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12924A - 用于交通工具扶手的制动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交通工具扶手的制动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12924A CN108312924A CN201711330841.9A CN201711330841A CN108312924A CN 108312924 A CN108312924 A CN 108312924A CN 201711330841 A CN201711330841 A CN 201711330841A CN 108312924 A CN108312924 A CN 10831292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m
- brake
- interconnecting piece
- handrail
- connecting por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7779 sof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2725 thermoplastic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6 thermosoftening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3/02—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other passenger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of hand grips or strap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75—Arm-rests
- B60N2/753—Arm-rests movable to an inoperative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交通工具扶手的制动器。扶手组件包括框架。扶手组件还包括扶手,扶手被安装在框架上,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相对旋转移动。止动杆被安装在框架和扶手中的一个上。制动器被安装在框架和扶手中的另一个上。制动器包括第一止动凹部和第二止动凹部。当扶手处于第一位置时,止动杆位于第一止动凹部中。当扶手处于第二位置时,止动杆位于第二止动凹部中。制动器包括被支撑在制动器基部上的挠曲臂。制动器包括处于挠曲臂和制动器基部之间的臂空间。制动器包括位于臂空间中的制动器缓冲部。
Description
发明背景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交通工具扶手的制动器(detent),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包括多个停止位置的交通工具扶手的制动器。
诸如小客车的交通工具通常包括用于交通工具乘员的舒适性的扶手。通常,在具有长椅式座椅的交通工具中,提供中央扶手,其可以在降低的使用位置和升高的收起位置之间移动。在使用位置,扶手可供扶手任一侧上的乘员使用,而在收起位置,座椅的中央部分可供例如第三乘员使用。
期望的是,当扶手处于使用位置时以及当扶手处于收起位置时,扶手受到限制而不能意外地移动。这可以防止扶手响应于交通工具的移动而移动。例如,期望的是,防止扶手在突然减速期间移动离开收起位置,或者防止当在不平坦表面上行驶时扶手摇晃。可以通过利用与扶手的一部分接合以便暂时将扶手保持在原位的闩锁或制动器,来限制扶手使其不能移动。还期望的是,交通工具的乘员根据需要相对容易地在使用位置和收起位置之间移动扶手。闩锁将具有供乘员使用的释放装置,而制动器可通过乘员可容易地施加到扶手上的一定大小的力来释放。具有用以将扶手保持在预定位置的改进的制动器将是有利的。
发明概述
本发明涉及扶手组件。扶手组件包括框架。扶手组件还包括扶手,所述扶手被安装在框架上,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相对旋转移动。止动杆被安装在框架和扶手中的一个上。制动器被安装在框架和扶手中的另一个上。制动器包括第一止动凹部(first stop indent)和第二止动凹部。当扶手处于第一位置时,止动杆位于第一止动凹部中。当扶手处于第二位置时,止动杆位于第二止动凹部中。制动器包括被支撑在制动器基部上的挠曲臂(deflection arm)。制动器包括处于挠曲臂和制动器基部之间的臂空间。制动器包括位于臂空间中的制动器缓冲部。
本发明还涉及用于与交通工具扶手一起使用的制动器。该制动器包括制动器基部。制动器还包括被支撑在制动器基部上的挠曲臂。挠曲臂被支撑在第一臂连接部处。挠曲臂被支撑在第二臂连接部处。第一臂连接部和第二臂连接部位于挠曲臂的相对的端部(opposed ends)处。第一突起部位于挠曲臂上。第一突起部界定第一止动凹部的一侧。第二突起部位于挠曲臂上。第二突起部界定第二止动凹部的一侧。第一突起部比第二臂连接部更靠近第一臂连接部,并且与第一臂连接部相距第一距离。第二突起部比第一臂连接部更靠近第二臂连接部,并且与第二臂连接部相距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制动器还包括处于挠曲臂和制动器基部之间的臂空间。制动器缓冲部位于臂空间中。
当根据附图阅读时,依据以下的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方面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图1是包括扶手和框架的扶手组件的后视透视图,其中扶手被示出处于收起位置。
图2是图1所示的扶手组件的一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在图2中未示出扶手主体,使得扶手组件的其它部件清楚。
图3是扶手组件的第一制动器的放大透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扶手组件的一部分的从扶手组件的相对侧(opposite side)示出的放大透视图。
图5是第一制动器的侧视图,示出了止动杆相对于第一制动器的位置。
图6是与图5所示的侧视图类似的侧视图,示出了当止动杆接合第一制动器上的第一突起部时止动杆的相对位置(relative position)。
图7是与图6所示的侧视图类似的侧视图,示出了当止动杆接合第一制动器上的第二突起部时止动杆的相对位置。
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
现在参考附图,图1中示出了总体上由10表示的扶手组件。所示的扶手组件10适合用作长椅式交通工具座椅(未示出)上的中央扶手。但是,扶手组件10可以是任何期望类型的扶手。扶手组件10包括框架12和扶手14,扶手14被安装到框架12,用于围绕枢转轴线16进行相对旋转移动。所示的框架12是由冲压金属制成的单个件,但是其可以由任何期望的材料以及通过任何期望的方法制成。所示的框架12通常将相对于交通工具座椅被安装以便将扶手组件10安装在交通工具中。但是,框架12可以是交通工具座椅的框架的一部分或任何其它期望的框架。如本领域公知的,扶手14适于相对于框架12在升高的收起位置(在图1中示出)和降低的使用位置(未示出)之间移动。
参考图2,示出了扶手组件10的一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如图2所示,为了清楚起见,扶手14的大部分未被示出。扶手组件10包括沿枢转轴线16延伸的枢转杆18。枢转杆18在相对的端部(opposed ends)处被安装到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第一板20和第二板22中的每个是框架12的一部分。所示的枢转杆18相对于扶手14固定并且被安装成相对于框架12围绕枢转轴线16旋转。替代地,根据需要,枢转杆18可以相对于框架12固定,并且扶手14可以相对于枢转杆18围绕枢转轴线16旋转。所示的实施方案包括从第一板20延伸到第二板22的一个枢转杆18,但是根据需要,枢转杆18可以包括多个单独的区段(multiple separatesegments),并且可以不完全从第一板20延伸到第二板22。所示的枢转杆18由金属制成,但是枢转杆18可以由任何期望的材料制成。
扶手组件10还包括大体上平行于枢转轴线16延伸的止动杆24。所示的止动杆24相对于扶手14固定,并且可以相对于框架12围绕枢转轴线16旋转。替代地,根据需要,止动杆24可以相对于框架12固定,并且扶手14可以相对于止动杆24围绕枢转轴线16旋转。所示的实施方案包括一个止动杆24,但是根据需要,止动杆24可以包括多个单独的区段。所示的止动杆24由金属制成,但是止动杆24可以由任何期望的材料制成。
扶手组件10还包括第一制动器26和第二制动器28。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制动器26安装在第一板20上,并且第二制动器28安装在第二板22上。但是,第一制动器26和第二制动器28可以安装在任何期望的位置。此外,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扶手14相对于第一制动器26和第二制动器28围绕枢转轴线16旋转,但是根据需要,第一制动器26和第二制动器28可以安装在扶手14上并且可以相对于框架12旋转。
现在参考图3,示出了在第一制动器26的第一侧面30观察的第一制动器26的放大图。第一侧面30是当扶手组件10被组装时第一制动器26的面向第一板20的侧面,并且在图1或图2中不能清楚地看到。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制动器26和第二制动器28是彼此的镜像,并且第二制动器28上的类似特征由相同的数字标识,并且将不单独对其进行描述。所示的第一制动器26是在双射模制工艺(two-shot molding process)中用塑料材料模制的,但是第一制动器26可以由任何期望的材料和通过任何期望的工艺制成。第一制动器26包括制动器基部32,该制动器基部32由热塑性塑料制成,但是可以由任何期望的材料制成。第一制动器26还包括制动器缓冲部34,该制动器缓冲部34由热塑性弹性体制成,但是可以由任何期望的材料制成。所示的制动器缓冲部34由比制动器基部32更软的材料制成,但是根据需要,可以由与制动器基部32硬度相同的材料或更硬的材料制成。
第一制动器26包括枢轴开口36。所示的枢轴开口36被界定在制动器基部32中,但是可以被界定在第一制动器26的任何期望的部分中。枢轴开口36是具有与枢转杆18的外径近似相同尺寸的内径的圆形开口。但是,枢轴开口36可以具有任何期望的形状和尺寸。当扶手组件10被组装时,枢转杆18穿过枢轴开口36。第一制动器26还包括销开口38。所示的销开口38被界定在制动器基部32中,但是可以被界定在第一制动器26的任何期望的部分中。销开口38是圆形开口,但是可以具有任何期望的形状。如参考图2最佳理解的,当扶手组件10被组装时,制动器销40被插入穿过销开口38并被固定到第一板20。所示的制动器销40由塑料制成,但是可以由任何期望的材料制成。当扶手组件10被组装时,第一制动器26通过枢转杆18和制动器销40相对于第一板20被固定。应该理解,销开口38和制动器销40是协作结构,其用于将第一制动器26保持在第一板20上,并防止第一制动器26相对于第一板20移动。销开口38和制动器销40可以被替换成任何期望的协作结构、粘合剂或其它期望的保持器,以使第一制动器26相对于第一板20保持在合适的位置。
返回参考图3,第一制动器26包括第一止动凹部42和第二止动凹部44。第一止动凹部42是第一制动器26的当扶手14处于第一位置时接合止动杆24的部分。在所示实施方案中,第一位置是使用位置。第二止动凹部44是第一制动器26的当扶手14处于第二位置时接合止动杆24的部分。在所示实施方案中,第二位置是收起位置。参考图2和图4可以最佳地理解这一点,图2示出了当扶手14处于收起位置时止动杆24的位置,图4示出了当扶手14处于使用位置时止动杆24的位置。返回参考图3,第一止动凹部42包括被界定在制动器基部32中的大致半圆形的孔。第一止动凹部42具有比止动杆24的外径大的内径。
参考图5,示出了第一制动器26的侧视图。图5还示出了当扶手14处于第一位置时止动杆24相对于第一制动器26的第一位置46以及当扶手14处于第二位置时止动杆24的第二位置48。图5还示出了杆路径50,杆路径50由当扶手14从第一位置46移动到第二位置48时止动杆24相对于第一制动器26的位置来界定。应该理解,杆路径50遵循以枢转轴线16为中心的半圆弧。
第一制动器26包括延伸到杆路径50中的第一突起部52。第一突起部52是制动器基部32的一部分,并且还界定第一止动凹部42的一侧。应该理解,当止动杆24在第一方向54上朝向第一止动凹部42移动时,止动杆24将接合第一突起部52,该第一突起部52将阻碍止动杆24的进一步移动。第一方向54是以枢转轴线16为中心的旋转方向。对于移动扶手14的操作者来说,这将被体验成对扶手14朝向使用位置进一步移动的阻力。
随着扶手14继续在第一方向54上朝向使用位置移动,止动杆24将对第一突起部52施加力,并且第一突起部52将偏离杆路径50。这在图6所示的侧视图中示出。如前所述,制动器基部32由相对硬的材料制成,而制动器缓冲部34由相对软的材料制成。因此,由止动杆24施加到第一突起部52上的力将致使制动器缓冲部34变形,同时致使制动器基部32发生极小变形。
一旦止动杆24已经移动超过第一突起部52到达第一位置46,第一突起部52就将弹性地反弹回到杆路径50中,回到图5所示的位置。止动杆24于是位于第一位置46,并且扶手14处于使用位置。第一制动器26包括止动表面56,该止动表面56位于第一止动凹部42的与第一突起部52相对的一侧上。止动表面56接合止动杆24,以防止止动杆24在第一方向54上进一步移动超过第一位置46。对于移动扶手14的操作者来说,这将被体验成扶手14一旦其已经到达使用位置就停止。
当操作者期望将扶手14从使用位置移动到收起位置时,施加力以致使扶手14相对于枢转轴线16旋转。如在图5中所见的,这将致使止动杆24相对于第一制动器26在第二方向58上从第一位置46移动。第二方向58是以枢转轴线16为中心且与第一方向54相反的旋转方向。当止动杆24在第二方向58上从第一位置46移动时,止动杆24将接合第一突起部52,这将阻碍止动杆24的进一步移动。随着止动杆24继续在第二方向58上移动,止动杆24将向第一突起部52施加力,并且第一突起部52将如上所述地偏离杆路径50。由止动杆24施加到第一突起部52上的力将致使制动器缓冲部34变形,同时致使制动器基部32发生极小变形。一旦止动杆24已经移动超过第一突起部52,第一突起部52就将弹性地反弹回到杆路径50中,回到图5所示的位置,并且止动杆将处于中间位置59。
当止动杆24在第二方向58上进一步移动时,止动杆24将接合延伸到杆路径50中的第二突起部60。第二突起部60是制动器基部32的一部分并且界定第二止动凹部44的一侧。对于移动扶手14的操作者来说,这将被体验成对扶手14朝向收起位置进一步移动的阻力。
随着扶手14继续朝向收起位置移动,止动杆24将在第二方向58上移动,并且将向第二突起部60施加力,该力将致使得第二突起部60偏离杆路径50。这在图7所示的侧视图中示出。由止动杆24施加到第二突起部60上的力将致使制动器缓冲部34变形,同时致使制动器基部32发生极小变形。一旦止动杆24已经移动超过第二突起部60到达第二位置48,第二突起部60就将弹性地反弹回到杆路径50中,回到图5所示的位置。止动杆24于是位于第二位置48,并且扶手14处于收起位置。
第一制动器26包括挠曲臂62。挠曲臂62是第一制动器26的包括第一突起部52和第二突起部60的部分。所示出的挠曲臂62被模制成制动器基部32的一部分,但是根据需要,可以是单独的部件。所示的挠曲臂62在第一臂连接部64和第二臂连接部66处被支撑在制动器基部32上,所述第一臂连接部64和第二臂连接部66位于挠曲臂62的相对的端部处。但是,挠曲臂62可以在任何期望的位置处连接到制动器基部32。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第一突起部52和第二突起部60位于第一臂连接部64和第二臂连接部66之间,但是它们可以位于任何期望的相对位置。在所示实施方案中,挠曲臂62在第一臂连接部64和第二臂连接部66之间具有大体上一致的横截面形状,但是挠曲臂62可以具有任何期望的横截面形状。臂空间68位于挠曲臂62和制动器基部32之间。在所示实施方案中,臂空间68是从第一臂连接部64到第二臂连接部66的连续空间。此外,所示的臂空间68在第一臂连接部64和第二臂连接部66之间具有大体上一致的横截面形状,但是臂空间68可以具有任何期望的形状和任何期望的横截面形状。制动器缓冲部34位于臂空间68中,并且在所示实施方案中,制动器缓冲部34填充整个臂空间68。但是,制动器缓冲部34可以具有任何其它期望的尺寸。
当交通工具在不平整的表面上行驶或行驶经过路面上的隆起时,期望扶手14在被操作者放置在收起位置时保持处于收起位置,并且在被操作者放置在使用位置时也保持处于使用位置。此外,还期望操作者能够根据需要在阻力小的情况下在收起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移动扶手14。可以根据需要改变第一制动器26的部件的尺寸、材料和其它特性,以获得第一制动器26的期望的操作特征。使第一突起部52偏离杆路径50所需的力的大小将取决于挠曲臂62的各种特性,包括例如,制成挠曲臂62的材料、挠曲臂62的尺寸、第一突起部52、第一臂连接部64和第二臂连接部66之间的距离、制成制动器缓冲部34的材料、以及制动器缓冲部34的尺寸。类似的特性会影响使第二突起部60偏离杆路径50所需的力的大小。因此,可以对这些特性进行选择,以改变使第一突起部52偏离杆路径50以及使第二突起部60偏离杆路径50所需的力的大小。
如图5最佳地示出的,第一突起部52比第二臂连接部66更靠近第一臂连接部64,并且与第一臂连接部64相距第一距离,而第二突起部60比第一臂连接部64更靠近第二臂连接部66,并且与第二臂连接部66相距第二距离。在所示实施方案中,第二距离小于第一距离。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使第二突起部60偏离杆路径50所需的力的大小大于使第一突起部52偏离杆路径50所需的力的大小。如前所述,当扶手14处于使用位置时,止动杆24处于第一位置46,并且当扶手14处于收起位置时,止动杆24处于第二位置48。因此,使用者施加的使扶手14移动离开收起位置的力的大小大于使用者施加的使扶手14移动离开使用位置的力的大小。
返回参考图4,示出了第一制动器26的第二侧面70的视图。第二侧面70是当扶手组件10被组装时第一制动器26的背离第一板20的侧面。第二制动器28的第二侧面70在图2中可见。第一制动器26包括被界定在第二侧面70上的引导凹部72。引导凹部72用于在扶手组件10的组装期间帮助将枢转杆18合适地插入第一制动器26的枢轴开口36中。引导凹部72包括从第一制动器26的第二侧面70偏移的引导表面74,并且引导凹部72包括将引导表面74与第二侧面70连接起来的侧表面76。引导凹部72从枢轴开口36延伸到第一制动器26的边缘78。在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引导凹部72和挠曲臂62处于枢轴开口36的相对侧上。但是,引导凹部72和挠曲臂62可以处于第一制动器26上的任何期望的相对位置。
本发明的操作原理和模式已在其优选实施方案中被解释和说明。然而,必须理解,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按照除具体解释和说明外的另外的方式被实践。
Claims (12)
1.一种扶手组件,包括:
框架;
扶手,其被安装在所述框架上,用于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相对移动;
止动杆,其被安装在所述框架和所述扶手中的一个上;以及
制动器,其被安装在所述框架和所述扶手中的另一个上,所述制动器包括第一止动凹部和第二止动凹部,其中,当所述扶手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止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止动凹部中,并且当所述扶手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止动杆位于所述第二止动凹部中,所述制动器包括挠曲臂,所述挠曲臂被支撑在制动器基部上,在所述挠曲臂和所述制动器基部之间具有臂空间,并且所述制动器包括位于所述臂空间中的制动器缓冲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组件,其中,所述制动器缓冲部由比所述制动器基部和所述挠曲臂软的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组件,其中,所述制动器缓冲部填充整个臂空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组件,其中,所述挠曲臂在第一臂连接部和第二臂连接部处被支撑在所述制动器基部上,所述第一臂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臂连接部位于所述挠曲臂的相对的端部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扶手组件,其中,所述挠曲臂包括第一突起部,所述第一突起部界定所述第一止动凹部的一侧,并且所述挠曲臂包括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二突起部界定所述第二止动凹部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扶手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突起部延伸到杆路径中,所述杆路径由当所述扶手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止动杆的位置来界定,并且其中,所述第二突起部延伸到所述杆路径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扶手组件,其中,所述第一突起部被定位成比所述第二臂连接部更靠近所述第一臂连接部,并且与所述第一臂连接部相距第一距离,其中,所述第二突起部比所述第一臂连接部更靠近所述第二臂连接部,并且与所述第二臂连接部相距第二距离,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扶手组件,其中,所述臂空间是从所述第一臂连接部到所述第二臂连接部的连续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扶手组件,其中,所述制动器还包括止动表面,所述止动表面位于所述第一止动凹部的与所述第一突起部相对的侧上,其中,所述杆路径延伸至所述止动表面。
10.一种用于与交通工具扶手一起使用的制动器,所述制动器包括:
制动器基部;
挠曲臂,其在第一臂连接部和第二臂连接部处被支撑在所述制动器基部上,所述第一臂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臂连接部位于所述挠曲臂的相对的端部处;所述挠曲臂上的第一突起部,其界定第一止动凹部的一侧;以及所述挠曲臂上的第二突起部,其界定第二止动凹部的一侧,其中,所述第一突起部比所述第二臂连接部更靠近所述第一臂连接部,并且与所述第一臂连接部相距第一距离,其中,所述第二突起部比所述第一臂连接部更靠近所述第二臂连接部,并且与所述第二臂连接部相距第二距离,并且其中,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臂空间,其处于所述挠曲臂和所述制动器基部之间;
制动器缓冲部,其位于所述臂空间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制动器,其中,所述臂空间是从所述第一臂连接部到所述第二臂连接部的连续空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动器,其中,所述制动器缓冲部填充整个臂空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5/380,037 US10195974B2 (en) | 2016-12-15 | 2016-12-15 | Detent for vehicle armrest |
US15/380,037 | 2016-12-1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12924A true CN108312924A (zh) | 2018-07-24 |
CN108312924B CN108312924B (zh) | 2022-11-22 |
Family
ID=62251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330841.9A Active CN108312924B (zh) | 2016-12-15 | 2017-12-13 | 用于交通工具扶手的制动器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195974B2 (zh) |
CN (1) | CN108312924B (zh) |
DE (1) | DE102017222580B4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1767867B2 (en) * | 2020-11-17 | 2023-09-26 | Clark Davis | Pivoting joint for wooden furniture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69107A (en) * | 1996-07-16 | 1997-09-23 | Lear Corporation | Friction detent apparatus for seat accessory |
US6132128A (en) * | 1998-06-17 | 2000-10-17 | Prince Corporation | Snap-on control member |
JP2011183878A (ja) * | 2010-03-05 | 2011-09-22 | Ts Tech Co Ltd | 車両用シート |
US20120126071A1 (en) * | 2010-11-22 | 2012-05-24 | Matthias Mayer | Center Armrest Supporting Structure |
CN102874147A (zh) * | 2011-07-11 | 2013-01-16 | 铃木株式会社 | 座椅靠背 |
CN106467044A (zh) * | 2015-08-21 | 2017-03-01 | 格瑞玛股份公司 | 用于扶手制动装置的制动件、扶手支承装置、扶手以及车座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953259A (en) | 1988-07-11 | 1990-09-04 | Prince Corporation | Armrest torque control |
US4882807A (en) * | 1988-07-11 | 1989-11-28 | Prince Corporation | Armrest torque control |
DE19820336A1 (de) * | 1998-05-07 | 1999-11-18 | Daimler Chrysler Ag | Armlehne für einen Kraftfahrzeugsitz |
DE102004020911B4 (de) | 2004-04-28 | 2010-09-16 | Johnson Controls Gmbh | Armlehne,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Fahrzeugsitz |
US7380852B2 (en) * | 2006-02-14 | 2008-06-03 | Innotec Corporation | Overhead console with storage bin |
DE102010049497B4 (de) | 2010-10-27 | 2014-07-03 | F.S. Fehrer Automotive Gmbh | Lagerung einer schwenkbaren Mittelarmlehne |
-
2016
- 2016-12-15 US US15/380,037 patent/US10195974B2/en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2-13 DE DE102017222580.7A patent/DE102017222580B4/de active Active
- 2017-12-13 CN CN201711330841.9A patent/CN10831292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669107A (en) * | 1996-07-16 | 1997-09-23 | Lear Corporation | Friction detent apparatus for seat accessory |
US6132128A (en) * | 1998-06-17 | 2000-10-17 | Prince Corporation | Snap-on control member |
JP2011183878A (ja) * | 2010-03-05 | 2011-09-22 | Ts Tech Co Ltd | 車両用シート |
US20120126071A1 (en) * | 2010-11-22 | 2012-05-24 | Matthias Mayer | Center Armrest Supporting Structure |
CN102874147A (zh) * | 2011-07-11 | 2013-01-16 | 铃木株式会社 | 座椅靠背 |
CN106467044A (zh) * | 2015-08-21 | 2017-03-01 | 格瑞玛股份公司 | 用于扶手制动装置的制动件、扶手支承装置、扶手以及车座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7222580B4 (de) | 2024-08-29 |
US20180170220A1 (en) | 2018-06-21 |
US10195974B2 (en) | 2019-02-05 |
DE102017222580A1 (de) | 2018-06-21 |
CN108312924B (zh) | 2022-11-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44581B (zh) | 转向装置 | |
US7984945B2 (en) | Reduced thickness vehicle seat with active headrest | |
DE102009008479A1 (de) | Halter für einen Getränkebehälter | |
JP6920187B2 (ja) | シート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 |
US9376078B1 (en) | Seat mechanism inertia locking system | |
WO2007056166A3 (en) | Seat assembly with movable seat and backrest and method | |
US20170028884A1 (en) | Folding head restraint mechanism | |
EP2452849A2 (en) | Seat slide apparatus for vehicle | |
CN106183932A (zh) | 腰部支撑组件 | |
CN104936482B (zh) | 具有可选择端止动位置的座椅轨道组件 | |
JP6102771B2 (ja) | 可動式ヘッドレスト | |
CN108312924A (zh) | 用于交通工具扶手的制动器 | |
KR101591728B1 (ko) | 헤드레스트 지지 구조 | |
JP2012091544A (ja) | 車両用シートのパッ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10833279B (zh) | 具备张力椅背的椅子 | |
CN108973784A (zh) | 车辆用座椅及座椅操作部 | |
JP6922787B2 (ja) | スライド装置用解除レバー | |
US11124091B2 (en) | Seat release mechanism | |
US9663009B2 (en) | Conveyance seat | |
KR102007556B1 (ko) | 유지 장치 및 상기 유형의 유지 장치에 배치되는 핀 | |
US20170066352A1 (en) | Vehicle seat | |
KR102021903B1 (ko) | 차량의 시트 리클라이너 | |
KR20160090256A (ko) | 브레이크 어셈블리 및 브레이크 어셈블리용 마찰 라이닝 | |
JP6798376B2 (ja) | 着座用シート | |
FR2891218B1 (fr) | Sieg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e cavite sur la face arriere d'un dossi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Inventor after: Zhang Xuefei Inventor after: Hu Xiangbin Inventor after: Wu Xiaozho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Xuefei Inventor before: Hu Xiangbin Inventor before: Wu Xiaozhong |
|
CB03 |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