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00850B -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资源获取方法及相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资源获取方法及相关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400850B CN108400850B CN201710064600.8A CN201710064600A CN108400850B CN 108400850 B CN108400850 B CN 108400850B CN 201710064600 A CN201710064600 A CN 201710064600A CN 108400850 B CN108400850 B CN 1084008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ication
- information
- resource
- downlink control
- control signa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61—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7—Inter-user or inter-terminal allocation
- H04L5/0039—Frequency-contiguous, i.e. with no allocation of frequencies for one user or terminal between the frequencies allocated to anoth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e.g. signalling of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资源获取方法及相关装置,涉及通信领域,可以在配置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时,更加灵活地配置调度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碎片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所述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生成下行控制信令,其中,下行控制信令包含指示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资源分配信息用于对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进行显性指示或隐性指示,指示信息用于表示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显性指示或隐性指示;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资源获取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先进的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系统中,网络设备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发送下行控制信令并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 CHannel,PDSCH)发送下行数据,终端设备在接收下行数据后,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上反馈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确定/否定应答(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ACK/NACK)的信息。
在致力于支持更高系统性能的5G通信系统中,如果沿用传统的LTE或LTE-A系统中的PUCCH资源配置方法,则网络设备会通过高层信令在PUCCH资源上为每个下行时隙均预留足够的HARQ ACK/NACK反馈资源。一旦网络设备下行数据调度的终端设备占用的资源明显少于网络设备预先调度配置的PUCCH资源的情况时,有限的5G资源会因为预留的资源无法灵活配置而导致产生较多的资源碎片,从而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而无法正常配置给终端设备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资源获取方法及相关装置,可以在配置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时,灵活调度,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碎片化,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生成下行控制信令,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包含指示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用于对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进行显性指示或隐性指示,所述指示信息用于表示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所述显性指示或所述隐性指示;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令。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至少包括时域、频域或码域资源中的一种。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由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一信息位承载,或者,所述指示信息由用于加扰所述下行控制信令的扰码承载。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由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二信息位或第三信息位承载。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获取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令,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包含指示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取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显性指示或隐性指示,以及根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获取所述显性指示或所述隐性指示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至少包括时域、频域或码域资源中的一种。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反馈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令进一步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一信息位承载的所述指示消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解扰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扰码承载的所述指示信息。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令进一步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二信息位或第三信息位承载的所述资源分配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资源指示方法、资源获取方法,可以合理规划和灵活配置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在5G通信系统下取得了较好的技术效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下行控制信令,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包含指示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用于对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进行显性指示或隐性指示,所述指示信息用于表示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所述显性指示或隐性指示;
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令。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至少包括时域、频域或码域资源中的一种。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进一步包括:用于生成由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一信息位承载的所述指示信息,或者,用于生成由用于加扰所述下行控制信令的扰码承载的所述指示信息。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进一步包括:用于生成由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二信息位或第三信息位承载的所述资源分配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度的终端设备的数量合理灵活地分配PUCCH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小资源碎片。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令,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包含指示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取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显性指示或隐性指示,以及根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获取所述显性指示或所述隐性指示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至少包括时域、频域或码域资源中的一种。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进一步包括:用于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反馈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进一步包括:如果所述指示信息为第一预设值,则获取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显性指示;如果所述指示信息为第二预设值,则获取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隐性指示。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进一步包括:用于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一信息位承载的所述指示消息,或者用于解扰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扰码承载的所述指示信息。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还进一步包括:用于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二信息位或第三信息位承载的所述资源分配信息。
本申请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接收并获取自身所对应的PUCCH资源,可以灵活配合网络设备调度,根据当前调度终端设备数量使用资源,减小了资源的碎片化,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配置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其中,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包含在目标时隙上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与UE特定偏移值;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承载所述公共偏移值和所述UE特定偏移值的信令。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目标时隙上的资源占用情况配置所述公共偏移值。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承载所述公共偏移值和所述UE特定偏移值的信令进一步包括: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广播信令发送所述公共偏移值。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承载所述公共偏移值和所述UE特定偏移值的信令进一步包括: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承载所述UE特定偏移值的下行控制信令。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所述公共偏移值对应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上限值或下限值。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由所述网络设备通过预定义或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方式配置。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公共偏移值和所述UE特定偏移值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以预定值为粒度配置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所述公共偏移值。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预定值由所述网络设备通过预定义或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方式配置。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中,所述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或预定义的方式配置所述广播信令占用的频域资源以及子载波间隔。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承载所述UE特定偏移值的下行控制信令进一步包括: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包含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以动态地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所述UE特定偏移值。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中,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承载所述UE特定偏移值的下行控制信令进一步包括:所述下行控制信令通过预定义或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方式指示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为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上限值还是下限值。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获取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目标时隙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和UE特定偏移值;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公共偏移值和所述UE特定偏移值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通过广播信令接收所述公共偏移值。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下行控制信令接收所述UE特定偏移值。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下行控制信令接收所述UE特定偏移值进一步包括: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包含指示信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动态地获取所述UE特定偏移值。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其中,所述终端设备通过下行控制信令接收所述UE特定偏移值进一步包括:所述终端设备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令获取所述公共偏移值为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上限值还是下限值。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配置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其中,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包含在目标时隙上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与UE特定的偏移值;
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承载所述公共偏移值和所述UE特定偏移值的信令。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基于所述目标时隙上的资源占用情况配置所述公共偏移值;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进一步包括:所述收发单元通过广播信令发送所述公共偏移值。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进一步包括:所述收发单元发送承载所述UE特定偏移值的下行控制信令。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用于配置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所述公共偏移值对应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上限值或下限值。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用于通过预定义或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方式配置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所述公共偏移值。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用于以预定值为粒度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所述公共偏移值。
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用于通过预定义或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方式配置所述预定值。
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用于通过预定义或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方式配置所述广播信令占用的频域资源以及子载波间隔。
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用于根据所述公共偏移值和所述UE特定偏移值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
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用于通过所述下行调度信令动态地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所述UE特定偏移值。
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用于通过预定义或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方式指示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所述公共偏移值为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上限值还是下限值。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目标时隙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和UE特定偏移值;
处理单元,根据所述公共偏移值和所述UE特定偏移值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进一步包括:通过广播信令接收所述公共偏移值。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进一步包括:通过下行控制信令接收所述UE特定偏移值。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单元进一步包括:用于接收包含指示信息的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动态地获取所述UE特定偏移值。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进一步包括:用于通过所述下行控制信令获取所述公共偏移值为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上限值还是下限值。
本申请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案,提供了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的指示方法、资源获取方法及相关装置,能够合理规划和灵活调度资源、减小信令开销、降低资源的碎片化、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在未来的5G通信系统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资源的指示和获取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上行控制信道资源配置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下行传输的一种两级控制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资源的指示和获取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N,Radio Access Network)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CS,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LL,Wireless Local Loop)站、个人数字助理(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设备。无线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远程终端(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Agent)、终端设备(User Device)、或用户装备(User Equipment)。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网络设备(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扇区与无线终端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无线终端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网际协议(IP)网络。网络设备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网络设备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本申请并不限定。
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中,网络设备,例如基站,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等各种传输接收点(transmission reception point,TRP),为终端设备提供授权频谱下的接入服务或非授权频谱下的接入服务。所述终端设备和所述网络设备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上按照协议层传输各种数据,例如控制信令或业务数据。其中,控制信令主要在控制信道上传输,业务数据主要在业务信道上传输。这些协议层包括物理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access control,MAC)层以及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等。无论是在哪一层传输的数据,最终承载在物理层上通过至少一个物理天线在无线空间中传输。
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半静态地为终端设备配置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并通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令隐性的指示终端设备在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池中使用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以用于终端设备反馈HARQ ACK/NACK的信息。隐形指示的资源是网络设备按照在每一个被调度的时隙上可被调度的最大数量的终端设备预留的足够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这确保在该时隙上每一个被调度的终端设备都能有足够的资源可以反馈HARQ ACK/NACK信息。然而,因为预留资源一旦被配置便不可再灵活调度,当网络设备下行数据调度的终端设备数量明显少于网络设备预先调度配置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时,预留的资源此会产生较多的资源碎片,这种问题在资源有限的5G系统下尤为突出。
可选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资源。以下的步骤和装置的描述中都基于PUCCH资源,但是本发明的方法和装置并不局限于PUCCH资源。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的指示和获取方法,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1、网络设备生成下行控制信令,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包含指示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用于对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进行显性指示或隐性指示,所述指示信息用于表示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所述显性指示或所述隐性指示。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至少包括时域、频域或码域资源中的一种。
传统方法中,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都是通过下行控制信令隐性的指示终端设备在PUCCH资源池中使用的PUCCH资源,这些资源因为是预留资源,一旦配置完成便不能灵活调度。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网络侧将PUCCH资源的分配指示为显性指示或隐性指示的方式。其中,显性指示表示通过信令直接指示终端设备对应的资源;隐性指示表示通过资源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关联,通过该关联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资源。具体而言,显性指示的PUCCH资源是通过下行控制信令中的指示信息来直接指示终端设备进行反馈HARQACK/NACK的PUCCH资源;隐性指示的PUCCH资源是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资源信息与终端设备建立关联,通过该关联指示终端设备进行反馈HARQ ACK/NACK的PUCCH资源。
下行控制信令用于分配下行数据传输占用的资源,以及分配上行应答信息反馈占用的资源。下行控制信令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资源信息,还包括下行数据所占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隐性指示为PUCCH资源以PDCCH中占用的控制信道单元(Control ChannelElement,CCE)的索引的最小值作为入口参数的函数获得。例如,公式1为PUCCH资源获取的一种隐性指示的示例:
图3为一PUCCH资源示意图。传统方法中,图3为一隐性指示的PUCCH资源的整体区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将隐性指示的PUCCH资源通过预定义或高层信令半静态地划分为几个子资源块。例如,在图3中将隐性指示的PUCCH资源R2划分为A、B、C、D 4个子资源块。当网络设备下行数据调度的终端设备数量明显少于网络设备预先调度配置的PUCCH资源,子资源块D被配置为显性指示的PUCCH资源R1,子资源块A、B、C仍被用作隐性指示的PUCCH资源。随着网络设备下行数据调度的终端设备数量的变化,PUCCH资源的指示方式可以动态调整,这样的指示方式可以更灵活地使用PUCCH资源,进一步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可选的,资源分配信息由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二信息位或第三信息位承载。
可选的,在生成的下行控制信令中,如果指示信息表示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显性指示,则资源分配信息被配置为在下行控制信令的第二信息位指示终端设备对应的显性指示的资源索引。可选的,下行控制信令的第二信息位配置为4bit,则该次网络设备调度的终端设备数量最多为24=16,这些终端设备对应的资源索引信息为[0,15]。即网络设备在本次下行调度时,通过4bit的资源分配信息与显性指示的PUCCH资源索引信息[0,15]一一对应(如表1中所示)指示属于该终端设备的具体资源位置。
表1比特信息与资源索引对应表
资源索引 | 对应比特信息 | 资源索引 | 对应比特信息 |
0 | 0000 | 8 | 1000 |
1 | 0001 | 9 | 1001 |
2 | 0010 | 10 | 1010 |
3 | 0011 | 11 | 1011 |
4 | 0100 | 12 | 1100 |
5 | 0101 | 13 | 1101 |
6 | 0110 | 14 | 1110 |
7 | 0111 | 15 | 1111 |
可选的,在生成的下行控制信令中,如果指示信息表示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隐性指示,则资源分配信息被配置为在下行控制信令的第三信息位指示终端设备对应的隐性指示的资源索引。可选的,下行控制信令的第三信息位配置为2bit,网络设备将下行控制信令所对应的CCE的索引最小值与终端设备所对应的隐性指示的PUCCH资源子块的索引建立关联。
202、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令。
网络设备将步骤201生成的包含指示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的下行控制信令发送给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指示信息由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一信息位承载,或者,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由用于加扰所述下行控制信令的扰码承载。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都知道,下行控制信令中的指示信息包含的比特信息越多,终端设备的资源位置信息就会越详细,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产生大量的信令开销。可选的,下行控制信令中的指示信息配置为1bit。即,网络设备对终端设备进行下行数据调度时,配置1bit的指示信息来表示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所述显性指示或所述隐性指示。因为指示信息只被配置为1bit,这极大地减少了信令的开销,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可选的,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一信息位可以隐性指示第二信息位和第三信息位的信息。如果在下行传输的单级控制信道中,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一信息位、第二信息位和第三信息位分别是独立的,第二信息位和第三信息位的长度为固定长度。可选的,第二信息位和第三信息位可以进行复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即网络设备可以配置第二信息位和第三信息位为同一个信息位。如果在下行传输的两级控制信道中,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一信息位可以放在第一级控制信道中也可以放在第二级控制信道中,而第二信息位和第三信息位只能放在第二级控制信道中。如果在下行传输的两级控制信道中,第一信息位放在第一级控制信道中,则第二信息位和第三信息位可以是变长的;如果第一信息位放在第二级控制信道中,则第二信息位和第三信息位只能是定长的。其中,单级控制信道是指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包括一个控制区域,两级控制信道是指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包括两个控制区域。
图4示出了一种下行传输的两级控制信道的结构框图。其中,DL(Downlink)指下行链路区域;GP(Guard Period,保护间隔)是指下行链路与上行链路之间的保护间隔;UL(uplink)是指上行区域;401为终端设备1数据区域,402为终端设备2数据区域,终端设备1和2表示不同的终端设备;403为第一级控制信道,用于承载指示包括调度时频资源的索引信息;404为第二级控制信道,用于承载指示传输时间取值的信息。第一级控制信道403位于整个下行信道的控制区域(即图3中DL区域内的虚线左侧区域),第二级控制信道404可以在下行信道的控制区域内也可以在数据区域内。其中,控制区域是指仅承载网络设备调度终端设备的控制信息的下行链路区域,数据区域是指仅用于网络设备传输给终端设备的数据的下行链路区域。对于不同的终端设备而言,第二级控制信道404的资源起始位置可以不同。
两级控制信道的结构包括两级下行控制信令。第一级下行控制信令在第一级控制信道403中进行发送,其包括用户ID,资源分配信息以及第二级下行控制信令的容量等信息;第二级下行控制信令在第二级控制信道404中进行发送,其包括发送监听参考信号的请求信息以及资源分配信息等信息。其中,第一级下行控制信令包括的资源分配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级下行控制信令在第二级控制信道404中的时频资源位置。第一级控制信道403的时频资源的大小不等同于第二级控制信道404的时频资源的大小,但是第二级控制信道404的时频资源要依赖于第一级控制信道403中第一级下行控制信令的调度指示信息。
203、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令。
终端设备接收包含指示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的下行控制信令后,便获得了息用于对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进行显性指示或隐性指示的资源分配信息和用于表示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所述显性指示或所述隐性指示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一信息位承载的所述指示消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解扰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扰码承载的所述指示信息。可选的,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二信息位或第三信息位承载的所述资源分配信息。
204、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取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显性指示或隐性指示,以及根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获取所述显性指示或所述隐性指示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可选的,如果终端设备接收到的指示信息为第一预设值,则终端设备获取该次数据调度对应的资源是显性指示的PUCCH资源;如果指示信息为第二预设值,则终端设备获取该次数据调度对应的资源是隐性指示的PUCCH资源。其中,第一预设值与第二预设值不同。例如,可以将第一预设值配置为01,第二预设值配置为00等等。
可选的,如果接收到的指示信息表示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显性指示,则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令的第二信息位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显性指示的资源索引。例如,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二信息位配置为4bit,即本次网络设备调度的终端设备数量最多为24=16,对应的资源索引为[0,15]。终端设备根据与资源索引[0,15]一一对应的表1获取显性指示的PUCCH资源位置。
可选的,如果接收到的指示信息表示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隐性指示,则终端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令的第三信息位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隐性指示的资源索引。可选的,终端设备根据接收的下行控制信令中获取的物理资源的CCE索引的最小值与终端设备对应的隐性指示的PUCCH资源子块的索引建立的关联,通过计算获得在该资源子块上对应的资源位置。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预定义或高层信令半静态的方式在下行控制信令中为终端设备配置显性指示和隐性指示的PUCCH资源的信令,根据数据调度的终端设备数量动态配置资源指示,使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合理规划和灵活配置,在资源比较有限的5G通信系统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减小资源的碎片化,达到比较好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如图5所示,其中,网络设备50包括:处理单元501,收发单元502。
处理单元501,用于生成下行控制信令,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包含指示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用于对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进行显性指示或隐性指示,所述指示信息用于表示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所述显性指示或隐性指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至少包括时域、频域或码域资源中的一种。
传统方法中,上行控制信道的资源都是通过下行控制信令隐性的指示终端设备在PUCCH资源池中使用的PUCCH资源,这些资源因为是预留资源,一旦配置完成便不能灵活调度。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网络侧将PUCCH资源的分配指示为显性指示或隐性指示的方式。其中,显性指示表示通过信令直接指示终端设备对应的资源;隐性指示表示通过资源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关联,通过该关联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资源。具体而言,显性指示的PUCCH资源是通过下行控制信令中的指示信息来直接指示终端设备进行反馈HARQACK/NACK的PUCCH资源;隐性指示的PUCCH资源是通过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资源信息与终端设备建立关联,通过该关联指示终端设备进行反馈HARQ ACK/NACK的PUCCH资源。
下行控制信令用于分配下行数据传输占用的资源,以及分配上行应答信息反馈占用的资源。下行控制信令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资源信息,还包括下行数据所占的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的索引信息。
可选的,隐性指示为PUCCH资源以PDCCH中占用的控制信道单元CCE的索引的最小值作为入口参数的函数获得。例如,公式1为PUCCH资源获取的一种隐性指示的示例。
可选的,处理单元501用于生成由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一信息位承载的所述指示信息,或者,处理单元501用于生成由用于加扰所述下行控制信令的扰码承载的所述指示信息。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都知道,下行控制信令中的指示信息包含的比特信息越多,终端设备的资源位置信息就会越详细,同时不可避免地,也会产生大量的信令开销。可选的,处理单元501生成1bit的下行控制信令中的指示信息。因为指示信息只有1bit,这极大地减少了信令的开销,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可选的,处理单元501用于生成由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二信息位或第三信息位承载的所述资源分配信息。
可选的,在处理单元501生成的下行控制信令中,如果指示信息表示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显性指示,则资源分配信息被配置为在下行控制信令的第二信息位指示终端设备对应的显性指示的资源索引。可选的,下行控制信令的第二信息位配置为4bit,则该次网络设备调度的终端设备数量最多为24=16,这些终端设备对应的资源索引信息为[0,15]。即网络设备在本次下行调度时,通过4bit的资源分配信息与显性指示的PUCCH资源索引信息[0,15]一一对应(如表1中所示)指示属于该终端设备的具体资源位置。
可选的,在处理单元501生成的下行控制信令中,如果指示信息表示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隐性指示,则资源分配信息被配置为在下行控制信令的第三信息位指示终端设备对应的隐性指示的资源索引。可选的,下行控制信令的第三信息位配置为2bit,网络设备将下行控制信令所对应的CCE的索引最小值与终端设备所对应的隐性指示的PUCCH资源子块的索引建立关联。
收发单元502,用于发送下行控制信令。
可选的,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一信息位可以隐性指示第二信息位和第三信息位的信息。如果在下行传输的单级控制信道中,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一信息位、第二信息位和第三信息位分别是独立的,第二信息位和第三信息位的长度为固定长度。可选的,第二信息位和第三信息位可以进行复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即网络设备可以配置第二信息位和第三信息位为同一个信息位。如果在下行传输的两级控制信道中,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一信息位可以放在第一级控制信道中也可以放在第二级控制信道中,而第二信息位和第三信息位只能放在第二级控制信道中。如果在下行传输的两级控制信道中,第一信息位放在第一级控制信道中,则第二信息位和第三信息位可以是变长的;如果第一信息位放在第二级控制信道中,则第二信息位和第三信息位只能是定长的。其中,单级控制信道是指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包括一个控制区域,两级控制信道是指下行链路的控制信道包括两个控制区域。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50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各种动作。收发单元502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发送动作和接收动作,处理单元501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的获取,确定等处理动作。在物理实现中,收发单元502可以为收发器,处理单元501可以为处理器,如图6所示,60为网络设备,其包括处理器601和收发器602。它们通过各种电子线路接口(例如总线)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预定义或高层信令半静态的方式在下行控制信令中为终端设备配置显性指示和隐性指示的PUCCH资源的信令,根据数据调度的终端设备数量动态配置资源指示,使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合理规划和灵活配置,在资源比较有限的5G通信系统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减小资源的碎片化,达到比较好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如图7所示,其中,终端设备70包括:收发单元701,处理单元702。
收发单元701,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令,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包含指示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
收发单元701接收包含指示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的下行控制信令后,便获得了息用于对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进行显性指示或隐性指示的资源分配信息和用于表示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所述显性指示或所述隐性指示的指示信息。
可选的,收发单元701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一信息位承载的所述指示消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解扰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扰码承载的所述指示信息。可选的,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二信息位或第三信息位承载的所述资源分配信息。
处理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取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显性指示或隐性指示,以及根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获取所述显性指示或所述隐性指示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
可选的,如果收发单元701接收到的指示信息为第一预设值,则处理单元702获取该次数据调度对应的资源是显性指示的PUCCH资源;如果指示信息为第二预设值,则处理单元702获取该次数据调度对应的资源是隐性指示的PUCCH资源。其中,第一预设值与第二预设值不同。例如,可以将第一预设值配置为01,第二预设值配置为00等等。
可选的,如果收发单元701接收到的指示信息表示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显性指示,则处理单元702根据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令的第二信息位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显性指示的资源索引。例如,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二信息位配置为4bit,即本次网络设备调度的终端设备数量最多为24=16,对应的资源索引为[0,15]。则处理单元702根据与资源索引[0,15]一一对应的表1获取显性指示的PUCCH资源位置。
可选的,如果收发单元701接收到的指示信息表示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隐性指示,则处理单元702根据接收到的下行控制信令的第三信息位获取终端设备对应的隐性指示的资源索引。可选的,处理单元702根据接收的下行控制信令中获取的物理资源的CCE索引最小值与终端设备对应的隐性指示的PUCCH资源子块的索引建立的关联,获得在该资源子块上对应的资源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70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各种动作。收发单元701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接收和发送动作,处理单元702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终端设备的获取,确定等处理动作。在物理实现中,收发单元701可以为收发器,处理单元702可以为处理器,如图8所示,80为终端设备,其包括处理器802和收发器801。它们通过各种电子线路接口(例如总线)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预定义或高层信令半静态的方式在下行控制信令中为终端设备配置显性指示和隐性指示的PUCCH资源的信令,根据数据调度的终端设备数量动态配置资源指示,使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可以合理规划和灵活配置,在资源比较有限的5G通信系统中,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减小资源的碎片化,达到比较好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资源的指示和获取方法,如图9所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01、网络设备配置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其中,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包含在目标时隙上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与UE特定偏移值。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至少包括时域、频域或码域资源中的一种。
对于某一个时隙而言,由于其上的PUCCH资源可能已经有部分资源被占用的情况(例如,在当前时隙之前的时隙调度数据时,有一部分PUCCH资源被网络设备分配给了终端设备使用),并且各个时隙上PUCCH资源被占用的情况不同,因此,在数据调度时,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了PUCCH资源索引。其中,PUCCH资源索引包含在目标时隙上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Common Offset)与UE特定偏移值。不同的目标时隙被配置了其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可选的,网络设备可以在下行公共搜索空间(CommonSearch Space,CSS)上发送的公共调度信令配置不同HARQ ACK/NACK timing信息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其中,timing信息是指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下行数据后到对应时刻的时隙上反馈HARQ ACK/NACK信息的固定时刻。当网络设备调度第n个时隙进行数据传输,而终端设备会在当前下行数据调度的第n+K个时隙上反馈HARQ ACK/NACK信息时,则K就是HARQ ACK/NACK的timing值。其中,n和K为大于0的整数。终端设备收到timing信息便可以获知反馈HARQ ACK/NACK的时隙信息。
可选的,网络设备基于所述目标时隙上的资源占用情况配置所述公共偏移值。可选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对应PUCCH资源索引的上限值或者下限值。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由网络设备通过预定义或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方式配置。
当配置为PUCCH资源索引的上限值时,目标时隙的终端设备所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为:
资源索引=公共偏移值-UE特定偏移值 (公式2)
当配置为PUCCH资源索引的下限值时,目标时隙的终端设备所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为:
资源索引=公共偏移值+UE特定偏移值 (公式3)
网络设备通过预定义或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方式配置下行控制信令,用以指示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为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上限值还是下限值。当下行控制信令指示为上限值时,终端设备使用公式2获取所属的资源索引;当下行控制信令指示为下限值时,终端设备使用公式3获取所属的资源索引。
当下行数据调度的终端设备数量比较多时,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可以配置为PUCCH资源索引的粗粒度的指示。即,如果一段周期内网络设备进行下行数据调度时终端设备的数量比较多,就可以半静态配置公共偏移值的粒度大一些;如果一段周期内网络设备进行下行数据调度时终端设备的数量比较少,则可以半静态配置公共偏移值的粒度小一些。可选的,网络设备以预定值为粒度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网络设备通过预定于或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方式配置该预定值。例如,当网络设备为任一个时隙配置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时,可以配置为[0,i,2i,3i],其中i表示PUCCH资源索引公共偏移值的粒度,i是正整数。网络设备根据每个时隙的PUCCH的资源占用情况分别为每个时隙配置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0,i,2i,3i]中的其中一个数值。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的粒度i由网络设备通过预定义或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方式配置。
902、网络设备发送承载所述公共偏移值和所述UE特定偏移值的信令。
可选的,网络设备在进行下行数据调度时,会将已经配置好的每个时隙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通过广播信令通知终端设备。广播信令所占用的频域资源以及子载波间隔由网络设备通过预定义或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方式配置。可选的,网络设备在下行公共搜索空间CSS上进行广播通知。
在广播完成每个时隙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后,网络设备发送下行控制信令。下行控制信令中承载着目标时隙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UE特定偏移值。其中,PUCCH资源索引的UE特定偏移值是针对每个时隙中的每个终端设备在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上的一特定的偏移值。每个时隙上的终端设备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UE特定偏移值都不同并且可以动态配置,以使每个终端设备可以分配到不同的PUCCH资源以用于反馈HARQ ACK/NACK信息。下行控制信令中包含着指示信息,用以纤细动态地指示终端设备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UE特定偏移值。
903、终端设备接收目标时隙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和UE特定偏移值。
可选的,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后,开始在下行公共搜索空间进行检测,当在广播信道检测到网络设备广播的包含下行数据调度所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的广播信令后,终端设备在广播信道中接收该广播信令从而获得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
随后,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令,其中下行控制信令中承载着目标时隙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UE特定偏移值。下行控制信令中包含着指示信息,用以纤细动态地指示终端设备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UE特定偏移值。
904、终端设备根据所述公共偏移值和所述UE特定偏移值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
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的下行控制信令时,会在该下行调度信令中检测对应的HARQ ACK/NACK反馈的timing信息(即K)。检测到timing信息,会继续检测下行控制信令,根据下行控制信令中的预定义或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指示,获取所述公共偏移值为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上限值还是下限值。当下行控制信令指示为上限值时,终端设备使用公式2获取所属的资源索引;当下行控制信令指示为下限值时,终端设备使用公式3获取所属的资源索引。之后,终端设备在timing信息对应的时隙上找到配置给自己的PUCCH资源,然后将该HARQ ACK/NACK信息在该资源上反馈给网络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设备首先为终端设备配置了不同时隙上HARQ ACK/NACK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和UE特定偏移值,然后通过信令的方式将公共偏移值和UE特定偏移值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接收信令,并根据信令指示获取终端设备所属PUCCH资源索引。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通过广播和指示消息的形式动态通知终端设备所属的PUCCH资源索引,减少了的资源碎片化,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如图10所示,其中,网络设备100包括:处理单元1001,收发单元1002。
处理单元1001,用于配置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其中,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包含在目标时隙上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与UE特定的偏移值。
对于某一个时隙而言,由于其上的PUCCH资源可能已经有部分资源被占用的情况(例如,在当前时隙之前的时隙调度数据时,有一部分PUCCH资源被网络设备分配给了终端设备使用),并且各个时隙上PUCCH资源被占用的情况不同,因此,在数据调度时,处理单元1001为终端设备配置了PUCCH资源索引。其中,PUCCH资源索引包含在目标时隙上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与UE特定偏移值。不同的目标时隙被配置了其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可选的,处理单元1001可以在下行公共搜索空间CSS上发送的公共调度信令配置不同HARQ ACK/NACK timing信息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其中,timing信息是指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下行数据后到对应时刻的时隙上反馈HARQ ACK/NACK信息的固定时刻。当网络设备调度第n个时隙进行数据传输,而终端设备会在当前下行数据调度的第n+K个时隙上反馈HARQ ACK/NACK信息时,则K就是HARQ ACK/NACK的timing值。其中,n和K为大于0的整数。终端设备收到timing信息便可以获知反馈HARQ ACK/NACK的时隙信息。
可选的,处理单元1001基于所述目标时隙上的资源占用情况配置所述公共偏移值。处理单元1001配置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对应PUCCH资源索引的上限值或者下限值。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由处理单元801通过预定义或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方式配置。
当处理单元1001配置为PUCCH资源索引的上限值时,目标时隙的终端设备所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为公式2。
当处理单元1001配置为PUCCH资源索引的下限值时,目标时隙的终端设备所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为公式3。
处理单元1001通过预定义或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方式配置下行控制信令,用以指示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为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上限值还是下限值。当下行控制信令指示为上限值时,终端设备使用公式2获取所属的资源索引;当下行控制信令指示为下限值时,终端设备使用公式3获取所属的资源索引。
下行数据调度的终端设备数量比较多时,为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处理单元1001可以配置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为PUCCH资源索引的粗粒度的指示。即,如果一段周期内网络设备进行下行数据调度时终端设备的数量比较多,处理单元1001可以半静态配置公共偏移值的粒度大一些;如果一段周期内网络设备进行下行数据调度时终端设备的数量比较少,处理单元1001可以半静态配置公共偏移值的粒度小一些。可选的,处理单元1001以预定值为粒度为所述终端设备配置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处理单元1001通过预定于或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方式配置该预定值。例如,当处理单元1001为任一个时隙配置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时,可以配置为[0,i,2i,3i],其中i表示PUCCH资源索引公共偏移值的粒度,i是正整数。处理单元1001根据每个时隙的PUCCH的资源占用情况分别为每个时隙配置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0,i,2i,3i]中的其中一个数值。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的粒度i由处理单元1001通过预定义或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方式配置。
收发单元1002,用于发送承载所述公共偏移值和所述UE特定偏移值的信令。
可选的,网络设备在进行下行数据调度时,收发单元1002会将处理单元1001已经配置好的每个时隙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通过广播信令通知终端设备。广播信令所占用的频域资源以及子载波间隔由处理单元1001通过预定义或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方式配置。可选的,收发单元1002在下行公共搜索空间CSS上进行广播通知。
在广播完成每个时隙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后,收发单元1002继续发送下行控制信令。下行控制信令中承载着目标时隙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UE特定偏移值。其中,PUCCH资源索引的UE特定偏移值是针对每个时隙中的每个终端设备在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上的一特定的偏移值。每个时隙上的终端设备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UE特定偏移值都不同并且可以动态配置,以使每个终端设备可以分配到不同的PUCCH资源以用于反馈HARQ ACK/NACK信息。
下行控制信令中包含着指示信息,可选的,处理单元1001通过指示信息纤细动态地指示终端设备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UE特定偏移值。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100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各种动作。收发单元1002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网络设备的发送动作和接收动作,处理单元1001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的获取,确定等处理动作。在物理实现中,收发单元1002可以为收发器,处理单元1001可以为处理器,如图11所示,网络设备110包括处理器1101和收发器1102,它们通过各种电子线路接口(例如总线)连接在一起。
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单元首先在公共搜索空间上为终端设备配置了不同时隙上HARQ ACK/NACK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收发单元通过广播信息的方式通知给每一个终端设备,处理单元在下行控制信令中指示终端设备所属PUCCH资源索引。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设备中,通过广播和指示消息的形式动态通知终端设备所属的PUCCH资源索引,减少了的资源碎片化,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如图12所示,其中,终端设备120包括:收发单元1201,处理单元1202。
收发单元1201,用于接收目标时隙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和UE特定偏移值。
可选的,终端设备在初始接入后,收发单元1201开始在下行公共搜索空间的广播信道进行检测,当在广播信道检测到网络设备广播的包含下行数据调度所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的广播信令后,收发单元1201在广播信道中接收该广播信令从而获得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
接下来,收发单元1201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下行控制信令,其中下行控制信令中承载着目标时隙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UE特定偏移值。其中,PUCCH资源索引的UE特定偏移值是针对每个时隙中的每个终端设备在PUCCH资源索引的公共偏移值上的一特定的偏移值。每个时隙上的终端设备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UE特定偏移值都不同并且可以动态配置,以使每个终端设备可以分配到不同的PUCCH资源以用于反馈HARQ ACK/NACK信息。并且,收发单元1201接收的下行控制信令中还包含着指示信息,用以纤细动态地指示终端设备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的UE特定偏移值。
处理单元1202,根据所述公共偏移值和所述UE特定偏移值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
收发单元1201接收网络设备的下行控制信令时,会在该下行调度信令中检测对应的HARQ ACK/NACK反馈的timing信息(即K)。检测到timing信息,收发单元1201会继续检测下行控制信令,处理单元1202根据下行控制信令中的预定义或高层信令半静态配置的指示,获取所述公共偏移值为对应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索引的上限值还是下限值。当下行控制信令指示为上限值时,处理单元1202使用公式2获取所属的资源索引;当下行控制信令指示为下限值时,处理单元1202使用公式3获取所属的资源索引。之后,处理单元1202在timing信息对应的时隙上找到配置给终端设备的PUCCH资源,然后收发单元1201将该HARQACK/NACK信息在该资源上反馈给网络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120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各种动作。收发单元1201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接收和发送动作,处理单元1202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终端设备的获取,确定等处理动作。在物理实现中,收发单元1201可以为收发器,处理单元1202可以为处理器,如图13所示,终端设备130包括处理器1302和收发器1301,它们通过各种电子线路接口(例如总线)连接在一起。
发明实施例中,收发单元通过接收信令的方式接收公共偏移值和UE特定偏移值,处理单元根据公共偏移值和UE特定偏移值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PUCCH资源索引。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中,通过接收广播和指示消息的形式动态查找终端设备所属的PUCCH资源索引,减少了的资源碎片化,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资源指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络设备生成下行控制信令,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包含指示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用于对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进行显性指示或隐性指示,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对应于被配置为显性指示的至少一个子资源块和对应于被配置为隐性指示的至少一个子资源块,所述指示信息用于表示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所述显性指示或所述隐性指示,其中,所述显性指示表示通过信令直接指示终端设备对应的资源,所述隐性指示表示通过资源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关联,通过该关联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资源;
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至少包括时域、频域或码域资源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由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一信息位承载,或者,所述指示信息由用于加扰所述下行控制信令的扰码承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由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二信息位或第三信息位承载。
5.一种资源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下行控制信令,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包含指示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取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显性指示或隐性指示,以及根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获取所述显性指示或所述隐性指示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中,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对应于被配置为显性指示的至少一个子资源块和对应于被配置为隐性指示的至少一个子资源块,其中,所述显性指示表示通过信令直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资源,所述隐性指示表示通过资源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关联,通过该关联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至少包括时域、频域或码域资源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反馈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令进一步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一信息位承载的所述指示信息,或者所述终端设备解扰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扰码承载的所述指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令进一步包括: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二信息位或第三信息位承载的所述资源分配信息。
10.一种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生成下行控制信令,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包含指示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用于对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进行显性指示或隐性指示,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对应于被配置为显性指示的至少一个子资源块和对应于被配置为隐性指示的至少一个子资源块,所述指示信息用于表示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所述显性指示或隐性指示,其中,所述显性指示表示通过信令直接指示终端设备对应的资源,所述隐性指示表示通过资源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关联,通过该关联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资源;
收发单元,用于发送所述下行控制信令。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至少包括时域、频域或码域资源中的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进一步包括:
用于生成由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一信息位承载的所述指示信息,或者,
用于生成由用于加扰所述下行控制信令的扰码承载的所述指示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进一步包括:
用于生成由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二信息位或第三信息位承载的所述资源分配信息。
14.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下行控制信令,其中,所述下行控制信令包含指示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获取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显性指示或隐性指示,以及根据所述资源分配信息获取所述显性指示或所述隐性指示的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其中,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包括对应于被配置为显性指示的至少一个子资源块和对应于被配置为隐性指示的至少一个子资源块,其中,所述显性指示表示通过信令直接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资源,所述隐性指示表示通过资源信息与所述终端设备建立关联,通过该关联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对应的资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至少包括时域、频域或码域资源中的一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所述上行控制信道资源上反馈下行数据的应答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进一步包括:
如果所述指示信息为第一预设值,则获取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显性指示;如果所述指示信息为第二预设值,则获取所述资源分配信息的指示方式为隐性指示。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进一步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一信息位承载的所述指示信息,或者用于解扰所述下行控制信令扰码承载的所述指示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进一步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下行控制信令中的第二信息位或第三信息位承载的所述资源分配信息。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64600.8A CN108400850B (zh) | 2017-02-04 | 2017-02-04 |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资源获取方法及相关装置 |
EP17895221.4A EP3562082B1 (en) | 2017-02-04 | 2017-12-05 |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resource acquisi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PCT/CN2017/114635 WO2018141177A1 (zh) | 2017-02-04 | 2017-12-05 |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资源获取方法及相关装置 |
US16/527,279 US20190357187A1 (en) | 2017-02-04 | 2019-07-31 | Resource Indication Method, Resource Acquisi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064600.8A CN108400850B (zh) | 2017-02-04 | 2017-02-04 |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资源获取方法及相关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400850A CN108400850A (zh) | 2018-08-14 |
CN108400850B true CN108400850B (zh) | 2022-01-11 |
Family
ID=630392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064600.8A Active CN108400850B (zh) | 2017-02-04 | 2017-02-04 |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资源获取方法及相关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90357187A1 (zh) |
EP (1) | EP3562082B1 (zh) |
CN (1) | CN108400850B (zh) |
WO (1) | WO201814117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079982A1 (zh) * | 2015-11-13 | 2017-05-18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
CN112003673A (zh) * | 2018-06-07 | 2020-11-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mcs配置方法及装置、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
WO2020029271A1 (zh) * | 2018-08-10 | 2020-02-13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发送信息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和基站 |
US11672024B2 (en) * | 2018-12-21 | 2023-06-06 | Lenovo (Beijing) Limi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based on a resource configuration |
CN113891459B (zh) * | 2019-04-26 | 2023-07-0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选取传输资源方法以及选取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 |
EP3965488A4 (en) | 2019-04-29 | 2023-01-11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US10979200B2 (en) * | 2019-05-24 | 2021-04-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cknowledgment feedback for multiple active downlink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configurations |
WO2021087673A1 (zh) * | 2019-11-04 | 2021-05-1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Nr-u中drs窗口确定方法、装置及终端 |
CN115334654A (zh) * | 2021-05-10 | 2022-11-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CN113709774B (zh) * | 2021-10-27 | 2022-02-08 | 鹏城实验室 | 免授权URLLC与动态调度eMBB的复用方法和装置 |
CN117896835B (zh) * | 2024-03-14 | 2024-05-10 | 成都星联芯通科技有限公司 | 时隙资源调度方法、装置、地球站、通信系统和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71978A (zh) * | 2010-06-18 | 2013-03-13 | 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 | 用于时分双工模式的增强型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资源分配 |
CN104468030A (zh) * | 2014-08-26 | 2015-03-25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88303B (zh) * | 2010-02-11 | 2014-11-0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Srs信号发送方法及其触发方法以及设备 |
US8675558B2 (en) * | 2011-01-07 | 2014-03-18 | Intel Corporation | CQI definition for transmission mode 9 in LTE-advanced |
WO2013155705A1 (en) * | 2012-04-20 | 2013-10-24 |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 Resource allocation in different tdd configurations with cross carrier scheduling |
US9198070B2 (en) * | 2012-05-14 | 2015-11-24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Radio link monitor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10791546B2 (en) * | 2014-11-07 | 2020-09-2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UCCH for MTC devices |
CN106160978B (zh) * | 2015-04-10 | 2021-05-07 | 夏普株式会社 |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的资源配置方法以及基站和用户设备 |
US20160366666A1 (en) * | 2015-06-10 | 2016-12-15 | Rongzhen Yang | Wireless network communications employing an extended control channel |
-
2017
- 2017-02-04 CN CN201710064600.8A patent/CN108400850B/zh active Active
- 2017-12-05 EP EP17895221.4A patent/EP3562082B1/en active Active
- 2017-12-05 WO PCT/CN2017/114635 patent/WO2018141177A1/zh unknown
-
2019
- 2019-07-31 US US16/527,279 patent/US2019035718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71978A (zh) * | 2010-06-18 | 2013-03-13 | 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 | 用于时分双工模式的增强型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格式资源分配 |
CN104468030A (zh) * | 2014-08-26 | 2015-03-25 |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562082B1 (en) | 2022-02-09 |
EP3562082A1 (en) | 2019-10-30 |
CN108400850A (zh) | 2018-08-14 |
EP3562082A4 (en) | 2019-12-11 |
US20190357187A1 (en) | 2019-11-21 |
WO2018141177A1 (zh) | 2018-08-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00850B (zh) |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资源获取方法及相关装置 | |
US11070951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cast resource allocation | |
TWI713403B (zh) | 業務傳輸的方法和裝置 | |
CN114389766B (zh) | Pucch重复传输次数的确定方法、终端及基站 | |
EP2946521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
US20180160428A1 (en) | Providing a Downlink Control Structure in a First Carrier to Indicate Information in a Second Different Carrier | |
CN108462997B (zh) | 无线通信终端、基站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 |
KR20220071963A (ko) |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
TWI862661B (zh) | 兩步rach中的pucch資源配置 | |
CN114270745B (zh) | 用于新无线电非许可(nr-u)的经配置的准许上行链路控制信息(uci)复用 | |
JPWO2018012456A1 (ja) |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
AU2017263585A1 (en) |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 |
EP3544347B1 (en)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12929981A (zh) | 传输反馈信息的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8307438B (zh)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WO2017092535A1 (zh) | 参考信号序列的传输方法和设备 | |
EP3557921B1 (en) | Data multiplexing device,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2292903B (zh) | 针对新无线电无执照(nr-u)中的上行链路数据传输的两阶段准予 | |
US2021025896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set and determining starting symbol | |
CN109672506B (zh) | 数据传输的确认方法及设备 | |
WO2020063838A1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
US20200067644A1 (en) | Data feedback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 |
WO2018081989A1 (zh) |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WO2018233552A1 (zh) |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 |
EP3771270B1 (en) | Uplink transmissio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