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17963A -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输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输入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17963A CN108417963A CN201810113255.7A CN201810113255A CN108417963A CN 108417963 A CN108417963 A CN 108417963A CN 201810113255 A CN201810113255 A CN 201810113255A CN 108417963 A CN108417963 A CN 1084179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lligent terminal
- input equipment
- antenna
- operation portion
- enhancement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20—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 A63F13/23—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game device, e.g. specific interfaces between game controller and console
- A63F13/235—Input arrangements for video game device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game device, e.g. specific interfaces between game controller and console using a wireless connection, e.g. infrared or picone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9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video game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3F13/20 or A63F13/25, e.g. housing, wiring, connections or cabinets
- A63F13/92—Video game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hand-held while playing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13/00—Video games, i.e. games using an electronically generated display having two or more dimensions
- A63F13/9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video game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3F13/20 or A63F13/25, e.g. housing, wiring, connections or cabinets
- A63F13/98—Accessories, i.e. detachable arrangements optional for the use of the video game device, e.g. grip supports of game controll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输入设备,所述输入设备与所述智能终端通信连接,将接收的输入操作发送到所述智能终端内,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所述输入操作,所述输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天线信号增强单元,设于所述输入设备内,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耦合;所述输入设备与所述智能终端连接时,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的距离小于等于一距离阈值。上述技术方案实施后,增强智能终端中的天线的收发信号的能力,使得用户获得更好的智能终端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输入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游戏产业的发展,智能终端成为游戏娱乐的主要设备之一。智能终端通讯性能的好劣会影响到在线游戏的用户体验,例如画面或声音卡顿、掉帧、操作指令延迟等问题。同时,为了提升智能终端游戏的操控体验,市面上出现了各种与智能终端配套的输入设备。但部分输入设备,如图1,因其构造设计,会遮挡到智能终端的通讯天线,恶化智能终端的通讯性能恶化。如图2所示,顶部和底部是智能终端通讯天线的主要布局区域,如图3所示,手柄的结构材质、内部器件会影响到智能终端天线性能。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输入设备,保障智能终端的通讯性能。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输入设备,在输入设备内设置有天线信号增强单元,使得输入设备对智能终端的通讯性能不但没有恶化,反而有所增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输入设备,所述输入设备与所述智能终端通信连接,将接收的输入操作发送到所述智能终端内,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所述输入操作,所述输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天线信号增强单元,设于所述输入设备内,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耦合;所述输入设备与所述智能终端连接时,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的距离小于等于一距离阈值。
优选地,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为一金属导体。
优选地,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的形状包括至少一直边;所述输入设备与所述智能终端连接时,所述直边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呈L形,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的一边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平行,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的另一边朝向背离所述智能终端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呈长条形,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距离阈值为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工作频段波长的0.05至2倍。
优选地,所述距离阈值为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工作频段波长的0.15倍。
优选地,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沿所述智能终端的顶部边缘或底部边缘布设;所述输入设备与所述智能终端的顶部或底部连接;所述天线增强信号单元设于所述输入设备内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对应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输入设备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容纳所述智能终端的顶部或底部;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设于所述凹槽底部;所述输入设备与所述智能终端连接时,所述智能终端的顶部或底部插入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凹槽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对应的侧壁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的形状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的边缘形状相适应;所述输入设备与所述智能终端连接时,通过所述缺口露出所述屏幕。
优选地,所述输入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操作部、第二操作部、第三操作部;所述输入设备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时,所述第一操作部、第三操作部将所述智能终端夹持其中,所述第二操作部覆盖于所述智能终端之下;所述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的显示界面露出于所述第一操作部、第三操作部的投影范围,并覆盖所述第二操作部;所述第一操作部包括摇杆或电位器构成的方向控制键、天线信号增强单元;和/或所述第二操作部包括键盘;和/或所述第三操作部包括鼠标、天线信号增强单元。
优选地,所述输入设备整体呈U形结构,所述第一操作部、第三操作部的操作界面与所述显示屏幕同侧设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以下效果:
1、防止输入设备影响智能终端的通讯性能;
2、增强智能终端中的天线的收发信号的能力,使得用户获得更好的智能终端使用体验;
3、不遮挡屏幕,方便用户观察全部的显示内容,方便用户握持和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输入设备;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输入设备的安装位置;
图3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一种输入设备与智能终端的内部构造;
图4为符合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输入设备与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符合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输入设备与智能终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符合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输入设备与智能终端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符合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输入设备与智能终端的三维示意图;
图8为符合本发明实施例三中输入设备与智能终端的三维示意图;
图9为符合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智能终端的天线的回波损耗测试图;
图10为符合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智能终端的天线发射效率测试图。
附图标记:
100-输入设备、110-天线信号增强单元、111-直边、120-第一操作部、130-第二操作部、140-第三操作部、150-凹槽、160-缺口、200-智能终端、210-智能终端的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点。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在后续的描述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发明的说明,其本身并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与“部件”可以混合地使用。
参阅图4,为符合本发明实施例一中输入设备与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输入设备,所述输入设备100与所述智能终端200通信连接,将接收的输入操作发送到所述智能终端200内,所述智能终端200的屏幕上显示所述输入操作,所述输入设备100包括:至少一个天线信号增强单元110,设于所述输入设备100内,智能终端200的天线可能存在多处,可以是Wi-Fi天线、4G天线、5G天线等,对应这些功能天线,输入设备100内都相应设置有天线信号增强单元110,天线信号增强单元110与对应的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210耦合;所述输入设备100与所述智能终端200连接时,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110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210的距离小于等于一距离阈值,超出这一距离阈值,天线信号增强单元110对通讯功能的增强能力将会减小,乃至可能进一步妨碍通讯。
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110为一金属导体,可以为银、铜、铝制成。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110的形状包括至少一直边111;所述输入设备100与所述智能终端200连接时,所述直边111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210平行。所述直边111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210耦合,起到增强天线收发能力的效果。所述距离阈值为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210工作频段波长的0.05至2倍,进一步地,所述距离阈值为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210工作频段波长的0.15倍。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110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210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210工作频段波长的0.15倍时,所述输入设备100中的天线增强单元可对所述智能终端200中的天线起到最好的收发增益。如图9所示,S11表示回波损耗特性,在增加了天线信号增强单元110后,天线的回波损耗减少。如图10所示,在增加了天线信号增强单元110后,天线的效率提高。
进一步地,一种实施方案中,参阅图5,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110呈L形,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110的一边(平行边)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210平行,即相当于前述直边111,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110的另一边朝向背离所述智能终端200的一侧。L形中的平行边因为耦合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210,因此L形中的另一边所吸收的电磁波能量亦可藉由平行边传递给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210,此时天线增强单元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210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天线。而由于L形中的另一边与平行边存在一45°-135°大小的角度,这增加了整体天线有效截获入射无线电波能量的面积,即增加了天线口径。
进一步地,另一种实施方案中,参阅图6,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110呈长条形,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210平行。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110的长度是是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210长度的1.3-3倍。本方案中,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110仍然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210构成一个整体天线,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110对电磁波起到引向作用,整体上,整个天线有效可以收发电磁波的辐射方向扩大,从而增强天线收发信号的性能。
实施例二
参阅图7,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210沿所述智能终端200的顶部边缘或底部边缘布设;所述输入设备100与所述智能终端200的顶部或底部连接;所述天线增强信号单元设于所述输入设备100内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210对应的位置。所述输入设备100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一凹槽150,所述凹槽150容纳所述智能终端200的顶部或底部;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110设于所述凹槽150底部;所述输入设备100与所述智能终端200连接时,所述智能终端200的顶部或底部插入所述凹槽150内。所述凹槽150与所述智能终端200的屏幕对应的侧壁具有一缺口160,所述缺口160的形状与所述智能终端200的屏幕的边缘形状相适应;所述输入设备100与所述智能终端200连接时,通过所述缺口160露出所述屏幕。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有实施例三,参阅图8。
所述输入设备1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操作部120、第二操作部130、第三操作部140;所述输入设备100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200时,所述第一操作部120、第三操作部140将所述智能终端200夹持其中,所述第二操作部130覆盖于所述智能终端200之下;所述智能终端200的显示屏幕的显示界面露出于所述第一操作部120、第三操作部140的投影范围,并覆盖所述第二操作部130;所述第一操作部120包括摇杆或电位器构成的方向控制键、天线信号增强单元110;和/或所述第二操作部130包括键盘;和/或所述第三操作部140包括鼠标、天线信号增强单元110。所述输入设备100整体呈U形结构,所述第一操作部120、第三操作部140的操作界面与所述显示屏幕同侧设置。
由于智能终端200常设计为长方体结构,为了保持整体的视觉效果一致,也将输入设备100的第一操作部120、第二操作部130、第三操作部140设计为大体的长方体结构。第一操作部120、第三操作部140的厚度与智能终端200及第二操作部130叠加在一起的厚度相当,或略大于智能终端200及第二操作部130叠加在一起的厚度,在第二操作部130与智能终端200之间留有一空隙,方便在第二操作部130上设置键盘。第二操作部130在附接于智能终端200时覆盖于智能终端200下方,第二操作部130应设计一较小的厚度。为了给用户提供更佳的手感,第一操作部120、第三操作部140上远离智能终端200连接处的一端设有圆角,或在第一操作部120、第三操作部140的两端均设置圆角,用户在握持输入设备100时更舒适。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手柄式的外形设计,输入设备100的外形能够配合智能终端200的形状尺寸,且具有小型化的特点,方便用户握持。
通过摇杆或电位器构成的方向键,操控游戏中的走位动作,避免手指在屏幕区域通过触控进行走位操作,阻挡视线或操作不灵敏的现象;通过鼠标功能提升射击瞄准精度,通过键盘盲操作提升游戏时动作切换的敏捷度和准确度,避免手指在触控屏上的点击阻挡视线,解决玩家在使用现有输入设备100玩游戏时的多个痛点问题。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输入设备,所述输入设备与所述智能终端通信连接,将接收的输入操作发送到所述智能终端内,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上显示所述输入操作,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天线信号增强单元,设于所述输入设备内,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耦合;
所述输入设备与所述智能终端连接时,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的距离小于等于一距离阈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为一金属导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的形状包括至少一直边;
所述输入设备与所述智能终端连接时,所述直边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平行。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呈L形,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的一边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平行,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的另一边朝向背离所述智能终端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呈长条形,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平行。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距离阈值为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工作频段波长的0.05至2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距离阈值为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工作频段波长的0.15倍。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沿所述智能终端的顶部边缘或底部边缘布设;
所述输入设备与所述智能终端的顶部或底部连接;
所述天线增强信号单元设于所述输入设备内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天线对应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设备的一端向内凹陷形成一凹槽,所述凹槽容纳所述智能终端的顶部或底部;所述天线信号增强单元设于所述凹槽底部;
所述输入设备与所述智能终端连接时,所述智能终端的顶部或底部插入所述凹槽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对应的侧壁具有一缺口,所述缺口的形状与所述智能终端的屏幕的边缘形状相适应;
所述输入设备与所述智能终端连接时,通过所述缺口露出所述屏幕。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操作部、第二操作部、第三操作部;
所述输入设备连接至所述智能终端时,所述第一操作部、第三操作部将所述智能终端夹持其中,所述第二操作部覆盖于所述智能终端之下;所述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幕的显示界面露出于所述第一操作部、第三操作部的投影范围,并覆盖所述第二操作部;
所述第一操作部包括摇杆或电位器构成的方向控制键、天线信号增强单元;和/或
所述第二操作部包括键盘;和/或
所述第三操作部包括鼠标、天线信号增强单元。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入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入设备整体呈U形结构,所述第一操作部、第三操作部的操作界面与所述显示屏幕同侧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13255.7A CN108417963A (zh) | 2018-02-05 | 2018-02-05 |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输入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13255.7A CN108417963A (zh) | 2018-02-05 | 2018-02-05 |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输入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17963A true CN108417963A (zh) | 2018-08-17 |
Family
ID=63126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13255.7A Pending CN108417963A (zh) | 2018-02-05 | 2018-02-05 |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输入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417963A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47574A (zh) * | 2002-03-27 | 2003-10-08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折叠式手机的隐藏式天线增益增强装置 |
CN101578734A (zh) * | 2007-01-08 | 2009-11-11 | 苹果公司 | 天线插件 |
CN101872214A (zh) * | 2009-04-21 | 2010-10-27 | 索尼公司 | 信息处理设备 |
CN102804490A (zh) * | 2010-03-31 | 2012-11-28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便携式无线装置 |
CN202772930U (zh) * | 2011-10-17 | 2013-03-06 |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手机 |
CN203477804U (zh) * | 2012-05-04 | 2014-03-12 | 易捷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便携式装置的具有近场通信能力和天线的架子 |
CN204380232U (zh) * | 2015-01-12 | 2015-06-10 | 深圳市申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游戏手柄 |
CN106537295A (zh) * | 2015-06-12 | 2017-03-22 | 任天堂株式会社 |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操作装置以及附属设备 |
CN106940583A (zh) * | 2016-01-05 | 2017-07-1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可扩展的天线结构 |
-
2018
- 2018-02-05 CN CN201810113255.7A patent/CN10841796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447574A (zh) * | 2002-03-27 | 2003-10-08 | 广达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折叠式手机的隐藏式天线增益增强装置 |
CN101578734A (zh) * | 2007-01-08 | 2009-11-11 | 苹果公司 | 天线插件 |
CN101872214A (zh) * | 2009-04-21 | 2010-10-27 | 索尼公司 | 信息处理设备 |
CN102804490A (zh) * | 2010-03-31 | 2012-11-28 |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 便携式无线装置 |
CN202772930U (zh) * | 2011-10-17 | 2013-03-06 |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手机 |
CN203477804U (zh) * | 2012-05-04 | 2014-03-12 | 易捷罗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便携式装置的具有近场通信能力和天线的架子 |
CN204380232U (zh) * | 2015-01-12 | 2015-06-10 | 深圳市申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游戏手柄 |
CN106537295A (zh) * | 2015-06-12 | 2017-03-22 | 任天堂株式会社 | 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装置、操作装置以及附属设备 |
CN106940583A (zh) * | 2016-01-05 | 2017-07-1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便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可扩展的天线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362687B2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
CN105390801B (zh) | 移动终端的天线结构及移动终端 | |
US8836588B2 (en) | Antenna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antenna device | |
CN105514604A (zh) | 移动终端 | |
KR102511299B1 (ko) | 투명 안테나를 구비하는 전자 기기 | |
CN107743175B (zh) | 终端、天线组件、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及天线的切换方法 | |
US10530043B2 (en) | Antenna and mobile terminal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06712800A (zh) | Wifi天线组件和终端设备 | |
CN105514605B (zh) | 移动终端 | |
CN202261415U (zh) | 移动终端保护套及移动终端 | |
CN105789827A (zh) |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 |
CN102971909A (zh) | 通信终端装置 | |
CN106921035B (zh) | 天线系统 | |
US9698469B2 (en) | Antenna structur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US20150002340A1 (en) | Antenna structur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105161844A (zh) | 移动终端 | |
EP3764468B1 (en) | Antenna structure capable of transmitting a wigig band and method of collapsing and extending the antenna structure thereof | |
CN107612567A (zh) | 一种移动终端、天线控制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9075425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天线及其使用方法、移动终端 | |
CN108417963A (zh) | 一种用于智能终端的输入设备 | |
CN111769357B (zh) | 电子设备 | |
US20200044347A1 (en) | Loop antenna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 |
CN106941207A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JP4655095B2 (ja) | アンテナ装置 | |
CN106159431A (zh) | 耦合式栅栏天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1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