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13615B - 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13615B CN108313615B CN201810176108.4A CN201810176108A CN108313615B CN 108313615 B CN108313615 B CN 108313615B CN 201810176108 A CN201810176108 A CN 201810176108A CN 108313615 B CN108313615 B CN 10831361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elt
- clamp
- belt clamp
- clamping device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5/00—Conveyors having endless load-conveying surfaces, i.e. belts and like continuous members, to which tractive effort is transmitted by means other than endless driving elements of similar configuration
- B65G15/60—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or guiding belts, e.g. by fluid je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elt Conveyors (AREA)
- Treatment And Processing Of Natural Fur Or Leath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皮带机维修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该装置包括上皮带夹持装置和下皮带夹持装置;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是通过千斤顶将所述上皮带紧固的,所述下皮带夹持装置是基于液压油缸对所述下皮带进行紧固的,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可以移动而所述下皮带夹持装置是固定不变的,本发明巧妙的用到了千斤顶和液压油缸,且大幅度的省时省力;使需要固定或夹持的皮带受力均匀,不损坏皮带,可以起到很好的固定效果,方便工作人员对皮带机的维修,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皮带机维修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中,几乎每天都会用到运用皮带a的无极运动运输物料的机械,比如说皮带机等,而皮带a的运转无疑需要靠滚筒的转动。但由于煤矿中产量增长、设备运转时间的增长导致设备的老化严重,故经常需要对皮带机械的局部或者滚筒进行更换,而这些维修作业的工程中,往往会用到皮带卡。皮带卡为内部设置有十字支撑架的方形管状架体,且所述皮带卡的长度大于皮带a的宽度,如图1所示,将两个所述皮带卡分别设置于皮带a的同一位置的上、下表面,设置在上表面的为上皮带卡b,设置在下表面的为下皮带卡c,且所述上皮带卡b和下皮带卡c的两端均伸出所述皮带a的边缘;在上皮带卡b和下皮带卡c的伸出所述皮带a边缘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螺栓通孔;常规操作是将上皮带卡b和下皮带卡c上下两端分别设置的四个螺栓孔对齐,但是由于上皮带卡b和下皮带卡c是在倾斜的皮带上实现夹持,对应的螺栓通孔很难找正,导致作业时间超长,再者即使螺栓螺母将两个皮带卡的两端均两两固定,但是这样的操作会使得皮带a的两端受力大中间却受力小,并且人工扭紧螺丝往往达不到想要的紧固程度,这很容易造成皮带a边缘受损的情况,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可以使需要夹持的皮带受力均匀且使整个皮带机更换滚筒或者是进行其他维修工作时更加省时省力。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称的“左”“右”与附图本身的左右方向一致,但并不对本发明的结构起限定作用。
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上皮带夹持装置和下皮带夹持装置;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包括分别相对于设置于上皮带上下表面的第一皮带卡和第二皮带卡,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还包括两个千斤顶和第三皮带卡,两个千斤顶的底部分别嵌设于第一皮带卡的上表面,所述第三皮带卡设置在两个所述千斤顶的顶端,所述第一皮带卡、第二皮带卡和第三皮带卡的长度均大于所述上皮带的宽度;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在所述上皮带两侧的第一限位边框,所述第一限位边框分别活套于所述第一皮带卡、第二皮带卡和第三皮带卡的伸出上皮带两侧边缘的端部;所述第一限位边框的内框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皮带卡、第二皮带卡和第三皮带卡的总高与所述千斤顶的最低高度之和,且所述第一限位边框的内框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皮带卡、第二皮带卡和第三皮带卡的总高与所述千斤顶的最高高度之和;所述下皮带夹持装置包括设置在下皮带下表面的第四皮带卡和平行设置在所述下皮带两侧的第二限位边框,所述第二限位边框设置为日字型框架结构,所述第四皮带卡穿置在两个第二限位边框的底端之间,所述两个第二限位边框的顶端之间穿置有液压油缸固定梁,所述液压油缸固定梁的下方通过螺栓螺母固定有至少四个等大小的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的活塞端均通过铰接结构连接于同一块压板,所述压板位于所述下皮带和所述第四皮带夹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限位边框下部的内框的高度大于第四皮带卡的高度、压板的厚度与液压油缸的最短长度之和,所述第二限位边框下部的内框的高度小于第四片带卡的高度、压板的厚度与所述液压油缸的最长长度之和。
优选的,所述千斤顶可承受的重量至少为32T,且所述千斤顶为油压千斤顶。所述千斤顶对所述第一皮带卡和所述第三皮带卡之间的挤压力需要满足在提拉的过程中主斜井皮带的下滑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皮带卡、第二皮带卡和第三皮带卡等大小且三者的两端分别对齐设置;所述两个第一限位边框大小相等且均与所述第一皮带卡、第二皮带卡和第三皮带卡的宽度方向上限位配合;所述两个第二限位边框大小相等,且所述液压油缸固定梁的周向与所述第二限位边框上部的内框结构限位配合;所述第四皮带卡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限位边框下部的内框结构限位配合,所述第一限位边框和所述第二限位边框均是由工字钢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边框与皮带机的上皮带与下皮带之间的割板通过螺栓螺母相连接;所述第二限位边框与所述下皮带处的皮带大架相焊接。所述第一限位边框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是否和皮带机的上皮带与下皮带之间的割板相连接。当滚筒需要维修时,安装在上皮带处的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的两个第二限位边框不与皮带机割板相连接(因为上皮带需要被提升);当不需要维修时候即所述皮带机正常运行时,安装在上皮带处的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的两个第一限位边框均与上皮带与下皮带之间的割板通过螺栓螺母相连接,这可以有效的避免拆卸或组装所述第一限位边框时又费时又费力。将安装在下皮带处的所述下皮带夹持装置的两个第二限位边框与皮带大架相焊接,即不论所述皮带机的滚筒是否需要更换或者维修,所述下皮带夹持装置的位置均无需移动,只是当皮带机正常运行时,将所述下皮带夹持装置上的压板拆卸下来,当所述皮带机需要维修时,将所述压板安装好,将所述下皮带压紧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皮带卡、第二皮带卡、第三皮带卡均是由两个工字钢和两块钢板焊接而成的,其中两个工字钢均侧立且并列设置,所述两根工字钢相焊接,所述两块钢板与所述两块工字钢相焊接,四者形成两端开口且侧面封闭的管状架体结构;所述第四皮带卡与所述液压油缸固定梁均是由一根工字钢和两块钢板焊接而成的,所述两块钢板竖直焊接于所述工字钢的两侧,三者形成两端开口且侧面封闭的管状架体结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的重量很重,所述皮带的重量也很重,并且油压千斤顶给所述第一皮带卡、第二皮带卡和第三皮带卡的挤压力很大,则所述第一皮带卡、第二皮带卡和第三皮带卡既要满足能够经得住所述千斤顶的压力,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又需要能将所述上皮带提升到空中,还需尽量减少整个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的重量, 故将所述第一皮带卡、第二皮带卡和第三皮带卡设置为中间为十字支撑架的中空方形管,而所述工字钢结构独特满足所述第一皮带卡、第二皮带卡和第三皮带卡结构和承重能力的需求。所述下皮带夹持装置的结构的作用同理于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皮带卡、第二皮带卡、第三皮带卡和第一限位边框的其中一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吊耳。一来因为所述第一皮带卡、第二皮带卡、第三皮带卡和所述第一限位边框的体积很大,重量很重,单靠人力甚至难以将其移动故安装这些部件的时候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二来皮带机需要维修的时候,需要利用上皮带夹持装置将皮带夹紧,然后拖动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使需要更换滚筒的位置的皮带松弛,而所述上皮带两侧安装有上托辊架,如果现场没有起重机工作人员必须将拖拽皮带前方的上托辊架拆除,才能顺利的将所述上皮带沿斜面牵引,为了避免拆除所述上托辊架时既费时又费力,故设置吊耳是为了使用起重机来移动所述第一皮带卡、第二皮带卡、第三皮带卡和所述第一限位边框,起到省时省力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巧妙的用到了千斤顶和液压油缸,操作简单,使用起来省时省力;使需要固定或夹持的皮带受力均匀,不会损伤皮带,且可以起到很好的紧固效果,方便工作人员对皮带机的维修,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 背景技术中皮带卡的装配状况图。
图2 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的上皮带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整体)。
图3 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的下皮带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整体)。
图4 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的下皮带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5 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的使用状况图(整个系统)。
图中:a-皮带;b-上皮带卡;c-下皮带卡;0.1-上皮带夹持装置;0.2-下皮带夹持装置;0.3-机尾小车;1-第一皮带卡;2-第二皮带卡;3-第三皮带卡;4-第一限位边框;5-千斤顶;6-吊耳;7-上皮带;8-下皮带;9-第四皮带卡;10-液压油缸固定梁;11-液压油缸;12-压板;13-第二限位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附图,现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进行说明。
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上皮带夹持装置0.1和下皮带夹持装置0.2;如图2所示,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0.1包括分别设置于上皮带7同一位置的上表面的第一皮带卡1和下表面的第二皮带卡2;将所述第一皮带卡1和所述第二皮带卡2对齐设置,才能对所述上皮带7更好的施力,否则不仅无法夹紧所述上皮带7,而且在夹持过程中,很可能把所述上皮带7损坏;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0.1还包括两个千斤顶5和第三皮带卡3,所述第一皮带卡1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与所述千斤顶5的底座面积等大小的卡槽,所述千斤顶5均设置在所述卡槽内;所述上皮带7通常是倾斜的,故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0.1也是处于倾斜状态的,则所述千斤顶5若是直接接触型地放置在所述第一皮带卡1的上表面很可能会因为千斤顶5的自重掉落从而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故本发明中在所述第一皮带卡1的上表面设置有两个与所述千斤顶5底座等大小的卡槽,所述卡槽刚好对所述千斤顶5起到固定作用,且两个卡槽间隔一段距离,使得两个千斤顶5直接给所述第一皮带卡1的压力即间接给所述上皮带7的挤压力是均匀分布的,而不是集中在某个点处,这也避免了在向上提升过程中对所述上皮带7的损坏;所述第三皮带卡3设置在两个所述千斤顶5的顶端,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和第三皮带卡3的长度均大于所述上皮带7的宽度;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0.1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在所述上皮带7两侧的第一限位边框4,所述第一限位边框4分别活套于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和第三皮带卡3的伸出上皮带7两侧边缘的端部;所述第一限位边框4的内框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和第三皮带卡3的总高与所述千斤顶4的最低高度之和,且所述第一限位边框4的内框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和第三皮带卡3的总高与所述千斤顶5的最高高度之和;对所述第一限位边框4的内框高度的限制是防止其内框过高导致即使所述千斤顶5即使达到最高也无法将所述上皮带7夹紧或者过低导致即使所述千斤顶5处于最低状态也无法安装到所述第一皮带卡1和所述第三皮带卡3之间;所述上皮带7的厚度相对于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0.1即可忽略不计,所述千斤顶5会给所述第一皮带卡1和所述第三皮带卡3向外的压力从而间接给所述第二皮带卡2向外的压力,而所述第一限位边框4会给所述第三皮带卡3和所述第二皮带卡2向内的挤压力,因此夹在第一皮带卡1和第二皮带卡2之间的所述上皮带7会被夹紧,而且所述上皮带7的受力很均匀;如图3所示,所述下皮带夹持装置0.2包括设置在下皮带8下表面的第四皮带卡9和两个平行设置在所述下皮带8两侧的第二限位边框13,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设置为日字型框架结构,则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有上部一个边框和下部一个边框;所述第四皮带卡9穿置在两个第二限位边框13下部的内框之间,所述两个第二限位边框13上部的内框之间穿置有液压油缸固定梁10,所述液压油缸固定梁10的下方通过螺栓螺母固定有至少四个等大小的液压油缸11,所述液压油缸11均位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之间的液压油缸固定梁10之间,且四个液压油缸11均匀分布,所述液压油缸11的活塞端均通过铰接结构连接于同一块压板12,当所述皮带机正常运行时,为了避免所述压板12对所述下皮带8的影响,工作人员可以将压板12拆卸,而压板12与液压油缸11之间通过铰接结构连接也是为了方便拆卸,当需要夹紧所述下皮带8时,工作人员将所述压板12安装好之后,通过四个所述液压油缸11就即可起到夹紧所述下皮带8的作用;所述压板12位于所述下皮带8和所述第四皮带夹9的正上方,这是为了压板12和所述第四皮带夹9可以将所述下皮带8夹紧,也使所述下皮带8受力均匀;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下部的内框的高度大于第四皮带卡9的高度、压板12的厚度、液压油缸11与液压油缸固定梁10之间的螺栓螺母结构的高度、液压油缸11与所述压板12之间铰接结构的高度、所述下皮带8的厚度以及液压油缸11的最短长度之和,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下部的内框的高度小于第四皮带卡9的高度、压板12的厚度、液压油缸11与液压油缸固定梁10之间的螺栓结构的高度、液压油缸11与所述压板12之间铰接结构的高度、所述下皮带8的厚度以及所述液压油缸11的最长长度之和。所述液压油缸11与液压油缸固定梁10之间的螺栓结构的高度、液压油缸11与所述压板12之间铰接结构的高度以及所述下皮带8的厚度相对于所述下皮带夹持装置0.2的高度可以忽略不计,故在权利要求中没有将这几部分算入总高。但是根据实际情况,若所述液压油缸11与液压油缸固定梁10之间的螺栓结构的高度、液压油缸11与所述压板12之间铰接结构的高度较高,就需要将这两者的高度算入总高来制作相应的第二限位边框13下部内框的合适高度。而且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0.1通过千斤顶5施压和所述下皮带夹持装置0.2通过液压油缸11施压均是比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皮带a打卡方式中的螺栓紧固更加省力,而且可以使所述上皮带7和所述下皮带8受力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案,所述千斤顶5可承受的重量至少为T,且所述千斤顶5为油压千斤顶。所述千斤顶5对所述第一皮带卡1和所述第三皮带卡3之间的挤压力需要克服在提拉的上皮带7的下滑力,并且两个所述千斤顶5均是设置在第一皮带卡1和所述第三皮带卡3之间的,而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第三皮带卡3和两个限位边框4的自重均很重,第一皮带卡1和第三皮带卡3会给两个千斤顶5挤压力,在起吊整个上皮带夹持装置0.1的时候,又会有重力加在所述千斤顶5上,故经过大量的试验,千斤顶5可承受的重量至少为32T,使用油压千斤顶较普通千斤顶更加省力。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案,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和第三皮带卡3等大小且三者的两端分别对齐设置,将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和第三皮带卡3设置为等大小可以方便所述第一限位边框4对三者在宽度方向上限位配合;所述两个第一限位边框4大小相等且均与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和第三皮带卡3的宽度方向上限位配合,因为所述上皮带7处于倾斜状态的,故在宽度方向上限位配合可以避免在倾斜状态下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和第三皮带卡3通过所述千斤顶5挤压的过程中错位;所述两个第二限位边框13大小相等,且如图4所示,所述液压油缸固定梁10的周向与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上部的内框结构限位配合,即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设置为日字型的,从侧面观察,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有三根横梁和两根纵梁构成,从上而下有上横梁、中间横梁和下横梁,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中间横梁限制了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上部内框结构的高度,故所述液压油缸固定梁10的周向与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上部的内框结构限位配合,即所述中间横梁对所述液压油缸固定梁10提供向上的支撑力,且当所述液压油缸11向下施力的时候间接得所述上横梁给所述液压油缸固定梁10一个向下的挤压力;所述第四皮带卡9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下部的内框结构限位配合,当所述液压油缸11向下施力时,所述下横梁会给所诉第四皮带卡9一个向上的挤压力,所述第一限位边框4和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均是由工字钢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结构。选择工字钢作为原材料制作所述第一限位边框4和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是因为工字钢自身的结构不易发生形变有较好的称重能力,而且相对于实心的框架其重量更轻。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的再一种具体实施方案,所述第一限位边框4可选择性的与皮带机的上皮带与下皮带之间的割板通过螺栓螺母相连接;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与所述下皮带处的皮带大架相焊接。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的再一种具体实施方案,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第三皮带卡3均是由两个工字钢和两块钢板焊接而成的,其中两个工字钢均侧立且并列设置,所述两根工字钢相焊接,所述两块钢板与所述两块工字钢相焊接,四者形成两端开口且侧面封闭的管状架体结构;所述第四皮带卡9与所述液压油缸固定梁10均是由一根工字钢和两块钢板焊接而成的,所述两块钢板竖直焊接于所述工字钢的两侧,三者形成两端开口且侧面封闭的管状架体结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的重量很重,所述上皮带7的重量也很重,并且千斤顶5给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和第三皮带卡3的压力很大,既要满足能够经得住所述千斤顶5的压力,又需要能将皮带7提升到空中,还需尽量减少整个装置的重量, 故将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和第三皮带卡3设置为管状架体结构,同理所述第四皮带卡9和所述液压油缸固定梁10设置为管状架体结构,当然所述第四皮带卡9、所述液压油缸固定梁10、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和第三皮带卡3的结构不限制为本发明所述的管状架体结构且所述第四皮带卡9、所述液压油缸固定梁10、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和第三皮带卡3的结构可以相同。
进一步的,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的再一种具体实施方案,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第三皮带卡3和第一限位边框4的其中一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吊耳6。一来因为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第三皮带卡3和所述第一限位边框4的体积很大,重量很重,单靠人力甚至难以将其移动故安装这些部件的时候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二来皮带机需要维修的时候,需要利用上皮带夹持装置0.1将上皮带7夹紧,然后拖动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0.1使需要更换滚筒的位置的皮带a松弛,而所述上皮带7两侧安装有上托辊架,如果现场没有起重机工作人员必须将需要拖拽的上皮带7前方的上托辊架拆除,才能顺利的将所述上皮带7沿斜面牵引,为了避免拆除所述上托辊架时既费时又费力,故设置吊耳6是为了使用起重机来移动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第三皮带卡3和所述第一限位边框4,起到省时省力的作用。
一种基于本发明中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在更换皮带机滚筒时的使用方法,如图5所示,所述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升机尾小车0.3:如图5中所示,先将皮带机的机尾小车0.3提升一定的高度,使所述皮带机上的皮带a保持松弛状态;
(2)下皮带8打卡:将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的下皮带夹持装置0.2的所述第四皮带卡9设置在所述下皮带8的下方,将两个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分别平行的设置在所述第四皮带卡9的两端,且使所述第四皮带卡9的两端分别穿置在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下部的内框中,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与所述下皮带8处的皮带大架相焊接,在两个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上部的内框中穿置液压油缸固定梁10,再在所述液压油缸固定梁10的下方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四个所述液压油缸11,所述液压油缸11的活塞端均通过铰接结构连接至同一个压板12上,启动四个所述液压油缸11,所述下皮带8即可被固定压紧;
(3)上皮带7打卡:将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的上皮带夹持装置0.1的所述第一皮带卡1和所述第二皮带卡2分别置于上皮带7的同一位置的上、下表面,将两个千斤顶5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皮带卡1的两个卡槽内,将所述第三皮带卡3设置在所述千斤顶5上方,且将第三皮带卡5设置有吊耳6的一侧朝上设置,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和第三皮带卡3的左右两端均对齐设置,将两个所述第一限位边框4设置在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和第三皮带卡3的两端,启动两个千斤顶5,将所述第一皮带卡1向下挤压,将所述第三皮带卡3向上挤压,所述第一限位边框4对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和第三皮带卡3起限位作用,所述第一皮带卡1与所述第二皮带2卡将上皮带7夹紧;
(4)牵拉上皮带7:在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0.1的第三皮带卡3的吊耳6内穿置锚链与天车连接,并在所述上皮带7两端的所述第一皮带卡1和第二皮带卡2上分活套上40T锚链且与皮带机机头两端的油缸连接,直接开动油泵,收回油缸的过程中通过天车将上皮带夹持装置0.1并所述上皮带7向上提拉(避免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0.1被安装在上皮带7两侧的托辊架卡住),将所述上皮带7提升至少1m;
(5)出旧滚筒、进新滚筒:待需要更换滚筒位置处的皮带a松弛之后,将旧滚筒替换成新滚筒;
(6)恢复运行:此时将所述下皮带夹持装置0.2的压板12拆下来,给所述下皮带8的正常运转留出合适的工作空间,将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0.1的两个第一限位边框4与所述上皮带7两端的皮带机割板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将所述第一皮带卡1、两个千斤顶5和所述第三皮带卡3取下来,所述皮带机即可恢复正常运行。
在本方法中的第二步骤中,在下皮带8处安装好所述下皮带夹持装置0.2后,除了所述压板12之外所述下皮带夹持装置0.2均不需要拆卸下来,这节省了搬运和拆卸以及再次安装的过程中大量的时间和人力物力,而且将所述下皮带夹持装置0.2的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与所述皮带大架相焊接,可以使所述下皮带8在夹紧过程中更加牢固,而且也使所述下皮带夹持装置0.2更加稳固不易发生位移,避免了安全隐患;在第三步骤中,安装好的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0.1除了两个第一限位边框4和所述第二皮带夹2之外其他的部件均需要拆卸下来,当皮带机不需要更换滚筒或是进行其他维修工作时,将所述第一限位边框4与上皮带7和下皮带8之间的皮带机割板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当皮带机需要更换滚筒或是进行其他维修工作时,则将所述第一限位边框4与上皮带7和下皮带8之间的皮带机割板之间的螺栓螺母拆卸,再将上皮带夹持装置0.1的其他部件安装好之后,即可利用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0.1提升所述上皮带7;第四步骤中,所述上皮带7需要被提升的高度时通过上皮带7两侧的托辊架的高度来调整的,只要将所述上皮带7提升的高度超过所述托辊架,工作人员就不必耗时费力地拆卸托辊架,换句话即更加节省时间和节省人力物力。
其余结构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的其他构成及其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尽管已经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极其等同替换所限定,在未经创造性劳动所作的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上皮带夹持装置(0.1)和下皮带夹持装置(0.2);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0.1)包括分别相对于设置于上皮带(7)上下表面的第一皮带卡(1)和第二皮带卡(2),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0.1)还包括两个千斤顶(5)和第三皮带卡(3),两个千斤顶(5)的底部分别嵌设于第一皮带卡(1)的上表面,所述第三皮带卡(3)设置在两个所述千斤顶(5)的顶端,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和第三皮带卡(3)的长度均大于所述上皮带(7)的宽度;所述上皮带夹持装置(0.1)还包括两个平行设置在所述上皮带(7)两侧的第一限位边框(4),所述第一限位边框(4)分别活套于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和第三皮带卡(3)的伸出上皮带(7)两侧边缘的端部;所述第一限位边框(4)的内框高度大于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和第三皮带卡(3)的总高与所述千斤顶(5)的最低高度之和,且所述第一限位边框(4)的内框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和第三皮带卡(3)的总高与所述千斤顶(5)的最高高度之和;所述下皮带夹持装置(0.2)包括设置在下皮带(8)下表面的第四皮带卡(9)和两个平行设置在所述下皮带(8)两侧的第二限位边框(13),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设置为日字型框架结构,所述第四皮带卡(9)穿置在两个第二限位边框(13)的底端之间,两个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的顶端之间穿置有液压油缸固定梁(10),所述液压油缸固定梁(10)的下方通过螺栓螺母固定有至少四个等大小的液压油缸(11),所述液压油缸(11)的活塞端均通过铰接结构连接于同一块压板(12),所述压板(12)位于所述下皮带(8)和所述第四皮带卡(9)的正上方;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下部的内框的高度大于第四皮带卡(9)的高度、压板(12)的厚度与液压油缸(11)的最短长度之和,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下部的内框的高度小于第四皮带卡(9)的高度、压板(12)的厚度与所述液压油缸(11)的最长长度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5)可承受的重量至少为32T,且所述千斤顶(5)为油压千斤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和第三皮带卡(3)等大小且三者的两端分别对齐设置;两个所述第一限位边框(4)大小相等且均与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和第三皮带卡(3)的宽度方向上限位配合;两个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大小相等,且所述液压油缸固定梁(10)的周向与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上部的内框结构限位配合;所述第四皮带卡(9)的宽度方向上与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下部的内框结构限位配合,所述第一限位边框(4)和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均是由工字钢焊接而成的矩形框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边框(4)与皮带机割板通过螺栓螺母相连接;所述第二限位边框(13)与所述下皮带(8)处的皮带大架相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第三皮带卡(3)均是由两根工字钢和两块钢板焊接而成的,其中两根工字钢均侧立且并列设置,两根所述工字钢间相焊接,两块所述钢板与两根所述工字钢相焊接,四者形成两端开口且侧面封闭的管状架体结构;所述第四皮带卡(9)与所述液压油缸固定梁(10)均是由一根工字钢和两块钢板焊接而成的,两块所述钢板竖直焊接于所述工字钢的两侧,三者形成两端开口且侧面封闭的管状架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卡(1)、第二皮带卡(2)、第三皮带卡(3)和第一限位边框(4)的其中一个侧面上均设置有吊耳(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76108.4A CN108313615B (zh) | 2018-03-02 | 2018-03-02 | 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76108.4A CN108313615B (zh) | 2018-03-02 | 2018-03-02 | 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13615A CN108313615A (zh) | 2018-07-24 |
CN108313615B true CN108313615B (zh) | 2020-02-18 |
Family
ID=62900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76108.4A Active CN108313615B (zh) | 2018-03-02 | 2018-03-02 | 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31361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320212A (zh) * | 2020-11-11 | 2021-02-05 | 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斜井带式输送机机械化连续快速更换皮带装置及工艺 |
CN113334059B (zh) * | 2021-07-13 | 2022-05-27 | 广西科技大学 | 一种矿用带式输送机的皮带快速更换机器人 |
CN114715610B (zh) * | 2022-04-20 | 2023-06-20 | 徐州中矿宏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煤矿胶带输送机上下双层辊子组与齿轮力闭环式换带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1183078Y (zh) * | 2008-04-15 | 2009-01-21 | 吕平 | 手动液压式钢带整形机 |
KR20130088399A (ko) * | 2012-01-31 | 2013-08-08 | 현대제철 주식회사 | 연원료 이송장치 |
CN202883914U (zh) * | 2012-09-01 | 2013-04-17 |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机械夹压式皮带机固定装置 |
CN202784566U (zh) * | 2012-09-26 | 2013-03-13 |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输送带液压夹紧装置 |
CN103738661A (zh) * | 2013-12-27 | 2014-04-23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输送机的输送带更换方法 |
CN105712183B (zh) * | 2014-12-02 | 2017-06-30 |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大倾角皮带专用吊具 |
CN204643038U (zh) * | 2015-05-22 | 2015-09-16 |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强力胶带输送机固定式皮带卡装置 |
-
2018
- 2018-03-02 CN CN201810176108.4A patent/CN108313615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13615A (zh) | 2018-07-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13615B (zh) | 一种矿用皮带夹持装置 | |
CN211867046U (zh) | 一种防帽阀用高效压装机 | |
CN103437547B (zh) | 一种铝模板 | |
KR101274427B1 (ko) | 반목조정장치 | |
KR101133100B1 (ko) | 부스바 가공장치 | |
CN111439525B (zh) | 输送辊支撑梁压下及固定装置及其压下及固定方法 | |
CN211038036U (zh) | 一种等标高滑移抗震支座快速替换机构 | |
CN202883914U (zh) | 机械夹压式皮带机固定装置 | |
KR102591673B1 (ko) | 선박건조용 지그 | |
CN203684407U (zh) | 钢结构厂房屋顶安装结构 | |
CN116145576A (zh) | 受限空间下桥梁支座更换的千斤顶支托结构及更换方法 | |
CN202304413U (zh) | 用于拆装烧结台车耳轴的拆装工装 | |
CN201786020U (zh) | 建筑用中梁 | |
CN218802880U (zh) | 用于裁板机上料的专用夹具 | |
CN113308996A (zh) | 一种基于斜拉桥挂篮底篮下放装置的下放方法 | |
CN214695106U (zh) | 适用于不同角度的交通栈桥 | |
CN218397904U (zh) | 一种磨辊辊皮拆卸工具 | |
CN210889002U (zh) | 一种综采工作面的巷道顶板退锚装置 | |
CN215249263U (zh) | 一种皮带输送机修复用顶升装置 | |
CN214766079U (zh) | 一种给料机棒条的支承结构 | |
CN218837627U (zh) | 一种支撑辊圆弧垫拆卸工具 | |
CN219362955U (zh) | 一种盾构负环管片拆除用吊装装置 | |
CN210365715U (zh) | 一种输送机上的皮带液压锁紧器 | |
CN210476025U (zh) | 一种半挂车箱板焊接支撑平台 | |
CN214786128U (zh) | 大型屋盖钢结构施工用荷载分配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