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92015A - 用于处理两行多光纤套管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处理两行多光纤套管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92015A CN108292015A CN201680067112.6A CN201680067112A CN108292015A CN 108292015 A CN108292015 A CN 108292015A CN 201680067112 A CN201680067112 A CN 201680067112A CN 108292015 A CN108292015 A CN 1082920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w
- fiber
- optical fibers
- fibers
- ferru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5—Preparing the ends of light guides for coupling, e.g. cutting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73—Connectors using guide surfaces for aligning ferrule ends, e.g. tubes, sleeves, V-grooves, rods, pins, balls
- G02B6/3885—Multicore or multichannel optical connectors, i.e. one single ferrule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fibre, e.g. ribbon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总体涉及用于处理由多光纤套管支撑的光纤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在第一光纤切割步骤中通过相对于套管在第一方向上引导激光束来激光切割第一行光纤和第二行光纤。激光束可将第二行光纤切割成第一光纤延伸长度并将第一行光纤切割成第二光纤延伸长度。该方法也可以包括通过相对于多光纤套管在第二方向上引导激光束来激光切割第一行光纤。激光束将第一行光纤切割成第一光纤延伸长度并绕过第二行光纤,使得第二行光纤中的光纤保持在第一光纤延伸长度。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1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序列No.62/257,096的权益,该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涉及用于处理光纤连接器的部件的方法。更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用于处理在多光纤光纤连接器中使用的多光纤套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系统在某种程度上日益普及,这是因为服务供应商想要向客户提供高带宽通信能力(例如,数据和语音)。光纤通信系统采用光纤线缆网络在相对长的距离上传输大量数据和语音信号。光纤连接器是大部分光纤通信系统的重要部分。光纤连接器允许光纤被快速光学连接,而不需要拼接(splice)。光纤连接器可以包括单光纤连接器和多光纤连接器。
典型的光纤连接器包括被支撑在连接器壳体远端处的套管组件。套管组件可以包括安装在轮毂(hub)中的多光纤套管。弹簧用于在相对于连接器壳体的远侧方向上偏置套管组件。多光纤套管用于支撑多根光纤的端部。多光纤套管具有远端面,光纤的抛光端位于该远端面处。当两个多光纤光纤连接器互相连接时,多光纤套管的远端面相对并且通过它们各自的弹簧朝向彼此偏置。在多光纤光纤连接器连接的情况下,它们各自的光纤同轴对准,使得光纤的端面彼此正对。以这种方式,可以将光信号通过光纤的对准的端面从光纤传输到光纤。
如上所述,多光纤套管被配置用于支撑多根光纤的端。通常,光纤在多光纤套管内排列成一行或多行。当两个多光纤套管互相连接时,各行光纤的光纤彼此对准。对于大多数多光纤套管来说,期望光纤从多光纤套管的远端面向外向远侧突出。当两个多光纤连接器配合时,该类突出可以帮助进行光纤到光纤的物理接触。美国专利No.6,957,920(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公开了上述类型的具有突出光纤的多光纤套管。
典型的多光纤连接器使用抛光过程来制造,该抛光过程可以是耗时的并且需要使用相对昂贵的消耗品。单行多光纤连接器可以通过使用常规的激光消融过程来制造。当对于两行多光纤连接器使用常规的激光裁切(cleaving)方式时,第二行光纤通常以比第一行光纤更低的质量被裁切。因此,与第一行中的光纤突出相比,第二行中的光纤突出通常更短。
在制造两行或两行的倍数的多光纤连接器方面的改进是期待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总体涉及用于处理由多光纤套管支撑的光纤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光纤切割步骤中通过相对于套管在第一方向上引导激光束来激光切割第一行光纤和第二行光纤。第一方向从多光纤套管的第一主侧朝向多光纤套管的第二主侧延伸,使得激光束将第二行光纤切割成第一光纤延伸长度并将第一行光纤切割成第二光纤延伸长度。第一光纤延伸长度可以比第二光纤延伸长度短。可以相对于多光纤套管的基准平面来测量第一光纤延伸长度和第二光纤延伸长度。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光纤切割步骤之后的第二光纤切割步骤中,通过相对于多光纤套管在第二方向上引导激光束来激光切割第一行光纤。第二方向从多光纤套管的第二主侧朝向多光纤套管的第一主侧延伸,使得激光束:a)将第一行光纤切割成第一光纤延伸长度;以及b)绕过第二行光纤,使得第二行光纤的光纤保持在第一光纤延伸长度。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用于裁切具有多个行的多光纤套管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组光纤插入通过多光纤套管的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每一行中的第一组开口,使得第一组光纤的末端部(terminal portion)从多光纤套管的前端突出。第一组光纤可以包括位于第一行中的第一行第一光纤和位于第二行中的第二行第一光纤。该方法也包括裁切第二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以形成具有最终光洁度的第二行第一光纤末端的步骤。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可以受影响,以形成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该方法还包括裁切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以形成具有最终光洁度的第一行第一光纤末端。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可以比第二行第一光纤末端长,使得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的裁切不会损坏第二行第一光纤末端的最终光洁度。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用于裁切具有多个行的多光纤套管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组光纤和第二组光纤插入通过多光纤套管的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每一行中的相应的第一组开口和第二组开口,使得第一组光纤和第二组光纤的末端部从多光纤套管的前端突出。第一组光纤可以包括第一行第一光纤和第二行第一光纤。第二组光纤可以包括第一行第二光纤和第二行第二光纤。该方法还可以包括裁切第二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以形成具有最终光洁度的第二行第一光纤末端的步骤。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可以受影响,以形成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该方法可以包括牵引(index)到第二行第二光纤以便裁切第二行第二光纤的末端部以形成具有最终光洁度的第二行第二光纤末端的步骤。第一行第二光纤的末端部可以受影响,以形成第一行第二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该方法可以包括裁切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以便形成具有最终光洁度的第一行第一光纤末端。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可以比第二行第一光纤末端更长,使得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的裁切不会损坏第二行第一光纤末端的最终光洁度。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另一步骤:牵引到第一行第二光纤以裁切第一行第二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以形成具有最终光洁度的第一行第二光纤末端。第一行第二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可以比第二行第二光纤末端更长,使得第一行第二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的裁切不会损坏第二行第二光纤末端的最终光洁度。
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各种其他方面。这些方面涉及个别特征和特征的组合。应当理解的是,前面的一般性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仅仅是示例性和说明性的,而不限制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所基于的广泛的发明构思。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一对多光纤套管的截面俯视图。
图2是图1的多光纤套管的沿着视线A观察的截面图。
图3是图1中示出的母多光纤套管的侧视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暴露于激光束源的示例套管的侧视平面图。
图5是图4的套管的端视图。
图6是图5的套管的侧视平面图。
图7是相对于激光束源翻转的图4的套管的侧视平面图。
图8是图7的套管的端视图。
图9是图7的套管的侧视平面图。
图10是例示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处理由多光纤套管支撑的光纤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总体涉及用于制造具有多行光纤的多光纤套管的制造过程。该过程利用一定精度的激光裁切,以便为多行光纤的端面提供最终光洁度(finish)。多行光纤的所有端面都在一个平面上对准,并且具有足够的质量,使得对于某些应用而言不需要后续的抛光步骤。在其他示例中,可以在裁切之后使用一个或多个抛光操作。
光纤连接器可以包括支撑多根光纤的套管(即,与多光纤连接器相对应的多光纤套管)。在美国专利No.5,214,730中公开了多光纤连接系统的一个示例,该专利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本文。
图1例示了适于耦合在一起的示例母套管10和公套管12。当套管10、12耦合在一起(即,配合)时,由母套管10支撑的光纤被光学耦接到由公套管12支撑的对应光纤。
在一些方面,母套管10和公套管12各自可以包括在套管10、12的前端18a、18b处的接触面16a、16b。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母套管10和公套管12(即,套管主体)可以各自限定从母套管10、公套管12的后端22a、22b向母套管10、公套管12的前端18a、18b延伸通过母套管10、公套管12的深度的光纤通道20a、20b(例如,开口组)。
参考图2,示出了母套管10的光纤通道20a在沿着接触面16a的主轴线A1延伸的多个平行的行上对准。公套管12可以类似地配置有多个平行的行。母套管10和公套管12各自可以包括延伸通过光纤通道20a、20b的每个相应行的多个光纤14a、14b。示例光纤14a、14b包括传输光学信息/信号的材料(例如,由玻璃包覆层围绕的玻璃芯)。
如图所示,母套管10的光纤14a可以包括端面24a,端面24a在母套管10的前端18a处的接触面16a处是可到达的。而且,公套管12的光纤14b可以包括端面24b,端面24b在公套管12的前端18b处的接触面16b处是可到达的。在使用中,示例光纤端面24a、24b可以彼此接触以在光纤14a、14b之间传输光信号。所描绘的母套管10是具有两行的十二根光纤的24光纤套管。将会认识到,母套管10可以是具有两行的六根光纤的12光纤套管。虽然未示出,但是公套管12也是24光纤套管,并且可以被配置为12光纤套管。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母套管10和公套管12各自可以限定一对的对准销开口26a、26b(参见图1)。在一些方面,对准销开口26a、26b可以从母套管10、公套管12的前端18a、18b处的接触面向后延伸。如图所示,每个母套管10、公套管12的光纤14a、14b可以定位在每对的对准特征开口26a、26b之间。
在一些实现方式中,公套管12可以包括一对的对准销28,例如一对具有可以是圆形远侧尖端的远侧点接触部30以及被定位并支撑在对准销开口26b内的近侧基底端部32的对准销28。近端基底端部32可以永久地稳固在对准销开口26b内。
参考图3,描绘了母多光纤套管10的最长轴线的侧视图。光纤14a可以被封闭在光纤通道20a内。在一个示例中,通过使用诸如环氧树脂之类的粘合剂将光纤14a粘合在光纤通道20a内,光纤14a被封闭在光纤通道20a内。在一个示例中,粘合剂可以用来稳固光纤14a,使得光纤14a轴向地固定在套管中。在其他示例中,粘合剂可以具有可允许光纤14a稍微移动的弹性特性。光纤14a可以被封闭在母多光线套管10内,其中光纤14a的端38(例如,末端部)向远侧突出超过母多光线套管10的接触面16a。
再次转到图2,可以使用激光消融过程以足够的精度裁切光纤14a以产生光纤14a的端面的最终光洁度。在一个方面,激光束可以瞄准第一阶段位置40以裁切第一组光纤42。第一组光纤42可以包括位于第一行46中的第一行第一光纤44和位于第二行50中的第二行第一光纤48。激光束的位置可以沿方向52牵引到第二阶段位置54。激光可以继续激光裁切母多光纤套管10中的第二组光纤56。这种过程可以继续,直到所有的光纤都被裁切为最终光洁度为止。
图4和图5例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原理的暴露于用于裁切光纤的激光源61的示例多光纤套管60。
在一个方面,多光纤套管60包括在相对的第一副侧(minor side)70和第二副侧72之间延伸的相对的第一主侧66和第二主侧68。光纤可以布置在具有沿着多光纤套管60的第一主侧66和第二主侧68延伸的长度L的第一平行的行74和第二平行的行76中。第一行光纤74可以位于多光纤套管60的第一主侧66与第二行光纤76之间。第二行光纤76可以位于多光纤套管60的第二主侧68与第一行光纤74之间。第一行光纤74中的每个光纤74A-74L可以与第二行光纤76中的对应的光纤76A-76L对准。
再次转到图4,示出了例示相对于激光束62的路径成入射角θ1的光纤76A的位置的示意图。激光束62扫过光纤74A、76A的表面。来自激光束62的能量聚焦在第二行76中的最远光纤76a的点78(即,焦点)上,而不是聚焦在第一行74中的最近光纤74A。焦点78可以靠近光纤76A或在光纤76A上。激光束62成角度,使得其朝向光纤76A上的焦点78逐渐变窄,然后逐渐向外成角度。
通过以特定的激光强度将一定量的激光能量施加到光纤74A、76A上来实现激光处理。在与光纤74A、76A接触时,示例CO2激光器的辐射主要在光纤74A、76A的外表面处被吸收。光纤74A、76A的表面处的二氧化硅(即,玻璃)升高到其汽化温度以上并且在热量被传导到光纤74A、76A的材料中的同时被消融掉。激光瞄准表面的时间越长,激光所生成的热量的结果深度穿透越大。因此,可以使用短的强烈脉冲来在底层材料熔化最小的情况下引起表面包层的消融。在其他方面,可以以较小的强度使用连续激光过程。本文公开的激光处理方法允许操作者产生具有最终光洁度的端面80、82(参见图9)。最终端面优选相对于光纤的中心轴线大致垂直,但也可以是成角度的。在某些示例中,在激光切割之后,光纤的端可以是稍微圆形或拱凸的。
用于处理光纤74A、76A的相应端面80、82的示例性方法包括在第一光纤切割步骤(参见图4)中通过相对于多光纤套管60在第一方向D1(参见图5)上引导激光束62来第一激光切割第一行光纤74A和第二行光纤76A的步骤。第一方向D1从多光纤套管60的第一主侧66朝向多光纤套管60的第二主侧68延伸,使得激光束62将第二行光纤76的光纤76A切割成第一光纤延伸长度84(参见图6)并将第一行光纤74的光纤74A切割成第二光纤延伸长度86(参见图6)。第一光纤延伸长度84将比第二光纤延伸长度86短,并且可以从多光纤套管60的端面88(例如,基准平面)测量第一光纤延伸长度84和第二光纤延伸长度86。在某些示例中,可以相对于多光纤套管的基准平面来测量第一光纤延伸长度84和第二光纤延伸长度86。
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光纤切割步骤(参见图4)之后的第二光纤切割步骤(参见图7)中,通过相对于多光纤套管60在第二方向D2(参见图8)上引导激光束62来激光切割第一行光纤74。在图7中,光纤74A的位置被示出为相对于激光束62的路径成入射角θ2。在一个方面,在第一光纤切割步骤和第二光纤切割步骤之间可以相对于激光源61翻转多光纤套管60,使得多光纤套管60的第一主侧66在第一光纤切割步骤期间面朝激光束源61,并且多光纤套管60的第二主侧68在第二光纤切割步骤期间面朝激光源61。
第二方向D2从多光纤套管60的第二主侧68朝向多光纤套管60的第一主侧66延伸,使得激光束62:a)将第一行光纤74中的光纤74A切割为第一光纤延伸长度84;和b)绕过第二行光纤76中的光纤76A以使得第二行光纤76中的光纤76A保持在第一光纤延伸长度84。光纤74A、76A都具有端面80、82,端面80、82具有不需要后续抛光的最终光洁度。光纤74A、76A的端面80、82是共面的。
将会认识到,尽管上面针对光纤74A、76A描述了图4-图9中示出的方法,但是对于位于第一行74和第二行76中的剩余光纤74B-L、76B-L中的每一个而言,可以重复相同的过程。例如,图4-图9中示出的相同操作可以通过第一行74和第二行76按顺序进行以处理剩余的光纤74B-L、76B-L。
在一个替代实施例中,用于对光纤74A、76A的端面80、82进行激光处理的另一示例性方法在图10中的流程图中示出。在该示例中,方法100包括操作102、104和106。
执行操作102以将第一组光纤90(参见图5)插入通过多光纤套管60的第一行74和第二行76中的每一行中的第一组开口20a,使得第一组光纤90的末端部38(参见图3)从多光纤套管60的前端18a突出。第一组光纤90可以包括位于第一行74中的第一行第一光纤74A和位于第二行76中的第二行第一光纤76A。
执行操作104以裁切第二行第一光纤76A的末端部38,以便形成具有最终光洁度的第二行第一光纤末端92(参见图6)。第一行第一光纤74A的末端部38可以被裁切,以形成具有非最终光洁度的第一行第一光纤74A的末端部38的剩余段94(参见图6)。
执行操作106以裁切第一行第一光纤74A的末端部38的剩余段94,以便形成具有最终光洁度的第一行第一光纤末端98(参见图9)。第一行第一光纤74A的末端部38的剩余段94可以在裁切之前具有比第二行第一光纤末端92的第一光纤延伸长度84更长的第二光纤延伸长度86,使得其裁切不会损坏第二行第一光纤末端92的最终光洁度。
在一些方面,可以在操作104和106之间执行操作,以便将多光纤套管60的套管主体96从第一位置110(参见图4)翻转到第二位置112(参见图7)。
在其它方面,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1)将第二组光纤114(参见图5)插入通过多光纤套管60的第一行74和第二行76中的每一行中的第二组开口20a。第二组光纤114可以包括第一行第二光纤74B(参见图5)和第二行第二光纤76B(参见图5)。激光器可以被排序以与第二组光纤114对准,使得激光62的焦点78聚焦在第二行第二光纤76B上。
将会认识到,可以重复对激光源61的牵引以沿着第一行光纤74和第二行光纤76的长度L继续,以使用如上面针对光纤74A-B、76A-B描述的相同操作来裁切光纤74C-L、76C-L。
从前面的详细描述,将会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修改和变化。
Claims (23)
1.一种用于处理由多光纤套管支撑的光纤的方法,所述多光纤套管包括在相对的第一副侧和第二副侧之间延伸的相对的第一主侧和第二主侧,所述光纤被布置在第一平行的行和第二平行的行中,第一平行的行和第二平行的行具有沿着所述多光纤套管的第一主侧和第二主侧延伸的长度,第一行光纤位于所述多光纤套管的第一主侧和第二行光纤之间,第二行光纤位于所述多光纤套管的第二主侧和第一行光纤之间,第一行光纤中的每根光纤与第二行光纤中的对应光纤对准,所述方法包括:
(a)在第一光纤切割步骤中,通过相对于所述套管在第一方向上引导激光束来激光切割第一行光纤和第二行光纤,第一方向从所述多光纤套管的第一主侧朝向所述多光纤套管的第二主侧延伸以使得所述激光束将第二行光纤切割成第一光纤延伸长度并将第一行光纤中的光纤切割成第二光纤延伸长度,第一光纤延伸长度长度比第二光纤延伸长度短;和
(b)在第一光纤切割步骤之后的第二光纤切割步骤中,通过相对于所述多光纤套管在第二方向上引导激光束来激光切割第一行光纤,第二方向从所述多光纤套管的第二主侧朝向所述多光纤套管的第一主侧延伸以使得所述激光束:a)将第一行光纤中的光纤切割成第一光纤延伸长度;以及b)绕过第二行光纤中的光纤以使得第二行光纤中的光纤保持在第一光纤延伸长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a)在第一光纤切割步骤和第二光纤切割步骤之间,相对于激光束源翻转所述多光纤套管,所述多光纤套管的第一主侧在第一光纤切割步骤期间面朝所述激光束源,并且所述多光纤套管的第二主侧在第二光纤切割步骤期间面朝所述激光束源。
3.一种用于裁切具有多个行的多光纤套管的方法,所述多个行包括第一行和第二行,第一行被定位成与第二行相对以使得第一行和第二行垂直连续地上下对齐,所述多光纤套管包括具有前端和后端的套管主体,所述套管主体在所述多光纤套管的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每一行中限定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从所述前端到所述后端延伸通过所述套管主体,所述方法包括:
(a)将第一组光纤插入通过所述多光纤套管的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每一行中的第一组开口,使得第一组光纤的末端部从所述多光纤套管的所述前端突出,第一组光纤包括位于第一行中的第一行第一光纤和位于第二行中的第二行第一光纤;
(b)裁切第二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以便形成具有最终光洁度的第二行第一光纤末端,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受影响以形成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和
(c)裁切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以便形成具有最终光洁度的第一行第一光纤末端,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比第二行第一光纤末端长,使得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的裁切不会损坏第二行第一光纤末端的最终光洁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
(a)裁切的步骤包括激光消融过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
(a)通过粘合剂将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分别固定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内,所述粘合剂将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稳固到所述套管主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执行步骤(b)时,
(a)第二行第一光纤被定位成相对于激光处于入射角,所述激光的焦点聚焦在第二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
(a)第二行是所述多光纤套管中相对于所述激光的焦点最远的行。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执行步骤(d)时,
(a)第一行第一光纤被定位成相对于激光处于入射角,所述激光的焦点聚焦在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
(a)所述多光纤套管的所述套管主体翻转大约180度,使得第一行是所述多光纤套管中相对于所述激光的焦点最远的行。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
(a)第二行第一光纤末端和第一行第一光学末端相对于套管基准表面具有相等的长度。
11.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执行步骤(d)时:
(a)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被裁切,结果得到非最终光洁度。
12.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将第二组光纤插入通过所述多光纤套管的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每一行中的第二组开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
(a)第二组光纤包括第一行第二光纤和第二行第二光纤。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
(a)所述激光按顺序与第二组光纤对准,使得所述激光的焦点聚焦在第二行第二光纤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在第一过程期间裁切第二行第二光纤以形成最终光洁度端面,同时将第一行第二光纤裁切成非最终光洁度端面。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激光的焦点朝着第一行第二光纤聚焦。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a)在第二过程期间裁切第一行第二光纤以形成最终光洁度端面,而不进一步处理第二行第二光纤。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
(a)第一行第二光纤的长度比第二行第二光纤长,使得第二行第二光纤不暴露于裁切第一行第二光纤的第二过程。
1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
(a)在第二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的裁切和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的裁切之间,相对于激光束源翻转所述多光纤套管。
20.一种用于裁切具有多个行的多光纤套管的方法,所述多个行包括第一行和第二行,第一行被定位成与第二行相对以使得第一行和第二行垂直连续地上下对齐,所述多光纤套管包括具有前端和后端的套管主体,所述套管主体在所述多光纤套管的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每一行中限定多个开口,所述多个开口从所述前端到所述后端延伸通过所述套管主体,所述方法包括:
(a)将第一组光纤和第二组光纤插入通过所述多光纤套管的第一行和第二行中的每一行中的相应的第一组开口和第二组开口,使得第一组光纤和第二组光纤的末端部从所述多光纤套管的所述前端突出,第一组光纤包括第一行第一光纤和第二行第一光纤,第二组光纤包括第一行第二光纤和第二行第二光纤;
(b)裁切第二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以便形成具有最终光洁度的第二行第一光纤末端,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受影响以形成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
(c)牵引至第二行第二光纤以裁切第二行第二光纤的末端部以形成具有最终光洁度的第二行第二光纤末端,第一行第二光纤的末端部受影响以形成第一行第二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
(d)裁切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以形成具有最终光洁度的第一行第一光纤末端,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比第二行第一光纤末端长,使得第一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的裁切不会损坏第二行第一光纤末端的最终光洁度;和
(e)牵引至第一行第二光纤以裁切第一行第二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以形成具有最终光洁度的第一行第二光纤末端,第一行第二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比第二行第二光纤末端长,使得第一行第二光纤的末端部的剩余段的裁切不会损坏第二行第二光纤末端的最终光洁度。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
(a)裁切的步骤包括激光消融过程。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执行步骤(b)时:
(a)第二行第一光纤被定位成相对于激光处于入射角,所述激光的焦点聚焦在第二行第一光纤的末端部上。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
(a)第二行是所述多光纤套管中相对于所述激光的焦点最远的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562257096P | 2015-11-18 | 2015-11-18 | |
US62/257,096 | 2015-11-18 | ||
PCT/EP2016/077908 WO2017085150A2 (en) | 2015-11-18 | 2016-11-16 | Methods for processing a two row multi-fiber ferrul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92015A true CN108292015A (zh) | 2018-07-17 |
CN108292015B CN108292015B (zh) | 2020-06-09 |
Family
ID=57321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6711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92015B (zh) | 2015-11-18 | 2016-11-16 | 用于处理两行多光纤套管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022754B2 (zh) |
EP (1) | EP3377928A2 (zh) |
CN (1) | CN108292015B (zh) |
MX (1) | MX385282B (zh) |
WO (1) | WO2017085150A2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429A (zh) * | 1987-05-22 | 1989-03-01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多纤光导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
US20030016918A1 (en) * | 2001-07-19 | 2003-01-23 | Grabbe Dimitry G. | Tool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multi fiber ferrule |
CN1685259A (zh) * | 2002-07-31 | 2005-10-19 | 美莎诺普有限公司 | 用于将光缆中的光纤插入套圈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460256A (zh) * | 2009-05-29 | 2012-05-16 |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激光成形光纤以及光学总成和用于激光成形光纤的方法 |
CN102725667A (zh) * | 2010-02-18 | 2012-10-10 |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激光处理阵列光纤的方法和在方法中使用的保护元件 |
CN103562767A (zh) * | 2010-03-16 | 2014-02-05 | Ofs菲特尔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多芯光纤电缆的多光纤连接器 |
US20150309266A1 (en) * | 2014-04-25 | 2015-10-29 | Us Conec, Ltd. |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Terminating a Multi-fiber Ferru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AU635172B2 (en) | 1991-05-13 | 1993-03-11 |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Corporation | Multifiber optical connector plug with low reflection and low insertion loss |
EP0987570A1 (en) | 1998-09-18 | 2000-03-22 |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 Process for cutting an optical fiber |
US6957920B2 (en) | 2002-06-24 | 2005-10-25 | Corning Cable Systems Llc | Ferrule assembly having highly protruding optical fibers and an associated fabrication method |
-
2016
- 2016-11-16 MX MX2018006161A patent/MX385282B/es unknown
- 2016-11-16 CN CN201680067112.6A patent/CN10829201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6-11-16 US US15/777,623 patent/US11022754B2/en active Active
- 2016-11-16 WO PCT/EP2016/077908 patent/WO2017085150A2/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6-11-16 EP EP16795395.9A patent/EP3377928A2/en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429A (zh) * | 1987-05-22 | 1989-03-01 |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多纤光导元件及其制备方法 |
US20030016918A1 (en) * | 2001-07-19 | 2003-01-23 | Grabbe Dimitry G. | Tool and method for forming a multi fiber ferrule |
CN1685259A (zh) * | 2002-07-31 | 2005-10-19 | 美莎诺普有限公司 | 用于将光缆中的光纤插入套圈的方法和系统 |
CN102460256A (zh) * | 2009-05-29 | 2012-05-16 |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激光成形光纤以及光学总成和用于激光成形光纤的方法 |
CN102725667A (zh) * | 2010-02-18 | 2012-10-10 | 康宁光缆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激光处理阵列光纤的方法和在方法中使用的保护元件 |
CN103562767A (zh) * | 2010-03-16 | 2014-02-05 | Ofs菲特尔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多芯光纤电缆的多光纤连接器 |
US20150309266A1 (en) * | 2014-04-25 | 2015-10-29 | Us Conec, Ltd. |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Terminating a Multi-fiber Ferrul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377928A2 (en) | 2018-09-26 |
US20200301073A1 (en) | 2020-09-24 |
MX385282B (es) | 2025-03-18 |
CN108292015B (zh) | 2020-06-09 |
WO2017085150A2 (en) | 2017-05-26 |
WO2017085150A3 (en) | 2017-11-16 |
MX2018006161A (es) | 2019-05-27 |
US11022754B2 (en) | 2021-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615735B2 (ja) | 相当大きな断面積の光学素子に溶着接続された光ファイバを使用するコリメータの製造 | |
US6655850B2 (en) | Hybrid fiber expanded beam connector and methods for using and making the hybrid fiber expanded beam connector | |
US6331081B1 (en) | Optical transmission membe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 |
US9151905B2 (en) | Preterminated fiber optic connector sub-assemblies, and related fiber optic connectors, cable assemblies, and methods | |
US20120051706A1 (en) | Ferrule assembly process | |
CN112255740B (zh) | 一种多芯光纤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2667559B (zh) | 侧方射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JPH09159859A (ja) | 光ファイバ接続部材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接続方法 | |
CN111474641A (zh) | 一种多芯光纤的扇出接头组件 | |
JP2014059479A (ja) | 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及び光コネクタ | |
JP2016033642A (ja) | 光ファイバ接続構造 | |
US9690055B2 (en) | Laser-bas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iber-to-ferrule bonding for optical fiber connectors | |
JP2005284150A (ja) | コア拡大光ファイバの製造方法、光ファイバ、及び光コネクタ | |
US20130287342A1 (en) | Lead-in formations in optical fiber segments and methods of forming lead-in formations | |
CN108292015B (zh) | 用于处理两行多光纤套管的方法 | |
US20190331868A1 (en) | Methods for coupling optical fibers to optical chips with high yield and low-loss | |
JP2015210306A (ja) | 光コネクタ及び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 |
JPH06130242A (ja) | 2つの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をスプライスによって接続する方法 | |
US20230176286A1 (en) | Optical components and optical connectors having a splice-on connection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 |
WO2025058857A1 (en) | Expanded beam connector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JP3062237B2 (ja) | 偏波面保存ファイバ整列用保持体及び同ファイバの整列方法 | |
US12210194B2 (en) | Expanded beam optical ferrules | |
TW202518088A (zh) | 擴展射束連接器和其製造方法 | |
JPH10111415A (ja) | 光ファイバ心線とその端面加工法 | |
TW202300967A (zh) | 光纖對準裝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6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