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28618B - 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氮化镓生长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氮化镓生长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28618B CN108428618B CN201810218102.9A CN201810218102A CN108428618B CN 108428618 B CN108428618 B CN 108428618B CN 201810218102 A CN201810218102 A CN 201810218102A CN 108428618 B CN108428618 B CN 10842861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aphene
- substrate
- gallium nitride
- flow rate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436—Intermediate layers between substrates and 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439—Materials
- H01L21/02441—Group 14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 H01L21/02444—Carbon, e.g. diamond-like carb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436—Intermediate layers between substrates and 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494—Structure
- H01L21/02496—Layer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518—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521—Materials
- H01L21/02524—Group 14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 H01L21/02527—Carbon, e.g. diamond-like carb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518—Deposited layers
- H01L21/02521—Materials
- H01L21/02538—Group 13/15 materials
- H01L21/0254—Nitri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02104—Forming layers
- H01L21/02365—Forming inorganic semiconducting materials on a substrate
- H01L21/02612—Formation types
- H01L21/02617—Deposition types
- H01L21/0262—Reduction or decomposition of gaseous compounds, e.g. CV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rystals, And After-Treatments Of Cryst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氮化镓生长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α面的蓝宝石衬底上磁控溅射氮化铝薄膜;(2)通过金属衬底上石墨烯的转移技术,将石墨烯转移到磁控溅射氮化铝薄膜上;(3)对覆盖石墨烯的基板进行热处理;(4)用脉冲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法外延氮化铝作为过渡层;(5)将样品放入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中依次外延低温GaN外延层和高温GaN外延层。该方法可以在工艺步骤少、成本低以及工艺重复性好的前提下得到高质量的氮化镓外延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微电子材料技术领域中的一种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氮化镓生长方法。本发明可以在石墨烯插入层上生长氮化镓,获得的氮化镓可进一步用于制作氮化镓电子器件。
背景技术
以氮化镓为代表的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由于禁带宽度大、电子迁移率高、击穿电场大等优势在光电器件和电子器件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氮化镓外延材料与衬底之间存在较大的晶格失配和热失配,所以异质外延得到的氮化镓在生长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大的应力和形成高密度位错,这些位错对氮化镓基器件的性能和可靠性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降低氮化镓材料生长的位错密度一直是氮化镓研究中的关键问题,生长高质量氮化镓是制作高质量氮化镓电子器件的关键。
刘志斌在其申请的专利文献“一种氮化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石墨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201710192463.6,申请公布号:CN106960781A)中公开了一种氮化镓薄膜和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的步骤是,首先,在半导体的衬底上生长氮化镓缓冲层,然后,在氮化镓缓冲层上形成有孔隙结构的石墨烯催化层,然后,在石墨烯催化层上形成与石墨烯催化层具有相同孔隙结构的石墨烯掩膜层,最后,在石墨烯掩膜层上生长氮化镓层。该方法以具有孔隙结构的石墨烯掩膜层作为掩膜外延生长氮化镓层,可以有效降低氮化镓外延层与石墨烯掩膜层接触部分形成的缺陷,使所形成的氮化镓薄膜能够均匀分布且具有很好的晶相结构,获得高质量的氮化镓。但是,该方法仍然存在的不足之处是:第一,由于该方法需要先外延氮化镓缓冲层,然后在氮化镓缓冲层上形成石墨烯催化层和石墨烯掩膜层,最后再进行氮化镓外延生长,工艺步骤多,成本太高。第二,由于该方法需要形成具有相同孔隙结构的石墨烯催化层和掩膜层,工艺上难以保证每次都形成相同的石墨烯催化层和石墨烯掩膜层,工艺重复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蓝宝石衬底上氮化镓的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生长方法,以减少氮化镓生长的位错,提高氮化镓质量。
为提高氮化镓质量,本发明的具体思路是:首先,在蓝宝石衬底上磁控溅射一层氮化铝薄膜,以缓解衬底与氮化镓之间由于晶格失配产生的应力;然后,将单层石墨烯转移到已经溅射氮化铝薄膜的蓝宝石衬底上,最后,再将样品放入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系统中依次外延脉冲氮化铝过渡层、低温氮化镓外延层和高温氮化镓外延层。
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关键是:采用磁控溅射氮化铝成核层、石墨烯插入层和脉冲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外延脉冲氮化铝过渡层的方式,首先在α面蓝宝石衬底上磁控溅射氮化铝薄膜,然后转移石墨烯插入层,最后再通过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MOCVD外延脉冲氮化铝及低温氮化镓外延层和高温氮化镓外延层;通过调节各外延层生长条件,主要包括反应室压力、温度以及金属源流量等生长条件,对晶格结构进行优化,减少位错的产生,提高氮化镓的质量。
本发明的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在α面的蓝宝石衬底上磁控溅射氮化铝薄膜,在磁控溅射氮化铝薄膜上转移石墨烯,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在石墨烯上依次外延脉冲氮化铝、低温氮化镓和高温氮化镓,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1)磁控溅射氮化铝:
(1a)将α面的蓝宝石衬底置于磁控溅射系统中,反应室压力为1Pa,通入氮气和氩气5min,得到处理后的α面的蓝宝石衬底;
(1b)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以99.999%纯度的铝为靶材,在处理后的α面的蓝宝石衬底上磁控溅射氮化铝,得到磁控溅射氮化铝基板;
(2)转移石墨烯:
(2a)采用化学气相淀积法,在金属衬底上生长石墨烯;
(2b)将生长石墨烯的金属衬底置于1mol/L氯化铁和2mol/L盐酸的混合溶液中12小时去除金属衬底,得到去除金属衬底的石墨烯;
(2c)将去除金属衬底的石墨烯转移到磁控溅射氮化铝基板上,得到覆盖石墨烯的基板;
(3)对基板进行热处理:
(3a)将覆盖石墨烯的基板置于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反应室中,向反应室内通入氢气和氨气4min,对覆盖石墨烯的基板进行处理,得到气体处理后的覆盖石墨烯的基板;
(3b)将反应室温度升到620℃后,再对气体处理后的覆盖石墨烯的基板进行热处理,得到热处理后的基板;
(4)生长脉冲氮化铝:
将反应室压力调至40Torr,温度升到1060℃,通入氢气、氨气和铝源,其中氢气流量为800-1000sccm,氨气流量为2000-3000sccm,铝源流量为6-20μmol/L,采用脉冲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在热处理后的基板上生长脉冲氮化铝,得到脉冲氮化铝基板;
(5)生长低温氮化镓:
保持反应室压力不变,将温度降到900℃,通入氢气、氨气和镓源,其中氢气流量为800-1000sccm,氨气流量为2000-3000sccm,镓源流量为60-120μmol/L,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在脉冲氮化铝基板上生长低温氮化镓,得到低温氮化镓基板;
(6)生长高温氮化镓:
(6a)保持反应室压力不变,将温度升到950℃,通入氢气、氨气和镓源,其中氢气流量为800-1000sccm,氨气流量为2000-3000sccm,镓源流量为60-120μmol/L,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在低温氮化镓基板上生长高温氮化镓;
(6b)将反应室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样品,得到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氮化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由于本发明在处理后的α面蓝宝石衬底上溅射10~100nm的氮化铝薄膜,得到溅射氮化铝基板,在溅射氮化铝基板上再进行生长,克服了现有技术需要先外延氮化镓缓冲层导致的工艺步骤多,成本太高的问题,使得本发明具有工艺步骤少,成本低的优点。
第二,由于本发明将去除金属衬底的石墨烯层转移到溅射氮化铝的基板上,得到覆盖石墨烯的基板,在覆盖石墨烯的基板上再进行生长,克服了现有技术需要形成具有相同孔隙结构的石墨烯催化层和掩膜层,工艺上难以保证每次都形成相同的石墨烯催化层和石墨烯掩膜层,工艺重复性差的问题,使得本发明具工艺重复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效果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附图1,对本发明的实现步骤做进一步的描述。
步骤1.磁控溅射氮化铝。
将α面的蓝宝石衬底置于磁控溅射系统中,反应室压力为1Pa,通入氮气和氩气5min,对α面的蓝宝石衬底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α面的蓝宝石衬底。所述的氮气流量为20-100sccm,氩气流量为40-200sccm。采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以99.999%纯度的铝为靶材,在处理后的α面蓝宝石衬底上溅射氮化铝,结晶质量良好的溅射氮化铝可以缓解衬底与氮化镓之间由于晶格失配产生的应力,得到溅射氮化铝基板。所述的溅射氮化铝的厚度为10-100nm。
步骤2.转移石墨烯。
采用化学气相淀积法,在金属衬底上生长石墨烯。所述的石墨烯的厚度为0.34-3.4nm。将生长石墨烯的金属衬底置于1mol/L氯化铁和2mol/L盐酸的混合溶液中12小时去除金属衬底,得到去除金属衬底的石墨烯。将去除金属衬底的石墨烯转移到溅射氮化铝的基板上,由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热特性使得后续的生长温度取决于蓝宝石衬底的温度,得到覆盖石墨烯的基板。
步骤3.对基板进行热处理。
将覆盖石墨烯的基板置于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反应室中,向反应室内通入氢气和氨气4min,对覆盖石墨烯的基板进行处理,氢气作为载气,让覆盖石墨烯的基板处于氨气环境之中,得到气体处理后的覆盖石墨烯的基板。所述的氢气流量为800sccm,氨气流量为3000sccm。将反应室温度升到620℃后,再对处理后的覆盖石墨烯的基板进行热处理,去除掉覆盖石墨烯的基板表面的杂质和化学键,对覆盖石墨烯的基板表面进行优化,得到热处理后的基板。所述的热处理的时间为15-30min。
步骤4.生长脉冲氮化铝。
将反应室压力调至40Torr,温度升到1060℃,通入氢气、氨气和铝源,其中氢气流量为800-1000sccm,氨气流量为2000-3000sccm,铝源流量为6-20μmol/L,采用脉冲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在热处理后的基板上生长脉冲氮化铝,得到脉冲氮化铝基板。脉冲氮化铝作为过渡层,以提升材料的结晶质量。所述的脉冲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是指在一个脉冲周期T1+T2内,在T1时间内通入氨气,在T2时间内不通入氨气;所述的T1时间设置为12s,T2时间设置为6s,脉冲周期重复的次数为80-200次,脉冲氮化铝的厚度为10-40nm。
步骤5.生长低温氮化镓。
保持反应室压力不变,将温度降到900℃,通入氢气、氨气和镓源,其中氢气流量为800-1000sccm,氨气流量为2000-3000sccm,镓源流量为60-120μmol/L,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在脉冲氮化铝基板上生长低温氮化镓,以避免石墨烯因为受到高温而分解,得到低温氮化镓基板。所述的低温氮化镓厚度为20-500nm。
步骤6.生长高温氮化镓。
保持反应室压力不变,将温度升到950℃,通入氢气、氨气和镓源,其中氢气流量为800-1000sccm,氨气流量为2000-3000sccm,镓源流量为60-120μmol/L,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在低温氮化镓基板上生长高温氮化镓,使得氮化镓在合适的生长温度下进行生长。所述的氮化镓厚度为600-2000nm。将反应室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样品,得到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氮化镓。
参照图2,对本发明得到的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氮化镓的剖面层结构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发明得到的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氮化镓的剖面层结构自下而上依次是α面蓝宝石衬底、磁控溅射氮化铝层、石墨烯层、脉冲氮化铝过渡层、低温氮化镓层和高温氮化镓层。
下面通过在石墨烯插入层以及脉冲氮化铝过渡层结构上生长氮化镓、在石墨烯插入层以及直接法氮化铝过渡层结构上生长氮化镓和在石墨烯插入层结构上生长氮化镓三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在石墨烯插入层以及脉冲氮化铝过渡层结构上生长氮化镓。
步骤一.磁控溅射氮化铝。
将α面的蓝宝石衬底置于磁控溅射系统中,反应室压力为1Pa,通入氮气和氩气5min,对α面的蓝宝石衬底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α面的蓝宝石衬底。所述的氮气流量为20-100sccm,氩气流量为40-200sccm。采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以99.999%纯度的铝为靶材,在处理后的α面蓝宝石衬底上溅射氮化铝,结晶质量良好的溅射氮化铝可以缓解衬底与氮化镓之间由于晶格失配产生的应力,得到溅射氮化铝基板。所述的溅射氮化铝的厚度为10-100nm。
步骤二.转移石墨烯。
采用化学气相淀积法,在金属衬底上生长石墨烯。所述的石墨烯的厚度为0.34-3.4nm。将生长石墨烯的金属衬底置于1mol/L氯化铁和2mol/L盐酸的混合溶液中12小时去除金属衬底,得到去除金属衬底的石墨烯。将去除金属衬底的石墨烯转移到溅射氮化铝的基板上,由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热特性使得后续的生长温度取决于蓝宝石衬底的温度,得到覆盖石墨烯的基板。
步骤三.对基板进行热处理。
将覆盖石墨烯的基板置于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反应室中,向反应室内通入氢气和氨气4min,对覆盖石墨烯的基板进行处理,氢气作为载气,让覆盖石墨烯的基板处于氨气环境之中,得到气体处理后的覆盖石墨烯的基板。所述的氢气流量为800sccm,氨气流量为3000sccm。将反应室温度升到620℃后,再对处理后的覆盖石墨烯的基板进行热处理,去除掉覆盖石墨烯的基板表面的杂质和化学键,对覆盖石墨烯的基板表面进行优化,得到热处理后的基板。所述的热处理的时间为15-30min。
步骤四.生长脉冲氮化铝。
将反应室压力调至40Torr,温度升到1060℃,通入氢气、氨气和铝源,其中氢气流量为800-1000sccm,氨气流量为2000-3000sccm,铝源流量为6-20μmol/L,采用脉冲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在热处理后的基板上生长脉冲氮化铝,得到脉冲氮化铝基板。脉冲氮化铝作为过渡层,以提升材料的结晶质量。所述的脉冲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是指在一个脉冲周期T1+T2内,在T1时间内通入氨气,在T2时间内不通入氨气;所述的T1时间设置为12s,T2时间设置为6s,脉冲周期重复的次数为80-200次,脉冲氮化铝的厚度为10-40nm。
步骤五.生长低温氮化镓。
保持反应室压力不变,将温度降到900℃,通入氢气、氨气和镓源,其中氢气流量为800-1000sccm,氨气流量为2000-3000sccm,镓源流量为60-120μmol/L,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在脉冲氮化铝基板上生长低温氮化镓,以避免石墨烯因为受到高温而分解,得到低温氮化镓基板。所述的低温氮化镓厚度为20-500nm。
步骤六.生长高温氮化镓。
保持反应室压力不变,将温度升到950℃,通入氢气、氨气和镓源,其中氢气流量为800-1000sccm,氨气流量为2000-3000sccm,镓源流量为60-120μmol/L,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在低温氮化镓基板上生长高温氮化镓,使得氮化镓在合适的生长温度下进行生长。所述的氮化镓厚度为600-2000nm。将反应室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样品,得到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以及脉冲氮化铝过渡层结构的氮化镓。
实施例2:在石墨烯插入层以及直接法氮化铝过渡层结构上生长氮化镓。
步骤a.磁控溅射氮化铝。
将α面的蓝宝石衬底置于磁控溅射系统中,反应室压力为1Pa,通入氮气和氩气5min,对α面的蓝宝石衬底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α面的蓝宝石衬底。所述的氮气流量为20-100sccm,氩气流量为40-200sccm。采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以99.999%纯度的铝为靶材,在处理后的α面蓝宝石衬底上溅射氮化铝,结晶质量良好的溅射氮化铝可以缓解衬底与氮化镓之间由于晶格失配产生的应力,得到溅射氮化铝基板。所述的溅射氮化铝的厚度为10-100nm。
步骤b.转移石墨烯。
采用化学气相淀积法,在金属衬底上生长石墨烯。所述的石墨烯的厚度为0.34-3.4nm。将生长石墨烯的金属衬底置于1mol/L氯化铁和2mol/L盐酸的混合溶液中12小时去除金属衬底,得到去除金属衬底的石墨烯。将去除金属衬底的石墨烯转移到溅射氮化铝的基板上,由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热特性使得后续的生长温度取决于蓝宝石衬底的温度,得到覆盖石墨烯的基板。
步骤c.对基板进行热处理。
将覆盖石墨烯的基板置于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反应室中,向反应室内通入氢气和氨气4min,对覆盖石墨烯的基板进行处理,氢气作为载气,让覆盖石墨烯的基板处于氨气环境之中,得到气体处理后的覆盖石墨烯的基板。所述的氢气流量为800sccm,氨气流量为3000sccm。将反应室温度升到620℃后,再对处理后的覆盖石墨烯的基板进行热处理,去除掉覆盖石墨烯的基板表面的杂质和化学键,对覆盖石墨烯的基板表面进行优化,得到热处理后的基板。所述的热处理的时间为15-30min。
步骤d.生长直接法氮化铝。
将反应室压力调至40Torr,温度升到1060℃,通入氢气、氨气和铝源,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在热处理后的基板上生长氮化铝。氮化铝作为过渡层,以提升材料的结晶质量,得到氮化铝基板。所述氮化铝的厚度为10-40nm。
步骤e.生长低温氮化镓。
保持反应室压力不变,将温度降到900℃,通入氢气、氨气和镓源,其中氢气流量为800-1000sccm,氨气流量为2000-3000sccm,镓源流量为60-120μmol/L,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在脉冲氮化铝基板上生长低温氮化镓,以避免石墨烯因为受到高温而分解,得到低温氮化镓基板。所述的低温氮化镓厚度为20-500nm。
步骤f.生长高温氮化镓。
保持反应室压力不变,将温度升到950℃,通入氢气、氨气和镓源,其中氢气流量为800-1000sccm,氨气流量为2000-3000sccm,镓源流量为60-120μmol/L,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在低温氮化镓基板上生长高温氮化镓,使得氮化镓在合适的生长温度下进行生长。所述的氮化镓厚度为600-2000nm。将反应室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样品,得到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以及直接法氮化铝过渡层结构的氮化镓。
实施例3:在石墨烯插入层结构上生长氮化镓。
步骤Ⅰ.磁控溅射氮化铝。
将α面的蓝宝石衬底置于磁控溅射系统中,反应室压力为1Pa,通入氮气和氩气5min,对α面的蓝宝石衬底进行处理,得到处理后的α面的蓝宝石衬底。所述的氮气流量为20-100sccm,氩气流量为40-200sccm。采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以99.999%纯度的铝为靶材,在处理后的α面蓝宝石衬底上溅射氮化铝,结晶质量良好的溅射氮化铝可以缓解衬底与氮化镓之间由于晶格失配产生的应力,得到溅射氮化铝基板。所述的溅射氮化铝的厚度为10-100nm。
步骤Ⅱ.转移石墨烯。
采用化学气相淀积法,在金属衬底上生长石墨烯。所述的石墨烯的厚度为0.34-3.4nm。将生长石墨烯的金属衬底置于1mol/L氯化铁和2mol/L盐酸的混合溶液中12小时去除金属衬底,得到去除金属衬底的石墨烯。将去除金属衬底的石墨烯转移到溅射氮化铝的基板上,由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热特性使得后续的生长温度取决于蓝宝石衬底的温度,得到覆盖石墨烯的基板。
步骤Ⅲ.对基板进行热处理。
将覆盖石墨烯的基板置于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反应室中,向反应室内通入氢气和氨气4min,对覆盖石墨烯的基板进行处理,氢气作为载气,让覆盖石墨烯的基板处于氨气环境之中,得到气体处理后的覆盖石墨烯的基板。所述的氢气流量为800sccm,氨气流量为3000sccm。将反应室温度升到620℃后,再对处理后的覆盖石墨烯的基板进行热处理,去除掉覆盖石墨烯的基板表面的杂质和化学键,对覆盖石墨烯的基板表面进行优化,得到热处理后的基板。所述的热处理的时间为15-30min。
步骤Ⅳ.生长低温氮化镓。
保持反应室压力不变,将温度降到900℃,通入氢气、氨气和镓源,其中氢气流量为800-1000sccm,氨气流量为2000-3000sccm,镓源流量为60-120μmol/L,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在脉冲氮化铝基板上生长低温氮化镓,以避免石墨烯因为受到高温而分解,得到低温氮化镓基板。所述的低温氮化镓厚度为20-500nm。
步骤Ⅴ.生长高温氮化镓。
保持反应室压力不变,将温度升到950℃,通入氢气、氨气和镓源,其中氢气流量为800-1000sccm,氨气流量为2000-3000sccm,镓源流量为60-120μmol/L,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在低温氮化镓基板上生长高温氮化镓,使得氮化镓在合适的生长温度下进行生长。所述的氮化镓厚度为600-2000nm。将反应室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样品,得到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以及无氮化铝过渡层结构的氮化镓。
Claims (7)
1.一种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氮化镓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α面的蓝宝石衬底上磁控溅射氮化铝薄膜,在磁控溅射氮化铝薄膜上转移石墨烯,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在石墨烯上依次外延脉冲氮化铝、低温氮化镓和高温氮化镓,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如下:
(1)磁控溅射氮化铝:
(1a)将α面的蓝宝石衬底置于磁控溅射系统中,反应室压力为1Pa,通入氮气和氩气5min,得到处理后的α面的蓝宝石衬底;
(1b)采用磁控溅射的方法,以99.999%纯度的铝为靶材,在处理后的α面的蓝宝石衬底上磁控溅射氮化铝,磁控溅射氮化铝的厚度为10-100nm,得到磁控溅射氮化铝基板;
(2)转移石墨烯:
(2a)采用化学气相淀积法,在金属衬底上生长厚度为0.34-3.4nm石墨烯;
(2b)将生长石墨烯的金属衬底置于1mol/L氯化铁和2mol/L盐酸的混合溶液中12小时去除金属衬底,得到去除金属衬底的石墨烯;
(2c)将去除金属衬底的石墨烯转移到磁控溅射氮化铝基板上,得到覆盖石墨烯的基板;
(3)对基板进行热处理:
(3a)将覆盖石墨烯的基板置于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反应室中,向反应室内通入氢气和氨气4min,对覆盖石墨烯的基板进行处理,得到气体处理后的覆盖石墨烯的基板;
(3b)将反应室温度升到620℃后,再对气体处理后的覆盖石墨烯的基板进行热处理,得到热处理后的基板;
(4)生长脉冲氮化铝:
将反应室压力调至40Torr,温度升到1060℃,通入氢气、氨气和铝源,其中氢气流量为800-1000sccm,氨气流量为2000-3000sccm,铝源流量为6-20μmol/L,采用脉冲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在热处理后的基板上生长脉冲氮化铝,得到脉冲氮化铝基板;
(5)生长低温氮化镓:
保持反应室压力不变,将温度降到900℃,通入氢气、氨气和镓源,其中氢气流量为800-1000sccm,氨气流量为2000-3000sccm,镓源流量为60-120μmol/L,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在脉冲氮化铝基板上生长低温氮化镓,低温氮化镓厚度为20-500nm,得到低温氮化镓基板;
(6)生长高温氮化镓:
(6a)保持反应室压力不变,将温度升到950℃,通入氢气、氨气和镓源,其中氢气流量为800-1000sccm,氨气流量为2000-3000sccm,镓源流量为60-120μmol/L,采用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在低温氮化镓基板上生长高温氮化镓;
(6b)将反应室温度降至室温后取出样品,得到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氮化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氮化镓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a)中所述的氮气流量为20-100sccm,氩气流量为40-200sc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氮化镓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a)中所述的氢气流量为800sccm,氨气流量为3000sc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氮化镓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b)所述的热处理的时间为15-3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氮化镓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脉冲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法是指在一个脉冲周期T1+T2内,在T1时间内通入氨气,在T2时间内不通入氨气;所述的T1时间设置为12s,T2时间设置为6s,脉冲周期重复的次数为80-200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氮化镓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脉冲氮化铝的厚度为10-4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氮化镓生长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a)中所述的高温氮化镓厚度为600-2000n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18102.9A CN108428618B (zh) | 2018-03-16 | 2018-03-16 | 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氮化镓生长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218102.9A CN108428618B (zh) | 2018-03-16 | 2018-03-16 | 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氮化镓生长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28618A CN108428618A (zh) | 2018-08-21 |
CN108428618B true CN108428618B (zh) | 2020-06-16 |
Family
ID=63158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218102.9A Active CN108428618B (zh) | 2018-03-16 | 2018-03-16 | 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氮化镓生长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42861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346530A (zh) * | 2018-09-12 | 2019-02-1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GaN基肖特基势垒二极管SBD器件及制备方法 |
CN109285761B (zh) * | 2018-09-19 | 2024-07-23 |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 | 一种氮化铝膜的制备方法 |
CN112053942A (zh) * | 2020-09-14 | 2020-12-08 | 吉林大学 | 一种在石墨烯上生长GaN薄膜的方法 |
CN113078046B (zh) * | 2021-03-26 | 2022-07-29 | 华厦半导体(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氮化镓同质衬底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583019A (zh) * | 2022-01-17 | 2022-06-03 | 华灿光电(浙江)有限公司 | 提高晶体质量的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制备方法 |
CN114639592A (zh) * | 2022-01-26 | 2022-06-17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金刚石基氮化镓外延的衬底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94469A (zh) * | 2012-10-30 | 2014-05-14 | 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氮化镓薄膜层的制备方法及衬底 |
KR20180009877A (ko) * | 2016-07-20 | 2018-01-30 | 한국세라믹기술원 | 광전극 재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760795B (zh) * | 2011-04-29 | 2015-07-01 | 清华大学 | 发光二极管的制备方法 |
CN105655238B (zh) * | 2016-03-08 | 2018-05-15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石墨烯与磁控溅射氮化铝的硅基氮化镓生长方法 |
CN105977135B (zh) * | 2016-05-19 | 2018-07-06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二硫化锡和磁控溅射氮化铝的氮化镓生长方法 |
CN106960781A (zh) * | 2017-03-28 | 2017-07-18 | 刘志斌 | 一种氮化镓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石墨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
-
2018
- 2018-03-16 CN CN201810218102.9A patent/CN10842861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94469A (zh) * | 2012-10-30 | 2014-05-14 | 北京北方微电子基地设备工艺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氮化镓薄膜层的制备方法及衬底 |
KR20180009877A (ko) * | 2016-07-20 | 2018-01-30 | 한국세라믹기술원 | 광전극 재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Direct growth of GaN on sapphire with non-catalytic CVD graphene layers at high temperature;Yu Xu等;《 2016 13th China International Forum on Solid State Lighting: International Forum on Wide Bandgap Semiconductors China》;20170105;第97-100页 * |
石墨烯透明电极在氮化镓基光电器件中的应用;中国科学院;《科学通报》;20140430;第59卷(第12期);第1087-1093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28618A (zh) | 2018-08-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28618B (zh) | 基于石墨烯插入层结构的氮化镓生长方法 | |
CN105655238B (zh) | 基于石墨烯与磁控溅射氮化铝的硅基氮化镓生长方法 | |
US11031240B2 (en) | Method for growing gallium nitride based on graphene and magnetron sputtered aluminum nitride | |
CN104409319B (zh) | 一种石墨烯基底上生长高质量GaN 缓冲层的制备方法 | |
CN113235047B (zh) | 一种AlN薄膜的制备方法 | |
CN105633225A (zh) | 基于石墨烯与磁控溅射氮化铝的氮化镓生长方法 | |
CN105734530B (zh) | 在石墨烯上基于磁控溅射氮化铝的氮化镓生长方法 | |
CN105861987A (zh) | 基于六方氮化硼和磁控溅射氮化铝的氮化镓生长方法 | |
CN105810562B (zh) | 基于二硫化钼和磁控溅射氮化铝的氮化镓生长方法 | |
CN116053120B (zh) | 氮化物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8878266B (zh) | 一种在多晶或非晶衬底上生长单晶氮化镓薄膜的方法 | |
CN105931946B (zh) | 基于黑磷和磁控溅射氮化铝的氮化镓生长方法 | |
CN113130296A (zh) | 一种六方氮化硼上生长氮化镓的方法 | |
CN102820211A (zh) | 制备非极性A面GaN薄膜的方法 | |
CN111739791A (zh) | 一种氮化镓材料的外延结构及制备方法 | |
CN114899099A (zh) | 一种金刚石衬底上生长氮化镓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的外延方法 | |
CN101901761A (zh) | 基于γ面LiAlO2衬底上非极性m面GaN的MOCVD生长方法 | |
CN104328390B (zh) | 一种GaN/金刚石膜复合片的制备方法 | |
CN110670135A (zh) | 一种氮化镓单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977135A (zh) | 基于二硫化锡和磁控溅射氮化铝的氮化镓生长方法 | |
TW202314035A (zh) | 異質磊晶晶圓的製造方法 | |
JP2005203666A (ja) | 化合物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 |
CN115938940A (zh) | 一种氮化硼范德华外延氮化镓微波材料及生长方法 | |
CN103255389A (zh) | 一种在硅衬底上外延生长iii族氮化物半导体材料的方法 | |
CN114899106A (zh) | 一种高厚度、高质量Ga2O3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