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292008A - 导光板、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导光板、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92008A
CN108292008A CN201680071228.7A CN201680071228A CN108292008A CN 108292008 A CN108292008 A CN 108292008A CN 201680071228 A CN201680071228 A CN 201680071228A CN 108292008 A CN108292008 A CN 1082920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incident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7122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仓田刚大
黑川隆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m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ron Corp filed Critical Omr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8292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920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11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means for improving the brightness uniformit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4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1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2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in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source into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by one optical element, or plurality thereof, placed between the light guide and the light source, or around the light source
    • G02B6/003Lens or lenticular sheet or lay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58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varying in density, size, shape or depth along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for extracting light out both the major surfaces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8Arrangements of plural sources, e.g. multi-colou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9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source in the packag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5Flexible substrates, e.g. plastics, organic fil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38Linear indentations or grooves, e.g. arc-shaped grooves or meandering grooves, extending over the full length or width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4Scattering dots or dot-like elements, e.g. microbeads, scattering particles, nanoparticles
    • G02B6/0043Scattering dots or dot-like elements, e.g. microbeads, scattering particles, nanoparticles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33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3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 G02B6/004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coupling-out of light from the light guide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light guide or in the bulk of it by shaping at least a portion of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46Tapered light guide, e.g. wedge-shaped light gu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在双画面型的面光源装置中,提供如下的技术:能够抑制子画面上的来自光源的光向主画面漏出,能够抑制主画面上的亮度不均的产生。大致平板状的导光板(10)具有:来自第一光源(11)的光入射的第一入光面(26);第一出光面(21),其与第一入光面(26)大致垂直地交叉且将从第一入光面(26)入射的光射出;来自第二光源(11A)的光入射的第二入光面(27);以及第二出光面(23),其与第二入光面(27)大致垂直地交叉且将从该第二入光面(27)入射的光射出,第一入光面(26)和第二入光面(27)设置于彼此大致垂直的侧面,第一出光面(21)和第二出光面(23)设置于一侧的平面中的不同的区域,在第二出光面(23)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凸条(25),该多个第二凸条(25)形成为在与第二入光面(27)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Description

导光板、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导光板、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推进电子设备的小型化、薄型化。搭载于这样的电子设备的液晶显示装置除了存在用于在同一面积下得到更大的显示区域的窄框化、薄型化的需求之外,还存在亮度的均匀性的提高等需求。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Backlight)例如使用将射出白色光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封装作为光源且使用了导光板(也称为光导)的侧光式(也称为边光式)的面光源装置。
图1是以往的面光源装置100中的导光板附近的概略剖视图。面光源装置100具有:导光板101;以及光源120,其以与导光板101的入光面102对置的方式配置。从光源120射出的光从导光板101的入光面102进入导光板101的内部,一边在导光板101的上表面103和下表面104上重复反射一边在导光板101的内部前进。导光板101内的光碰撞到设置于导光板101的下表面104上的点状图案105而扩散反射,向导光板101的上表面103入射的光的入射角发生变化。向导光板101的上表面103入射的光以比临界角小的入射角入射时,光从导光板101的上表面103向外部射出。
图2是以往的面光源装置100的整体的概略剖视图。如图2所示,光源120安装于柔性基板108。在导光板101的上表面103侧配置有光学片109,在导光板101的下表面104侧配置有反射片110。通过配置在柔性基板108的下表面等的固定部件(未图示)而对框架107、光学片109和光源120进行固定。遮光双面带111呈边框形状,抑制光向面光源装置100的外部漏出。并且,通过使从导光板101的反入光面106射出的泄漏光由框架107反射而再入射到导光板101内、或者由框架107吸收,而使泄漏光不会漏出到面光源装置100的外部。
另外,近年来,公知有双画面型的面光源装置200,如图3的(a)所示,该双画面型的面光源装置200在液晶画面上除了具有尺寸较大的主画面200a之外,还具有与主画面200a相比尺寸小的子画面200b(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2388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338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上述的以往的双画面型的面光源装置200中,如图3的(b)所示,关于主画面200a,作为光源的LED 220配置于主画面200a中的与子画面200b相反侧的端面。另一方面,关于子画面200b,LED 230配置在子画面200b的短边方向的端面。因此,子画面200b用的LED230和主画面200a用的LED 220在面光源装置200中配置于彼此大致垂直的端面。
图3的(c)中示出在双画面型的面光源装置200中使主画面用的LED 220和子画面用的LED 230双方接通的情况下的亮度分布的图像。观察图3的(c)可知,从子画面200b中配置有子画面用的LED 230的部分向主画面200a产生倾斜方向的亮度不均。并且,在图3的(d)中示出在双画面型的面光源装置200中使主画面用的LED 220断开并且使子画面用的LED230接通的情况下的亮度分布的图像。从图3的(d)可知,认为来自子画面用LED 230的光从子画面200b向主画面200a泄漏并且倾斜地扩散是导致亮度不均的原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以往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如下的技术:在双画面型的面光源装置中,能够抑制子画面上的来自光源的光向主画面漏出,能够抑制主画面上的亮度不均的产生。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提供大致平板状的导光板,该导光板具有:
第一入光面,来自第一光源的光入射到该第一入光面;
第一出光面,其与所述第一入光面大致垂直地交叉且将从该第一入光面入射的光射出;
第二入光面,来自第二光源的光入射到该第二入光面;以及
第二出光面,其与所述第二入光面大致垂直地交叉且将从该第二入光面入射的光射出,
其中,
所述第一入光面和所述第二入光面设置于彼此大致垂直的侧面,
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设置于一侧的平面中的不同的区域,
在所述第二出光面、以及所述平面的相反面中与该第二出光面对应的区域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图案,该图案形成为在与所述第二入光面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另外,这里所说的图案除了包含连续地形成为在与所述第二入光面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图案之外,还包含在与所述第二入光面大致垂直的方向上排列的离散图案。
由此,从第二入光面入射的第二光源的光通过形成为在与第二入光面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图案而与第二入光面垂直地被引导,不容易向与第二入光面平行的方向扩散。其结果为,能够抑制从第二入光面入射的光中的向第一出光面侧漏出的光的量。由此,能够提高导光板整体的光量分布的均匀性,能够降低光量不均。
并且,在本发明中,所述图案也可以是多个第二凸条,该多个第二凸条形成为在与所述第二入光面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由此,在第二出光面以及平面的相反面处的相当于该第二出光面的区域中的至少一方能够形成所谓柱状透镜,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从第二入光面入射的光中的向第一出光面侧漏出的光的量。另外,这里所说的多个凸条是指排列了多个呈线状突出的形状而得到的构造,但这还指相反地排列了多个呈线状凹陷的形状而得到的构造。
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入光面在设置有该第二入光面的侧面上设置于与所述第一入光面相反侧的一部分的区域,
所述第二出光面在设置有该第二出光面和所述第一出光面的所述平面上设置于与所述第一入光面相反侧的一部分的区域,
所述第一出光面在所述平面中被设置为所述第二出光面以外的区域,
在所述第一出光面、以及所述平面的相反面中与该第一出光面对应的区域中的所述第二凸条侧的部分处,以与所述多个第二凸条相连续地配置的方式设置有多个第一凸条,该多个第一凸条形成为在与所述第二入光面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由此,从第一入光面入射的第一光源的光在到达第二凸条之前,通过第一凸条而向外部射出某程度,直接到达第二凸条的光量变少。由此,能够抑制从第一入光面入射的第一光源的光直接到达第二凸条而射出从而目视识别为明线的情况。
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在设置有所述多个第一凸条的部分中,更远离所述第二凸条的部位与更接近所述第二凸条的部位相比,所述第一凸条的面积在每单位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小。
由此,能够使从第一入光面入射的第一光源的光在到达第二凸条之前,通过第一凸条而逐渐向外部射出。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从第一入光面入射的第一光源的光直接到达第二凸条而射出从而目视识别为明线的情况,能够提高导光板整体的亮度分布的均匀性。
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在设置有所述多个第一凸条的部分中,更远离所述第二凸条的部位与更接近所述第二凸条的部位相比,所述第一凸条的高度相对于宽度之比小。并且,也可以是,在设置有所述多个第一凸条的部分,所述第一凸条的形状随着远离更接近所述第二凸条的部位而逐渐变化。由此,能够使从第一入光面入射的第一光源的光在到达第二凸条之前,通过第一凸条而逐渐向外部射出。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从第一入光面入射的第一光源的光直接到达第二凸条而射出从而目视识别为明线的情况,能够提高导光板整体的亮度分布的均匀性。
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凸条与所述第二凸条在设置有该第一凸条的部分与设置有该第二凸条的部分的边界部分处为大致相同形状。由此,能够在该第一凸条与该第二凸条的边界部分处,使从第一入光面入射的第一光源的光通过第一凸条和第二凸条而连续地射出。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从第一入光面入射的第一光源的光直接到达第二凸条而射出从而目视识别为明线的情况,能够进一步提高导光板整体的亮度分布的均匀性。
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一出光面、以及所述平面的相反面中与该第一出光面对应的区域中的、设置有所述第一凸条的一方的区域中,没有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凸条的部分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镜面。
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一出光面、以及所述平面的相反面中与该第二出光面对应的区域中的、设置有所述第一凸条的一方的区域中,在没有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凸条的部分处设置有沿与所述第一入光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三凸条,并且更远离所述第一入光面的部位与更接近所述第一入光面的部位相比,该第三凸条的面积在每单位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小。由此,能够通过第三凸条而将从第一入光面入射的第一光源的光更高效地引导到第一凸条,能够提高第一出光面上的亮度。并且,第三凸条在远离第一入光面时变小,因此能够更可靠地提高第一出光面上的亮度的均匀性。
另外,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从延伸方向观察所述第二凸条而得到的截面形状是圆弧、凸状的曲线、三角形或者四边形以上的多边形。
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在从延伸方向观察所述第二凸条而得到的截面形状中,形成为,在比设置有所述第二凸条的部分的中央更接近所述第一入光面侧而设置的所述第二凸条中,更接近所述第一入光面的第二凸条与更远离所述第一入光面的第二凸条相比,在从所述导光板的内部观察时朝向所述第一入光面侧的斜面与该第一入光面的法线所成的锐角的角度更小。
由此,从第一入光面入射的第一光源的光在到达第二凸条时,能够使在更接近所述第一入光面的第二凸条中被全反射的概率更大,使在更远离所述第一入光面的第二凸条中被全反射的概率更小。由此,也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从第一入光面入射的第一光源的光直接到达第二凸条而立即射出从而目视识别为明线的情况,能够提高导光板整体的亮度分布的均匀性。
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在从延伸方向观察所述第二凸条而得到的截面形状中,在比设置有所述第二凸条的部分的中央更接近所述第一入光面侧而设置的所述第二凸条中,在更接近所述第一入光面的第二凸条中,在从所述导光板的内部观察时朝向所述第一入光面侧的斜面与该第一入光面的法线所成的锐角的角度比在从该导光板的内部观察时朝向所述第一入光面侧的相反侧的斜面与该第一入光面的法线所成的锐角的角度小。由此,也能够抑制从第一入光面入射的第一光源的光直接到达第二凸条而立即射出从而目视识别为明线,能够提高导光板整体的亮度分布的均匀性。
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凸条中的高度相对于宽度之比为0.067以上。这里,可知如下:在使第二凸条中的高度相对于宽度之比为0.067以上的情况下,通过设置第二凸条,能够减少从第二入光面入射的来自第二光源的光向第一出光面侧泄露的泄漏量。由此,通过使第二凸条中的高度相对于宽度之比为0.067以上,能够抑制从第二入光面入射的光中的向第一出光面侧漏出的光的量。由此,能够提高导光板整体的光量分布的均匀性,能够降低光量不均。
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凸条中的高度相对于宽度之比为0.158以上。这里,可知如下:在使第二凸条中的高度相对于宽度之比为0.158以上的情况下,通过设置第二凸条,能够使从第二入光面入射的来自第二光源的光朝向第一出光面侧的泄漏量减少至1/2以下。由此,通过使第二凸条中的高度相对于宽度之比为0.158以上,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从第二入光面入射的光中的向第一出光面侧漏出的光的量,能够提高导光板整体的光量分布的均匀性,能够降低光量不均。
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出光面在与所述第一入光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第一出光面在与所述第一入光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宽度小,所述第二出光面中的所述第二入光面侧的端面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中的所述第二入光面侧的端面凹陷。
由此,由于所述第二出光面中的所述第二入光面侧的端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中的所述第二入光面侧的端面凹陷,因此能够在由此产生的空间中收纳第二光源。并且,也可以收纳照相机等其他的部件。其结果为,能够提高空间效率,实现边框部件的小型化,提高装置中的画面的比例。
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出光面中的所述第二入光面侧的端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中的所述第二入光面侧的端面,伴随着台阶而凹陷,在该台阶中设置有遮光单元,该遮光单元禁止来自所述第二光源的光从该台阶入射到导光板内部。于是,能够抑制从第二光源射出的光从所述台阶直接入射到导光板内部。其结果为,能够提高导光板整体的亮度的均匀性,抑制亮度不均。另外,上述的遮光单元可以通过在所述台阶上固定密封件等遮光部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涂布遮光性的涂料来实现。
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出光面的厚度比所述第一出光面的厚度薄。于是,能够增加第二出光面的厚度中的、导光板中的第二凸条的厚度所占的比例,能够更有效地抑制从第二入光面入射的光中的向第一出光面侧漏出的光的量。由此,能够提高导光板整体的光量分布的均匀性,能够降低光量不均。
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的边界部分的厚度比其他区域的厚度薄。于是,能够使从第二入光面入射而穿过导光板的第二出光面侧的光不容易向第一出光面侧漏出。由此,能够提高导光板整体的光量分布的均匀性,能够降低光量不均。
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在设置有所述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的平面或者其相反面中的至少1个面上设置有点状图案,该点状图案使在导光板内部被引导的光散射。由此,能够更高效地从所述第一出光面或者第二出光面射出。
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一出光面、以及所述平面的相反面中与该第一出光面对应的区域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点状图案,该点状图案在每单位面积中所占的面积在俯视观察时在从所述第一入光面侧直到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的边界部分为止的区域之间的规定的部分处达到最大。由此,能够使从第一入光面入射的第一光源的光在第一出光面上更高效地射出。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从第一入光面入射的第一光源的光直接到达第二凸条而立即射出从而目视识别为明线的情况,能够提高导光板整体的亮度分布的均匀性。另外,上述规定的部分是指从导光板中的所述第一入光面侧直到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的边界部分之间的某个部分,但也可以通过实验或者理论导出以使得导光板整体的亮度分布更均匀。
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凸条在其延伸方向上断续地设置。由此,能够通过第二凸条将从第二入光面入射的第二光源的光向第二凸条的延伸方向引导,并且能够通过使断续的第二凸条作为点状图案发挥功能,而更高效地从第二出光面射出。其结果为,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从第二入光面入射的第二光源的光向第一出光面侧泄漏,并且能够提高第二出光面上的亮度的均匀性,抑制亮度不均。
另外,在本发明中,能够将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手段适当地组合使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双画面型的面光源装置中,能够抑制子画面上的来自光源的光向主画面漏出,其结果为,能够抑制主画面上的亮度不均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是以往的面光源装置的导光板附近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以往的面光源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用于对双画面型的面光源装置中的亮度分布进行说明的图。
图4是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实施例的面光源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示出实施例1的导光板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实施例1的导光板的结构对于亮度分布的改善效果的图。
图8是示出实施例1的棱镜的大小与亮度分布的改善效果的关系的图表。
图9是示出实施例1的棱镜的截面形状的变形例的图。
图10是示出实施例2的导光板的立体图。
图11是示出实施例3的导光板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实施例4的导光板的立体图以及示出该结构的效果的图。
图13是示出实施例4的棱镜的截面形状的变形例的图。
图14是示出实施例5的导光板的立体图。
图15是示出实施例6的导光板的立体图。
图16是示出实施例7的导光板的立体图。
图17是示出实施例7的导光板的其他方式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列举的实施例示出实施本发明的方式的一例,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说明的具体的结构。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将“显示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来进行说明,将“面光源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来进行说明,将“光源”作为LED封装体(package)来进行说明。另外,“面光源装置”也可以应用于配置于液晶面板或电子纸的显示装置的前表面的前光源等、除了背光源以外的用途。
<实施例1>
(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
图4是例示出实施例1中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具有:作为背光源而配置的面光源装置1、以及接收从面光源装置1射出的光的液晶面板2。液晶面板2是通过对由玻璃板夹持且被封入的液晶施加电压而使光的透过率增减等从而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另外,在后述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同样地构成液晶显示装置。以下,有时将面光源装置1中的液晶面板2侧作为上表面侧、将其相反面侧作为下表面侧而进行说明。
(面光源装置1的结构)
图5是例示实施例1的面光源装置1的结构的立体图。本实施例的面光源装置1具有:导光板10、光源11、柔性印刷基板(以下,也表述为“FPC”)12、框架13以及固定部件14。并且,面光源装置1具有配置在导光板10的下表面侧的反射片15。并且,面光源装置1具有依次层叠在导光板10的上表面侧的扩散片16、棱镜片17A、17B以及遮光双面带18。
导光板10呈大致平板状,由聚碳酸酯树脂(Polycarbonate resin)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polymethyl methacrylate resin)等透光性的材料成型。导光板10的上表面为光射出的出光面。导光板10将从光源11导入到导光板10内的光引导到出光面,使出光面整体均匀地发光。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导光板10是双画面型,具有在图中由虚线10A划分的主画面用的出光面和子画面用的出光面。
主画面用的光源11(以下,简称为主光源11)从荧光部射出白色光。主光源11是例如LED封装体,但也可以使用LED封装体以外的光源。主光源11是作为发光元件的LED芯片被包含荧光体的透光性树脂(树脂层)密封而形成的。主光源11接受来自FPC 12的供电而被驱动。另外,作为主光源11,也可以使用白色以外的LED光源。FPC 12是在具有挠性的作为绝缘性膜的基材上通过导体箔而设置布线并且在表面上粘接作为保护用的绝缘性膜的覆盖层(Cover lay)而构成的布线基板。在FPC12上,多个主光源11按照一定的间隔而安装成一列。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具有子画面用的光源11A(以下,也简称为子光源11A)。子光源11A的结构与主光源11同等,因此这里省略详细的说明。子光源11A接受来自FPC 12A的供电而被驱动。在FPC 12A上安装有单个或者多个子光源11A。另外,这里主光源11相当于第一光源,子光源11A相当于第二光源。
框架13是具有开口的由4个边构成的框状的部件(“框体”的一例)。框架13由含有了氧化钛的聚碳酸酯树脂等成型。在框架13中嵌入导光板10,框架13的内周面包围了形成导光板10的外周面的侧面。框架13具有较高的反射率,使光反射以使导光板10内的光不会从导光板10的外周面泄漏。框架13例如是白色且具有96%的反射率。固定部件14配置于FPC12的下表面等,对FPC 12、框架13和导光板10进行固定。固定部件14例如是上下表面为粘合面的双面粘合带。
反射片15是由具有多层膜构造的高反射膜或者反射率较高的白色树脂片或金属箔等构成的平滑的片材,使光反射以使导光板10内的光不会从导光板10的下表面泄漏。扩散片16是半透明的树脂膜,使从导光板10的出光面发出的光扩散而扩大光的定向特性。棱镜片17A和17B具有在上表面上形成了三角棱镜状的微细的图案的透明的树脂膜,对扩散片16所扩散的光进行会聚,使从上表面侧观察面光源装置1的情况下的亮度上升。遮光双面带18是上下双面为粘合面的黑色的粘合带。遮光双面带18呈边框形状,抑制光漏出。
(导光板10的结构)
图6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导光板10的更具体的结构的立体图。导光板10像上述那样具有俯视观察时呈大致长方形的平板形状。具有从主光源11射出的光入射的主入光面26、以及使从主入光面26入射的光射出的主出光面21。并且,具有从子光源11A射出的光入射的子入光面27、以及使从子入光面27入射的光射出的子出光面23。这里主入光面26配置在导光板10的短边侧的侧面,子入光面27设置在导光板10的长边侧的侧面中的与主入光面26相反侧的区域。另外,这里主入光面26相当于第一入光面。主出光面21相当于第一出光面。子入光面27相当于第二入光面。子出光面23相当于第二出光面。
并且,主出光面21和子出光面23的尺寸是根据面光源装置1的规格而确定的,但在本实施例中,子出光面23形成于导光板10中的与主入光面26相反侧的一部分的区域,导光板10中的子出光面23以外的区域形成主入光面21。主出光面21和子出光面23的与子入光面27垂直的方向上的尺寸都与导光板10的短边方向的宽度相同。并且,在导光板10中的作为主出光面21和子出光面23的里侧的平面的相反面22上离散地设置有用于使到达相反面22的光散射的点状图案(未图示)。
本实施例中的导光板10的主出光面21的表面为镜面。从主光源11射出的光从导光板10的主入光面26入射到导光板10的内部,一边在导光板10的主出光面21和相反面22上重复反射一边在导光板10的内部被引导到主入光面26的相反侧。导光板10内的光被设置于相反面22的点状图案(未图示)扩散反射,向主出光面21入射的光的入射角发生变化。当向主出光面21入射的光以比临界角小的入射角入射时,从主出光面21向外部射出光。
并且,在导光板10中的子出光面23上设置有柱状透镜(Lenticular)25。柱状透镜25由在与导光板10的子入光面27垂直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凸条构成。另外,以下关于各个凸条,作为棱镜进行说明。并且,柱状透镜25的各个棱镜呈具有圆弧截面的拱形的形状。通过在导光板10的子出光面23上设置柱状透镜25,而抑制从导光板10的子光源11A射出而从子入光面27入射到导光板10内的光朝向与柱状透镜25的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扩散,抑制从子入光面27入射的来自子光源11A的光向主出光面21侧泄漏而从主出光面21射出。
由此,从导光板10中的主出光面21和子出光面23射出的光的亮度的均匀性提高。柱状透镜25中的多个棱镜在子出光面23上彼此平行地排列配置。并且,柱状透镜25中的多个棱镜可以隔开一定的间隔地配置,也可以不隔开间隔地配置。柱状透镜25中的各棱镜的间距例如可以是70μm以上90μm以下,但不限于这些值,也可以是其他值。并且,柱状透镜25也可以通过一体成型而形成于导光板10,该导光板10是通过注塑成型而制造的。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柱状透镜25中的多个棱镜相当于第二凸条,并且相当于图案。
图7中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结构的效果。图7的(a)示出当在子出光面23上没有设置柱状透镜25的情况下通过仅使子光源11A接通而从导光板10射出的光的亮度分布。并且,图7的(b)示出当在子出光面23上设置有柱状透镜25的情况下通过仅使子光源11A接通而从导光板10射出的光的亮度分布。
可以比较图7的(a)和图7的(b)而理解为,当在子出光面23上设置有柱状透镜25的情况下,抑制从子光源11A入射到子入光面27的光向主出光面21漏出并且从主出光面21射出。具体而言,在图7的(a)中,子出光面23上的亮度与向主出光面21漏出的光的亮度同等。与此相对,在图7的(b)中,子出光面23上的亮度为图7的(a)的约2倍,向主出光面21漏出的光的亮度减少至图7的(a)的1/9。
接着,图8中示出柱状透镜25中的各棱镜的形状与效果的关系的图表。图8的(a)的图表的横轴是图8的(b)所示的柱状透镜25的高度相对于棱镜宽度之比(棱镜高度/宽度)。并且,纵轴表示向主出光面21的泄漏光的亮度相对于子出光面23上的亮度(主出光面泄漏光的亮度/子出光面的亮度)。根据图8可知,通过使高度相对于棱镜宽度之比为0.067以上,能够使子出光面的亮度比主出光面的泄漏光的亮度高。并且,可知通过使高度相对于棱镜宽度之比为0.158以上,能够将主出光面的泄漏光的亮度降低至子出光面的亮度的一半以下。
另外,柱状透镜25中的各棱镜的截面形状可以像上述那样是圆弧形状,但除此之外,也可以像图9的(a)~(c)所示那样为由圆弧以外的凸状的曲线所形成的形状、三角形、五边形等多边形。
<实施例2>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在导光板的子出光面上设置有与子入光面垂直的方向的柱状透镜,并且在导光板的主出光面上也设置有与子入光面垂直的方向的柱状透镜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图10中示出本实施例的导光板30的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有时对于与图6所示的结构同等的结构赋予与图6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说明,主要对与图6所示的结构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导光板30的结构)
图10的(a)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导光板30的立体图。导光板30也具有俯视观察时呈大致长方形的平板状的形状。具有从主光源11射出的光入射的主入光面36以及将从主入光面36入射的光射出的主出光面31。并且,具有从子光源11A射出的光入射的子入光面27、以及将从子入光面37入射的光射出的子出光面23。
这里,在图10的(b)中示出使用图6所示的实施例1的导光板10而使面光源装置1发光的情况下的射出光的亮度分布(模拟)。在图6所示的导光板10中,从主光源11射出且从主入光面26入射的光有时在主出光面21与子出光面23的边界部分处碰撞到柱状透镜25的主出光面21侧的端部而立即射出。于是,有可能像图10的(b)所示那样在主出光面21与子出光面23的边界部分会看到明线。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例中,在主出光面31中的子出光面23侧的表面上还设置有与子入光面27垂直的方向的柱状透镜35。该柱状透镜35构成为随着从主出光面31与子出光面23的边界部分向主入光面36侧靠近而棱镜的高度和宽度连续地变小(即,每单位面积的棱镜所占的面积变小)。于是,能够使主出光面31与子出光面23的明确的边界部分消失。此外,能够使从主光源11射出且从主入光面36入射到导光板30的光在到达主出光面31与子出光面23的边界部分之前,通过柱状透镜35而逐渐从主出光面31射出。
由此,能够抑制从主光源11射出且从主入光面36入射到导光板30的光在主出光面31与子出光面23的边界部分处碰撞到柱状透镜25而从主出光面31立即射出,结果为能够抑制在主出光面31与子出光面23的边界部分处目视识别出明线。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构成柱状透镜35的棱镜相当于第一凸条。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构成柱状透镜35的棱镜也可以随着从主出光面31与子出光面23的边界部分向主入光面36侧靠近而高度相对于宽度之比变小。由此,能够随着从主出光面31与子出光面23的边界部分向主入光面36侧靠近而减弱柱状透镜35的棱镜所产生的光的散射效果。其结果为,能够使主出光面31与子出光面23的明确的边界部分消失。并且,能够使从主光源11射出且从主入光面36入射到导光板30的光在到达主出光面31与子出光面23的边界部分之前,通过柱状透镜35而逐渐从主出光面31射出。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构成柱状透镜35的棱镜的形状也可以随着从主出光面31与子出光面23的边界部分向主入光面36侧靠近而逐渐变化。由此,能够更可靠地使从主光源11射出且从主入光面36入射到导光板30的光在到达主出光面31与子出光面23的边界部分之前,通过柱状透镜35而逐渐从主出光面31射出。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构成柱状透镜35的棱镜与构成柱状透镜25的棱镜也可以在主出光面31与子出光面23的边界部分呈相同形状。由此,能够进一步可靠地使主出光面31与子出光面23的明确的边界部分消失,能够进一步可靠地抑制在主出光面31与子出光面23的边界部分处目视识别出明线。
<实施例3>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例3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在导光板的子出光面上设置有与子入光面垂直的方向的柱状透镜,并且在导光板的主出光面上也设置有与子入光面垂直的方向的柱状透镜,并且在主出光面中的没有设置与子入光面垂直的方向的柱状透镜的部分还设置有与主入光面垂直的方向的柱状透镜的例子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有时对于与上述的实施例所示的结构同等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说明,主要对与上述的实施例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导光板40的结构)
图11是示出本实施例的导光板40的立体图。导光板40具有俯视观察时呈大致长方形的平板状的形状。具有从主光源11射出的光入射的主入光面46、以及将从主入光面46入射的光射出的主出光面41。
这里,在本实施例中,在主出光面41中的子出光面23侧的部分设置有与子入光面27垂直的方向的柱状透镜35。该柱状透镜35与实施例2同样,构成为随着从主出光面41与子出光面23的边界部分向主入光面46侧靠近而棱镜的高度和宽度连续地变小。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在主出光面41中的没有设置柱状透镜35的区域中,设置有与主入光面46垂直的方向的柱状透镜42。该柱状透镜42随着远离主入光面46而其高度和宽度变小(即,每单位面积的棱镜所占的面积变小),柱状透镜42构成为在到达柱状透镜35所在的部分之前消失。
于是,像实施例2中说明的那样,能够抑制从主光源11射出且从主入光面46入射到导光板40的光在主出光面41与子出光面23的边界部分处碰撞到柱状透镜25而立即射出从而出现明线的情况。并且,除此之外,还能够通过柱状透镜42来抑制从主光源11射出且从主入光面46入射的光向与主入光面46平行的方向扩散,能够将更多的光引导到子出光面23侧。其结果为,能够提高主出光面41和子出光面23的亮度。
并且,柱状透镜42在主出光面41上从主入光面46侧与主入光面46垂直地延伸,在到达柱状透镜35所在的部分之前消失,因此能够避免在设置有柱状透镜42的部分与设置有柱状透镜35的部分的边界线产生明线等的不良情况。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构成柱状透镜42的棱镜相当于第三凸条。
<实施例4>
接着,使用图12对本发明的实施例4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在导光板的子出光面上设置有与子入光面垂直的方向的柱状透镜,并且在该柱状透镜的从子入光面的法线方向观察到的剖视图中被设置为,从主光源射出且从主入光面入射的光相对于从各棱镜的内侧观察时朝向主入光面侧的倾斜面的入射角随着与主入光面相距的距离变大而逐渐变小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也有时对于图12中的与上述的实施例中说明的结构同等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说明,主要对与上述的实施例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导光板50的结构)
在图12的(a)中示出本实施例的导光板50的立体图。导光板50也具有俯视观察时呈大致长方形的平板状的形状。具有从主光源11射出的光入射的主入光面26、以及将从主入光面26入射的光射出的主出光面21。并且,具有从子光源11A射出的光入射的子入光面57、以及将从子入光面57入射的光射出的子出光面53。
在本实施例中,主出光面21为镜面。并且,在子出光面53上设置有沿与子入光面57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柱状透镜55。该柱状透镜55的各棱镜的从子入光面57的法线方向观察到的截面形状在与子入光面57垂直的方向上没有变化而具有一定形状。另一方面,关于与子入光面57平行的方向,在设置于比子出光面53的中央更接近主入光面26侧的棱镜中,向主入光面26的法线方向前进的光在从棱镜的内侧观察时向朝向主入光面26侧的倾斜面55A入射的入射角被设置为随着与主入光面26相距的距离变大而逐渐变小。
于是,从主入光面26入射到导光板50的光一边从主出光面21射出某程度,一边到达子出光面53。并且,在子出光面53中的主入光面26侧的部分,由于向柱状透镜55的棱镜入射的入射角较大,因此全反射的可能性较高,抑制从子出光面53向外部射出的光量。并且,在子出光面53上随着远离主入光面26,而向柱状透镜55的各棱镜入射的入射角变小,因此透过的可能性较高,从子出光面53向外部射出的光量变多。
由此,能够抑制到达柱状透镜55的棱镜的来自主入光面26的光在主出光面21与子出光面53的边界附近立即射出,其结果为,能够抑制在主出光面21与子出光面53的边界部分产生明线。
这里,在图12的(b)中示出在本实施例的导光板50中使主光源11接通且使子光源11A断开的情况下的亮度分布的模拟结果的例子。由此,能够确认在主出光面21与子出光面53的边界区域中,也不会像图10那样产生明线。
另外,作为柱状透镜55的各棱镜的截面形状,考虑有各种变形例。也可以如图13的(a)~(c)所示,呈偏心的凸状的曲线所形成的形状、偏心的三角形、偏心的五边形等多边形。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向主入光面26的法线方向前进的光在从棱镜的内侧观察时向朝向主入光面26侧的倾斜面55A入射的入射角相当于“在从导光板的内部观察时朝向第一入光面侧的斜面与第一入光面的法线所成的锐角的角度”。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在设置于比子出光面53的中央更接近主入光面26侧的棱镜中,向主入光面26的法线方向前进的光在从棱镜的内侧观察时向朝向主入光面26侧的倾斜面55A入射的入射角也可以比在从棱镜的内侧观察时向朝向与主入光面26侧相反侧的倾斜面入射的入射角小。由此,能够抑制从主入光面26入射的主光源11的光直接到达柱状透镜55的棱镜而立即射出从而目视识别为明线的情况,能够提高导光板整体的亮度分布的均匀性。该情况下的向主入光面26的法线方向前进的光在从棱镜的内侧观察时向朝向与主入光面26侧相反侧的倾斜面入射的入射角相当于“在从导光板的内部观察时朝向与上述第一入光面侧相反侧的斜面与该第一入光面的法线所成的锐角的角度”。
<实施例5>
接着,使用图14对本发明的实施例5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在导光板的子出光面上设置有沿与子入光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柱状透镜,并且在导光板中设置有子出光面的部分的厚度与在导光板中设置有主出光面的部分的厚度相比较薄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有时对于与上述的实施例中说明的结构同等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说明,主要对与上述的实施例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导光板60的结构)
在图14中示出本实施例的导光板60的立体图。导光板60具有俯视观察时呈大致长方形的平板状的形状。具有从主光源11射出的光入射的主入光面26、以及将从主入光面26入射的光射出的主出光面21。并且,具有从子光源11A射出的光入射的子入光面67、以及将从子入光面67入射的光射出的子出光面63。
在导光板60中的子出光面63上设置有沿与子入光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柱状透镜65。本实施例的柱状透镜65与实施例1的结构同等。在本实施例中,在导光板60中设置有子出光面63的部分的厚度比在导光板60中设置有主出光面21的部分的厚度薄。
根据本实施例,由于在导光板60中设置有子出光面63的部分的厚度更薄,因此从子入光面67入射到导光板60的光向柱状透镜65入射的概率相对变高。由此,能够使柱状透镜65对于向导光板60的光的封入效果增大,减少向主出光面21泄漏的光量。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从子光源11A入射到子入光面67的光向主出光面21泄漏而射出,抑制导光板60整体的亮度不均。
<实施例6>
接着,使用图15对本发明的实施例6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在导光板的子出光面上具有沿与子入光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柱状透镜,并且在主出光面与子出光面的边界部分处使导光板的厚度变薄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图15中示出本实施例的导光板70和导光板80的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也有时对图15中的与上述的实施例中说明的结构同等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说明,主要对与上述的实施例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导光板70和80的结构)
在图15的(a)中,导光板70具有俯视观察时呈大致长方形的平板状的形状。具有从主光源11射出的光入射的主入光面76、以及将从主入光面76入射的光射出的主出光面71。并且,具有从子光源11A射出的光入射的子入光面77、以及将从子入光面77入射的光射出的子出光面73。
在本实施例的导光板70的子出光面73上设置有柱状透镜75。本实施例的柱状透镜75与实施例1的结构同等。在本实施例中,在导光板70中设置有子出光面73的部分的厚度与在导光板70中设置有主出光面71的部分的厚度同等,但通过在它们的边界部分处在相反面72上设置凹槽78,而使导光板70的厚度比其他部分薄。
根据本实施例,在导光板70中设置有子出光面73的部分与设置有主出光面71的部分的边界处导光板70的截面积本身缩减,并且柱状透镜75的厚度的比例相对变高。由此,在本实施例中,从子光源11A射出且从子入光面77入射到导光板70的光不容易向主出光面71泄漏。由此,柱状透镜75对于光的封入效果增大,能够减少向主出光面71泄漏的光量。其结果为,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从子光源11A入射到子入光面77的光从子出光面73向主出光面71泄漏而射出,抑制导光板70整体的亮度不均。
同样,在图15的(b)中示出本实施例的其他的方式。在图15的(b)中,导光板80具有俯视观察时呈大致长方形的平板状的形状。具有从主光源11射出的光入射的主入光面86、以及将从主入光面86入射的光射出的主出光面81。并且,具有从子光源11A射出的光入射的子入光面87、以及将从子入光面87入射的光射出的子出光面83。
在本实施例的导光板80的子出光面83上设置有柱状透镜85。本实施例的柱状透镜85是与实施例1的结构同等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在导光板80中设置有子出光面83的部分的厚度与设置有主出光面81的部分的厚度在导光板80的长边侧的两端是同等的。并且,导光板80的厚度从两侧朝向在导光板80中设置有子出光面83的部分与设置有主出光面81的部分的边界部分而线性地变薄。并且,导光板80的厚度在边界部分处最薄。
根据本实施例,在导光板80中设置有子出光面83的部分与设置有主出光面81的部分的边界处,导光板80的厚度变薄,并且柱状透镜85的厚度的比例相对变高。由此,柱状透镜85对于光的封入效果增大,从子光源11A射出且从子入光面87入射到导光板80的光不容易向主出光面81泄漏。由此,能够减少向主出光面81泄漏的光量。其结果为,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从子光源11A入射到子入光面87的光从子出光面83向主出光面81泄漏而射出,抑制导光板80整体的亮度不均。
<实施例7>
接着,对本发明的实施例7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在导光板的子出光面上设置有沿与子入光面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柱状透镜,并且在导光板中设置有子出光面的部分的宽度与设置有主出光面的部分的宽度相比较窄的例子进行说明。
在图16中示出本实施例的导光板90的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也有时对于图16中的与上述的实施例中说明的结构同等的结构标注相同的标号并且省略说明,主要对与上述的实施例的不同点进行说明。
(导光板90的结构)
在图16中,导光板90具有俯视观察时呈大致长方形的平板状的形状。具有从主光源11射出的光入射的主入光面26、以及将从主入光面26入射的光射出的主出光面21。并且,具有从子光源11A射出的光入射的子入光面97、以及将从子入光面97入射的光射出的子出光面93。
在本实施例的导光板90的子出光面93上设置有柱状透镜95。本实施例的柱状透镜95是与实施例1的结构同等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在导光板90中设置有子出光面93的部分在与子入光面97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比设置有主出光面21的部分的宽度窄,在导光板90中设置有子出光面93的部分与设置有主出光面21的部分的边界处产生台阶98。并且,在由此产生的空间中配置有子光源11A。
根据本实施例,在导光板90中设置有子出光面93的部分在与子入光面97垂直的方向上的宽度比在导光板90中设置有主出光面21的部分的宽度窄,能够在由此产生的空间中收纳子光源11A,因此能够防止子光源11A向导光板90的外形的外侧进一步突出。其结果为,能够提高面光源装置1整体的空间效率。并且,也可以在上述的空间中配置照相机等其他部件,能够提高面光源装置1或者液晶显示装置整体的空间效率。
另外,此时,也可以如图17所示,在导光板90的设置有主出光面21的部分与设置有子出光面93的部分之间的台阶98的表面上具有遮光部件96。由此,能够抑制从子光源11A射出的光的一部分直接从台阶98的表面向导光板90中的设置有主出光面21的部分入射。其结果为,能够提高导光板90整体的亮度的均匀性。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关于在导光板90中设置有子出光面93的部分的子入光面97侧的端面相对于设置有主出光面21的部分的子入光面97侧的端面,伴随着台阶98而凹陷,在由此产生的空间中配置子光源11A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台阶98也可以不是必须的。例如,也可以在导光板90中设置有子出光面93的部分的子入光面97侧的端面与设置有主出光面21的部分的子入光面97侧的端面之间形成斜面。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将遮光部件96设置于该斜面。
根据以上说明的实施例1~7的导光板,能够抑制从子出光面上的来自光源的光向主出光面漏出,其结果为,能够提高导光板整体的亮度的均匀性,能够抑制亮度不均的产生。因此,通过将具有这样的导光板的面光源装置作为背光源进行搭载,能够提供亮度的均匀性高的双画面型的液晶显示装置。
此外,这样的显示装置能够搭载于各种电子设备。作为具有这样的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能够例示出智能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终端、电子书、可佩戴设备、汽车导航装置、电子词典、电子广告板等。这样的电子设备具有优越的亮度均匀性,可期待能够提供更高的显示性能。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主出光面、或者子出光面、或者相反面中的至少1个面上设置有用于使在导光板内部被引导的光散射的点状图案。由此,能够更高效地从上述第一出光面或者第二出光面射出光。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主出光面、或者在作为主出光面的背面的相反面上设置有点状图案,该点状图案在每单位面积中所占的面积在从主入光面侧到主出光面与子出光面的边界之间的某个部位处达到最大,在主出光面与子出光面的边界处从上述最大值开始减少。由此,能够使从主入光面入射的主光源的光在主出光面更高效地射出。由此,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从主入光面入射的主光源的光直接到达子出光面的柱状透镜而立即射出从而目视识别为明线的情况,能够提高导光板整体的亮度分布的均匀性。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使构成各柱状透镜的棱镜的至少一部分在其延伸方向上断续地设置。由此,能够通过各柱状透镜的棱镜来抑制从各入光面入射的光朝向与行进方向垂直的方向扩散,并且能够使断续地设置的棱镜作为点状图案而发挥功能。由此,能够使光更高效地从导光板射出。其结果为,能够更可靠地抑制从子入光面入射的光从子出光面侧向主出光面侧泄漏,并且能够提高导光板上的亮度的均匀性,抑制亮度不均。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关于所有的柱状透镜构造(第一凸条、第二凸条、第三凸条)设置于导光板的出光面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然而,上述的所有柱状透镜构造也可以设置于作为导光板的出光面的背面的相反面。根据该结构,也能够得到与上述的实施例同等的效果。并且,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柱状透镜构造设置于子出光面的整面。然而,柱状透镜构造未必一定设置于子出光面的整面。例如,也可以设置于子出光面上的主出光面侧的一部分。此外,柱状透镜构造未必一定由凸状的棱镜构成,也可以由凹状的棱镜构成。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例中,关于方向的确定,进行了与某面(例如,主入光面、子入光面)垂直、平行这样的确定,它们并不是指必须准确地具有90度、180度的角度,主旨是允许能够得到同等的效果的范围内的变动。例如,垂直方向、平行方向都充分地允许±5度左右的变动。
并且,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主光源和子光源配置于导光板的侧面,但未必一定配置为从外部与端面对置。例如,也可以在导光板的侧面的端面附近开设光源用的孔,在该孔的侧面配置主光源或者子光源。
标号说明
1:面光源装置;2:液晶面板;10、30、40、50、60、70、80、90:导光板;11:主光源;11A:子光源;12:柔性印刷基板;13:框架;14:固定部件;15:反射片;16:扩散片;17A、17B:棱镜片;18:遮光双面带;21、31、41、71、81:主出光面;23、53、63、73、83、93:子出光面;25、35、42、55、65:柱状透镜;26、36、76、86:主入光面;27、57、67、77、87、97:子入光面;98:台阶。

Claims (24)

1.一种导光板,其呈大致平板状,该导光板具有:
第一入光面,来自第一光源的光入射到该第一入光面;
第一出光面,其与所述第一入光面大致垂直地交叉且将从该第一入光面入射的光射出;
第二入光面,来自第二光源的光入射到该第二入光面;以及
第二出光面,其与所述第二入光面大致垂直地交叉且将从该第二入光面入射的光射出,
该导光板的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入光面和所述第二入光面设置于彼此大致垂直的侧面,
所述第一出光面和所述第二出光面设置于一侧的平面中的不同的区域,
在所述第二出光面、以及所述平面的相反面中与该第二出光面对应的区域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图案,该图案形成为在与所述第二入光面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案是多个第二凸条,该多个第二凸条形成为在与所述第二入光面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入光面在设置有该第二入光面的侧面上设置于与所述第一入光面相反侧的一部分的区域,
所述第二出光面在设置有该第二出光面和所述第一出光面的所述平面上设置于与所述第一入光面相反侧的一部分的区域,
所述第一出光面在所述平面中被设置为所述第二出光面以外的区域,
在所述第一出光面、以及所述平面的相反面中与该第一出光面对应的区域中的所述第二凸条侧的部分处,以与所述多个第二凸条相连续地配置的方式设置有多个第一凸条,该多个第一凸条形成为在与所述第二入光面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在设置有所述多个第一凸条的部分中,更远离所述第二凸条的部位与更接近所述第二凸条的部位相比,所述第一凸条的面积在每单位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在设置有所述多个第一凸条的部分中,更远离所述第二凸条的部位与更接近所述第二凸条的部位相比,所述第一凸条的高度相对于宽度之比小。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在设置有所述多个第一凸条的部分中,所述第一凸条的形状随着远离更接近所述第二凸条的部位而逐渐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凸条与所述第二凸条在设置有该第一凸条的部分与设置有该第二凸条的部分的边界部分处为大致相同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出光面、以及所述平面的相反面中与该第一出光面对应的区域中的、设置有所述第一凸条的一方的区域中,没有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凸条的部分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为镜面。
9.根据权利要求3至7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出光面、以及所述平面的相反面中与该第二出光面对应的区域中的、设置有所述第一凸条的一方的区域中,在没有设置所述多个第一凸条的部分处设置有沿与所述第一入光面大致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第三凸条,并且更远离所述第一入光面的部位与更接近所述第一入光面的部位相比,该第三凸条的面积在每单位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小。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从延伸方向观察所述第二凸条而得到的截面形状是圆弧、凸状的曲线、三角形或者四边形以上的多边形。
11.根据权利要求2至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在从延伸方向观察所述第二凸条而得到的截面形状中,形成为,在比设置有所述第二凸条的部分的中央更接近所述第一入光面侧而设置的所述第二凸条中,更接近所述第一入光面的第二凸条与更远离所述第一入光面的第二凸条相比,在从所述导光板的内部观察时朝向所述第一入光面侧的斜面与该第一入光面的法线所成的锐角的角度更小。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在从延伸方向观察所述第二凸条而得到的截面形状中,在比设置有所述第二凸条的部分的中央更接近所述第一入光面侧而设置的所述第二凸条中,在更接近所述第一入光面的第二凸条中,在从所述导光板的内部观察时朝向所述第一入光面侧的斜面与该第一入光面的法线所成的锐角的角度比在从该导光板的内部观察时朝向所述第一入光面侧的相反侧的斜面与该第一入光面的法线所成的锐角的角度小。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12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条中的高度相对于宽度之比为0.067以上。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条中的高度相对于宽度之比为0.158以上。
15.根据权利要求2至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出光面在与所述第一入光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宽度比所述第一出光面在与所述第一入光面平行的方向上的宽度小,所述第二出光面中的所述第二入光面侧的端面被设置为相对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中的所述第二入光面侧的端面凹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出光面中的所述第二入光面侧的端面相对于所述第一出光面中的所述第二入光面侧的端面,伴随着台阶而凹陷,
在该台阶中设置有遮光单元,该遮光单元禁止来自所述第二光源的光从该台阶入射到导光板内部。
17.根据权利要求2至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出光面的厚度比所述第一出光面的厚度薄。
18.根据权利要求2至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的边界部分的厚度比其他区域的厚度薄。
19.根据权利要求2至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在设置有所述第一出光面和第二出光面的平面或者其相反面中的至少1个面上设置有点状图案,该点状图案使在导光板内部被引导的光散射。
20.根据权利要求2至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出光面、以及所述平面的相反面中与该第一出光面对应的区域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点状图案,该点状图案在每单位面积中所占的面积在俯视观察时在从所述第一入光面侧直到所述第一出光面与所述第二出光面的边界部分为止的区域之间的规定的部分处达到最大。
21.根据权利要求2至2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凸条在其延伸方向上断续地设置。
22.一种面光源装置,该面光源装置具有:
权利要求1至2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导光板;
光源,其配置在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对置的位置处;以及
框体,其配置在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入光面的相反面对置的位置处,包围所述导光板的侧面。
2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显示装置具有:
权利要求22所述的面光源装置;以及
显示面板,其接收从所述面光源装置射出的光。
2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该电子设备具有权利要求23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1680071228.7A 2015-12-28 2016-03-10 导光板、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082920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257405 2015-12-28
JP2015257405A JP2017120740A (ja) 2015-12-28 2015-12-28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PCT/JP2016/057633 WO2017115472A1 (ja) 2015-12-28 2016-03-10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92008A true CN108292008A (zh) 2018-07-17

Family

ID=59225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71228.7A Pending CN108292008A (zh) 2015-12-28 2016-03-10 导光板、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373097A1 (zh)
JP (1) JP2017120740A (zh)
KR (1) KR20180078304A (zh)
CN (1) CN108292008A (zh)
WO (1) WO201711547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7167A (zh) * 2018-07-24 2018-11-27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特种曲面液晶显示用背光模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447968B1 (ko) * 2017-10-19 2022-09-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7817550A (zh) * 2017-12-12 2018-03-20 芜湖德仓光电有限公司 导光板
ES2973155T3 (es) * 2018-09-17 2024-06-18 Lmpg Inc Guías de luz en forma de cuña para luminarias y conjuntos de luminarias que las incorporan
CN209102944U (zh) * 2018-10-25 2019-07-12 瑞仪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导光板、背光模块及显示设备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16512A (ko) * 2005-08-04 2007-02-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JP2012038571A (ja) * 2010-08-06 2012-02-23 Sharp Corp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2013517590A (ja) * 2010-01-13 2013-05-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及びバックライトを備えるディスプレイ
JP2013191501A (ja) * 2012-03-15 2013-09-26 Omron Corp 面光源装置
JP2013191514A (ja) * 2012-03-15 2013-09-26 Omron Corp 面光源装置
CN103969733A (zh) * 2013-01-30 2014-08-06 欧姆龙株式会社 导光板及面光源装置
CN204740413U (zh) * 2015-03-02 2015-11-04 Lg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和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350338A (ja) * 2005-06-13 2006-12-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とこれを有する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輝度調節方法
JP2007027099A (ja) * 2005-07-13 2007-02-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アセンブリ及び表示基板とこれらを有する表示装置、並びに表示基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771065B2 (ja) * 2005-09-30 2011-09-14 ゲットナー・ファンデーション・エルエルシー 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JP5437652B2 (ja) * 2009-01-30 2014-03-12 恵和株式会社 導光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16512A (ko) * 2005-08-04 2007-02-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 장치
JP2013517590A (ja) * 2010-01-13 2013-05-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及びバックライトを備えるディスプレイ
JP2012038571A (ja) * 2010-08-06 2012-02-23 Sharp Corp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子機器
JP2013191501A (ja) * 2012-03-15 2013-09-26 Omron Corp 面光源装置
JP2013191514A (ja) * 2012-03-15 2013-09-26 Omron Corp 面光源装置
CN103969733A (zh) * 2013-01-30 2014-08-06 欧姆龙株式会社 导光板及面光源装置
CN204740413U (zh) * 2015-03-02 2015-11-04 Lg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面板和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97167A (zh) * 2018-07-24 2018-11-27 中航华东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特种曲面液晶显示用背光模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180078304A (ko) 2018-07-09
WO2017115472A1 (ja) 2017-07-06
US20180373097A1 (en) 2018-12-27
JP2017120740A (ja) 2017-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4625B (zh) 导光板、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2859232B (zh) 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KR102219602B1 (ko) 도광판, 면 광원 장치,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US9086595B2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obile device
US9223074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area light source device
US9360613B2 (en) Planar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same
CN108292008A (zh) 导光板、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14442368B (zh) 背光单元
CN105842910A (zh) 液晶显示设备
CN107272257A (zh) 显示装置
US20170059764A1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885302B (zh) 照明装置和显示装置
WO2017159556A1 (ja) 照明装置及び表示装置
TWI670526B (zh) 導光板、面光源裝置、顯示裝置以及電子機器
JP2014130832A (ja) 面光源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モバイル機器
JP6682834B2 (ja)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0291454B (zh)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TWI437327B (zh) 背光模組
JP7249779B2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19026495A1 (ja)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7157351B2 (ja) 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7091931A (ja) 面光源装置
JP2019029334A (ja)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2015062203A (ja)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透過型表示装置
KR20040076450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