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01064B - 一种终端工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工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01064B CN108401064B CN201710067961.8A CN201710067961A CN108401064B CN 108401064 B CN108401064 B CN 108401064B CN 201710067961 A CN201710067961 A CN 201710067961A CN 108401064 B CN108401064 B CN 10840106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terminal
- user
- environment
- wor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60 site-specific infrared dichroism spectroscop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897 syste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909 pattern recogn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790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34960 Photophob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74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62 fa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358 geomagnet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3469 light sensitivit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context-related or environment-related condi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5—Program loading or initiating
- G06F9/44505—Configuring for program initiating, e.g. using registry, configuration fil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48—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 H04M1/72457—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adapting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device according to specif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geographic 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5—Cordless teleph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工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该方法包括:根据预设的待控制工作参数,采集用户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使用终端设备感知及采用用户周边环境的环境感知参数,对环境感知参数进行处理,获取环境感知关键信息,调用环境感知库,根据环境感知关键信息确定终端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根据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及辅助信息参考值,确定待控制工作参数的实际参数值,并执行。本发明在整个过程中,完全由终端自行运行,不需要用户设置,解决了现有终端控制依赖用户管理及设置操作的问题,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工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终端控制需要用户设置,如设置闹钟、记事本提醒、日历提醒等;终端通过事先安排好的任务下达在规定的时间点完成操作,依赖于用户管理及设置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工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以解决现有终端控制依赖用户管理及设置操作的问题。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工作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的待控制工作参数,采集用户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
使用终端设备感知及采用用户周边环境的环境感知参数,对环境感知参数进行处理,获取环境感知关键信息;
调用环境感知库,根据环境感知关键信息确定终端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
根据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及辅助信息参考值,确定待控制工作参数的实际参数值,并执行。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工作控制装置,包括:采集模块及控制模块,其中,
采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待控制工作参数,采集用户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使用终端设备感知及采用用户周边环境的环境感知参数;
控制模块用于对环境感知参数进行处理,获取环境感知关键信息;调用环境感知库,根据环境感知关键信息确定终端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根据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及辅助信息参考值,确定待控制工作参数的实际参数值,并执行。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感知模块、存储器及处理器,其中,
感知模块用于使用终端设备感知及采用用户周边环境的环境感知参数;
处理器用于根据预设的待控制工作参数,采集用户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对环境感知参数进行处理,获取环境感知关键信息;调用环境感知库,根据环境感知关键信息确定终端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根据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及辅助信息参考值,确定待控制工作参数的实际参数值,并执行。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前述的终端工作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工作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用户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使用终端设备感知及采用用户周边环境的环境感知参数,对环境感知参数进行处理,获取环境感知关键信息,调用环境感知库,根据环境感知关键信息确定终端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根据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及辅助信息参考值,确定待控制工作参数的实际参数值,并执行实现对终端工作的控制,在整个过程中,完全由终端自行运行,不需要用户设置,解决了现有终端控制依赖用户管理及设置操作的问题,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工作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工作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环境感知库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辅助采集模块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环境采集模块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光传感器模块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蜂窝小区识别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图像识别装置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工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中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涉及的终端包括手机、平板、PAD等设备。
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的方式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的诠释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工作控制方法的流程图,由图1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工作控制方法包括:
S101:根据预设的待控制工作参数,采集用户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
S102:使用终端设备感知及采用用户周边环境的环境感知参数,对环境感知参数进行处理,获取环境感知关键信息;
S103:调用环境感知库,根据环境感知关键信息确定终端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
S104:根据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及辅助信息参考值,确定待控制工作参数的实际参数值,并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采集用户的生活工作信息包括:
直接调用用户设置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中的直接信息;
分析用户使用终端进行日常交互数据,间接获取用户设置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中的间接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工作控制方法,在采集用户的生活工作信息之前,还包括:
根据用户操作设置待感知的环境感知参数;
根据用户操作设置待控制的待控制工作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环境感知库包括至少一个生活工作场景的场景信息,场景信息包括用于控制终端工作的控制属性、以及用于识别当前场景的识别信息,根据环境感知关键信息确定终端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包括:
比对环境感知关键信息与各场景信息中的识别信息;
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对应的场景信息;
调用对应场景信息的控制属性,作为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工作控制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新场景信息时,根据用户操作确定新场景信息的控制属性,根据终端感知结果确定新场景信息的识别信息;并将新场景信息更新到环境感知库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使用终端设备感知及采用用户周边环境的环境感知参数包括:
使用终端设备获取终端位置信息;
和/或,使用终端设备获取光线变化值;
和/或,使用终端设备获取当前环境的图片、音频及运动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使用终端设备获取信号强度变化值,信号强度变化值包括当前蜂窝信号强度变化值和/或无线局域网信号强度变化值。
第二实施例: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工作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由图2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工作控制装置包括:采集模块21及控制模块22,其中,
采集模块21用于根据预设的待控制工作参数,采集用户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使用终端设备感知及采用用户周边环境的环境感知参数;
控制模块22用于对环境感知参数进行处理,获取环境感知关键信息;调用环境感知库,根据环境感知关键信息确定终端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根据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及辅助信息参考值,确定待控制工作参数的实际参数值,并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采集模块用于直接调用用户设置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中的直接信息;分析用户使用终端进行日常交互数据,间接获取用户设置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中的间接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工作控制装置还包括设置模块,用于在采集用户的生活工作信息之前,根据用户操作设置待感知的环境感知参数;根据用户操作设置待控制的待控制工作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环境感知库包括至少一个生活工作场景的场景信息,场景信息包括用于控制终端工作的控制属性、以及用于识别当前场景的识别信息,控制模块用于比对环境感知关键信息与各场景信息中的识别信息;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对应的场景信息;调用对应场景信息的控制属性,作为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新场景信息时,根据用户操作确定新场景信息的控制属性,根据终端感知结果确定新场景信息的识别信息;并将新场景信息更新到环境感知库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采集模块用于使用终端设备获取终端位置信息;和/或,使用终端设备获取光线变化值;和/或,使用终端设备获取当前环境的图片、音频及运动状态中的至少一种;和/或,使用终端设备获取信号强度变化值,信号强度变化值包括当前蜂窝信号强度变化值和/或无线局域网信号强度变化值。
在实际应用中,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所有功能模块,都可以采用处理器、编辑逻辑器件等方式实现。
第三实施例: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由图3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包括:感知模块31、存储器32及处理器33,其中,
感知模块31用于使用终端设备感知及采用用户周边环境的环境感知参数;
处理器32用于根据预设的待控制工作参数,采集用户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对环境感知参数进行处理,获取环境感知关键信息;调用环境感知库,根据环境感知关键信息确定终端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根据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及辅助信息参考值,确定待控制工作参数的实际参数值,并执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器用于直接调用用户设置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中的直接信息;分析用户使用终端进行日常交互数据,间接获取用户设置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中的间接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器还用于在采集用户的生活工作信息之前,根据用户操作设置待感知的环境感知参数;根据用户操作设置待控制的待控制工作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环境感知库包括至少一个生活工作场景的场景信息,场景信息包括用于控制终端工作的控制属性、以及用于识别当前场景的识别信息,处理器用于比对环境感知关键信息与各场景信息中的识别信息;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对应的场景信息;调用对应场景信息的控制属性,作为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器还用于在检测到新场景信息时,根据用户操作确定新场景信息的控制属性,根据终端感知结果确定新场景信息的识别信息;并将新场景信息更新到环境感知库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感知模块用于使用终端通信单元获取终端位置信息;和/或,使用终端光识别传感器获取光线变化值;和/或,使用终端辅助设备获取当前环境的图片、音频及运动状态中的至少一种;和/或,使用终端通信单元获取信号强度变化值,信号强度变化值包括当前蜂窝信号强度变化值和/或无线局域网信号强度变化值。
第四实施例:
现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诠释说明。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及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首先,人们进入智能化移动通讯时代,但当前手机的智能控制尚停留在以人为本,以用户为主导的阶段,如何在终端可以自我学习,自我感知,并真正升级为以终端为主导,或者终端和用户可以实时互通互动的超级终端,是当前一个新的需求,这这种需求的满足,需要更新更智能的新型识别操控方法。
在终端的使用中,如果不需要手机用户的控制,终端可以自我感知环境的变化,并进入相应的工作模式中,并时刻监控用户的实时动态,在必要时刻做出响应,通知或提醒用户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是本发明的构想起源。比如用户在家里,手机可以告诉手机持有用户,是不是该做饭了,提醒用户到点需要吃早中晚饭了,到点需要睡觉了,是不是需要运动了,而如果用户正在做这些事,手机则不会去提醒。如果用户要出门了,手机会根据提醒用户钥匙,钱包是不是带了,灯和其他电子设备是不是关了,还会根据当前和未来天气情况,以及气温变化情况,提示用户是不是该携带雨伞了,提醒用户是不是该多带几件衣服了,或者需要更换当前所穿衣服了,如果用户已经这么做了,手机检测到了,则不会去通知并提醒。如果用户出门在外,也远离工作区,则手机还会根据当前电量计算情况,手机用户行程安排,以及最近用户常用充电点和当前位置的距离,提醒用户是否需要进去节能模式,或者还可以坚持的待机时长,是否需要定位最近的可用充电点,让用户可以在时刻掌握自己的当前用电状态,以免在手机电量不足的时候,还忘记给手机充电,而到达不了下一个目的地。如果用户在公司,会根据当前所处的工作场景,如实验室,办公室或会议室,手机状态会自动做相应的设置和调整,同时在会前会根据当前检测到的场景做相应的会议时间和地点提醒,在会议过程中或会议结束时,新的工作日程安排提醒。如果用户在车上,或者正在驾驶。智能终端会通过当前检测的到环境状态,提醒用户或乘客是否需要系上安全带,是否需要进入自动蓝牙模式切换状态,同时还会有额外的超速提醒,即将闯红灯提醒,如果用户有穿戴设备,智能手机还会链接到此智能穿戴设备,根据当前用户的生理状态,以及已经持续驾驶的时长,提醒用户是否该休息,或者启动防瞌睡音乐或广播模式。如果用户下车,还会做关闭门窗及其他电子设备和熄火提醒,下车个人物品携带提醒等。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便捷的移动终端自适应环境感知及控制装置,以保证设备能在各种应用环境,应用场景下,按照用户个性化需求实现智能的操作控制和人机信息交互。通过手机自身的内置功能设备,如摄像头,录音机,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光感,WIFI,GPS,蓝牙和射频收发芯片模块的协调工作,对用户当前周围的空间环境及场地进行实时跟踪和记录,并结合采集到的用户当前状态或实现输入的信息安排,和以及建立好的环境识别库,对当前检测到环境和任务做比较,自适应控制手机提示用户需要进行的相应指令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便捷、安全的移动终端或穿戴设备的自适应环境感知控制装置,以保证设备能在各种应用环境自适应操作,并提醒用户需要注意的问题,事项和工作生活安排,对用户的生活常见事务进行实时的跟踪和管理。
具体实现上,首先通过手机自身的内置功能设备,如改进型摄像头,录音机,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光感,WIFI,GPS,蓝牙和射频收发芯片模块的设备的协同监测及工作,对用户当前周围的空间环境及场地进行实时跟踪和记录,即进行用户实时的环境感知及学习记录。
同时,结合采集到的用户当前状态信息,或事先输入的信息指令安排,或者采集到的生活习惯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
同时,终端会事先储存好的一个基础环境感知库,里面会存储好常见的生活及工作场景信息,如公司,家,学校,电影院,医院,商场,会议室,办公室,食堂餐厅,运动场,健身中心,机场,车站,地铁等。如果终端采集到有新的环境感知库超出基本库,或着有别于基本库特征中环境特征的,终端会自适应建立一个新库并专门命名。
终端实时检测当前感知到的环境变化,对当前检测到环境差异和辅助信息参考值做比较,自适应控制手机提示用户需要进行的相应指令操作或工作。
在实际应用中,本发明提供的装置或终端包括:用户设置模块,辅助信息采集模块,基本环境感知库建立模块,新感知库建立模块,环境采集模块,环境识别模块,自适应控制模块,基带芯片模块,射频芯片模块,无线芯片模块,手机自身功能模块,移动设备FLASH模块,环境智能响应模块,其中,
用户设置模块,用于设置用户手机自适应环境感知功能选项,哪些需要打开,哪些需要关闭,提示间隔,提示内容,以及设置用户的生活信息,如生活工作时间安排,作息安排,运动安排,行程纪要等;
辅助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如用户当前身体状态信息,或事先设置的的个人配置信息,记事本,闹钟,日历,短信,或近期电话录音中的时间计划安排,或者采集到的用户个人生活习惯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辅助信息采集又分为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两部分组成;
基本环境感知库建立模块,与移动设备FLASH模块相连,用于存储基本环境感知库模型,终端的基本环境感知库里面会存储好常见的生活及工作场景信息,如公司,家,学校,电影院,医院,商场,会议室,办公室,食堂餐厅,运动场,健身中心,机场,车站,地铁等。这些模型要素又会分为光线,图片,音频,文字,运动状态,坐标,经纬度,热点分布,基站分布等特征而存在;
新感知库建立模块,用于建立基本环境感知库以外的模型库,当用户到一个新的场所或地点,而此处和基本存储库信息都无法匹配时,即表明终端采集到有新的环境感知库超出基本库,或着有别于基本库特征中环境特征的,则终端需要对新环境感知并采集,并自适应建立一个新库并专门命名;
环境采集模块,用于用户所在环境的感知和采集,基于手机本身的各个硬件电路,功能软件,无线模块,传感模块的协同工作,如手机前后摄像头,录音机,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光感,WIFI,GPS,蓝牙和射频收发芯片模块的设备的协同监测及工作,对用户当前周围的空间环境及场地进行实时跟踪和记录,同时多位一体的主动或被动互联监测,即对周边其他无线设备接入或断开监测,对无线信号强度监测,对小区基站信号进行监测,对GPS卫星定位信号进行跟踪监测,来实现用户周边环境的实时的环境感知及学习记录;
环境识别模块,对采集到环境感知参数做系统的统计,计算,分析,抓取关键信息,具体地,对于系统采集到每个环境感知信息,识别模块根据不同信息本质属性,抓取的不同的关键元素,如果同时有多个变量,则需要启动权衡当前变量的置信度和阈值属性,最后以系统统计和计算结果为主;
自适应控制模块,手机通过检测手机内置各功能模块的参数变化,触发环境采集工作,对当前用户所处的环境进行参数采集,然后控制识别模块,对采集到的参数进行场景识别,最后再结合手机自身的辅助参数信息,触发相应的指令操作,将感知结果通知给用户;
基带芯片模块,和自适应控制模块及用户设置模块相连,用于接收用户设置模块的指令,并根据自适应控制模块的感知控制指令,控制手机完成对应操作,以及其他复杂参数模型计算;
射频芯片模块,用于环境采集模块中,手机和基站之间蜂窝信号的发射和接收,2G,3G,4G信号的接收,滤波,解调和数字化处理,并将数字化信号通过RSSI,RXRP,信噪比等形式汇报给基带芯片,进而给环境识别模块,进行信号衰减及电平强度的计算和分析;
无线芯片模块,用于环境采集模块中,手机和其他无线设备如WIFI,蓝牙,RFID等之间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的滤波,解调和数字化处理,并将数字化信号通过RSSI,SSID等强度及地址信息形式汇报给基带芯片,进而给环境识别模块,进行信号衰减及电平强度,地址区域信息的计算和分析;
手机自身功能模块,主要含有手机自身前后摄像头,光感器件,听筒,录音单元,加速度传感器单元,陀螺仪单元,GPS接收单元等。环境采集模块通过调用上述模块协调工作,采集所需的环境参数。同时获取手机自身功能及APP信息模块,如短信,邮件,微信,记事本,备忘录,闹钟,日历等。再通过手机马达,喇叭,呼吸灯,LED显示等功能模块的振动,铃声,闪烁,图形及文字显示,语音播报等方式,提醒用户当前需要做的事,或者需要注意的事项;
移动设备FLASH模块,与基本环境感知库建立模块及新感知库建立模块相连,用于手机预存储的和新采集到的环境感知参数及模型数据的储存;
环境智能响应模块,和基带芯片模块及自适应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实现智能终端的因环境感知变化的主动交互控制响应输出。通过接收自适应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通过基带芯片模块控制手机内马达,喇叭,呼吸灯,LED显示等功能模块的振动,铃声,闪烁,图形及文字显示,语音播报等方式,提醒用户当前需要做的事,或者需要注意的事项;
现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4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的系统结构图。如图4所示,该智能终端终端包括:41用户设置模块,42辅助信息采集模块,43基本环境感知库建立模块,44新感知库建立模块,45环境采集模块,46环境识别模块,47自适应控制模块,48基带芯片模块,49射频芯片模块,410无线芯片模块,411手机自身功能模块,412移动设备FLASH模块,413环境智能响应模块。
下面将结合图4和图5对上述装置的环境感知识别控制终端的电路和过程做具体阐述。
用户设置模块41,用于设置用户手机自适应环境感知功能选项,哪些需要打开,哪些需要关闭,以及设置用户的生活信息,如生活工作时间安排,作息安排,运动安排,行程纪要等。
辅助信息采集模块42,用于采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如用户当前身体状态信息,或事先设置的个人配置信息,记事本,闹钟,日历,短信,或近期电话录音中的时间计划安排,或者采集到的用户个人生活习惯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
具体实施上,在这里又分为直接信息和间接信息两部分,直接信息是用户在手机中设置的信息,如记事本,备忘录,闹钟,日历,邮箱中的信息,如工作时间,日程,会议安排,重要事情提醒等。间接信息部分指的是手机用户接收到的短信,抓取到的电话录音,回电留言,即使通讯工具如微信,甚至于未接来电。同时,如果用户有智能穿戴设备,该辅助信息采集模块还包含用户的当前身体状态,体表特征等信息的采集。
基本环境感知库建立模块43,与移动设备FLASH模块相连,用于存储基本环境感知库模型,终端的基本环境感知库里面会存储好常见的生活及工作场景信息,如公司,家,学校,电影院,医院,商场,会议室,办公室,食堂餐厅,运动场,健身中心,机场,车站,地铁等。这些信息又会分为图片,音频,运动状态等特征而存在。
具体地,在每个环境感知信息分类中,根据不同信息本质属性,不同信息分类所需要采集和抓取的关键元素会不一样。如在图片信息中的环境场景识别中,会以图片识别,标志性图形识别,关键字,词组,短语,标语识别为主。而在音频识别中,则会以时间,地点,人物为主要关键字,或者不同环境下的特征关键词为标志,如食堂,健身房,家里,办公室,室外,医院,学校,机场等,都会有对应的特征关键词。
新感知库建立模块44,用于建立基本环境感知库以外的模型库,当用户到一个新的场所或地点,而此处和基本存储库信息都无法匹配时,即表明终端采集到有新的环境感知库超出基本库,或着有别于基本库特征中环境特征的,则终端需要对新环境感知并采集,并自适应建立一个新库并专门命名。新库模型会不断丰富,并根据用户到达此处的频率提升优先查找级别。比如,用户最近喜欢去上英语培训班,而此前英语培训班不属于基础环境库,则当用户第一次去该地时,环境采集模块会调用各采集子模块,采集当前环境中的图片,标语,特征物品等信息,或采集并录音高频词汇,或当前位置的无线WIFI,地理位置等信息。最后汇总成一个关键信息登记表,手机通过互联网引擎进行自适应搜索并匹配再自定义命名保存,也可以通过提示用户遇到新感知环境,需要创建并确认的方式来建立并保存。
如果在基础环境感知库中,手机遇到同类型环境,如两个不同的房子,两个不同的医院,机场等,新感知库建立模块也会在基本环境感知库基础上,选取具有区分识别特征的模型作为最终的识别模型并标识出来。
环境采集模块45,用于用户所在环境的感知和采集,基于手机本身的各个硬件电路,功能软件,无线模块,传感模块的协同工作,如手机前后摄像头,录音机,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光感,WIFI,GPS,蓝牙和射频收发芯片模块的设备的协同监测及工作,对用户当前周围的空间环境及场地进行实时跟踪和记录,同时多位一体的主动或被动互联监测,即对周边其他无线设备接入或断开监测,对无线信号强度监测,对小区基站信号进行监测,对GPS卫星定位信号进行跟踪监测,来实现用户周边环境的实时的环境感知及学习记录。
具体工作过程为,当用户达到一个新的位置,环境采集模块首先会打开无线信号识别子模块,跟踪识别当前GPS经纬度变化,定位初步位置信息,如果GPS信号接收不了,会调用手机附近最近的小区基站信号,进行初步小区定位,如果搜索当前位置的存在固定AP和蓝牙设备信息,进行位置寻址。
当用户手持手机达到一个新的环境或场所后,手机的前后摄像头A和B模块会在后台启动,抓取当前空间中的特征建筑或装饰场景图片,如灯具,天花板,墙顶图片等,如果用户将手机环绕四周,还可以对周围布置进行进一步采集,同时,本设计还可以通过侧向拍摄方法实现手机四周物品和装饰,图片的拍摄,收集和扫描,如图10所示,在手机的顶部,两侧CD处,底部E处增加拍摄孔,或利用现有手机结构上的耳机,MIC,卡针孔,在手机内外壳缝隙中放置微型反射棱镜,将手机左右两侧和底部的图像通过反射传输到手机后主摄像头的镜头附近,最后汇总到图像处理芯片中,对抓取到的图像进行处理,拼接,或形成三维效果图,同时也可以抓取其中具有代表特征的图片,关键字,条幅,摆设,设施,物品等,将上述信息送到环境识别模块中,经过和基础环境感知库对比识别处理,定位当前的环境,场所和位置。
当用户从一个地方走到另外一个地方,手机内置光线识别子模块会启动,检测当前光线的种类及光强度,光通量的变化,同时,也可以检测其他光参数如照度,亮度等,比如,室内的光感强度是A阈值区间,室外的光感是B阈值区间,当用户在两这两个位置时间经过时,光传感模块检测到两者之间的变化,就会激活并调用相应的环境采集响应。
同时,当用户在室内时,由于不同场所的光线亮度在同一时间段范围内是相对固定的,在不同场所内光源数目也是一定的,因此,当采集的多个点处的光感量和环境感知库中的数据相匹配时,就可以判定用户达到某一个环境场所中。
再次,此处使用光传感模块,可以分辨出采集到的光线种类,如太阳光,月光,白炽灯,萤光灯,LED灯,光线感应器是由两个组件即投光器及受光器所组成,利用投光器将光线由透镜将之聚焦,经传输而至受光器之透镜,再至接收感应器,接收感应器将收到之光线讯号转变成电信号,此电信讯号更可进一步作各种不同的开关及控制动作,其基本原理即对投光器受光器间之光线做遮蔽之动作所获得的信号加以运用以完成各种自动化控制。由于不同类型光源光谱的波长不一样,如白炽灯波长范围约为400nm-780nm;太阳光波长范围约为20nm-2500nm,不同光源的可见范围,光色也有区别,如白色,黄色,紫色,红黄绿等。同时,不同光源的成分也不尽想相同,如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成分。通过增强性手机内置光采集模块和后端的处理模块,即测试出当前环境中光的属性和强度等其他参数,再通过环境识别模块中和预存环境感知库的光参数的阈值进行对比,即可识别出当前环境中光参数变化,对用户所处环境的做进一步判断。
同时,当锁定同一个基站小区信号后,当用户进入的房间的深度不一样,由于蜂窝信号的信道衰落,达到某一区域的信号强度范围相对固定,比如在全空旷地带,信号强度为-55DB,在半进入状态,信号强度为-65DB,而在全进入状态,信号强度为-75,在比如用户在办公室区域,信号强度值为-63DB,而在会议室信号强度值为-73DB,虽然上述测量值存在一定的变动,当变化阈值相对有限。在设计中,终端系统会实时采集手机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值,并记录一段周期内用户到达该区域的曲线值,最后做均值计算作为最后的参考值。在实际测试中,为了场所切换的准确率,手机会同时获取附近多个小区基站的信号,然后以多个小区强度的变化均值作为环境切换变量。
以图9为例,当用户在户内GPS信号不好的环境中移动,如在当前位置A,手机通过射频收发芯片获取的底层蜂窝信号,到附近蜂窝小区ID编号2,3,5的信号强度分别是-55,-75,-70;而当用户移动到了位置B,手机侦测到当前蜂窝小区ID编号为-80,-75,-20,则可以识别出当前的位置B,到了B位置上,启动自适应控制程序,手机进入相关工作模式或用户提醒模式。
同样,当用户携带手机到有AP网络的位置时,终端也会根据WIFI当前连接的AP路由器SSID,识别当前位置并标记,如果是室内只有一个WIFI固定点,还可以根据终端和此AP的自动接入或断开,识别出当前用户的环境状态变化,同上,本设计也可以通过不同房间内WIFI信号强度的差异,来实现不同环境的感知和识别。
如果用户在上车,下车或者行车过程中,智能终端会通过系统内置的运动状态监测子模块,如手机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及陀螺仪检测到当前手机加速度或角速度的跳变,即可知道用户的运动状态,在行驶过程中,还是准备停车下车,进而可以启动对应的环境感知采集模块,根据测试到的用户当前所处的车型以及移动状态,交通状态,用户状态等,自发地对用户在某一时刻做出相应的指引和提示操作。
如用户在车上,或者正在驾驶。智能终端会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当前环境状态,采集车载语音提示信号,或通过蓝牙接入车载安全后台信号,或直接通过拍照采集用户驾驶图片,进行系统的后台处理,以判别用户是否系上安全带,是否关闭了车载提醒系统,并发出对应的提示信号,提醒用户把安全带系上。
同时,当用户把手机放得合适的位置,如当车载导航使用时,手机内部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后摄像头会协同合作,测试当前汽车的加速度情况,如果汽车超速,或观察计算到即将闯红灯,手机相应模块就是启动提醒用户注意。
如果用户有随身穿戴设备,智能手机还会链接到此智能穿戴设备,根据穿戴设备测试到的用户的生理状态,以及已经持续驾驶的时长,提醒用户是否该休息,或者启动防瞌睡音乐播放或FM广播模式,或自动进入振动模式,提醒用户靠边停车,或自动搜索附近服务器,提醒用户进入最近服务器休息。
如果用户下车,手机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音频采集模块,光线传感采集模块的协同工作,检测到下车标志信号,如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汽车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通过陀螺仪检测车辆震动系数,通过音频采集模块采集汽车停车时的刹车声,手刹拉起声音,车内发动机工作噪声,其他电子设备关闭声等,同时通过光感检测模块,检测手机从车内到车外的光线阈值变化,在上述各模块的协同检测和工作下,各环境感知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环境瞬间变化发送给环境识别模块,环境识别模块通过识别当前的用户的准确状态后,随机会主动链接到相关模块,提示用户做关闭门窗及其他电子设备及熄火,同时还会提示下车时请携带好个人物品等。
环境识别模块46,对采集到环境感知参数做系统的统计,计算,分析,抓取关键信息,具体地,对于系统采集到每个环境感知信息,识别模块根据不同信息本质属性,抓取的不同的关键元素,如果同时有多个变量,则需要启动权衡当前变量的置信度和阈值属性,最后以系统统计和计算结果为主。如在图片信息中的环境场景识别中,会以图片识别,标志性图形识别,关键字,词组,短语,标语识别为主。而在音频识别中,则会以时间,地点,人物为主要关键字,或者不同环境下的特征关键词为标志,如食堂,健身房,家里,办公室,室外,医院,学校,机场等,都会有对应的特征关键词。在运动场景中,则会以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指南针,磁力计等采集到的物体运动参数如速度,加速度,角速度,方向等为关键参数。有无线信号环境中,则会以手机中射频收发芯片模块,WIFI和蓝牙模块,GPS接收模块或地磁检测模块检测到的小区信号强度,小区单元位置,WIFI信号RSSI值,热点位置信息,GPS信号载噪比信号,地磁场信号等,通过和电磁信号衰减参数模型对比,识别出当前环境变化。
自适应响应控制模块47,手机通过检测手机内置各功能模块的参数变化,触发环境采集工作,对当前用户所处的环境进行参数采集,然后控制识别模块,对采集到的参数进行场景识别,最后再结合手机自身的辅助参数信息,触发相应的指令操作,将感知结果通知给用户。
基带芯片模块48,和自适应控制模块及用户设置模块相连,用于接收用户设置模块的指令,并根据自适应控制模块的感知控制指令,控制手机完成对应操作,以及其他复杂参数模型计算。
射频芯片模块49,用于环境采集模块中,手机和基站之间蜂窝信号的发射和接收,2G,3G,4G信号的接收,滤波,解调和数字化处理,并将数字化信号通过RSSI,RXRP,信噪比等形式汇报给基带芯片,进而给环境识别模块,进行信号衰减及电平强度的计算和分析。
无线芯片模块410,用于环境采集模块中,手机和其他无线设备如WIFI,蓝牙,RFID等之间无线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的滤波,解调和数字化处理,并将数字化信号通过RSSI,SSID等强度及地址信息形式汇报给基带芯片,进而给环境识别模块,进行信号衰减及电平强度,地址区域信息的计算和分析。
手机自身功能模块411,主要含有手机自身前后摄像头,光感器件,听筒,录音单元,加速度传感器单元,陀螺仪单元,GPS接收单元等。环境采集模块通过调用上述模块协调工作,采集所需的环境参数。同时获取手机自身功能及APP信息模块,如短信,邮件,微信,记事本,备忘录,闹钟,日历等。再通过手机马达,喇叭,呼吸灯,LED显示等功能模块的振动,铃声,闪烁,图形及文字显示,语音播报等方式,提醒用户当前需要做的事,或者需要注意的事项。
移动设备FLASH模块412,与基本环境感知库建立模块及新感知库建立模块相连,用于手机预存储的和新采集到的环境感知参数及模型数据的储存。
环境智能响应模块413,和基带芯片模块及自适应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实现智能终端的因环境感知变化的主动交互控制响应输出。通过接收自适应控制模块的控制指令,通过基带芯片模块控制手机内马达,喇叭,呼吸灯,LED显示等功能模块的振动,铃声,闪烁,图形及文字显示,语音播报等方式,提醒用户当前需要做的事,或者需要注意的事项。
图1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终端的工作流程图,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1:用户开启终端智能环境感知模式及功能选项,设置对应的用户交互选项及参数输入,设置用户的生活工作信息提取选项;
步骤S1102:辅助信息采集模块采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如用户当前身体状态信息,个人配置信息,终端获取单元信息,及用户个人生活习惯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
步骤S1103:基本环境感知库建立模块下载基本环境感知库模型,并按照需要实时更新用户常见的生活及工作场景信息;
步骤S1104:当用户到一个新的场所或地点,而此处和基本存储库信息都无法匹配时,或着有别于基本库特征中环境特征的,则终端需要对新环境感知并采集,并自适应建立一个新库并专门命名;
步骤S1105:环境采集模块基于手机本身的各个硬件电路,功能软件,无线模块,传感模块的协同工作,对用户周边环境进行实时的环境感知及采集;
步骤S1106:环境识别模块对采集到环境感知参数做系统的统计,计算,分析,抓取关键信息,和基本环境库模块及新建库环境模块参数做比较,实现环境特性的识别;
步骤S1107:环境智能响应模块,和基带芯片模块及自适应控制模块相连,用于实现智能终端的因环境感知变化的主动交互控制响应输出;
步骤S1108:如果终端交互提示完成,用户收到该信号,并完成相应的操作或应答,自适应控制模块进入睡眠模式,等待下一次环境感知的唤醒;
步骤S1109:如果终端交互提示完成,用户没有完成相应的操作或应答,自适应控制模块经过一定时间间隔,再次提醒用户进行对应的操作,直到交互控制完成。
现以具体应用场景为例进行说明。
应用场景一:
如用户在公司,当前所处的工作场景是实验室,下午2点左右要去会议室A开会,手机获取到记事本开会时间地点信息,手机开启摄像头,抓取到当前时刻的周围环境信息,比如天花板,周围仪表,或实验室的灯光特征,或某小区基站信号强度参数,判别当前位置是实验室,而在会议开始前10分钟用户还停留在实验室,则会通过闹钟,信息显示,震动,语音等提示方式提示用户需要去会议室A开会,相关会议开始时间,地点会实现出来。
当用户到达会议室后,手机环境采集模块检测到各环境参数变化,采集当前会议室的布置情况,以及采集谈话关键词,灯光情况,判断当前环境是会议室,手机自动进入静音模式,震动模式,同时,手机会记录会议时长,在会议过程中,如果到特定时间,有新的工作日程安排,也会有信息提示。
应用场景二:
如果用户要出门了,手机会根据当前手机随机断开已有的家庭WIFI路由器,或室内外光线强度变化,提醒用户钥匙,钱包是不是带了,灯和其他电子设备是不是关了,还会根据当前手机内置天气软件,检测未来天气情况,以及气温变化情况,同时,开始摄像头单元,采集用户着装情况,提示用户是不是该携带雨伞了,提醒用户是不是该多带几件衣服了,或者需要更换当前所穿衣服了,如果用户已经这么做了,手机检测到了,则不会去通知并提醒。
应用场景三:
如果用户出门在外,也远离工作区,则手机还会根据当前电量计算情况,手机用户行程安排,以及最近用户常用充电点和当前位置的距离,提醒用户是否需要进去节能模式,或者还可以坚持的待机时长,是否需要定位最近的可用充电点,让用户可以在时刻掌握自己的当前用电状态,以免在手机电量不足的时候,还忘记给手机充电,而到达不了下一个目的地。
应用场景四:
如果用户在上车,下车或者行车过程中,智能终端会通过系统内置的运动状态监测子模块,如手机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及陀螺仪检测到当前手机加速度或角速度的跳变,即可知道用户的运动状态,在行驶过程中,还是准备停车下车,进而可以启动对应的环境感知采集模块,根据测试到的用户当前所处的车型以及移动状态,交通状态,用户状态等,自发地对用户在某一时刻做出相应的指引和提示操作。
如用户在车上,或者正在驾驶。智能终端会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当前环境状态,采集车载语音提示信号,或通过蓝牙接入车载安全后台信号,或直接通过拍照采集用户驾驶图片,进行系统的后台处理,以判别用户是否系上安全带,是否关闭了车载提醒系统,并发出对应的提示信号,提醒用户把安全带系上。
同时,当用户把手机放得合适的位置,如当车载导航使用时,手机内部的加速度传感器和后摄像头会协同合作,测试当前汽车的加速度情况,如果汽车超速,或观察计算到即将闯红灯,手机相应模块就是启动提醒用户注意。
如果用户有随身穿戴设备,智能手机还会链接到此智能穿戴设备,根据穿戴设备测试到的用户的生理状态,以及已经持续驾驶的时长,提醒用户是否该休息,或者启动防瞌睡音乐播放或FM广播模式,或自动进入振动模式,提醒用户靠边停车,或自动搜索附近服务器,提醒用户进入最近服务器休息。
如果用户下车,手机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音频采集模块,光线传感采集模块的协同工作,检测到下车标志信号,如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检测汽车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通过陀螺仪检测车辆震动系数,通过音频采集模块采集汽车停车时的刹车声,手刹拉起声音,车内发动机工作噪声,其他电子设备关闭声等,同时通过光感检测模块,检测手机从车内到车外的光线阈值变化,在上述各模块的协同检测和工作下,各环境感知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环境瞬间变化发送给环境识别模块,环境识别模块通过识别当前的用户的准确状态后,随机会主动链接到相关模块,提示用户做关闭门窗及其他电子设备及熄火,同时还会提示下车时请携带好个人物品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智能、便捷、安全的移动终端或穿戴设备的自适应环境感知控制装置,以保证设备能在各种应用环境自适应操作,并提醒用户需要注意的问题,事项和工作生活安排,对用户的生活常见事务进行实时的跟踪和管理。该装置可以对用户当前周围的空间环境及场地进行实时采集和记录和跟踪,并结合采集到的用户当前状态或实现输入的信息安排集终端内部的采集到的各辅助信息,以及建立好的环境识别库,对当前检测到环境,用户当前状态,用户需要进行的下一步工作,任务,安排和计划做比较,自适应控制手机提示用户需要进行的相应指令操作。该装置可以让用户的智能终端可以自我学习,自我感知,并真正升级为以终端为主导,使得终端和用户可以实时互通互动的超级终端,在终端的使用中,手机不完全依赖于用户的自主控制,终端可以自我感知环境的变化,并进入相应的工作模式中,并时刻监控用户的实时动态,在必要时刻做出响应,通知或提醒用户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让终端可以成为我们的生活小管家和随身秘书。
综上可知,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工作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用户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使用终端设备感知及采用用户周边环境的环境感知参数,对环境感知参数进行处理,获取环境感知关键信息,调用环境感知库,根据环境感知关键信息确定终端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根据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及辅助信息参考值,确定待控制工作参数的实际参数值,并执行实现对终端工作的控制,在整个过程中,完全由终端自行运行,不需要用户设置,解决了现有终端控制依赖用户管理及设置操作的问题,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做的任意简单修改、等同变化、结合或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终端工作控制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的待控制工作参数,采集用户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
使用终端设备感知及采用用户周边环境的环境感知参数,对所述环境感知参数进行处理,获取环境感知关键信息;
调用环境感知库,根据所述环境感知关键信息确定终端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
根据所述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及所述辅助信息参考值,确定所述待控制工作参数的实际参数值,并执行;
所述环境感知库包括至少一个生活工作场景的场景信息,所述场景信息包括用于控制终端工作的控制属性、以及用于识别当前场景的识别信息,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感知关键信息确定终端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包括:
比对所述环境感知关键信息与所述各场景信息中的识别信息;
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对应的场景信息;
调用对应场景信息的控制属性,作为所述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工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用户的生活工作信息包括:
直接调用用户设置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所述辅助信息参考值中的直接信息;
分析用户使用终端进行日常交互数据,间接获取用户设置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所述辅助信息参考值中的间接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工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集用户的生活工作信息之前,还包括:
根据用户操作设置待感知的环境感知参数;
根据用户操作设置待控制的待控制工作参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工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检测到新场景信息时,根据用户操作确定所述新场景信息的控制属性,根据终端感知结果确定所述新场景信息的识别信息;并将所述新场景信息更新到所述环境感知库中。
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工作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终端设备感知及采用用户周边环境的环境感知参数包括:
使用终端设备获取终端位置信息;
和/或,使用终端设备获取光线变化值;
和/或,使用终端设备获取当前环境的图片、音频及运动状态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使用终端设备获取信号强度变化值,所述信号强度变化值包括当前蜂窝信号强度变化值和/或无线局域网信号强度变化值。
6.一种终端工作控制装置,包括:采集模块及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采集模块用于根据预设的待控制工作参数,采集用户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使用终端设备感知及采用用户周边环境的环境感知参数;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对所述环境感知参数进行处理,获取环境感知关键信息;调用环境感知库,根据所述环境感知关键信息确定终端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根据所述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及所述辅助信息参考值,确定所述待控制工作参数的实际参数值,并执行;所述环境感知库包括至少一个生活工作场景的场景信息,所述场景信息包括用于控制终端工作的控制属性、以及用于识别当前场景的识别信息,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比对所述环境感知关键信息与所述各场景信息中的识别信息;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对应的场景信息;调用对应场景信息的控制属性,作为所述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工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用于直接调用用户设置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所述辅助信息参考值中的直接信息;分析用户使用终端进行日常交互数据,间接获取用户设置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所述辅助信息参考值中的间接信息。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工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模块,用于在采集用户的生活工作信息之前,根据用户操作设置待感知的环境感知参数;根据用户操作设置待控制的待控制工作参数。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工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检测到新场景信息时,根据用户操作确定所述新场景信息的控制属性,根据终端感知结果确定所述新场景信息的识别信息;并将所述新场景信息更新到所述环境感知库中。
10.如权利要求6至9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工作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用于使用终端设备获取终端位置信息;和/或,使用终端设备获取光线变化值;和/或,使用终端设备获取当前环境的图片、音频及运动状态中的至少一种;和/或,使用终端设备获取信号强度变化值,所述信号强度变化值包括当前蜂窝信号强度变化值和/或无线局域网信号强度变化值。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感知模块、存储器及处理器,其中,
所述感知模块用于使用终端设备感知及采用用户周边环境的环境感知参数;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预设的待控制工作参数,采集用户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辅助信息参考值;对所述环境感知参数进行处理,获取环境感知关键信息;调用环境感知库,根据所述环境感知关键信息确定终端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根据所述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及所述辅助信息参考值,确定所述待控制工作参数的实际参数值,并执行;所述环境感知库包括至少一个生活工作场景的场景信息,所述场景信息包括用于控制终端工作的控制属性、以及用于识别当前场景的识别信息,所述处理器用于比对所述环境感知关键信息与所述各场景信息中的识别信息;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对应的场景信息;调用对应场景信息的控制属性,作为所述当前环境的控制特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直接调用用户设置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所述辅助信息参考值中的直接信息;分析用户使用终端进行日常交互数据,间接获取用户设置的生活工作信息,作为所述辅助信息参考值中的间接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采集用户的生活工作信息之前,根据用户操作设置待感知的环境感知参数;根据用户操作设置待控制的待控制工作参数。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检测到新场景信息时,根据用户操作确定所述新场景信息的控制属性,根据终端感知结果确定所述新场景信息的识别信息;并将所述新场景信息更新到所述环境感知库中。
15.如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模块用于使用终端通信单元获取终端位置信息;和/或,使用终端光识别传感器获取光线变化值;和/或,使用终端辅助设备获取当前环境的图片、音频及运动状态中的至少一种;和/或,使用终端通信单元获取信号强度变化值,所述信号强度变化值包括当前蜂窝信号强度变化值和/或无线局域网信号强度变化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67961.8A CN108401064B (zh) | 2017-02-07 | 2017-02-07 | 一种终端工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PCT/CN2017/099832 WO2018145447A1 (zh) | 2017-02-07 | 2017-08-31 | 一种终端工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67961.8A CN108401064B (zh) | 2017-02-07 | 2017-02-07 | 一种终端工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01064A CN108401064A (zh) | 2018-08-14 |
CN108401064B true CN108401064B (zh) | 2021-08-31 |
Family
ID=63093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67961.8A Active CN108401064B (zh) | 2017-02-07 | 2017-02-07 | 一种终端工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401064B (zh) |
WO (1) | WO201814544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40101B (zh) * | 2018-09-21 | 2022-04-15 | 深圳市华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远程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
CN111903113A (zh) * | 2018-10-16 | 2020-11-0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识别环境场景的方法、芯片、终端 |
US11835798B2 (en) * | 2018-12-12 | 2023-12-05 | Solos Technology Limited | Eyewear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ssistance to a user |
CN109660675A (zh) * | 2019-02-27 | 2019-04-19 | 吕元喜 | 一种基于移动端或pc端的智能化交互应用系统 |
CN112243214A (zh) * | 2019-07-17 | 2021-01-19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离车提醒系统及其方法、车辆蓝牙提醒系统 |
CN113625599B (zh) * | 2020-05-08 | 2023-09-22 | 未来穿戴技术有限公司 | 按摩仪控制方法、装置、系统、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2261576B (zh) * | 2020-10-21 | 2021-06-15 | 广西综合交通大数据研究院 | 一种空地组网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CN112558502A (zh) * | 2020-12-07 | 2021-03-26 | 东莞市华睿紫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自我学习和无感控制的环境感知系统 |
CN114642411A (zh) * | 2020-12-21 | 2022-06-21 | 安徽华米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用户行为的环境光舒适度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3096271A (zh) * | 2021-03-09 | 2021-07-09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摄影方法及其摄影装置 |
CN113507702B (zh) * | 2021-05-28 | 2023-10-03 | 西安闻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蓝牙连接方法、装置、车载蓝牙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4205450B (zh) * | 2021-12-11 | 2023-05-02 | 天翼电信终端有限公司 | 集体终端工作模式设置方法、装置、集体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4595387B (zh) * | 2022-03-03 | 2023-09-29 | 戎行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勾勒人物画像的方法、设备、存储介质 |
CN114513767B (zh) * | 2022-04-19 | 2022-06-24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 一种车载短距离通信的资源配置方法及装置 |
CN116359642B (zh) * | 2023-03-10 | 2024-01-23 | 湖南金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变压器运行状态5g智能监测系统与方法 |
CN117112240B (zh) * | 2023-10-24 | 2024-01-19 | 北京木牛一心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环境感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8363316B (zh) * | 2024-06-18 | 2024-08-16 | 珠海安士佳电子有限公司 | 基于情景识别的家用监控系统智能场景适应方法及设备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33167A (zh) * | 2013-10-15 | 2014-01-22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根据用户当前状态智能关闭提醒的方法及系统 |
CN103780748A (zh) * | 2012-10-25 | 2014-05-07 |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 移动终端及其情景模式自动切换方法 |
CN104853040A (zh) * | 2015-04-30 | 2015-08-1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飞行模式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327112B1 (ko) * | 2010-08-23 | 2013-11-07 | 주식회사 팬택 | 주변 소리 정보를 이용하여 다양한 사용자 인터페이스를 제공하는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
CN105005204B (zh) * | 2015-07-31 | 2018-02-23 | 深圳广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可自动触发智能家居和智慧生活情景的智能引擎系统及方法 |
CN105208223A (zh) * | 2015-11-10 | 2015-12-30 | 上海卓悠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的模式控制方法及系统 |
-
2017
- 2017-02-07 CN CN201710067961.8A patent/CN108401064B/zh active Active
- 2017-08-31 WO PCT/CN2017/099832 patent/WO2018145447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80748A (zh) * | 2012-10-25 | 2014-05-07 | 三星电子(中国)研发中心 | 移动终端及其情景模式自动切换方法 |
CN103533167A (zh) * | 2013-10-15 | 2014-01-22 | 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根据用户当前状态智能关闭提醒的方法及系统 |
CN104853040A (zh) * | 2015-04-30 | 2015-08-1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飞行模式的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8145447A1 (zh) | 2018-08-16 |
CN108401064A (zh) | 2018-08-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01064B (zh) | 一种终端工作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04540184B (zh) | 设备联网方法及装置 | |
CN105517277B (zh) | 照明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 |
KR101319720B1 (ko) | 모드 변경을 무선 디바이스들에게 제공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 |
CN102224764B (zh) | 移动装置的基于定向的控制 | |
CN105116917B (zh) | 飞行设备降落方法及装置 | |
CN111182145A (zh) | 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 |
CN106488037B (zh) | 日程提醒方法及装置 | |
CN111711752A (zh) | 常开式相机取样策略 | |
EP4386495A1 (en) | Device control method, related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3780748A (zh) | 移动终端及其情景模式自动切换方法 | |
CN104301534A (zh) | 一种智能调整移动终端场景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6781242B (zh) | 危险区域的预警方法和装置 | |
CN107872576A (zh) | 闹钟提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666540B (zh) |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US12363504B2 (en) | Bluetooth positioning device det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05259768B (zh) | 智能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5933863A (zh) | 一种添加好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
WO2023071454A1 (zh) | 场景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3458138A (zh) | 一种对讲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08012392A (zh) | 化妆镜的照明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7959997A (zh) | 智能手电筒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06568454A (zh) | 信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 |
CN106537887A (zh) | 终端控制方法及终端 | |
CN109543666A (zh) | 结构光组件控制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