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54731A - 病床 - Google Patents
病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54731A CN108354731A CN201810324791.1A CN201810324791A CN108354731A CN 108354731 A CN108354731 A CN 108354731A CN 201810324791 A CN201810324791 A CN 201810324791A CN 108354731 A CN108354731 A CN 1083547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d
- bed body
- block
- automatic rotation
- rotation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507—Side-rails
- A61G7/0508—Side-rails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connection mechanism
- A61G7/0509—Side-rails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connection mechanism sliding or pivoting downward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7/00—Be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nursing; Devices for lif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 A61G7/05—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beds
- A61G7/0507—Side-rails
- A61G7/052—Side-rails characterised by safety means, e.g. to avoid injuries to patient or caregiv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1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control means, e.g. for adjustment or steering
- A61G2203/12—Remote contro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3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means
- A61G2203/34—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means for pressure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3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means
- A61G2203/46—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ensor means for temperat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rs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病床。病床包括床体、床挡和自动转动机构;床挡与床体铰接,且自动转动机构位于床挡与床体铰接处,以自动调控床挡与床体之间的角度;床体上设置有感应机构,感应机构一端与床体连接,另一端与自动转动机构连接,以将感应的床体信号传递至自动转动机构,控制床挡转动。解决了病床的床挡需要人工调控,无法实时满足病人的需求且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的问题。通过在床体上设置的感应机构感应到病人体位变化时,将信号传递至自动转动机构,自动转动机构控制床挡转动,以使床挡能够位于床体上、下侧,既实时对病人起到防护作用,又能避免床挡对病人行动造成妨碍,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病床。
背景技术
病床也称为医疗床、护理床,是病人休养时使用的床,主要使用场合有各大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等。
现有的病床大多简单的只包括床体,对于一些自理能力差的病人,床体上也需要设置有床挡;床挡的设置可以避免病人在夜间休息时,从床上跌落,对身体造成伤害,床挡为病人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提高安全性;床挡在病人需要下床,或者是护士需要对病人做检查时,需要被拉下,避免床挡阻碍病人行动,影响护士的工作效率,在病人再次回到病床或者是医护人员检查完后,床挡有需要人工立起,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使用效果非常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病床,以解决现有的病床的床挡需要人为调整,无法实时满足病人的需求且降低医护人员工作效率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病床,包括床体、床挡和自动转动机构;
所述床挡与所述床体铰接,且所述自动转动机构位于所述床挡与所述床体铰接处,以自动调控所述床挡与所述床体之间的角度;
所述床体上设置有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一端与所述床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自动转动机构连接,以将感应的床体信号传递至所述自动转动机构,控制所述床挡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转动机构包括铰接轴和驱动装置;
所述铰接轴连接在所述床挡和所述床体铰接处,所述驱动装置用于为所述铰接轴提供动力。
进一步的,所述铰接轴包括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所述床挡包括第一床挡和第二床挡,且所述第一床挡和所述第二床挡间隔并列设置在所述床体一侧;
所述第一铰接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床挡和所述床体,所述第二铰接轴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床挡和所述床体。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机构包括压力感应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床体的两端,用于患者坐起,所述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所述自动转动机构,以使床挡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机构包括温度感应器;
所述温度感应器位于所述床体的两端,用于患者坐起,所述温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所述自动转动机构,以使床挡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机构包括红外线感应器;
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位于所述床体上,用于患者下床,所述红外感应器将信号传递至所述自动转动机构,以使床挡转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自动转动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自动转动机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床挡为可伸缩结构,以使所述床挡高度可调。
进一步的,还包括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位于所述床体下侧,用于所述病床移动。
本发明提供一种病床,包括床体、床挡和自动升降机构;
所述床挡与所述床体连接,所述自动升降机构位于所述床挡与所述床体连接处,以自动调控所述床挡与所述床体之间的位置;
所述床体上设置有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一端与所述床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自动升降机构连接,以将感应的床体信号传递至所述自动升降机构,控制所述床挡升降。
本发明提供的病床,床挡与床体铰接,自动转动机构连接在床挡与床体铰接处,以自动调控床挡与床体之间的角度;床体上设置有感应机构,感应机构一端与床体连接,另一端与自动转动机构连接,以将感应到的床体信号传递至自动转动机构,控制床挡转动;通过在床挡与床体铰接处设置有自动转动机构,实现床挡与床体之间的角度可调节,满足病人对床挡的需要,既能安全保护又避免妨碍行动;床体上设置的感应机构,实现感应机构将感应到的床体信号传递至自动转动机构,病人在床上或者需要下床或者是医疗检查时,感应机构感应到病人的需求,使床挡在自动转动机构的作用下,自动进行转动位于床体下侧,以方便病人的下床的使用需求;病人卧躺在床体上时,感应机构感应到信号,将信号传递至自动转动机构,床挡在自动转动机构的作用下,自动转动机构位于床体上侧,对病人起到保护作用,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加使用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病床,床挡与床体连接,自动升降机构位于述床挡与所述床体连接处,以自动调控床挡与所述床体之间的位置;床体上设置有感应机构,感应机构一端与所述床体连接,另一端与自动升降机构连接,以将感应的床体信号传递至所述自动升降机构,控制床挡升降。通过将床挡与床体连接处设置有自动升降机构,实现自动调控床挡与床体之间的位置,床体上设置的感应机构,实现将感应的床体信号传递至自动升降机构,控制床挡的升降;满足病人在病床上休息时,床挡升起对病人进行保护,病人需要下床或者是医护检查时,床挡降低,避免对病人行动造成阻碍,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病床的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病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病床的流程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床挡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病床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病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1-床体;12-床挡;13-自动转动机构;14-感应机构;15-控制机构;16-滑动机构;17-自动升降机构;121-第一床挡;122-第二床挡;123-内夹板;124-凹槽;131-铰接轴;132-驱动装置;133-第一铰接轴;134-第二铰接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病床的侧视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病床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病床的流程框图。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病床,包括床体11、床挡12和自动转动机构13;所述床挡12与所述床体11铰接,且所述自动转动机构13位于所述床挡12与所述床体11铰接处,以自动调控所述床挡12与所述床体11之间的角度;所述床体11上设置有感应机构14,所述感应机构14一端与所述床体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自动转动机构13连接,以将感应的床体11信号传递至所述自动转动机构13,控制所述床挡12转动。
床挡12与床体11铰接,自动转动机构13连接在床挡12与床体11铰接处,以自动调控床挡12与床体11之间的角度;床体11上设置有感应机构14,感应机构14一端与床体11连接,另一端与自动转动机构13连接,以将感应到的床体11信号传递至自动转动机构13,控制床挡12转动;通过在床挡12与床体11铰接处设置有自动转动机构13,实现床挡12与床体11之间的角度可调节,满足病人对床挡12的需要,既能安全保护又避免妨碍行动;床体11上设置的感应机构14,实现感应机构14将感应到的床体11信号传递至自动转动机构13,病人在床上休息时或者需要下床或者是医疗检查时,感应机构14感应到病人的需求,使床挡12在自动转动机构13的作用下,自动进行转动至床体11下侧,以满足病人的下床使用需求;病人卧躺在床体11上时,感应机构14感应到信号,使床挡12在自动转动机构13的作用下,自动进行转动至床体11上侧,对病人起到防护作用,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加使用效果。
其中,自动转动机构13转动的角度可以达到0-270度;当自动转动机构13带动床挡12转动小于90度时,床挡12仍能对床体11上的病患起到保护作用,当自动转动机构13带动床挡12转动90度时,床挡12与床体11平行,实现增加床体11宽度的目的;当自动转动机构13转动90-180度时,床挡12位于所述床体11下侧,患者可以方便快捷的从床体11边沿下床活动;当自动转动机构13转动180-270度时,床挡12实现完全位于床体11下部的内侧,与床体11平行,床挡12完全被收纳,不占据外部空间,增加使用效果。
其中,床挡12设置在床体11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边沿上,实现对床体11的全方位的保护。
进一步的,所述自动转动机构13包括铰接轴131和驱动装置132;所述铰接轴131连接在所述床挡12和所述床体11铰接处,所述驱动装置132用于为所述铰接轴131提供动力。
铰接轴131连接在床挡12和床体11铰接处,驱动装置132为铰接轴131提供动力,以使床挡12能够绕所述床体11边沿转动;通过在床体11和床挡12之间设置铰接轴131,驱动装置132驱动铰接轴131转动,实现床挡12能够快速且自动的沿床体11边沿转动。
其中,驱动装置132包括驱动杆和电机,驱动杆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铰接轴131连接,电机提供动力,带动驱动杆带动铰接轴131自动转动,实现转动快捷且自动沿床体11边沿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铰接轴131包括第一铰接轴133和第二铰接轴134,所述床挡12包括第一床挡121和第二床挡122,且所述第一床挡121和所述第二床挡122间隔并列设置在所述床体11一侧;所述第一铰接轴133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床挡121和所述床体11,所述第二铰接轴134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床挡122和所述床体11。
第一床挡121和第二床挡122间隔并列设置在床体11的左侧,第一铰接轴133连接第一床挡121和床体11,第二铰接轴134连接第二床挡122和床体11;通过在床体11的一侧间隔设置第一床挡121和第二床挡122,并且分别由第一铰接轴133和第二铰接轴134与床体11边沿进行连接,实现在感应器感应到床体11上患者的变化后,进行第一床挡121和/或第二床挡122的转动;具体的,第一床挡121靠近床头,第二床挡122靠近床尾,病患在需要下床活动时,感应机构14感应到患者的需要,将第二床挡122转动至床体11下侧,以方便病患下床,且自动完成,操作简单;当医护人员需要对病患进行检查时,感应机构14感应到患者的需要,将第一床挡121转动至床体11下侧,以方便医护人员检查,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使用效果好。
其中,第一床挡121靠近床头,可以是间隔多支撑杆组成,形成镂空的床挡12,以使患者在起身时,可以拽动镂空部,接力坐起;第二床挡122靠近床位,可以是支撑板组成,主要起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机构14包括压力感应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床体11的两端,用于患者坐起,所述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所述自动转动机构13,以使床挡12转动。
压力传感器位于床体11的两端,用于患者坐起时,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自动转动机构13,以使床挡12转动;通过在床头和床位设置有压力传感器,以使患者坐起时,床头和床尾的传感器感触到压力减小,即将信号传递至自动转动机构13,以使自动转动机构13带动床挡12转动,实现床挡12全自动转动,使床挡12放下,避免床挡12对行动造成妨害;当病人躺在床上时,床头和床位的压力传感器感触到压力增大,即将信号传递至自动转动机构13,以使自动转动机构13带动床挡12转动,使床挡12与床体11垂直,对病人起到防护作用。
其中,压力传感器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压力传感器均布设置在床头和床位,且在多个压力传感器感触到的压力变化值达到预设时,压力传感器才会将信号传递至自动转动机构13,避免病患只是转身造成床挡12的转动。当多个压力传感器感触到的压力减小值较大,则患者应该是起身,头部和脚部的重量转移,患者则准备下床;当多个压力传感器感触到的压力增大值较大时,则患者则卧躺在病床上,则床挡12转动升起,起防护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床体11的中部也可以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在中部的传感器感触的压力变化值达到预设时,中部的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自动转动机构13,以使床挡12能够进行转动,增加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机构14包括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位于所述床体11的两端,用于患者坐起,所述温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所述自动转动机构13,以使床挡12转动。
温度传感器位于床体11的床头和床位,患者坐起,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传递至自动转动机构13,以使床挡12转动;通过在床头和床尾设置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小于预设值时,则患者应该是已经起身,准备下床,则将信号传递至自动转动机构13,以使床挡12转动放下;当温度传感器感应到温度高于预设值时,则患者应该是卧躺在床体11,则将信号传递至自动转动机构13,以使床挡12转动升起。
其中,温度传感器的数量可以设置为多个,多个温度传感器均布设置,且根据人体的实际躺姿多方位设置,避免由于患者翻身或者是侧身温度传感器将温度信号传递至自动转动机构13,增加使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感应机构14包括红外线感应器;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位于所述床体11上,用于患者下床,所述红外感应器将信号传递至所述自动转动13机构,以使床挡12转动。
感应机构14包括红外线感应机构,红外线感应器位于床体11上,用于患者下床,红外感应器将信号传递至自动转动机构13,以使床挡12转动下降位于床体11下侧,患者方便自如下床;患者卧躺在床体11上后,红外线感应器将信号传递至自动转动机构13,以使床挡12转动上升位于床体11上侧,对患者实现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机构15,所述控制机构15与所述自动转动机构13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自动转动机构13转动。
控制机构15与自动转动机构13连接,用于控制自动转动机构13转动;通过设置的控制机构15,实现对自动转动机构13的转动控制,以使床挡12的转动,既能实时起到防护作用,也方便患者下床以及医护人员检查,使用效果好。
其中,控制机构15可以是遥控器、手机APP软件等,实现对自动转动机构13的控制,进而控制床挡12转动的角度,对自动转动机构13实现更加方便、远程且快速的控制,使用效果好。
进一步的,所述床挡12为可伸缩结构,以使所述床挡12高度可调。
床挡12为可伸缩结构,以使床挡12的高度可调节;通过将床挡12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实现对床挡12的高度可调,满足不同患者的使用需求,增加使用效果。其中,当床挡12缩短至最短长度时,也可以实现患者快速便捷下床,增加使用效果。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床挡12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所述床挡12还包括内夹板123,所述床挡12内设置有凹槽124,所述内夹板123位于所述凹槽124内,且所述床挡12内侧壁设置有滑轨,以使所述内夹板123能够沿所述滑轨移动。
内夹板123位于床挡12的凹槽124内,且床挡12的内侧壁设置有滑轨,以使床挡12可以沿滑轨在凹槽124内外移动,实现床挡12的高度可调。通过将床挡12设置凹槽124,凹槽124内滑动连接内夹板123,实现床挡12的高度可调,满足多样性的需求。
进一步的,还包括滑动机构16,所述滑动机构16位于所述床体11下侧,用于所述病床移动。
滑动机构16位于床体11下侧,用于病床移动;通过在床体11下侧设置有滑动机构16,以使病床能够快速方便的进行移动,增加使用性能。
其中,滑动机构16包括滑轮,以使病床能够滑动,减轻移动病床时的劳动力,增加工作效率。
实施例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病床的侧视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病床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中,病床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包括床体11、床挡12和自动升降机构17;所述床挡12与所述床体11连接,所述自动升降机构17位于所述床挡12与所述床体11连接处,以自动调控所述床挡12与所述床体11之间的位置;所述床体11上设置有感应机构14,所述感应机构14一端与所述床体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自动升降机构17连接,以将感应的床体11信号传递至所述自动升降机构17,控制所述床挡12升降。
床挡12与床体11连接,自动升降机构17位于述床挡12与所述床体11连接处,以自动调控床挡12与所述床体11之间的位置;床体11上设置有感应机构14,感应机构14一端与所述床体11连接,另一端与自动升降机构17连接,以将感应的床体11信号传递至所述自动升降机构17,控制床挡12升降。通过将床挡12与床体11连接处设置有自动升降机构17,实现自动调控床挡12与床体11之间的位置,床体11上设置的感应机构14,实现将感应的床体11信号传递至自动升降机构17,控制床挡12的升降;满足病人在病床上休息时,床挡12升起对病人进行保护,病人需要下床或者是医护检查时,床挡12降低,避免对病人行动造成阻碍,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使用效果好。
其中,升降机构可以包括滑轨和驱动机构,所述滑轨设置在床体11的侧壁,所述床挡12作为滑块,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床挡12沿所述滑轨上下移动,床挡12升起时,起到保护作用,当床挡12降低时,避免对病人行动造成阻碍,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值得一提的是,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驱动杆,驱动杆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床挡12连接,电机驱动电动杆,以使床挡12能够自动进行调节,增加使用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病床,床挡12与床体11连接,自动转动机构13/自动升降机构17连接在床挡12与床体11铰接处,以自动调控床挡12与床体11之间的角度/位置;床体11上设置有感应机构14,感应机构14一端与床体11连接,另一端与自动转动机构13/自动升降机构17连接,以将感应到的床体11信号传递至自动转动机构13/自动升降机构17,控制床挡12转动/升降;通过在床挡12与床体11连接处设置有自动转动机构13/自动升降机构17,实现床挡12与床体11之间的角度/位置可调节,满足病人对床挡12的需要,既能安全保护又避免妨碍行动;床体11上设置的感应机构14,实现感应机构14将感应到的床体11信号传递至自动转动机构13/自动升降机构17,病人在需要下床或者是医疗检查时,感应机构14感应到病人的需求,使床挡12在自动转动机构13/自动升降机构17的作用下,自动进行转动/升降,以满足病人的使用需求,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加使用效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床挡和自动转动机构;
所述床挡与所述床体铰接,且所述自动转动机构位于所述床挡与所述床体铰接处,以自动调控所述床挡与所述床体之间的角度;
所述床体上设置有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一端与所述床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自动转动机构连接,以将感应的床体信号传递至所述自动转动机构,控制所述床挡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转动机构包括铰接轴和驱动装置;
所述铰接轴连接在所述床挡和所述床体铰接处,所述驱动装置用于为所述铰接轴提供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包括第一铰接轴和第二铰接轴,所述床挡包括第一床挡和第二床挡,且所述第一床挡和所述第二床挡间隔并列设置在所述床体一侧;
所述第一铰接轴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床挡和所述床体,所述第二铰接轴用于连接所述第二床挡和所述床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
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床体的两端,用于患者坐起,所述压力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所述自动转动机构,以使床挡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机构包括温度感应器;
所述温度感应器位于所述床体的两端,用于患者坐起,所述温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所述自动转动机构,以使床挡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机构包括红外线感应器;
所述红外线感应器位于所述床体上,用于患者下床,所述红外感应器将信号传递至所述自动转动机构,以使床挡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与所述自动转动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自动转动机构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挡为可伸缩结构,以使所述床挡高度可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病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位于所述床体下侧,用于所述病床移动。
10.一种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床挡和自动升降机构;
所述床挡与所述床体连接,所述自动升降机构位于所述床挡与所述床体连接处,以自动调控所述床挡与所述床体之间的位置;
所述床体上设置有感应机构,所述感应机构一端与所述床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自动升降机构连接,以将感应的床体信号传递至所述自动升降机构,控制所述床挡升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24791.1A CN108354731A (zh) | 2018-04-11 | 2018-04-11 | 病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324791.1A CN108354731A (zh) | 2018-04-11 | 2018-04-11 | 病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54731A true CN108354731A (zh) | 2018-08-03 |
Family
ID=630080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324791.1A Pending CN108354731A (zh) | 2018-04-11 | 2018-04-11 | 病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354731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46232A (zh) * | 2018-12-29 | 2019-04-19 | 中山大学附属第医院 | 自动内窥镜检查床 |
CN110507491A (zh) * | 2019-09-04 | 2019-11-29 | 青岛市中心医院 | 一种多功能儿科临床诊断治疗一体装置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329A (zh) * | 1993-12-03 | 1997-04-02 | 列克特斯公司 | 病人护理系统 |
US20020080037A1 (en) * | 1999-03-05 | 2002-06-27 | Dixon Stephen A. | Patient position detection apparatus for a bed |
US20100031441A1 (en) * | 2008-08-05 | 2010-02-11 | Pascal Guguin | Bed with a Lateral Barrier Having a Tilt Feature |
CN101716112A (zh) * | 2009-11-11 | 2010-06-02 | 珠海伯轩医疗科仪有限公司 | 护理床护栏升降装置 |
US20110247135A1 (en) * | 2010-04-09 | 2011-10-13 | Fred Herman | Siderail power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
US20150257952A1 (en) * | 2014-03-11 | 2015-09-17 | Hill-Rom Services, Inc. | Caregiver universal remote cart for patient bed control |
CN107174428A (zh) * | 2017-06-29 | 2017-09-19 |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医用护理床防坠系统和方法 |
CN107496103A (zh) * | 2017-08-15 | 2017-12-22 | 上海诺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训练床 |
CN208726098U (zh) * | 2018-04-11 | 2019-04-12 | 李学美 | 病床 |
-
2018
- 2018-04-11 CN CN201810324791.1A patent/CN10835473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6329A (zh) * | 1993-12-03 | 1997-04-02 | 列克特斯公司 | 病人护理系统 |
US20020080037A1 (en) * | 1999-03-05 | 2002-06-27 | Dixon Stephen A. | Patient position detection apparatus for a bed |
US20100031441A1 (en) * | 2008-08-05 | 2010-02-11 | Pascal Guguin | Bed with a Lateral Barrier Having a Tilt Feature |
CN101716112A (zh) * | 2009-11-11 | 2010-06-02 | 珠海伯轩医疗科仪有限公司 | 护理床护栏升降装置 |
US20110247135A1 (en) * | 2010-04-09 | 2011-10-13 | Fred Herman | Siderail power communication interface |
US20150257952A1 (en) * | 2014-03-11 | 2015-09-17 | Hill-Rom Services, Inc. | Caregiver universal remote cart for patient bed control |
US20160367420A1 (en) * | 2014-03-11 | 2016-12-22 | Hill-Rom Services, Inc. | Patient bed having software download capability |
CN107174428A (zh) * | 2017-06-29 | 2017-09-19 |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 | 医用护理床防坠系统和方法 |
CN107496103A (zh) * | 2017-08-15 | 2017-12-22 | 上海诺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训练床 |
CN208726098U (zh) * | 2018-04-11 | 2019-04-12 | 李学美 | 病床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46232A (zh) * | 2018-12-29 | 2019-04-19 | 中山大学附属第医院 | 自动内窥镜检查床 |
CN110507491A (zh) * | 2019-09-04 | 2019-11-29 | 青岛市中心医院 | 一种多功能儿科临床诊断治疗一体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381125B2 (en) | Patient support | |
US7895688B1 (en) | Decubiti ulcer system | |
US7509697B2 (en) | Height-adjustable bed | |
US8683626B1 (en) | Hospital bed with conveyor mattress | |
CN103142363B (zh) | 一种多功能心内科专用病床 | |
JP2014221384A5 (zh) | ||
CN106726229A (zh) | 一种多功能医疗护理床 | |
CN108354731A (zh) | 病床 | |
CN106361512A (zh) | 一种心内科的新型护理床 | |
KR200462021Y1 (ko) | 의료용 침대 프레임 | |
CN110236818A (zh) | 一种二次调节翻身床 | |
CN201375631Y (zh) | 人体血液调节床 | |
CN203389027U (zh) | 多功能可整体翻转式病床 | |
CN211835100U (zh) | 监护室病床多功能床栏 | |
CN209475009U (zh) | 一种妇产科生产用母子一体护理床 | |
CN206355257U (zh) | 一种用于心内科的多功能护理床 | |
US10695243B2 (en) | Multi-function multi-configuration care bed for enhanced patient comfort and caregiver convenience | |
CN208726098U (zh) | 病床 | |
CN212186952U (zh) | 一种智能病人转移床 | |
CN211187891U (zh) | 一种便于重症病人拍片的重症病床 | |
CN210991490U (zh) | 一种具有引流固定功能的乳腺外科检查床 | |
CN111528916B (zh) | 可变体位超声检查床 | |
CN211863158U (zh) | 一种多功能防压疮医疗护理床 | |
KR20180092701A (ko) | 유압식 리프팅 장치를 구비하는 침대 | |
CN204246379U (zh) | 一种卧床患者护理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80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