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19679B - 一种主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主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19679B CN108319679B CN201810091339.5A CN201810091339A CN108319679B CN 108319679 B CN108319679 B CN 108319679B CN 201810091339 A CN201810091339 A CN 201810091339A CN 108319679 B CN108319679 B CN 10831967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equipment
- generated
- opposite
- du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82—Tablespace storage structures; Management thereof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2—Indexing; Data structures therefor; Storage structures
- G06F16/2228—Indexing struc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主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一种主键的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双机热备组网中的任一设备,包括: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携带有预生成的ID,所述ID用于标识所述配置信息;判断所述配置信息是否来源于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若是,则获取对端设备的设备ID,并将所述对端设备的设备ID与所述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若否,则获取本端设备的设备ID,并将所述本端设备的设备ID与所述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本申请可保证双机热备组网中主备设备为同一条配置信息生成的主键一致,从而可避免由于配置信息修改而导致的后续业务异常的现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主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双机热备的组网中,主设备与备设备间通常需要相互备份配置信息,以保证两台设备中任一台设备出现故障时,业务能切换到另一台设备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业务不中断。
通常情况下,为便于查找主备设备上存储的配置信息,以对配置信息进行修改或删除,可为各条配置信息生成对应的主键,利用主键唯一标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各条配置信息。
其中,生成主键的方式通常有:1)主备设备在将所接收的配置信息存储至数据库时,数据库可自动为各条配置信息生成对应的主键;2)网管设备可依据预定的主键生成策略为待下发的配置信息生成主键,并将携带有主键的该配置信息下发给设备,设备可将该配置信息及其对应的主键共同存储至数据库。
上述方式在主备设备正常的情况下,均可保证主备设备上存储的同一条配置信息的主键一致。但主备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主备设备不连通等异常情况,导致主备设备无法备份配置信息,由此将可能使得主备设备后续存储的同一条配置信息的主键不一致,如主设备和备设备中配置信息A的主键分别为2和3;或主备设备中相同主键对应的配置信息不一致,如主设备和备设备中主键为2的配置信息分别为A和B。后续若需修改主键为2的配置信息时,主设备将修改A,而备设备将修改B,使得修改后主备设备的配置信息不一致,从而可能导致业务切换后出现异常。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主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以保证双机热备组网中主备设备为同一条配置信息生成的主键一致,从而可避免由于配置信息修改而导致的后续业务异常的现象。
具体地,本申请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主键的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双机热备组网中的任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携带有预生成的ID,所述ID用于标识所述配置信息;
判断所述配置信息是否来源于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
若是,则获取对端设备的设备ID,并将所述对端设备的设备ID与所述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
若否,则获取本端设备的设备ID,并将所述本端设备的设备ID与所述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
一种主键的生成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双机热备组网中的任一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携带有预生成的ID,所述ID用于标识所述配置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配置信息是否来源于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
生成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配置信息来源于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时,获取对端设备的设备ID,并将所述对端设备的设备ID与所述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
当确定所述配置信息不是来源于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时,获取本端设备的设备ID,并将所述本端设备的设备ID与所述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
本申请中,可在接收到配置信息后,通过判断所接收的配置信息是否来源于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确定是将对端设备的设备ID与配置信息携带的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该配置信息的主键,还是将本端设备的设备ID与配置信息携带的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该配置信息的主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为配置信息生成的主键包括设备ID与网管设备预生成的ID两部分,并且生成主键所需的设备ID可根据配置信息的来源确定,配置信息来源于网管设备时,生成主键所需的设备ID选取本设备的设备ID;配置信息来源于对端设备时,生成主键所需的设备ID选取对端设备的设备ID。由此可保证双机热备组网中主备设备为同一条配置信息生成的主键一致,从而可避免由于配置信息修改而导致的后续业务异常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主键的生成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网络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主键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申请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在双机热备的组网中,主设备与备设备间通常需要相互备份配置信息,以保证两台设备中任一台设备出现故障时,业务能切换到另一台设备正常运行,从而保证业务不中断。
通常情况下,为便于查找主备设备上存储的配置信息,以对配置信息进行修改或删除,可为各条配置信息生成对应的主键,利用主键唯一标识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各条配置信息。
其中,生成主键的方式通常有:1)主备设备在将所接收的配置信息存储至数据库时,数据库可自动为各条配置信息生成对应的主键;2)网管设备可依据预定的主键生成策略为待下发的配置信息生成主键,并将携带有主键的该配置信息下发给设备,设备可将该配置信息及其对应的主键共同存储至数据库。
上述方式在主备设备正常的情况下,均可保证主备设备上存储的同一条配置信息的主键一致。但主备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主备设备不连通等异常情况,导致主备设备无法备份配置信息,由此将可能使得主备设备后续存储的同一条配置信息的主键不一致,如主设备和备设备中配置信息A的主键分别为2和3;或主备设备中相同主键对应的配置信息不一致,如主设备和备设备中主键为2的配置信息分别为A和B。后续若需修改主键为2的配置信息时,主设备将修改A,而备设备将修改B,使得修改后主备设备的配置信息不一致,从而可能导致业务切换后出现异常。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主键的生成方法,可在接收到配置信息后,通过判断所接收的配置信息是否来源于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确定是将对端设备的设备ID与配置信息携带的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该配置信息的主键,还是将本端设备的设备ID与配置信息携带的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该配置信息的主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为配置信息生成的主键包括设备ID与网管设备预生成的ID两部分,并且生成主键所需的设备ID可根据配置信息的来源确定,配置信息来源于网管设备时,生成主键所需的设备ID选取本设备的设备ID;配置信息来源于对端设备时,生成主键所需的设备ID选取对端设备的设备ID,由此可保证双机热备组网中主备设备为同一条配置信息生成的主键一致,从而可避免由于配置信息修改而导致的后续业务异常的现象。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实现过程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1,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主键的生成方法,所述方法可应用于双机热备组网中任一设备,该设备可以是防火墙等网络设备。
可假设本申请实施例中双机热备组网中的设备为设备A和设备B。其中,在设备A和设备B启动双机热备后,设备间会相互协商确定各设备的设备ID,或者由用户为各设备配置设备ID。假设设备A的设备ID为0,设备B的设备ID为1。
下面将以该组网为例对本申请中主键的生成方法进行描述。
其中,上述主键的生成方法可包括以下基本步骤:
S101,接收配置信息。
S102,判断所述配置信息是否来源于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
双机热备组网环境中,配置信息通常可通过网管设备下发给组网中的某一设备,该设备接收并存储配置信息后,可进一步将该配置信息备份至双机热备组网的对端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管设备下发配置信息前,还可根据配置页面的配置信息列表为当前待下发的配置信息预生成一个ID,用于标识该条配置信息。之后,可将携带该ID的配置信息下发给设备。其中,配置信息列表用于记录已下发给设备的配置信息。
通常情况下,当前待下发的配置信息预生成的ID可根据配置页面的配置信息列表中当前记录的最大ID确定,例如,网管设备上配置信息列表中记录有ID为1、2、3三条配置信息,此时下发新的配置信息时,根据当前的配置信息列表可知,网管设备为新的配置信息预生成的ID为4。
需要说明的是,网管设备除了采用上述方法为配置信息预生成ID外,也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其它的方法为配置信息预生成ID,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配置信息中还可携带设备ID字段,该字段可用于标识配置信息的来源,即标识配置信息是由网管设备直接下发,还是从组网中对端设备备份到本端设备的。如果配置信息是由网管设备直接下发,配置信息中的设备ID字段的值可为空;如果配置信息是从组网中对端设备备份到本端设备的,配置信息中的设备ID字段的值为对端设备的设备ID。
由此,当组网中某一设备接收到配置信息后,可根据所接收的配置信息中设备ID字段的值是否为空,判断该配置信息的来源。如果所接收的配置信息中设备ID字段的值为空,则可确定该配置信息来源于网管设备,是网管设备直接下发给该设备的配置信息,可继续执行步骤S103,之后该设备可将本端设备的设备ID写入该配置信息中的设备ID字段,并进一步将该配置信息备份给对端设备;如果所接收的配置信息中设备ID字段的值不为空,则可确定该配置信息来源于对端设备,是对端设备备份至本端设备的配置信息,可继续执行步骤S104。
S103,获取本端设备的设备ID,并将所述本端设备的设备ID与所述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
当设备确定接收的配置信息来源于网管设备后,可从配置信息中获取网管设备预生成的ID,以及从本地设备ID列表中获取本端设备的设备ID,并将获取的两个ID进行组合,用于生成该配置信息的主键。
其中,组合的方式可以是将设备ID置于网管设备预生成的ID的最高位,也可以是将设备ID插入网管设备预生成的ID中,此处不作限定。
下面可以将设备ID置于网管设备预生成的ID的最高位为例,对生成配置信息的主键进行说明。此处可假设设备A接收到网管设备下发的配置信息X,网管设备为该配置信息X预生成的ID为4(十进制),且假设该ID为int类型,则对应的二进制数为0000 0000 00000000 0000 0000 0000 0100。设备A将本设备ID 0置于预生成的ID的最高位,得到的二进制数为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100,对应的十进制数为4。即设备A为配置信息X生成的主键为4。
后续设备A可将配置信息X备份至设备B,该条配置信息X携带设备A的设备ID。对于设备B而言,其接收的该条配置信息X则是由设备A备份的,则设备B为该条配置信息X生成的主键可根据步骤S104实现。
S104,获取对端设备的设备ID,并将所述对端设备的设备ID与所述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
对于设备B而言,接收到设备A备份的配置信息后,可从配置信息中获取设备A的设备ID,以及网管设备为该配置信息预生成的ID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0100,并可将设备A的设备ID,即0,置于预生成的ID的最高位,得到的二进制数为0000 0000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100,对应的十进制数仍为4,即设备B为配置信息X生成的主键同样为4。
由此可知,采用本申请的主键生成方法,一方面,可保证设备A和B为同一条配置信息生成的主键一致。后续若需对设备A和设备B中的某条配置信息进行修改或删除时,如对主键为4的配置信息进行修改时,可保证不论是设备A还是设备B,修改的均是配置信息X。另一方面,本申请可保证设备A或设备B生成的主键不会引起主键冲突,配置信息能够正常存储。
本申请中,设备可在接收到配置信息后,通过判断所接收的配置信息是否来源于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确定是将对端设备的设备ID与配置信息携带的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该配置信息的主键,还是将本端设备的设备ID与配置信息携带的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该配置信息的主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为配置信息生成的主键包括设备ID与网管设备预生成的ID两部分,并且生成主键所需的设备ID可根据配置信息的来源确定,配置信息来源于网管设备时,生成主键所需的设备ID选取本设备的设备ID;配置信息来源于对端设备时,生成主键所需的设备ID选取对端设备的设备ID,由此可保证双机热备组网中主备设备上存储的同一条配置信息的主键一致,且同一设备上生成的主键不会引起主键冲突,从而可避免由于配置信息修改而导致的后续业务异常的现象。
与前述一种主键的生成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主键的生成装置的实施例。
本申请一种主键的生成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网络设备上。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网络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一种主键的生成装置所在网络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2所示的处理器、内存、网络出接口、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网络设备通常根据该网络设备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3,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主键的生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用于双机热备组网中的任一设备。
其中,该装置可以包括:接收模块310、判断模块320、生成模块330。
接收模块310,用于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携带有预生成的ID,所述ID用于标识所述配置信息;
判断模块320,用于用于判断所述配置信息是否来源于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
生成模块330,用于当确定所述配置信息来源于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时,获取对端设备的设备ID,并将所述对端设备的设备ID与所述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
当确定所述配置信息不是来源于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时,获取本端设备的设备ID,并将所述本端设备的设备ID与所述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配置信息还携带有标识所述配置信息来源的设备ID字段;
所述判断模块320,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配置信息中所述设备ID字段的值是否为空;
若是,则确定所述配置信息由网管设备下发;
若否,则确定所述配置信息来源于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
所述获取对端设备的设备ID,包括:
获取所述配置信息中所述设备ID字段的值,作为对端设备的设备ID;
所述获取本端设备的设备ID,包括:
从预先保存的设备ID列表中获取本端设备的设备ID。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330,具体用于:
当确定所述配置信息来源于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时,将所述对端设备的设备ID置于所述预生成的ID的最高位,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
当确定所述配置信息不是来源于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时,将所述本端设备的设备ID置于所述预生成的ID的最高位,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预生成的ID由网管设备根据配置页面的配置信息列表记录的最大ID生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设备ID由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设备协商确定或由用户配置。
上述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主键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双机热备组网中的任一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携带有预生成的ID,所述ID用于标识所述配置信息;
判断所述配置信息是否来源于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
若是,则获取对端设备的设备ID,并将所述对端设备的设备ID与所述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
若否,则获取本端设备的设备ID,并将所述本端设备的设备ID与所述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携带有标识所述配置信息来源的设备ID字段;
所述判断所述配置信息是否来源于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包括:
判断所述配置信息中所述设备ID字段的值是否为空;
若是,则确定所述配置信息由网管设备下发;
若否,则确定所述配置信息来源于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
所述获取对端设备的设备ID,包括:
获取所述配置信息中所述设备ID字段的值,作为对端设备的设备ID;
所述获取本端设备的设备ID,包括:
从预先保存的设备ID列表中获取本端设备的设备I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对端设备的设备ID与所述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包括:
将所述对端设备的设备ID置于所述预生成的ID的最高位,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
所述将所述本端设备的设备ID与所述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包括:
将所述本端设备的设备ID置于所述预生成的ID的最高位,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生成的ID由网管设备根据配置页面的配置信息列表记录的最大ID生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ID由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设备协商确定或由用户配置。
6.一种主键的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双机热备组网中的任一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携带有预生成的ID,所述ID用于标识所述配置信息;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配置信息是否来源于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
生成模块,用于当确定所述配置信息来源于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时,获取对端设备的设备ID,并将所述对端设备的设备ID与所述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
当确定所述配置信息不是来源于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时,获取本端设备的设备ID,并将所述本端设备的设备ID与所述预生成的ID进行组合,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信息还携带有标识所述配置信息来源的设备ID字段;
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配置信息中所述设备ID字段的值是否为空;
若是,则确定所述配置信息由网管设备下发;
若否,则确定所述配置信息来源于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
所述获取对端设备的设备ID,包括:
获取所述配置信息中所述设备ID字段的值,作为对端设备的设备ID;
所述获取本端设备的设备ID,包括:
从预先保存的设备ID列表中获取本端设备的设备ID。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具体用于:
当确定所述配置信息来源于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时,将所述对端设备的设备ID置于所述预生成的ID的最高位,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
当确定所述配置信息不是来源于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对端设备时,将所述本端设备的设备ID置于所述预生成的ID的最高位,生成所述配置信息的主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生成的ID由网管设备根据配置页面的配置信息列表记录的最大ID生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ID由所述双机热备组网中的设备协商确定或由用户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91339.5A CN108319679B (zh) | 2018-01-30 | 2018-01-30 | 一种主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91339.5A CN108319679B (zh) | 2018-01-30 | 2018-01-30 | 一种主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19679A CN108319679A (zh) | 2018-07-24 |
CN108319679B true CN108319679B (zh) | 2021-03-23 |
Family
ID=628876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091339.5A Active CN108319679B (zh) | 2018-01-30 | 2018-01-30 | 一种主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31967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99076A (zh) * | 2018-11-13 | 2019-02-01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冗余数据库中数据采集点的主键生成方法、装置及设备 |
CN114547038B (zh) * | 2022-02-25 | 2024-10-25 |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优先级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10335A (zh) * | 2009-11-20 | 2010-05-19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面板生成方法和装置 |
CN102752126A (zh) * | 2011-04-22 | 2012-10-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保护倒换方法、主设备及设备 |
CN103092608A (zh) * | 2012-12-27 | 2013-05-08 |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采集设备信息的客户端的生成及运行方法、服务器和设备 |
CN104125079A (zh) * | 2013-04-23 | 2014-10-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双机热备份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268515A1 (en) * | 2006-05-19 | 2007-11-22 | Yun Freun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remote network switch and connected access point devices |
CN101945010B (zh) * | 2010-09-19 | 2013-07-10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业务许可的处理方法、设备和系统 |
CN103714097B (zh) * | 2012-10-09 | 2017-08-08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访问数据库的方法和装置 |
WO2014076732A1 (en) * | 2012-11-13 | 2014-05-22 | Hitachi, Ltd. | Storage apparatus, network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storage control method |
CN105656647B (zh) * | 2014-11-12 | 2020-06-3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堆叠系统中实现分工的方法、主设备、备设备和系统 |
CN106230616B (zh) * | 2016-07-18 | 2019-09-17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业务配置信息处理方法和系统 |
-
2018
- 2018-01-30 CN CN201810091339.5A patent/CN10831967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710335A (zh) * | 2009-11-20 | 2010-05-19 |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面板生成方法和装置 |
CN102752126A (zh) * | 2011-04-22 | 2012-10-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保护倒换方法、主设备及设备 |
CN103092608A (zh) * | 2012-12-27 | 2013-05-08 | 广州杰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采集设备信息的客户端的生成及运行方法、服务器和设备 |
CN104125079A (zh) * | 2013-04-23 | 2014-10-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确定双机热备份配置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基于面向服务架构的分布式业务部署平台";段翰聪 等;《计算机应用》;20120801;第32卷(第8期);第2342-2345页 * |
"电力物联网信息模型及通信协议的设计与实现";唐丽霞 等;《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1225;第799-804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19679A (zh) | 2018-07-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78102A (zh) | 一种主备切换方法及系统 | |
CN110807064B (zh) | Rac分布式数据库集群系统中的数据恢复装置 | |
CN109308227B (zh) | 故障检测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08932295A (zh) | 主数据库切换控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05446827A (zh) | 一种数据库故障时的数据存储方法和设备 | |
CN108121804B (zh) | 跨地域分布式存储数据的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US20210209069A1 (en) |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distributed data, and machine readable medium | |
CN112015595B (zh) | 主从数据库的切换方法、计算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091610A (zh) | 智能决策方法及装置 | |
CN113342893B (zh) | 基于区块链的节点同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服务器 | |
CN108319679B (zh) | 一种主键的生成方法及装置 | |
CN109445988A (zh) | 异构容灾方法、装置、系统、服务器和容灾平台 | |
CN108376110A (zh) | 一种自动检测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 |
CN113448844B (zh) | 用于回归测试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 |
CN110968456B (zh) | 分布式存储系统中故障磁盘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09324549B (zh) | 一种双主控设备配置方法及双主控设备 | |
CN112749045B (zh) | 数据库集群切换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 |
CN104184614B (zh) | 一种配置回滚方法及装置 | |
CN114328032A (zh) | 基于大数据双活的容灾切换处理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
CN107547605B (zh) | 一种基于节点队列的消息读写方法及节点设备 | |
JP5868563B1 (ja) | 分散型制御システム用制御機器及びユニット | |
CN108459927A (zh) | 一种数据备份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 |
CN111030863B (zh) | 一种节点拓扑信息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7341269A (zh) | 一种文件存储位置管理方法、装置及业务系统 | |
CN112685613A (zh) | 一种资源包查询的方法、装置及信息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