造成影响。齿状联接环158配合于可旋转鼓190的远侧部分内,并且,可在其中从预使用的位置(其中可旋转鼓190和转移元件150可旋转地互锁)沿轴向移位到剂量释放位置(可旋转鼓190相对于转移元件150自由地旋转)。
预拉紧式扭转弹簧195布置于可旋转鼓190的近侧部分内,并且具有附接到可旋转鼓190的内表面的远部弹簧端部197和附接到顶盖198的近侧弹簧端部196,顶盖198固定不动地附接到壳体130。预拉紧式扭转弹簧195预拉紧到允许在一个剂量排出动作中递送第一药筒140a和第二药筒140b的全部的可用的内含物的程度。
图24是使用之前的注射装置102的纵截面图。其示出并排地布置于壳体130中的第一药筒140a和第二药筒140b。第一药筒140a包括第一室144a,第一室144a被第一活塞143a和第一可刺穿隔膜142a封闭,且包含第一物质。第二药筒140b包括第二室144b,第二室144b被第二活塞143b和第二可刺穿隔膜142b封闭,且包含第二物质。
壳体130越过药筒底盘145而纵向地延伸,以限定远侧空间139,远侧空间139适于接纳注射针单元(未示出),注射针单元包括:两个后针,适于分别穿透第一可刺穿隔膜142a和第二可刺穿隔膜142b;和单个前针,适于穿透人体皮肤。在穿透第一可刺穿隔膜142a和第二可刺穿隔膜142b期间,注射针单元配置成与支脚151的相应的远端邻接,并且使全部的转移元件150向近侧活动。将在下文中参考图25而描述该活动的结果。
纵截面图还示出鱼叉式结构199,鱼叉式结构199从顶盖198的内表面向齿状联接环158向远侧延伸。鱼叉式结构199在图25a中也是可见的,图25a是包括顶盖198、预拉紧式扭转弹簧195、可旋转鼓190以及转移元件150的组件的纵截面透视图。该组件构成剂量释放机构并支持注射装置102的非常简单的操纵,如将在下文中解释的那样。
在附接到注射装置102时,注射针单元位于远侧空间139中的预使用的位置处,在该位置,两个后针与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可刺穿隔膜142a、142b隔开。为了执行剂量施用,使用者简单地抵靠皮肤而按压注射装置102的远端。这促使前针进入皮下组织且两个后针穿透相应的第一和第二可刺穿隔膜142a、142b,并因此与相应的第一室144a和第二室144b建立流体连接。
在将后针插入到相应的第一室144a和第二室144b中期间,壳体130与注射针单元之间的相对轴向活动同样地促使支脚151和刚性地连接到支脚151的齿状联接环158在壳体130内向近侧移位。因此,齿状联接环158相对于可旋转鼓190而从图25a中所描绘的预使用的位置沿轴向活动到图25b中所描绘的剂量释放位置。在该活动期间,鱼叉式结构199不可逆地经过齿状联接环158上的周向唇缘154,促使齿状联接环158被固持于剂量释放位置处,并且,齿状联接环158的外周与沿着可旋转鼓190的内圆周布置的许多突出部192脱离,从而旋转地释放可旋转鼓190。由此,预拉紧式扭转弹簧195释放所存储的旋转能,以驱动可旋转鼓190 围绕其自身的纵轴线,促使将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通过注射针单元而序贯地排出并进入使用者的皮肤中。
图26示出使两种物质能够序贯地排出的可旋转鼓190的构造细节。图26a是可旋转鼓190的第一透视图,并且,图26b是根据图26a的视图转动180°的可旋转鼓190的第二透视图。图26c是围绕圆柱形外表面193伸展槽194的示意性表示。
槽194在起点194’与终点194’’之间伸展,并包括:第一局部圆形轨道部分194a,其在起点194’与第一过渡点191’之间延伸;局部螺旋形轨道部分194b,其在第一过渡点191’与第二过渡点191’’之间延伸;以及第二局部圆形轨道部分194c,其在第二过渡点191’’与终点194’’之间延伸。
图27示出在可旋转鼓190的旋转期间第一活塞杆177a和第二活塞杆177b的活动式样。起初,即,当从制造商交付时,第二内部突出部176b定位于起点194’处,且第一内部突出部176a在第一过渡点191’的正前方定位于第一局部圆形轨道部分194a的末端处。在图27a中对此进行描绘。
当可旋转鼓190开始旋转时,第二内部突出部176b因而沿第一局部圆形轨道部分194a前进,而第一内部突出部176a进入局部螺旋形轨道部分194b,且沿其前进。如先前所提到的,第一活塞杆177a和第二活塞杆177b两者都相对于壳体130旋转地锁定,因此,随着第一内部突出部176a行进于局部螺旋形轨道部分194b,第一活塞杆177a在向远侧的方向上沿轴向移位,且第一活塞143a结果被第一活塞杆底座164a推动对应的距离而进入第一药筒140a中。然而,随着第二内部突出部176b同时地行进于第一局部圆形轨道部分194a,第二活塞杆177b在壳体130内依然不动。在图27b中,可旋转鼓190转动了90°,并且可看到第一活塞杆177a的由此产生的轴向位移。
在图27c中,使可旋转鼓190转动了270°,这使第一内部突出部176a到达第二过渡点191’’,并使第二内部突出部176b到达第一过渡点191’。因此,第一活塞杆177a沿轴向完全地移位,且因此,将第一药筒140a清空。值得注意的是,第二活塞杆177b尚未经历任何轴向位移。
现在,可旋转鼓190的进一步旋转促使第二内部突出部176b进入局部螺旋形轨道部分194b,且促使第一内部突出部176a进入第二局部圆形轨道部分194c。在图27d中对此进行描绘。随着旋转继续进行,第二内部突出部176b行进于局部螺旋形轨道部分194b而经过第二过渡点191’’并仅行进到第二局部圆形轨道部分194c中,而第一内部突出部176a行进于第二局部圆形轨道部分194c而到终点194’’。 因此,第二活塞杆177b在向远侧的方向上沿轴向移位,且第二活塞143b结果被第二活塞杆底座164b推动对应的距离而到第二药筒140b中,而第一活塞杆177a依然在壳体130内不动。
当第一内部突出部176a到达终点194’’时,可旋转鼓190停止,且剂量递送过程结束。在这一点上,同样地,第二活塞杆177b沿轴向完全地移位,且因此,将第二药筒140b清空。因而,完成了第一物质和第二物质的序贯定量给药,并且,使用者可随后使前针从皮肤缩回,并将注射装置102与注射针单元一起丢弃。
根据待从注射装置102排出的期望的总剂量,选择槽194的三个轨道部分,其中局部螺旋形轨道部分194b的间距决定第一活塞143a和第二活塞143b的轴向位移。为了执行序贯定量给药,可旋转鼓190因而经历围绕其自身的纵轴线的预定活动。在实现的从图27a到图27c的所述预定活动的第一部分期间,第一活塞杆177a相对于壳体130沿轴向移位,而第二活塞杆177b依然静止,并且在实现的从图27c到图27e的所述预定活动的第二部分期间,第二活塞杆177b相对于壳体130沿轴向移位,而第一活塞杆177a依然静止。
所示出的序贯定量给药排出机构允许非常紧凑且操纵简单的注射装置。注射针单元可甚至由制造商预附接到注射装置102,由此,使用者仅需要抵靠皮肤按压壳体130,以便将后针连接到相应的第一室144a和第二室144b,并释放预拉紧式扭转弹簧195,以促动可旋转鼓190在一个不间断的行程中通过预定活动。

Claims (14)

1.一种用于物质的序贯施用的药物递送装置(2、3;102),包括:
- 第一可变容积式贮存器(40a;140a),其保存第一物质并包括第一出口(41a;141a)和第一可移位的壁(43a;143a),
- 第二可变容积式贮存器(40b;140b),其保存第二物质并包括第二出口(41b;141b)和第二可移位的壁(43b;143b),
- 第一壁促动结构(65a、70a、75a、77a;177a),其可激活以使所述第一可移位的壁(43a;143a)活动,并因此通过所述第一出口(41a;141a)排出一定剂量的所述第一物质,
- 第二壁促动结构(65b、70b、75b、77b;177b),其可激活以使所述第二可移位的壁(43b;143b)活动,并因此通过所述第二出口(41b;141b)排出一定剂量的所述第二物质,以及
- 驱动结构(90;190),用于激活所述第一壁促动结构(65a、70a、75a、77a;177a)和所述第二壁促动结构(65b、70b、75b、77b;177b),
其中,所述驱动结构(90;190)在所述第一物质和所述第二物质的一次序贯施用期间执行预定的活动,所述预定的活动包括第一部分活动,其后接第二部分活动,
其中,所述驱动结构(90;190)配置成在所述第一部分活动期间激活所述第一壁促动结构(65a、70a、75a、77a;177a),并在所述第二部分活动期间激活所述第二壁促动结构(65b、70b、75b、77b;177b),并且
其中,所述药物递送装置还包括扭转弹簧(95;195),其与所述驱动结构(90;190)可操作地联接,并且适于释放旋转能以促使所述驱动结构(90;190)执行所述预定的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活动为不间断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30;130),其沿着纵向壳体轴线延伸,并至少部分地容纳所述第一壁促动结构(65a、70a、75a、77a;177a)和所述第二壁促动结构(65b、70b、75b、77b;177b),
其中,在所述预定的活动期间,所述驱动结构(90;190)相对于所述壳体(30;130)沿轴向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90)在所述第一部分活动期间与所述第一壁促动结构(65a、70a、75a、77a)可操作地联接并与所述第二壁促动结构(65b、70b、75b、77b)脱联,并且在所述第二部分活动期间与所述第二壁促动结构(65b、70b、75b、77b)可操作地联接并与所述第一壁促动结构(65a、70a、75a、77a)脱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促动结构(65a、70a、75a、77a)包括第一组齿状部(76a)且所述第二壁促动结构(65b、70b、75b、77b)包括第二组齿状部(76b),并且,
其中,所述驱动结构(90)包括多个齿状部(94),其配置成用于与所述第一组齿状部(76a)和所述第二组齿状部(76b)序贯地接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90)包括圆柱形表面,并且所述多个齿状部(94)分布于所述圆柱形表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90)形成使用者可操作的剂量设定机构的部分,并且所述预定的活动的范围可由所述使用者根据预定的剂量设定刻度选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90)包括多个与剂量有关的标记(91)。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90)沿着纵向驱动结构轴线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壁促动结构(65a、70a、75a、77a)和所述第二壁促动结构(65b、70b、75b、77b)能够在所述第一组齿状部(76a)和所述第二组齿状部(76b)相对于所述圆柱形表面的许多不同的轴向位置处与所述驱动结构(90)接合,并且,
其中,不同的轴向位置的数量与所述预定的剂量设定刻度上的可设定剂量的数量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许多不同的轴向位置中的各个位置处,所述第一组齿状部(76a)和所述第二组齿状部(76b)适于与所述驱动结构(90)上的剂量特定数量的所述多个齿状部(94)序贯地接合。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表面是沿径向向内取向的内表面,且其中所述第一组齿状部(76a)和所述第二组齿状部(76b)可在被所述内表面围绕的空间内沿轴向移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齿状部(94)布置成使得在所述第一物质和所述第二物质的一次序贯施用期间,在最后一个接合齿状部刚刚与所述第一组齿状部(76a)脱离之后,第一接合齿状部就将与所述第二组齿状部(76b)接合。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190)包括设置有引导器件(194)的圆柱形外表面(193),该引导器件(194)包括用于引导所述第一壁促动结构(177a)的第一引导轨道(194b、194c)和用于引导所述第二壁促动结构(177b)的第二引导轨道(194a、194b),
其中,所述第一壁促动结构(177a)相对于所述壳体(130)旋转地锁定,且包括与所述第一引导轨道(194b、194c)可滑动地接合的第一轨道从动件(176a),并且所述第二壁促动结构(177b)相对于所述壳体(130)旋转地锁定,且包括与所述第二引导轨道(194a、194b)可滑动地接合的第二轨道从动件(176b),
其中,所述第一引导轨道(194b、194c)包括局部螺旋形第一引导轨道部分(194b)及其延伸部中的局部圆形第一引导轨道部分(194c),并且所述第二引导轨道(194a、194b)包括局部圆形第二引导轨道部分(194a)及其延伸部中的局部螺旋形第二引导轨道部分(194b),
其中,所述预定的活动为预定的旋转,该预定的旋转包括第一部分旋转,其后接第二部分旋转,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轨道从动件(176a)适于在所述第一部分旋转期间行进于所述局部螺旋形第一引导轨道部分(194b),且在所述第二部分旋转期间行进于所述局部圆形第一引导轨道部分(194c),并且所述第二轨道从动件(176b)适于在所述第一部分旋转期间行进于所述局部圆形第二引导轨道部分(194a),且在所述第二部分旋转期间行进于所述局部螺旋形第二引导轨道部分(194b)。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药物递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螺旋形第一引导轨道部分(194b)和所述局部螺旋形第二引导轨道部分(194b)重合,使得所述第一引导轨道(194b、194c)和所述第二引导轨道(194a、194b)形成单个连续轨道。
CN201680077346.9A 2015-12-30 2016-12-29 用于序贯剂量递送的机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724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5203071 2015-12-30
EP15203071.4 2015-12-30
PCT/EP2016/082875 WO2017114921A1 (en) 2015-12-30 2016-12-29 Mechanism for sequential dose deliver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2448A CN108472448A (zh) 2018-08-31
CN108472448B true CN108472448B (zh) 2022-04-19

Family

ID=550724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7346.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72448B (zh) 2015-12-30 2016-12-29 用于序贯剂量递送的机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83036B2 (zh)
EP (1) EP3397315A1 (zh)
JP (2) JP2019500162A (zh)
CN (1) CN108472448B (zh)
WO (1) WO20171149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44400A1 (en) 2018-10-11 2023-03-08 Carefusion 303 Inc. Dual-chamber syringe with dual-lumen intravenous set
JP7470682B2 (ja) 2018-10-26 2024-04-18 ノボ・ノルデイスク・エー/エス 充填済み薬物送達装置のゼロ点調整
FR3096040B1 (fr) * 2019-05-17 2021-09-24 Aptar France Sas Dispositif de distribution de produit fluide
BR112022013746A2 (pt) 2020-02-18 2022-10-11 Novo Nordisk As Formulação aquosa de cagrilintida, formulação aquosa de semaglutida, dispositivo médico, e, combinação de dose fixa
WO2024240594A1 (en) 2023-05-23 2024-11-28 Novo Nordisk A/S Drug delivery assembly with double-dose prevention
EP4467176A1 (en) * 2023-05-26 2024-11-27 Eveon Device and kit for delivering medicine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8801A (zh) * 2010-11-29 2013-10-02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具有触发器的药物输送装置
CN103347554A (zh) * 2010-11-29 2013-10-09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药物输送装置
CN103347553A (zh) * 2010-11-29 2013-10-09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具有弹簧元件的药物递送装置
CN103687636A (zh) * 2011-05-25 2014-03-26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药剂输送装置及控制该装置的方法
CN104053465A (zh) * 2011-11-18 2014-09-17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活塞驱动马达布置
WO2015181191A1 (en) * 2014-05-28 2015-12-03 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Housing for a drug delivery device and drug deliver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09371A (en) 1985-06-24 1986-09-02 Pizzino Joanne L Dual syringe for either simultaneous or sequential injection of liquids
GB2488735A (en) * 2012-06-29 2012-09-05 Sanofi Aventis Deutschland Two medicament syringe with split spindle
EP3302628A1 (en) * 2015-05-27 2018-04-11 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Drug delivery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8801A (zh) * 2010-11-29 2013-10-02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具有触发器的药物输送装置
CN103347554A (zh) * 2010-11-29 2013-10-09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药物输送装置
CN103347553A (zh) * 2010-11-29 2013-10-09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具有弹簧元件的药物递送装置
CN103687636A (zh) * 2011-05-25 2014-03-26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药剂输送装置及控制该装置的方法
CN104053465A (zh) * 2011-11-18 2014-09-17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活塞驱动马达布置
WO2015181191A1 (en) * 2014-05-28 2015-12-03 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Housing for a drug delivery device and drug delivery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14921A1 (en) 2017-07-06
EP3397315A1 (en) 2018-11-07
JP2022046575A (ja) 2022-03-23
CN108472448A (zh) 2018-08-31
JP2019500162A (ja) 2019-01-10
US11383036B2 (en) 2022-07-12
US20190022316A1 (en) 2019-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2448B (zh) 用于序贯剂量递送的机构
JP5950828B2 (ja) 注射デバイス
US7678084B2 (en) Medication dispensing apparatus with gear set for mechanical advantage
JP5778143B2 (ja) 自動プライミング注射装置
JP5080976B2 (ja) 薬剤デリバリ装置の組み立て方法
JP5611954B2 (ja) 回転可能な本体部を有する医用注射器
EP3838313A1 (en) Medical injector with coupled body portions
JP7656611B2 (ja) 所定の固定用量を送達するための薬剤送達装置
US10207054B2 (en) Mixing pen needle
JPH08730A (ja) 薬液供給ペン
JP2023506851A (ja) 固定用量注射装置
AU2007207309A1 (en) Injection device with secured dosing button
CN108430548B (zh) 用于减少药物污染的风险的机构
JP7656610B2 (ja) 固定用量注射装置
JP2023506854A (ja) 固定用量注射装置
JP2024508771A (ja) 所定の固定用量を送達するための薬剤送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