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28041A - 一种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28041A CN108428041A CN201810077375.6A CN201810077375A CN108428041A CN 108428041 A CN108428041 A CN 108428041A CN 201810077375 A CN201810077375 A CN 201810077375A CN 108428041 A CN108428041 A CN 1084280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rmission
- rights management
- control
- authority
- control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4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e.g. of flood or hurricane; Forecasting, e.g. risk assessment or mapp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方法,包括:步骤S1、在系统中建立由就地测控站点、区域调度中心和智能管控中心构成的三级权限管理层的结构;步骤S2、在系统中提供权限配置模块,以供用户对三级权限管理层的相应防洪排涝设备进行权限配置;步骤S3、在系统中为每一级权限管理层提供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各级权限管理层的权限进行管理,且当系统运行时,将依据系统属性获取各级权限管理层对应的用户权限。本发明通过建立三级权限管理结构,并为三级权限管理结构提供了三层设备的权限配置及管理功能,大大加强了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管理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国内很多城市现有的联排联调系统的集控中心只有数据监控的大屏幕,只有下层站点有相对完善的控制系统。但是控制系统没有权限管理的功能,系统的调度控制完全靠各级领导、操控人员电话指挥操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方法及装置,通过建立三级权限管理结构,并为三级权限管理结构提供了三层设备的权限配置功能,大大加强了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管理功能。
本发明方法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1、在系统中建立由就地测控站点、区域调度中心和智能管控中心构成的三级权限管理层的结构;
步骤S2、在系统中提供权限配置模块,以供用户对三级权限管理层的相应防洪排涝设备进行权限配置;
步骤S3、在系统中为每一级权限管理层提供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各级权限管理层的权限进行管理,且当系统运行时,将依据系统属性获取各级权限管理层对应的用户权限。
本发明系统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由就地测控站点、区域调度中心和智能管控中心构成的三级权限管理层的结构;系统中提供权限配置模块,以供用户对三级权限管理层的相应防洪排涝设备进行权限配置;系统中为每一级权限管理层提供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各级权限管理层的权限进行管理,且当系统运行时,将依据系统属性获取各级权限管理层对应的用户权限。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就地测控站点包括各个水库站点、排涝站点、雨水泵站以及污水泵站;所述区域调度中心为多个距离比较近的或者同属于一个流域的就地测控站点经人为集中划定形成的监控管理的调度平台;所述智能管控中心为全市范围内的所有区域调度中心、就地测控站点的集中监控管理中心;所述就地测控站点、区域调度中心、智能管控中心对设备控制权限依次降低。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权限配置模块为所述就地测控站点提供的配置规则有:
就地控制模式,即通过设备电气柜上的物理按钮,手动控制设备的启停;
远程控制模式,即通过所述就地测控站的触摸屏、操作员站或其他HMI设备,对现场设备进行启停控制;
且所述就地控制模式对设备的控制权限高于所述远程控制模式对设备的控制权限。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权限管理模块对于系统权限交付的原则是:
(1)、权限低的权限管理层能向权限高的权限管理层提出需要设备控制权限的请求,待权限高的权限管理层同意后,即将权限交付给提出申请的权限低的权限管理层;
(2)、权限低的权限管理层向权限高的权限管理层申请时,只能逐级申请,不能跨级申请;
(3)、权限高的层级能跨级直接要回设备的控制权限;
(4)、各权限管理层之间权限的交付必须通过申请、确认的方式移交,控制权限的切换由不具有当前控制权限方发起请求,并经当前控制权限所有方允许并确认(软件上收到请求,并操作确认)后完成切换,可避免切换发生在无人值守或请求的情况发生,以防无人监视系统运行,可避免切换发生在当前控制方未授权的情况发生,以防影响当前的应急操作;
(5)、拥有设备控制权限的权限管理层具备对相关设备及参数的控制、操作、修改、管理权限;没有设备控制权限的权限管理层只能对相关设备及参数进行监视,不能进行修改、操作。
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权限管理模块通过中间IO信息点作为权限标志位变量来区分当前权限归属状态,通过人机界面元件功能代码来判断所述权限标志位变量值,并结合对应画面区域分类判断是否为可控制。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通过建立三级权限管理结构,并为三级权限管理结构提供了三层设备的权限配置及管理功能,大大加强了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管理功能。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三级权限管理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权限管理的执行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中权限管理的一界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权限转移过程中权限控制情况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权限的归属标识管理交付与取回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方法,包括:
步骤S1、在系统中建立由就地测控站点、区域调度中心和智能管控中心构成的三级权限管理层的结构;如图1所示,本发明中所述就地测控站点包括各个水库站点、排涝站点、雨水泵站以及污水泵站;所述区域调度中心为多个距离比较近的或者同属于一个流域的就地测控站点经人为集中划定形成的监控管理的调度平台;所述智能管控中心为全市范围内的所有区域调度中心、就地测控站点的集中监控管理中心;所述就地测控站点、区域调度中心、智能管控中心对设备控制权限依次降低。
步骤S2、在系统中提供权限配置模块,以供用户对三级权限管理层的相应防洪排涝设备进行权限配置;
步骤S3、在系统中为每一级权限管理层提供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各级权限管理层的权限进行管理,且当系统运行时,将依据系统属性获取各级权限管理层对应的用户权限。
对应上述方法,本发明的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系统具有由就地测控站点、区域调度中心和智能管控中心构成的三级权限管理层的结构;系统中提供权限配置模块,以供用户对三级权限管理层的相应防洪排涝设备进行权限配置;系统中为每一级权限管理层提供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各级权限管理层的权限进行管理,且当系统运行时,将依据系统属性获取各级权限管理层对应的用户权限。
本发明中所述权限配置模块为所述就地测控站点提供的配置规则有:
就地控制模式,即通过设备电气柜上的物理按钮,手动控制设备的启停;
远程控制模式,即通过所述就地测控站的触摸屏、操作员站或其他HMI设备,对现场设备进行启停控制;
且所述就地控制模式对设备的控制权限高于所述远程控制模式对设备的控制权限。
本发明中所述权限管理模块对于系统权限交付的原则对应的流程如图2所示:
(1)、权限低的权限管理层能向权限高的权限管理层提出需要设备控制权限的请求,待权限高的权限管理层同意后,即将权限交付给提出申请的权限低的权限管理层;
(2)、权限低的权限管理层向权限高的权限管理层申请时,只能逐级申请,不能跨级申请;
(3)、权限高的层级能跨级直接要回设备的控制权限;
(4)、结合图3所示,各权限管理层之间权限的交付必须通过申请、确认的方式移交,控制权限的切换由不具有当前控制权限方发起请求,并经当前控制权限所有方允许并确认(软件上收到请求,并操作确认)后完成切换,可避免切换发生在无人值守或请求的情况发生,以防无人监视系统运行,可避免切换发生在当前控制方未授权的情况发生,以防影响当前的应急操作;
(5)、拥有设备控制权限的权限管理层具备对相关设备及参数的控制、操作、修改、管理权限;没有设备控制权限的权限管理层只能对相关设备及参数进行监视,不能进行修改、操作。
其中,如图3所示,本发明中的权限只是作为一个是否具备设备控制功能的标识,所述权限管理模块通过中间IO信息点作为权限标志位变量来区分当前权限归属状态,通过人机界面元件功能代码来判断所述权限标志位变量值,并结合对应画面区域分类判断是否为可控制。有权限的,具备在IAPview操作员站上对设备进行远程管控、监视的功能,而无权限的,则只具备在IAPview操作员站上对设备进行监视的功能。类似于IAPview目前已有的账户权限管理功能,对单张IAPview工艺流程图画面,进行“写数据”“联动画面”“联动操作窗”“联动逻辑”“联动视频”“联动规程”“联动图纸”“元件属性”“任务切换”“退出系统”“存储配方”“删除配方”“下载配方”“打印”“组态切换”“全屏切换”等功能的限制。有权限的层级,具备对以上功能的操作权限,无权限的层级,则不能进行以上操作。层级是否拥有以上功能的操作权限,即权限是否归属于该层级,将通过权限标识来区分。且本发明中以测控站点全体设备、对象信息为控制权限切换的基本单位,即控制权限切换时,代表整个测控站点的全体设备、对象的控制权同时同批次进行移交转移;从而有效避免测控站点不同设备受不同控制方同时按不同控制思路操作所产生的风险。
以福州市防洪排涝智能管控系统为例,整个系统目前架构体系中包含就地测控站点,如八一水库、过溪水库、斗顶水库、紫阳污水泵站、东风排涝站、福飞雨水泵站等;系统将一定范围内的就地测控站点,进行区域调度管控,建立区域调度中心;在区域调度中心上层,再增设智能管控中心。其中,智能管控中心能监测全市各区域、站点的实时水雨情数据,并结合气象预报数据,经由模型计算预测,智能协调全市各区域、站点的水雨情况,实现全市水系统的联排联调。
如图4所示,当控制权限在测控站点时,所有设备在本站控制,远程中心只能监视,投自动情况下可响应远程综合指令;当控制权限在区域中心时,八一水库所有设备在区域中心控制,测控站点与总调度中心只能监视,投自动情况下可响应总调度中心综合指令;当控制权限在区域中心时,八一水库所有设备在总调度中心控制,测控站点与区域调度中心只能监视,投自动情况下可响应总调度中心综合指令。
各权限管理层是否拥有以上功能的操作权限,即权限是否归属于该层级,将通过权限标识来区分。以八一水库、斗顶水库、过溪水库三个就地测控站点为例,三个就地测控站点构成一个区域,假设为八一管理处,八一管理处上层则为智能管控中心。假设八一的权限标识信号为DO001,斗顶的权限标识信号为DO011,过溪的权限标识为DO021,管理处的权限标识为D0101。那么,按照前文所述的权限优先级及交付原则,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前提下,权限的归属标识按图5方式管理交付与取回,如图5所示,八一、斗顶、过溪、管理处的权限标识,分别为DO001、DO011、DO021、DO101,DO权限标识为1时,表示该站点或层级无相关设备管控权限,只具备监视权限,DO权限标识为0时,表示该站点或层级有相关设备的管控权。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们所描述的具体的实施例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定,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依照本发明的精神所作的等效的修饰以及变化,都应当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在系统中建立由就地测控站点、区域调度中心和智能管控中心构成的三级权限管理层的结构;
步骤S2、在系统中提供权限配置模块,以供用户对三级权限管理层的相应防洪排涝设备进行权限配置;
步骤S3、在系统中为每一级权限管理层提供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各级权限管理层的权限进行管理,且当系统运行时,将依据系统属性获取各级权限管理层对应的用户权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就地测控站点包括各个水库站点、排涝站点、雨水泵站以及污水泵站;
所述区域调度中心为多个距离比较近的或者同属于一个流域的就地测控站点经人为集中划定形成的监控管理的调度平台;
所述智能管控中心为全市范围内的所有区域调度中心、就地测控站点的集中监控管理中心;
所述就地测控站点、区域调度中心、智能管控中心对设备控制权限依次降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限配置模块为所述就地测控站点提供的配置规则有:
就地控制模式,即通过设备电气柜上的物理按钮,手动控制设备的启停;
远程控制模式,即通过所述就地测控站的触摸屏、操作员站或其他HMI设备,对现场设备进行启停控制;
且所述就地控制模式对设备的控制权限高于所述远程控制模式对设备的控制权限。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权限管理模块对于系统权限交付的原则是:
(1)、权限低的权限管理层能向权限高的权限管理层提出需要设备控制权限的请求,待权限高的权限管理层同意后,即将权限交付给提出申请的权限低的权限管理层;
(2)、权限低的权限管理层向权限高的权限管理层申请时,只能逐级申请,不能跨级申请;
(3)、权限高的层级能跨级直接要回设备的控制权限;
(4)、各权限管理层之间权限的交付必须通过申请、确认的方式移交;
(5)、拥有设备控制权限的权限管理层具备对相关设备及参数的控制、操作、修改、管理权限;没有设备控制权限的权限管理层只能对相关设备及参数进行监视,不能进行修改、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限管理模块通过中间IO信息点作为权限标志位变量来区分当前权限归属状态,通过人机界面元件功能代码来判断所述权限标志位变量值,并结合对应画面区域分类判断是否为可控制。
6.一种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系统具有由就地测控站点、区域调度中心和智能管控中心构成的三级权限管理层的结构;
系统中提供权限配置模块,以供用户对三级权限管理层的相应防洪排涝设备进行权限配置;
系统中为每一级权限管理层提供权限管理模块,用于对各级权限管理层的权限进行管理,且当系统运行时,将依据系统属性获取各级权限管理层对应的用户权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就地测控站点包括各个水库站点、排涝站点、雨水泵站以及污水泵站;
所述区域调度中心为多个距离比较近的或者同属于一个流域的就地测控站点经人为集中划定形成的监控管理的调度平台;
所述智能管控中心为全市范围内的所有区域调度中心、就地测控站点的集中监控管理中心;
所述就地测控站点、区域调度中心、智能管控中心对设备控制权限依次降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限配置模块为所述就地测控站点提供的配置规则有:
就地控制模式,即通过设备电气柜上的物理按钮,手动控制设备的启停;
远程控制模式,即通过所述就地测控站的触摸屏、操作员站或其他HMI设备,对现场设备进行启停控制;
且所述就地控制模式对设备的控制权限高于所述远程控制模式对设备的控制权限。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权限管理模块对于系统权限交付的原则是:
(1)、权限低的权限管理层能向权限高的权限管理层提出需要设备控制权限的请求,待权限高的权限管理层同意后,即将权限交付给提出申请的权限低的权限管理层;
(2)、权限低的权限管理层向权限高的权限管理层申请时,只能逐级申请,不能跨级申请;
(3)、权限高的层级能跨级直接要回设备的控制权限;
(4)、各权限管理层之间权限的交付必须通过申请、确认的方式移交;
(5)、拥有设备控制权限的权限管理层具备对相关设备及参数的控制、操作、修改、管理权限;没有设备控制权限的权限管理层只能对相关设备及参数进行监视,不能进行修改、操作。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权限管理模块通过中间IO信息点作为权限标志位变量来区分当前权限归属状态,通过人机界面元件功能代码来判断所述权限标志位变量值,并结合对应画面区域分类判断是否为可控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77375.6A CN108428041A (zh) | 2018-01-26 | 2018-01-26 | 一种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77375.6A CN108428041A (zh) | 2018-01-26 | 2018-01-26 | 一种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28041A true CN108428041A (zh) | 2018-08-21 |
Family
ID=63156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077375.6A Pending CN108428041A (zh) | 2018-01-26 | 2018-01-26 | 一种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428041A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61281A (zh) * | 2008-08-28 | 2010-03-03 |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分布式监控系统中控制权限移交的方法 |
CN102707699A (zh) * | 2012-06-20 | 2012-10-03 |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 | 一种无人值守型水库供水控制及管理系统 |
CN103136827A (zh) * | 2013-01-21 | 2013-06-05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家电系统的权限控制方法 |
WO2017075824A1 (zh) * | 2015-11-06 | 2017-05-1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锚点更换的方法及设备 |
CN107544423A (zh) * | 2017-10-20 | 2018-01-05 | 爱普(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洪排涝管控中心的规划部署方法及系统 |
-
2018
- 2018-01-26 CN CN201810077375.6A patent/CN10842804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61281A (zh) * | 2008-08-28 | 2010-03-03 |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分布式监控系统中控制权限移交的方法 |
CN102707699A (zh) * | 2012-06-20 | 2012-10-03 | 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开发工程建设管理局 | 一种无人值守型水库供水控制及管理系统 |
CN103136827A (zh) * | 2013-01-21 | 2013-06-05 |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家电系统的权限控制方法 |
WO2017075824A1 (zh) * | 2015-11-06 | 2017-05-11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锚点更换的方法及设备 |
CN107544423A (zh) * | 2017-10-20 | 2018-01-05 | 爱普(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洪排涝管控中心的规划部署方法及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56934B (zh) | 一种智慧型主动式交通信号控制器的控制方法 | |
CN103718566B (zh) | 社会基础设施控制系统、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服务器 | |
CN104050743B (zh) | 一种门禁系统的设防监控系统及方法 | |
CN109587242A (zh) | 物联网平台系统及其云端平台和本地终端 | |
CN102291280A (zh) | 基于云计算的智能测控物联网平台及其测控方法 | |
CN102224470A (zh) | 用于提供控制和自动化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6878416A (zh) | 一种建筑设备协同互联智能化集成管理系统 | |
CN102186063A (zh) | 变电站智能视频监控方法 | |
WO2020238418A1 (zh) | 域间的数据交互方法及装置 | |
CN101742706B (zh) | 基于公用无线通讯网络的对讲系统及其注册和控制方法 | |
CN107194583A (zh) | 一种用于优化电力调度的管理系统 | |
CN110245828A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井盖的远程管控系统及井盖管控方法 | |
CN108390373A (zh) | 一种配电网合环转供电辅助决策系统 | |
CN110301333A (zh) | 一种节水灌溉控制管理系统 | |
CN107544423A (zh) | 一种防洪排涝管控中心的规划部署方法及系统 | |
CN112711200B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智慧楼宇管理系统 | |
CN110471385A (zh) | 智慧泵闸控制系统 | |
CN110070652A (zh) | 一种门禁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2280895B (zh) | 一种区域电网增量式多目标分层动态无功控制方法 | |
CN109002901A (zh) | 一种省地县一体化电网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及装置 | |
CN201557163U (zh) | 基于公用无线通讯网络的对讲系统 | |
CN206431621U (zh) | 一种基于大数据共建共享的智慧社区系统 | |
CN108428041A (zh) | 一种防洪排涝系统联排联调的权限管理方法及系统 | |
CN105421298A (zh) | 基于多屏展示的闸门控制方法 | |
Kolobova | Renovation of Moscow as a Subprogram of Creation of a Creative Cit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