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37705A - 防滑轮胎 - Google Patents
防滑轮胎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37705A CN108437705A CN201810449348.7A CN201810449348A CN108437705A CN 108437705 A CN108437705 A CN 108437705A CN 201810449348 A CN201810449348 A CN 201810449348A CN 108437705 A CN108437705 A CN 1084377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iskid
- tire body
- needle
- antiskid needle
- skid ty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084 colloidal syste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3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5121 Sorbus torminal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4000152100 Sorbus torminal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639 Spring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28 anti-freez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44 surface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14—Anti-skid inserts, e.g. vulcanised into the tread band
- B60C11/16—Anti-skid inserts, e.g. vulcanised into the tread band of plug form, e.g. made from metal, textile
- B60C11/1675—Anti-skid inserts, e.g. vulcanised into the tread band of plug form, e.g. made from metal, textile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plug- tip
- B60C11/1687—Multiple t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防滑轮胎包括橡胶制成的轮胎本体,防滑轮胎还包括防滑件,防滑件包括防滑针骨架和多个防滑针,防滑件被轮胎本体的橡胶所包覆,防滑针的端部不高于轮胎本体的表面;防滑轮胎受力超过预设值时,防滑针可自轮胎本体的表面凸起;防滑件由钢片一体成型出防滑针骨架和防滑针并且弯折呈环形嵌设于轮胎本体中。防滑轮胎的防滑件通过钢片一体成型,而后通过轮胎本体的注射成型一体成型在轮胎本体中。一体成型防滑轮胎具有稳定可靠的力学性能。轮胎本体在与防滑针的受力相等时,防滑针的变形小于轮胎本体的变形,具有一定的形变差值。防滑针能够自轮胎本体的表面凸起,从而微量刺入冰雪路面,增大防滑轮胎的抓地力,从而达到防滑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滑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防滑轮胎。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防滑雪地胎有多种多样,一部分的防滑雪地胎的防滑功能建立在破坏冰雪的基础上,通过破坏路面的冰雪,从而增大路面的摩擦达到防滑的效果,另一部分通过采用特殊材料,当温度低于10℃时,雪地轮胎的表面变得更软,从而获得更好的抓地力。
破坏路面的雪地胎结构会使得路况变差,大大降低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防滑雪地胎在破坏冰雪路面时对路面做了无用功,增加了行车的功耗。而采用质软的轮胎则使得轮胎制造受制于材料,同时通过增大变形获取更大的抓地力的防滑方式增加了车辆对路面多做的功,从节能方面还可以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滑轮胎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滑雪地胎受制于制造材料以及在破坏路面时降低行车舒适度、增加行车功耗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防滑轮胎,包括橡胶制成的轮胎本体,所述防滑轮胎还包括防滑件,所述防滑件包括防滑针骨架和多个防滑针,所述防滑件被所述轮胎本体的橡胶所包覆,所述防滑针的端部不高于所述轮胎本体的表面;所述防滑轮胎受力超过预设值时,所述防滑针可自所述轮胎本体的表面凸起;所述防滑件由钢片一体成型出所述防滑针骨架和所述防滑针并且弯折呈环形嵌设于所述轮胎本体中。
作为对上述的防滑轮胎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防滑针骨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支撑片和横片抬肩,多个所述防滑针设于所述横片抬肩上并与所述支撑片垂直。通过支撑片将防滑针固定在轮胎主体中,通过横片抬肩对防滑针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使得防滑针在其延伸方向具有较好的变形强度。
作为对上述的防滑轮胎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防滑针呈片状,且做扭转处理,所述防滑针端部与所述防滑针的主体之间成α°。通过对片状的防滑针做扭转处理,增强了防滑针的变形强度,使得片状的防滑针具有更大的触地应力,变防滑针受力的板面变形为轴向的扭转变形。
作为对上述的防滑轮胎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同一横片抬肩上相邻的一个所述防滑针的端部与其对应的防滑针的主体成α°,另一个所述防滑针的端部与其对应的防滑针的主体成-α°。通过相邻的防滑针的反向扭转,从而使得防滑针的受力更加对称和均衡,有效地防止防滑轮胎因受力不均衡发生侧滑。
作为对上述的防滑轮胎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防滑件由钢片一体成型,钢片上交错设有多个防滑针组,所述防滑针组包括两个横片抬肩,每一所述横片抬肩上设有多个所述防滑针;所述钢片上设有成型线槽,所述成型线槽使两个横片抬肩可弯折分离且两个所述横片抬肩上的所述防滑针交叉分布。一体成型的防滑件的结构更加完整,无连接受力锐点,具有稳定可靠的力学性能,同时在钢板上通过成型线槽成型出防滑针组,减少了材料的浪费。
作为对上述的防滑轮胎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一体成型的所述防滑件弯曲成环形设于所述轮胎本体上,所述轮胎本体上设有一条或多条环形的所述防滑件。防滑件在轮胎本体的环向设置,从而使得轮胎本体上的防滑针的分布更为均匀,轮胎本体能够获得更大、更均匀的抓地力,同时防滑轮胎的结构的整体性、紧凑性更好。
作为对上述的防滑轮胎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横片抬肩平行于所述轮胎本体的环面设置,或所述横片抬肩平行于所述轮胎本体的母线设置。平行于环面或平行于轮胎本体的母线的横片抬肩使得防滑针在轮胎本体的表面呈点阵状分布,能够提供稳定均匀的抓地力。
作为对上述的防滑轮胎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轮胎本体表面的环向设有若干条环形的排水槽。通过设置排水槽增强了防滑轮胎的排水性,冰雪路面上的冰碴、水等可移动的杂质可以通过轮胎本体的挤压移动到排水槽处,从而使得行车更加顺畅。
作为对上述的防滑轮胎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轮胎表面的母线方向上设有多条刀缝槽,所述刀缝槽具有尖锐的弯折轮廓;所述刀缝槽和所述排水槽形成了所述轮胎本体表面的多个斑块凸台,所述防滑针的嵌设于所述斑块凸台中且所述防滑针的端部与所述斑块凸台的表面相平。防滑针设于斑块凸台中,从而使得轮胎本体能够将防滑针除了端面以外全面的包裹,同时增加刀缝槽能够增大轮胎本体的变形,一方面增大了防滑轮胎的触地面积,另一方面能够保证防滑针有效地伸出。
作为对上述的防滑轮胎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刀缝槽上设有防滑凸台,所述防滑凸台自所述斑块凸台的表面凸起。防滑凸台进一步增大了轮胎本体的变形,增强了轮胎本体的抓地力。
作为对上述的防滑轮胎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防滑轮胎应用于冰雪路面、胶体路面上。
作为对上述的防滑轮胎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防滑件上设有导电件,所述防滑件由高弹性的导电金属制成并通过所述导电件与轮毂接触。轮毂通过导电件与防滑件连接从而接地,能够有效地消除静电,从而达到对车体上的电气部件的良好保护。
作为对上述的防滑轮胎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防滑针的端部与所述轮胎本体的表面相平。防滑轮胎一旦受力,防滑针即可由轮胎本体的表面中凸起,达到防滑的效果。
作为对上述的防滑轮胎的进一步可选的方案,所述轮胎本体表面设有多个定位凸台,所述防滑轮胎受力超过预设值时,所述防滑针的伸出高于所述定位凸台。
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防滑轮胎的防滑件通过钢片一体成型,而后通过轮胎本体的注射成型一体成型在轮胎本体中。轮胎本体在与防滑针的受力相等时,防滑针的变形小于轮胎本体的变形,具有一定的形变差值。防滑针能够自轮胎本体的表面凸起,从而微量刺入冰雪路面,增大防滑轮胎的抓地力,从而达到防滑的效果。
一体成型的防滑件的结构更加完整,无连接应力锐点,具有稳定可靠的力学性能。防滑针和防滑针骨架之间的连接更加牢靠,通过轮胎本体的橡胶的包覆使得防滑件完全的固定在轮胎本体上。
防滑针采用扭转的结构,增加了防滑针在触地瞬间片状防滑针的瞬间应力,同时和胶体的紧密结合,使得胶体具有扭转的形变,防滑效果进一步增强了。
导电件嵌设于轮胎本体中,被轮胎本体的橡胶所包覆,并在轮胎的开口端面上露出与轮毂接触,达到“搭铁”的作用,进而消除车辆、机体与空气摩擦等原因产生的静电累计积存的高压静电。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防滑轮胎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防滑轮胎的局部俯视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防滑轮胎的防滑件结构未成型前的平面钢片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防滑轮胎的局部俯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防滑轮胎的局部俯视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防滑轮胎的局部主视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防滑轮胎的局部俯视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防滑轮胎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防滑轮胎的局部主视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防滑轮胎的带有导电件结构的主视图。
图标:1-防滑轮胎;11-轮胎本体;111-斑块凸台;1111-连接凸台;112-排水槽;113-刀缝槽;114-定位凸台;12-防滑件;121-防滑针;122-支撑片;123-横片抬肩;13-导电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防滑轮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防滑轮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防滑轮胎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防滑轮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防滑轮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防滑轮胎1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防滑轮胎1的局部俯视图。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滑轮胎1,可以应用于多种车体的轮胎上,在冰雪路面上行车时,达到防滑的效果。
防滑轮胎1包括橡胶制成的轮胎本体11和防滑件12。轮胎本体11的材料可以选用普通轮胎的橡胶,也可以选用雪地胎的橡胶,不受材料的限制,能够有效地降低防滑轮胎1的生产成本。
防滑件12包括防滑针骨架和多个防滑针121,防滑针121通过防滑针骨架固定在轮胎本体11中。防滑针骨架完全被轮胎本体11的橡胶所包覆,防滑针121的端部不高于轮胎本体11的表面,即防滑针121在轮胎本体11常态时不自轮胎本体11的表面露出。防滑件12可以在轮胎本体11经模具注射成型后一体成型在轮胎本体11中。
防滑针121的弹性系数大于轮胎本体11的橡胶的弹性系数,防滑轮胎1受力超过预设值时,防滑针121可自轮胎本体11的表面凸起。
弹性系数决定了弹性体在受力时发生的形变的大小,弹性系数越大,同等受力下的变形就越小,因而轮胎本体11在与防滑针121的受力相等时,防滑针121的变形小于轮胎本体11的变形,具有一定的形变差值。防滑针121能够自轮胎本体11的表面凸起,从而微量刺入冰雪路面,增大防滑轮胎1的抓地力,从而达到防滑的效果。
上述,防滑轮胎1受力超过预设值,该预设值根据使用防滑轮胎1的车体的自重决定,自重越小的车体,防滑针121的端部与轮胎本体11表面的距离应该越小,自重大的车体,防滑针121的端部与轮胎本体11表面的距离可以大一些,保证防滑轮胎1在与地面接触时,防滑针121即可由轮胎本体11的表面凸起,达到防滑的效果。
防滑轮胎1上的防滑针121所伸出的长度应根据车体的自重、防滑针121的弹性系数、轮胎本体11的弹性系数所确定,伸出的长度原则为能微量的刺入冰雪面,如刺入0.1-1mm到冰雪面中,便于刺入到冰雪中以及自冰雪中拔出,同时能够有效的避免防滑轮胎1将冰雪面破坏,减少防滑轮胎1在刺入冰雪面时产生的能量损失,提升行车驾驶的舒适度。
可以采用分布密集的防滑针121,如在除了轮胎本体11的沟槽以外的轮胎本体11表面上分布4-10个/cm2,从而增大单位面积内抓地的防滑针121的数量,强化抓地效果,优化防滑效果。
防滑件12由钢片一体成型出防滑针骨架和防滑针121并且弯折呈环形嵌设于轮胎本体11中。一体成型的防滑件12的结构更加完整,无连接应力锐点,具有稳定可靠的力学性能。防滑针121和防滑针骨架之间的连接更加牢靠,通过轮胎本体11的橡胶的包覆使得防滑件12完全的固定在轮胎本体11上。
防滑针骨架在轮胎本体11的环向设置,从而使得轮胎本体11上的防滑针121的分布更为均匀,轮胎本体11能够获得更大、更均匀的抓地力,同时防滑轮胎1的结构的整体性、紧凑性更好。防滑针121在轮胎本体11的径向上设置,从而使得轮胎本体11在触地时,防滑针121垂直地刺入到地面中,在具有抓地效果的同时,减小对冰雪面的破坏。
本实施例中,防滑针骨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支撑片122和横片抬肩123,多个防滑针121设于横片抬肩123上并与支撑片122垂直。支撑片122在轮胎本体11的环向设置,横片抬肩123设于轮胎本体11的径向相对与支撑片122垂直设置,可以理解,支撑片122和横片抬肩123即构成了上述的防滑针骨架。
防滑针121为横片抬肩123上的扁形窄钢片,呈扁针状。横片抬肩123呈薄片状,防滑针121与横片抬肩123在同一面上设置,横片抬肩123对防滑针121提供稳定的支撑力,使得防滑针121在其延伸方向具有较好的变形强度,相较于防滑针121直接连接在支撑片122上,不存在直角弯折的根部,增强了防滑针121的根部连接强度。
本实施例中,防滑件12的钢片采用高弹性、高耐磨性的钢片,如弹簧钢,60Si20Mn、SK80、50Crv4、SUP7,不锈钢,SUS202、SUS321、SUS316L、SUS301等。钢片的厚度较薄,如0.1-0.5mm厚,从而保证防滑针121的扁状,能够有效地刺穿冰雪面。
请一并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钢片上交错设有多个防滑针121组,防滑针121组包括两个横片抬肩123,每一横片抬肩123上设有多个防滑针121;钢片上设有成型线槽,成型线槽使两个横片抬肩123可弯折分离且两个横片抬肩123上的防滑针121交叉分布。
横片抬肩123相对钢片弯折后所保留的钢片为支撑片122,横片抬肩123和防滑针121相对支撑片122垂直弯折。
由两个带有防滑针121的横片抬肩123组成的防滑针121组在钢片上的交错分布。每一防滑针121组通过两个相对的匚形通槽形成两个与支撑片122连接的方板,两个方板的两侧分别与支撑片122之间设有两个细槽,并在方形板上打出直角回转弯折的线槽,从而使得带有多个防滑针121的匚形板能够与钢片分离。通过弯折横片抬肩123成型出带有多个防滑针121组的防滑件12,而后将支撑片122弯折成环形,从而形成防滑件12,通过包胶形成防滑轮胎1。
通过在钢片上交错设置防滑针121组,使得防滑针121组在防滑件12上的分布更加密集和紧凑,并且具有均匀的防滑针121的分布。一个防滑针121组由一块方形板成型而成,从而使得减少了钢片成型材料的浪费,浪费的仅为成型线槽所冲压去的材料,也可以采用线切割,使得成型精度以及材料浪费进一步减少。
本实施例中,防滑针121的端面与轮胎本体11的表面相平,防滑针121除端部以外的部分完全被轮胎本体11的橡胶所包覆,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保证防滑轮胎1在受力时,防滑针121与轮胎本体11之间的变形差即可显现,防滑针121即可以自轮胎本体11的表面中伸出。
本实施例的防滑轮胎1在经过冰雪路面时,冰雪面的表层被防滑针121微量刺入,其破坏程度很少,如0.1-1mm,同时防滑针121在单位面积内比传统的防滑针121的数量要高出多倍,防滑轮胎1在接触地面时可以与几百个、几千个防滑针121接触,每个针对路面的压力有限,它只针对冰面的溜冰层(水膜层)破坏,对公路路面的影响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实施例2
图4示出了防滑轮胎1的局部俯视图。
本实施例为基于实施例1的进一步实施方案,本实施例的防滑轮胎1应用于小号型的车体上,如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轮胎。
防滑轮胎1由防冻防滑橡胶制成,能够增强防滑效果。轮胎的表面形成了防滑纹路,在轮胎本体11的表面形成避空槽,避空槽增强了轮胎本体11的变形能力,轮胎本体11的形变更大,产生了更大的弹性回复力,该弹性回复力使得轮胎本体11紧贴在冰雪面上。同时避空槽能够容置由于防滑针121刺穿冰雪面所产生的微量的冰碴、水等杂质,使得行车更为顺畅。
本实施例中,横片抬肩123在轮胎本体11的柱形母线上分布,在行车时横片抬肩123与行车方向垂直。横片抬肩123之间交错设置,因而防滑针121在横向上交错设置,保证横向上均设有防滑针121,从而起到优良的防滑效果。
轮胎本体11表面设置避空槽,使得轮胎本体11的表面形成多块斑块凸台111,每一斑块凸台111上设有三个带有防滑针121的横片抬肩123。斑块凸台111上设有弯折尖角,从而使得斑块凸台111具有异形防滑结构,增强轮胎与冰雪面之间的防滑效果。
同时在避空槽上设有连接凸台1111,连接凸台1111将两个斑块凸台111连接,从而轮胎本体11在具有避空效果的同时,还具有较好的力学强度,增强轮胎本体11的强度。
实施例3
图5示出了防滑轮胎1的局部俯视图;图6示出了防滑轮胎1的局部主视图。
本实施例为基于实施例1的进一步实施方案,本实施例的防滑轮胎1应用于轿车、工程车等中大型车体上。
轮胎本体11表面的环向设有若干条环形的排水槽112。通过设置排水槽112增强了防滑轮胎1的排水性,冰雪路面上的冰碴、水等可移动的杂质可以通过轮胎本体11的挤压移动到排水槽112处,从而使得行车更加顺畅。
同时,设置排水槽112使得轮胎本体11的形变能力进一步增强,增强轮胎本体11与冰雪面之间的挤压力,增强防滑效果。
轮胎表面的母线方向上设有多条刀缝槽113,刀缝槽113与排水槽112垂直,刀缝槽113与行车方向垂直。刀缝槽113的槽宽小于排水槽112的槽宽,排水槽112的主要作用用于容置杂质、排出异物。刀缝槽113用于容许轮胎本体11的形变,能够使得轮胎本体11发生全方位的变形,从而有更大的触地压力。
刀缝槽113具有尖锐的弯折轮廓。刀缝槽113为异形槽,尖锐结构能够达到防滑的效果。
刀缝槽113和排水槽112形成了轮胎本体11表面的多个斑块凸台111,防滑针121的嵌设于斑块凸台111中。防滑针121设于斑块凸台111中,从而使得轮胎本体11能够将防滑针121除了端面以外全面的包裹。
横片抬肩123在柱状的轮胎的母线上分布,从而使得防滑针121在垂直于行车方向分布。在另一实施例中,横片抬肩123平行于轮胎本体11的环面设置,从而使得防滑针121在平行于行车方向分布。平行于环面或平行于轮胎本体11的母线的横片抬肩123使得防滑针121在轮胎本体11的表面呈点阵状分布,能够提供稳定均匀的抓地力。
本实施例中,横片抬肩123的尖角切除一个梯形,从而使得横片抬肩123具有异形的结构,且边部具有延伸而出的凸台,在包胶时能够形成倒刺结构,能够使得横片抬肩123在轮胎本体11中的固定效果更好,从而使得防滑针121的固定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的轮胎本体11上除了设有排水槽112、刀缝槽113以外,还设有定位凸台114。轮胎本体11表面设有多个定位凸台114,防滑轮胎1受力超过预设值时,防滑针121的伸出高于定位凸台114。
上述,定位凸台114为轮胎本体11轮冠表面的小凸台,在防滑轮胎1滚动时,定位凸台114对轮胎本体11接触底面的挤压形成着力点,而后防滑针121端面对底面冰层的溜冰层(水膜层)进行施压,紧接着带有纹路的轮胎本体11对冰雪路面进行施压及支撑,防滑针121对路面的压强高于轮胎本体11,从而刺破溜冰层,通过刺入冰层进一步增大了轮胎本体11与冰雪面的抓紧力。
实施例4
图7示出了防滑轮胎1的局部俯视图,图8示出了防滑轮胎1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防滑轮胎1的局部主视图。
本实施例为基于实施例1的进一步实施方案,本实施例的防滑轮胎1应用于飞机机轮上,防滑轮胎1可以支撑和辅助飞机在冰雪跑道、胶体跑道上行走,并具有防侧滑的功能。
轮胎本体11表面的环向设有若干条环形的排水槽112。通过设置排水槽112增强了防滑轮胎1的排水性,冰雪路面上的冰碴、水等可移动的杂质可以通过轮胎本体11的挤压移动到排水槽112处,从而使得行车更加顺畅。
同时,设置排水槽112使得轮胎本体11的形变能力进一步增强,增强轮胎本体11与冰雪面之间的挤压力,增强防滑效果。
横片抬肩123在柱状的轮胎的母线上分布,从而使得防滑针121在垂直于行车方向分布。
进一步地,防滑针121呈片状,且做扭转处理,防滑针121端部与防滑针121的主体之间成α°。α°可以为90°,也可以为15、30、45、60、75、105、120、135、150、165、等多其他的角度但不限于列举的角度。
通过对片状的防滑针121做扭转处理,增强了防滑针121的变形强度,使得片状的防滑针121具有更大的触地应力,变防滑针121受力的板面变形为轴向的扭转变形。同时联动了包裹防滑针121的胶体发生扭转变形,增加了轮胎本体11的变形,从而使得轮胎本体11具有更强的抓地力。
通过扭转防滑针121,其结构增加了防滑针121在触地瞬间片状防滑针121的瞬间应力,同时和胶体的紧密结合,使得胶体具有扭转的形变,防滑效果进一步增强了。
同一横片抬肩123上相邻的一个防滑针121的端部与其对应的防滑针121的主体成α°,另一个防滑针121的端部与其对应的防滑针121的主体成-α°。本实施例中,α为30,防滑针121呈连续的“W”状排列。通过相邻的防滑针121的反向扭转,从而使得防滑针121的受力更加对称和均衡,防止防滑针121单向扭转造成防滑轮胎1的受力失衡,降低了飞机侧滑的风险。
图10示出了防滑轮胎1的带有导电件13结构的主视图。
另外,防滑件12上设有导电件13,防滑件12由高弹性的导电金属制成并通过导电件13与轮毂接触,进而连接了机体外层。
飞机在飞行中与空气摩擦产生了大量的静电无处释放,累计积压的静电对人体来说是无法承受的,静电对于飞机的电气部件具有很大的影响,电气部件长期在静电的环境下使用寿命会大大降低。在机体轮胎触地时能够及时释放了危害的高压静电,通过设置导电件13,轮胎本体11表面产生的静电通过防滑针121、横片抬肩123、支撑片122传递到导电件13上,导电件13将又将静电传递到轮毂上,从而达到了消除静电的效果。
导电件13可以为与支撑片122连接的钢片,导电件13可以与防滑件12一体成型。导电件13嵌设于轮胎本体11中,被轮胎本体11的橡胶所包覆,并在轮胎的开口端面上露出与轮毂接触,达到“搭铁”的作用,进而消除或增强消除机体外层因与空气摩擦产生积存的高压静电。
在另一实施例中,导电件13还可以为线缆,线缆同样包覆在轮胎本体11中,并在轮胎的开口端面露出,在轮胎的开口端面可以圆周设置多个金属触点,从而实现搭铁。
可以理解,具有消除静电效果的防滑轮胎1除了可以应用于飞机上,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的车体的轮胎上消除静电。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防滑轮胎,包括橡胶制成的轮胎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轮胎还包括防滑件,所述防滑件包括防滑针骨架和多个防滑针,所述防滑件被所述轮胎本体的橡胶所包覆,所述防滑针的端部不高于所述轮胎本体的表面;
所述防滑轮胎受力超过预设值时,所述防滑针可自所述轮胎本体的表面凸起;
所述防滑件由钢片一体成型出所述防滑针骨架和所述防滑针并且弯折呈环形嵌设于所述轮胎本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针骨架包括相互垂直设置的支撑片和横片抬肩,多个所述防滑针设于所述横片抬肩上并与所述支撑片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针呈片状,且做扭转处理,所述防滑针端部与所述防滑针的主体之间成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滑轮胎,其特征在于,同一横片抬肩上相邻的一个所述防滑针的端部与其对应的防滑针的主体成α°,另一个所述防滑针的端部与其对应的防滑针的主体成-α°。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轮胎,其特征在于,钢片上交错设有多个防滑针组,所述防滑针组包括两个横片抬肩,每一所述横片抬肩上设有多个所述防滑针;
所述钢片上设有成型线槽,所述成型线槽使两个横片抬肩可弯折分离且两个所述横片抬肩上的所述防滑针交叉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片抬肩平行于所述轮胎本体的环面设置,或,所述横片抬肩平行于所述轮胎本体的母线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滑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本体表面的环向设有多条环形的排水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滑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表面的母线方向上设有多条刀缝槽,所述刀缝槽具有尖锐的弯折轮廓;
所述刀缝槽和所述排水槽形成了所述轮胎本体表面的多个斑块凸台,所述防滑针的嵌设于所述斑块凸台中。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滑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件上设有导电件,所述防滑件由高弹性的导电金属制成并通过所述导电件与轮毂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滑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本体表面设有多个定位凸台,所述防滑轮胎受力超过预设值时,所述防滑针的伸出高于所述定位凸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49348.7A CN108437705A (zh) | 2018-05-11 | 2018-05-11 | 防滑轮胎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449348.7A CN108437705A (zh) | 2018-05-11 | 2018-05-11 | 防滑轮胎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37705A true CN108437705A (zh) | 2018-08-24 |
Family
ID=63203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449348.7A Pending CN108437705A (zh) | 2018-05-11 | 2018-05-11 | 防滑轮胎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43770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21002A (zh) * | 2022-05-07 | 2022-08-19 | 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硬质片层结构金属盐的冬季轮胎胎面胶及其混炼方法和轮胎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921A (ja) * | 1993-06-18 | 1995-01-06 | Yasunori Sato | タイヤに挿入する滑り防止部材及びこの滑り防止部材を使用した滑り防止方法 |
CN1137981A (zh) * | 1995-03-07 | 1996-12-18 |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 具有含炭黑外层胶的硅石增强橡胶胎面的轮胎 |
JP2010179904A (ja) * | 2009-02-09 | 2010-08-19 | Ryoko Omi | タイヤ用ブレーキピン |
CN103085608A (zh) * | 2013-02-08 | 2013-05-08 | 广州市华南橡胶轮胎有限公司 | 一种雪地轮胎 |
CN202965844U (zh) * | 2012-11-21 | 2013-06-05 | 南阳二机防爆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防静电轮胎 |
CN103625227A (zh) * | 2013-11-25 | 2014-03-12 | 周海 | 一种防滑轮胎及其防滑装置 |
CN205989632U (zh) * | 2016-08-02 | 2017-03-01 | 重庆腾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防滑轮胎 |
CN206884611U (zh) * | 2017-07-03 | 2018-01-16 | 山东丰源轮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镶钉雪地轮胎 |
CN107650585A (zh) * | 2017-10-17 | 2018-02-02 | 瞿飞 | 防扎绿色轮胎 |
CN208148971U (zh) * | 2018-05-11 | 2018-11-27 | 秦金平 | 防滑轮胎 |
-
2018
- 2018-05-11 CN CN201810449348.7A patent/CN10843770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71921A (ja) * | 1993-06-18 | 1995-01-06 | Yasunori Sato | タイヤに挿入する滑り防止部材及びこの滑り防止部材を使用した滑り防止方法 |
CN1137981A (zh) * | 1995-03-07 | 1996-12-18 |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 具有含炭黑外层胶的硅石增强橡胶胎面的轮胎 |
JP2010179904A (ja) * | 2009-02-09 | 2010-08-19 | Ryoko Omi | タイヤ用ブレーキピン |
CN202965844U (zh) * | 2012-11-21 | 2013-06-05 | 南阳二机防爆消防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防静电轮胎 |
CN103085608A (zh) * | 2013-02-08 | 2013-05-08 | 广州市华南橡胶轮胎有限公司 | 一种雪地轮胎 |
CN103625227A (zh) * | 2013-11-25 | 2014-03-12 | 周海 | 一种防滑轮胎及其防滑装置 |
CN205989632U (zh) * | 2016-08-02 | 2017-03-01 | 重庆腾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 防滑轮胎 |
CN206884611U (zh) * | 2017-07-03 | 2018-01-16 | 山东丰源轮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镶钉雪地轮胎 |
CN107650585A (zh) * | 2017-10-17 | 2018-02-02 | 瞿飞 | 防扎绿色轮胎 |
CN208148971U (zh) * | 2018-05-11 | 2018-11-27 | 秦金平 | 防滑轮胎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921002A (zh) * | 2022-05-07 | 2022-08-19 | 中策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带有硬质片层结构金属盐的冬季轮胎胎面胶及其混炼方法和轮胎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8148971U (zh) | 防滑轮胎 | |
CN108437705A (zh) | 防滑轮胎 | |
CN107116973A (zh) | 一种梯度弹性非充气轮胎 | |
CN111439070A (zh) | 一种低滚阻噪音的电动汽车轮胎 | |
CN202439523U (zh) | 防滑轮胎 | |
CN212529202U (zh) | 一种低滚阻噪音的电动汽车轮胎 | |
WO2024148780A1 (zh) | 具有良好操控性能的suv轮胎 | |
JP5062716B2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EP3658388B1 (fr) | Bandage pour véhicule | |
CN108715116B (zh) | 雪地胎 | |
CN204222551U (zh) | 防滑弹簧车轮 | |
WO2015176958A1 (en) | Tire profile and molding form | |
US9895936B2 (en) | Dynamic traction cleated tires | |
CN221497558U (zh) | 一种防止花纹沟裂口的工程子午线轮胎 | |
CN2700143Y (zh) | 真空防滑轮胎 | |
CN217197658U (zh) | 一种耐磨损轮胎 | |
CN201901831U (zh) | 防滑网 | |
CN205989632U (zh) | 防滑轮胎 | |
CN201021074Y (zh) | 防滑轮胎 | |
CN221250423U (zh) | 一种高耐磨实用轮胎 | |
CN203727111U (zh) | 防沙地沉陷轮胎蹼 | |
JPS62231804A (ja) | スノ−用タイヤ | |
CN201395018Y (zh) | 修补轮胎扎破孔的堵孔塞 | |
CN221298480U (zh) | 一种防滑橡胶板 | |
CN219634914U (zh) | 一种攀岩用全地形轮胎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