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06966B - 文档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文档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服务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06966B CN108306966B CN201810096508.4A CN201810096508A CN108306966B CN 108306966 B CN108306966 B CN 108306966B CN 201810096508 A CN201810096508 A CN 201810096508A CN 108306966 B CN108306966 B CN 10830696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cument
- terminal
- latest
- server
- inde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6—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e transfer, e.g. file transfer protocol [FTP]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G06F16/93—Document management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5—Replication or mirroring of data, e.g. scheduling or transport for data synchronisation between network n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04L67/1097—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for distributed storage of data in networks, e.g. transport arrangements for network file system [NFS],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or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文档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服务器,具体实现为:在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建立绑定关系,绑定之后,第一终端内的最近文档及该最近文档的相关信息可以无需用户手动参与而被自动同步至第二终端。本发明能够简化文档同步处理的操作流程,且无需用户手动参与,操作简单便捷,文档同步效率高,实用性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文档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文档处理方法、一种文档处理装置、一种终端、一种服务器以及一种文档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同一用户使用多个终端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例如:某用户同时拥有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手机、PAD(平板电脑)等等,如何能够在终端之间实现文档的便捷同步就成为了用户较为迫切的需求,例如:用户A在PC中使用的最近文档也希望能够通过手机进行浏览;在此情况下,按照传统的同步技术,需要用户A先将PC中的最近文档复制至U盘、移动硬盘等扩展存储设备中,再从扩展存储设备中将该最近文档拷贝至手机进行显示;这种技术需要扩展存储设备的辅助,操作非常繁琐且同步效率较低。目前主流的一种同步技术中,需要用户A先在PC上输入云账户登录至云端,将最近文档手动保存至云端目录,再使用手机输入相同的云账户登录至云端,在云端目录下手动将该最近文档下载至手机进行显示;这种技术需要用户频繁在不同终端上执行相同的登录操作,且保存及下载均需要用户手动在云端目录下进行,操作极其不便利,同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文档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服务器,能够简化文档同步处理的操作流程,且无需用户手动参与,操作简单便捷,文档同步效率高,实用性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文档处理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可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传输的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所述第一文档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任一个文档;
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并根据所述第一索引更新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
将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同步传输至与所述第一终端相绑定的第二终端;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输出。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文档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可包括: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中的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所述第一文档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任一个文档;
根据所述第一索引更新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并在所述第一终端中输出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
将所述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索引传输至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并根据所述第一索引同步更新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且将同步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同步传输至与所述第一终端相绑定的第二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时,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输出。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再一种文档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可包括:
接收服务器同步传输的最近文档列表,其中,所述最近文档列表是由所述服务器在将与所述第二终端相绑定的第一终端上传的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并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上传的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更新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之后同步传输的;
显示所接收到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
在检测到对所述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第一索引的选择操作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所述文档获取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并返回所述第一文档;
输出所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一文档。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档处理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可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传输的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所述第一文档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任一个文档;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
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索引更新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
同步单元,用于将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同步传输至与所述第一终端相绑定的第二终端;
下载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输出。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所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文档处理方法。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
处理器,适于实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以及,
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所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文档处理方法。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文档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可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中的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所述第一文档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任一个文档;
更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索引更新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并在所述第一终端中输出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
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索引传输至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并根据所述第一索引同步更新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且将同步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同步传输至与所述第一终端相绑定的第二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时,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输出。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所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文档处理方法。
第九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可包括:
处理器,适于实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以及,
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所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文档处理方法。
第十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再一种文档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可包括:
同步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同步传输的最近文档列表,其中,所述最近文档列表是由所述服务器在将与所述第二终端相绑定的第一终端上传的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并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上传的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更新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之后同步传输的;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接收到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
请求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对所述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第一索引的选择操作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所述文档获取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并返回所述第一文档;
文档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一文档。
第十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再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所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文档处理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终端,可包括:
处理器,适于实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以及,
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所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文档处理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档处理系统,包括上述第六方面所述的服务器、上述第九方面所述的第一终端、以及上述第十二方面所述的第二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相绑定之后,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列表会被自动同步至第二终端,该同步过程后台进行,并不需要用户手动参与,操作简单便捷,文档同步效率高,实用性高;并且,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列表中所涉及的最近文档会被自动传输至云数据库进行存储,并可根据需要下载传输至第二终端中进行显示,从而实现了文档内容在终端之间的同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档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档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文档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b为图3a所示的步骤S205-S212的具体流程图;
图3c为图3a所示的步骤S219-S224的具体流程图;
图3d为图3a所示的步骤S233-S242的具体流程图;
图3e为图3a所示的步骤S243-S245的具体流程图;
图4a-图4h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文档处理产品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文档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文档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文档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文档是指由编辑软件所生成的文本文件,可包括但不限于:Word(Microsoft office Word,文本文档)文档、Excel(Microsoft Office Excel,电子表格)文档、PPT(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演示文档)文档、TXT(Text File,文本文件)文档、PDF(Portable Document Format,便捷式文档格式)文档等等。最近文档是指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文档。此处的访问是指针对文档所作的各类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创建、打开、接收、上传、下载、编辑等等。其中,预设最近时间段是指距离当前系统时间最近,且早于当前系统时间的一个时间段,该预设最近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例如:可以根据云数据库的实际存储能力来设定预设最近时间的具体数值,如为最近30天、最近10天等等;再如:可以根据实际的服务策略来设定预设最近时间段的具体数值,如某服务策略是能够为VIP(Very Important People,贵宾)用户提供最近60天的文档存储服务,那么该预设最近时间段被设定为最近60天;某服务策略是能够为普通用户提供最近30天的文档存储服务,那么该预设最近时间段被设定为最近30天,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的相关技术指出:现有的文档同步处理方案操作较为繁琐,文档同步效率较低,实用性较差。为了克服现有的文档同步处理方案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出这样一种文档处理方案:在两个终端之间建立绑定关系,绑定之后,其中一个终端内的最近文档及该最近文档的相关信息可以无需用户手动参与而被自动同步至另一个终端。具体请一并参见图1所示的一种文档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及服务器。其中,第一终端可以为电脑、PAD、笔记本电脑等设备,除特别说明外,本发明后续实施例以第一终端为PC为例进行说明。用户可以在PC中进行文档访问操作,例如:在PC中创建一个新的文档,或者打开PC中已有文档以进行浏览,或者从PC中删除某个文档,或者在PC中对某个文档进行内容编辑,或者通过IM(InstantMessaging,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接收其他用户发送的文档,或者通过浏览器下载一个文档并存储至PC中等等。第二终端可以为手机、PAD、智能可穿戴设备等设备,除特别说明外,本发明后续实施例以第二终端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用户可以在手机中进行文档的浏览及分享,例如:在手机中查看某一个文档的内容,或者将手机中的某个文档分享给即时通信应用程序中的其他用户,或者将手机中的某个文档发送至其他终端。服务器可以是互联网中的一个独立的服务设备,也可以是由多个独立的服务设备共同组成的一个服务集群。该服务器分别与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建立通信连接,此处的通信连接既可以是采用诸如光纤、线缆等方式而建立的有线连接,也可以是基于诸如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蓝牙等方式而建立的无线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服务器用于提供文档处理服务,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功能,其一为:通讯功能;其负责分别与第一终端(PC)和第二终端(手机)进行协议通讯。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此处的协议可以为CS(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端)协议,第一终端内安装有文档处理客户端(Client),该文档处理客户端可以为运行于第一终端中的一个应用程序,其用于与服务器基于CS协议进行交互;第二终端内安装有文档处理程序,该文档处理程序可以为运行于第二终端中的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也可以是运行于第二终端中已有应用程序中的一个插件程序,其用于与服务器基于CS协议进行交互。其二为:文档处理功能;其负责与云数据库进行交互,将第一终端(PC)上传的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从而实现了文档存储服务;其还负责将PC的最近文档列表同步至第二终端(手机),以及从云数据库下载PC的最近文档并提供给手机进行输出显示,从而实现了文档同步服务。
图1所示的文档处理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在第一终端(PC)与第二终端(手机)之间建立绑定关系,PC与手机相互绑定之后,PC内的最近文档(如第一文档)及其相关信息(如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被自动上传至服务器,由服务器将该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中,并根据第一索引更新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列表;然后,服务器将更新后的最近文档列表同步传输至手机,那么用户就可以在手机中查看到PC侧的最近文档列表了;然后,如果用户想要查看最近文档列表中的某一个最近文档的具体内容时,可以通过手机向服务器发送文档获取请求,由服务器从云数据库下载该请求的最近文档并返回至手机进行显示,那么用户就可以在手机中查看到该请求的最近文档的具体内容。另外,如果PC发现最近文档列表存在变更(例如最近文档的内容被重新编辑而引起最近文档发生变更,或者最近文档被再次访问而引起最近文档的索引发生变更等),会将产生变更的最近文档及索引上传至服务器,由服务器根据变更内容同步更新最近文档列表并同步传输至手机,以使得PC、手机、服务器之间的最近文档列表始终保持一致。另外,由服务器将变更的最近文档传输至云数据库替换原有文档,这样使得云数据库所存储的最近文档始终与PC侧的最近文档保持一致,从而了保证云数据库的最近文档的准确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文档处理方案只需将两个终端进行绑定就能自动将一个终端的最近文档同步传输至另一个终端,并且整个同步过程并不需要用户手动参与,操作简单便捷,文档同步效率高,实用性高。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文档处理系统,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文档处理方法,请参见图2,该方法用于描述图1所示系统中的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及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流程,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S101-S114。
S101,第一终端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中的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所述第一文档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任一个文档。
预设最近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例如设定预设最近时间段为最近30天、最近10天等等。索引可包括但不限以下任一种或多种:名称、数据量大小、格式、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及来源。其中,文档的名称包括主名与扩展名,其中的扩展名又称后缀名;主名排列于扩展名之前,二者之间通过分隔符隔开,例如:某文档的名称为“年会流程.doc”,其中的“年会流程”为该文档的主名,“doc”为该文档的扩展名,而“.”即为分隔符。需要说明的是,文档的名称可用于唯一标识一个文档,且通过文档的扩展名可以确定文档的格式类型,例如上述中的扩展名为doc,可由此确定该文档为Word文档;再如:若某文档的名称为“xxx.pdf”,那么由其扩展名pdf可确定该文档属于PDF文档。文档的数据量大小用于表示该文档需要占据的存储空间的大小,例如:某文档的数据量大小为50M,表明该该文档需要占据50M的存储空间。文档的格式包括但不限于:doc(文本文档格式,特指Word文档的扩展名)、docx(文本文档的格式,此处指Word文档的扩展名)、ppt(演示文档格式,此处指PPT文档的扩展名)、pdf(便捷式文档格式,此处指PDF文档的扩展名)、txt(文本文档的格式,此处指TXT文档的扩展名)、xls(表格文档的格式,此处指Excel文档的扩展名)等等。文档的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用于判断该文档是否属于最近文档,若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位于预设最近时间段内,则表示该文档属于最近文档;若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超出预设最近时间段,表示该文档不属于最近文档。文档的来源用于表示文档的归属地,例如:某文档是保存在PC的磁盘D区的文件夹M中的,那么该文档的来源可以表示为指向文件夹M的路径;再如:某文档是通过PC中的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聊天窗口接收的,那么该文档的来源可以表示为打开该即时通信应用程序的聊天窗口的链接;再如:某文档是通过浏览器下载的,那么该文档的来源可以是下载地址。第一终端(PC)具备记录最近文档及其相关信息的能力,本步骤中可以从第一终端(PC)的存储空间获取第一文档及第一索引;该第一文档是指PC中的任一个最近文档。
S102,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索引更新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
第一终端(PC)通过调用操作系统开放的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接口能够查询到PC内的所有最近文档的属性信息(包括名称、路径、数据量大小等等),PC根据查询到的最近文档的属性信息会生成每一个最近文档的索引,并在本地建立一个初始的最近文档列表,用于收录PC中所有最近文档(即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文档)的索引;并且,为了方便查看,该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索引按照最近文档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的倒序排列,即按照最近文档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这个最近文档列表会保存在PC的存储空间中,本步骤中,在PC获取到第一文档及第一索引后,如果该第一索引尚未收录在已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中,PC会将该第一索引添加至已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中;如果该第一索引已收录在已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中,PC则会将获取到的第一索引与已收录在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第一索引进行比对,若比对发现第一索引存在变化,则采用获取到的第一索引替换原已收录在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第一索引。
S103,第一终端输出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
如前述,最近文档列表类似于一个收纳盒,将PC侧所有最近文档的索引统一收录起来,方便用户对最近文档进行浏览、访问、编辑等统一管理。具体地,PC显示更新后的最近文档列表,用户通过浏览PC所显示的最近文档列表,能够直观、清楚地知悉最近在PC侧访问了哪些文档,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如通过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接收,或通过浏览器下载等等)访问了这些文档。当用户需要再次访问某一个最近文档时,可以直接点击该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索引,快速开启相应的最近文档进行访问操作,操作便捷且访问效率高。
S104,第一终端将所述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索引传输至服务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PC会将引起PC侧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发生更新变化的第一文档及第一索引自动上传至服务器,此过程是由PC侧后台自动传输的,并不需要由用户手动参与,传输效率较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保证传输可靠性,PC可以采用加密算法对第一文档及第一索引进行加密后再传输至服务器。此处的加密算法可包括但不限于:哈希算法、异或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等等。
S105,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传输的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PC与服务器基于已协商的通信协议(如CS协议)进行交互,服务器接收PC上传的第一文档及第一索引。
S106,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
云数据库是一个提供文档云存储服务的平台,其与服务器相连接,用于根据服务器的指令对终端上传的文档进行存储处理,以及根据服务器的指令将云端的文档进行下载处理。一般地,云数据库会根据具体的服务策略提供云存储服务,服务策略对云存储服务的影响可以从云存储空间的大小、允许存储的文档的最大数据量、允许存储的文档数量、以及存储时长这些层面来反映,例如:某服务策略约定对各终端均衡提供云存储服务,那么云数据库可为请求云存储的各终端提供相同大小的云存储空间、允许存储的文档的最大数据量相同、允许存储相同数量的文档且设置相同的存储时长;再如:某服务策略约定按照终端用户的等级提供云存储服务,那么云数据库可能为VIP用户分配更大的云存储空间、允许存储更大数据量的文档、允许存储更多的文档数量,及设置更长的存储时长;而为普通用户分配相对更小的云存储空间、允许存储更小数据量的文档、允许存储相对更少的文档数据,及设置相对更短的存储时长。需要说明的是,服务策略可以是云数据库预配置的,也可以是服务器侧配置好并传输给云数据库的。本步骤中,服务器将PC上传的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中,具体是存储于云数据库为第一终端所分配的第一云存储空间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存储可靠性,云数据库可以采用加密算法对第一文档进行加密后再存储。此处的加密算法可包括但不限于:哈希算法、异或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等等。
S107,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索引更新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
PC在建立初始的最近文档列表之后,会将该初始的最近文档列表同步传输于服务器,服务器预先在自己的存储空间中保存PC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由于PC侧最近文档及相关索引发生变化,会导致PC侧的最近文档列表较初始发生了变化,为了保证一致性,服务器也需要对预先保存的PC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进行同步更新。那么,本步骤中,服务器会根据第一索引同步更新预先保存的PC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同步更新之后,服务器侧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与PC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保持一致。
S108,服务器将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同步传输至与所述第一终端相绑定的第二终端。
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相绑定,是指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已建立绑定关系,该绑定关系被存储在服务器侧。本步骤中,服务器会将自己本地所保存的与PC侧一致的最近文档列表同步传输至与PC相绑定的手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服务器对最近文档列表的同步传输过程是自动进行的,并不需要由用户手动参与,传输效率较高。
S109,第二终端接收服务器同步传输的最近文档列表。
S110,第二终端显示所接收到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
步骤S109-S110中,手机接收到服务器同步传输的最近文档列表,则可以显示该最近文档列表。具体实现中,手机可以通过在当前的应用界面中显示最近文档列表,也可以弹出单独的窗口来显示最近文档列表。由于服务器同步传输给手机的最近文档列表是与PC侧的最近文档列表保持一致的,那么,手机显示所接收到的最近文档列表之后,用户通过浏览手机所显示的最近文档列表,能够直观、清楚地知悉PC侧包括哪些最近文档,以及这些最近文档是通过什么方式(如通过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接收,或通过浏览器下载等等)被访问的。
S111,第二终端在检测到对所述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第一索引的选择操作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所述文档获取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并返回所述第一文档。
S112,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时,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
S113,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
S114,第二终端输出所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一文档。
步骤S111-S114中,如果用户想要进一步在手机上查看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第一文档的具体内容时,可以点击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第一索引以发起针对该第一索引的选择操作,此时手机会向服务器发送携带该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服务器就会根据第一索引从云数据库下载第一文档并返回至手机进行显示,那么用户就可以在手机中查看到第一文档的具体内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保证传输可靠性,服务器可以采用加密算法对第一文档进行加密后再传输至手机。此处的加密算法可包括但不限于:哈希算法、异或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等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相绑定之后,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列表会被自动同步至第二终端,该同步过程后台进行,并不需要用户手动参与,操作简单便捷,文档同步效率高,实用性高;并且,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列表中所涉及的最近文档会被自动传输至云数据库进行存储,并可根据需要下载传输至第二终端中进行显示,从而实现了文档内容在终端之间的同步,在这个内容同步的过程中,文档的传输及存储均采用加密技术,双加密技术保证了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文档处理系统,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另一种文档处理方法,请参见图3a-图3e,该方法流程用于描述图1所示系统中的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及服务器之间的交互流程,该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S201-S245。
S201,第一终端将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发送至服务器。
第一终端(PC)通过调用操作系统开放的API接口能够查询到PC内的所有最近文档的属性信息(包括名称、路径、数据量大小等等),PC根据查询到的最近文档的属性信息会生成每一个最近文档的索引,并在本地建立一个初始的最近文档列表,用于收录PC中所有最近文档(即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文档)的索引;并且,为了方便查看,该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索引按照最近文档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的倒序排列,即按照最近文档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由近及远的顺序排列。PC将所建立的初始的最近文档列表同步至服务器。
S202,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
S203,服务器在自身的存储空间中保存所接收到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
步骤S201-S203描述的是第一终端向服务器同步初始的最近文档列表的过程。服务器接收到PC同步的初始的最近文档列表,会在自己的存储空间中保存该PC同步的初始的最近文档列表。
S204,第一终端显示收纳盒窗口,并在所述收纳盒窗口中输出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其中,所述收纳盒窗口中设有绑定控件。
最近文档列表类似于一个收纳盒,将PC侧所有最近文档的索引统一收录起来,方便用户对最近文档进行浏览、访问、编辑等统一管理。本步骤中,PC显示收纳盒窗口,在该收纳盒窗口中输出PC侧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用户通过浏览PC所显示的收纳盒窗口中的最近文档列表,能够直观、清楚地知悉最近在PC侧访问了哪些文档,以及通过什么方式(如通过即时通信应用程序接收,或通过浏览器下载等等)访问了这些文档。当用户需要再次访问某一个最近文档时,可以直接点击该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索引,快速开启相应的最近文档进行访问操作,操作便捷且访问效率高。其中,收纳盒窗口可以是显示于PC桌面上的一个窗口,该收纳盒窗口可以随用户的拖动而沿PC桌面上移动,并且可以随用户的操作进行折叠或展开,当收纳盒窗口被折叠时,其内的最近文档列表则被隐藏;当收纳盒窗口被展开时,其内的最近文档列表被输出显示,通过收纳盒窗口输出最近文档列表的方式形象直观,更方便用户对该最近文档列表进行便捷管理。收纳盒窗口上设有绑定控件,若PC与手机尚未建立绑定关系,那么通过触发该绑定控件则可触发建立PC与手机之间的绑定关系的流程。请一并参见图4a,收纳盒窗口显示于PC的桌面右侧,收纳盒窗口中显示最近文档列表,最近文档列表的每一项为一个最近文档的索引,PC侧的最近文档的索引全部收纳在最近文档列表中,并会按照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的倒序排列。用户可以在PC桌面的收纳盒窗口中快速找到并打开任一个最近文档。再请参见图4a,若点击收纳盒窗口的左下侧的头像位置,将会在PC桌面上显示图4a左侧所示的绑定提示窗口,该绑定提示窗口中设有“安全绑定”按钮,该“安全绑定”按钮即为绑定控件。
S205,若检测到对所述绑定控件的触发操作,第一终端输出包括绑定图形码的用户界面。
S206,第二终端扫描所述第一终端输出的绑定图形码,并解析得到所述绑定图形码的标识。
S207,第一终端检测到第二终端扫描所述绑定图形码,则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绑定请求,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携带所述绑定图形码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
S208,第二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绑定请求,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携带所述绑定图形码的标识及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
S209,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
S210,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绑定请求。
S211,服务器对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绑定图形码的标识及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的绑定图形码的标识进行校验。
S212,若校验成功,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
步骤S205-S212描述了建立PC与手机之间的绑定关系的过程。其中,终端的标识可以为终端的硬件标识,如序列号、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地址等等,也可以是终端侧的用户标识,如即时通信号码、手机号码、email号码等等。当用户点击图4a所示的“安全绑定”按钮则发起了针对所述绑定控件的触发操作,那么参见图4b,PC输出一个包括绑定图形码的用户界面,并在该用户界面中输出相关的操作提示,如图4b,操作提示可以为“请使用手机扫码绑定”;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若手机侧的文档处理程序是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m,那么操作提示还可以为“请使用手机的应用程序m中的扫一扫扫码绑定”;若手机侧的文档处理程序是已有应用程序中的一个插件程序,例如微信中的一个小程序,那么操作提示还可以为“请使用手机中的微信扫一扫扫码绑定,以在小程序内允许权限”。当用户使用手机扫描PC中的绑定图形码之后,PC会向服务器发送第一绑定请求,该第一绑定请求中携带绑定图形码的标识;手机也会向服务器发送第二绑定请求,该第二绑定请求中携带解析得到的绑定图形码的标识;服务器接收到二者的绑定请求之后,将二者的绑定请求中携带的绑定图形码的标识进行比对校验,若标识比对一致,则校验通过,表明PC与手机请求相互绑定,那么服务器就会建立手机与PC之间的绑定关系,该绑定关系存储于服务器的存储空间中,并向手机与PC分别发送绑定成功提示。手机与PC分别输出如图4c所示的绑定成功提示。
可选地,如果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或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解绑请求,服务器解除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所述解绑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具体实现中,PC与手机均可以提供解绑控件,当用户在PC或手机上触发解绑控件的操作时,则可向服务器发送解绑请求,从而由服务器解除PC与手机之间的绑定。
S213,第一终端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中的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所述第一文档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任一个文档。
S214,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索引更新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
S215,第一终端输出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
S216,第一终端将所述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索引传输至服务器,
S217,服务器接收第一终端传输的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
本实施例的步骤S213-S217可以参见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1-S105,在此不赘述。
S218,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
云数据库是一个提供文档云存储服务的平台,其与服务器相连接,用于根据服务器的指令对终端上传的文档进行存储处理,以及根据服务器的指令将云端的文档进行下载处理。一般地,云数据库会根据具体的服务策略提供云存储服务,服务策略对云存储服务的影响可以从云存储空间的大小、允许存储的文档的最大数据量、允许存储的文档数量、以及存储时长这些层面来反映,例如:某服务策略约定对各终端均衡提供云存储服务,那么云数据库可为请求云存储的各终端提供相同大小的云存储空间、允许存储的文档的最大数据量相同、允许存储相同数量的文档且设置相同的存储时长;再如:某服务策略约定按照终端用户的等级提供云存储服务,那么云数据库可能为VIP用户分配更大的云存储空间、允许存储更大数据量的文档的、允许存储更多的文档数量,及设置更长的存储时长;而为普通用户分配相对更小的云存储空间、允许存储更小数据量的文档、允许存储相对更少的文档数据,及设置相对更短的存储时长。需要说明的是,服务策略可以是云数据库预配置的,也可以是服务器侧配置好并传输给云数据库的。下面以服务策略约定对各终端均衡提供云存储服务为例进行说明,在此服务策略下,步骤S218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1-s14:
s11,服务器判断所述第一文档的数据量是否超过预设数据量阈值。
s12,若未超过,服务器定位所述云数据库为所述第一终端所分配的第一云存储空间。
s13,服务器检测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是否存在可用存储资源。
s14,若存在,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
步骤s11-s14中,预设数据量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可设定为50M;服务器判断第一文档的数据量是否超过50M,如果超过就认为该第一文档过大,无法对其提供云存储服务,那么此时服务器可执行步骤s16,向PC反馈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文档存储失败。如果第一文档未超过50M,服务器获取云数据库为PC分配的第一云存储空间的路径,根据该路径检测第一云存储空间是否存在可用资源,步骤s13的检测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001-s1004:
s1001,服务器检测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中已存储的文档数量是否达到预设数量阀值。
s1002,若未达到,服务器获取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的剩余存储量。
s1003,服务器比较所述第一文档的数据量与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的剩余存储量之间的大小。
s1004,若所述第一文档的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的剩余存储量,则确定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存在可用存储资源。
步骤s1001-s1004中,预设数量阀值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设定为85个。服务器首先检测第一云存储空间中是否已经存储了85个文档,如果已达到85个,表明第一云存储空间中已存储的文档数量达到上限,无法再提供云存储服务,则服务器转入执行步骤s16,向PC反馈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文档存储失败。如果没达到85个,比较第一文档的数据量是否小于第一云存储空间的剩余存储量,例如设第一文档为50M,第一云存储空间还剩余52M的存储空间,那么此时认为第一云存储空间存在可用存储资源以用于存储第一文档,则转入执行步骤s14,将第一文档存储至第一云存储空间。若设第一文档为50M,第一云存储空间还剩余40M的存储空间,那么此时认为第一云存储空间不存在足够存储第一文档的可用存储资源,服务器转入执行步骤s16,向PC反馈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文档存储失败,之后转入步骤S223。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可靠性,步骤s1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001-s2002:
s2001,服务器采用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文档进行加密处理。
s2002,服务器将加密处理后的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
在步骤s2001-s2002中,服务器采用加密算法对第一文档进行加密后传输至云存储空间,这可保证第一文档的传输可靠性。另外,云数据库也可以采用加密算法对第一文档进行加密后再存储,这样可以保证第一文档的存储安全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加密算法可包括但不限于:哈希算法、异或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等等。
可选地,步骤s14之后成功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之后,服务器还可执行步骤s15,向PC反馈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文档存储成功,之后转入步骤S219。
S219,第一终端若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一通知消息,记录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的接收时间,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文档存储成功。
S220,第一终端将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的接收时间确定为所述第一文档的上传完成时间。
S221,第一终端根据所述第一文档的上传完成时间生成上传成功提示信息。
S222,第一终端在最近文档列表中输出所述上传成功提示信息;之后转入步骤S225。
请一并参见图3c,步骤S219-S222描述的是当第一文档上传成功后,PC在最近文档列表中输出上传成功提示信息的过程。请一并参见图4d,在最近文档列表中第一文档的角标会有提示(参见图中箭头所示位置),同时最近文档列表的左下侧位置(参见图中虚线框所示位置)输出上传成功提示信息。
S223,第一终端若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二通知消息,生成上传失败提示信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文档存储失败。
S224,所述第一终端在最近文档列表中输出所述上传失败提示信息。
步骤S223-S224描述的是当第一文档上传失败后,PC在最近文档列表中输出上传失败提示信息的过程,该上传失败提示信息同样可以在图4d所示的最近文档列表的左下侧位置(参见图中虚线框所示位置)输出。
S225,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索引更新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
S226,服务器将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同步传输至与所述第一终端相绑定的第二终端。
S227,第二终端接收服务器同步传输的最近文档列表。
S228,第二终端显示所接收到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请一并参见图4e,手机显示的最近文档列表与PC所显示的最近文档列表一致。
S229,第二终端在检测到对所述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第一索引的选择操作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所述文档获取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并返回所述第一文档。
S230,服务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时,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
S231,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
S232,第二终端输出所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一文档。
本实施例的步骤S225-S232可以参考图2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107-S114,在此不赘述。
S233,第一终端当监测到所述第一文档或所述第一索引发生变更时,获取变更内容。
S234,第一终端根据所述变更内容更新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
S235,第一终端将所述变更内容传输至所述服务器。
S236,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传输的变更内容,所述变更内容是所述第一终端在监测到所述第一文档或所述第一索引发生变更时所获取的内容。
S237,服务器根据所述变更内容对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进行同步变更。
S238,服务器将同步变更后的最近文档列表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
S239,第二终端接收所述服务器所传输的根据变更内容同步变更后的最近文档列表。
S240,第二终端采用所接收到的同步变更后的最近文档列表替换所述第二终端已有的最近文档列表。
S241,第二终端显示替换后的最近文档列表。
S242,服务器根据所述变更内容对所述云数据库中已存储的所述第一文档进行同步变更。
步骤S233-S242描述的是当PC侧发现第一文档或第一索引发生变更时,例如:由于用户对第一文档进行编辑而产生内容变更,或者由于用户对第一文档的再次访问使得最近一次访问时间发生变更,从而引起第一索引发生变更;PC、手机、服务器以及云数据库之间根据变更进行同步更新的过程,此过程能够保持PC、手机、服务器之间的最近文档列表始终一致,并且能够保证云数据库所存储的第一文档的准确性。
S243,若检测到将所述第一文档分享至目标终端的分享操作,第二终端获取所述第一索引及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
步骤S24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1-s22:
s21,第二终端指引所述目标终端输出重定向页面,所述重定向页面包括分享图形码。
s22,第二终端扫描所述分享图形码以获取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
S244,第二终端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文档分享请求,所述文档分享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索引及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
S245,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文档分享请求,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
步骤S243-S245描述的是手机将第一文档分享至目标终端的过程。请一并参见图4f,手机提供分享选项,此分享选项包括“分享至好友”及“发送至电脑”两个选项,如果用户点击“分享至好友”,那么手机直接将第一文档通过即时通信应用程序发送至用户所选择分享的目标好友。如果用户点击“发送至电脑”,那么可进入步骤S243-S245的分享过程,此时电脑即为目标终端,该电脑是指区别于与手机相绑定的PC的另一台电脑。请一并参见图4f,手机执行步骤s21输出指引,提示在目标终端(电脑)浏览器打开一个重定向页面(doc.qq.com)。参见图4g,电脑打开重定向页面后该页面中显示一个分享图形码,手机执行步骤s22扫描所述分享图形码可以获得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之后,手机向服务器发送文档分享请求,该文档分享请求中携带了电脑的标识及第一索引,服务器根据第一索引从云数据库下载第一文档并传输至电脑,请一并参见图4h,电脑显示由手机所分享的第一文档。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相绑定之后,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列表会被自动同步至第二终端,该同步过程后台进行,并不需要用户手动参与,操作简单便捷,文档同步效率高,实用性高;并且,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列表中所涉及的最近文档会被自动传输至云数据库进行存储,并可根据需要下载传输至第二终端中进行显示,从而实现了文档内容在终端之间的同步,在这个内容同步的过程中,文档的传输及存储均采用加密技术,双加密技术保证了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并且,当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或其索引发生变更时,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及服务器之间的最近文档列表会进行同步更新,以保证三者之间的最近文档列表的一致性,且发生变更的最近文档会被重新存储至云数据库中,保证云数据库中的最近文档的准确性。进一步,第二终端还可以将最近文档分享至除第一终端之外的目标终端,使得用户可以在目标终端中浏览最近文档,进一步提升了文档交互便捷性。
基于上述文档处理系统及文档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文档处理装置,该文档处理装置可以是运行于服务器中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并可分别与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进行通信交互,以为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提供文档处理服务。该文档处理装置可以被应用于图2-图3所示实施例的文档处理方法中,以用于执行服务器所涉及的相关步骤。请参见图5,该文档处理装置运行如下单元:
接收单元1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传输的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所述第一文档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任一个文档。
存储单元102,用于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
更新单元103,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索引更新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
同步单元104,用于将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同步传输至与所述第一终端相绑定的第二终端。
下载单元105,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输出。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单元102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第一文档的数据量是否超过预设数据量阈值;
若未超过,定位所述云数据库为所述第一终端所分配的第一云存储空间;
检测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是否存在可用存储资源;
若存在,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单元102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中已存储的文档数量是否达到预设数量阀值;
若未达到,获取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的剩余存储量;
比较所述第一文档的数据量与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的剩余存储量之间的大小;
若所述第一文档的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的剩余存储量,则确定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存在可用存储资源。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存储单元102具体用于:
采用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文档进行加密处理;
将加密处理后的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文档处理装置还运行如下单元:
通知单元106,用于在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之后,向所述第一终端反馈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文档存储成功;以及,
若判断所述第一文档的数据量超过预设数据量阈值,或检测到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不存在可用存储资源,向所述第一终端反馈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文档存储失败。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文档处理装置还运行如下单元:
保存单元107,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并在所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中保存所接收到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
其中,所述最近文档列表用于收录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文档的索引;所述索引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多种:名称、数据量大小、格式、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及来源;所述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索引按照最近文档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的倒序排列。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文档处理装置还运行如下单元:
绑定处理单元108,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是由所述第一终端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扫描所述第一终端输出的绑定图形码时所发送的请求,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携带所述绑定图形码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绑定请求,所述第二绑定请求是由所述第二终端扫描所述第一终端输出的绑定图形码时所发送的请求,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携带所述绑定图形码的标识及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
对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绑定图形码的标识及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的绑定图形码的标识进行校验;
若校验成功,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绑定处理单元108还用于: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或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解绑请求,解除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所述解绑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更新单元103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传输的变更内容,所述变更内容是所述第一终端在监测到所述第一文档或所述第一索引发生变更时所获取的内容;
根据所述变更内容对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进行同步变更,并将同步变更后的最近文档列表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以及,
所述存储单元102还用于根据所述变更内容对所述云数据库中已存储的所述第一文档进行同步变更。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下载单元105还用于: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文档分享请求,所述文档分享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一文档分享至目标终端,且所述文档分享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索引及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则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文档采用加密方式进行传输;和/或,所述变更内容采用加密方式进行传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2所示的文档处理方法涉及的步骤S105-S108、S112-S113可以是由图5所示的文档处理装置中的各个单元来执行的。例如,图2中所示的步骤S105、S106、S107、S108、S112-S113可以分别由图5中所示的接收单元101、存储单元102、更新单元103、同步单元104及下载单元105来执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3a-图3e所示的文档处理方法涉及的步骤S202-S203、S209-S212、S217-S218、S225-S226、S230-S231、S236-S238、S242、S245可以是由图5所示的文档处理装置中的各个单元来执行的。例如,图3a-图3e中所示的步骤S203-S203、S209-S212、S217、S218和S242、S225、S226、S230-S231与S245可以分别由图5中所示的保存单元107、绑定处理单元108、接收单元101、存储单元102、更新单元103、同步单元104及下载单元105来执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图5所示的文档处理装置中的各个单元可以分别或全部合并为一个或若干个另外的单元来构成,或者其中的某个(些)单元还可以再拆分为功能上更小的多个单元来构成,这可以实现同样的操作,而不影响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的实现。上述单元是基于逻辑功能划分的,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单元的功能也可以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或者多个单元的功能由一个单元实现。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文档处理装置也可以包括其它单元,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功能也可以由其它单元协助实现,并且可以由多个单元协作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相绑定之后,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列表会被自动同步至第二终端,该同步过程后台进行,并不需要用户手动参与,操作简单便捷,文档同步效率高,实用性高;并且,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列表中所涉及的最近文档会被自动传输至云数据库进行存储,并可根据需要下载传输至第二终端中进行显示,从而实现了文档内容在终端之间的同步,在这个内容同步的过程中,文档的传输及存储均采用加密技术,双加密技术保证了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并且,当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或其索引发生变更时,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及服务器之间的最近文档列表会进行同步更新,以保证三者之间的最近文档列表的一致性,且发生变更的最近文档会被重新存储至云数据库中,保证云数据库中的最近文档的准确性。进一步,第二终端还可以将最近文档分享至除第一终端之外的目标终端,使得用户可以在目标终端中浏览最近文档,进一步提升了文档交互便捷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示文档处理系统及文档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请参见图6,该服务器的内部结构至少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服务器内的处理器、通信接口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可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图6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通信接口是实现服务器与终端之间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处理器(或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是服务器的计算核心以及控制核心,其适于实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具体适于加载并执行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从而实现相应方法流程或相应功能;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处理器用于将第一终端上传的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并根据第一终端上传的第一索引更新预先所保存的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将更新后的最近文档列表同步传输至与第一终端相绑定的第二终端,以及根据第一索引从云数据库下载第一文档并传输至第二终端进行显示,等等。计算机存储介质(Memory)是服务器中的记忆设备,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既可以包括服务器的内置存储介质,当然也可以包括服务器所支持的扩展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提供存储空间,该存储空间存储了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并且,在该存储空间中还存放了适于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的一条或一条以上的指令,这些指令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计算机存储介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加载并执行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放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以实现上述图2-3所示方法流程中服务器所涉及的相应步骤;具体实现中,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第一终端传输的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所述第一文档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任一个文档;
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并根据所述第一索引更新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
将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同步传输至与所述第一终端相绑定的第二终端;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输出。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加载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执行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的步骤的过程中,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第一文档的数据量是否超过预设数据量阈值;
若未超过,定位所述云数据库为所述第一终端所分配的第一云存储空间;
检测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是否存在可用存储资源;
若存在,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加载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执行所述检测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是否存在可用存储资源的步骤的过程中,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检测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中已存储的文档数量是否达到预设数量阀值;
若未达到,获取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的剩余存储量;
比较所述第一文档的数据量与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的剩余存储量之间的大小;
若所述第一文档的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的剩余存储量,则确定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存在可用存储资源。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加载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执行所述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的步骤的过程中,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采用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文档进行加密处理;
将加密处理后的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加载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还执行如下步骤:
在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之后,向所述第一终端反馈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文档存储成功;
若判断所述第一文档的数据量超过预设数据量阈值,或检测到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不存在可用存储资源,向所述第一终端反馈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文档存储失败。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加载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执行所述接收第一终端传输的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的步骤之前,还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并在所述服务器的存储空间中保存所接收到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
其中,所述最近文档列表用于收录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文档的索引;所述索引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多种:名称、数据量大小、格式、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及来源;所述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索引按照最近文档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的倒序排列。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加载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还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是由所述第一终端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扫描所述第一终端输出的绑定图形码时所发送的请求,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携带所述绑定图形码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绑定请求,所述第二绑定请求是由所述第二终端扫描所述第一终端输出的绑定图形码时所发送的请求,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携带所述绑定图形码的标识及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
对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绑定图形码的标识及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的绑定图形码的标识进行校验;
若校验成功,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加载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还执行如下步骤: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或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解绑请求,解除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所述解绑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加载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还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传输的变更内容,所述变更内容是所述第一终端在监测到所述第一文档或所述第一索引发生变更时所获取的内容;
根据所述变更内容对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进行同步变更,并将同步变更后的最近文档列表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
根据所述变更内容对所述云数据库中已存储的所述第一文档进行同步变更。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加载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还执行如下步骤: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文档分享请求,所述文档分享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一文档分享至目标终端,且所述文档分享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索引及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则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文档采用加密方式进行传输;和/或,所述变更内容采用加密方式进行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相绑定之后,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列表会被自动同步至第二终端,该同步过程后台进行,并不需要用户手动参与,操作简单便捷,文档同步效率高,实用性高;并且,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列表中所涉及的最近文档会被自动传输至云数据库进行存储,并可根据需要下载传输至第二终端中进行显示,从而实现了文档内容在终端之间的同步,在这个内容同步的过程中,文档的传输及存储均采用加密技术,双加密技术保证了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并且,当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或其索引发生变更时,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及服务器之间的最近文档列表会进行同步更新,以保证三者之间的最近文档列表的一致性,且发生变更的最近文档会被重新存储至云数据库中,保证云数据库中的最近文档的准确性。进一步,第二终端还可以将最近文档分享至除第一终端之外的目标终端,使得用户可以在目标终端中浏览最近文档,进一步提升了文档交互便捷性。
基于上述文档处理系统及文档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文档处理装置,该文档处理装置可以是运行于第一终端中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例如该文档处理装置可以为第一终端中所安装并运行的文档处理客户端(Client),可与服务器基于CS协议进行交互,以获得服务器所提供的文档处理服务。该文档处理装置可以被应用于图2-图3所示实施例的文档处理方法中,以用于执行第一终端所涉及的相关步骤。请参见图7,该文档处理装置运行如下单元:
获取单元201,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中的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所述第一文档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任一个文档。
更新处理单元20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索引更新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并在所述第一终端中输出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
传输单元203,用于将所述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索引传输至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并根据所述第一索引同步更新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且将同步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同步传输至与所述第一终端相绑定的第二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时,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输出。
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文档处理装置还运行如下单元:
列表发送单元204,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在自身的存储空间中保存所述最近文档列表;
其中,所述最近文档列表用于收录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文档的索引;所述索引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多种:名称、数据量大小、格式、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及来源;所述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索引按照最近文档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的倒序排列。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文档处理装置还运行如下单元:
提示单元205,用于若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一通知消息,记录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的接收时间,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文档存储成功;
将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的接收时间确定为所述第一文档的上传完成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文档的上传完成时间生成上传成功提示信息;以及
在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中输出所述上传成功提示信息。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提示单元205还用于:
若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二通知消息,生成上传失败提示信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文档存储失败;
在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中输出所述上传失败提示信息。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更新处理单元202还用于:
当监测到所述第一文档或所述第一索引发生变更时,获取变更内容;
根据所述变更内容更新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并将所述变更内容传输至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变更内容对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进行同步变更,并将同步变更后的最近文档列表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文档处理装置还运行如下单元:
绑定处理单元206,用于在所述第一终端中显示收纳盒窗口,并在所述收纳盒窗口中输出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其中,所述收纳盒窗口中设有绑定控件;
若检测到对所述绑定控件的触发操作,输出包括绑定图形码的用户界面;
当检测到第二终端扫描所述绑定图形码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绑定请求,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携带所述绑定图形码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一绑定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2所示的文档处理方法涉及的步骤S101-S104可以是由图7所示的文档处理装置中的各个单元来执行的。例如,图2中所示的步骤S101、S102-S103、S104可以分别由图7中所示的获取单元201、更新处理单元202及传输单元203来执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3a-图3e所示的文档处理方法涉及的步骤S201、S204-S205、S207、S213-S216、S219-S224、可以是由图7所示的文档处理装置中的各个单元来执行的。例如,图3a-图3e中所示的步骤S201、S204-S205和S207、S213、S214-S215和S233-S235、S216、S219-S224可以分别由图7中所示的列表发送单元204、绑定处理单元206、获取单元201、更新处理单元202、传输单元203及提示单元205来执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图7所示的文档处理装置中的各个单元可以分别或全部合并为一个或若干个另外的单元来构成,或者其中的某个(些)单元还可以再拆分为功能上更小的多个单元来构成,这可以实现同样的操作,而不影响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的实现。上述单元是基于逻辑功能划分的,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单元的功能也可以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或者多个单元的功能由一个单元实现。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文档处理装置也可以包括其它单元,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功能也可以由其它单元协助实现,并且可以由多个单元协作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相绑定之后,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列表会被自动同步至第二终端,该同步过程后台进行,并不需要用户手动参与,操作简单便捷,文档同步效率高,实用性高;并且,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列表中所涉及的最近文档会被自动传输至云数据库进行存储,并可根据需要下载传输至第二终端中进行显示,从而实现了文档内容在终端之间的同步,在这个内容同步的过程中,文档的传输及存储均采用加密技术,双加密技术保证了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并且,当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或其索引发生变更时,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及服务器之间的最近文档列表会进行同步更新,以保证三者之间的最近文档列表的一致性,且发生变更的最近文档会被重新存储至云数据库中,保证云数据库中的最近文档的准确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示文档处理系统及文档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可以是图1所示系统中的第一终端。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一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膝上型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之类的其它便携式设备。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并非便携式通信设备,而是台式计算机(如PC、台式电脑)。请参见图8,该第一终端的内部结构至少包括处理器、用户接口、通信接口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第一终端内的处理器、用户接口、通信接口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可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图8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用户接口是实现用户与第一终端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其具体体现可以包括用于输出的显示屏(Display)以及用于输入的键盘(Keyboard)等等,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键盘既可以为实体键盘,也可以为触屏虚拟键盘,还可以为实体与触屏虚拟相结合的键盘。然而,应当理解的是,用户接口还可以包括诸如鼠标和/或控制杆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物理用户接口设备。处理器(或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是第一终端的计算核心以及控制核心,其适于实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具体适于加载并执行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从而实现相应方法流程或相应功能;例如:CPU可以用于解析用户向终端所发送的开关机指令,并控制第一终端进行开关机操作;再如:CPU可以在第一终端内部结构之间传输各类交互数据,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的处理器可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中的最近文档(如第一文档)及其相关信息(如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根据第一索引更新最近文档列表,并输出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以及将第一文档及第一索引传输至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并根据所述第一索引同步更新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且将同步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同步传输至与所述第一终端相绑定的第二终端,等等。计算机存储介质(Memory)是第一终端中的记忆设备,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既可以包括第一终端的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当然也可以包括终端所支持的扩展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提供存储空间,该存储空间存储了第一终端的操作系统。并且,在该存储空间中还存放了适于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的一条或一条以上的指令,这些指令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计算机存储介质。
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一终端还可支持各种应用程序,例如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绘图应用程序、演示应用程序、文字处理应用程序、网站创建应用程序、盘刻录应用程序、电子表格应用程序、游戏应用程序、电话应用程序、视频会议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即时消息收发应用程序、锻炼支持应用程序、照片管理应用程序、数码相机应用程序、数字摄影机应用程序、web浏览应用程序、数字音乐播放器应用程序和/或数字视频播放器应用程序。可以在第一终端上执行的各种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诸如触摸敏感表面的至少一个公共物理用户接口设备。可以在应用程序之间和/或相应应用程序内调整和/或改变触摸敏感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以及终端上显示的相应信息。这样,第一终端的公共物理架构(例如,触摸敏感表面)可以支持具有对用户而言直观且透明的用户界面的各种应用程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加载并执行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放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以实现上述图2-图3所示方法流程中第一终端所涉及的相应步骤;具体实现中,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下步骤: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中的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所述第一文档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任一个文档;
根据所述第一索引更新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并在所述第一终端中输出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
将所述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索引传输至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并根据所述第一索引同步更新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且将同步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同步传输至与所述第一终端相绑定的第二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时,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输出。
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加载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执行所述将所述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索引传输至服务器的步骤之前,还执行如下步骤:
将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在自身的存储空间中保存所述最近文档列表;
其中,所述最近文档列表用于收录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文档的索引;所述索引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多种:名称、数据量大小、格式、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及来源;所述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索引按照最近文档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的倒序排列。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加载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执行所述将所述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索引传输至服务器的步骤之后,还执行如下步骤:
若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一通知消息,记录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的接收时间,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文档存储成功;
将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的接收时间确定为所述第一文档的上传完成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文档的上传完成时间生成上传成功提示信息;
在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中输出所述上传成功提示信息。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加载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执行所述将所述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索引传输至服务器的步骤之后,还执行如下步骤:
若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二通知消息,生成上传失败提示信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文档存储失败;
在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中输出所述上传失败提示信息。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加载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还执行如下步骤:
当监测到所述第一文档或所述第一索引发生变更时,获取变更内容;
根据所述变更内容更新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并将所述变更内容传输至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变更内容对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进行同步变更,并将同步变更后的最近文档列表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加载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还执行如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终端中显示收纳盒窗口,并在所述收纳盒窗口中输出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其中,所述收纳盒窗口中设有绑定控件;
若检测到对所述绑定控件的触发操作,输出包括绑定图形码的用户界面;
当检测到第二终端扫描所述绑定图形码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绑定请求,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携带所述绑定图形码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一绑定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相绑定之后,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列表会被自动同步至第二终端,该同步过程后台进行,并不需要用户手动参与,操作简单便捷,文档同步效率高,实用性高;并且,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列表中所涉及的最近文档会被自动传输至云数据库进行存储,并可根据需要下载传输至第二终端中进行显示,从而实现了文档内容在终端之间的同步,在这个内容同步的过程中,文档的传输及存储均采用加密技术,双加密技术保证了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并且,当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或其索引发生变更时,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及服务器之间的最近文档列表会进行同步更新,以保证三者之间的最近文档列表的一致性,且发生变更的最近文档会被重新存储至云数据库中,保证云数据库中的最近文档的准确性。
基于上述文档处理系统及文档处理方法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文档处理装置,该文档处理装置可以是运行于第二终端中的一个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例如该文档处理装置可以为第二终端中所安装并运行的一个独立的应用程序,或者为运行于第二终端中已有应用程序中的一个插件程序(如微信中的最近文档随身小程序);该文档处理装置可与服务器基于CS协议进行交互,以获得服务器所提供的文档处理服务。该文档处理装置可以被应用于图2-图3所示实施例的文档处理方法中,以用于执行第二终端所涉及的相关步骤。请参见图9,该文档处理装置运行如下单元:
同步接收单元301,用于接收服务器同步传输的最近文档列表,其中,所述最近文档列表是由所述服务器在将与所述第二终端相绑定的第一终端上传的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并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上传的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更新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之后同步传输的。
显示单元302,用于显示所接收到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
请求单元303,用于在检测到对所述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第一索引的选择操作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所述文档获取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并返回所述第一文档。
文档输出单元304,用于输出所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一文档。
一种实施方式中,该文档处理装置还包括:
绑定处理单元305,用于扫描所述第一终端输出的绑定图形码,并解析得到所述绑定图形码的标识;以及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绑定请求,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携带所述绑定图形码的标识及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绑定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请求单元303还用于:
若检测到将所述第一文档分享至目标终端的分享操作,获取所述第一索引及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文档分享请求,所述文档分享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索引及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文档分享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请求单元303具体用于:
指引所述目标终端输出重定向页面,所述重定向页面包括分享图形码;
扫描所述分享图形码以获取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同步接收单元301还用于:
若所述第一文档或所述第一索引发生变更,接收所述服务器所传输的根据变更内容同步变更后的最近文档列表;
采用所接收到的同步变更后的最近文档列表替换所述第二终端已有的最近文档列表;
所述显示单元302还用于显示替换后的最近文档列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2所示的文档处理方法涉及的步骤S109-S111、S114可以是由图9所示的文档处理装置中的各个单元来执行的。例如,图2中所示的步骤S109、S110、S111、S114可以分别由图9中所示的同步接收单元301、显示单元302、请求单元303及文档输出单元304来执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3a-图3e所示的文档处理方法涉及的步骤S206、S208、S227-S229、S232、S239-S241、S243-S244可以是由图9所示的文档处理装置中的各个单元来执行的。例如,图3a-图3e中所示的步骤S206和S208、S204-S205和S207、S227和S239-S240、S228和S241、S229和S243-S244、S232可以分别由图9中所示的绑定处理单元305、同步接收单元301、显示单元302、请求单元303及文档输出单元304来执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图9所示的文档处理装置中的各个单元可以分别或全部合并为一个或若干个另外的单元来构成,或者其中的某个(些)单元还可以再拆分为功能上更小的多个单元来构成,这可以实现同样的操作,而不影响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技术效果的实现。上述单元是基于逻辑功能划分的,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单元的功能也可以由多个单元来实现,或者多个单元的功能由一个单元实现。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文档处理装置也可以包括其它单元,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功能也可以由其它单元协助实现,并且可以由多个单元协作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相绑定之后,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列表会被自动同步至第二终端,该同步过程后台进行,并不需要用户手动参与,操作简单便捷,文档同步效率高,实用性高;并且,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列表中所涉及的最近文档会被自动传输至云数据库进行存储,并可根据需要下载传输至第二终端中进行显示,从而实现了文档内容在终端之间的同步,在这个内容同步的过程中,文档的传输及存储均采用加密技术,双加密技术保证了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并且,当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或其索引发生变更时,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及服务器之间的最近文档列表会进行同步更新,以保证三者之间的最近文档列表的一致性,且发生变更的最近文档会被重新存储至云数据库中,保证云数据库中的最近文档的准确性。进一步,第二终端还可以将最近文档分享至除第一终端之外的目标终端,使得用户可以在目标终端中浏览最近文档,进一步提升了文档交互便捷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所示文档处理系统及文档处理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可以是图1所示系统中的第二终端。具体实现中,本发明实施例中描述的第二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诸如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移动电话(手机)、膝上型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之类的其它便携式设备。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设备并非便携式通信设备,而是具有触摸敏感表面(例如,触摸屏显示器和/或触摸板)的台式计算机。请参见图10,该第二终端的内部结构至少包括处理器、用户接口、通信接口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第二终端内的处理器、用户接口、通信接口及计算机存储介质可通过总线或其他方式连接,在本发明实施例所示图10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其中,用户接口是实现用户与第二终端进行交互和信息交换的媒介,其具体体现可以包括用于输出的显示屏(Display)以及用于输入的键盘(Keyboard)等等,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键盘既可以为实体键盘,也可以为触屏虚拟键盘,还可以为实体与触屏虚拟相结合的键盘。然而,应当理解的是,用户接口还可以包括诸如鼠标和/或控制杆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物理用户接口设备。处理器(或称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是第二终端的计算核心以及控制核心,其适于实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具体适于加载并执行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从而实现相应方法流程或相应功能;例如:CPU可以用于解析用户向终端所发送的开关机指令,并控制第二终端进行开关机操作;再如:CPU可以在第二终端内部结构之间传输各类交互数据,等等。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终端的处理器可用于接收服务器同步传输的最近文档列表,显示所接收到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在检测到对所述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第一索引的选择操作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以及接收并输出所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一文档,等等。计算机存储介质(Memory)是第二终端中的记忆设备,用于存放程序和数据。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存储介质既可以包括第二终端的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当然也可以包括终端所支持的扩展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提供存储空间,该存储空间存储了第二终端的操作系统。并且,在该存储空间中还存放了适于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的一条或一条以上的指令,这些指令可以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代码)。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计算机存储介质。
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二终端还可支持各种应用程序,例如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绘图应用程序、演示应用程序、文字处理应用程序、网站创建应用程序、盘刻录应用程序、电子表格应用程序、游戏应用程序、电话应用程序、视频会议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即时消息收发应用程序、锻炼支持应用程序、照片管理应用程序、数码相机应用程序、数字摄影机应用程序、web浏览应用程序、数字音乐播放器应用程序和/或数字视频播放器应用程序。可以在第二终端上执行的各种应用程序可以使用诸如触摸敏感表面的至少一个公共物理用户接口设备。可以在应用程序之间和/或相应应用程序内调整和/或改变触摸敏感表面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以及终端上显示的相应信息。这样,第二终端的公共物理架构(例如,触摸敏感表面)可以支持具有对用户而言直观且透明的用户界面的各种应用程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处理器加载并执行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放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以实现上述图2-图3所示方法流程中第二终端所涉及的相应步骤;具体实现中,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下步骤:
接收服务器同步传输的最近文档列表,其中,所述最近文档列表是由所述服务器在将与所述第二终端相绑定的第一终端上传的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并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上传的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更新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之后同步传输的;
显示所接收到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
在检测到对所述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第一索引的选择操作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所述文档获取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并返回所述第一文档;
输出所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一文档。
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加载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还执行如下步骤:
扫描所述第一终端输出的绑定图形码,并解析得到所述绑定图形码的标识;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绑定请求,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携带所述绑定图形码的标识及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绑定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加载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还执行如下步骤:
若检测到将所述第一文档分享至目标终端的分享操作,获取所述第一索引及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文档分享请求,所述文档分享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索引及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文档分享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加载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执行所述获取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的步骤中,具体执行如下步骤:
指引所述目标终端输出重定向页面,所述重定向页面包括分享图形码;
扫描所述分享图形码以获取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
再一种实施方式中,处理器加载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还执行如下步骤:
若所述第一文档或所述第一索引发生变更,接收所述服务器所传输的根据变更内容同步变更后的最近文档列表;
采用所接收到的同步变更后的最近文档列表替换所述第二终端已有的最近文档列表;
显示替换后的最近文档列表。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相绑定之后,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列表会被自动同步至第二终端,该同步过程后台进行,并不需要用户手动参与,操作简单便捷,文档同步效率高,实用性高;并且,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列表中所涉及的最近文档会被自动传输至云数据库进行存储,并可根据需要下载传输至第二终端中进行显示,从而实现了文档内容在终端之间的同步,在这个内容同步的过程中,文档的传输及存储均采用加密技术,双加密技术保证了传输和存储的安全性。并且,当第一终端的最近文档或其索引发生变更时,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及服务器之间的最近文档列表会进行同步更新,以保证三者之间的最近文档列表的一致性,且发生变更的最近文档会被重新存储至云数据库中,保证云数据库中的最近文档的准确性。进一步,第二终端还可以将最近文档分享至除第一终端之外的目标终端,使得用户可以在目标终端中浏览最近文档,进一步提升了文档交互便捷性。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9)
1.一种文档处理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所述最近文档列表由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用于收录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所有最近文档的索引;所述最近文档列表被显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收纳盒窗口中,所述收纳盒窗口是显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桌面上的一个窗口,当所述收纳盒窗口被拖动时沿所述第一终端的桌面移动,当所述收纳盒被折叠时,所述收纳盒窗口内的最近文档列表被隐藏;当所述收纳盒窗口被展开时,所述收纳盒内的最近文档列表被输出显示;通过所述收纳盒窗口中所显示的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索引能够对相应的最近文档进行访问操作;
接收第一终端传输的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所述第一文档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任一个文档,且所述第一文档是指能够引起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发生更新变化的文档;
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并根据所述第一索引更新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
将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同步传输至与所述第一终端相绑定的第二终端;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输出;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文档分享请求,所述文档分享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一文档分享至目标终端,且所述文档分享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索引及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则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其中,所述目标终端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之外的终端;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是在所述第二终端在检测到将所述第一文档分享至目标终端的分享操作之后,指引所述目标终端输出重定向页面,所述重定向页面包括分享图形码,由所述第二终端扫描所述分享图形码获取到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文档的数据量是否超过预设数据量阈值;
若未超过,定位所述云数据库为所述第一终端所分配的第一云存储空间;
检测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是否存在可用存储资源;
若存在,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是否存在可用存储资源,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中已存储的文档数量是否达到预设数量阀值;
若未达到,获取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的剩余存储量;
比较所述第一文档的数据量与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的剩余存储量之间的大小;
若所述第一文档的数据量小于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的剩余存储量,则确定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存在可用存储资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包括:
采用加密算法对所述第一文档进行加密处理;
将加密处理后的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之后,向所述第一终端反馈第一通知消息,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文档存储成功;
若判断所述第一文档的数据量超过预设数据量阈值,或检测到所述第一云存储空间不存在可用存储资源,向所述第一终端反馈第二通知消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文档存储失败。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引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多种:名称、数据量大小、格式、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及来源;所述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索引按照最近文档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的倒序排列。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绑定请求,所述第一绑定请求是由所述第一终端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终端扫描所述第一终端输出的绑定图形码时所发送的请求,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携带所述绑定图形码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
接收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第二绑定请求,所述第二绑定请求是由所述第二终端扫描所述第一终端输出的绑定图形码时所发送的请求,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携带所述绑定图形码的标识及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
对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的绑定图形码的标识及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的绑定图形码的标识进行校验;
若校验成功,根据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或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解绑请求,解除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所述解绑请求携带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与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传输的变更内容,所述变更内容是所述第一终端在监测到所述第一文档或所述第一索引发生变更时所获取的内容;
根据所述变更内容对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进行同步变更,并将同步变更后的最近文档列表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
根据所述变更内容对所述云数据库中已存储的所述第一文档进行同步变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文档采用加密方式进行传输;和/或,所述变更内容采用加密方式进行传输。
11.一种文档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发送至服务器;所述最近文档列表由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用于收录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所有最近文档的索引;所述最近文档列表被显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收纳盒窗口中,所述收纳盒窗口是显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桌面上的一个窗口,当所述收纳盒窗口被拖动时沿所述第一终端的桌面移动,当所述收纳盒被折叠时,所述收纳盒窗口内的最近文档列表被隐藏;当所述收纳盒窗口被展开时,所述收纳盒内的最近文档列表被输出显示;通过所述收纳盒窗口中所显示的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索引能够对相应的最近文档进行访问操作;
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中的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所述第一文档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任一个文档,且所述第一文档是指能够引起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发生更新变化的文档;
根据所述第一索引更新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并在所述第一终端中输出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
将所述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索引传输至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并根据所述第一索引同步更新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且将同步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同步传输至与所述第一终端相绑定的第二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时,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输出;并且使得,若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文档分享请求,所述文档分享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一文档分享至目标终端,且所述文档分享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索引及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服务器则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其中,所述目标终端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之外的终端;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是在所述第二终端在检测到将所述第一文档分享至目标终端的分享操作之后,指引所述目标终端输出重定向页面,所述重定向页面包括分享图形码,由所述第二终端扫描所述分享图形码获取到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索引包括以下任一种或多种:名称、数据量大小、格式、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及来源;所述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索引按照最近文档最近一次被访问的时间的倒序排列。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索引传输至服务器之后,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一通知消息,记录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的接收时间,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文档存储成功;
将所述第一通知消息的接收时间确定为所述第一文档的上传完成时间;
根据所述第一文档的上传完成时间生成上传成功提示信息;
在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中输出所述上传成功提示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索引传输至服务器之后,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服务器反馈的第二通知消息,生成上传失败提示信息,所述第二通知消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文档存储失败;
在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中输出所述上传失败提示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监测到所述第一文档或所述第一索引发生变更时,获取变更内容;
根据所述变更内容更新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并将所述变更内容传输至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变更内容对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进行同步变更,并将同步变更后的最近文档列表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
16.如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终端中显示收纳盒窗口,并在所述收纳盒窗口中输出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其中,所述收纳盒窗口中设有绑定控件;
若检测到对所述绑定控件的触发操作,输出包括绑定图形码的用户界面;
当检测到第二终端扫描所述绑定图形码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一绑定请求,所述第一绑定请求中携带所述绑定图形码的标识及所述第一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一绑定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
17.一种文档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服务器同步传输的更新后的最近文档列表,其中,所述最近文档列表是由所述服务器在将与所述第二终端相绑定的第一终端上传的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并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上传的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更新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之后同步传输的;所述第一文档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任一个文档,且所述第一文档是指能够引起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发生更新变化的文档;所述最近文档列表由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用于收录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所有最近文档的索引;所述最近文档列表被显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收纳盒窗口中,所述收纳盒窗口是显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桌面上的一个窗口,当所述收纳盒窗口被拖动时沿所述第一终端的桌面移动,当所述收纳盒被折叠时,所述收纳盒窗口内的最近文档列表被隐藏;当所述收纳盒窗口被展开时,所述收纳盒内的最近文档列表被输出显示;通过所述收纳盒窗口中所显示的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索引能够对相应的最近文档进行访问操作;
显示所接收到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
在检测到对所述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第一索引的选择操作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所述文档获取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并返回所述第一文档;
输出所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一文档;
若检测到将所述第一文档分享至目标终端的分享操作,获取所述第一索引;所述目标终端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之外的终端;
指引所述目标终端输出重定向页面,所述重定向页面包括分享图形码;
扫描所述分享图形码以获取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文档分享请求,所述文档分享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索引及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文档分享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扫描所述第一终端输出的绑定图形码,并解析得到所述绑定图形码的标识;
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第二绑定请求,所述第二绑定请求中携带所述绑定图形码的标识及所述第二终端的标识,所述第二绑定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建立所述第一终端与所述第二终端之间的绑定关系。
19.如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文档或所述第一索引发生变更,接收所述服务器所传输的根据变更内容同步变更后的最近文档列表;
采用所接收到的同步变更后的最近文档列表替换所述第二终端已有的最近文档列表;
显示替换后的最近文档列表。
20.一种文档处理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所述最近文档列表由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用于收录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所有最近文档的索引;所述最近文档列表被显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收纳盒窗口中,所述收纳盒窗口是显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桌面上的一个窗口,当所述收纳盒窗口被拖动时沿所述第一终端的桌面移动,当所述收纳盒被折叠时,所述收纳盒窗口内的最近文档列表被隐藏;当所述收纳盒窗口被展开时,所述收纳盒内的最近文档列表被输出显示;通过所述收纳盒窗口中所显示的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索引能够对相应的最近文档进行访问操作;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传输的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所述第一文档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任一个文档,且所述第一文档是指能够引起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发生更新变化的文档;
存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
更新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索引更新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
同步单元,用于将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同步传输至与所述第一终端相绑定的第二终端;
下载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输出;
所述下载单元,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文档分享请求,所述文档分享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一文档分享至目标终端,且所述文档分享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索引及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则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其中,所述目标终端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之外的终端;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是在所述第二终端在检测到将所述第一文档分享至目标终端的分享操作之后,指引所述目标终端输出重定向页面,所述重定向页面包括分享图形码,由所述第二终端扫描所述分享图形码获取到的。
2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所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文档处理方法。
22.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适于实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以及,
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所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文档处理方法。
23.一种文档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列表发送单元,用于将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发送至服务器;所述最近文档列表由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用于收录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所有最近文档的索引;所述最近文档列表被显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收纳盒窗口中,所述收纳盒窗口是显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桌面上的一个窗口,当所述收纳盒窗口被拖动时沿所述第一终端的桌面移动,当所述收纳盒被折叠时,所述收纳盒窗口内的最近文档列表被隐藏;当所述收纳盒窗口被展开时,所述收纳盒内的最近文档列表被输出显示;通过所述收纳盒窗口中所显示的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索引能够对相应的最近文档进行访问操作;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第一终端中的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所述第一文档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任一个文档,且所述第一文档是指能够引起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发生更新变化的文档;
更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索引更新所述第一终端所保存的最近文档列表,并在所述第一终端中输出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
传输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文档及所述第一索引传输至服务器,以使得所述服务器将所述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并根据所述第一索引同步更新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且将同步更新后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同步传输至与所述第一终端相绑定的第二终端,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时,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第二终端进行输出;并且使得,若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的文档分享请求,所述文档分享请求用于请求将所述第一文档分享至目标终端,且所述文档分享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索引及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服务器则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其中,所述目标终端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之外的终端;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是在所述第二终端在检测到将所述第一文档分享至目标终端的分享操作之后,指引所述目标终端输出重定向页面,所述重定向页面包括分享图形码,由所述第二终端扫描所述分享图形码获取到的。
24.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所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文档处理方法。
2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适于实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以及,
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所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文档处理方法。
26.一种文档处理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同步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同步传输的更新后的最近文档列表,其中,所述最近文档列表是由所述服务器在将与所述第二终端相绑定的第一终端上传的第一文档存储至云数据库,并根据所述第一终端上传的所述第一文档的第一索引更新所述服务器所保存的所述第一终端对应的最近文档列表之后同步传输的;所述第一文档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任一个文档,且所述第一文档是指能够引起所述最近文档列表发生更新变化的文档;所述最近文档列表由所述第一终端建立,用于收录所述第一终端中在预设最近时间段内被访问过的所有最近文档的索引;所述最近文档列表被显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收纳盒窗口中,所述收纳盒窗口是显示于所述第一终端的桌面上的一个窗口,当所述收纳盒窗口被拖动时沿所述第一终端的桌面移动,当所述收纳盒被折叠时,所述收纳盒窗口内的最近文档列表被隐藏;当所述收纳盒窗口被展开时,所述收纳盒内的最近文档列表被输出显示;通过所述收纳盒窗口中所显示的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索引能够对相应的最近文档进行访问操作;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接收到的所述最近文档列表;
请求单元,用于在检测到对所述最近文档列表中的第一索引的选择操作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携带所述第一索引的文档获取请求,所述文档获取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并返回所述第一文档;
文档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所述服务器返回的所述第一文档;
所述请求单元,还用于若检测到将所述第一文档分享至目标终端的分享操作,获取所述第一索引;所述目标终端是指所述第一终端之外的终端;指引所述目标终端输出重定向页面,所述重定向页面包括分享图形码;扫描所述分享图形码以获取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以及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文档分享请求,所述文档分享请求中携带所述第一索引及所述目标终端的标识,所述文档分享请求用于请求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索引从所述云数据库中下载所述第一文档,并将所述第一文档传输至所述目标终端。
2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所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7-19任一项所述的文档处理方法。
2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适于实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以及,
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所述一条或一条以上指令适于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7-19任一项所述的文档处理方法。
29.一种文档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服务器、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第一终端、以及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第二终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96508.4A CN108306966B (zh) | 2018-01-31 | 2018-01-31 | 文档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服务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96508.4A CN108306966B (zh) | 2018-01-31 | 2018-01-31 | 文档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服务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06966A CN108306966A (zh) | 2018-07-20 |
CN108306966B true CN108306966B (zh) | 2022-01-21 |
Family
ID=62850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096508.4A Active CN108306966B (zh) | 2018-01-31 | 2018-01-31 | 文档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服务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306966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65789A (zh) * | 2018-05-22 | 2018-11-06 | 北京翔云在线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 智能开户机器人及开户方法 |
CN110224920B (zh) * | 2019-04-23 | 2022-02-01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分享方法及终端设备 |
CN111262776B (zh) * | 2020-01-10 | 2021-05-07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发送通知消息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CN113422841B (zh) * | 2021-08-20 | 2022-03-11 | 江苏中威科技软件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ofd文件植入通讯工具进行阅读交流指挥的方法 |
CN114172744B (zh) * | 2022-01-12 | 2024-10-01 | 深圳市安田数据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多个服务器间的数据传输系统及数据传输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4040470A1 (en) * | 2002-10-29 | 2004-05-13 | Nokia Corporation | Data synchronization |
CN102333076A (zh) * | 2011-07-21 | 2012-01-25 | 上海互联网软件有限公司 | 文件共享系统及方法、网络信息整合系统及方法 |
CN102882985A (zh) * | 2012-10-23 | 2013-01-16 | 上海够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云存储的文件共享方法 |
CN103023988A (zh) * | 2012-11-27 | 2013-04-03 | 北京金山云科技有限公司 | 文件同步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终端设备 |
CN103067466A (zh) * | 2012-12-20 | 2013-04-24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文件同步存储的客户端和方法 |
CN103475721A (zh) * | 2013-09-12 | 2013-12-25 |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数字资产的更新系统及其方法 |
CN104486388A (zh) * | 2014-12-03 | 2015-04-01 | 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云存储文件的访问方法和装置 |
CN106998490A (zh) * | 2017-04-18 | 2017-08-01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多媒体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31094B2 (ja) * | 2004-10-20 | 2011-02-16 | 株式会社日立ソリューションズ | コンテンツ表示システム |
US20140214556A1 (en) * | 2013-01-25 | 2014-07-31 | Tds Media Direct, Inc. | Directory delivery and management system |
CN105376318A (zh) * | 2015-11-23 | 2016-03-02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文件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
-
2018
- 2018-01-31 CN CN201810096508.4A patent/CN10830696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4040470A1 (en) * | 2002-10-29 | 2004-05-13 | Nokia Corporation | Data synchronization |
CN102333076A (zh) * | 2011-07-21 | 2012-01-25 | 上海互联网软件有限公司 | 文件共享系统及方法、网络信息整合系统及方法 |
CN102882985A (zh) * | 2012-10-23 | 2013-01-16 | 上海够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云存储的文件共享方法 |
CN103023988A (zh) * | 2012-11-27 | 2013-04-03 | 北京金山云科技有限公司 | 文件同步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终端设备 |
CN103067466A (zh) * | 2012-12-20 | 2013-04-24 |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文件同步存储的客户端和方法 |
CN103475721A (zh) * | 2013-09-12 | 2013-12-25 | 广东电子工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数字资产的更新系统及其方法 |
CN104486388A (zh) * | 2014-12-03 | 2015-04-01 | 深圳市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云存储文件的访问方法和装置 |
CN106998490A (zh) * | 2017-04-18 | 2017-08-01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一种多媒体数据同步方法及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06966A (zh) | 2018-07-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06966B (zh) | 文档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及服务器 | |
US11375345B2 (en) | Message extension app store | |
AU2018200253B2 (en) | Email integration with shared folder based integrated workspaces | |
JP6621543B2 (ja) | ハイブリッド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自動更新 | |
US9311071B2 (en) | Force upgrade of a mobile application via a server side configuration file | |
US9654428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social productivity using a history buffer | |
US8527549B2 (en) | Cloud based operating and virtual file system | |
US9003059B2 (en) | Running applications in an online or offline mode based on the availability of the connection to the remote web server | |
RU2666302C2 (ru) | Интерфейсы для прикладного программирования для курирования контента | |
US11308449B2 (en) | Storing metadata inside file to reference shared version of file | |
US10044773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of a multi-functional managing user interface for accessing a cloud-based platform via mobile devices | |
US8463740B2 (en) | Sharing files on a computer through use of URIs | |
US9311326B2 (en) | Virtual file system for automated data replication and review | |
US20130111336A1 (en) | Platform and application independent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ed file access and editing | |
US20130179799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tionable event generation for task delegation and management via a discussion forum in a web-based collaboration environment | |
US20140101310A1 (en) | Seamless access, editing, and creation of files in a web interface or mobile interface to a collaborative cloud platform | |
US20120166516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and maintaining virtual computing clouds | |
JP2016529599A (ja) | コンテンツクリップボードの同期 | |
JP2009508235A (ja) | 移動装置のためのデータ配布方法 | |
EP2698715A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nd utilizing a cloud service-based content shortcut object | |
JP2009510622A (ja) | モバイル装置に適合させたデータの仮想発行 | |
US20230410053A1 (en) | Discoverable collaboration teams | |
CN106357521A (zh) | 数据分享方法及装置 | |
US12099886B2 (en) | Techniques for performing clipboard-to-file paste operations | |
US10834233B2 (en) | Automatic mobile application redirec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