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333663A - 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应用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 Google Patents

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应用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33663A
CN108333663A CN201710041341.7A CN201710041341A CN108333663A CN 108333663 A CN108333663 A CN 108333663A CN 201710041341 A CN201710041341 A CN 201710041341A CN 108333663 A CN108333663 A CN 108333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groove
plat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0413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创弘
简昭珩
陈岳豪
简维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Tatu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Tatu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Tatu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0413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333663A/zh
Priority to US15/485,214 priority patent/US20180210132A1/en
Publication of CN108333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336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8Linear indentations or grooves, e.g. arc-shaped grooves or meandering grooves, extending over the full length or width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1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2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e.g. with collimating, focussing or diverging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02B6/0031Reflecting element,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62-D arrangement of prisms, protrusions, indentations or roughened surfa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on the light output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1Diffusing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5Manufacturing aspects; Material aspec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ght Guides In General And Application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应用导光板的背光模块,导光板包含出光面、结构表面、入光面以及多个沟槽结构。结构表面相对于出光面。入光面连接出光面与结构表面。沟槽结构间隔地形成于结构表面。沟槽结构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结构表面相邻接,且第一表面与结构表面之间所夹的第一角度介于110度至130度之间。第二表面与结构表面相邻接,并与第一表面相邻接而形成沟槽轴线。每个沟槽结构中的第一表面较第二表面更靠近入光面。通过在导光板中相对出光面的结构表面上,间隔地形成具有两个表面的多个沟槽结构,使得进入导光板的光束可在结构表面经沟槽结构折射后,自出光面离开导光板,本发明具有更佳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应用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具有高透明度的导光板。特别是具可挠性的透明导光板。
背景技术
常见的透明显示器具有多变的用途与外型。例如,有些透明显示器可在休眠时让使用者观看到透明显示器背后的影像。市场上的透明显示器可概略地分为两种,其一为采用有机发光体(OLED)的透明显示器,然而有机发光体的成本高昂、工艺技术困难,且使用寿命较短。而另一种为采用薄膜晶体管面板的透明显示器,然其需要额外的光源照射薄膜晶体管面板的背光模块才能显示画面。为使离开背光模块的光源较为均匀,多半需要设置扩散片、菱镜片或网点等光学元件,反而会降低整体的透光率,使背光模块的输入/输出比降低。甚或,还会影响透明显示器的透明效果。是故,现有的透明显示器的架构,显然仍存在不便与缺陷,而有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领域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因此,如何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也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透明显示器的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具高透明度的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应用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光板,包含出光面、结构表面、入光面以及多个沟槽结构。结构表面相对于出光面。入光面连接出光面与结构表面。沟槽结构间隔地形成于结构表面。沟槽结构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结构表面相邻接,且第一表面与结构表面之间所夹的第一角度介于110度至130度之间。第二表面与结构表面相邻接,并与第一表面相邻接而形成沟槽轴线。其中,每个沟槽结构中的第一表面较第二表面更靠近入光面。
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上述的导光板的折射率n介于1.4~1.6之间。
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上述的每个沟槽结构的沟槽轴线与相邻的另一个沟槽轴线间的距离介于300μm至500μm之间。
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上述的每个沟槽轴线与相邻的另一个沟槽轴线间的距离是相同的。
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上述的沟槽结构的沟槽轴线互相平行。
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上述的沟槽结构的第一表面与结构表面邻接处到第二表面与结构表面邻接处之间的距离介于150μm至250μm之间。
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上述的每个沟槽轴线至虚拟延伸面的垂直距离是相同的。
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上述的沟槽轴线中的至少两个沟槽轴线分别至虚拟延伸面的垂直距离是相异的。
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上述的每个沟槽结构的第一表面与结构表面之间所夹的第一角度是相同的。
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上述的沟槽结构中的至少两个沟槽结构的第一表面分别与结构表面间所夹的第一角度是相异的。其中,至少两个沟槽结构中距离入光面较近者的第一角度小于或等于沟槽结构中距离入光面较远者的第一角度。
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上述的导光板还可包含散射层。散射层设置在出光面上。
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上述的散射层包含透明本体以及分布在透明本体中的多个微颗粒。
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上述的入光面与出光面之间所夹的第二角度介于40度至70度之间。
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上述的入光面包含第一子入光面,邻接出光面;以及第二子入光面,连接在第一子入光面以及结构表面之间,其中第一子入光面与出光面所夹的角度大于第二子入光面的延伸面与出光面的延伸面所夹的角度。
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上述的第二子入光面与结构表面之间所夹的第三角度介于20度至40度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另外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包含如上所述的任一项的导光板、光学辅具以及光源。光学辅具包覆导光板的入光面的至少部分以及出光面靠近入光面的一端。光源设置于光学辅具中,并可用以发出光束。其中,光学辅具可用以将光束反射进入导光板。
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上述的导光板的入光面与出光面间所夹的第二角度介于40度至70度之间。
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上述的入光面包含第一子入光面以及第二子入光面。第一子入光面邻接出光面。第二子入光面连接在第一子入光面以及结构表面之间。其中,第一子入光面与出光面所夹的角度大于第二子入光面的延伸面与出光面的延伸面所夹的角度。
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上述的导光板的第二子入光面与结构表面间所夹之第三角度介于20度至40度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另外提出一种导光板制作方法。导光板制作方法包含提供透明工件,其中透明工件包含出光面、与出光面相对的结构表面以及连接在出光面与结构表面之间的入光面;以及,在结构表面上间隔地形成多个沟槽结构,其中沟槽结构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结构表面相邻接,且第一表面与结构表面间所夹的角度介于110度至130度之间,第二表面与结构表面相邻接,并与第一表面相邻接而形成沟槽轴线,其中每个沟槽结构中的第一表面较第二表面更靠近入光面。
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上述的入光面还可包含第一子入光面以及第二子入光面。第一子入光面邻接出光面。第二子入光面连接在第一子入光面以及结构表面之间。其中,第一子入光面与出光面所夹的角度大于第二子入光面的延伸面与出光面的延伸面所夹的角度。
依据本发明多个实施例,上述的导光板制作方法还包含在透明工件上形成散射层。散射层覆盖出光面的至少部分。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可知,本发明通过在导光板中相对出光面的结构表面上,间隔地形成具有两个表面的多个沟槽结构,使得进入本发明的导光板的光束可在结构表面经沟槽结构折射后,自出光面离开导光板。甚或,透过出光面上所设置的散射层,进一步被散射后离开导光板。而本发明的导光板可进一步调整沟槽结构靠近入光面的表面与结构表面的夹角,达致不同的光学效果,让本发明的导光板在使用上更具有可调整的弹性。是故,本发明当可解决公知技术中受限于具有较差的透明度的导光板,让背光模块所需的光强度更小,且具有更佳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的导光板的侧视剖面图。
图2为依据图1中的导光板绘示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的背光模块的侧视剖面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的背光模块的侧视剖面图。
图4为依据光束进入图3中的背光模块绘示的背光模块内的光径的示意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的导光板制造方法的流程图。
图6至图9为根据本发明多个不同的实施方式的导光板在制造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说明清楚说明本发明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为解决公知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光输出/输入比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板100,以进一步提供具有更高的光输出/输入比的背光模块。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的导光板100的侧视剖面图。如图1所示,导光板100包含出光面110、结构表面120、入光面130以及多个沟槽结构140。结构表面120相对于出光面110。在本实施方式中,结构表面120可与出光面110互相平行。入光面130连接在出光面110与结构表面120之间。沟槽结构140间隔地形成于结构表面120之间。沟槽结构140具有第一表面142以及第二表面144。第一表面142与结构表面120相邻接。第一表面142与结构表面120之间所夹的第一角度θ1介于110度至130度之间。第二表面144连接在第一表面142与另一个结构表面120之间,并在与第一表面142邻接处定义沟槽轴线146。换句话说,第二表面144分别与结构表面120以及第一表面142相邻接,而沟槽轴线146形成于第一表面142与第二表面144的接合处。在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142、第二表面144可为平面,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142、第二表面144也可为曲面。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沟槽结构140中较靠近入光面130者被定义为第一表面142,而沟槽结构140中较远离入光面130者则被定义为第二表面144。
由于光束在通过第一表面142与空气间的介面以及空气与第二表面144间的介面时,会因为折射率的变化而将光束朝向出光面110的方向折射。如此一来,当光束进入沟槽结构140时,会较佳地经折射而被引导至出光面110。同样地,即便光束经出光面110全反射后再回到结构表面120与沟槽结构140时,下一次被引导至出光面110的入射角的数值也会变化(变化的幅度与导光板100的折射率相关)。借此,当光束经出光面110及/或结构表面120与沟槽结构140的一次或多次全反射及/或折射后,光束进入出光面110的入射角的数值随每次的折射而逐渐减少,直到入射角小于导光板110的临界角而让光束完全自出光面110离开。其中,前述对第一角度θ1的限制,即将第一角度θ1限制在130≧θ1≧110的范围内,可进一步地让光束的能量较集中地自出光面110输出。
此外,由于沟槽结构140在导光板100挠曲时,仍可部分地维持第一表面142与空气间的介面以及空气与第二表面144间的介面,进而让沟槽结构140仍可具有至少部分的折射效果。是故,当本发明的导光板100被弯折而仍落于特定的挠曲半径的区间中时,举例来说,像是挠曲半径117mm至44mm之间,还可将辉度的均匀度控制在70%至90%之间。
图2为依据图1中的导光板100在虚线框A中的部分绘示的放大示意图。如图2所示,沟槽结构140的沟槽轴线146与相邻的另一个沟槽结构140的沟槽轴线146间具有距离d1、d2…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距离d1、d2的长度介于300μm至500μm之间。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沟槽结构140的沟槽轴线146互相平行。在多个实施方式中,距离d1、d2为固定数值。在多个实施方式中,距离d1、d2可实质上相等。如此一来,可让导光板100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沟槽轴线146间的距离具有一致性,使得光束平均地被折射至出光面110。此外,通过对导光板100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沟槽轴线146间的距离d1、d2做出限制,可避免当距离d1、d2过小时,经沟槽结构140所折射的光束彼此干扰的情况,或避免当距离d1、d2过大时,部分的光束无法受到沟槽结构140的导引的情况。进而,在导光板100的透明度与散光效果间取得平衡。
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沟槽结构140的第一表面142与结构表面120邻接处到第二表面144与结构表面120邻接处之间具有距离d3、d4…等。在本实施方式中,距离d3、d4的长度介于150μm至250μm之间。如此一来,可在视觉上避免沟槽结构140突显在导光板100中,并进一步控制光束折射在通过第一表面142与空气间的介面以及空气与第二表面144间的介面时的距离。在多个实施方式中,距离d3、d4为固定数值。在多个实施方式中,距离d3、d4可实质上相等。
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沟槽结构140的第一表面142与结构表面120间所夹的第一角度θ1可实质上相等。举例来说,像是图2中的第一角度θ11、θ12等,以提供光束一致的折射路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沟槽结构140中至少两个沟槽结构140的第一表面142分别与结构表面120之间所夹的第一角度θ11、θ12可彼此相异。参照图1、2,沟槽结构140中距离入光面130较近者的第一角度θ11可小于或等于沟槽结构140中距离入光面130较远者的第一角度θ12。其中,第一角度θ11、θ12的变化,举例来说,可为递减或严格递减等。由于第一角度θ11、θ12的变化是与沟槽结构140距离入光面130的距离相关,可让折射后的光束在出光面110的入射角随着与入光面130间的距离产生变化,进而达致不同的光学效果。
此外,由于根据三角函数,沟槽结构140的第一表面142与结构表面120邻接处到第二表面144与结构表面120邻接处之间的距离d3、d4,以及第一表面142与结构表面120间所夹的第一角度θ1,会决定沟槽结构140的深度。亦即,沟槽轴线146至结构表面120的虚拟延伸面122的垂直距离H1、H2、H3等,会随着距离d3、d4与第一角度θ1的组合而变化。举例来说,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当距离d3、d4彼此相等,且第一角度θ1为定值时,则沟槽轴线146至虚拟延伸面122的垂直距离H1、H2、H3实质上相等。举例来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距离d3、d4固定,第一角度θ11、θ12随着沟槽结构140与入光面130间的距离变化时,沟槽轴线146至虚拟延伸面122的垂直距离H1、H2、H3则彼此相异。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垂直距离H1、H2、H3介于50μm至150μm之间。通过对沟槽结构140的深度做出限制,可避免导光板100的机械强度与可挠性受到影响。甚或,也可在视觉上避免沟槽结构140突显在导光板100中。
值得注意的是,此处所述的沟槽结构140,如沟槽轴线146与相邻的另一个沟槽结构140的沟槽轴线146间的距离d1、d2、第一表面142与结构表面120邻接处到第二表面144与结构表面120邻接处之间的距离d3、d4以及第一表面142与结构表面120间所夹的第一角度θ1等,仅为示例,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举例来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导光板100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沟槽轴线146之间的距离可为相异的,以对应光束在导光板100中随着前进距离增加而减少能量的情况,使得离开出光面110的光场可更为均匀。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沟槽结构140的沟槽轴线146间可互相不平行,使得导光板100中两个相邻的沟槽轴线146之间的距离d1、d2还可为变化的。举例来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距离d3、d4与垂直距离H1、H2、H3等也可为变化的。应了解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权利要求下,依据实际的需求对沟槽结构140做同等的更动、替换、修饰等,只要光束在通过沟槽结构140后,可部分地被折射至出光面110即可。
继续参照图2,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导光板100还可包含散射层150,设置在出光面110上。散射层150可包含透明本体152与分布在透明本体152中的多个微颗粒154。微颗粒154可用以散射光束。在多个实施方式中,透明本体152的厚度可介于100μm至300μm之间。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微颗粒154的直径可介于0.5μm至2μm之间。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微颗粒154的重量百分比浓度可占散射层150的大约0.1%至2%。当光束通过微颗粒154时,会被微颗粒154散射而朝向各方向发散,进而在导光板100外形成较均匀的光场。
图3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的背光模块200的侧视剖面图。图4为依据光束300进入图3中的背光模块200所绘示的背光模块200内的光径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背光模块200包含导光板100、光学辅具220以及光源240。光学辅具220具有开口222与包覆在光学辅具220内部的反射面224。其中,反射面224可用以反射光源240的光束300(参照图4)。导光板100的至少部分,如入光面130、部分的出光面110等,可自开口222进入光学辅具220中。换句话说,导光板100的出光面110靠近入光面130的一端以及入光面130的至少部分,像是邻接出光面110的第一子入光面132等,可包覆在光学辅具220中。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散射层150可完整地覆盖出光面110,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散射层150可覆盖出光面110包覆在光学辅具220中以外的部分(图未绘示)。光源240设置于光学辅具220中。如图4所示,光源240可发出光束300。光束300可通过光学辅具220的反射进入导光板100中,并进一步地自出光面110离开。
参照图3、图4,光束300可沿各种不同的光径,如光径320、340等,进入导光板100。举例来说,如沿光径320自第一子入光面132进入导光板100。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导光板100的第一子入光面132与出光面110间所夹的第二角度θ2介于40度至70度之间。除可接收更多角度的光束300进入导光板100外,还可使光束300在进入导光板100后,更容易地自出光面110离开。举例来说,像是沿着光径420自出光面110离开导光板100。甚或,光径420还可通过分布在透明本体152中的微颗粒154。进一步地,被微颗粒154发散成更多角度的散射光520。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入光面130还可包含第二子入光面134。第二子入光面134连接在第一子入光面132以及结构表面120之间。第一子入光面132与出光面120所夹的第二角度θ2大于第二子入光面134的延伸面与出光面120(或出光面120的延伸面)所夹的第三角度θ3。在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三角度θ3介于20度至40度之间。如此一来,当部分的光束300沿光径340自出光面110进入导光板100时,会沿着光径440在第二子入光面134发生全反射,并通过沟槽结构140折射至出光面110,进而离开导光板100。甚或,光径440还可通过分布在透明本体152中的微颗粒154。进一步地,被微颗粒154发散成更多角度的散射光53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部分的光束300也可在出光面110发生全反射,并沿光径460通过沟槽结构140再折射至出光面110,但不限于此。举例来说,光束300也可至少一次地在出光面110发生全反射与在沟槽结构140被折射,最后自出光面110离开。
图5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绘示的导光板制造方法500的流程图。图6至图9为根据本发明多个不同的实施方式的导光板600在制造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剖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导光板制造方法500自步骤S501开始。于步骤S501中,参照图6,待凝固的第一高分子混合物600’被倒入治具700中。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治具700具有平坦的底面720以及相对底面720的开口740,以让第一高分子混合物600’在底面720与开口740分别形成平坦的表面。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治具700可还具有倾斜且延伸在底面720与开口740间的侧面760。在多个实施方式中,侧面760可包含第一子侧面762与第二子侧面764。在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子侧面762相对底面720的夹角与第二子侧面764相对底面720的夹角相异。在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子侧面762相对底面720的夹角小于第二子侧面764相对底面720的夹角。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可将第一高分子混合物600’静置在接近真空的环境中,直到第一高分子混合物600’内部的气泡被去除后,再倒入治具700。举例来说,可静置在真空中约30分钟。
接续地,进行导光板制造方法500的步骤S502。在步骤S502中,参照图7,固形第一高分子混合物600’,以形成透明工件600”。在多个实施方式中,透明工件600”可包含出光面610以及与出光面610相对的结构表面620’,分别与底面720以及开口740相对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透明工件600”还可包含连接在出光面610与结构表面620’之间的入光面630,与侧面760相对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入光面630还可包含第一子入光面632以及第二子入光面634,分别与第一子侧面762以及第二子侧面764相对应。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可通过提高固形第一高分子混合物600’的温度,形成透明工件600”。举例来说,可将第一高分子混合物600’利用烤箱在75℃下烘烤1小时等,但不限于此。
接续地,进行导光板制造方法500的步骤S503、S504。在步骤S503、S504中,参照图8,在透明工件600”靠近开口740的出光面610上,形成并固化第二高分子混合物,以形成散射层650。散射层650覆盖出光面610的至少部分。在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高分子混合物的材料可与第一高分子混合物600’的材料相同或相异。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可通过旋转透明工件600”与治具700,将第二高分子混合物均匀涂布在出光面610上。在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高分子混合物中可悬浮有微颗粒654。当第二高分子混合物经固化而形成散射层650后,微颗粒654分布在散射层650中,并可用以将光径通过微颗粒654的光发散。在多个实施方式中,可通过提高固形第二高分子混合物的温度,形成散射层650。举例来说,可将第二高分子混合物利用烤箱在75℃下烘烤1小时等,但不限于此。
接续地,进行导光板制造方法500的步骤S505。在步骤S505中,参照图9,沟槽结构640被间隔地形成于结构表面620上。其中,沟槽结构640可与图1中的沟槽结构140相对应。在多个实施方式中,沟槽结构640可通过激光雕刻的方式形成于结构表面620上,但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通过其他合适的蚀刻方式,在结构表面620上形成沟槽结构640。
在多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高分子混合物600’的材料以及第二高分子混合物可参考下表一所整理的材料与材料对应的折射率。其中,第一高分子混合物600’以及第二高分子混合物可为单一材料或多个材料的复合体。
表一、第一、第二高分子混合物的材料与材料折射率
亦即,在多个实施方式中,透明工件600”(导光板100)的折射率的数值n,介于1.4~1.6之间。此外,在多个实施方式中,透明工件600”(导光板100)还具有可挠性。
由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可知,本发明通过在导光板中相对出光面的结构表面上,间隔地形成具有两个表面的多个沟槽结构,使得进入本发明的导光板的光束可在结构表面经沟槽结构折射后,自出光面离开导光板。甚或,通过出光面上所设置的散射层,进一步被散射后离开导光板。而本发明的导光板可进一步调整沟槽结构靠近入光面的表面与结构表面的夹角,达致不同的光学效果,让本发明的导光板在使用上更具有可调整的弹性。是故,本发明当可解决公知技术中受限于具有较差的透明度的导光板,让背光模块,甚或,透明显示器所需的光强度更小,且具有更佳的显示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包含:
出光面;
结构表面,相对于所述出光面;
入光面,连接所述出光面与所述结构表面;以及
多个沟槽结构,间隔地形成于所述结构表面,其中每个所述沟槽结构具有:
第一表面,与所述结构表面相邻接,且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结构表面之间所夹的第一角度介于110度至130度之间;以及
第二表面,与所述结构表面相邻接,并与所述第一表面相邻接而形成沟槽轴线,
其中每个所述沟槽结构中的所述第一表面较所述第二表面更靠近所述入光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的折射率n介于1.4~1.6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沟槽结构的所述沟槽轴线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沟槽轴线间的距离介于300μm至500μm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沟槽轴线与相邻的另一个所述沟槽轴线之间的距离是相同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沟槽结构的所述多个沟槽轴线互相平行。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沟槽结构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结构表面邻接处到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结构表面邻接处之间的距离介于150μm至250μm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沟槽结构的所述沟槽轴线至所述结构表面的虚拟延伸面的垂直距离介于50μm至150μm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沟槽轴线至所述虚拟延伸面的垂直距离是相同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沟槽轴线中的至少两个沟槽轴线分别至所述虚拟延伸面的垂直距离是相异的。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沟槽结构的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结构表面之间所夹的所述第一角度是相同的。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沟槽结构中的至少两个沟槽结构的所述多个第一表面分别与所述结构表面之间所夹的所述多个第一角度是相异的,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沟槽结构中距离所述入光面较近者的所述第一角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多个沟槽结构中距离所述入光面较远者的所述第一角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散射层,设置在所述出光面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射层包含:
透明本体;以及
多个微颗粒,分布在所述透明本体中。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与所述出光面之间所夹的第二角度介于40度至70度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包含:
第一子入光面,邻接所述出光面;以及
第二子入光面,连接在所述第一子入光面以及所述结构表面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子入光面与所述出光面所夹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入光面的延伸面与所述出光面的延伸面所夹的角度。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入光面与所述结构表面之间所夹的第三角度介于20度至40度之间。
17.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导光板;
光学辅具,包覆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的至少部分以及所述出光面靠近所述入光面的一端;以及
光源,设置于所述光学辅具中,并被配置以发出光束,
其中所述光学辅具被配置以将所述光束反射进入所述导光板。
18.一种导光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
提供透明工件,所述透明工件包含出光面、与所述出光面相对的结构表面以及连接在所述出光面与所述结构表面之间的入光面;以及
在所述结构表面上间隔地形成多个沟槽结构,其中每个所述沟槽结构具有第一表面以及第二表面,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结构表面相邻接,且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结构表面之间所夹的角度介于110度至130度之间,以及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结构表面相邻接,并与所述第一表面相邻接而形成沟槽轴线,其中每个所述沟槽结构中的所述第一表面较所述第二表面更靠近所述入光面。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导光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光面包含:
第一子入光面,邻接所述出光面;以及
第二子入光面,连接在所述第一子入光面以及所述结构表面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子入光面与所述出光面所夹的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子入光面的延伸面与所述出光面的延伸面所夹的角度。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导光板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在所述透明工件上形成散射层,覆盖所述出光面的至少部分。
CN201710041341.7A 2017-01-20 2017-01-20 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应用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Pending CN1083336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41341.7A CN108333663A (zh) 2017-01-20 2017-01-20 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应用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US15/485,214 US20180210132A1 (en) 2017-01-20 2017-04-11 Light guiding pl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and backlight module with light guiding plat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041341.7A CN108333663A (zh) 2017-01-20 2017-01-20 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应用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3663A true CN108333663A (zh) 2018-07-27

Family

ID=62906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041341.7A Pending CN108333663A (zh) 2017-01-20 2017-01-20 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应用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210132A1 (zh)
CN (1) CN108333663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2013A (zh) * 2000-02-28 2005-05-04 欧姆龙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装置的设备
JP2006185628A (ja) * 2004-12-24 2006-07-13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バックライト
CN101126859A (zh) * 2006-08-17 2008-02-20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用于该背光模块的导光板
TW201205130A (en) * 2010-07-27 2012-02-01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Light guide unit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CN103133941A (zh) * 2011-12-01 2013-06-05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03375741A (zh) * 2012-04-30 2013-10-30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使用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CN104765095A (zh) * 2014-01-02 2015-07-08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光源模块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12013A (zh) * 2000-02-28 2005-05-04 欧姆龙株式会社 面光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该装置的设备
JP2006185628A (ja) * 2004-12-24 2006-07-13 Harison Toshiba Lighting Corp バックライト
CN101126859A (zh) * 2006-08-17 2008-02-20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及用于该背光模块的导光板
TW201205130A (en) * 2010-07-27 2012-02-01 Young Lighting Technology Corp Light guide unit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CN103133941A (zh) * 2011-12-01 2013-06-05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03375741A (zh) * 2012-04-30 2013-10-30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使用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CN104765095A (zh) * 2014-01-02 2015-07-08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板及光源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80210132A1 (en) 2018-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22535B2 (en) Flat light guide
CN201106807Y (zh) 导光柱
CN102943975B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N106291926B (zh) 头戴式显示装置
WO2020192300A1 (zh) 光学准直组件、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WO2017031897A1 (zh) 导光材、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TWM538172U (zh) 光源模組
US20190064418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KR101419031B1 (ko) 발광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조명장치
CN106257327A (zh) 面光源模组
TWI499816B (zh) 顯示裝置
TW201945776A (zh) 楔形光導
CN103912843B (zh) 宽辐射角透镜
US10459150B2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7631204A (zh) 光源模块及显示装置
US8425067B2 (en) Composite diffuser structure and backlight module
WO2018166177A1 (zh) 透明显示装置
TW201537243A (zh) 雙面具有微結構之光學膜
KR101355815B1 (ko) 발광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조명장치
CN108333663A (zh) 导光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应用导光板的背光模块
TW201610516A (zh) 透鏡、發光裝置及背光模組
WO2016082249A1 (zh) 导光板、背光模组及显示器
CN106707398B (zh) 导光膜、背光模块
TWI388890B (zh) 導光板及背光模組
CN105589116B (zh) 删除导光板的侧光式显示装置用透镜及具备该透镜的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