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302876B -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 Google Patents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302876B CN108302876B CN201711489269.0A CN201711489269A CN108302876B CN 108302876 B CN108302876 B CN 108302876B CN 201711489269 A CN201711489269 A CN 201711489269A CN 108302876 B CN108302876 B CN 10830287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supply
- air
- bevel gear
- baffle plate
- refriger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D—REFRIGERATORS; COLD ROOMS; ICE-BOXES; COOLING OR FREEZ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5D17/00—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 F25D17/04—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 F25D17/06—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 F25D17/062—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cooling fluids; Arrangements for circulating gas, e.g. air, within refrigerated spaces for circulating air, e.g. by convection by forced circulation in household refriger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d Air Circulating Systems And Constructional Details In Refrig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其中,分路送风装置包括:壳体,具有多个送风口;多个挡板,每个挡板可转动地安装于一个送风口处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多个传动组件,每个传动组件具有转动件、锥齿轮、离合机构和复位装置;转动件的一侧为与锥齿轮配合的非连续锥齿轮结构;锥齿轮经由离合机构连接于相应挡板;且离合机构配置成使相应挡板静止时不阻止锥齿轮和转动件的转动;复位装置安装于挡板,配置成在锥齿轮与转动件脱离啮合时,促使相应挡板回复到第一位置;和驱动装置。可方便对冷风的流路和流量进行统一调节,对冷风进行合理地分配,增强冰箱的保鲜性能和运行效率;且控制简单、调节方便,调节速度快,调节准确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储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背景技术
目前,风冷冰箱通过内置的蒸发器产生冷风,冷风通过风道循环流动至冰箱的各个储物间室实现制冷。对于风冷冰箱,食物的保鲜性能很大程度取决于储物间室内气流循环是否合理。如果冷风经风道随机流动,容易造成进入各储物间室内的风量过多或不足,使储物间室内的温度分布不均衡,冰箱的运行效率也会降低。因此,有必要对进入各储物间室内的冷风进行精确地流向分配和流量控制。同样地,为优化存储空间,单个储物间室一般会被搁物架或者抽屉等搁物装置分隔为多个细化的储物空间,根据存放物品的多少,每一个储物空间所需要的冷量也是不同的,因此,冷风不加控制地直接从储物间室的某处直接进入储物间室内,会造成部分储物空间过冷,部分储物空间冷量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分路送风装置,以方便对冷风的流路和流量进行统一调节,从而可根据不同储物间室的冷量需求或者一个储物间室的不同位置处的冷量需求,对冷风进行合理地分配,增强冰箱的保鲜性能和运行效率;而且控制简单、调节方便,调节速度快,调节准确率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冰箱的分路送风装置,其包括:
壳体,其具有周壁部,所述周壁部上设置有多个送风口;
多个挡板,每个所述挡板可转动地安装于一个所述送风口处,以转动到不同的位置处来调整相应所述送风口的出风面积,且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一为关闭相应所述送风口,另一为打开相应所述送风口;
多个传动组件,每个所述传动组件具有转动件、锥齿轮、离合机构和复位装置;所述转动件的一侧为与所述锥齿轮配合的非连续锥齿轮结构;所述锥齿轮经由所述离合机构连接于一个相应所述挡板,以在与所述转动件啮合时使相应所述挡板由所述第一位置转动到所述第二位置;且所述离合机构配置成在相应所述挡板由所述第一位置转动地所述第二位置后,且在所述转动件与所述锥齿轮啮合力的作用下,使相应所述挡板静止时不阻止所述锥齿轮和所述转动件的转动,以使相应所述挡板保持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复位装置安装于一个相应所述挡板,配置成在所述锥齿轮与所述转动件脱离啮合时,促使相应所述挡板回复到所述第一位置;和
驱动装置,其具有驱动源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配置成将所述驱动源输出的一个运动传递至多个所述转动件,以使每个所述转动件静止或转动。
可选地,所述复位装置为扭簧。
可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每个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多个齿牙;
所述第一齿轮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所述驱动源,且与每个所述转动件上的所述齿牙均啮合,以带动多个所述转动件转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源为电机;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
风门底盖;和
基座,安装于所述风门底盖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齿轮和多个所述转动件安装于所述基座和所述风门底盖之间;所述周壁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背向所述风门底盖的一侧。
可选地,还包括供风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配置成促使气流进入所述壳体并经由多个所述送风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流出所述壳体。
可选地,所述供风装置为离心叶轮,配置成促使气流从所述壳体的轴向方向进入所述壳体。
可选地,所述送风口的数量为N个,且多个所述转动件同步转动;
每个所述非连续锥齿轮结构包括至少2N-1个结构段,所述锥齿轮处于每个所述结构段的每个端点时,使相应所述挡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从而使得多个所述转动件每同步转动一个所述结构段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时,多个所述送风口具有一种出风状态,进而使得多个所述送风口具有2N种出风状态。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储物空间;
风道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且具有多个冷风出口;所述多个冷风出口与所述储物空间连通;以及
上述任一种分路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风道组件内;所述分路送风装置的每个所述送风口连通一个或多个所述冷风出口,且每个所述冷风出口连通一个所述送风口,以使进入所述分路送风装置的壳体内的气流经由所述分路送风装置的多个所述送风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流动至所述储物空间。
本发明的分路送风装置和冰箱中因为包括多个送风口,可通过控制一个驱动源带动多个挡板转动,以实现对出风风道进行选择或对个每个出风风道内出风风量进行调节,从而可根据不同储物间室的冷量需求或者一个储物间室的不同位置处的冷量需求,对冷风进行合理地分配,增强冰箱保鲜性能和运行效率。而且,能够实现风路的完全密封,防止漏风。
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的分路送风装置中利用非连续锥齿轮、锥齿轮、离合机构和复位装置,使挡板翻转更加平稳,且结构简单紧凑,送风调节简单、方便、准确,噪音低。
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的分路送风装置的多个送风口呈圆周式或四周式排布,可实现多个(如3个)送风口周向出风,可便于分路送风装置的整体结构设计,可使分路送风装置的结构简单紧凑,布局合理;也便于在冰箱中的安装,便于冰箱内风道的合理布置。而且,由于本发明的分路送风装置中利用驱动装置同时带动多个转动件转动,进而实现多个挡板的转动,零部件数量少且传动方便准确。
进一步地,由于本发明的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中具有供风装置,显著提高了该分路送风装置的送风效率,以使该分路送风装置可独立进风,特别适用于双系统或多系统冰箱。特别地,采用离心风机进行送风,特别适用于冰箱冷却室的直接出风。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另一视角的示意性分解图;
图4至图11分别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中多种出风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安装于风道组件的示意性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分路送风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并参考图2至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冰箱的分路送风装置400。该分路送风装置400可包括壳体410、多个挡板420、多个传动组件和驱动装置。
壳体410具有周壁部412,周壁部412上设置有多个送风口411,且多个送风口411沿壳体410的周向方向依次间隔设置。送风口411也可为具有一定长度的送风通道。进一步地,壳体410还可包括设置于周壁部412两端的结构。每个挡板420可转动地安装于一个送风口411处,以转动到不同的位置处来调整相应送风口411的出风面积,例如可打开或关闭相应送风口411,实现完全出风和零出风。则相应的每个挡板420可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一为关闭相应送风口411,另一为打开相应送风口411。每个传动组件可安装于壳体410,配置成带动相应挡板4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以及使挡板420保持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驱动装置可安装于壳体410,可具有驱动源450和传动机构,传动机构配置成将驱动源450输出的一个运动传递至多个转动组件。
进一步地,每个传动组件可具有具有转动件430、锥齿轮、离合机构和复位装置。转动件430的一侧为与锥齿轮配合的非连续锥齿轮结构。锥齿轮经由离合机构连接于相应挡板420,以在与转动件啮合时使相应挡板由第一位置转动到第二位置。离合机构配置成在相应挡板由第一位置转动地第二位置后,且在转动件与锥齿轮啮合力的作用下,使相应挡板静止时不阻止锥齿轮和转动件的转动,以使相应挡板420保持处于第二位置。复位装置安装于挡板,配置成在锥齿轮与转动件脱离啮合时,促使相应挡板回复到第一位置。传动机构可与多个转动件430配合,以使每个转动件430静止或转动。也就是说,驱动源450在输出旋转运动或直线运动等运动时,多个转动件430可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转动或保持静止。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分路送风装置400的多个挡板420能够将冷风可控地分配至多个送风口411,实现多种出风状态,可以实现控制与每个送风口411连通的出风风道的开闭和/或对每个出风风道内的出风风量进行调节,进而来满足不同储物间室的冷量需求,或者一个储物间室的不同的位置处的冷量需求,或者一个储物间室内不同的储物空间的冷量需求。具体工作时,驱动源450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多个转动件430转动,每个转动件430在转动时,通过锥齿轮、离合机构和复位装置,使相应的挡板420翻转,以打开或关闭或调整相应的送风口411。进一步地,由于传动组件可使相应挡板420翻转或保持不动,进而可使多个送风口411实现多种出风状态,例如一个送风口411关闭、另一个送风口411打开,两个送风口411同时关闭等出风状态。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的分路送风装置400的多个送风口411呈圆周式或四周式排布,可实现多个(如3个)送风口411周向出风,可便于分路送风装置400的整体结构设计,可使分路送风装置400的结构简单紧凑,布局合理;便于在冰箱中安装,便于冰箱内风道的合理布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复位装置为扭簧。离合机构可为摩擦式离合机构。例如,当挡板处于第一位置时,转动件开始转动,非连续锥齿轮结构开始与锥齿轮啮合,离合机构使得锥齿轮与挡板的转轴之间的摩擦力足以使锥齿轮带动挡板转动,直至挡板转动到第二位置。当挡板转动到第二位置后,需要调整多个送风口的出风状态时,而转动第二位置的挡板可能还要处于第二位置,此时非连续锥齿轮结构与锥齿轮之间的啮合力可足够大,可克服锥齿轮与挡板的转轴之间的摩擦力以不足以阻止转动件的转动,且可使挡板保持处于第二位置。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离合机构可包括设置于挡板转轴端面的多个伸缩球头,以及设置于锥齿轮端面的多个凹槽。在本发明的又一些实施例中,离合机构包括设置于挡板的转轴上的多个弹性卡扣,以及设置于锥齿轮的转孔内的与弹性卡扣配合的且沿转孔的轴线方向延伸的多个卡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多个送风口411的大小相等或均不相等;或,部分送风口411的大小相等。例如送风口411的数量为3个,其中两个送风口411的大小相等,另一送风口411比较大,可为较小的两个送风口411的1.5倍至2.5倍。优选地,多个送风口411的大小设置为相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壳体410还包括风门底盖413和基座414。基座414安装于风门底盖413的一侧,且多个转动件430安装于基座414和风门底盖413之间。周壁部412设置于基座414的背向风门底盖413的一侧。挡板420在打开相应送风口411时,挡板420的用于气流流过的侧面与基座414的背向风门底盖413的侧面优选处于同一平面内,以便于气流流动。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壳体410还可包括风门顶盖,设置于周壁部412的远离基座414的一端;且周壁部412或风门顶盖上设置有进风口。优选地,风门顶盖处设置有进风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传动机构可包括第一齿轮460;每个转动件430上设置有多个齿牙。第一齿轮460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驱动源450,且第一齿轮460为外齿轮,其与多个转动件430上的齿牙均啮合,以带动多个转动件430转动。优选地,每个转动件430上设置有一圈齿牙,可处于转动件430的另一侧,以不妨碍非连续锥齿轮结构与锥齿轮的配合,即每个转动件430可相当于一个两侧具有齿牙的齿轮。进一步地,第一齿轮460优选为具有外齿牙和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齿圈,安装于基座414和风门底盖413之间。第一齿轮460也可呈盘状。
进一步地,驱动源450为电机;传动机构还包括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的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460啮合。周壁部412设置有用于容装电机和第二齿轮的容纳部。在本发明的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驱动源450为电机;传动机构还具有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的第四齿轮,以及与第四齿轮啮合的第五齿轮;第五齿轮与第一齿轮460同轴设置且同步转动。在另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第一齿轮460可直接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采用齿轮组传动可使电机的旋转运动减速地传递至转动件430和挡板420,可保证挡板420运动稳定,噪音低。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送风效率,或使分路送风装置400直接应用于冰箱冷却室出风,分路送风装置400还包括供风装置470,设置于壳体410内,配置成促使气流进入壳体410并经由多个送风口411中的一个或多个流出壳体410。优选地,供风装置470为离心叶轮,配置成促使气流从壳体410的轴向方向进入壳体410。当分路送风装置400应用于冷却室的出风时,分路送风装置400的进风口可直接设置于冷却室的出风口,可方便地实现轴向进风径向出风,将出风在竖直平面内进行引导。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优选地使每个挡板420至少具有打开和关闭相应送风口411的两个状态。且,多个转动件430大小相等并同步转动。送风口411的数量可为N个,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为了使多个送风口411具有2N种出风状态,即多个送风口411具有2N种出风组合状态,每个非连续锥齿轮结构包括至少2N-1个结构段,锥齿轮处于每个结构段的每个端点时,使相应挡板420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从而使得多个转动件430每同步转动一个结构段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时,多个送风口411具有一种出风状态,进而使得多个送风口411具有2N种出风状态。
例如,如图4至图11所示,送风口411的数量可为三个,沿壳体410的周向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口、第二口和第三口,则相应的非连续锥齿轮结构可为第一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第二非连续锥齿轮结构和第三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相应的挡板420可为第一挡板421、第二挡板422和第三挡板423,且具有八种出风状态,每个非连续锥齿轮结构可具有八个结构段。第一位置可为打开相应送风口411,第二位置可为关闭相应送风口411。
如图4所示,第一口、第二口和第三口均可处于打开状态,每个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第一结构段的始端可使相应挡板420处于打开状态。即每个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第一结构段的始端没有齿牙,或准备开始具有齿牙,或刚刚开始没有齿牙。
如图5所示,第一口、第二口和第三口可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第二非连续锥齿轮结构和第三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一结构段的末端(即第二结构段的始端)可使相应挡板420处于关闭状态,则第一结构段为具有锥齿牙的结构段,以使相应转动件430转动的过程中带动挡板420转动至关闭状态。
如图6所示,第三口可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口和第二口可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非连续锥齿轮结构和第二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二结构段的末端(即第三结构段的始端)可使相应挡板420处于关闭状态,则第一非连续锥齿轮结构和第二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二结构段为具有锥齿牙的结构段,此时离合机构动作不妨碍相应转动件430的转动,以使相应挡板420保持关闭状态。第三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二结构段的末端(即第三结构段的始端)可使相应挡板420处于打开状态,则第三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二结构段的至少末端区域无锥齿牙,以使复位装置带动相应挡板转动打开第三口。
如图7所示,第二口和第三口可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口可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三结构段的末端(即第四结构段的始端)可使相应挡板420处于关闭状态,则第一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三结构段为具有锥齿牙的结构段,此时离合机构动作不妨碍相应转动件430的转动,以使相应挡板420保持关闭状态。第二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三结构段的末端(即第四结构段的始端)可使相应挡板420处于打开状态,则第二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三结构段的至少末端区域无锥齿牙,以使复位装置带动相应挡板转动打开第二口。第三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三结构段的末端(即第四结构段的始端)可使相应挡板420处于打开状态,则第三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三结构段为没有锥齿牙的结构段,以使相应挡板420保持打开状态。
如图8所示,第二口可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口和第三口可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四结构段的末端(即第五结构段的始端)可使相应挡板420处于关闭状态,则第一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四结构段为具有锥齿牙的结构段,此时离合机构动作不妨碍相应转动件430的转动,以使相应挡板420保持关闭状态。第二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四结构段的末端(即第五结构段的始端)可使相应挡板420处于打开状态,则第二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四结构段为没有锥齿牙的结构段,以使相应挡板420保持打开状态。第三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四结构段的末端(即第五结构段的始端)可使相应挡板420处于关闭状态,则第三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四结构段的至少末端区域具有锥齿牙,以使转动件430带动相应挡板转动关闭第三口。
如图9所示,第一口可处于打开状态,第二口和第三口可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五结构段的末端(即第六结构段的始端)可使相应挡板420处于打开状态,则第一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五结构段至少末端区域无锥齿牙,以使复位装置带动相应挡板转动打开第一口。第二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五结构段的末端(即第六结构段的始端)可使相应挡板420处于关闭状态,则第二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五结构段的至少末端区域具有锥齿牙,以使转动件430带动相应挡板转动关闭第二口。第三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五结构段的末端(即第六结构段的始端)可使相应挡板420处于关闭状态,则第三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五结构段为具有锥齿牙的结构段,此时离合机构动作不妨碍相应转动件430的转动,以使相应挡板420保持关闭状态。
如图10所示,第一口、第三口可处于打开状态,第二口可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六结构段的末端(即第七结构段的始端)可使相应挡板420处于打开状态,则第一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六结构段为没有锥齿牙的结构段,以使相应挡板420保持打开状态。第二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六结构段的末端(即第七结构段的始端)可使相应挡板420处于关闭状态,则第二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六结构段为具有锥齿牙的结构段,此时离合机构动作不妨碍相应转动件430的转动,以使相应挡板420保持关闭状态。第三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六结构段的末端(即第七结构段的始端)可使相应挡板420处于打开状态,则第三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六结构段的至少末端区域无锥齿牙,以使复位装置带动相应挡板转动打开第三口。
如图11所示,第一口、第二口可处于打开状态,第三口可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七结构段的末端可使相应挡板420处于打开状态,则第一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七结构段为没有锥齿牙的结构段,以使相应挡板420保持打开状态。第二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七结构段的末端可使相应挡板420处于打开状态,则第二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七结构段的至少末端区域无锥齿牙,以使复位装置带动相应挡板转动打开第二口。第三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七结构段的末端可使相应挡板420处于关闭状态,则第三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七结构段的至少末端区域具有锥齿牙,以使转动件430带动相应挡板转动关闭第三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便于转动件430可转动一周,各个非连续锥齿轮结构均可包括第2N结构段。当送风口为三个时,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第二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第三非连续锥齿轮结构均还包括第八结构段。第八结构段的始端为第七结构段的末端,第八结构段的末端为第一结构段的始端。第一非连续锥齿轮结构和第二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八结构段均为没有锥齿牙的结构段。第三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的第八结构段的至少末端区域无锥齿牙,以使复位装置带动相应挡板转动打开第三口。
在本发明的一些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第二非连续锥齿轮结构、第三非连续锥齿轮结构也可采用其他组合状态的结构段,能够实现多个送风口411的2N种出风状态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冰箱,其具有箱体,箱体内具有储物空间,储物空间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储物间室,每个储物间室也可被搁物板/搁物架分隔成多个小的储物空间。进一步地,如图12所示,该冰箱中也设置有风道组件200和设置于风道组件200内的、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分路送风装置400。风道组件200安装于箱体,且具有多个冷风出口;多个冷风出口与储物空间连通。分路送风装置400的每个送风口411连通一个或多个冷风出口,且每个冷风出口连通一个送风口411,以使进入分路送风装置400的壳体410内的气流经由分路送风装置400的多个送风口411中的一个或多个流动至储物空间。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箱体还具有冷却室。风道组件200可具有安装腔和多个冷风出口,每个冷风出口直接或经由其他管道连通一个储物间室。风道组件200设置于冷却室的前侧,且安装腔对着冷却室的出风口。分路送风装置400安装于安装腔内,且分路送风装置400的进风口与冷却室的出风口对准。每个送风口411连通一个冷风出口,以调整地向多个储物间室内送风。具体地,箱体可包括冷藏室、位于冷藏室下侧的左冷冻室和右冷冻室。分路送风装置400的送风口411为三个,位于壳体410上部的上出风口、位于壳体410左侧的左出风口和位于壳体410右侧的右出风口。上出风口可与冷藏室连通,左出风口与左冷冻室连通,右出风口与右冷冻室连通。在本发明的一些替代性实施例中,该分路送风装置400也可向一个储物间室的多个位置处送风。
在本发明的一些进一步的实施例中,风道组件200的部分或全部冷风出口可经由风道管组件向一个储物间室的多个位置处送风。例如,上出风口可经过风道管组件向冷藏室送风。
风道管组件内可限定有进风风道和多个出风风道,每个出风风道具有一个或多个冷风出口。风道管组件可设置一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该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可包括呈一排设置的多个送风口,每个送风口处也安装有挡板,以转动到不同的位置处来调整相应送风口的出风面积。该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与进风风道连通,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的多个送风口分别与多个出风风道连通,以使来自进风风道内的气流受控地/可分配地进入相应的出风风道内然后进入储物空间。多个出风风道可配置成使流出风道管组件的气流分别从冰箱的一个储物间室(如冷藏室)的间室壁上的多个位置处进入该储物间室。例如,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的送风口可为3个,如第一口、第二口和第三口;出风风道可为3个,如与第一口连通的第一风道、与第二口连通的第二风道、与第三口连通的第三风道。第一风道可具有两个或四个冷风出口,对称设置在该冷藏室后壁上部。第一风道可具有一个冷风出口,设置在该冷藏室后壁的下部。第二风道可位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之间,具有一个或两个冷风出口,设置在冷藏室后壁的中部。进一步地,也可使用两个搁物架将该冷藏室分割为三个小的储物空间,每个出风风道与一个小的储物空间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的冰箱中的分路送风装置400和/或直排式分路送风装置能够实现对出风风道通断或风量的调节,冰箱内哪里需要冷风就开启那里的冷风出口,不需要冷风就关闭,从而控制冰箱内温度的恒定性,为冰箱内的食物提供最佳的储存环境,减少食物的营养流失,且能够减小冰箱的耗电,节约能源。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Claims (9)
1.一种用于冰箱的分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具有周壁部,所述周壁部上设置有多个送风口;
多个挡板,每个所述挡板可转动地安装于一个所述送风口处,以转动到不同的位置处来调整相应所述送风口的出风面积,且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一为关闭相应所述送风口,另一为打开相应所述送风口;
多个传动组件,每个所述传动组件具有转动件、锥齿轮、离合机构和复位装置;所述转动件的一侧为与所述锥齿轮配合的非连续锥齿轮结构;所述锥齿轮经由所述离合机构连接于一个相应所述挡板,以在与所述转动件啮合时使相应所述挡板由所述第一位置转动到所述第二位置;且所述离合机构配置成在相应所述挡板由所述第一位置转动地所述第二位置后,且在所述转动件与所述锥齿轮啮合力的作用下,使相应所述挡板静止时不阻止所述锥齿轮和所述转动件的转动,以使相应所述挡板保持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复位装置安装于一个相应所述挡板,配置成在所述锥齿轮与所述转动件脱离啮合时,促使相应所述挡板回复到所述第一位置;和
驱动装置,其具有驱动源和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配置成将所述驱动源输出的一个运动传递至多个所述转动件,以使每个所述转动件静止或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复位装置为扭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每个所述转动件上设置有多个齿牙;
所述第一齿轮直接或间接地连接于所述驱动源,且与每个所述转动件上的所述齿牙均啮合,以带动多个所述转动件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源为电机;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第二齿轮;且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
风门底盖;和
基座,安装于所述风门底盖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齿轮和多个所述转动件安装于所述基座和所述风门底盖之间;所述周壁部设置于所述基座的背向所述风门底盖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供风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配置成促使气流进入所述壳体并经由多个所述送风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流出所述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供风装置为离心叶轮,配置成促使气流从所述壳体的轴向方向进入所述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路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口的数量为N个,且多个所述转动件同步转动;
每个所述非连续锥齿轮结构包括至少2N-1个结构段,所述锥齿轮处于每个所述结构段的每个端点时,使相应所述挡板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从而使得多个所述转动件每同步转动一个所述结构段对应的圆心角的角度时,多个所述送风口具有一种出风状态,进而使得多个所述送风口具有2N种出风状态。
9.一种冰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所述箱体内具有储物空间;
风道组件,安装于所述箱体,且具有多个冷风出口;所述多个冷风出口与所述储物空间连通;以及
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分路送风装置,设置于所述风道组件内;所述分路送风装置的每个所述送风口连通一个或多个所述冷风出口,且每个所述冷风出口连通一个所述送风口,以使进入所述分路送风装置的壳体内的气流经由所述分路送风装置的多个所述送风口中的一个或多个流动至所述储物空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89269.0A CN108302876B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
PCT/CN2018/123924 WO2019129066A1 (zh) | 2017-12-29 | 2018-12-26 |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89269.0A CN108302876B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302876A CN108302876A (zh) | 2018-07-20 |
CN108302876B true CN108302876B (zh) | 2019-12-10 |
Family
ID=62868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89269.0A Active CN108302876B (zh) | 2017-12-29 | 2017-12-29 |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302876B (zh) |
WO (1) | WO201912906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332489A (zh) * | 2017-12-29 | 2018-07-27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
CN108302876B (zh) * | 2017-12-29 | 2019-12-10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
CN109737669B (zh) * | 2018-12-26 | 2020-11-20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冷藏冷冻装置 |
CN111156758B (zh) * | 2020-02-20 | 2021-07-27 | 海信(山东)冰箱有限公司 | 一种冰箱 |
CN114688805B (zh) * | 2020-12-28 | 2023-10-24 | 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 | 用于冷藏冷冻装置的送风装置及冷藏冷冻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70768A (ja) * | 1989-11-29 | 1991-07-24 |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 ダンパー開閉装置 |
JP2005331148A (ja) * | 2004-05-19 | 2005-12-02 | Mitsubishi Material Cmi Kk | 間冷式冷蔵庫の冷気調整用ダンパ |
JP2007147178A (ja) * | 2005-11-29 | 2007-06-14 | Nidec Sankyo Corp | ダンパ装置および冷蔵庫 |
KR20070072239A (ko) * | 2005-12-31 | 2007-07-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동 장치 |
CN205690783U (zh) * | 2016-06-06 | 2016-11-16 | 孙兴保 | 一种冷量集中分配的电控风门 |
CN106196842A (zh) * | 2015-09-30 | 2016-12-07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
CN106766569A (zh) * | 2017-01-24 | 2017-05-31 |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设备以及应用该设备进行送风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058726A (en) * | 1996-05-30 | 2000-05-09 | Sankyo Seiki Mfg. Co., Ltd. | Damper |
CN203163184U (zh) * | 2013-02-08 | 2013-08-28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 |
CN203857547U (zh) * | 2014-03-31 | 2014-10-01 |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器室内机 |
CN104879995B (zh) * | 2015-05-21 | 2018-02-02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分路送风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N205002486U (zh) * | 2015-08-28 | 2016-01-27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
CN106225385B (zh) * | 2015-09-22 | 2018-05-29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
CN105588198B (zh) * | 2015-12-22 | 2019-03-19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室内机 |
CN105650980B (zh) * | 2016-03-09 | 2018-04-20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冰箱及用于冰箱的分路送风装置 |
CN108302876B (zh) * | 2017-12-29 | 2019-12-10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
-
2017
- 2017-12-29 CN CN201711489269.0A patent/CN108302876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2-26 WO PCT/CN2018/123924 patent/WO2019129066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70768A (ja) * | 1989-11-29 | 1991-07-24 |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 ダンパー開閉装置 |
JP2005331148A (ja) * | 2004-05-19 | 2005-12-02 | Mitsubishi Material Cmi Kk | 間冷式冷蔵庫の冷気調整用ダンパ |
JP2007147178A (ja) * | 2005-11-29 | 2007-06-14 | Nidec Sankyo Corp | ダンパ装置および冷蔵庫 |
KR20070072239A (ko) * | 2005-12-31 | 2007-07-0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냉동 장치 |
CN106196842A (zh) * | 2015-09-30 | 2016-12-07 | 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
CN205690783U (zh) * | 2016-06-06 | 2016-11-16 | 孙兴保 | 一种冷量集中分配的电控风门 |
CN106766569A (zh) * | 2017-01-24 | 2017-05-31 | 江苏雷利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风冷冰箱的送风设备以及应用该设备进行送风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9129066A1 (zh) | 2019-07-04 |
CN108302876A (zh) | 2018-07-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02876B (zh) |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 |
AU2016396263B2 (en) | Refrigerator and multipath air supply apparatus for refrigerator | |
CN108050751A (zh) |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 |
CN108302874B (zh) |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 |
CN108266950B (zh) |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 |
CN108302875A (zh) |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 |
CN107014142B (zh) | 送风装置及具有该送风装置的冰箱 | |
WO2019129067A1 (zh) |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 |
CN206817860U (zh) | 出风装置及具有该出风装置的冰箱 | |
CN106958979B (zh) | 出风装置及具有该出风装置的冰箱 | |
CN108253692B (zh) | 档位感知装置、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 |
CN106958980B (zh) | 出风装置及具有该出风装置的冰箱 | |
CN106196835A (zh) |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 |
CN106642935A (zh) |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 |
CN206817858U (zh) | 出风装置及具有该出风装置的冰箱 | |
CN108302872B (zh) |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 |
CN108332489A (zh) | 分路送风装置及冰箱 | |
WO2018108139A1 (zh) |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 |
CN205002482U (zh) |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 |
CN206817861U (zh) | 出风装置及具有该出风装置的冰箱 | |
CN206817862U (zh) | 出风装置及具有该出风装置的冰箱 | |
CN106225385B (zh) | 分路送风装置及具有该分路送风装置的冰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after: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66101 Haier Industrial Park, 1 Haier Road, Laoshan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HAIER JOINT STOCK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