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340737A - 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40737A
CN108340737A CN201810301380.0A CN201810301380A CN108340737A CN 108340737 A CN108340737 A CN 108340737A CN 201810301380 A CN201810301380 A CN 201810301380A CN 108340737 A CN108340737 A CN 1083407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erential
shaft
power output
planetary
planetary reduc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0138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超
杨敏
冯丽萍
舒海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yan New Energy Automotive Engineering Center (xiangy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yan New Energy Automotive Engineering Center (xiangy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yan New Energy Automotive Engineering Center (xiangy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yan New Energy Automotive Engineering Center (xiangy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0138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40737A/zh
Publication of CN108340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407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5/00Axle units; Parts thereof ; Arrangements for lubrication of axles
    • B60B35/12Torque-transmitting axles
    • B60B35/121Power-transmission from drive shaft to hub
    • B60B35/122Power-transmission from drive shaft to hub using gearings
    • B60B35/125Power-transmission from drive shaft to hub using gearings of the planetary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5/00Axle units; Parts thereof ; Arrangements for lubrication of axles
    • B60B35/12Torque-transmitting axles
    • B60B35/14Torque-transmitting axles composite or split, e.g. half- axles; Couplings between axle parts or s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35/00Axle units; Parts thereof ; Arrangements for lubrication of axles
    • B60B35/12Torque-transmitting axles
    • B60B35/16Axle hous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7/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 B60K17/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 B60K17/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differential gearing
    • B60K17/165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gearing of differential gearing provided between independent half ax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包括横向放置的驱动电机和中空的电机动力输出轴;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的左端突出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左侧壁,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的右端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内部;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的左端内部与差速器固定连接;所述差速器左右两侧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相连接;所述第一半轴的左端部与一个行星减速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半轴横向贯穿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后与一个所述行星减速器固定连接;每个所述行星减速器的行星减速器行星架分别与一个车轮相连接。本发明性能优异,可以显著缩短电动汽车总成的传动链长度,提高电动汽车总成传动效率,降低传动效率损耗,有效提升电动汽车的载客量及续航里程。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因其具有节能环保、结构紧凑、质量体积比小等优势,是传统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已经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人们对电动汽车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电动汽车当前发展迅猛,其续航能力一直都是用户关心的重点,目前大家主要关心的主要集中于电池,因为电池的容量及功率密度是汽车续航的主要决定因素。同时,目前电动汽车的动力总成普遍采用传统的内燃机汽车动力传动结构,具体为:将电机布置在原传动发电机及变速器安装位置,保留了传动轴及万向节等结构,传统的动力传动设计是将电机的输出通过减速器再传递到差速器,最后再传递到半轴进行输出。因此,在这种设计中,电动汽车总成传动链较长,从而导致其传动效率损耗较大,传动效率较低,并且极大降低了汽车底盘的空间利用,无法达到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的轻量化及电池布置空间的最大化,从而增加了电动汽车单位载质量的能量消耗量,最终严重影响了电动汽车的载客量及续航里程。
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开发出一种技术,其可以显著缩短电动汽车总成的传动链长度,提高电动汽车总成的传动效率,进而有效提升电动汽车的载客量及续航里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其性能优异,可以显著缩短电动汽车总成的传动链长度,提高电动汽车总成的传动效率,降低传动效率损耗,进而有效提升电动汽车的载客量及续航里程,显著增强了人们对电动汽车的产品使用感受,保障了电动汽车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包括横向放置的驱动电机和中空的电机动力输出轴;
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的左端突出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左侧壁,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的右端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的内部;
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的左端内部与差速器固定连接;
所述差速器左右两侧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相连接;
所述第一半轴的左端部与一个行星减速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半轴横向贯穿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后与一个所述行星减速器固定连接;
每个所述行星减速器上的行星减速器行星架分别与一个车轮相连接。
其中,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的左端内部与差速器的动力输入轴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差速器包括一根垂直分布的贯穿轴、两个差速器太阳轮和两个差速器行星轮,所述贯穿轴为所述差速器的动力输入轴;
其中,所述贯穿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的左端内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贯穿轴的上下两端还分别固定有一个纵向放置的所述差速器行星轮;
所述两个差速器太阳轮分别位于所述贯穿轴的左右两边,所述两个差速器太阳轮为所述差速器左右两侧的动力输出端,所述两个差速器太阳轮横向放置;
位于所述贯穿轴左边的差速器太阳轮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两个差速器行星轮的左侧相啮合,并且与第一半轴相连接;
位于所述贯穿轴右边的差速器太阳轮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两个差速器行星轮的右侧相啮合,并且与第二半轴相连接。
其中,每个所述行星减速器包括一个行星减速器太阳轮、两个行星减速器行星轮和行星减速器行星架,其中:
所述行星减速器太阳轮和行星减速器行星轮相互啮合;
所述两个行星减速器太阳轮分别与所述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相连接;
所述行星减速器行星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行星减速器行星轮,另一端固定连接一个所述车轮。
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外部罩有中空的驱动电机外壳;
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的左端开口并且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的左端外部罩有中空的差速器外壳;
每个所述行星减速器的外部罩有中空的行星减速器外壳。
其中,每个所述行星减速器外壳的外侧端与一个端盖相连接。
其中,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差速器、第一半轴、第二半轴和两个行星减速器的动力输出在同一轴线上。
由以上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其性能优异,可以显著缩短电动汽车总成的传动链长度,提高电动汽车总成的传动效率,降低传动效率损耗,进而有效提升电动汽车的载客量及续航里程,显著增强了人们对电动汽车的产品使用感受,保障了电动汽车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的整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驱动电机,2为电机动力输出轴,3为差速器,41为第一半轴,42为第二半轴,5为行星减速器,6为桥壳,7为驱动电机外壳,8为差速器外壳,9为行星减速器外壳,10为端盖,11为行星减速器行星架;
31为贯穿轴,32为差速器太阳轮,33为差速器行星轮,40为车轮;
51为行星减速器太阳轮,52为行星减速器行星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包括横向放置的驱动电机1和中空的电机动力输出轴2;
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2的左端突出于所述驱动电机1的左侧壁,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2的右端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1的内部;
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2的左端内部与差速器3固定连接,具体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2的左端内部与差速器3的动力输入轴固定连接;
所述差速器左右两侧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半轴41和第二半轴42相连接;
所述第一半轴41的左端部与一个行星减速器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半轴42横向贯穿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2后与一个所述行星减速器5固定连接;
每个所述行星减速器5的行星减速架11分别与一个车轮40相连接。
对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驱动电机1为动力源,由其上的电机动力输出轴2向外输出动力,具体为:所述驱动电机1通过电机动力输出轴2,将动力先传至电机动力输出轴2内部的差速器3,然后再接着传至与差速器3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一半轴41和第二半轴42,然后由第一半轴41和第二半轴42再将动力传至两个行星减速器5,通过行星减速器太阳轮51和行星减速器行星轮52啮合,将动力转到行星减速器行星架11,最终向外部的车轮40输出动力,驱动车辆行驶。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对于所述差速器3,其具体结构为:
所述差速器3包括一根垂直分布的贯穿轴31(即作为差速器3的动力输入轴)、两个差速器太阳轮32和两个差速器行星轮33;
其中,所述贯穿轴3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2的左端内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贯穿轴31的上下两端还分别固定有一个纵向放置的所述差速器行星轮33;
所述两个差速器太阳轮32分别位于所述贯穿轴31的左右两边,所述两个差速器太阳轮32为所述差速器左右两侧的动力输出端,所述两个差速器太阳轮32横向放置;
位于所述贯穿轴31左边的差速器太阳轮32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两个差速器行星轮33的左侧相啮合,并且与第一半轴41相连接;
位于所述贯穿轴31右边的差速器太阳轮32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两个差速器行星轮33的右侧相啮合,并且与第二半轴42相连接。
因此,对于本发明,当汽车正常行驶,左右驱动车轮不存在差速情况时,差速器3的差速器行星轮33相当于一个等臂杠杆,不产生自转,只将电机动力输出轴2传来的转矩均匀的分配给两个差速器太阳轮32,带动两个差速器太阳轮32转动,当左右驱动车轮存在差速情况时,贯穿轴31上下两端的两个差速器行星轮33也跟着转动,这时候,两个差速器行星轮33将以不同的速度相应带动两个差速器太阳轮32转动,两个差速器太阳轮32作为所述差速器左右两侧的动力输出端,将带动第一半轴41和第二半轴42一起转动,然后由第一半轴41和第二半轴42再将动力传至两个行星减速器5,通过行星减速器太阳轮51和行星减速器行星轮52啮合,将动力转到行星减速器行星架11,最终向外部的车轮40输出动力,驱动车辆行驶。因此,对于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可以显著缩短电动汽车总成的传动链长度,提高电动汽车总成的传动效率,降低传动效率损耗。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对于每个所述行星减速器5,其具体结构为:
每个所述行星减速器5包括一个行星减速器太阳轮51、两个行星减速器行星轮52和行星减速器行星架11,其中:
所述行星减速器太阳轮51和两个行星减速器行星轮52相互啮合;
所述两个行星减速器太阳轮51分别与所述第一半轴41和第二半轴42相连接;
所述行星减速器行星架1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行星减速器行星轮52,另一端固定连接一个所述车轮40(即行星减速器行星架11作为动力输出端)。
需要说明的是,具体实现上,所述两个行星减速器行星轮52可以位于所述行星减速器太阳轮51的上下两侧,当然也可以位于其他的位置,因为行星减速器行星轮52的位置不是固定的,自转的同时绕着行星减速器太阳轮51公转。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所述两个行星减速器5为两边同时双减速,动力传出为同一轴线,动力输出平稳,传动效率高。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所述驱动电机1的外部罩有中空的驱动电机外壳7;
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2的左端开口并且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2的左端外部罩有中空的差速器外壳8;
每个所述行星减速器5的外部罩有中空的行星减速器外壳9。
需要说明的是,行星减速器5的外齿圈固定在行星减速器外壳9上。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每个所述行星减速器外壳9的外侧端(即远离驱动电机1的一端)与一个端盖10相连接。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由所述驱动电机外壳7、差速器外壳8、行星减速器外壳9和端盖10一起构成电动车桥的桥壳6。
在本发明中,具体实现上,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2、差速器3、第一半轴41、第二半轴42和两个行星减速器5的动力输出在同一轴线上。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发明提供的新型电动车桥总成,其在车辆正常行驶时,驱动电机将驱动力通过电机动力输出轴传递给差速器的贯穿轴以及两个差速器行星轮,接着,差速器两个行星轮由将动力传递给差速器两个太阳轮,差速器的两个太阳轮作为所述差速器左右两侧的动力输出端,将带动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这两个半轴转动,第一半轴和第二半轴将分别通过行星减速器的太阳轮与行星减速器行星轮啮合,把动力传递给行星减速器行星架,行星减速器行星架再将动力传递给车轮,最终实现车辆的正常运转。
与传统技术不同的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其不仅将驱动电机、差速器、行星减速器、两个半轴进行了深度集成,同时相应进行了结构改进,缩短了传动链长度,增加了车厢乘客空间和电池布置空间,提高了产品的适应性和竞争性。
对于本发明,其将差速器集成在电机动力输出轴内部,驱动电机的动力通过电机动力输出轴、差速器、两个半轴、行星减速器直接输入到两侧的车轮,使得动力的输入和输出端位于同一轴线,因此,电动车桥总成的动力输出平稳且效率较高。
如前所述,本发明在结构设计时,将差速器设计在减速器前面,实行先差速后减速,使得传递扭矩小,这样差速器的结构小巧,终向尺寸小。例如,当电动机的输出力矩为10N.m,减速比为10,在先减速后差速的情况下,减速机构的输入扭矩为10N.m,输出扭矩为100N.m,经差速器后,两个半轴的输出分别为50N.m。在本发明先差速后减速的情况下,经差速器后,两个半轴的输出各为5N.m,经过减速器后,输出各为50N.m。
具体实现上,发明实行两侧减速,每侧减速机构传递扭矩只有原来的二分之一,这使得径向尺寸小,实现轻量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采用中空的电机动力输出轴,第二半轴从电机动力输出轴中穿过后经过行星减速器与车轮联动连接,从而实现了电机和车轮的同轴布置,使得动力输出平稳,效率高;
2、本发明在结构设计时,将差速器设计在减速器前面,在动力输出上,实行先差速后减速的传动方式,此种紧凑的结构布置,具有传力均匀,传递扭矩小,差速器结构尺寸小,输出平稳,传动效率高,轻量化等特点;
3、本发明实行两侧减速,每侧的减速机构的传递扭矩只有原来的一半,这使得径向尺寸小,实现轻量化;
4、本发明中的差速器的结构小,可集成在电机动力输出轴内部,极大地缩小了整个电动车桥的传动链,提高了传动性能,使电动车桥的结构紧凑、节省空间,重量减轻并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
5、本发明还取消了传统汽车传动轴及万向节等传动部件,直接将驱动电机、差速器、减速器、半轴等部件深度集成,从而增加了电动汽车的车厢乘客空间和电池布置空间,提高了产品的适应性和竞争性;
6、对于本发明,其主要解决了动力传动结构中电驱桥的各零部件体积较大,空间利用率低,传动链较长,传动效率低,续航里程短等问题。
因此,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其性能优异,可以显著缩短电动汽车总成的传动链长度,提高电动汽车总成的传动效率,降低传动效率损耗,进而有效提升电动汽车的载客量及续航里程,显著增强了人们对电动汽车的产品使用感受,保障了电动汽车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放置的驱动电机(1)和中空的电机动力输出轴(2);
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2)的左端突出于所述驱动电机(1)的左侧壁,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2)的右端设置于所述驱动电机(1)的内部;
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2)的左端内部与差速器(3)固定连接;
所述差速器左右两侧的动力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半轴(41)和第二半轴(42)相连接;
所述第一半轴(41)的左端部与一个行星减速器(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半轴(42)横向贯穿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2)后与一个所述行星减速器(5)固定连接;
每个所述行星减速器(5)的行星减速器行星架(11)分别与一个车轮(40)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动车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2)的左端内部与差速器(3)的动力输入轴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动车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3)包括一根垂直分布的贯穿轴(31),两个差速器太阳轮(32)和两个差速器行星轮(33),所述贯穿轴(31)为所述差速器(3)的动力输入轴;
其中,所述贯穿轴(31)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2)的左端内侧壁固定连接;
所述贯穿轴(31)的上下两端还分别固定有一个纵向放置的所述差速器行星轮(33);
所述两个差速器太阳轮(32)分别位于所述贯穿轴(31)的左右两边,所述两个差速器太阳轮(32)为所述差速器左右两侧的动力输出端,所述两个差速器太阳轮(32)横向放置;
位于所述贯穿轴(31)左边的差速器太阳轮(32)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两个差速器行星轮(33)的左侧相啮合,并且与第一半轴(41)相连接;
位于所述贯穿轴(31)右边的差速器太阳轮(32)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两个差速器行星轮(33)的右侧相啮合,并且与第二半轴(42)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动车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行星减速器(5)包括一个行星减速器太阳轮(51)、两个行星减速器行星轮(52)和行星减速器行星架(11),其中:
所述行星减速器太阳轮(51)和两个行星减速器行星轮(52)相互啮合;
所述两个行星减速器太阳轮(51)分别与所述第一半轴(41)和第二半轴(42)相连接;
所述行星减速器行星架(1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行星减速器行星轮(52),另一端固定连接一个所述车轮(4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动车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1)的外部罩有中空的驱动电机外壳(7);
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2)的左端开口并且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2)的左端外部罩有中空的差速器外壳(8);
每个所述行星减速器(5)的外部罩有中空的行星减速器外壳(9)。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电动车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行星减速器外壳(9)的外侧端与一个端盖(10)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电动车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2)、差速器(3)、第一半轴(41)、第二半轴(42)和两个行星减速器(5)的动力输出在同一轴线上。
CN201810301380.0A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 Pending CN1083407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1380.0A CN108340737A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1380.0A CN108340737A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40737A true CN108340737A (zh) 2018-07-31

Family

ID=62958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01380.0A Pending CN108340737A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34073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95808A (zh) * 2021-02-07 2021-06-0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电驱系统及车辆
CN112928859A (zh) * 2021-01-21 2021-06-08 清研众智测试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差速功能转子以及驱动电机
CN115157925A (zh) * 2022-08-01 2022-10-1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电驱动桥总成和车辆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00445A1 (de) * 1993-01-09 1994-07-14 Linde Ag Selbsttragende Antriebsachse
CN101602326A (zh) * 2009-07-06 2009-12-1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差速减速器
CN203005086U (zh) * 2012-12-28 2013-06-19 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同轴直联式驱动桥总成
JP2015077830A (ja) * 2013-10-15 2015-04-23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アクスル装置
CN106740020A (zh) * 2017-02-16 2017-05-31 重庆大学 电动车用减速、差速一体化驱动后桥总成
CN208133969U (zh) * 2018-04-04 2018-11-23 清研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襄阳)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00445A1 (de) * 1993-01-09 1994-07-14 Linde Ag Selbsttragende Antriebsachse
CN101602326A (zh) * 2009-07-06 2009-12-16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差速减速器
CN203005086U (zh) * 2012-12-28 2013-06-19 辽宁曙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同轴直联式驱动桥总成
JP2015077830A (ja) * 2013-10-15 2015-04-23 日立建機株式会社 アクスル装置
CN106740020A (zh) * 2017-02-16 2017-05-31 重庆大学 电动车用减速、差速一体化驱动后桥总成
CN208133969U (zh) * 2018-04-04 2018-11-23 清研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襄阳)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8859A (zh) * 2021-01-21 2021-06-08 清研众智测试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差速功能转子以及驱动电机
CN112895808A (zh) * 2021-02-07 2021-06-04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同轴电驱系统及车辆
CN115157925A (zh) * 2022-08-01 2022-10-1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电驱动桥总成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72778A (zh) 双行星排三套轴结构混合动力总成
CN202192979U (zh) 动力传动模块
CN103066748A (zh) 用于纯电动汽车的一体式两档电机变速器
CN208133969U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
CN108340737A (zh) 一种新型电动车桥总成
CN107187309A (zh) 商用车双模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109318704A (zh) 一种电驱动传动装置
CN116118471A (zh) 一种混合动力电驱动系统以及混合动力车辆
CN215850725U (zh) 一种混合动力车辆传动装置
CN213199452U (zh) 一种商用车的混合动力驱动桥
CN203039496U (zh) 用于纯电动汽车的一体式两挡电机变速器
CN109203986B (zh) 一种两档电驱动传动装置
CN206171178U (zh) 电机伺服直驱型纯电动车的驱动减速装置
CN211390939U (zh) 一种混合动力装置及车辆
CN209666838U (zh) 一种电驱动传动装置
CN108263197A (zh) 一种多挡动力耦合传动系统
CN111409442A (zh) 一种发动机和电机动力耦合机构及汽车
CN204870561U (zh) 行星齿轮驱动式后桥总成
CN207015144U (zh) 一种电动车直驱型动力后桥
CN209666837U (zh) 纯电动驱动系统及汽车
WO2024001918A1 (zh) 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变速箱及车辆
CN117656814A (zh) 一种双模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204755809U (zh) 行星齿轮式变速差速器总成
CN107933288A (zh) 电机平行布置的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108297683A (zh) 双输入双输出轮边变速器总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3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