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307686A - 宽松的测量报告与控制平面双连接 - Google Patents

宽松的测量报告与控制平面双连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307686A
CN108307686A CN201580079330.7A CN201580079330A CN108307686A CN 108307686 A CN108307686 A CN 108307686A CN 201580079330 A CN201580079330 A CN 201580079330A CN 108307686 A CN108307686 A CN 1083076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report
wireless device
control plane
additional
se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8007933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307686B (zh
Inventor
约翰·鲁内
杰瑞·维克伯格
甘纳·米尔德亨
伊卡罗·L·J·达席尔瓦
彭特斯·瓦伦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08307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7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307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3076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5Hand-off measurements
    • H04W36/0088Scheduling hand-off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split of the control plane or user pla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7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for beam form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8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different RA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对测量进行报告,尤其涉及当无线设备正在针对控制平面使用多个无线电链路时进行宽松的测量报告。本公开涉及报告测量和控制测量报告的方法,以及被配置为执行上述方法的设备和计算机程序。根据一些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设备中执行的用于报告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无线电网络节点接收S1定义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信息,所述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对应于比所述无线设备可用的第一测量报告设置更宽松的测量报告,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单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基于对无线设备的控制平面连接模式的确定来选择S2第一测量报告设置和附加测量报告设置中的一个;其中当无线设备正在针对控制平面使用多个无线电链路时,无线设备处于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以及根据所选择的测量报告设置向无线电网络节点报告S4测量。

Description

宽松的测量报告与控制平面双连接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对测量进行报告,尤其涉及当无线设备正在针对控制平面使用多个无线电链路时进行宽松的测量报告。本公开涉及用于报告测量和用于控制测量报告的方法,以及被配置为执行上述方法的设备和计算机程序。
背景技术
3GPP长期演进LTE是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下开发的、改进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标准以应对关于改进的服务(例如较高的数据速率、提高的效率和降低的成本)的未来需求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演进UTRAN,即E-UTRAN,是LTE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在E-U TRAN中,用户设备(UE)无线连接到通常称为演进型节点B或eNodeB的无线电基站(RBS)。RBS是针对能够向UE发送无线电信号并且接收由UE发送的信号的无线电网络节点的通用术语。
在5G,即第5代移动网络,中,当前的LTE系统将演进为5G。与LT E相比,5G的一项任务是提高吞吐量和容量。这通过增加每个载波的采样率和带宽来实现。5G还专注于使用更高的载波频率,即5-10GHz以上。
通过载波聚合(CA),LTE标准支持多个载波的有效使用,允许在若干不同的载波频率(即频带上)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还支持跨载波调度,该技术避免了UE需要始终监听所有载波调度信道。CA解决方案依赖于载波之间的严格的时间同步。
为了在以宽松的回程延迟时间要求来使用不同基站和/或天线站点的情况下实现与载波聚合情况下相似的优点,3GPP发起了称为LTE双连接的项目。LTE双连接是目前由3GPP标准化的解决方案,用于支持连接到多个载波以同时在与不同基站和/或天线站点相对应的多个载波上发送/接收数据的UE。
在版本12中标准化的双连接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其他可能的功能,例如控制平面分集(或RRC分集)。
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处理UE和E-UTRAN之间的第3层的控制平面信令。RRC包括例如用于系统信息广播过程和移动过程(例如切换)的功能。
对于UE,在任意时间只能有一个RRC连接对其开放。然而,该连接的消息可以在更低层上经由不同基站发送。因此,在LTE版本12的时间表内已经讨论了RRC分集的引入。RRC分集是一种能够通过锚链路和增强链路将RRC消息传送给用户设备UE的技术。RRC分集下行链路信令的总体思想是从锚eNodeB和增强eNodeB这两者发送控制消息。
还针对LTE中的异频场景报告了RRC分集的优点,主要是当其中一个频率层存在覆盖问题时。这种异频场景可以容易地扩展到5G双连接,在5G双连接中,预计其中一个链路将在LTE上工作,另一个链路将在新的5G空中接口上工作,后者可能工作在非常高的频率中(高达10Ghz,或极端情况下为30Ghz或60GHz)。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具挑战性的传播条件,该更高频率的链路有时预计会具有参差不齐(spotty)的覆盖。考虑到对于5G而言可靠性要求将更加严格,很可能会考虑某种类型的RRC分集。
然而,双连接的现有概念并没有充分利用双连接的潜在优势,特别是控制信令的双连接所带来的潜在好处。
因此,需要一种进一步利用双连接的优点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出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设备中执行的用于报告测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无线电网络节点接收定义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信息,所述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对应于比所述无线设备可用的第一测量报告设置更宽松的测量报告,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单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该方法还包括:基于对无线设备的控制平面连接模式的确定来选择第一测量报告设置和附加测量报告设置中的一个,其中当无线设备正在针对控制平面使用多个无线电链路时,无线设备处于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并且根据所选择的测量报告设置向无线电网络节点报告测量。
所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实施例通过在无线设备针对控制信令使用双连接时放宽测量报告,更好地利用双连接的潜在优点。通过减少测量报告的数量,可以在无线设备中节省能量,并且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无线电资源。此外,可以减少干扰,特别是小区间干扰,并且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切换。
根据一些方面,选择意味着如果控制平面的多个无线电链路的延迟时间之间的差高于阈值,则选择所述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中的一个。原因是如果用于双连接的两种接入方式之间的延迟时间差异很大,则增益可能进一步减少。因此,每当新的5G空中接口可用时,如果要优化吞吐量则应该将该接入方式用于用户平面,以及每当5G RAN接入丢失时,应该使用向LTE的(最好是快速的)切换。
根据一些方面,该选择基于至少一个附加标准。因此,测量报告可以仅当其他有关情况也有利时才会有所不同或放宽。
根据一些方面,该信息包括定义何时应用第一测量报告设置和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规则。因此,无线设备也可以接收定义何时应用设置的信息。
根据一些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无线设备,其被配置为从无线电网络节点接收定义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信息,所述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对应于比所述无线设备可用的第一测量报告设置更宽松的测量报告,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单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所述无线设备被配置为基于对无线设备的控制平面连接模式的确定来选择第一测量报告设置和附加测量报告设置中的一个;其中当无线设备正在针对控制平面使用多个无线电链路时,无线设备处于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所述无线设备被配置为根据所选择的测量报告设置向无线电网络节点报告测量。
根据一些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在无线电网络节点中执行的用于控制测量报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无线设备发送定义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信息,所述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所述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对应于比所述无线设备可用的第一测量报告设置更宽松的测量报告,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单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
根据一些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网络节点,被配置为向无线设备发送定义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信息,所述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所述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对应于比所述无线设备可用的第一测量报告设置更宽松的测量报告,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单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
通过考虑上面的描述,本公开的目的是克服如前面和后面所述的已知技术的至少一些缺点。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LTE下行链路物理资源配置。
图1b示出了LTE时域结构。
图2a示出了双连接的无线电协议架构。
图2b示出了在双连接中涉及的eNodeB的控制平面连接。
图3a示出了在双连接中涉及的eNodeB的用户平面连接。
图3b示出了RRC分集的基本思想。
图3c示出了宏小区和微微小区之间的切换区域,在该区域中可以应用RRC分集。
图4a示出了切换故障率和吞吐量。
图4b示出了在分开的频率上由宏小区辅助的微微小区之间的同频切换。
图5a示出了版本12的双连接的协议架构,但增加了对SRB分集的支持。
图5b示出了与分离承载类似的RRC分集实现的协议架构。
图5c示出了具有两个独立连接和经由X2的eNodeB间信令的回退连接的协议架构。
图6示出了节点内的波束移动。
图7示出了节点间的波束移动。
图8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在无线设备中执行的方法步骤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在网络节点中执行的方法步骤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10a是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的无线设备的框图。
图10b是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的网络节点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与双连接关联的缺点之一是无线设备(在LTE中被称为UE)必须执行的测量的数量的增加,因为可能有多个要监控的无线电链路,无线设备需要针对每个无线电链路执行测量。
在5G实现中,当双连接涉及不同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接入节点时,UE必须执行的异频测量的数量的增加也将是一个问题。
此外,5G的一个新的移动性范例基于关于RRC分集的波束切换,该移动性范例不仅产生UE必须为每个波束执行的异频(inter-frequency)和同频(intra-frequency)测量的数量的增加,而且还存在不必要地激活移动性参考信号的风险,即,测量所不需要的参考信号被触发,这产生节点间接口上的不必要的信令,并且在不必要地激活的波束中产生不必要的干扰和能耗。
本公开提出利用由尤其用于RRC层的控制平面双连接实现的快速用户平面重建,通过引入UE的不同测量报告设置,产生较少的测量报告(以及有可能较少的测量),从而节省UE能量和无线电资源并减少干扰。
在本公开中,始终使用术语用户平面和控制平面。在联网上下文中,一个平面是电信架构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数据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可以被认为是不同的操作区域。每个平面运载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平面(有时称为用户平面、转发平面、载波平面或承载平面)运载网络用户业务。控制平面运载信令业务。
例如,当进入UE的RRC连接的双连接模式时,维持RRC上下文的基站(例如,eNodeB)重新配置UE的测量报告,从而实现更宽松的测量报告。这样的宽松配置可以例如影响诸如报告触发阈值、触发时间(TTT)、报告频率和所选测量对象之类的配置方面。可选地,放宽的测量报告配置还可能受到其他可能相关的情况的影响,例如UE与小区边界的接近程度、无线电链路故障的历史模式、UE的移动速度、以及所报告的测量值的变化。
因此,所提出的解决方案针对切换领域,尤其针对由UE发送的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向网络(通常为基站)提供其确定是否启动UE到另一小区或接入节点的切换时所需的无线电信号强度/质量信息。如蜂窝网络中的许多功能一样,这种测量报告是基于优点和缺点之间的折衷来设计的。测量报告(尤其是频繁的这种报告)的优点包括:服务于UE并接收报告的基站可以准确地跟踪UE感知到的信号强度/质量,这使得基站能够以高概率在无线电信道质量恶化到UE丢失连接和/或无法执行必要切换的程度之前,执行UE的切换。由于充分考虑到有时变化相当快速的无线电信道质量和切换失败的严重后果(在连接丢失和用户体验不佳方面),所以相当频繁地执行测量,测量报告的条件通常是宽容的,从而产生相对频繁的测量和报告。缺点在于,测量报告使用UE的能量储备、占用传输资源、增加干扰、并且妨碍UE最优地利用其时间和资源,在需要测量间隔的频间情况和不同RAT情况下尤其如此。
现在,作为背景信息,给出LTE无线电接口的简要介绍。
LTE无线电接口
LTE在下行链路中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在上行链路中使用DFT扩展OFDM(也称为SC-FDMA)。因此,基本的LTE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可以被视为时频网格,如图1a中所示,其中,每一个资源单元11对应于一个OFDM符号间隔13期间的一个OFDM子载波12。此外,通常围绕资源块(RB)来描述LTE中的资源分配,其中,资源块在时域中对应于一个时隙(0.5ms),并且在频域中对应于12个连续子载波。时间方向(1.0ms)上的一对(两个)相邻资源块被称作资源块对。在频域中在系统带宽的一端从0开始对资源块进行编号。
已经在LTE中引入了虚拟资源块(VRB)和物理资源块(PRB)的概念。按照VRB对,向UE进行实际的资源分配。存在两种类型的资源分配,即,局部式资源分配和分布式资源分配。在局部式资源分配中,直接将VRB对映射为PRB对,从而也可以在频域中将两个连续局部式VRB作为连续PRB来放置。另一方面,分布式VRB不被映射到频域中的连续PRB,从而为使用这些分布式VRB发送的数据信道提供频率分集。
在LTE中,下行链路传输被动态地调度,即,在每一个子帧13中,eNodeB发送关于在当前下行链路子帧中向哪些终端发送数据以及在哪些资源块上发送数据的控制信息。LTE中的控制信令15如图1b所示。
该控制信令15通常是在每一个子帧中的前1、2、3或4个OFDM符号中发送的,并且数量n=1、2、3或4被称作控制格式指示符(CFI)。下行链路子帧还包含公共参考符号(CRS)16,其是接收器已知的,并且用于对例如控制信息进行相干解调。在图1b中,CFI=3个OFDM符号。
现在给出双连接概念的概述。
双连接
双连接是如下操作,即,在处于RRC_CONNECTED中时,给定无线设备使用由通过非理想回程连接的两个不同网络点(主eNodeB和辅eNodeB)提供的无线电资源。LTE版本12支持用户平面的双连接,但不支持控制平面的双连接。
在E-UTRAN双连接操作中,处于RRC_CONNECTED的UE被配置为利用由两个不同调度器提供的无线电资源,这两个调度器位于通过X2接口并经由非理想回程连接的两个不同eNodeB中。特定UE的双连接中涉及的eNodeB可以承担两种不同的角色,即主eNodeB(MeNB)或辅eNodeB(SeNB)。在双连接中,UE连接到一个MeNB和一个SeNB。
与MeNB相关联的服务小区的组被称为主小区组。主eNodeB是端接至少所谓的S1-MME接口的eNodeB,因此用作面向核心网络的移动锚点。与SeNB相关联的服务小区的组被称为辅助小区组SCG。在双连接中,特定的承载所使用的无线电协议架构取决于承载的设置方式。存在三种替代方案:MCG承载、SCG承载和分离承载。承载的变形将在图3a中进一步描述。
图2a示出了能够实现所有三种替代方案的无线电用户平面协议架构。在LTE中,信令无线电承载SRB用于无线电资源块RRC和非接入层NAS信令消息的传送,或换句话说,用于控制平面信令的传送。在版本12中,信令无线电承载SRB始终是MCG承载,因此仅使用由MeNB提供的无线电资源。请注意,双连接还可以被描述为具有至少一个被配置为使用由SeNB提供的无线电资源的承载。
通过X2接口信令,执行双连接的eNodeB间控制平面信令。通过S1接口信令,执行面向MME的控制平面信令。在MeNB和MME之间,每个UE只有一个S1-MME连接。每个eNodeB应该能够独立地处理UE,即向某些UE提供主小区,同时为其他UE提供用于SCG的辅助小区。在特定UE的双连接中涉及的每个eNodeB拥有其无线电资源,并且主要负责分配其小区的无线电资源。MeNB和SeNB之间的任何所需的协调是通过X2接口信令进行的。
图2b示出了在特定UE的双连接中涉及的eNodeB的C平面(控制平面)连接。MeNB经由S1-MME与MME进行C平面连接,MeNB和SeNB经由X2-C互相连接。
图3a示出了在特定UE(未示出)的双连接中涉及的eNodeB的U平面(用户平面)连接。U平面连接取决于如下配置的承载选项:
-对于MCG承载,MeNB经由S1-U与S-GW进行U平面连接,SeNB不涉及用户平面数据的传输。
-对于分离承载,MeNB经由S1-U与S-GW进行U平面连接,并且MeNB和SeNB经由X2-U互相连接。
-对于SCG承载,SeNB经由S1-U与S-GW直接连接。
因此,LTE版本12的双连接(例如,如3GPP TS 36.300版本号12.3.0版本12中所描述)使得可以在所有LTE载波上发送/接收数据,而不需要如载波聚合那样的紧密的时间同步。实现这一功能是因为UE将监听所有载波上的所有调度信道。
对于LTE版本13,已经提出了控制平面双连接概念。最初,对于用于同频部署的双连接,改进的移动鲁棒性最初被视为是主要的驱动力,因此发展出了RRC分集概念。该想法是经由MeNB和SeNB链路这两者来支持与如图3b所示的UE的RRC信令通信。
在研究项目阶段,关注焦点是如下部署,即,具有双连接的UE与宏小区具有一条链路并且与小小区具有另一条链路(异构部署)。除此之外,还对同频和异频这两种情况进行了评估。假设前面描述的异构部署,RRC分集仅在第一种情况下提供主要益处。由于在版本12(3GPP TS 36.300版本号12.3.0版本12)的双连接中没有优先考虑相同频率的情况,所以RRC分集不包括在版本12的双连接版本中,因此它保留为版本13的候选,既有利于同频情况,也有利于异频场景。
通过对诸如UE测量报告和RRC重新配置请求之类的与切换有关的信令(“切换命令”)应用RRC分集,可以提高移动鲁棒性。在切换情况发生之前,可以基于无线电测量要求UE进入(并且稍后退出)RRC分集状态,然后通过连接重新配置来执行切换。由于UE能够在分集模式期间经由两个链路接收RRC消息,所以可以设想UE仅在两个链路都失效时才触发无线电链路故障(RLF)的无线电链路监视(RLM)方案。这样,可以避免单个链路故障的不同步后果。
总体而言,控制平面双连接可以实现以下优点。
通过使用下行链路分集,用于上行链路授权、下行链路分配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和用于切换命令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可以通过任一链路发送,这意味着更鲁棒的系统。
通过使用上行链路分集,双链路也可用于调度请求和测量报告。
另一个优点是所谓的无线电链路故障(RLF)保护,而UE只有在两个链路都不同步时才能宣布RLF,因为它维持面向每个eNodeB的无线电链路。
由于在更高层上实现了RRC分集,因此能够同时解决多个可能的移动性或切换失败问题,因此可以将其视为一个功能,用于帮助运营商减少在调整其网络以改进移动鲁棒性方面的工作。
仅针对第一种情况(即同频情况)体现出对移动鲁棒性的益处,这降低了该功能对版本12中的双连接项目(其关注第二种情况,即异频场景)的优先性。
在第一种情况下,如图4a所示,RRC分集允许更积极的切换参数设置,通过利用更高的小区范围扩展(CRE)来降低乒乓率或改善小小区的负载分担,同时将切换故障率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如图4a所示。
在第二种情况下,已经表明,如果不能始终保证宏小区覆盖,则RRC分集是有利的,例如,用于额外地协助微微小区到微微小区的切换、或者从微微频率层到宏小区的切换。这在图4b中示出。如后面将要解释的,这种情况与5G部署非常相关,在5G部署中,双连接可能依赖于LTE链路和与新的5G空中接口相关联的高频链路,该高频链路由于在非常高的频率下工作,所以可能会更不稳定。
双连接和小小区部署
可以应用异频RRC分集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户外-室内场景,其中宏小区MeNB提供大规模户外覆盖,并且在室内部署微微小区SeNB节点。通过RRC分集,当宏小区覆盖可用时,可以改进室内微微小区之间的移动鲁棒性。
在密集的小小区部署中,如果需要一直处理所有小小区用户的RRC信令(如在用户平面/控制平面分离实现中所设想的),则宏小区覆盖层可能变得过载。仅暂时地为微微小区用户激活RRC分集可能是有益的。在这种情况下,宏小区将成为SeNB。
这成为使RRC分集也可用于异频部署情况(版本12的双连接针对该异频部署情况进行了标准化)的动机。
RRC分集的实现
对于E-UTRAN,RRC分集意味着经由两个小区/eNodeB发送RRC消息(SRB信令),以改进SRB传输鲁棒性(可能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两者中)。这仅适用于SRB1和SRB2(专用控制信道)信令,因为RRC分集操作仅在处于RRC连接模式时可以适用。
RRC分集操作的激活可以基于当发现UE向小区边界靠近时的一些现有测量事件的测量报告。触发RRC分集的另一种情况可能取决于小区负载。也就是说,在当前的服务小区变得高负载,而存在具有非常低的负载的相邻小区时,有利的是,允许经由两个小区进行SRB传输以降低信令传输故障率。
已经研究了实现对RRC分集的支持的三种替代方案。第一种替代方案是对版本12的双连接的扩展。图5a示出了该替代方案。
该替代方案旨在引入与用于数据无线电承载(DRB)分离承载的版本12双连接架构(即,支持3个分量载波)类似的功能,以支持信令无线电承载(SRB)分集。
在该替代方案中,DL SRB传输分集重新使用与DRB分离承载相同的原理。在版本12双连接中,不支持UL RB承载分离。因此,需要引入UL SRB分集功能。
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和分组数据聚合协议(PDCP)都锚定在MeNB中。因此,在DL中,MeNB创建由MeNB生成的相同RRC消息的两个PDCP副本,并将它们转发到两个eNodeB的RLC实体(经由X2-U发送到SeNB)。UE由MeNB配置了两个用于SRB接收的RLC实体。由MeNB决定向哪个eNodeB(可能同时向两个eNodeB)提交DL PDCP协议数据单元(PDU)。UE PDCP实体需要支持重复的检测/丢弃。对于UL,UE基于MeNB配置创建相同UL RRC消息的PDCP PDU的一个或两个副本,并提交给相应的UL RLC实体。SeNB需要支持接收UL SRB传输,并由MeNB进行配置以接收UL SRB传输。然后,SeNB将接收的RLC SDU转发到位于MeNB中的PDCP,其需要支持重复的检测/丢弃。
第二种替代方案也是与分离承载类似的SRB传输分集,其中在多达3个承载上对控制平面进行分离,这是LTE版本12中支持的分量载波的数量。该替代方案在处理SRB方面是同样的,但是与第一种替代方案不同,因为它不支持来自数据平面的完全双连接。图5b示出了该替代方案。
因此,从实现的角度来看,网络可以决定支持SRB传输分集,而不需要具有对DRB的完全的分离承载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实现具有辅助小区/eNodeB的基本设置和配置的简化的双连接。
在该替代方案中,辅助小区/eNodeB仅支持必要的无线电链路控制/媒体接入控制/物理层(RLC/MAC/PHY)配置。在主小区/eNodeB和辅助小区/eNodeB之间不需要进行UE能力交换和配置协商。与替代方案1相比,支持SRB传输分集的UE复杂度也可以相应地降低。除此之外,SRB分集操作的过程与第一种替代方案相似。
第三种替代方案是用于移动鲁棒性的回退连接。图5c示出了该替代方案。
支持SRB传输分集的更灵活方式是建立与两个小区/eNodeB的两个独立连接,如下图所示。RRC连接可以由每个小区/eNodeB单独管理。但是可能需要一些关于测量配置/报告和切换信令的协调,以避免冲突。UE保持与两个小区/eNodeB的连接,直到相关的eNodeB释放连接或者最终UE已经移动到另一个小区,并且切换后的目标小区决定释放辅助连接。
波束成形和5G移动概念
大规模波束成形是新的5G空中接口的关键特征之一。
与LTE设计相比,该概念的主要区别之一是,其中称为移动参考符号(MRS)的参考信号仅根据需要从相邻波束候选发送。换句话说,具有当前有效波束的目标节点用其波束来检测潜在的链路质量恶化,并且在检测到该恶化时,需要激活UE专用的MRS的传输。
无线电链路(RL)恶化检测事件还基于每个质量测量的阈值来定义,使得当所报告的测量(或者估计,当假设时分双工(TDD)模式下的互易性时)低于阈值时,需要在该UE的某些候选波束中激活MRS传输,上述质量测量例如是信道状态信息(CSI)、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信号对噪声和干扰比(SINR)估计。如果候选波束位于相同节点内,则不需要接口信息。这被称为节点内波束移动。图6示出了节点内移动情况的信令序列。
然而,如果要激活的波束属于另一个节点,则通过某种节点间接口(例如X2应用协议(X2AP)信令)来激活。
这种按需MRS激活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高能效和减少干扰,这也是所谓的精益设计的一部分。
图7示出了节点间移动情况的信令序列。请注意,在节点间移动中,需要节点间接口上的附加信令。
LTE和新的5G空中接口之间的集成
5G无线电接入网络(5G RAN)架构可以预见到新的5G空中接口(可能是其变体,如果有多个)和LTE演进之间的紧密集成,这为双连接提供了可能性,其可以被看作是双连接功能向多个空中接口(或变体)的扩展。在这种情况下,多连接变得更加重要,因为新的空中接口可能在高频下工作,其中,由于具挑战性的传播条件而使覆盖范围更加参差不齐。
LTE/5G RAN的双连接概念至少可通过两个重要方式进行扩展。首先,允许不同无线电接入技术(RAT)的接入节点之间的双连接。这尤其涉及分别使用LTE和5G RAN的接入节点的组合,其中5G RAN使用与LTE不同的RAT,但是被设计用于与LTE接入节点和网络进行紧密的集成/协作。此外,5G RAN将假定(至少最初)被设计用于并部署在比LTE更高的频段。
其次,不仅对于用户平面,而且对于诸如RRC信令这样的高层信令,也允许双连接(在分离承载方面也是如此)。对LTE也考虑了该方式,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足够的动力来推进这一主题。
然而,由于LTE和5G RAN之间在所提供的数据速率方面假设存在巨大的差异,所以通过这两种接入方式发送用户平面数据与仅通过5G RAN发送相比将增加很少的吞吐量。如果在这两种接入方式之间延迟时间也差异很大,则益处可能会进一步减少。因此,如果要优化吞吐量,则每当5G RAN可用时,应该将该接入方式用于用户平面,并且每当5G RAN接入丢失时,应该使用(最好是快速的)向LTE的切换。
值得注意的是,关于LTE和5G RAN之间的互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在LTE-5G RAN的情况下,与控制平面相比,对于用户平面而言,双连接(可能特别是分离承载方法)带来的益处要少得多。原因在于,控制平面(例如,RRC信令)可以从增强的鲁棒性/弹性中受益。这对于用户平面来说不那么重要,在用户平面中,增加的吞吐量将是大多数应用程序和情况的主要驱动力。
宽松的测量报告
如上所述,用于控制信令(特别是RRC信令)的双连接提供了更鲁棒或更有弹性的信令连接。如果LTE中的双连接被扩展为包括控制信令(例如RRC)连接,则在LTE的双连接的不同RAT(LTE/5G RAN)情况下,也可以提供相同的鲁棒性/弹性。
因此,对RRC连接使用双连接,会使得在所涉及的一个小区中的连接丢失或者到所涉及的一个接入节点的连接丢失时,RRC连接更加具有鲁棒性/弹性。由于用户平面连接通常不处于双连接模式,所以用户平面仍将对连接丢失敏感。然而,即使当用户平面连接丢失时,仍然保持有效的具有鲁棒性/弹性的RRC连接可被用于在所涉及的另一个小区或接入节点中快速重建用户平面连接。这可以例如通过RRCConnect ionReconfiguration消息或类似消息实现,该消息有可能由RRC测量报告或来自UE的某些其他指示触发。因此,单个RRC消息交换(例如,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足以重建用户平面连接,这使得这一重建足够迅速,从而使中断可以不被觉察。在所提出的解决方案中,我们利用这种快速重建机制,允许增加(例如,与切换相伴随的)连接丢失的风险,并且在降低的UE能耗、更好的资源利用和减少的干扰方面从中获益。
本公开提出当进入用于UE的RRC连接的双连接模式时,维持RRC上下文的基站(例如,eNodeB)重新配置UE的测量报告,从而实现更宽松的测量报告。
现在参考图8描述所提出的测量报告方法。图8公开了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设备中执行的用于报告测量的方法。一种可能的情况是该方法在位于小区边界的无线设备10中执行,如3b所示。因此,无线设备10随后由一个eNodeB 20a服务。无线设备与eNodeB20b双连接。因此,无线设备10具有如上所述的用于控制平面的两个无线电链路,这两个链路分别连接到eNodeB 20a、20b中的一个。
所提出的技术在双连接或多连接的背景下是相关的。然而,为了简单起见,该解决方案仅就双连接方面进行描述,但同样的解决方案也可以应用于多连接情况。
此外,所提出的技术主要是参照一种情况来描述的,这种情况例如是5G,并且在LTE和5G RAN之间进行了紧密集成,这种情况假设为异频场景(尽管不能完全排除同频部署的情况)。然而,应当注意,本发明也适用于其他情况,例如LTE中的RRC分集,其可以包括异频和同频情况。
所提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无线电网络节点接收S1定义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信息,所述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测量报告设置可以通过常规的测量报告配置手段接收,在LTE中例如使用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测量报告设置所应用的测量例如指示信号电平和/或质量,例如用于切换时的小区或波束选择。
该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对应于比无线设备可用的第一测量报告设置更宽松的测量报告。该设置可以以不同方式变化。例如,触发测量报告的信号强度/质量阈值可以不同,或者触发时间(TTT)可以不同,触发时间(TTT)规定在UE实际发送测量报告之前阈值触发状态必须保持多长时间(即,如果阈值触发状态在TTT到期时不再有效,则UE不发送任何测量报告)。或者,要报告的测量对象的数量可以不同。如果UE被配置为发送周期性测量报告,则测量报告周期可以不同。此外,在上述的异频和/或不同RAT的情况下,基站可以配置较不频繁的测量间隔。
更宽松意味着需要“更少的努力”,例如更少的时间、更少的功耗、更少的无线电资源或更少的硬件资源。换句话说,通过改变诸如“用于报告触发的阈值”、“触发测量报告的时间”以及“测量对象”之类的参数,其测量和报告可以例如在功率或硬件方面需要较少的资源。
该解决方案的一个核心本质是,利用由尤其用于RRC层的控制平面双连接实现的快速用户平面重建,对于RRC连接处于双连接模式的U E,通过宽松的测量报告配置来节省UE能量和无线电资源并减少干扰,可选地,其条件是,所选择的其他相关情况也是有利的。
在下一步骤中,无线设备10基于对无线设备的控制平面连接模式的确定来选择S2第一测量报告设置和附加测量报告设置中的一个;其中当无线设备正在针对控制平面使用多个无线电链路时,无线设备处于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换句话说,无线设备检测到UE具有用于控制平面连接的多个无线电链路。然后,无线设备通常评估更宽松的测量报告是否可行。控制平面信令使用例如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
根据一些方面,选择S2基于至少一个附加标准。换句话说,宽松的测量报告配置当然也可能受其他情况的限制。
例如,如果测量报告指示UE正在接近小区边界,则基站可以(但不一定)选择以较不宽松的配置重新配置UE。因此,根据一些方面,附加标准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距小区边界的距离、速度、定时提前量、传输功率、地理位置和无线电接入技术。
可能导致恢复为较不宽松的测量报告配置(或者首先避免宽松的测量报告配置)的另一种情况可能是UE位于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无线电链路故障的区域中。可能相关的其他情况包括:UE移动的速度(其可以根据例如多普勒频移测量、定时提前量(例如到达时间)测量和/或到达角度测量来估计)、定时提前量、UE传输功率、UE功率余量、或所报告的测量变化的速度或幅度。基站可以基于高速移动或所报告的测量值的快速或大幅变化,来避免UE的宽松测量报告配置。
因此,选择S2可以以不同的方式来实现。例如,选择S2意味着如果控制平面的多个无线电链路的延迟时间之间的差高于阈值,则选择所述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中的一个。宽松的测量报告配置的好处可能取决于连接情况。假设如下情况,即,UE在LTE和5G RAN中处于控制平面双连接模式,但对于用户平面处于单连接模式。于是,可以根据用户平面当前以哪一RAT连接,来考虑是否用宽松的测量报告配置来配置UE(从而为用户平面切换决定提供输入)。
根据一些方面,无线设备根据所选择的测量报告设置执行S3测量。或者,独立于测量报告设置而执行测量。也可能已经执行了测量,并且测量报告设置仅影响报告。
该方法还包括根据所选择的测量报告设置向无线电网络节点报告S4测量的步骤。
现在将讨论选择不同设置或宽松设置的不同方式。选择S2通常包括应用规则以便确定何时应用第一测量报告设置和附加测量报告设置。根据一些方面,所接收的信息包括定义何时应用第一测量报告设置和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规则。因此,根据一些方面,该方法包括接收S1b定义规则的信息,所述规则定义何时应用附加测量报告设置。也可以在无线设备中预定义该规则。于是,该方法包括例如从存储器获得S1c该规则。该规则也可以被广播或通过任何其他方式可用于无线设备。
UE例如由网络用两个或更多个测量报告配置进行配置,其中一个配置是有效配置。UE然后可以被配置成在进入和/或退出双连接模式时自主地将有效配置改变为另一配置。
用或多或少的“半自主”选择或测量报告配置的自适应来配置UE的其他方式包括使UE考虑动态条件。例如,UE可以被配置两个测量报告配置(例如,一个宽松,一个不宽松)并选择使用哪一配置。以下是UE可以考虑的条件示例。该规则可以定义要考虑的条件。
在一个示例中,如果测量指示UE接近或正在靠近小区边界,则使用一个(宽松的)测量报告配置,否则使用另一个(不宽松的)测量报告配置。
在另一个示例中,如果UE以高于某个阈值的速度移动(可以例如通过GPS测量来检测),则使用一个(例如,不宽松的)测量报告配置,而另一个(例如,宽松的)测量报告配置与较低的速度结合使用。
在另一示例中,对UE配置的定时提前量可以用于控制要使用的测量配置的选择。例如,如果定时提前量高于某个阈值,则UE使用一个(例如,不宽松的)测量配置,而当定时提前量较小时,使用另一个(例如宽松的)测量配置。其理由可以是,例如,eNodeB(通过配置或从自学获得的经验)知道小区的大小(最大定时提前量可以是小区的大小的度量),并且因此可以配置UE使用定时提前量作为检测与小区边界的接近程度并随后选择测量报告配置的手段。
在另一示例中,所需的UE传输功率可以是控制要使用哪个测量报告配置的参数。例如,eNodeB可以将UE配置为,当所需的UE传输功率高于某个阈值(或者当UE功率余量低于某一阈值)时,使用一个(例如,不宽松的)测量报告配置,而另一个(例如,宽松的)测量报告配置在所需的UE传输功率低于某一阈值(或者当UE功率余量高于某个阈值)时使用。
在最后的示例中,eNodeB可以在测量报告配置中包括一个或多个地理区域的定义,使得UE基于是否位于这些区域中(这可以例如通过GPS测量来检测)来选择要使用的测量报告配置。理由可以是,例如,eNodeB在某些区域中在历史上记录了频繁的无线电链路故障,在这些区域中不宽松的测量报告配置可能是优选的。
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变形,测量报告配置更加动态,留给UE更大的责任。换句话说,在UE处于和不处于控制平面双连接模式时,可以使用相同的测量报告配置,但是UE会“缩放”该配置(例如,缩放阈值和/或TTT)从而使得在处于控制平面双连接模式中时该配置更宽松。可选地,该缩放可以仅在一个RAT中使用,或者可以在两个RAT中不同。要使用的缩放和缩放因子优选地由eNodeB与其他测量报告配置数据一起配置,但是也可以经由被广播的系统信息(例如,在主eNodeB的LTE小区中)传送缩放因子。
迄今为止,关于小区之间的切换描述了该解决方案,但是该概念当然同样适用于上述“波束成形和5G移动概念”标题下讨论的基于波束成形的系统中的波束切换。
所提出的技术的该变形包括与上述相同的步骤。然而,多个无线电链路对应于不同的波束,而不是对应于属于不同无线电网络节点20的不同小区。
在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在检测到或触发了来自多个波束(来自相同节点)的RRC分集(即,双/多连接性模式)时,候选相邻波束中的移动参考符号(MRS)的激活阈值被调整为更宽松的值(实现依赖于背景技术中所示的信令流)。
在另一个示例实施例中,在检测到或触发了来自多个波束(可以来自相同节点或来自不同节点)的给定UE的RRC分集(即,双/多连接性模式)时,可以减少候选相邻波束的数量,因为通过RRC分集使弹性更高。因此,较少的邻居需要激活其MRS,并且UE需要测量较少的邻居的波束。
现在参考图9描述在用于控制测量报告的网络节点中执行的对应方法。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无线设备发送S12定义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信息,所述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的测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对应于比所述无线设备可用的第一测量报告设置更宽松的测量报告,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单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
更具体地,基站可以例如修改触发测量报告的信号强度/质量阈值,也可以增加触发时间(TTT),触发时间(TTT)规定在UE实际发送测量报告之前阈值触发状态必须保持多长时间(即,如果阈值触发状态在TTT到期时不再有效,则UE不发送任何测量报告)。基站也可以减少要报告的测量对象的数量。如果UE被配置为发送周期性测量报告,则可以增加测量报告周期。此外,在异频和/或不同RAT的情况下,基站可以配置较不频繁的测量间隔。重新配置可以通过常规的测量报告配置手段执行,例如使用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
根据一些方面,该方法包括根据测量报告设置来接收S13测量。
根据一些方面,该方法包括将测量用于切换选择或波束切换。
根据一些方面,该方法包括:确定S11a无线设备是否处于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其中当无线设备正在针对控制平面使用多个无线电链路时,无线设备处于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然后,发送S12意味着,基于该确定,向无线设备配置S12a所述一个或多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供在报告S13测量时使用。
换句话说,维持RRC上下文的基站(例如,eNode)可以在用户平面经由5G RAN连接时(而不是在用户平面经由LTE连接时),用宽松的测量报告配置来配置UE(即,基站将在用户平面的每次RAT切换之后重新配置UE)。这种行为的原理是,当经由LTE连接时,希望尽快切换到5G RAN的较高吞吐量,因此应该避免因为宽松的测量报告配置而导致延迟切换的风险。当经由5G RAN连接时,情况恰恰相反,因此宽松的测量报告配置的好处占据上风。当然,基站可以选择针对两个RAT用相同或类似的测量报告配置(宽松或不宽松)来配置UE。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信息定义可以应用于第一测量报告设置以便获得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缩放因子。这意味着,维持RRC上下文的基站(例如,eNode)可以同时用两个不同的测量报告配置来配置UE,一个配置在用户平面经由LTE连接时使用,另一个配置在用户平面经由5G RAN连接时使用。两个配置可以类似或不同,例如,经由5GRAN连接时要使用的宽松配置、以及经由LTE连接时要使用的不宽松的配置。该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基站不必在每次RAT切换之后(即在用户平面的每次切换之后)重新配置UE。
根据该实施例的一些方面,该信息包括定义何时应用第一测量报告设置和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规则。
实施例可以以各种方式变化,例如,使得仅当UE通过两个RAT中的特定的一个RAT连接其用户平面(假设用户平面的单连接)时才应用它们。其他可能的变化或一般化是,可以用多于两个的测量报告配置来配置UE,基于例如一个或多个上述动态条件对这些配置进行选择,并且其中这些条件可以针对多于两个的测量报告配置的存在而做出适应,例如,通过使用多个阈值而不是单个阈值来适应。变化或一般化的另一个例子是,不是在两个(或多个)测量报告配置中进行选择,而是可以对单个测量报告配置进行“缩放”(例如,对报告触发阈值或TTT的缩放),这种缩放是由以上用于创建动态条件的动态参数来实现的。例如,报告触发阈值和/或TTT可以由从当前(最新配置或使用的)定时提前量导出的缩放因子来缩放。不同的动态条件也可以以各种组合形式使用,以形成用于对测量报告配置进行选择或自适应的更复杂的条件。
在决定是否应用宽松设置时,可以基于至少一个附加标准。例如,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以略微不同的方式,将控制平面双连接的存在与测量报告配置结合利用。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使测量报告触发条件是各个RAT的条件的组合,来放宽测量报告配置。目的是监测控制平面测量可以通过组合的双连接路径(leg)传送的概率。这意味着可以容忍比通常的信道质量更差的信道质量,因为成功地传送消息的可能性对于双连接路径的组合来说可能仍然是足够好的。触发条件可以例如被公式化为算法或公式,该算法或公式考虑了来自两个无线电信道的与信道质量有关的参数(例如,包括接收功率的总和、或SINR值的总和、或涉及这些参数的非线性公式或逻辑表达式等)。
示例节点配置
图10a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的示例无线设备10,其中无线设备被配置用于报告测量。
如图10a所示,根据一些方面的无线设备10包括:无线电通信接口11,被配置为在网络内接收和发送任何形式的通信或控制信号。应当理解,可以包括无线电通信接口11作为任何数量的收发、接收和/或发送单元或电路。还应理解,无线电通信接口11可以具有本领域已知的任何输入/输出通信端口的形式。无线电通信接口11可以包括RF电路和基带处理电路(未示出)。
无线设备10还可包括可以与无线电通信接口11进行通信的至少一个存储器单元或电路13。存储器13可以被配置为存储接收的或发送的数据和/或可执行程序指令。存储器13还可以被配置为存储任何形式的波束成形信息、参考信号和/或反馈数据或信息。存储器13可以是任何适当类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并且可以具有易失性类型和/或非易失性类型。根据一些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当在第一无线设备中执行时使第一无线设备执行以上描述的示例节点操作的任何方面。
无线设备10还可以包括:处理电路12,被配置为使无线设备10从无线电网络节点接收定义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信息,所述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其中,该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对应于比无线设备可用的第一测量报告设置更宽松的测量报告,第一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单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处理电路12还被配置为,基于对无线设备的控制平面连接模式的确定来选择第一测量报告设置和附加测量报告设置中的一个,其中当无线设备正在针对控制平面使用多个无线电链路时,无线设备处于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并且根据所选择的测量报告设置向无线电网络节点报告测量。
根据一些方面,选择S2基于至少一个附加标准。根据一些方面,附加标准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距小区边界的距离、速度、定时提前量、传输功率、地理位置和无线电接入技术。根据一些方面,更宽松意味着需要更少的时间、更少的功耗、更少的无线电资源或更少的硬件资源。
处理电路12可以是任何适当类型的计算单元,例如,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SIC或任何其他形式的电路。应当理解,处理电路不需要被提供为单个单元,而是可以被提供为任何数量的单元或电路。
根据一些方面,处理电路12包括被配置为执行上文描述的方法的模块。用硬件或软件或其组合方式来实现这些模块。根据一方面,这些模块被实现为在处理电路12上运行的存储器13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
因此,根据一些方面,处理电路12包括:接收器模块121,被配置为从无线电网络节点接收定义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信息,所述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其中,该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对应于比无线设备可用的第一测量报告设置更宽松的测量报告,第一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单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处理电路12还包括:选择模块122,被配置为,基于对无线设备的控制平面连接模式的确定来选择第一测量报告设置和附加测量报告设置中的一个,其中当无线设备正在针对控制平面使用多个无线电链路时,无线设备处于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根据一些方面,处理电路还包括:测量模块123,被配置为根据所选择的测量报告设置执行测量。处理电路还包括:报告模块124,被配置为根据所选择的测量报告设置向无线电网络节点报告测量。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术语“无线终端”或“无线设备”涵盖能够通过发送和/或接收无线信号与另一设备以及可选地与无线网络的接入节点无线通信的任何设备。因此,术语“无线设备”涵盖但不限于:用户设备(例如LTE UE)、移动终端、用于机器对机器通信的固定或移动无线设备、集成或嵌入式无线卡、外部插入无线卡、适配器(dongle)等。在本公开中,术语“用户设备”有时用于例示各种实施例。然而,这不应被解释为限制,原因在于本文所示的概念同样适用于其他无线设备。因此,每当在本公开中引用“用户设备”或“UE”时,应将其理解为涵盖以上定义的任何无线设备。
图10b示出了根据一些示例实施例的示例网络节点20a,其被配置用于控制无线设备的测量报告。无线电网络节点20通常是诸如LTE中的eNodeB这样的无线电网络节点或基站。无线电网络节点20包括被配置用于与无线设备10通信的通信接口21。通信接口21包括无线电通信接口21a和网络通信接口111b。无线电网络节点20还包括存储器23和处理电路22。
无线电通信接口21a被配置用于通过无线电通信技术与无线电网络节点到达范围内的无线设备进行通信。网络通信接口21b被配置用于与其他网络节点进行通信。该通信通常是有线通信,例如使用光纤。然而,它也可以是无线通信。网络节点之间的连接一般称为回程。控制器CTL或处理电路22可以由能够执行计算机程序代码的任意合适的中央处理单元CPU、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来构建。计算机程序可被存储在存储器(MEM)23中。存储器23可以是随机读写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ROM的任意组合。存储器23可以包括持久存储器,其例如可以是磁性存储器、光学存储器、或固态存储器、或甚至是远程安装的存储器的任意单一一个或组合。
根据一些方面,本公开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当执行时使网络节点执行以上和以下描述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代码。
处理电路22被配置为执行所提出的控制无线设备的测量报告设置的方法。因此,处理电路22被配置为:向无线设备发送定义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信息,所述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的测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对应于比所述无线设备可用的第一测量报告设置更宽松的测量报告,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单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根据一些方面,该信息包括定义何时应用第一测量报告设置和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规则。根据一些方面,该信息定义可以应用于第一测量报告设置以便获得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缩放因子。
根据一些方面,处理电路22包括被配置为执行上文描述的方法的模块。用硬件或软件或其组合方式来实现这些模块。根据一个方面,模块22a、22b被实现为在处理电路22上运行的存储器23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
根据一些方面,处理电路22包括:确定模块22a,被配置为确定无线设备是否处于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其中当无线设备具有用于控制平面连接的多个无线电链路时,无线设备处于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
根据一些方面,处理电路22包括:发送器模块22b,被配置为向无线设备发送定义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信息,所述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的测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对应于比所述无线设备可用的第一测量报告设置更宽松的测量报告,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单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

Claims (28)

1.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设备中执行的用于报告测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无线电网络节点接收(S1)定义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信息,所述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对应于比所述无线设备可用的第一测量报告设置更宽松的测量报告,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单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
基于对所述无线设备的控制平面连接模式的确定来选择(S2)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设置和所述附加测量报告设置中的一个;其中当所述无线设备正在针对控制平面使用多个无线电链路时,所述无线设备处于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以及
根据所选择的测量报告设置向所述无线电网络节点报告(S4)测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
根据所选择的测量报告设置,执行(S3)测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S2)基于至少一个附加标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附加标准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距小区边界的距离、速度、定时提前量、传输功率、地理位置和无线电接入技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更宽松意味着需要更少的时间、更少的功耗、更少的无线电资源或更少的硬件资源。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获得(S1c)定义何时应用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设置和所述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预定义的规则。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包括定义何时应用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设置和所述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规则。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无线电链路对应于不同的小区或波束。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控制平面信令使用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协议。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量指示信号电平和/或质量。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定义能够应用于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设置以便获得所述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缩放因子。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选择(S2)意味着如果控制平面的多个无线电链路的延迟时间之间的差高于阈值,则选择所述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中的一个。
13.一种无线设备(10),被配置为:
从无线电网络节点接收定义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信息,所述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对应于比所述无线设备可用的第一测量报告设置更宽松的测量报告,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单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
基于对所述无线设备的控制平面连接模式的确定来选择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设置和所述附加测量报告设置中的一个;其中当所述无线设备正在针对控制平面使用多个无线电链路时,所述无线设备处于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以及
根据所选择的测量报告设置向无线电网络节点报告测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无线设备(10),其中所述无线设备被配置为:
根据所选择的测量报告设置,执行测量。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无线设备(10),其中所述选择(S2)基于至少一个附加标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无线设备(10),其中所述附加标准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个:距小区边界的距离、速度、定时提前量、传输功率、地理位置和无线电接入技术。
17.一种在无线电网络节点中执行的用于控制测量报告的方法,包括:
向无线设备发送(S12)定义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信息,所述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的测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对应于比所述无线设备可用的第一测量报告设置更宽松的测量报告,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单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接收(S13)测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所述测量用于切换选择或波束切换。
20.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包括定义何时应用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设置和所述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规则。
21.根据权利要求17-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定义能够应用于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设置以便获得所述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缩放因子。
22.根据权利要求17-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确定(S11a)所述无线设备是否处于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其中当所述无线设备正在针对控制平面使用多个无线电链路时,所述无线设备处于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以及
其中所述发送(S12)意味着,基于所述确定,向所述无线设备配置(S12a)所述一个或多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以在报告(S13)测量时使用。
23.根据权利要求17-19中任一项或2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S12a)基于至少一个附加标准。
24.一种网络节点(20),被配置为:
向无线设备发送定义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信息,所述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多连接模式中的测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对应于比所述无线设备可用的第一测量报告设置更宽松的测量报告,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设置用于在控制平面单连接模式中的测量报告。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无线电网络节点(20),其中所述信息包括定义何时应用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设置和所述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规则。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网络节点(20),其中所述信息定义能够应用于所述第一测量报告设置以便获得所述至少一个附加测量报告设置的一个或多个缩放因子。
27.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当在无线设备(10)中执行时使所述无线设备(10)执行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8.一种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当在无线电网络节点(20)中执行时,使所述无线电网络节点(20)执行权利要求17-2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580079330.7A 2015-04-30 2015-04-30 宽松的测量报告与控制平面双连接 Active CN10830768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SE2015/050485 WO2016175690A1 (en) 2015-04-30 2015-04-30 Relaxed measurement reporting with control plane dual connectivity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07686A true CN108307686A (zh) 2018-07-20
CN108307686B CN108307686B (zh) 2021-05-28

Family

ID=53264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80079330.7A Active CN108307686B (zh) 2015-04-30 2015-04-30 宽松的测量报告与控制平面双连接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11123B2 (zh)
EP (1) EP3289803B1 (zh)
CN (1) CN108307686B (zh)
WO (1) WO2016175690A1 (zh)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34585A1 (en) * 2019-01-18 2020-02-2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user plan connections in multi-connectivity systems
CN111787567A (zh) * 2020-06-29 2020-10-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放松测量参数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988740A (zh) * 2020-08-14 2020-11-24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oA估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335292A (zh) * 2018-08-30 2021-02-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mr-dc系统中处理小区选择和重选的方法和装置
CN112534859A (zh) * 2018-08-07 2021-03-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和基站装置
CN113039838A (zh) * 2019-02-14 2021-06-25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平稳性的ue节电
CN113330768A (zh) * 2020-05-26 2021-08-31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邻小区测量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1175126A1 (zh) * 2020-03-04 2021-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227773A1 (zh) * 2020-05-15 2021-11-18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信号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42474A (zh) * 2019-10-02 2022-04-12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相邻小区测量过程中涉及的用户设备
CN114449556A (zh) * 2020-10-30 2022-05-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量调整方法和终端
WO2022095830A1 (zh) * 2020-11-05 2022-05-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测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503643A (zh) * 2019-10-02 2022-05-13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放宽的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4697992A (zh) * 2020-12-31 2022-07-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监测行为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4846840A (zh) * 2019-11-08 2022-08-02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WO2023010500A1 (zh) * 2021-08-06 2023-02-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测量放松准则触发的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133892A1 (en) * 2022-01-17 2023-07-20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Enhanced user equipment report
CN116723534A (zh) * 2022-03-07 2023-09-08 诺基亚通信公司 Ue测量的放宽
WO2023198145A1 (zh) * 2022-04-14 2023-10-19 夏普株式会社 确定是否报告测量放松状态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WO2024007283A1 (en) * 2022-07-08 2024-0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ity enhancements under coverage and capacity optimizat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801102B2 (en) * 2010-04-28 2017-10-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using X2 interface based on closed subscriber group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GB2496908B (en) 2011-11-28 2017-04-26 Ubiquisys Ltd Power management in a cellular system
EP3301974B1 (en) 2012-03-25 2019-12-11 Intucell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performance of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9167444B2 (en) 2012-12-04 2015-10-20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managing heterogeneous cellular networks
GB2518584B (en) 2013-07-09 2019-12-25 Cisco Tech Inc Power setting
US9918314B2 (en) 2015-04-14 2018-03-1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plink 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860852B2 (en) 2015-07-25 2018-01-02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mall cell uplink power control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555197B2 (en) * 2015-08-12 2020-02-04 Acer Incorporated Method of controlling WLAN measurement report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10694580B2 (en) 2015-08-21 2020-06-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of termi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348112B1 (en) * 2015-09-07 2025-07-2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radio resource control of multi-connectivity
WO2017062244A1 (en) 2015-10-06 2017-04-13 Intel IP Corporation Dual radio operation between access systems using 3gpp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US9820296B2 (en) 2015-10-20 2017-11-14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frequency and time domain downlink inter-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US9826408B2 (en) 2015-12-07 2017-11-2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vide uplink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EP4351110A3 (en) * 2016-01-08 2024-07-10 NEC Corporation Radio station system, radio terminal, and methods therein
US10143002B2 (en) 2016-01-12 2018-11-27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centralize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in a split radio access network environment
US9813970B2 (en) * 2016-01-20 2017-11-07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vide small cell power control and load balancing for high mobility user equipment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091697B1 (en) 2016-02-08 2018-10-02 Cisco Technology, Inc. Mitigation of uplink interference with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US10743272B2 (en) * 2016-02-16 2020-08-11 Cable Television Laboratories, Inc. Coordinated beamforming
EP3457722B1 (en) * 2016-05-12 2023-03-22 Ntt Docomo, Inc.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481135B1 (en) * 2016-07-01 2024-08-14 K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figuring dual connectivity
KR102463290B1 (ko) * 2016-08-02 2022-11-04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차세대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네트워크 소모 전력을 효과적으로 절감시키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6782386A (zh) * 2016-11-04 2023-09-1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在基于波束的系统中重用移动性参考信号以执行无线电链路监控
CN106797648B (zh) * 2016-11-04 2020-12-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Rrc消息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09923921B (zh) 2016-11-04 2023-07-2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对用于rlm的移动参考信号的增强的方法和装置
CN108235384B (zh) * 2016-12-12 2020-10-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8616958B (zh) * 2016-12-30 2021-01-26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激活异系统SeNB的方法、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JP6905065B2 (ja) 2017-02-07 2021-07-21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ベアラ変換
KR102170530B1 (ko) * 2017-03-16 2020-10-28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제어 메시지 중복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1082105B2 (en) * 2017-03-17 2021-08-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LM monitoring using signaled dynamic parameter
RU2758002C2 (ru) * 2017-03-22 2021-10-25 Шарп Кабусики Кайся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азовой станции, способ связи и интегральная схема
CN108668372B (zh) * 2017-03-28 2020-05-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方法和装置
KR102280004B1 (ko) * 2017-04-20 2021-07-22 주식회사 케이티 단말 기반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08810963B (zh) * 2017-05-04 2020-08-1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测量配置及上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基站、用户设备
US10368253B2 (en) * 2017-07-25 2019-07-3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dual connectivity with dynamic anchor cell selection
WO2019028764A1 (zh) * 2017-08-10 2019-02-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双连接中的复制数据传输功能的控制方法和设备
US11258575B2 (en) * 2017-11-09 2022-02-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plexing modes based on beam configuration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KR102730217B1 (ko) * 2017-11-29 2024-11-13 텔레폰악티에볼라겟엘엠에릭슨(펍) 빔/셀 레벨 측정의 소팅을 돕기 위한 측정 보고 구성
CN112073216A (zh) 2018-02-05 2020-12-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链路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161782A1 (en) * 2018-02-22 2019-08-29 Fg Innovation Ip Company Limited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measurement reporting in beam operations
US11395228B2 (en) 2018-04-06 2022-07-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for reducing user equipment power consumption in presence of wake-up signal
US11665684B2 (en) 2018-05-14 2023-05-30 Apple Inc. Mechanism on measurement gap based in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
WO2020067763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Lg Electronics Inc. Relaxed measurement based on data transmission
US12003995B2 (en) 2019-01-11 2024-06-04 Nokia Technologies Oy Event-based adaption of UE measurements
US11224082B2 (en) * 2019-02-14 2022-01-11 Mediatek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MR-DC SN addition procedure
EP3903541B1 (en) 2019-02-14 2024-08-21 LG Electronics Inc. Recovery from deadlock after mcg failure report
US20220116802A1 (en) * 2019-04-01 2022-04-14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asuring channel quality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615141B (zh) * 2019-04-09 2022-04-2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测量配置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WO2020222553A1 (en) * 2019-05-02 2020-11-0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elaxed measurement on a specific frequenc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984294A1 (en) 2019-06-11 2022-04-20 Nokia Technologies Oy Power-efficient measurement reporting for multi/dual connectivity in cellular communication networks
WO2021064283A1 (en) 2019-09-30 2021-04-08 Nokia Technologies Oy Terminal uplink parameter based measurement relaxation change
US11405814B2 (en) * 2019-10-02 2022-08-0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ing relaxed measurement upon early measurement reporting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190964B2 (en) * 2019-12-02 2021-11-30 T-Mobile Usa, Inc. Adaptive measurement report timing for radio connectivity
CN115004771A (zh) 2020-01-23 2022-09-02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放松rrm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WO2021163951A1 (zh) * 2020-02-20 2021-08-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状态切换的测量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582764B2 (en) * 2020-04-02 2023-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timized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RRM) measurement relaxation
CN113498100B (zh) * 2020-04-08 2023-11-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测量方法和装置
CN113543193B (zh) * 2020-04-22 202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放松测量方法和通信装置
US11653239B1 (en) * 2020-07-27 2023-05-16 Sprint Spectrum Llc Dynam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adjustment on primary and secondary paths
WO2022184274A1 (en) * 2021-03-05 2022-09-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Lte cell handover by en-dc capable user equipment
EP4068837B1 (en) * 2021-04-01 2024-05-01 Nokia Technologies Oy Measurement reporting with changing measurement mod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378203A4 (en) * 2021-07-26 2024-11-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THE STATIONARY STAT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2170592B2 (en) 2021-12-27 2024-12-17 T-Mobile Usa, Inc. Automated inspection of network state
US11950123B2 (en) 2021-12-27 2024-04-02 T-Mobile Usa, Inc. Automated network state auditor
US20230388912A1 (en) * 2022-05-24 2023-11-30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Non-standalone primary secondary cell selection based on higher priority band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1880A (zh) * 2010-05-14 2010-09-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lte和wlan的互连系统和切换方法
WO2012140470A1 (en) * 2011-04-11 2012-10-1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type specific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WO2014021761A2 (en) * 2012-08-02 2014-0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node and method for handing over a sub-set of bearers to enable multiple connectivity of a terminal towards several base stations
US20140220974A1 (en) * 2013-02-01 2014-08-07 Mediatek, Inc. Low Overhead Mobility in Local Area Wireless Network
WO2014129850A1 (ko) * 2013-02-21 2014-08-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설정 핸들링 기반 운영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WO2014166050A1 (en) * 2013-04-09 2014-10-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e measurements and reporting
US20140335869A1 (en) * 2013-05-08 2014-11-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onfiguring dual connectivity to ue in heterogeneous cell deployment
CN104205921A (zh) * 2012-03-30 2014-12-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考虑到随时间变化的干扰的无线通信
CN104285470A (zh) * 2012-06-15 2015-01-14 诺基亚通信公司 使得能够改进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切换的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和装置
WO2015013983A1 (zh) * 2013-08-02 2015-02-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349361A (zh) * 2013-08-06 2015-02-1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043492A1 (en) * 2013-08-12 2015-02-1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providing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378841A (zh) * 2013-08-12 2015-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移动性管理方法及节点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7295296A (en) 1995-10-17 1997-05-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method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and roaming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US5790534A (en) 1996-09-20 1998-08-04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Load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DMA cellular system having circuit and packet switched terminals
AU3248799A (en) 1999-01-12 2000-08-01 Nokia Networks Oy A method for managing physical resources of a radio access network
KR100680072B1 (ko) 1999-09-14 2007-02-09 유티스타콤코리아 유한회사 비동기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호 처리 및 핸드오프 처리 방법
JP3895165B2 (ja) 2001-12-03 2007-03-2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通信制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通信基地局及び移動端末
ITTO20020326A1 (it) 2002-04-12 2003-10-13 Telecom Italia Lab Spa ,,procedimento e sistea per la schedulazione di una risorsa condivisafra una pluralita' di flussi di pacchetti di informazione,,
US7308023B1 (en) 2003-03-21 2007-12-11 Applied Micro Circuits Corporation Dual function clock signal suitable for host control of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target devices
KR100718007B1 (ko) 2004-01-06 2007-05-14 에스케이 텔레콤주식회사 비동기 이동통신 시스템과 동기 이동통신 시스템간의핸드오버 방법
ATE424066T1 (de) 2004-01-22 2009-03-15 Panasonic Corp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en zum umschalten zwischen asynchronen und synchronen harq- wiederübertragungsmoden
JP2008527776A (ja) 2005-01-04 2008-07-24 エスケーテレコム株式会社 デュアルバンド/デュアルモードを支援する移動通信端末の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US8634353B2 (en) 2006-02-02 2014-0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US20110119548A1 (en) 2008-01-07 2011-05-19 Panasonic Corporation Radio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re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US20090325608A1 (en) 2008-06-27 2009-12-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ulti-mode paging
KR101668699B1 (ko) 2009-08-20 2016-10-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안테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재전송 수행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891378B2 (en) 2009-09-18 2014-11-18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operation for uplink coordinated multi-point signaling
EP3457751B1 (en) 2011-06-01 2022-05-04 Ntt Docomo, Inc. Enhanced local access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US9461779B2 (en) 2012-02-26 2016-10-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data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therefor
WO2013132289A1 (en) 2012-03-06 2013-09-12 Nokia Corporation Re-selection optimization for packet and circuit switched connections
US8943372B2 (en) 2012-03-30 2015-01-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open and extensible integration of management domains in computation and orchestration of resource placement
US20130303203A1 (en) 2012-05-10 2013-11-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Paging and system information broadcast handling in virtualized networks
CN103796175B (zh) 2012-10-31 2019-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发送、接收集群寻呼的方法和相应装置
EP2755429A1 (en) 2013-01-10 2014-07-16 Fujitsu Limited Mobility and connection management of low pow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es
KR20140102112A (ko) 2013-02-13 2014-08-21 주식회사 케이티 스몰셀 활성화 또는 비활성화 방법 및 장치
US9596042B2 (en) * 2013-04-08 2017-03-1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of performing inter-frequency measurements in the IDLE state
US9887786B2 (en) * 2013-05-15 2018-02-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measurement
EP2833669B1 (en) * 2013-07-31 2022-06-2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Handoff procedur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480067B2 (en) 2013-08-08 2016-10-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llocating user equipment processing capability among multiple access nodes
BR112016004183A8 (pt) 2013-08-27 2020-02-11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para virtualização de função de rede móvel e computador
WO2015105353A1 (en) * 2014-01-08 2015-07-16 Lg Electronics Inc. A method and an apparatu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O2015133823A1 (en) * 2014-03-04 2015-09-1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receiving discovery reference signal and apparatus thereof
EP3142406B1 (en) * 2014-05-09 2019-10-23 Sony Corporation Device
US9740513B2 (en) 2014-06-05 2017-08-22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al time virtualization
US9088509B1 (en) 2014-09-22 2015-07-21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Adaptive network function chaining
CN107113188B (zh) 2014-11-11 2020-09-15 诺基亚通信公司 基于云的无线电接入网络中的层管理器装置及操作方法
EP3235316B1 (en) 2014-12-17 2019-04-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Flexible assignment of network functions for radio access
US9974049B2 (en) 2015-01-29 2018-05-15 Intel IP Corporation Adaptive paging techniques for extended coverage-capable devices
SG11201510546TA (en) 2015-02-13 2016-09-2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Establishment of dual connectivity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41880A (zh) * 2010-05-14 2010-09-2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lte和wlan的互连系统和切换方法
WO2012140470A1 (en) * 2011-04-11 2012-10-1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ell type specific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CN104205921A (zh) * 2012-03-30 2014-12-1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考虑到随时间变化的干扰的无线通信
CN104285470A (zh) * 2012-06-15 2015-01-14 诺基亚通信公司 使得能够改进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切换的方法、计算机程序产品和装置
WO2014021761A2 (en) * 2012-08-02 2014-0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node and method for handing over a sub-set of bearers to enable multiple connectivity of a terminal towards several base stations
US20140220974A1 (en) * 2013-02-01 2014-08-07 Mediatek, Inc. Low Overhead Mobility in Local Area Wireless Network
WO2014129850A1 (ko) * 2013-02-21 2014-08-2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설정 핸들링 기반 운영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WO2014166050A1 (en) * 2013-04-09 2014-10-1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e measurements and reporting
US20140335869A1 (en) * 2013-05-08 2014-11-1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onfiguring dual connectivity to ue in heterogeneous cell deployment
WO2015013983A1 (zh) * 2013-08-02 2015-02-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网络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349361A (zh) * 2013-08-06 2015-02-1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资源控制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US20150043492A1 (en) * 2013-08-12 2015-02-12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providing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378841A (zh) * 2013-08-12 2015-02-2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移动性管理方法及节点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ROADCOM CORPORATION: "Relaxed Measurements for Inter-frequency Cell Search", 《3GPP TSG-RAN WG4 MEETING #70 R4-140761》 *
ZTE: "Discussion on Small Cell ON/OFF and Discovery",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85BIS R2-141377》 *

Cited B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34859A (zh) * 2018-08-07 2021-03-19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和基站装置
CN112534859B (zh) * 2018-08-07 2024-05-0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用户装置和基站装置
US12323908B2 (en) 2018-08-30 2025-06-0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cell selection and re-selection in MR-DC system
CN112335292A (zh) * 2018-08-30 2021-02-0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mr-dc系统中处理小区选择和重选的方法和装置
US11924748B2 (en) 2018-08-30 2024-03-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cell selection and re-selection in MR-DC system
WO2020034585A1 (en) * 2019-01-18 2020-02-2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moving user plan connections in multi-connectivity systems
CN113039838A (zh) * 2019-02-14 2021-06-25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平稳性的ue节电
CN114503643A (zh) * 2019-10-02 2022-05-13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放宽的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US12207077B2 (en) 2019-10-02 2025-01-21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User equipment involved in neighbor cell measurement procedures
US12133121B2 (en) 2019-10-02 2024-10-2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relaxed measure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4342474A (zh) * 2019-10-02 2022-04-12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相邻小区测量过程中涉及的用户设备
CN114503643B (zh) * 2019-10-02 2024-01-26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放宽的测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4846840A (zh) * 2019-11-08 2022-08-02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装置、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US12302142B2 (en) 2019-11-08 2025-05-13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WO2021175126A1 (zh) * 2020-03-04 2021-09-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1227773A1 (zh) * 2020-05-15 2021-11-18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信号测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30768B (zh) * 2020-05-26 2022-12-13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邻小区测量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330768A (zh) * 2020-05-26 2021-08-31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邻小区测量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787567A (zh) * 2020-06-29 2020-10-16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放松测量参数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787567B (zh) * 2020-06-29 2022-11-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放松测量参数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1988740A (zh) * 2020-08-14 2020-11-24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oA估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988740B (zh) * 2020-08-14 2022-05-20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oA估计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449556A (zh) * 2020-10-30 2022-05-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测量调整方法和终端
WO2022095830A1 (zh) * 2020-11-05 2022-05-1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资源测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97992B (zh) * 2020-12-31 2024-02-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监测行为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22143537A1 (zh) * 2020-12-31 2022-07-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监测行为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4697992A (zh) * 2020-12-31 2022-07-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监测行为的调整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23010500A1 (zh) * 2021-08-06 2023-02-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控制测量放松准则触发的方法、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WO2023133892A1 (en) * 2022-01-17 2023-07-20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Enhanced user equipment report
CN116723534B (zh) * 2022-03-07 2024-07-12 诺基亚通信公司 Ue测量的放宽的方法、装置
CN116723534A (zh) * 2022-03-07 2023-09-08 诺基亚通信公司 Ue测量的放宽
WO2023198145A1 (zh) * 2022-04-14 2023-10-19 夏普株式会社 确定是否报告测量放松状态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WO2024007283A1 (en) * 2022-07-08 2024-01-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ity enhancements under coverage and capacity optimiz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150384A1 (en) 2017-05-25
WO2016175690A1 (en) 2016-11-03
EP3289803B1 (en) 2019-06-12
CN108307686B (zh) 2021-05-28
EP3289803A1 (en) 2018-03-07
US10111123B2 (en) 2018-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07686A (zh) 宽松的测量报告与控制平面双连接
JP7335304B2 (ja) ハイブリッドモビリティおよび無線リソース管理機構
US12323822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JP7263353B2 (ja) ハンドオーバー関連技術、装置及び方法
US10111150B2 (en) Mobile terminal handover in an LTE network
KR101574491B1 (ko) 고속 이용자들을 위한 셀 분할
CN109792639B (zh) 通信系统、无线电接入装置、无线电通信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EP2781123B1 (en) Performing mobility load balancing and 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zation between access nodes for only a subset of user equipment
JP2020528685A (ja) Bwp内の参照信号を利用してrsrqを測定する方法及びこれを実行する端末
US9210638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election of a handover destination
JP6664483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ノード、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CN108353443B (zh) 用于实现多连接的无线电资源控制的方法和装置
JP6208491B2 (ja) ユーザ端末、方法、及びプロセッサ
EP3016428B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CN108781371A (zh) 一种无线资源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08605258A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基站及可穿戴设备
GB2507829A (en) Mobile terminal handover in a network implementing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
WO2014111128A1 (en)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 between access nodes operating on a shared frequency band
CN110169148A (zh) 网络节点和其中的用于用户平面切换的方法
CN105191401A (zh) 通信系统中确定具有双连接的用户设备的移动性的方法
US20120307639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ata Processing in a Network
CN106416363A (zh) 用于在多小区无线通信网络中调整小区更改时间的方法
WO2017081360A1 (en) Multi-connectivity of terminal device in cellular system
US9325467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lmost blank subframes (ABS) based on cell border rate ratios
WO2015044770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figuring drx for a user equipment in a dual/plural connectiv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