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401488A - 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01488A
CN108401488A CN201880000041.7A CN201880000041A CN108401488A CN 108401488 A CN108401488 A CN 108401488A CN 201880000041 A CN201880000041 A CN 201880000041A CN 108401488 A CN108401488 A CN 1084014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ci
downlink data
information
scheduling
uplink feedb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00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01488B (zh
Inventor
赵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4014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14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014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014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7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down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or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用于终端,包括:接收到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包括复用传输、或分别传输;在所述指定时间单元内按照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将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发送至基站,以使所述基站在所述指定时间单元内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方式获取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因此,本公开可以实现在同一个时间单元内使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分别进行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新一代通信系统中,需要支持多种业务类型的灵活配置。并且,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不同的业务要求。比如;eMBB(enhanced Mobile Broad Band,增强移动宽带)业务类型主要的要求侧重在大带宽,高速率等方面;URLLC(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Communication,高可靠低时延通信)业务类型主要的要求侧重在较高的可靠性以及低的时延方面;mMTC(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海量机器类通信)业务类型主要的要求侧重在大的连接数方面。
但是,相关技术中用户终端在同一个时间单元内只使用一次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信息反馈,其不能满足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
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包括复用传输、或分别传输;
在所述指定时间单元内按照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将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发送至基站,以使所述基站在所述指定时间单元内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方式获取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根据各个DCI的信息格式,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可选地,所述根据各个DCI的信息格式,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按照不同的信息格式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相同信息格式的DCI分到同一组;
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可选地,所述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根据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可选地,所述根据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确定各个DCI使用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按照不同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使用相同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DCI分到同一组;
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可选地,所述根据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根据各个DCI所占据的时域位置确定对应的下行调度种类,所述下行调度种类包括基于时隙的调度、和/或基于非时隙的调度;
按照不同的下行调度种类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对应相同下行调度种类的DCI分到同一组;
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可选地,所述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根据各个DCI的信息格式、以及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可选地,所述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根据各个DCI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用户标识;
所述根据各个DCI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确定各个DCI指示的用户标识;
按照不同的用户标识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用户标识的DCI分到同一组;
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
所述根据各个DCI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
按照不同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的DCI分到同一组;
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可选地,所述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包括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长;
所述按照不同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的DCI分到同一组,包括:
按照不同的传输时长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传输时长的DCI分到同一组。
可选地,所述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包括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载波间隔;
所述按照不同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的DCI分到同一组,包括:
按照不同的载波间隔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载波间隔的DCI分到同一组。
可选地,所述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包括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带宽部分;
所述按照不同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的DCI分到同一组,包括:
按照不同的带宽部分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带宽部分的DCI分到同一组。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包括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和上行反馈的时间间隔;
所述根据各个DCI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确定各个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和上行反馈的时间间隔、以及所述时间间隔所属的时间范围;
按照不同的时间范围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所属相同时间范围的DCI分到同一组;
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可选地,所述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根据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可选地,所述根据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
按照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时频资源位置的DCI分到同一组;
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可选地,所述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包括:
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总载荷数;
根据所述上行反馈总载荷数确定所述上行反馈使用的资源集合;
根据所述资源集合确定所述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
可选地,所述根据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起始位置;
按照不同的时域起始位置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时域起始位置的DCI分到同一组;
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可选地,所述根据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起始位置和时域终止位置;
根据所述时域起始位置和时域终止位置判断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是否在时域上有重合的部分;
若是,则按照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在时域上有重合的部分的DCI分到同一组;
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反馈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到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包括复用传输、或分别传输;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指定时间单元内按照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将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发送至基站,以使所述基站在所述指定时间单元内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方式获取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各个DCI的信息格式,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信息格式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相同信息格式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一复用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一分别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资源集合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使用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第二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使用相同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二复用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二分别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调度种类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各个DCI所占据的时域位置确定对应的下行调度种类,所述下行调度种类包括基于时隙的调度、和/或基于非时隙的调度;
第三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下行调度种类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对应相同下行调度种类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三复用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三分别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各个DCI的信息格式、以及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四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各个DCI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用户标识;
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包括:
用户标识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指示的用户标识;
第四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用户标识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用户标识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四复用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四分别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
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包括:
调度信息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
第五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五复用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五分别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可选地,所述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包括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长;
所述第五分组子模块包括:
传输时长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传输时长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传输时长的DCI分到同一组。
可选地,所述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包括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载波间隔;
所述第五分组子模块包括:
载波间隔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载波间隔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载波间隔的DCI分到同一组。
可选地,所述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包括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带宽部分;
所述第五分组子模块包括:
带宽部分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带宽部分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带宽部分的DCI分到同一组。
可选地,所述指示信息包括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和上行反馈的时间间隔;
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包括:
时间范围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和上行反馈的时间间隔、以及所述时间间隔所属的时间范围;
第六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时间范围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所属相同时间范围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六复用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六分别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可选地,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五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可选地,所述第五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位置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
第七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时频资源位置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七复用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七分别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一位置确定子模块包括:
载荷数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总载荷数;
资源集合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上行反馈总载荷数确定所述上行反馈使用的资源集合;
第二位置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资源集合确定所述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五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三位置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起始位置;
第八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时域起始位置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时域起始位置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八复用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八分别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五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四位置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起始位置和时域终止位置;
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时域起始位置和时域终止位置判断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是否在时域上有重合的部分;
第九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判断子模块确定在时域上有重合的部分,则按照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的上行控制信道在时域上有重合的部分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九复用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九分别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信息反馈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反馈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到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
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包括复用传输、或分别传输;
在所述指定时间单元内按照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将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发送至基站,以使所述基站在所述指定时间单元内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方式获取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中的终端在接收到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后,可以先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包括复用传输、或分别传输,然后在指定时间单元内按照终端确定的上行传输方式将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发送至基站,这样基站可以在指定时间单元内根据终端确定的上行传输方式获取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从而实现了在同一个时间单元内使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分别进行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实用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场景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4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4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上行传输方式的一个示意图;
图5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5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上行传输方式的另一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7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7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上行传输方式的另一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9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9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上行传输方式的另一示意图;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框图;
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框图;
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框图;
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框图;
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框图;
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框图;
图1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框图;
图1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框图;
图2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框图;
图2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框图;
图2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框图;
图2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框图;
图2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框图;
图2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框图;
图2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框图;
图2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框图;
图2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框图;
图2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框图;
图3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框图;
图3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新一代通信系统中,需要支持多种业务类型的灵活配置。并且,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应不同的业务要求。比如;eMBB业务类型主要的要求侧重在大带宽,高速率等方面;URLLC业务类型主要的要求侧重在较高的可靠性以及低的时延方面;mMTC业务类型主要的要求侧重在大的连接数方面。
在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为了更好的支持灵活的多种业务要求,定义了灵活的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上行控制信道)传输格式和上行控制信道传输时频资源。并且,在新一代通信系统中,支持同一个用户终端在同一个时间单元内使用一个或者多个时间上不重合的上行控制信道时频资源进行上行传输。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系统中,如果一个用户终端在第n-k个时间单元内接收到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调度的下行数据,那么用户终端需要在第n个时间单元内反馈该下行数据接收是否成功的信息。这里k所取的值(可能大于1个)在协议中预先给定。用户终端通过统计所有可能的第n-k个时间单元内的数据传输数目决定在第n个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的上行反馈载荷数目。
在新一代通信系统中,由于动态调度时间和动态反馈时间的引入,k的值由基站半静态配置和下行控制信息中的动态指示所决定。例如,基站半静态的配置一个下行数据接收和上行反馈之间的时间间隔的表,并通过DCI中的指示告知用户终端具体使用表中的哪一个值。与LTE类似,用户终端通过统计所有可能的第n-k个时间单元内的数据传输数目决定在第n个时间单元内需要反馈的上行反馈载荷数目。
在新一代通信系统中,用户终端可能会被配置多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用户终端需要根据计算出的上行反馈载荷数目决定使用哪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并通过DCI中包含的信息和DCI使用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使用集合中的那个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在LTE以及当前的新一代通信系统中,始终假设用户终端在同一个时间单元内只使用一次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信息反馈,其不能满足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
比如:用户终端可能同时进行eMBB业务和URLLC业务的传输,由于eMBB业务和URLLC业务的业务要求不同,如不同的误码率要求,可能需要在同一个时间单元内使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分别进行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此时用户终端需要新的机制来确定哪些下行数据传输的上行反馈信息需要复用在一起进行传输。
因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信息反馈方法,该信息反馈方法是用户终端用于确定在指定时间单元内哪些下行数据的上行反馈信息需要复用在一起进行传输的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中信息反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场景图;该信息反馈方法可以用于终端,如图1所示,该信息反馈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10-130:
在步骤110中,接收到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DCI(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所调度的下行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中,如果一个用户终端在第n-k个时间单元内接收到DCI调度的下行数据,那么用户终端需要在第n个时间单元内反馈该下行数据接收是否成功的信息。其中,第n个时间单元可以为需要进行信息反馈的指定时间单元。
在步骤120中,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包括复用传输、或分别传输。
本公开实施例中,用户终端需要确定在指定时间单元内哪些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需要复用传输、以及哪些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需要分别传输。
在步骤130中,在指定时间单元内按照终端确定的上行传输方式将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在指定时间单元内根据终端确定的上行传输方式获取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
在一实例性场景中,如图2所示,包括终端和基站。用户终端接收到需要在第n个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后,需要先确定哪些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为复用传输、以及哪些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为分别传输,然后在第n个时间单元内按照确定的复用传输或分别传输将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发送至基站,以使基站在第n个时间单元内根据复用传输或分别传输获取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当接收到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后,可以先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包括复用传输、或分别传输,然后在指定时间单元内按照终端确定的上行传输方式将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发送至基站,这样基站可以在指定时间单元内根据终端确定的上行传输方式获取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从而实现了在同一个时间单元内使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分别进行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实用性。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1所示方法的基础上,在执行步骤120时,可以根据各个DCI的信息格式,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LTE以及新一代通信系统中,均定义了多种DCI信息格式。不同的DCI信息格式通常用来实现不同的功能,或者适用于不同的场景。比如:调度上行数据传输的DCI信息格式和调度下行数据传输的DCI信息格式不同;同样,调度下行数据的DCI信息格式也包含多种不同的格式,不同DCI信息格式中包含的信息域和DCI有效载荷长度都是不一样的。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根据各个DCI的信息格式,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从而提高了确定上行传输方式的可靠性。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该信息反馈方法可以用于终端,在根据各个DCI的信息格式,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时,如图3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310-330:
在步骤310中,按照不同的信息格式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相同信息格式的DCI分到同一组。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按照不同的信息格式对各个DCI进行分组时,可以将相同信息格式的DCI分到同一组;或者,不同组内的DCI信息格式不同。其中,可以允许不同信息格式的DCI分到同一组,但是不允许同一信息格式的DCI分到不同组。
比如: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DCI分别是:DCI1、DCI2、和DCI3,DCI1和DCI2的信息格式相同,DCI3的信息格式与DCI1、DCI2均不同,此时可以将DCI1和DCI2分为一组,而将DCI3单独分为一组。
又比如: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DCI分别是:DCI1、DCI2、和DCI3,且DCI1的信息格式、DCI2的信息格式、DCI3的信息格式各自均不相同,此时也可以自定义将DCI1和DCI2分为一组,而将DCI3单独分为一组。
在步骤320中,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在步骤330中,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信息格式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相同信息格式的DCI分到同一组,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从而实现了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1所示方法的基础上,在执行步骤120时,可以根据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根据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从而提高了确定上行传输方式的可靠性。
图4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图4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上行传输方式的一个示意图;该信息反馈方法可以用于终端,在根据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时,如图4A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410-440:
在步骤410中,确定各个DCI使用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本公开实施例中,CORESET(Control Resource Set,控制资源集)中定义了包含用户下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在CORESET中,用户可以去搜索下行控制信号,并且每个DCI只会占据一部分CORESET资源。如图4B所示,标注DCI1的矩形块表示DCI1使用的CORESET资源,标注DCI2的矩形块表示DCI3使用的CORESET资源,标注DCI3的矩形块表示DCI3使用的CORESET资源。
在步骤420中,按照不同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使用相同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DCI分到同一组。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按照不同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各个DCI进行分组时,可以将使用相同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DCI分到同一组;或者,不同组内的DCI使用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不同。其中,可以允许使用不同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DCI分到同一组,但是不允许使用同一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DCI分到不同组。
在步骤430中,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在步骤440中,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在图4B所示的示意图中,用户终端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DCI分别是:DCI1、DCI2、和DCI3,DCI1和DCI2使用的CORESET资源相同,DCI3使用的CORESET资源与DCI1、DCI2均不同,此时可以将DCI1和DCI2分为一组,而将DCI3单独分为一组,并且将DCI1和DCI2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将DCI3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使用相同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DCI分到同一组,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从而实现了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效率。
图5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图5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上行传输方式的另一示意图;该信息反馈方法可以用于终端,在根据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时,如图5A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510-540:
在步骤510中,根据各个DCI所占据的时域位置确定对应的下行调度种类,该下行调度种类包括基于时隙的调度、和/或基于非时隙的调度。
本公开实施例中,基于时隙(slot)的调度的下行控制信道可以出现在前2-3个符号(symbol)的时域位置上,具体是前2个symbol还是前3个symbol可以由系统配置。而基于NON-slot调度的下行控制信道可能出现在一个slot的其他symbol上。这里可以根据各个DCI所占据的时域位置来区分不同种类的下行调度,从而将相同种类的调度的下行数据的上行反馈复用在一起。
在步骤520中,按照不同的下行调度种类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对应相同下行调度种类的DCI分到同一组。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按照不同的下行调度种类对各个DCI进行分组时,可以将对应相同下行调度种类的DCI分到同一组;或者,不同组内的DCI对应的下行调度种类不同。其中,可以允许对应不同下行调度种类的DCI分到同一组,但是不允许对应同一下行调度种类的DCI分到不同组。
在步骤530中,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在步骤540中,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在图5B所示的示意图中,用户终端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DCI分别是:DCI1、DCI2、和DCI3,DCI1和DCI2所占据的时域位置均为前2个symbol,则DCI1和DCI2对应的下行调度种类相同,DCI3所占据的时域位置与DCI1、DCI2均不同,此时可以将DCI1和DCI2分为一组,而将DCI3单独分为一组,并且将DCI1和DCI2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将DCI3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下行调度种类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对应相同下行调度种类的DCI分到同一组,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从而实现了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1所示方法的基础上,在执行步骤120时,可以根据各个DCI的信息格式、以及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本公开实施例中,可以按照不同的信息格式、以及不同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相同信息格式的DCI分到同一组,并且,使用相同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DCI分到同一组。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根据各个DCI的信息格式、以及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从而提高了确定上行传输方式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1所示方法的基础上,在执行步骤120时,可以根据各个DCI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根据各个DCI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从而提高了确定上行传输方式的准确性。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该信息反馈方法可以用于终端,在根据各个DCI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用户标识(identity),如图6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610-640:
在步骤610中,确定各个DCI指示的用户标识。
本公开实施例中,同一个用户可能被分配不同的用户标识用于表示不同种类的数据传输。比如:用于动态调度数据传输的C-RNTI(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以及用于半静态调度传输的SPS-RNTI(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半静态调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针对同一个终端,不管是哪种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无线网络临时标识)调度的下行数据传输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都是复用在一起进行传输的。
在步骤620中,按照不同的用户标识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用户标识的DCI分到同一组。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按照不同的用户标识对各个DCI进行分组时,可以将指示相同用户标识的DCI分到同一组;或者,不同组内的DCI指示的用户标识不同。其中,可以允许指示不同用户标识的DCI分到同一组,但是不允许指示同一用户标识的DCI分到不同组。
比如: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DCI分别是:DCI1、DCI2、和DCI3,DCI1和DCI2指示的用户标识相同,DCI3指示的用户标识与DCI1、DCI2均不同,此时可以将DCI1和DCI2分为一组,而将DCI3单独分为一组。
又比如: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DCI分别是:DCI1、DCI2、和DCI3,且DCI1指示的用户标识、DCI2指示的用户标识、DCI3指示的用户标识各自均不相同,此时也可以自定义将DCI1和DCI2分为一组,而将DCI3单独分为一组。
在步骤630中,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在步骤640中,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用户标识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用户标识的DCI分到同一组,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从而实现了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效率。
图7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图7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上行传输方式的另一示意图;该信息反馈方法可以用于终端,在根据各个DCI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如图7A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710-740:
在步骤710中,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
本公开实施例中,同一个用户可能被分配不同的用户标识用于表示不同种类的数据传输。比如:用于动态调度数据传输的C-RNTI(Cell Radio Network TemporaryIdentifier,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以及用于半静态调度传输的SPS-RNTI(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半静态调度无线网络临时标识)。针对同一个终端,不管是哪种RNTI(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无线网络临时标识)调度的下行数据传输的HARQ(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混合自动重传请求)都是复用在一起进行传输的。
在步骤720中,按照不同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的DCI分到同一组。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按照不同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对各个DCI进行分组时,可以将指示相同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的DCI分到同一组;或者,不同组内的DCI指示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不同。其中,可以允许指示不同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的DCI分到同一组,但是不允许指示同一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的DCI分到不同组。
比如: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DCI分别是:DCI1、DCI2、和DCI3,DCI1和DCI2指示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相同,DCI3指示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与DCI1、DCI2均不同,此时可以将DCI1和DCI2分为一组,而将DCI3单独分为一组。
又比如: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DCI分别是:DCI1、DCI2、和DCI3,且DCI1指示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DCI2指示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DCI3指示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各自均不相同,此时也可以自定义将DCI1和DCI2分为一组,而将DCI3单独分为一组。
在步骤730中,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在步骤740中,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的DCI分到同一组,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从而实现了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7A所示方法的基础上,所述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包括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长;在执行步骤720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传输时长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传输时长的DCI分到同一组。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一个slot内的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长可以是1-14个symbol;这里可以通过定义阈值的方法进行分组,比如:阈值设为7,将传输时长小于7个symbol分为一组、以及将传输时长等于大于7个symbol的分为一组;也可以通过定义集合的方法进行分组,比如:定义1-7symbol的分为一组,8-14symbol的分为另一组。
在图7B所示的示意图中,用户终端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DCI分别是:DCI1、DCI2、和DCI3,DCI1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即DATA1)的传输时长为7个symbol,DCI2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即DATA2)的传输时长为4个symbol,DCI3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即DATA3)的传输时长为2个symbol,若可以将传输时长小于7个symbol分为一组、以及将传输时长等于大于7个symbol的分为一组,此时就可以将DCI2和DCI3分为一组,而将DCI1单独分为一组,这样可以将DCI2和DCI3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将DCI1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传输时长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传输时长的DCI分到同一组,从而提高了对DCI进行分组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7A所示方法的基础上,所述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包括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在执行步骤720时,可以按照不同的载波间隔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载波间隔的DCI分到同一组。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载波间隔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载波间隔的DCI分到同一组,从而提高了对DCI进行分组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7A所示方法的基础上,所述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包括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带宽部分(Band Width Part,BWP);在执行步骤720时,可以按照不同的带宽部分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带宽部分的DCI分到同一组。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带宽部分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带宽部分的DCI分到同一组,从而提高了对DCI进行分组的可靠性。
另外,上述实施例中,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可以包括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长、和/或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载波间隔、和/或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带宽部分,在执行步骤720时,可以结合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长、和/或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载波间隔、和/或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带宽部分,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其分组方式不作具体限制。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该信息反馈方法可以用于终端,在根据各个DCI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和上行反馈的时间间隔,如图8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810-840:
在步骤810中,确定各个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和上行反馈的时间间隔、以及该时间间隔所属的时间范围。
本公开实施例中,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和上行反馈的时间间隔的取值范围大于0。
用户终端可以提前设置不同的时间范围,这样可以根据各个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和上行反馈的时间间隔、确定该时间间隔所属的时间范围。
比如:各个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和上行反馈的时间间隔为{k0,k1,…kn},其中{k0,k1,..km}对应一个时间范围,{km+1,…kn}对应另一个时间范围。
在步骤820中,按照不同的时间范围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所属相同时间范围的DCI分到同一组。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按照不同的时间范围对各个DCI进行分组时,可以将所属相同时间范围的DCI分到同一组;或者,不同组内的DCI所属的时间范围不同。其中,可以允许所属不同时间范围的DCI分到同一组,但是不允许所属同一时间范围的DCI分到不同组。
比如: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DCI分别是:DCI1、DCI2、和DCI3,DCI1和DCI2所属的时间范围相同,DCI3所属的时间范围与DCI1、DCI2均不同,此时可以将DCI1和DCI2分为一组,而将DCI3单独分为一组。
又比如: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DCI分别是:DCI1、DCI2、和DCI3,且DCI1所属的时间范围、DCI2所属的时间范围、DCI3所属的时间范围各自均不相同,此时也可以自定义将DCI1和DCI2分为一组,而将DCI3单独分为一组。
在步骤830中,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在步骤840中,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范围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所属相同时间范围的DCI分到同一组,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从而实现了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1所示方法的基础上,在执行步骤120时,可以根据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根据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从而提高了确定上行传输方式的准确性。
图9A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图9B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确定上行传输方式的另一示意图;该信息反馈方法可以用于终端,在根据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时,如图9A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910-940:
在步骤910中,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如果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相同,则上行反馈可以复用在一起传输;否则,可以进行分别传输。
在步骤920中,按照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时频资源位置的DCI分到同一组。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按照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对各个DCI进行分组时,可以将指示相同时频资源位置的DCI分到同一组;或者,不同组内的DCI指示的时频资源位置不同。其中,可以允许指示不同的时频资源位置的DCI分到同一组,但是不允许指示同一时频资源位置的DCI分到不同组。
比如: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DCI分别是:DCI1、DCI2、和DCI3,DCI1和DCI2指示的时频资源位置相同,DCI3指示的时频资源位置与DCI1、DCI2均不同,此时可以将DCI1和DCI2分为一组,而将DCI3单独分为一组。
又比如: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DCI分别是:DCI1、DCI2、和DCI3,且DCI1指示的时频资源位置、DCI2指示的时频资源位置、DCI3指示的时频资源位置各自均不相同,此时也可以自定义将DCI1和DCI2分为一组,而将DCI3单独分为一组。
在步骤930中,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在步骤940中,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时频资源位置的DCI分到同一组,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从而实现了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9A所示方法的基础上,在执行步骤910时,可以先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总载荷数(payload);然后根据确定的上行反馈总载荷数确定上行反馈使用的资源集合(SET);最后,根据确定的资源集合确定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
在新一代通信系统中,终端会被配置多个上行反馈资源集合【SET1、SET2、…】,每个资源集合会包含多个上行反馈资源(resource),比如:SET1={resource 1,resource2,…}。
终端需要通过上行反馈总载荷数来判断使用哪个SET,比如:载荷数小于等于2,使用SET1;载荷数大于2小于N1,使用SET2;载荷数大于N1小于N2,使用SET3。其中,N1,N2这些值可以由基站配置。在决定了使用的资源集合后,如果资源集合中的resource数目少于等于4个,通过下行数据调度DCI中包含的一个2bit指示信息得知使用哪个resource;如果大于4个,需要结合这个2bit指示信息和下行调度DCI使用的时频资源位置判断使用哪个resource。
因此,如果DCI中提供有关上行反馈总载荷数的指示时(例如,DCI中可以包含DAI_counter和DAI_total域–DAI:Downlink Assignment Indicator,用于指示截止到当前DCI与当前DCI使用相同反馈位置的DCI数目),终端可以通过当前的总载荷数的指示判断使用哪个资源集合,再通过DCI中的指示信息(和DCI时频资源位置)判断出具体的资源位置。
在图9B所示的示意图中,根据DATA1的DCI1中指示得到的反馈载荷为2bit,可以使用SET1;根据DATA2的DCI2指示得到的反馈载荷为2bit,所以在接受到DCI2时预订使用SET1的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1,而后接收到DATA3的DCI3指示得到的总反馈载荷为4bit,指示资源位置为SET2中的PUCCH1,由于SET2中的PUCCH1和DCI2对应的SET1中的PUCCH1在时域上重合,因此确定DCI2和DCI3的反馈可以复用传输,即2bitDCI2反馈+2bitDCI3反馈。
因此,用户终端可以根据DCI中指示的上行反馈总载荷数(假设每个数据需要反馈2bit上行反馈)确定使用的上行反馈信道时频资源,DCI1指示的资源和DCI2、DCI3指示的资源在时域上不重合,而DCI2和DCI3指示的资源在时域上重合,所以DATA1、DATA2和DATA3在不同的上行反馈资源上传输,而DATA2和DATA3的反馈在同一上行反馈资源上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先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总载荷数(payload);然后根据确定的上行反馈总载荷数确定上行反馈使用的资源集合(SET);最后,根据确定的资源集合确定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从而提高了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的准确性。
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该信息反馈方法可以用于终端,在根据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时,如图10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010-1040:
在步骤1010中,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起始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如果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起始位置相同,则上行反馈可以复用在一起传输;否则,可以进行分别传输。
在步骤1020中,按照不同的时域起始位置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时域起始位置的DCI分到同一组。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按照不同的时域起始位置对各个DCI进行分组时,可以将指示相同时域起始位置的DCI分到同一组;或者,不同组内的DCI指示的时域起始位置不同。其中,可以允许指示不同时域起始位置的DCI分到同一组,但是不允许指示同一时域起始位置的DCI分到不同组。
比如: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DCI分别是:DCI1、DCI2、和DCI3,DCI1和DCI2指示的时域起始位置相同,DCI3指示的时域起始位置与DCI1、DCI2均不同,此时可以将DCI1和DCI2分为一组,而将DCI3单独分为一组。
又比如: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DCI分别是:DCI1、DCI2、和DCI3,且DCI1指示的时域起始位置、DCI2指示的时域起始位置、DCI3指示的时域起始位置各自均不相同,此时也可以自定义将DCI1和DCI2分为一组,而将DCI3单独分为一组。
在步骤1030中,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在步骤1040中,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按照不同的时域起始位置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时域起始位置的DCI分到同一组,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从而实现了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效率。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信息反馈方法的流程图,该信息反馈方法可以用于终端,在根据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时,如图11所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110-1150:
在步骤1110中,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起始位置和时域终止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如果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在时域上有重合的部分,则上行反馈可以复用在一起传输;否则,可以进行分别传输。
在步骤1120中,根据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起始位置和时域终止位置,判断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是否在时域上有重合的部分。
在步骤1130中,若是,则按照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在时域上有重合的部分的DCI分到同一组。
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按照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对各个DCI进行分组时,可以将在时域上有重合的部分的DCI分到同一组;或者,不同组内的DCI在时域上没有重合的部分。
比如: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DCI分别是:DCI1、DCI2、和DCI3,DCI1和DCI2指示的上行控制信道在时域上有重合的部分,DCI3指示的上行控制信道与DCI1指示的上行控制信道、DCI2指示的上行控制信道均没有在时域上有重合的部分,此时可以将DCI1和DCI2分为一组,而将DCI3单独分为一组。
在步骤1140中,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在步骤1150中,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在时域上有重合的部分的DCI分到同一组,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从而实现了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效率。
与前述信息反馈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公开还提供了信息反馈装置的实施例。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框图,该装置用于终端,并用于执行图1所示的跳频配置方法,如图12所示,该信息反馈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121,被配置为接收到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
确定模块122,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包括复用传输、或分别传输;
发送模块123,被配置为在所述指定时间单元内按照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将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发送至基站,以使所述基站在所述指定时间单元内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方式获取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当接收到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后,可以先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包括复用传输、或分别传输,然后在指定时间单元内按照终端确定的上行传输方式将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发送至基站,这样基站可以在指定时间单元内根据终端确定的上行传输方式获取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从而实现了在同一个时间单元内使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分别进行上行反馈信息的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实用性。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12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如图13所示,所述确定模块122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131,被配置为根据各个DCI的信息格式,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根据各个DCI的信息格式,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从而提高了确定上行传输方式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13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131可以包括:
第一分组子模块141,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信息格式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相同信息格式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一复用传输子模块142,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一分别传输子模块143,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信息格式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相同信息格式的DCI分到同一组,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从而实现了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12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如图15所示,所述确定模块122可以包括:
第二确定子模块151,被配置为根据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根据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从而提高了确定上行传输方式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15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如图16所示,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151可以包括:
资源集合确定子模块161,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使用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第二分组子模块162,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使用相同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二复用传输子模块163,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二分别传输子模块164,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使用相同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DCI分到同一组,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从而实现了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15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如图17所示,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151可以包括:
调度种类确定子模块171,被配置为根据各个DCI所占据的时域位置确定对应的下行调度种类,所述下行调度种类包括基于时隙的调度、和/或基于非时隙的调度;
第三分组子模块172,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下行调度种类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对应相同下行调度种类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三复用传输子模块173,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三分别传输子模块174,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下行调度种类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对应相同下行调度种类的DCI分到同一组,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从而实现了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12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如图18所示,所述确定模块122可以包括:
第三确定子模块181,被配置为根据各个DCI的信息格式、以及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根据各个DCI的信息格式、以及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从而提高了确定上行传输方式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12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如图19所示,所述确定模块122可以包括:
第四确定子模块191,被配置为根据各个DCI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根据各个DCI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从而提高了确定上行传输方式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19所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用户标识;如图20所示,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191可以包括:
用户标识确定子模块201,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指示的用户标识;
第四分组子模块202,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用户标识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用户标识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四复用传输子模块203,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四分别传输子模块204,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用户标识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用户标识的DCI分到同一组,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从而实现了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19所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如图21所示,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191可以包括:
调度信息确定子模块211,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
第五分组子模块212,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五复用传输子模块213,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五分别传输子模块214,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的DCI分到同一组,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从而实现了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21所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包括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长;如图22所示,所述第五分组子模块212可以包括:
传输时长分组子模块221,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传输时长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传输时长的DCI分到同一组。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传输时长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传输时长的DCI分到同一组,从而提高了对DCI进行分组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21所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包括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载波间隔;如图23所示,所述第五分组子模块212可以包括:
载波间隔分组子模块231,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载波间隔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载波间隔的DCI分到同一组。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载波间隔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载波间隔的DCI分到同一组,从而提高了对DCI进行分组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21所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包括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载波间隔;如图24所示,所述第五分组子模块212可以包括:
带宽部分分组子模块241,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带宽部分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带宽部分的DCI分到同一组。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带宽部分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带宽部分的DCI分到同一组,从而提高了对DCI进行分组的可靠性。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19所示装置的基础上,所述指示信息包括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和上行反馈的时间间隔;如图25所示,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191可以包括:
时间范围确定子模块251,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和上行反馈的时间间隔、以及所述时间间隔所属的时间范围;
第六分组子模块252,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时间范围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所属相同时间范围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六复用传输子模块253,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六分别传输子模块254,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范围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所属相同时间范围的DCI分到同一组,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从而实现了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12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如图26所示,所述确定模块122可以包括:
第五确定子模块261,被配置为根据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根据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从而提高了确定上行传输方式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26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如图27所示,所述第五确定子模块261可以包括:
第一位置确定子模块271,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
第七分组子模块272,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时频资源位置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七复用传输子模块273,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七分别传输子模块274,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时频资源位置的DCI分到同一组,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从而实现了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27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如图28所示,所述第一位置确定子模块271可以包括:
载荷数确定子模块281,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总载荷数;
资源集合确定子模块28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上行反馈总载荷数确定所述上行反馈使用的资源集合;
第二位置确定子模块283,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资源集合确定所述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先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总载荷数(payload);然后根据确定的上行反馈总载荷数确定上行反馈使用的资源集合(SET);最后,根据确定的资源集合确定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从而提高了确定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的准确性。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26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如图29所示,所述第五确定子模块261可以包括:
第三位置确定子模块291,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起始位置;
第八分组子模块292,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时域起始位置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时域起始位置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八复用传输子模块293,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八分别传输子模块294,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按照不同的时域起始位置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时域起始位置的DCI分到同一组,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从而实现了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效率。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图26所示装置的基础上,如图30所示,所述第五确定子模块261可以包括:
第四位置确定子模块301,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起始位置和时域终止位置;
判断子模块302,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时域起始位置和时域终止位置判断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是否在时域上有重合的部分;
第九分组子模块303,被配置为若所述判断子模块302确定在时域上有重合的部分,则按照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的上行控制信道在时域上有重合的部分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九复用传输子模块304,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七分别传输子模块305,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由上述实施例可见,可以按照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在时域上有重合的部分的DCI分到同一组,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从而实现了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相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采用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进行传输,满足了新一代通信系统中不同业务类型的不同业务要求,提高了信息反馈的效率。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公开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非临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图1至图11任一所述的信息反馈方法。
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信息反馈装置,所述装置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到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
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包括复用传输、或分别传输;
在所述指定时间单元内按照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将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发送至基站,以使所述基站在所述指定时间单元内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方式获取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
图3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反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1所示,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信息反馈装置3100,该装置3100可以是计算机,移动电话,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终端。
参照图31,装置31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3101,存储器3102,电源组件3103,多媒体组件3104,音频组件3105,输入/输出(I/O)的接口3106,传感器组件3107,以及通信组件3108。
处理组件3101通常控制装置31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31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3109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31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3101和其它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3101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3104和处理组件3101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3102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31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31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3102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3103为装置31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3103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它与为装置31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3104包括在所述装置31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3104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31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3105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3105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31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3102或经由通信组件3108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3105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3106为处理组件3101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3107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31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3107可以检测到装置31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31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3107还可以检测装置3100或装置31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31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31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31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3107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3107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3107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3108被配置为便于装置3100和其它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31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3108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3108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它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31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它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3102,上述指令可由装置3100的处理器3109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其中,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装置3100能够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信息反馈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40)

1.一种信息反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到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
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包括复用传输、或分别传输;
在所述指定时间单元内按照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将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发送至基站,以使所述基站在所述指定时间单元内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方式获取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根据各个DCI的信息格式,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DCI的信息格式,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按照不同的信息格式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相同信息格式的DCI分到同一组;
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根据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确定各个DCI使用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按照不同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使用相同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DCI分到同一组;
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根据各个DCI所占据的时域位置确定对应的下行调度种类,所述下行调度种类包括基于时隙的调度、和/或基于非时隙的调度;
按照不同的下行调度种类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对应相同下行调度种类的DCI分到同一组;
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根据各个DCI的信息格式、以及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根据各个DCI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用户标识;
所述根据各个DCI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确定各个DCI指示的用户标识;
按照不同的用户标识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用户标识的DCI分到同一组;
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
所述根据各个DCI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
按照不同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的DCI分到同一组;
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包括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长;
所述按照不同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的DCI分到同一组,包括:
按照不同的传输时长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传输时长的DCI分到同一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包括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载波间隔;
所述按照不同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的DCI分到同一组,包括:
按照不同的载波间隔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载波间隔的DCI分到同一组。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包括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带宽部分;
所述按照不同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的DCI分到同一组,包括:
按照不同的带宽部分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带宽部分的DCI分到同一组。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和上行反馈的时间间隔;
所述根据各个DCI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确定各个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和上行反馈的时间间隔、以及所述时间间隔所属的时间范围;
按照不同的时间范围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所属相同时间范围的DCI分到同一组;
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根据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
按照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时频资源位置的DCI分到同一组;
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包括:
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总载荷数;
根据所述上行反馈总载荷数确定所述上行反馈使用的资源集合;
根据所述资源集合确定所述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起始位置;
按照不同的时域起始位置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时域起始位置的DCI分到同一组;
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包括:
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起始位置和时域终止位置;
根据所述时域起始位置和时域终止位置判断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是否在时域上有重合的部分;
若是,则按照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在时域上有重合的部分的DCI分到同一组;
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20.一种信息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到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包括复用传输、或分别传输;
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在所述指定时间单元内按照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将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发送至基站,以使所述基站在所述指定时间单元内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方式获取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各个DCI的信息格式,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信息格式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相同信息格式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一复用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一分别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23.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资源集合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使用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
第二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使用相同下行控制信道资源集合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二复用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二分别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子模块包括:
调度种类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各个DCI所占据的时域位置确定对应的下行调度种类,所述下行调度种类包括基于时隙的调度、和/或基于非时隙的调度;
第三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下行调度种类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对应相同下行调度种类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三复用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三分别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各个DCI的信息格式、以及各个DCI所占据的时频资源,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四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各个DCI包括的指示信息,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用户标识;
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包括:
用户标识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指示的用户标识;
第四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用户标识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用户标识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四复用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四分别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
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包括:
调度信息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
第五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五复用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五分别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包括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传输时长;
所述第五分组子模块包括:
传输时长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传输时长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传输时长的DCI分到同一组。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包括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载波间隔;
所述第五分组子模块包括:
载波间隔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载波间隔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载波间隔的DCI分到同一组。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行数据时间频率调度信息包括用于传输下行数据的带宽部分;
所述第五分组子模块包括:
带宽部分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带宽部分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带宽部分的DCI分到同一组。
33.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和上行反馈的时间间隔;
所述第四确定子模块包括:
时间范围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和上行反馈的时间间隔、以及所述时间间隔所属的时间范围;
第六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时间范围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所属相同时间范围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六复用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六分别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34.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第五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一位置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
第七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时频资源位置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七复用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七分别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位置确定子模块包括:
载荷数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总载荷数;
资源集合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上行反馈总载荷数确定所述上行反馈使用的资源集合;
第二位置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资源集合确定所述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频资源位置。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三位置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起始位置;
第八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按照不同的时域起始位置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相同时域起始位置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八复用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八分别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38.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确定子模块包括:
第四位置确定子模块,被配置为确定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的时域起始位置和时域终止位置;
判断子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时域起始位置和时域终止位置判断各个DCI指示的上行反馈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是否在时域上有重合的部分;
第九分组子模块,被配置为若所述判断子模块确定在时域上有重合的部分,则按照不同的上行控制信道对各个DCI进行分组,将指示的上行控制信道在时域上有重合的部分的DCI分到同一组;
第九复用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同一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复用传输;
第九分别传输子模块,被配置为对不同组内的DCI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进行分别传输。
39.一种非临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权利要求1-19任一所述的信息反馈方法。
40.一种信息反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到需要在指定时间单元内进行信息反馈的各个下行控制信息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
确定各个DCI所调度的下行数据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的上行传输方式,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包括复用传输、或分别传输;
在所述指定时间单元内按照所述上行传输方式将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发送至基站,以使所述基站在所述指定时间单元内根据所述上行传输方式获取对应的上行反馈信息。
CN201880000041.7A 2018-01-12 2018-01-12 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4014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8/072388 WO2019136688A1 (zh) 2018-01-12 2018-01-12 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01488A true CN108401488A (zh) 2018-08-14
CN108401488B CN108401488B (zh) 2021-03-23

Family

ID=63093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0041.7A Active CN108401488B (zh) 2018-01-12 2018-01-12 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19136B2 (zh)
EP (2) EP4250613A3 (zh)
CN (1) CN108401488B (zh)
WO (1) WO2019136688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36688A1 (zh) * 2018-01-12 2019-07-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WO2020061776A1 (zh) * 2018-09-25 2020-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资源的复用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0083364A1 (zh) * 2018-10-25 2020-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5g通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435867A (zh) * 2019-01-11 2020-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复用的方法和装置
WO2020216154A1 (zh) * 2019-04-26 2020-10-29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信息传输方法及用户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49761A (zh) * 2018-11-21 2021-03-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3273289A (zh) * 2018-11-09 2021-08-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
CN113424481A (zh) * 2019-02-15 2021-09-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4070490A (zh) * 2020-08-07 2022-02-18 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99037B2 (en) * 2017-08-09 2021-05-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WO2019126975A1 (zh) * 2017-12-26 2019-07-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方向的确定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278061B (zh) * 2018-03-14 2020-05-22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AU2018415331A1 (en) * 2018-03-30 2020-11-05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3261334B (zh) * 2018-12-27 2024-12-06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以及通信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8341A (zh) * 2009-12-04 2011-06-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
US20160088622A1 (en) * 2012-01-25 2016-03-24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Employing Time Alignment Timers
CN106797283A (zh) * 2016-11-11 2017-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获取上行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231222A (zh) * 2016-03-25 2017-10-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347002A (zh) * 2016-05-06 2017-11-1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harq-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7370570A (zh) * 2016-05-13 2017-11-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ue、基站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4199B (zh) 2008-10-30 2017-04-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在大带宽系统中数据传输的方法
EP3691172B1 (en) 2009-10-01 2023-12-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Uplink control data transmission
CN104756429B (zh) * 2012-11-02 2018-01-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控制信道资源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JP6416201B2 (ja) * 2013-03-28 2018-10-31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Fddセルとtddセルの集成
WO2018174504A1 (ko) * 2017-03-24 2018-09-2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채널 상태 정보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394494B2 (en) * 2017-05-03 2022-07-19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eedback performance of 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 (eMBB) when impacted by low latency traffic
EP3628133B1 (en) * 2017-05-04 2024-01-10 Koninklijke Philips N.V. Intra-group communication
US10873934B2 (en) * 2017-09-28 2020-12-22 Ofinno, Llc Pre-emption indic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WO2019136688A1 (zh) * 2018-01-12 2019-07-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CN110475360B (zh) * 2018-05-10 2023-05-02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上行链路传送的波束指示的方法和设备
KR20200114220A (ko) * 2019-03-28 2020-10-0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피드백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1849462B2 (en) * 2020-04-09 2023-1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determining group identification and a downlink assignment index for enhanced dynamic codebooks
US12089203B2 (en) * 2020-08-11 2024-09-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daptive cross-carrier scheduling and flexible PUCCH group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88341A (zh) * 2009-12-04 2011-06-0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及传输装置
US20160088622A1 (en) * 2012-01-25 2016-03-24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Employing Time Alignment Timers
CN107231222A (zh) * 2016-03-25 2017-10-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07347002A (zh) * 2016-05-06 2017-11-14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harq-ack反馈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7370570A (zh) * 2016-05-13 2017-11-2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反馈信息传输方法、ue、基站和系统
CN106797283A (zh) * 2016-11-11 2017-05-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传输、获取上行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 HIRAYAMA,K. TAKEDA,Y. KAKISHIMA,M. SAWAHASHI: ""Performance of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Signals Using Decision-Feedback Channel Estimation for EPDCCH"", 《2014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MUNICATION SYSTEMS》 *
孙超: ""基于压缩感知的无线信道信息反馈的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 *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19136B2 (en) 2018-01-12 2022-08-16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Information feedback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19136688A1 (zh) * 2018-01-12 2019-07-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WO2020061776A1 (zh) * 2018-09-25 2020-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反馈资源的复用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US11973600B2 (en) 2018-09-25 2024-04-30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feedback resource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JP2022508479A (ja) * 2018-09-25 2022-01-19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 フィードバックリソースの多重化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WO2020083364A1 (zh) * 2018-10-25 2020-04-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5g通信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73289B (zh) * 2018-11-09 2024-03-01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
CN113273289A (zh) * 2018-11-09 2021-08-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终端
CN112449761A (zh) * 2018-11-21 2021-03-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2449761B (zh) * 2018-11-21 2023-03-2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1435867A (zh) * 2019-01-11 2020-07-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控制信息复用的方法和装置
US12035314B2 (en) 2019-01-11 2024-07-0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multiplex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apparatus
CN113424481A (zh) * 2019-02-15 2021-09-21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及其设备
CN113424481B (zh) * 2019-02-15 2023-10-27 Lg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及其设备
WO2020216154A1 (zh) * 2019-04-26 2020-10-29 北京紫光展锐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上行信息传输方法及用户终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2058685B2 (en) 2019-04-26 2024-08-06 Beijing Unisoc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Co., Ltd. Uplink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terminal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4070490B (zh) * 2020-08-07 2023-05-30 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4070490A (zh) * 2020-08-07 2022-02-18 北京佰才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及网络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50613A3 (en) 2023-11-22
EP3739790B1 (en) 2023-08-23
US20200389914A1 (en) 2020-12-10
US11419136B2 (en) 2022-08-16
EP3739790A1 (en) 2020-11-18
WO2019136688A1 (zh) 2019-07-18
CN108401488B (zh) 2021-03-23
EP4250613A2 (en) 2023-09-27
EP3739790A4 (en) 2021-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01488A (zh) 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US11424869B2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CN108521850B (zh) 跳频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9792746A (zh) 时域资源分配方法、数据发送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6888079A (zh)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US1211363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rmining resource multiplex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information demodulation and medium thereof
CN108391466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09075923A (zh) 传输harq反馈信息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7223358A (zh) 一种业务复用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51853A (zh) 指示多业务数据复用传输的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基站
CN108886789A (zh) 确定上下行切换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09792747A (zh) 传输上行信息的方法、装置、基站及终端
CN109075960A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0945885A (zh) 下行控制信息dci下发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4138745A1 (zh) 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9891791A (zh) 调度混合自动重传的方法及装置
CN115398833B (zh) 信息监听、信息发送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8702778A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9191878A1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09565381A (zh) 信息反馈方法及装置
US9705660B1 (en) Aggregating spectrum chunks for maximum bandwidth utilization
CN106688255A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886461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6636290A (zh) 信道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JP7483000B2 (ja) ダウンリンク制御情報の構成方法、装置、通信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