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456105B - 一种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56105B
CN108456105B CN201810159854.2A CN201810159854A CN108456105B CN 108456105 B CN108456105 B CN 108456105B CN 201810159854 A CN201810159854 A CN 201810159854A CN 108456105 B CN108456105 B CN 1084561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coal
pine
soil conditioner
pine charcoal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5985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56105A (zh
Inventor
付兴国
张少明
张晓楠
姜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nju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nju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nju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nju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5985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4561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8456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56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56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561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GMIXTURES OF FERTILISERS COVERED INDIVIDUALLY BY DIFFERENT SUBCLASSES OF CLASS C05; 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MATERIALS NOT HAVING A SPECIFIC FERTILISING ACTIVITY, e.g. PESTICIDES, SOIL-CONDITIONERS, WETTING AGENTS; FERTILIS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C05G3/00Mixtures of one or more fertilisers with additives not having a specially fertilising activity
    • C05G3/80Soil condition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BPHOSPHATIC FERTILISERS
    • C05B1/00Superphosphates, i.e. fertilisers produced by reacting rock or bone phosphates with sulfuric or phosphoric acid in such amounts and concentrations as to yield solid products directly
    • C05B1/02Superphosph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Soil Conditioners And Soil-Stabilizing Material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土壤改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松木炭15‑25份,氮肥16‑22份,磷肥20‑30份,钾肥3‑8份,氨基酸0.5‑1.5份,所述松木炭经过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培养,培养后松木炭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个数≥100/g。其制备方法为:先将真菌菌液接种到松木炭进行共生培养,然后再与其它组分混合,经过造粒、筛分、烘干即得。本发明通过松木炭的特殊结构特性为AM真菌提供良好的寄生环境,使得AM真菌通过该载体定殖于土壤中,接种在生物质炭上的AM真菌在作物生长阶段与松木炭一起发挥相关作用,改良土壤,该方法简单,便于操作。

Description

一种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改良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菌根是土壤中的一类真菌与宿主植物根系建立的互惠共生体。世界上80%的植物都是菌根植物,其中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s,AM)约占三分之二。目前,AM真菌是微生态领域研究的热点内容,可通过参与植物许多种生理生化代谢过程,对植物生长、抗病害和土壤修复等多方面具有有益作用。例如AM真菌能够促进植物生根,提高移栽成活率;提高植物抗逆性,减轻土传病害的发生;促进植物根系对矿质养分的吸收,特别是促进植物对磷和微量元素等难溶性物质吸收;提高植物生物量及作物品质;一定程度上减轻作物的连作障碍;基于丛枝菌根真菌生物技术形成的多功能高效土壤调理剂还具有改良土壤结构,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帮助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的功能,对环境保护、园林绿化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5861316A公开了一株丛枝菌根真菌及其应用,并具体公开了一种生物土壤调理剂,其包括:有机堆肥40-60份,草炭粉25-50份,磷矿粉15-30份,丛枝菌根真菌菌剂2-5份,所述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由下述方法获得:在灭菌的扩繁基质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种植玉米和/或三叶草,使所述丛枝菌根真菌在扩繁基质和植物根系间充分繁殖,每两周施加50%的Hoagland营养液10ml。其他均采用常规管理。培养3~4个月后停止浇水,最终收获由扩繁基质干土、根外菌丝、根内菌丝和被侵染根段组成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该土壤调理剂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对多种重金属(镉、砷、铬等)的耐受性,并可增强植物的抗旱性。但是,该土壤调理剂中丛枝菌根真菌菌剂扩繁时间长、步骤繁琐,需要另外提供营养物质,实际生产中操作不便,此外该土壤调理剂并不包含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不具备肥力。因此,迫切需要研制一种扩繁步骤简单、操作方便且能够集化肥速效、有机肥长效、生物肥增效于一体的全元土壤改良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土壤改良剂中丛枝菌根真菌扩繁步骤繁琐、改良剂功能单一等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松木炭基全元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松木炭15-25份,氮肥16-22份,磷肥20-30份,钾肥3-8份,氨基酸0.5-1.5份,所述松木炭经过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培养,培养后松木炭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个数≥100/g。
进一步地,还包括填充剂8-13份,助粘剂16-24份。
进一步地,所述助粘剂为膨润土与硫酸钙的混合物,二者的质量比为1.25-1.5:1。
进一步地,所述填充剂为滑石粉。
进一步地,所述氮肥为硫酸铵或尿素,所述磷肥为过磷酸钙、磷酸一铵或磷酸二铵,所述钾肥为氯化钾或硫酸钾。
一种上述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真菌培养:以松木为原料,在500-600℃裂解得松木炭,将松木炭粉碎过筛后,用木醋液调节松木炭的pH至6-8,控制其含水率为20-30wt%,将丛枝菌根真菌接种至松木炭培养30天以上,得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冷藏备用;
混合造粒:将硫酸铵、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分别磨碎后,与上述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按配比混匀,然后添加氨基酸和水混合,造粒、分筛、烘干即得所述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造粒步骤为:将氮肥、磷肥和钾肥,分别磨碎后,与上述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按配比混匀,然后添加氨基酸、填充剂、助粘剂和水混合,造粒、分筛、烘干即得所述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进一步地,所述丛枝菌根真菌的培养条件为:28-32℃恒温条件下,放在160-180转每分钟的定轨摇床上培养,备用。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造粒过程中,水的用量占总混合物料质量的27-35%。
进一步地,在50℃条件以下烘干,烘干至含水质量比低于20%。
一种上述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使用方法,在作物播种或移栽前施入土壤,施用量范围在150-750kg/hm2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集无机化肥的速效性,松木炭的长效性和生物菌肥增效性于一体,能有效改良贫瘠土壤肥力状况,持效性长;本发明通过松木炭的特殊结构特性和碳氮比组成等,为AM真菌提供良好的寄生环境,使得AM真菌通过该载体定殖于土壤中添加的丛枝菌根真菌与松木炭协同作用,通过丛枝菌根菌丝对重金属的“过滤”,生物质炭对重金属的钝化,以及改变重金属的化学形态等高效阻止重金属元素向地上部分迁移而达到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控。
2.本发明提供的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选用膨润土与硫酸钙的混合物作为助粘剂,使得土壤改良剂在造粒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粘结效果,提高松木炭与其它化学养分的有机结合,从而在施用过程中能有效控制养分的合理释放,起到肥效缓释作用;同时良好的塑形作用也使得肥料成粒效果良好,降低肥料在运输和施用中因粉碎而产生的浪费和扬尘污染,还避免了由于肥料粉碎而导致肥料中的养分不能按照预期释放,肥效缩短的问题。
3.本发明提供的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克服了丛枝菌根真菌的生长环境特异性,突破了传统的丛枝菌根真菌用于土壤改良剂时必须借助对重金属耐受的植物作为载体来生存繁殖,本发明以松木炭为载体,借助松木炭的作用,很好的定殖于待修复的受重金属污染土壤中,与作物形成很好的共生关系,发挥其对重金属的耐性,工艺简单,改良效果显著,同时,也不失松木炭本身对重金属的吸附及钝化作用;同时还能起到提升土壤肥力的效果,达到修复和改良土壤的双重效果,可以引领未来土壤改良剂的发展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松木炭15kg,硫酸铵16kg,过磷酸钙30kg,氯化钾3kg,氨基酸1.5kg,所述松木炭经过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培养,培养后松木炭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个数≥100/g。
其制备方法为:真菌培养:以松木为原料,在600℃裂解得松木炭,将松木炭粉碎过筛后,用木醋液调节松木炭的pH至8,控制其含水率为20wt%,将丛枝菌根真菌接种至松木炭,28℃恒温条件下,放在160转每分钟的定轨摇床上培养30天,得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冷藏备用;
混合造粒:将硫酸铵、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分别磨碎后,与上述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按配比混匀,然后添加氨基酸和水混合,其中水的用量占总混合物质量的27%,造粒、分筛,50℃烘干至含水量低于20wt%,即得所述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实施例2
一种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松木炭25kg,尿素22kg,磷酸一铵20kg,硫酸钾8kg,氨基酸0.5kg,所述松木炭经过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培养,培养后松木炭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个数≥100/g。
其制备方法为:真菌培养:以松木为原料,在550℃裂解得松木炭,将松木炭粉碎过筛后,用木醋液调节松木炭的pH至6,控制其含水率为30wt%,将丛枝菌根真菌接种至松木炭,32℃恒温条件下,放在180转每分钟的定轨摇床上培养40天,得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冷藏备用;
混合造粒:将硫酸铵、磷酸一铵和硫酸钾,分别磨碎后,与上述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按配比混匀,然后添加氨基酸和水混合,其中水的用量占总混合物质量的35%,造粒、分筛,40℃烘干至含水量低于20wt%,即得所述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实施例3
一种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松木炭20kg,硫酸铵19kg,过磷酸钙25kg,氯化钾5kg,氨基酸1kg,所述松木炭经过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培养,培养后松木炭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个数≥100/g。
其制备方法为:真菌培养:以松木为原料,在600℃裂解得松木炭,将松木炭粉碎过筛后,用木醋液调节松木炭的pH至7,控制其含水率为25wt%,将丛枝菌根真菌接种至松木炭,30℃恒温条件下,放在170转每分钟的定轨摇床上培养35天,得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冷藏备用;
混合造粒:将硫酸铵、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分别磨碎后,与上述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按配比混匀,然后添加氨基酸和水混合,其中水的用量占总混合物质量的30%,造粒、分筛,45℃烘干至含水量低于20wt%,即得所述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实施例4
一种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松木炭20kg,硫酸铵19kg,过磷酸钙25kg,氯化钾5kg,氨基酸1kg,滑石粉13kg,助粘剂16kg,所述助粘剂包括膨润土9.6kg,硫酸钙6.4kg,所述松木炭经过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培养,培养后松木炭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个数≥100/g。
其制备方法为:真菌培养:以松木为原料,在530℃裂解得松木炭,将松木炭粉碎过筛后,用木醋液调节松木炭的pH至7,控制其含水率为25wt%,将丛枝菌根真菌接种至松木炭,30℃恒温条件下,放在170转每分钟的定轨摇床上培养35天,得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冷藏备用;
混合造粒:将硫酸铵、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分别磨碎后,与上述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按配比混匀,然后添加氨基酸、滑石粉、助粘剂和水混合,其中水的用量占总混合物质量的30%,造粒、分筛,45℃烘干至含水量低于20wt%,即得所述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实施例5
一种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松木炭20kg,硫酸铵19kg,过磷酸钙25kg,氯化钾5kg,氨基酸1kg,滑石粉8kg,助粘剂24kg,所述助粘剂包括膨润土13.3kg,硫酸钙10.7kg,所述松木炭经过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培养,培养后松木炭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个数≥100/g。
其制备方法为:真菌培养:以松木为原料,在570℃裂解得松木炭,将松木炭粉碎过筛后,用木醋液调节松木炭的pH至7,控制其含水率为25wt%,将丛枝菌根真菌接种至松木炭,30℃恒温条件下,放在170转每分钟的定轨摇床上培养35天,得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冷藏备用;
混合造粒:将硫酸铵、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分别磨碎后,与上述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按配比混匀,然后添加氨基酸、滑石粉、助粘剂和水混合,其中水的用量占总混合物质量的30%,造粒、分筛,45℃烘干至含水量低于20wt%,即得所述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实施例6
一种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松木炭20kg,硫酸铵19kg,过磷酸钙25kg,氯化钾5kg,氨基酸1kg,滑石粉10kg,助粘剂20kg,所述助粘剂包括膨润土11.5kg,硫酸钙8.5kg,所述松木炭经过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培养,培养后松木炭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个数≥100/g。
其制备方法为:真菌培养:以松木为原料,在600℃裂解得松木炭,将松木炭粉碎过筛后,用木醋液调节松木炭的pH至7,控制其含水率为25wt%,将丛枝菌根真菌接种至松木炭,30℃恒温条件下,放在170转每分钟的定轨摇床上培养35天,得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冷藏备用;
混合造粒:将硫酸铵、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分别磨碎后,与上述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按配比混匀,然后添加氨基酸、滑石粉、助粘剂和水混合,其中水的用量占总混合物质量的30%,造粒、分筛,45℃烘干至含水量低于20wt%,即得所述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对比例1(普通生物质炭)
一种生物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市售生物质炭20kg,硫酸铵19kg,过磷酸钙25kg,氯化钾5kg,氨基酸1kg,滑石粉10kg,助粘剂20kg,所述助粘剂包括膨润土11.5kg,硫酸钙8.5kg,所述松木炭经过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培养,培养后松木炭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个数≥100/g。
其制备方法为:真菌培养:将生物质炭粉碎过筛后,用木醋液调节生物质炭的pH至7,控制其含水率为25wt%,将丛枝菌根真菌接种至生物质炭,30℃恒温条件下,放在170转每分钟的定轨摇床上培养35天,得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冷藏备用;
混合造粒:将硫酸铵、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分别磨碎后,与上述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按配比混匀,然后添加氨基酸、滑石粉、助粘剂和水混合,其中水的用量占总混合物质量的30%,造粒、分筛,45℃烘干至含水量低于20wt%,即得所述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对比例2(不接种微生物)
一种松木炭基土壤改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松木炭20kg,硫酸铵19kg,过磷酸钙25kg,氯化钾5kg,氨基酸1kg,滑石粉10kg,助粘剂20kg,所述助粘剂包括膨润土11.5kg,硫酸钙8.5kg。
其制备方法为:以松木为原料,在600℃裂解得松木炭,将松木炭粉碎过筛后,用木醋液调节松木炭的pH至7,控制其含水率为25wt%,将硫酸铵、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分别磨碎后,与松木炭按配比混匀,然后添加氨基酸、滑石粉、助粘剂和水混合,其中水的用量占总混合物质量的30%,造粒、分筛,45℃烘干至含水量低于20wt%,即得所述松木炭基土壤改良剂。
对比例3(助粘剂为膨润土)
一种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松木炭20kg,硫酸铵盐19kg,过磷酸钙25kg,氯化钾5kg,氨基酸1kg,滑石粉10kg,膨润土20kg,所述松木炭经过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培养,培养后松木炭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个数≥100/g。
其制备方法为:真菌培养:以松木为原料,在600℃裂解得松木炭,将松木炭粉碎过筛后,用木醋液调节松木炭的pH至7,控制其含水率为25wt%,将丛枝菌根真菌接种至松木炭,30℃恒温条件下,放在170转每分钟的定轨摇床上培养35天,得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冷藏备用;
混合造粒:将硫酸铵、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分别磨碎后,与上述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按配比混匀,然后添加氨基酸、滑石粉、膨润土和水混合,其中水的用量占总混合物质量的30%,造粒、分筛,45℃烘干至含水量低于20wt%,即得所述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对比例4(生物质炭裂解温度降低)
一种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松木炭20kg,硫酸铵19kg,过磷酸钙25kg,氯化钾5kg,氨基酸1kg,滑石粉10kg,助粘剂20kg,所述助粘剂包括膨润土11.5kg,硫酸钙8.5kg,所述松木炭经过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培养,培养后松木炭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个数≥100/g。
其制备方法为:真菌培养:以松木为原料,在480℃裂解得松木炭,将松木炭粉碎过筛后,用木醋液调节松木炭的pH至7,控制其含水率为25wt%,将丛枝菌根真菌接种至松木炭,30℃恒温条件下,放在170转每分钟的定轨摇床上培养35天,得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冷藏备用;
混合造粒:将硫酸铵、过磷酸钙和氯化钾,分别磨碎后,与上述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按配比混匀,然后添加氨基酸、滑石粉、助粘剂和水混合,其中水的用量占总混合物质量的30%,造粒、分筛,45℃烘干至含水量低于20wt%,即得所述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实验例
1土壤改良剂的硬度测试
测试方法国家标准GB18877-2009中规定,70%以上的肥料颗粒的粒径大小要处于1mm-4.75mm之间,本发明的土壤改良剂也为颗粒状,用小型颗粒硬度检测仪对成品改良剂颗粒硬度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下表:
表1 不同颗粒粒径对其硬度的影响
颗粒粒径/(mm) 1-2 2-3 3-5
实施例1形变力值/(N) 2.12 3.76 8.35
实施例2形变力值/(N) 2.23 3.97 7.86
实施例3形变力值/(N) 2.07 4.12 7.98
实施例4形变力值/(N) 3.78 8.23 24.73
实施例5形变力值/(N) 4.07 8.76 27.86
实施例6形变力值/(N) 4.16 9.44 29.93
对比例1形变力值/(N) 4.43 9.32 27.48
对比例2形变力值/(N) 4.77 8.96 25.07
对比例3形变力值/(N) 4.08 9.07 26.73
对比例4形变力值/(N) 4.13 9.36 29.45
从上表中数据可知,本发明使用所述助粘剂之后,基本克服了生物质炭因自身缺陷带来的硬度差的问题,无论是颗粒成型还是保证其硬度要求,均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助粘剂。
2松木炭和普通生物质炭的性能测试
表2 本申请松木炭及其它生物质炭的理化特性
Figure BDA0001582624400000121
500-600℃条件下的松木炭较其他炭而言,其碳氮比高,极有利于微生物的生存,同时,相比较而言,其pH为中性偏酸,也是微生物生存环境的适当值,虽然部分300℃裂解的生物质炭也同样能达到这一pH要求,但是在较低温度裂解的,通常会含有大量的被吸附的挥发性有机物,而这些有机物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而且500-600℃松木炭的比表面积也是中等偏高水平,可以通过气孔的开合和持水力来较好的维持菌落的种群尺度。总而言之,松木炭的应用,一方面是保证载体上有足够数量的菌落,同时,一旦生物质炭进入土壤,就会影响土壤的碳氮比,而碳氮比又是土壤细菌产生的重要因素。
3真菌与松木炭的共生测试
测试方法:将已接种的载体完全混入20g土壤中,将处理过的土壤放置于200ml的塑料烧杯中,烧杯留有排水孔,并用泡沫塞住保证通水通气。每个处理提取初始接种后的DNA;然后每天对各处理进行称重并及时补水保证含水量在60%水平。四周后,对所有处理进行第二次DNA采集,这次的DNA是作为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基因的PCR测序模板。通过定量PCR扩增的结果,根据绿色荧光蛋白接种到无菌的土壤后的4周潜伏期的拷贝数来确定微生物密度,每克土壤中菌落存活率以基于绿色荧光蛋白拷贝数的对数表示。测试结果见表3。从表中数据可知,松木炭作为载体的处理,其四周后的菌落密度明显大于普通市售的生物质炭作为载体的处理。
表3 共生测试结果
存活数/g(土壤) 初始存活数
实施例3 8.8 9.3
实施例4 8.2 9.5
实施例5 8.3 9.7
实施例6 8.1 9.6
对比例1 7.6 9.6
对比例4 7.7 9.5
注:每克土壤中菌落存活数是基于绿色荧光蛋白拷贝数的对数值表示
4土壤修复性能测试
测试方法:取适量农田土壤(不考虑土壤背景值),装盆,每盆装土3kg,以CdSO4·8H2O(分析纯)作为镉源以溶液形式加入土壤进行人为污染处理,平衡一周后将所有土壤改良剂按5%的施用量施入土壤中,每个处理3个重复,放置温室(25℃)培养45天,每半月取样一次,共计3次,最终用CaCl2浸提的方法测定土壤中的镉含量。测试结果见表4。
表4 土壤修复性能测试结果
第1次重金属含量/ppm 第2次重金属含量/ppm 第3次重金属含量/ppm
实施例1 42.53 34.98 28.88
实施例2 51.72 37.55 31.87
实施例3 47.86 34.57 27.77
实施例4 48.53 33.73 23.42
实施例5 51.55 37.43 24.23
实施例6 46.78 27.86 21.18
对比例1 49.67 43.17 37.79
对比例2 51.97 48.73 37.28
对比例3 49.84 33.31 24.76
对比例4 48.34 36.28 26.83
从上表中数据可知,接种有微生物的改良剂较单纯的炭基改良剂而言,均有降低土壤镉有效性的作用,但微生物与生物质炭的结合作用更加明显;而将生物质炭替换为本发明所述的松木炭,对土壤有效镉的降幅则更大,同时,良好的颗粒结构促进了微生物进入土壤后的定殖,使得其作用效果更加持久。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1)

1.一种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松木炭15-25份,氮肥16-22份,磷肥20-30份,钾肥3-8份,氨基酸0.5-1.5份,其中,所述松木炭经过丛枝菌根真菌共生培养,培养后松木炭中丛枝菌根真菌孢子个数≥100/g
其中,所述真菌共生培养:以松木为原料,在500-600℃裂解得松木炭,粉碎,用木醋液调节松木炭的pH至6-8,控制其含水率为20-30wt%,将丛枝菌根真菌接种至松木炭培养30天以上,得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冷藏备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剂8-13份,助粘剂16-24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粘剂为膨润土与硫酸钙的混合物,二者的质量比为1.25-1.5: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为滑石粉。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氮肥为硫酸铵或尿素,所述磷肥为过磷酸钙、磷酸一铵或磷酸二铵,所述钾肥为氯化钾或硫酸钾。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真菌培养:以松木为原料,在500-600℃裂解得松木炭,粉碎,用木醋液调节松木炭的pH至6-8,控制其含水率为20-30wt%,将丛枝菌根真菌接种至松木炭培养30天以上,得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冷藏备用;
混合造粒:将氮肥、磷肥和钾肥,分别磨碎后,与上述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混匀,然后添加氨基酸和水混合,造粒、分筛、烘干即得所述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造粒步骤为:将氮肥、磷肥和钾肥,分别磨碎后,与上述复合微生物有机物料混匀,然后添加氨基酸、填充剂、助粘剂和水混合,造粒、分筛、烘干即得所述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丛枝菌根真菌的培养条件为:28-32℃恒温条件下,放在160-180转每分钟的定轨摇床上培养,备用。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造粒过程中,水的用量占总混合物料质量的27-35%。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50℃条件以下烘干,烘干至含水量低于20wt%。
11.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或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作物播种或移栽前施入土壤,施用量150-750kg/hm2
CN201810159854.2A 2018-02-26 2018-02-26 一种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84561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9854.2A CN108456105B (zh) 2018-02-26 2018-02-26 一种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59854.2A CN108456105B (zh) 2018-02-26 2018-02-26 一种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56105A CN108456105A (zh) 2018-08-28
CN108456105B true CN108456105B (zh) 2021-02-05

Family

ID=63217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9854.2A Active CN108456105B (zh) 2018-02-26 2018-02-26 一种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45610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20701A (zh) * 2018-09-11 2018-12-18 浙江世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生物菌肥
CN113453556A (zh) * 2018-12-11 2021-09-28 丹斯塔发酵股份公司 增强微生物生长和存活率的方法
CN111670750B (zh) * 2020-03-26 2022-04-29 贵州省蚕业研究所(贵州省辣椒研究所) 一种根内根孢囊霉-生物炭复合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409083A (zh) * 2020-12-04 2021-02-26 陕西天秦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冬枣用的菌肥
CN114075438A (zh) * 2021-12-02 2022-02-22 上海康恒环境修复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复合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6371905B (zh) * 2023-03-20 2023-10-13 南京农业大学 一种利用功能土著菌群固体菌剂去除环境中PAEs的方法
CN118931739A (zh) * 2024-09-28 2024-11-12 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一种以炭为基质的丛枝菌根真菌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1826B1 (en) * 1999-10-08 2001-06-26 Conrad J. Kulik Probiotic soil additiv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CN102038721A (zh) * 2009-10-23 2011-05-04 吴江平 一种松树提取液及其应用
CN102726452A (zh) * 2012-06-29 2012-10-17 浙江农林大学 一种专用于园林植物的菌根菌制剂
CN103755432A (zh) * 2013-11-25 2014-04-30 太仓立成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以松树皮为原料生产的有机基质及其生产工艺
CN104496630A (zh) * 2014-11-06 2015-04-08 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一种水稻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3663A (zh) * 2016-12-25 2017-06-13 董晓 一种生物质炭基酸性土壤调节剂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1826B1 (en) * 1999-10-08 2001-06-26 Conrad J. Kulik Probiotic soil additive composition and method
CN102038721A (zh) * 2009-10-23 2011-05-04 吴江平 一种松树提取液及其应用
CN102726452A (zh) * 2012-06-29 2012-10-17 浙江农林大学 一种专用于园林植物的菌根菌制剂
CN103755432A (zh) * 2013-11-25 2014-04-30 太仓立成再生能源有限公司 以松树皮为原料生产的有机基质及其生产工艺
CN104496630A (zh) * 2014-11-06 2015-04-08 国家林业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 一种水稻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3663A (zh) * 2016-12-25 2017-06-13 董晓 一种生物质炭基酸性土壤调节剂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施用生物炭和AM真菌对烤烟根系形态、生理特性及化学成分的影响";刘先良等;《烟草科技》;20170831;第50卷(第8期);第30-36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56105A (zh) 2018-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56105B (zh) 一种松木炭基微生物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059671B (zh) 设施次生no3-盐化土壤改良剂、制备方法及改良方法
CN108410470B (zh) 一种用于盐碱地的微生物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76030B (zh) 一种以虫粪为基质的草莓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400397B (zh) 一种保水控释生物复合肥料及制备方法
CN106831260B (zh) 酿酒葡萄园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91205B (zh) 一种炭基微生物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000974A (zh) 一种提高土壤释水保肥的磁化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85742A (zh) 一种中重度盐碱地专用生物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96693A (zh) 一种适用于草坪草的混合栽培基质及其应用
CN107353138A (zh) 适用于盐碱地改良的复混肥及其生产方法
CN112209778A (zh) 一种新型炉渣土壤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23884A (zh) 一种酸性土壤改良剂及其施用方法和应用
CN111548798A (zh) 一种土壤改良剂及其在有机农业酸性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CN113582769A (zh) 一种利用厨余垃圾制备有机肥的方法、有机肥及应用
CN117658740A (zh) 一种改良碱性沙质土壤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705567A (zh) 一种离子型稀土尾矿区的修复材料、修复方法和应用
CN113072949A (zh) 一种沙漠化治理土壤再生剂
CN114014715A (zh) 一种盐碱化土壤改良修复剂、制备方法、肥料和拌种剂
CN1052711C (zh) 一种生物有机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06455A (zh) 一种碱性土壤调理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461443A (zh) 一种改良土壤微生态的磁化缓释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21602A (zh) 一种碱性沙地土壤改良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7683638A (zh) 一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的生产方法及应用
CN117448008A (zh) 一种高效绿色盐碱地改良剂及其制备与施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