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49723B - 对讲设备共享方法、对讲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对讲设备共享方法、对讲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49723B CN108449723B CN201810036914.1A CN201810036914A CN108449723B CN 108449723 B CN108449723 B CN 108449723B CN 201810036914 A CN201810036914 A CN 201810036914A CN 108449723 B CN108449723 B CN 10844972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ser account
- account information
- login request
- server
- paramete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191 jump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1475 halogen functional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40 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H04W4/10—Push-to-Talk [PTT] or Push-On-Call serv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6—Buying, selling or leasing transactions
- G06Q30/0645—Rental transactions; Leasing transa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35—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goods or merchandi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对讲机共享方法,包括:检测用户的登录操作,根据登录操作生成登录请求。发送登录请求至服务器以识别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根据接收的配置参数运行对讲设备。上述方法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写频操作,可以将用户账号信息、配置参数等在服务器进行统一管理,用户凭借用户账号就可以在集群网络下对任意一台对讲设备进行写频以及配置相应的权限,从而提高了对讲设备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群网络下对讲设备共享方法、对讲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共享经济的蓬勃发展,现如今各种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雨伞为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对讲机领域,不同岗位、不同用户使用对讲机时对于所用的对讲机的配置功能要求均不相同。比如作业人员,只需要简单的对讲机功能。指挥人员或领导,需要有更多的高级功能,设备维护人员,需要有全部设置功能。室内室外作业人员也需要有不同的参数配置。目前在不用PC或服务器重新写频的情况下,一台对讲机只能有一种配置参数,不同类型的人员需要分别配置不同的对讲机,对讲机专人专用,不同工作人员间的对讲机不能混用,造成对讲机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类型用户间,对讲设备无法共用的问题,提供一种对讲设备共享方法。
此外,还提供一种对讲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一种对讲机共享方法,包括:
检测用户的登录操作,根据登录操作生成登录请求。
发送登录请求至服务器以识别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
根据接收的配置参数运行对讲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配置参数还包括权限设置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登录请求至服务器以识别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的步骤,包括:
发送登录请求至服务器以识别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
当登录请求有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时,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
当登录请求无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时,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公共配置参数,公共配置参数包括公共写频参数和公共权限参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登录请求至服务器以识别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的步骤,包括:
发送登录请求至服务器以识别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
当登录请求有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时,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
当登录请求无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时,跳转至检测用户的登录操作,根据登录操作生成登录请求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检测用户的登录操作,包括:
检测用户在登录操作时输入的账号和密码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人脸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登录请求至服务器以识别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的步骤,包括:
通过射频收发模块发送登录请求至基站服务器以识别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
接收基站服务器返回的与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
一种对讲机共享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对讲设备的登录请求。
识别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发送与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至对讲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识别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发送与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至对讲设备的步骤,包括:
识别并判断登录请求是否有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
当识别出登录请求有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时,发送与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至对讲设备。
当识别出登录请求无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时,发送公共配置参数至对讲设备,公共配置参数包括公共写频参数和公共权限参数。
一种对讲设备,包括射频收发模块、输入模块、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一种对讲设备共享方法。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对讲设备共享方法。
上述方法及对讲设备,不需要进行专门的写频操作,可以将用户账号信息、配置参数等在服务器进行统一管理,用户凭借用户账号就可以在集群网络下对任意一台对讲设备进行写频以及配置相应的权限,从而提高了对讲设备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对讲设备共享方法流程图;
图2为另一实施例的对讲设备共享方法流程图;
图3为再一实施例的对讲设备共享方法流程图;
图4为又一实施例的对讲设备共享方法流程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服务器侧的对讲设备共享方法流程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的服务器侧的对讲设备共享方法流程图;
图7为再一实施例的服务器侧的对讲设备共享方法流程图;
图8为一实施例的对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实施例的对讲设备共享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目前,对讲设备的基本功能包括写频功能,用户通过写频来灵活设置对讲设备的写频参数中的频段参数和频率参数等,如有需要,也可以通过写频操作设置写频参数中的亚音参数、模拟频率参数等。进一步地,对讲设备还可具备全呼、强拆等功能权限,例如新一代的对讲设备具备数字集群功能,即多信道用户共享的指挥调度系统。它是由一对一对讲设备、同频单工-异频单/双工、单信道群呼/选呼、多信道自动拨号等系统发展而来,是一种资源共享、费用分担、信道共享、服务多样化的高效率指挥调度系统。如警用对讲设备可采用TETRA(Trans European Trunked Radio,泛欧集群无线电)作为数字集群标准,TETRA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多种业务类型,包括账户群组内的呼叫、接收、过中转、报警呼叫、发短信等基本用户功能,还包括全呼、强拆、遥晕、遥毙等高级配置功能。
以下以TETRA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为例说明各实施例的对讲设备共享方法。可以理解,在其他与TETRA系统类似的通信系统中,也可以采用该方法解决对讲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
一种对讲设备共享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对讲设备,该对讲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商用对讲设备、民用对讲设备、车载对讲设备、警用对讲设备等。
参阅图1,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0:检测用户的登录操作,根据登录操作生成登录请求。
通过输入设备检测用户的登录操作,根据登录操作验证用户身份。其中,各用户身份有其对应的用户账号,一个用户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账号,多个用户也可以共用一个账号,多个用户组之间的账号也可以各不相同。根据用户的登录操作生成登录对应用户账号的登录请求。
用户的登录操作的方式有多种,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在登录操作时输入的账号和密码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或人脸特征信息等。账号密码的设置方式简单,对应的输入设备可以是物理键盘,适用于大部分型号的对讲设备。而通过指纹识别、虹膜识别、人脸识别的方式验证用户身份验证方便快捷,且安全性更高,适用于对安全性要求高的对讲设备。
步骤S200:发送登录请求至服务器以识别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
该配置参数可包括:写频参数、权限设置参数等。服务器包括但不限于对讲机基站服务器、公用移动通信基站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对讲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射频收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识别过程可以包括:比对登录请求包括的用户账号信息是否与服务器上某一预存的用户账号信息相匹配,调用匹配的账号信息。用户可通过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具有配置功能的终端在服务器上预先设置或修改用户账号信息和配置参数。所有对讲设备的账号信息、配置参数等可以在服务器进行统一管理,用户可以通过登录操作在集群网络下使用任意一台对讲设备进行相应权限的通信。从而提高了对讲设备的利用率,且避免外观相同但权限不同的对讲设备在使用上的混淆。
另一方面,对讲设备直接通过无线网络与服务器进行通讯,实时获取该用户账号对应的配置参数,避免了传统对讲设备需要与电脑有线连接以设置或修改配置参数的繁琐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配置参数还包括权限设置参数。当用户以不同用户账号登录对讲设备时,对讲设备根据用户账号对应的权限设置参数配备对应的功能权限,从而满足不同用户需求。例如,作业人员一般只配置简单的呼叫功能,如账户群组内的呼叫、接收、过中转、报警呼叫、发短信等。指挥人员需要配置高级的业务功能,如全呼、强拆、遥晕、遥毙等。设备维护人员需要配置所有功能以便进行后台管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识别出登录请求有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时,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当识别出登录请求无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时,对讲设备进入应激状态。其中,应激状态可以包括跳转至步骤S100:检测用户的登录操作,根据登录操作生成登录请求。应激状态还可以包括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公共配置参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S200具体包括:
步骤S201:发送登录请求至服务器以识别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
步骤S202:服务器判断登录请求是否有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
若是,则执行步骤S203: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否则,跳转至步骤S100:检测用户的登录操作,根据登录操作生成登录请求的步骤。
其中,跳转至步骤S100的过程可以是,直接返回对讲设备的登录界面,并再次检测用户在键盘上进行的登录操作。例如,用户在输入错误的账号与密码后,基站服务器判断密码错误并返回密码错误提示指令,对讲设备接收该密码错误提示指令后以屏幕显示或语音播报等方式提示用户账号或密码错误,并重新显示登录界面,提示用户再次输入账号和密码,基站服务器再次通过处理器直接比对用户再次输入的密码与预存的密码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向对讲设备返回对应的配置参数。
在紧急情况下,用户会因为精神紧张暂时记不起账号密码,此时若完全无法使用对讲设备可能会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进而产生安全隐患。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当登录请求无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时,执行步骤204:接收服务器返回的的公共配置参数,公共配置参数包括公共写频参数和公共权限参数。进而使得对讲设备可根据接收的配置参数运行对讲设备。
公共配置参数中的公共权限参数对应的权限等级很低,因此,使用公共配置参数只能实现对讲设备的基本功能。设置公共配置参数的目的是为了在遗忘账号密码、临时用户等条件下,保障用户能够使用对讲设备的基本功能以应对突发状况。公共配置参数的设置和前述配置参数的设置方法类似,其既可以通过服务器获取,也可以预存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外界设备修改更新其参数内容。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S200包括:
步骤S250:通过射频收发模块发送登录请求至基站服务器以识别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
步骤S260:接收基站服务器返回的与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
射频收发模块可包括射频收发电路。基站服务器可以是对讲设备数字集群网络中的基站服务器。采用对讲设备本身自带的射频收发模块与基站服务器连接,可以避免在对讲设备上额外增加元器件。
重新参见图1,步骤S300:根据接收的配置参数运行对讲设备。
对讲设备在同一时间段内可以调用一套配置参数作为当前对讲设备的运行参数。通过在不同用户账号间切换,可以改变对讲设备运行时采用的配套参数。从而实现不同类型人员共享对讲机的功能。
如图5所示,提供一种运行在服务器侧的对讲机共享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S500:接收来自对讲设备的登录请求。
步骤S600:识别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发送与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至对讲设备。
配置参数可包括:写频参数、权限设置参数等。接收、发送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射频收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识别过程可以包括:比对登录请求包括的用户账号信息是否与服务器上某一预存的用户账号信息相匹配。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步骤S600包括:
步骤S610:识别并判断登录请求是否有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
若是,则执行步骤S620:发送与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至对讲设备。否则,执行步骤S630:返回密码错误提示指令至对讲设备。
其中,密码错误提示指令可通过无线传输方式发送至对讲设备,对讲设备根据密码错误提示指令判断登录请求无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从而执行相应的后续步骤。该后续步骤可以是直接返回对讲设备的登录界面。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步骤S630可替换为步骤S640:发送公共配置参数至对讲设备,公共配置参数包括公共写频参数和公共权限参数。
公共配置参数中的公共权限参数对应的权限等级很低,因此,使用公共配置参数只能实现对讲设备的基本功能。从而在遗忘账号密码、临时用户等条件下,保障用户能够使用对讲设备的基本功能以应对突发状况。
基于相同发明构思,以下提供一种对讲设备。
如图8所示,该对讲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存储器、处理器、网络接口、输入模块、显示屏、射频收发模块、声音采集装置和扬声器。其中,存储器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和内存储器。该对讲设备的存储器中存储有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用于实现一种对讲设备共享方法,其中计算机程序可以包括对讲机账户管理软件和集群系统账户管理系统软件,其中,对讲机账户管理软件的使用步骤包括:对讲机开机后首先进入用户登录界面,对讲机带有用户登录密码管理功能,一个密码对应一个账号。用户输入账号及密码并发送至服务器。集群系统账户管理系统软件的使用步骤包括:基站服务器预先存储好若干套包括账号和密码的用户账号信息,一个登录密码对应一套写频参数(包括权限设置)。集群系统接收来自对讲设备的包括账号和密码的用户账号信息,将包括账号和密码的用户账号信息与预存的信息进行比对,如果比对正确,集群系统(包括基站服务器)向对讲设备发送对应的配置参数;若对比错误,集群系统向对讲设备发送账号密码错误提示,对讲设备无法使用。例如,用户使用自己的密码进入对讲机,对讲机MCU处理单元识别登录密码,并将登录信息发送给基站服务器,服务器对登录密码进行比对后从存储器中调用登录密码所对应的用户参数作为当前使用参数,并发送给对讲机,对讲机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并正常使用对应的功能和权限。上述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对讲机的运行。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网络接口用于接入互联网与应用服务器进行通信,如接受多套用户账号信息,以及该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配置参数等。还用于接收外界设备的更新指令。输入模块用于检测用户的登录操作。显示屏可以是液晶屏或LED屏,用于显示对讲机的频率、信道及亚音码等参数。射频收发装置用于接收和发送电磁波。声音采集装置可以是麦克风,用于将人声转化为音频电信号或数字信号,从而形成电磁波通过天线发射出去。扬声器用于将对讲机的无线信号转变为声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输入模块包括:触控屏输入模块、物理键输入模块、指纹输入模块、虹膜输入模块、人脸特征输入模块中的至少一种。触控屏输入模块或物理键输入模块用于输入账号和密码信息,其中,物理输入模块可以是键盘。指纹输入模块用于输入指纹信息。虹膜输入模块用于输入虹膜信息。人脸特征输入模块用于输入人脸特征信息。通过以上多种验证方式验证用户的身份,各用户身份有其对应的用户账号,在验证通过后获取与用户账号对应的配置参数,通过该配置参数运行对讲设备,从而做到针对不同权限用户,实现对讲设备灵活配置参数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一种对讲设备共享方法的实现步骤为:
步骤S701:对讲设备开机。
步骤S702:对讲设备显示屏显示登录界面。
步骤S703:用户通过键盘输入登录账号和登陆密码。
步骤S704:处理器将登录信息发送给基站服务器以使基站服务器判断密码是否正确。
若是,则执行步骤S705:基站服务器调用并发送账号密码所对应的配置参数至对讲机,否则,跳转到步骤S702。
步骤S706:对讲设备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其中,对讲设备根据当前使用参数正常运行。
步骤S707:对讲设备关机。其中,对讲设备关机后再开机还需重新输入账号与密码,以保证账号的安全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便捷地实现对讲设备的共享,用户在拿到对讲设备后,通过上述步骤使得对讲设备进入正常工作状态,此时对讲机的配置参数与用户自身的岗位、类型、权限相适应,避免了例如基础岗位的员工配备了过多管理岗位的权限所引发的误操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对讲机共享方法,应用于对讲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用户的登录操作,根据所述登录操作生成登录请求;
发送所述登录请求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识别所述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所述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所述配置参数通过所述服务器统一管理,所述配置参数还包括权限设置参数,所述权限设置参数用于配置所述对讲设备的功能权限,不同类型人员对应的功能权限不同;
根据接收的所述配置参数运行对讲设备,以使所述对讲设备配置权限设置参数对应的功能权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登录请求至服务器以识别所述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所述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的步骤,包括:
发送所述登录请求至服务器以识别所述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
当所述登录请求有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时,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所述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
当所述登录请求无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时,接收服务器返回的公共配置参数,所述公共配置参数包括公共写频参数和公共权限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登录请求至服务器以识别所述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所述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的步骤,包括:
发送所述登录请求至服务器以识别所述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
当所述登录请求有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时,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所述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
当所述登录请求无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时,跳转至所述检测用户的登录操作,根据所述登录操作生成登录请求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用户的登录操作,包括:
检测用户在登录操作时输入的账号和密码信息、指纹信息、虹膜信息、人脸特征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登录请求至服务器以识别所述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与所述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的步骤,包括:
通过射频收发模块发送所述登录请求至基站服务器以识别所述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
接收基站服务器返回的与所述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
6.一种对讲机共享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对讲设备的登录请求;
识别所述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发送与所述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至对讲设备,所述配置参数还包括权限设置参数,所述权限设置参数用于配置所述对讲设备的功能权限,不同类型人员对应的功能权限不同,以使所述对讲设备根据接收的所述配置参数运行,以使所述对讲设备配置权限设置参数对应的功能权限,所述配置参数通过所述服务器统一管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所述登录请求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发送与所述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至对讲设备的步骤,包括:
识别并判断所述登录请求是否有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
当识别出所述登录请求有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时,发送与所述用户账号信息对应的包括写频参数的配置参数至对讲设备;
当识别出所述登录请求无对应的用户账号信息时,发送公共配置参数至对讲设备,所述公共配置参数包括公共写频参数和公共权限参数。
8.一种对讲设备,包括射频收发模块、输入模块、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对讲设备共享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对讲设备共享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36914.1A CN108449723B (zh) | 2018-01-15 | 2018-01-15 | 对讲设备共享方法、对讲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36914.1A CN108449723B (zh) | 2018-01-15 | 2018-01-15 | 对讲设备共享方法、对讲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49723A CN108449723A (zh) | 2018-08-24 |
CN108449723B true CN108449723B (zh) | 2021-10-15 |
Family
ID=63190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036914.1A Active CN108449723B (zh) | 2018-01-15 | 2018-01-15 | 对讲设备共享方法、对讲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44972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50716B (zh) * | 2018-12-27 | 2021-12-31 | 深圳市鼎泰富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通过ip网络对对讲机写频的方法及系统 |
CN109918120A (zh) * | 2019-02-18 | 2019-06-21 | 北京中兴高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对讲机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10366167B (zh) * | 2019-07-25 | 2021-12-10 | 南京高达软件有限公司 | 空口配置方法及系统 |
CN114268513B (zh) * | 2021-11-23 | 2023-10-24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
CN114745066B (zh) * | 2022-03-30 | 2023-10-27 | 深圳英智源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 信号处理方法、无线对讲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84402A (zh) * | 2006-04-06 | 2007-06-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多用户管理方法和装置 |
CN102917348A (zh) * | 2012-10-30 | 2013-02-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多用户智能手机及其登录方法 |
CN103220313A (zh) * | 2012-01-20 | 2013-07-24 | 董天群 | 设备网络共享方法及与其配合的设备操控方法 |
CN104426927A (zh) * | 2013-08-21 | 2015-03-18 | 慧锐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讲终端参数设置方法及系统 |
CN107045599A (zh) * | 2017-05-03 | 2017-08-1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查询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7547280A (zh) * | 2017-09-15 | 2018-01-05 | 山东建筑大学 | 一种物联网智能建筑系统架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0062402A1 (en) * | 2008-11-26 | 2010-06-03 | Global Market Development, Inc. | Integrated telecommunications handset |
CN107172223A (zh) * | 2017-07-27 | 2017-09-15 |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通信终端和远程服务器的共享方法及共享系统 |
-
2018
- 2018-01-15 CN CN201810036914.1A patent/CN10844972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84402A (zh) * | 2006-04-06 | 2007-06-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多用户管理方法和装置 |
CN103220313A (zh) * | 2012-01-20 | 2013-07-24 | 董天群 | 设备网络共享方法及与其配合的设备操控方法 |
CN102917348A (zh) * | 2012-10-30 | 2013-02-06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多用户智能手机及其登录方法 |
CN104426927A (zh) * | 2013-08-21 | 2015-03-18 | 慧锐通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对讲终端参数设置方法及系统 |
CN107045599A (zh) * | 2017-05-03 | 2017-08-1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查询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07547280A (zh) * | 2017-09-15 | 2018-01-05 | 山东建筑大学 | 一种物联网智能建筑系统架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49723A (zh) | 2018-08-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49723B (zh) | 对讲设备共享方法、对讲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
CN108234507B (zh) | 对讲设备共享方法、对讲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 |
US10229548B2 (en) | Remote guest access to a secured premises | |
CN106412833B (zh) | 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
RU2625338C1 (ru) |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истема для установления беспроводного сетевого соединения | |
CN108100791A (zh) | 电梯系统 | |
US8554217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setting environment of user terminal | |
CN105594201A (zh) | 设备配对 | |
CN105120202A (zh) | 基于楼宇门禁可视语音对讲的移动视频系统及其方法 | |
EP3888385B1 (en) | Public safet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network access | |
CN103781034A (zh) | 用于车辆状态控制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3906168A (zh) | 核电站复合式移动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 |
WO2018156400A1 (en) | Method for providing a customized user interface for group communication at a communication device | |
US11109214B1 (en) |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rving interfaces to client access devices based on assigned roles | |
JP2015195440A (ja) | 端末装置、管理装置、プログラム | |
KR20140127988A (ko) | 부모 안심 애플리케이션 사용 제한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05763734A (zh) | 应急通信方法、装置和设备 | |
KR20110097605A (ko) | 사용자 단말의 자동 환경 설정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 |
KR20120045668A (ko) | 외부전원연결 또는 동작감지센서를 구비하는 보안 강화 도어락 | |
CN104038905A (zh) | 一种使用at指令控制poc集群通讯模块的方法 | |
CN101919184B (zh) | 监控主机的方法、监控装置及主机 | |
US10334433B2 (en) | Terminal device, management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memory medium,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notifying users of authentication status of multiple terminal devices within a group | |
KR20230101183A (ko) | 복합 신호 기반의 디지털도어락 및 그 동작방법 | |
CN103793982A (zh) | 智能门锁的操控系统及方法 | |
US10979372B1 (en) | User management methods and system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