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89696B - 用于穿透组织层的手术器械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穿透组织层的手术器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89696B CN108289696B CN201680069240.4A CN201680069240A CN108289696B CN 108289696 B CN108289696 B CN 108289696B CN 201680069240 A CN201680069240 A CN 201680069240A CN 108289696 B CN108289696 B CN 10828969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dge
- surgical instrument
- cutting
- axis
- fe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4
- 210000003815 abdominal wall Anatomy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10000001015 abdom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10000000683 abdominal cavit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187 abdomi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2324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357 laparoscopic surg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835 viscer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2260 Accidental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32544 Cicatrix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05646 Pneumoperitoneu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084 abdominal surg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367 artery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76 he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0056 orga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435 percutaneous penetration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87 reinforc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241 scar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73 scar 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90 scarr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387 scar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20 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28—Surgical forceps
- A61B17/29—Forcep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17/295—Forcep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combined with cutting imple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28—Surgical forceps
- A61B17/29—Forcep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5—Excision instru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32—Surgical cutting instruments
- A61B17/3209—Incision instrument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28—Surgical forceps
- A61B17/29—Forceps for use i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 A61B2017/2926—Details of heads or jaw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 A61B17/34—Trocars; Puncturing needles
- A61B17/3417—Details of tips or shafts, e.g. grooves, expandable, bendable; Multiple coaxial sliding cannulas, e.g. for dilating
- A61B2017/3454—Details of tip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用于手术插入和穿透组织层的器械,包括杆部、面向远侧的端部表面和定位在面向远侧的端部表面上的至少一个切割特征。至少一个切割特征在结构上构造成当不旋转时是无创伤的。当至少一个切割特征围绕旋转轴线旋转时,该述至少一个切割特征能够切割组织。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可包括相对于以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假想圆柱体相切地定位的切割边缘,和/或包括定位成使得沿切割边缘界定的平面不延伸穿过旋转轴线的切割边缘。
Description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1月25日提交的标题为“用于穿透组织层的手术器械”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第62/260,112号的权益,并且该临时专利申请据此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
发明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用于手术插入和/或穿透患者组织(例如腹壁)的手术器械(surgical instrument)、设备或装置。
发明背景
在手术期间通常使用或切割患者组织或钝地穿透患者组织的装置进入皮下手术空间,其中每种类型的装置提供相应的优点和缺点。腹部手术的当前技术包括两种常用的手术方法: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MIS)。在开放手术情况下,外科医生在腹部产生一个切口,该切口可以是数英寸长,以便在腹部产生一个开口,通过该开口来进行手术。该方法的缺点是在病人的腹部留下大的疤痕,而且具有很长的愈合时间。另一方面,MIS技术限制了疤痕形成,且缩短了恢复周期。虽然基于手术的类型和身体上的位置存在多种不同类型的MIS,但是本发明的某些特征、方面和优点涉及腹部MIS手术,也称为腹腔镜手术。
在腹腔镜手术中,腹部被充气,从而使腹部远离其它内部器官以产生手术空间。使腹部被充气以产生被称为气腹的扩张腹部状态。下一步是引入手术器械以在腹腔内进行手术。引入手术器械的当前方法是使用套管针(trocar)以允许手术器械进出腹腔。套管针是插管和插针(obturator)的组合。插针是穿过腹壁引入插管部分的装置的刺穿部分。在引入之后然后移除插针,将插管留在适当位置中。插管具有密封件,该密封件减小充入气体逸出的可能性,同时允许医疗器械穿过密封件。
虽然对MIS手术而言,套管针的使用是标准实践,但是它具有一些缺点。首先,用于引入插管的插针具有非常尖锐的点,如果被驱动进入到腔中太远,则可能划伤器官或动脉,这进而可能引起并发症。第二,由于与穿过套管针的器械相比套管针的直径相对较大,所以在套管针的位置处产生疤痕。
所提出的手术器械的某些特征、方面和优点减少或消除了对套管针的需要,而不导致实施所提出的手术器械的任何显著成本。另一方面,通过使用所提出的手术器械,降低了总体手术成本。
发明概述
本发明的某些特征、方面和优点允许标准手术器械进入腹腔,而不使用套管针。尽管所提出的手术器械有助于进入腹腔,但是一旦所提出的手术器械的远侧部分进入腹腔,所提出的手术器械旨在对内部器官是无创伤的。
虽然现有技术证明了具有可延伸刀片的可经皮引入的器械,该可延伸刀片在将器械引入到手术空间后缩回,但是这些设计增加了复杂性和成本,并且没有被手术界广泛采用。这些器械还在锋利刀片进入腹腔的前景方面存在安全问题。
某些现有装置具有用于经皮穿透的延伸刀片,该延伸刀片一旦装置在体内时就缩回。
本发明的某些特征、方面和优点涉及一个或更多个切割特征(cuttingfeatures),该一个或更多个切割特征构造成定位在手术器械的远侧端部上。在一些情况下,器械可以包括抓持器或镊子。当器械以围绕从器械远侧端部延伸的纵向轴线旋转或扭转运动(或者以单向性旋转或扭转(例如,机器人的旋转或扭转),或者以双向性往复旋转(例如,手持式的旋转或扭转))而移动且同时器械抵靠旨在被切割的腹壁组织沿同一纵向轴线被轴向推动时,器械远侧端部上的特征或多个特征允许器械切割穿过腹壁。对于所图示的手术器械,切割特征相对于器械的远侧端部不是可缩回的或以其它方式可移动的。所设想的器械具有定位在面向远侧的外表面上的切割特征。此外,切割特征相对于器械保持在相同的位置,并且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切割特征相对于器械的远侧端部不是可缩回的或以其它方式可移动的。因此,这种设计所提供的简单性和增加的安全性是对现有装置的改进。
允许器械切割穿过腹壁组织的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可包括由相邻表面形成的边缘(edge),该相邻表面以比标准刀片的夹角(included angle)大的夹角会聚。标准刀片被认为包括以20度或更小的夹角会聚的两个壁。相邻表面以大于20度的角度会聚导致这些相邻表面的接合部足够钝,从而在不存在例如在正常手术操作期间可能遇到的轴向力的情况下的轴向移动或旋转运动期间是无创伤的。夹角越大,则该边缘越钝。
轴向力用于将包含有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器械的远侧端部推动进入腹部组织中。在一些构造中,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必须被待被切割的组织完全或充分地包围。当器械的远侧端部抵靠腹部组织被推动时,器械可以围绕器械杆部的轴线旋转,同时腹部组织包围切割特征。一旦在身体内,器械可以以与其被通常使用的方式相同的方式来使用(例如,在抓持器的情况下,进行抓持),而外科医生无需担心由切割特征引起的意外伤害,在没有同时发生的显著的轴向力的情况下,切割特征在轴向移动期间和旋转运动期间是无创伤的。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设想了一种用于手术插入的器械。该器械可包括器械杆部和可移动地连接到该杆部的至少一个钳夹(jaw)。这种器械的一个示例可以在2015年3月3日颁布的美国专利第8,968,358号中找到,该专利据此通过引用以其整体并入。在该器械中,公开了一对可移动的钳夹。根据本发明的某些特征、方面和优点,器械的一对钳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钳夹可以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切割特征。在该对钳夹中的一个或更多个钳夹的内侧或相对的抓持表面上的任何组织抓持特征可以保持不变。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一些方面中,彼此会聚或靠近以形成一个或更多个切割特征的表面相对于彼此不是过度尖锐的。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这些表面彼此靠近并界定45度至120度之间的夹角。在一些实施方案中,一个或更多个切割特征不与器械的旋转轴线相交。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组织缺口(tissue relief)区域邻近该一个或更多个切割特征定位。切割特征可以通过平坦(planar)表面或平缓弧形表面而在顶部和底部上形成边界。边界表面和较大夹角的组合允许受冲击的组织配合(conform)一个或更多个切割特征,并且当器械旋转(或器械的至少远侧端部旋转)时,该一个或更多个切割特征可以扫过受冲击的组织,从而实现切割动作。
需要一定量的轴向推力以使组织移动到组织缺口中,并包裹或以其它方式接合一个或更多个切割特征。在正常的手术操作期间,手术器械是无创伤的,因为仅在最初穿过腹部组织引入器械时才使用必需水平的轴向力。为了切割组织,旋转运动的额外必要性产生了需要两种不同运动或动作以形成所需切割性能的手术器械。
一个或更多个切割特征可以是位于垂直于手术器械远侧端部的旋转轴线的平面内的扁平边缘。一个或更多个切割特征还可以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切割特征的端部,该端部设置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平面内,而边缘的中心部分在离开该平面的远侧方向上弯曲。除了这些构造中的任一个外,界定一个或更多个切割特征的表面可以与与手术器械远侧端部的旋转轴线同心或同轴的圆相切,或者边缘本身与手术器械远侧端部的旋转轴线同心或轴向对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手术器械具有延伸穿过手术器械远侧端部的旋转轴线的单个旋转轴线。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一些非限制性方面中,这给出了四种一般边缘形状:切向扁平、切向弯曲、同心扁平和同心弯曲。
本文中所描述的无创伤切割特征可以放置在任何器械上,该任何器械可以容纳产生无创伤切割特征的特征组合。在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中,可用于和设计成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所设想的手术器械可包括大致圆柱形的远侧端部,该远侧端部具有相对倒角表面与倒角表面的边界内的一个或更多个组织缺口区域的组合。手术器械可以在两个部分之间分开,该两个部分一起形成端部形状,例如,用具有两个相对构件的抓持器,该两个相对构件在闭合位置产生圆柱形形状。在一些构造中,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可以定位在另外的标准插针上。
在一些构造中,手术器械的至少一个切割特征可以在一个钳夹上或在两个钳夹上。在所图示实施方案中的至少一些实施方案中,两个钳夹上的特征可以组合以产生全切割特征。在一些构造中,一个钳夹上的至少一个切割特征与相对钳夹上的任一切割特征不对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钳夹的至少一个切割特征可以与第二钳夹的所有切割特征不对齐。在一些构造中,第一钳夹的至少一个切割特征可以与第二钳夹的对应的至少一个切割特征对齐。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可离开手术器械或整个手术器械的远侧端部的中心或旋转轴线定位。手术器械的面向远侧的端部表面的组织缺口特征(tissuerelief features)可以离开手术器械的组织穿透部分的旋转轴线或与手术器械的组织穿透部分的旋转轴线交叉来定位。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可以定位成与旋转轴线不相交(和/或不具有穿过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至少一个边缘被界定的纵向延伸表面,不延伸穿过旋转轴线),其中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在任一端部上通过大致平面的表面形成边界。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大致平面的表面可以相对于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边缘大致垂直。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平坦表面相对于抓持面以5度至20度之间的角度延伸,其中平坦表面的远侧部分比平坦表面的近侧端部更靠近旋转轴线。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某些特征、方面和优点,手术器械包括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的杆部。面向远侧的表面布置在手术器械的远侧端部处。旋转轴线延伸穿过手术器械远侧端部处的面向远侧的表面。至少一个切割特征定位在手术器械的远侧端部的面向远侧的表面上。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由至少两个相邻表面产生的边缘形成。至少一个组织缺口特征邻近切割特征定位,并且部分地由产生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边缘的至少两个相邻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界定。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布置成在手术器械的远侧端部处的面向远侧的表面被推动进入组织中同时,当杆部围绕旋转轴线旋转时,切割组织。
在一些构造中,手术器械包括第一钳夹和第二钳夹,其中第一钳夹和第二钳夹中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地连接到该杆部。手术器械远侧端部处的面向远侧的表面包括第一钳夹和第二钳夹中的至少一个的远侧端部。
在一些构造中,在形成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边缘的至少两个相邻表面之间形成夹角,并且该夹角在45度至120度的范围内。
在一些构造中,在形成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边缘的该至少两个相邻表面之间形成夹角,并且该夹角大于45度。
在一些构造中,夹角大于55度。
在一些构造中,在形成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边缘的该至少两个相邻表面之间形成夹角,并且所述夹角足够大,使得所产生的边缘仅在旋转的同时受到至少1磅轴向力时,才能够切割穿过腹壁。
在一些构造中,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边缘的形状是与以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相切地延伸的线性边缘,同时线性边缘还位于垂直于旋转轴线的平面内。
在一些构造中,边缘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至少一个钳夹围绕枢转轴线枢转,该枢转轴线垂直于第一方向延伸。
在一些构造中,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由三个不同的表面界定,该三个不同的表面包括内表面、与内表面会聚的外表面、以及形成外表面的外边界的倒圆表面。
在一些构造中,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边缘的形状与旋转轴线同心,同时还定位在垂直于旋转轴线的平面内。
在一些构造中,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边缘的形状与旋转轴线同心,同时该边缘在远侧方向上离开垂直于旋转轴线的平面向外弯曲。
在一些构造中,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边缘的形状是直边缘,该直边缘与以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相切地延伸,同时该边缘在远侧方向上离开垂直于旋转轴线的平面向外弯曲。
在一些构造中,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边缘不与旋转轴交叉(cross)。
在一些构造中,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边缘在每一端部处由平坦表面形成边界,该平坦表面是成角度的,使得该平坦表面的远侧部分比该平坦表面的近侧部分更靠近旋转轴线。
在一些构造中,平坦表面具有5度至20度之间的倾斜角。
在一些构造中,成角度的表面定向该成垂直于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边缘。
在一些构造中,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用尖坡状(spur like)特征增强。
在一些构造中,该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用锯齿状特征增强。
在一些构造中,该至少一个组织缺口特征包括圆弧的组织缺口边缘,该圆弧的组织缺口边缘离开该至少一个切割边缘的边缘定位。
附图简述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进一步方面可以在附图中被表征、显示和/或表示。
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的进一步方面可以在附图中被表征、显示和/或表示,这些附图旨在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某些特征、方面和优点所布置和构造的手术器械的立体图。所图示的手术器械呈现切向扁平边缘类型的切割特征。
图1B是图1的手术器械的另一个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手术器械的俯视图。
图2A是图1手术器械的放大的立体图。
图2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某些特征、方面和优点布所置和构造的另一手术器械的放大的立体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某些特征、方面和优点所布置和构造的手术器械的立体图。所图示的手术器械呈现切向扁平边缘类型,该切向扁平边缘类型由不延伸钳夹的整个长度的成角度的表面形成边界。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某些特征、方面和优点所布置和构造的手术器械的立体图。所图示的手术器械呈现由成角度的表面形成边界的同心扁平边缘类型,该成角度的表面不延伸钳夹的整个长度。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某些特征、方面和优点所布置和构造的手术器械的立体图。所图示的手术器械呈现切向弯曲边缘类型。
图5B是手术器械的立体图,该手术器械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图5的手术器械,但是其包括尖坡型边缘增强部。
图5C是手术器械的立体图,该手术器械在许多方面类似于图5的手术器械,但是其包括锯齿状物型边缘增强部。
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某些特征、方面和优点所布置和构造的手术器械的立体图。所图示的手术器械呈现同心弯曲边缘类型。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某些特征、方面和优点所布置和构造的手术器械的立体图。所图示的手术器械呈现切向弯曲边缘类型,该切向弯曲边缘类型由不延伸钳夹的整个长度的成角度的表面形成边界。
图8是图7的手术器械的侧视图,其进一步示出了弯曲边缘。
图9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某些特征、方面和优点所布置和构造的手术器械的立体图。该实施方案示出了切向弯曲边缘类型,其中切割特征平行于手术器械的抓持面。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某些特征、方面和优点所布置和构造的手术器械的立体图。所图示的手术器械呈现切向弯曲边缘类型,其具有在垂直样式(例如图5的样式)和平行样式(例如图9的样式)之间成角度的切割特征。
图11是图10的手术器械的侧视图,其进一步示出了弯曲切割边缘。
图12是具有钳夹的马里兰型抓持器的立体图,该抓持器呈现切向弯曲边缘,该切向弯曲边缘由不延伸钳夹的整个长度的成角度的表面形成边界。
图12B是图12的马里兰型抓持器的放大图,该图进一步示出了边缘结构。
发明的详细描述
图1示出了手术器械10。手术器械10具有杆部22。杆部22具有近侧端部(未示出)和远侧端部。远侧端部构造成在手术操作期间插入体腔中。
在一些构造中,杆部22的远侧端部包括至少一个钳夹。在所图示的构造中,一对钳夹12A、12B可移动地连接到杆部22的远侧端部。在一些构造中,该对钳夹12A、12B中的一个相对于杆部22固定,而该对钳夹12A、12B中的另一个相对于杆部22可移动。该对钳夹12A、12B构造成抓持和释放身体组织,例如,通过围绕抓持面8打开和闭合来抓持和释放身体组织(参见图1B)。
再次参照图1,优选地,手术器械10的钳夹12A、12B包括一个或更多个切割边缘20。在所图示的构造中,在邻近切割边缘20处形成有组织缺口特征16。切割边缘20和组织缺口特征16位于手术器械10的远侧端部。更具体地,在一些构造中,切割边缘20和组织缺口特征16定位在手术器械10的面向远侧的端部表面上。这种布置允许切割边缘20通过轴向移动和/或轴向力与组织接合。虽然组织缺口区域16的存在可能对钳夹12A、12B的抓持表面具有小的影响,但是组织缺口区域16不被认为干扰或显著影响钳夹12A、12B的抓持使用或抓持操作。
在手术器械10的手术使用期间,当手术器械10的远侧端部在远侧方向上抵靠身体组织被轴向推动时,组织缺口特征16允许组织围绕切割边缘20配合。在组织围绕切割边缘20配合的情况下,当手术器械10围绕旋转轴线18旋转时,边缘20将穿透、刻入或刮去抵靠切割边缘20经过的组织,这有助于手术器械10穿透身体组织。
如图1的构造中所示,在一些构造中,手术器械的最远侧端部的最大轮廓小于杆部的意图在手术操作期间穿过患者组织的部分的直径或轮廓或与其一致。换言之,图1的该对钳夹12A、12B的整体具有比该对钳夹12A、12B所连接的杆部的最远侧部分更小的周界(例如,更小的竖直横截面积)。这样,首先穿透组织的手术器械部分不需要比预期穿过孔的手术器械的杆部或主体部分更大的穿过组织的孔。
边缘的初始地进行切割动作的部分取决于边缘类型。目前,已经开发了至少四种不同的主要类型的切割边缘,并且将在本文中所图示的各种实施方案的情况中描述这些切割边缘:(1)切向扁平类型(tangential-flat);(2)切向弯曲类型(tangential-bowed);(3)同心扁平类型(concentric-flat);(4)同心弯曲类型(concentric-bowed)。此外,边缘类型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一个或更多个可以添加到每个边缘的边缘增强部(edgeenhancements)。边缘增强部被认为改善了切割性能。例如,参照图2B,切割边缘20可以通过添加一个尖坡状(spur-like)突出部27来增强。该突出部导致组织跟随的更曲折的路径,这增强了边缘切割组织的能力。在各种实施方案的情况中描述的边缘增强部和边缘倒圆特征不限于这些实施方案,而是可以在适用于任何其它实施方案的情况下以及以任何需要的组合来使用。
切割边缘20可以形成在两个或更多个表面的接合部处。参照图1,所图示的切割边缘20界定在外表面26和内表面25相交的位置。所图示的切割边缘20大致竖直延伸,而所图示的钳夹12A、12B围绕水平延伸的轴线打开。因此,切割边缘20可以在垂直于钳夹12A、12B的枢转轴线的方向上延伸。在一些构造中,切割边缘可以在平行于钳夹12A、12B的枢转轴线的方向上延伸。在一些构造中,切割边缘可以在既不平行于也不垂直于钳夹12A、12B的枢转轴线的方向上延伸。在此实施方案和其它实施方案中,每个钳夹上的全部切割边缘与另一钳夹上的切割边缘对齐以产生复合切割边缘。
如上面所描述的,切割边缘20可以沿由会聚的表面25、26界定的夹角A(见图2)形成。夹角A理想地大于45度。在一些构造中,夹角A大于55度。在一些构造中,夹角A小于120度。在一些构造中,夹角小于110度。在一些构造中,夹角A在45度和小于120度之间。在一些构造中,夹角A在具有45度至55度之间的下限和110度至120度之间的上限的范围内。如上面所描述,典型的手术刀片具有以小于20度的夹角而会聚的表面。在夹角A大于45度的情况下,由于轴向压紧或轴向力,所得到的边缘不容易切割组织。更具体地,目前认为,由界定了大于45度的夹角的会聚的表面形成的边缘,当在手术中通常使用的轴向力下压靠在组织上时或不经意地接触组织时,将不切割组织。此外,目前认为将夹角限制在小于120度的角度能够使边缘获得进入组织的足够的抓持(purchase)以实现所需要的组织移除。因此,优选地,夹角A足够大,使得所得到的边缘仅当在旋转的同时受到至少1磅的轴向力时,才能够切割穿过腹壁。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当以标准插入力(即1磅)在轴向方向上按压时,并且当围绕旋转轴线或扭转轴线18旋转或扭转时,手术器械10能够切割组织,这是由于以下方面的组合:(l)由界定夹角A的表面25、26形成的切割边缘20;和(2)布置成邻近切割边缘20或与切割边缘20邻接的组织缺口区域16。然而,由于切割边缘20的结构构造和角度设计(angling)以及组织缺口区域16的布置,当没有提供足够的轴向力时或者当没有施加足够的轴向力而旋转时,本文中公开的实施方案中的每一个被认为是无创伤的。
现在具体参照图2A,切割边缘20形成在三个不同表面23、25、26的相交部。如上面所描述的,内表面25和外表面26可以连接在一起以界定边缘20。然而,在图2A中,外表面26的外部分可以使用倒圆表面23进行修改,使得倒圆表面23形成外表面26的边界。换言之,倒圆表面23界定外表面26的外边界。内表面25与表面26和倒圆表面23会合的这种组合产生边缘20和至少一个切割特征,这有助于降低无意切割组织的可能性。换言之,虽然表面23、25、26的这种组合产生钳夹的全切割边缘,但是表面23、25、26的这种组合还导致手术器械的最远侧端部的外轮廓具有圆弧化的造型。
在图2A中所示的实施方案中,例如,其是切向扁平类型,切割从边缘21初始地进行,边缘21由倒圆表面23和内表面的相交部界定。该边缘21主要与假想圆相切,该假想圆与旋转轴线18同心(假想圆在图1B中示出为9),并且位于与轴线18垂直的平面4内。因为边缘21主要落在平面4内,所以边缘21被认为是扁平的。优选地,倒圆表面23足够圆以在边缘21能够切割身体组织时,不撕裂身体组织。通常,倒圆表面23足够大以切割但不撕裂组织。总之,图2A中的切割边缘21在一侧由外表面26和倒圆表面23的相交部产生并且在另一侧由倒圆表面23和内表面25的相交部产生。优选地,边缘21是尖锐的,而围绕组织缺口的所有其它边缘可以是圆弧化的。
继续参考图2A,由尺寸Z表示的组织缺口16的深度可以与由尺寸X表示的整个切割边缘的长度成比例。在一些构造中,尺寸Z和尺寸X的比例界定了约0.5∶1的比率。其它比率是可能的。组织缺口16的宽度(其表示为尺寸Y)可以与组织缺口16的深度(其表示为尺寸X)成比例。在一些构造中,尺寸Y和尺寸X的比例界定了大致为1∶0.5或更大的比率。换言之,宽度可以增加而深度保持恒定。这些是几何上的一般建议,并且在各种实施方案之间将有所变化。
参照图3,手术器械30可包括位于钳夹32A、32B中的任一个或两个上的成角度的表面31。成角度的表面31可以形成切割边缘34的边界。在所图示的构造中,成角度的表面31延伸到手术器械30的远侧端部。在一些构造中,成角度的表面31延伸到钳夹32A、32B的远侧端部。成角度的表面31辅助将身体组织引导到与切割边缘34邻接的组织缺口特征16中。因为成角度的表面31构造成将身体组织引导到组织缺口特征16中,所以成角度的表面31不需要延伸钳夹的整个长度。在所图示的构造中,成角度的表面31延伸到沿钳夹的整个长度的中间区域。在一些构造中,成角度的表面31在钳夹的一半长度和整个长度之间延伸。在一些构造中,成角度的表面31延伸钳夹的整个长度。在一些构造中,成角度的表面31延伸小于钳夹的整个长度的一半。
每个成角度的表面31(即,顶部钳夹32A的成角度的表面31和底部钳夹32B的成角度的表面)可以离开钳夹的抓持面8成角度(与图1B相比)。换言之,成角度的表面31的近侧端部(例如,朝向杆部22的端部)比成角度的表面31的远侧端部(例如,远离杆部22的端部)与抓持面8间隔开更远。
手术器械30还可以包括组织缺口区域36。组织缺口区域36可以离开手术器械30的旋转轴线38定位或者可以与旋转轴线38交叉。如果组织缺口区域36与旋转轴线38交叉,则组织缺口区域36将结合以在边缘34之间产生一个组织缺口。当然,在所图示的构造中,组织缺口区域36和切割边缘34两者都不与旋转轴线38交叉或相交。
参照图4,手术器械的实施方案40示出了同心扁平类型的切割边缘44。在该实施方案中,切割边缘44是同心扁平类型切割边缘,因为切割边缘44与由圆9界定的假想圆或圆柱体同心并且落在端部平面4内(参见图1B,以供参考)。在所图示的实施方案中,切割边缘44在任一端部上的边界通过边缘43形成。边缘43初始地进行切割动作,并且优选地足够圆滑以不撕裂组织。当手术器械30围绕旋转轴线48旋转时,边缘44的同心形状产生圆形切口。该实施方案还具有成角度的表面41,以更好地允许组织配合定位在边缘43和旋转轴线48之间的缺口特征46。在一些构造中,成角度的表面41相对于抓持面的角度在5度和20度之间。其它构造也是可能的。
参照图5,手术器械的实施方案50示出了这样的手术器械,该手术器械具有作为切割边缘54的切向弯曲类型边缘。切割边缘54与由圆9界定的假想圆9或假想圆柱体相切。切割边缘54的端点定位在端部平面4内,而切割边缘54的中间区域远离端部平面4向远侧弯曲。使用这种类型的切割边缘54,切割主要在切割边缘54的最远侧部分55处进行,切割边缘54的最远侧部分55是钳夹52a、52B会合的位置。为了增强边缘54的切割能力,可以包含尖坡状物(spur)。在一些构造中,尖坡状物可放置在位置55处以产生尖坡状物57(见图5B)。可选地或另外地,锯齿状物(serration)可以放置在位置55处(见图5C)。该锯齿状物在复合切割边缘上产生两个最远侧区域59a、59b。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全切割边缘是界定整个切割特征的任意切割边缘,而复合切割边缘是由对齐的切割边缘的组合界定的切割特征。尖坡状物57和锯齿状物59a、59b可以根据需要定位在其它位置中。
图6的实施方案示出了具有同心弯曲切割边缘64的手术器械60。同心弯曲切割边缘64与假想圆9或由假想圆界定的假想圆柱体同心。切割边缘64具有定位在端部平面4内的端点(endpoints),而切割边缘64的中间部分向远侧弯曲到平面外,其中最远侧点66a定位在钳夹62a、62B会合的位置处。上面所讨论的边缘增强部也可以用于图6的实施方案中。
图7的实施方案示出了具有切向弯曲边缘的手术器械70。该实施方案具有钳夹72A、72B,钳夹72A、72B具有切割边缘74,切割边缘74邻接组织缺口区域76并由成角度的表面71形成边界。该实施方案示出了圆弧的组织缺口边缘73。换言之,组织缺口边缘73界定过渡到面向远侧的表面的弯曲或弧形过渡部。
图9的实施方案示出了手术器械80,其中每个钳夹的切割边缘不彼此对齐(例如,不彼此相交或连接)。在该实施方案中,组织缺口和切割边缘保持在它们各自的钳夹内。该实施方案用于不能以任何方式使其内部抓持表面被改变或被阻碍的钳夹。
图10的实施方案示出了装置90,装置90在钳夹92A、92B上具有切向弯曲边缘94,钳夹92A、92B在点94A处对齐,但是而不形成复合切割边缘,因为其不是一个对齐的连续切割边缘。这种手术器械用于在形成、产生提供切割边缘94时,必须避免靠近旋转轴线98的内部钳夹表面特征的情况。当与上面所描述装置50、80中的至少一些装置相比时,由于手术器械围绕轴线98旋转,该构造还产生有区别的围绕切割边缘94的组织配合性(tissueconformity)。
图12的实施方案示出了包含马里兰型抓持器钳夹102A、102B的手术器械100。钳夹102A、102B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成角度的表面101。成角度的表面101形成切割边缘104的边界。全切割边缘包括切割边缘104和倒角的边缘105。在图12和图12B中还示出了圆弧的组织缺口边缘106,其能够使该区域完全无创伤。与其它实施方案一样,该手术器械100沿旋转轴线108被轴向推动并绕旋转轴线108旋转以切割组织。
本发明已特别参考其某些优选实施方案进行详细地描述,但是应当理解,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进行变化和修改。
Claims (18)
1.一种手术器械,包括:
杆部,其具有近侧端部和远侧端部;布置在所述手术器械的远侧端部处的面向远侧的表面;旋转轴线,所述旋转轴线延伸穿过位于所述手术器械的远侧端部处的面向远侧的表面;
至少一个切割特征,其定位在位于所述手术器械的远侧端部处的面向远侧的表面上,所述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由至少两个相邻表面所产生的边缘形成;
至少一个组织缺口特征,其邻近所述切割特征定位并且部分地由产生所述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边缘的至少两个相邻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界定,所述至少一个切割特征布置成:当所述杆部围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且同时位于所述手术器械的远侧端部处的面向远侧的表面被推动进入组织中时,切割组织;以及
第一钳夹和第二钳夹,所述第一钳夹和所述第二钳夹中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地连接到所述杆部,位于所述手术器械的远侧端部处的面向远侧的表面包括所述第一钳夹和所述第二钳夹中的至少一个的远侧端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器械,其中,在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边缘的所述至少两个相邻表面之间形成夹角,并且所述夹角在45度至120度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器械,其中,在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边缘的所述至少两个相邻表面之间形成夹角,并且所述夹角大于45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术器械,其中,所述夹角大于55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器械,其中,在形成所述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边缘的所述至少两个相邻表面之间形成夹角,并且所述夹角足够大,使得所产生的边缘仅在旋转的同时受到至少1磅的轴向力时,才能够切割穿过腹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器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所述边缘的形状是与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相切地延伸的线性边缘,同时所述线性边缘还位于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的平面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术器械,其中,所述边缘在第一方向上延伸,并且至少一个钳夹围绕枢转轴线枢转,所述枢转轴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术器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由三个不同的表面界定,所述三个不同的表面包括内表面、与所述内表面会聚的外表面、以及形成所述外表面的外边界的倒圆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器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所述边缘的形状与所述旋转轴线同心,同时还定位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的平面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器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所述边缘的形状与所述旋转轴线同心,同时所述边缘在远侧方向上离开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的平面向外弯曲。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器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所述边缘的形状是直边缘,所述直边缘与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的圆相切地延伸,同时所述边缘在远侧方向上离开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的平面向外弯曲。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器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所述边缘不与所述旋转轴线交叉。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器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所述边缘在每一端部处由平坦表面形成边界,所述平坦表面是成角度的,使得所述平坦表面的远侧部分比所述平坦表面的近侧部分更靠近所述旋转轴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术器械,其中,所述平坦表面具有5度至20度之间的倾斜角。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手术器械,其中,所述成角度的表面定向成垂直于所述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的所述边缘。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器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用尖坡状特征来增强。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器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切割特征用锯齿状特征来增强。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器械,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组织缺口特征包括圆弧的组织缺口边缘,所述圆弧的组织缺口边缘离开所述至少一个切割边缘的所述边缘定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562260112P | 2015-11-25 | 2015-11-25 | |
US62/260,112 | 2015-11-25 | ||
PCT/US2016/062549 WO2017091445A1 (en) | 2015-11-25 | 2016-11-17 | Surgical instrument for penetration of tissue layer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89696A CN108289696A (zh) | 2018-07-17 |
CN108289696B true CN108289696B (zh) | 2021-03-19 |
Family
ID=58763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80069240.4A Active CN108289696B (zh) | 2015-11-25 | 2016-11-17 | 用于穿透组织层的手术器械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289696B (zh) |
CA (1) | CA3006045A1 (zh) |
HK (1) | HK1254655A1 (zh) |
WO (1) | WO201709144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553664B (en) * | 2016-09-12 | 2018-11-14 | Chao Stan | Fascia cutting and spreading instrument for use in laparoscop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26426A (en) * | 1990-12-18 | 1993-07-13 | Inbae Yoon | Safety penetrating instrument |
US6083237A (en) * | 1998-10-23 | 2000-07-04 | Ethico Endo-Surgery, Inc. | Biopsy instrument with tissue penetrating spiral |
DE10007919C2 (de) * | 2000-02-21 | 2003-07-17 | Wolf Gmbh Richard | Zange zum Freipräparieren von Gewebe in einer Körperhöhle |
US8398666B2 (en) * | 2000-05-16 | 2013-03-19 | Teleflex Medical Incorporated | Penetrating tip for trocar assembly |
US6966774B2 (en) * | 2001-08-16 | 2005-11-22 | Cloudland Institute, Llc. | Endodontic instrument having notched cutting surfaces |
FR2887153B1 (fr) * | 2005-06-20 | 2008-04-04 | Alain Villette | Aiguille d'injection preforante |
JP5499180B2 (ja) * | 2009-12-02 | 2014-05-21 | コヴィディエン リミテッド パートナーシップ | 組織を切断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CN103957825B (zh) * | 2011-10-13 | 2018-12-07 | 阿瑟罗迈德公司 | 粥样斑块切除装置、系统和方法 |
-
2016
- 2016-11-17 CN CN201680069240.4A patent/CN108289696B/zh active Active
- 2016-11-17 CA CA3006045A patent/CA3006045A1/en active Pending
- 2016-11-17 WO PCT/US2016/062549 patent/WO2017091445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
- 2018-10-24 HK HK18113623.8A patent/HK1254655A1/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7091445A1 (en) | 2017-06-01 |
CN108289696A (zh) | 2018-07-17 |
HK1254655A1 (zh) | 2019-07-26 |
CA3006045A1 (en) | 2017-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056329B2 (en) | Laparoscopic direct vision dissecting port | |
US5443484A (en) | Trocar and method for endoscopic surgery | |
EP3071131B1 (en) | Exchanger surgical access port assembly | |
US20070049963A1 (en) | Direct vision port site dissector | |
EP1503677B1 (en) | Cone tip obturator | |
US8821392B2 (en) | Surgical retention port and method of use | |
US10765443B2 (en) | Needlescopic scissor end effector and methods of use | |
EP2380512B1 (en) | Obturator tips | |
US20030158566A1 (en) | Percutaneous cellulite removal system | |
EP2986239B1 (en) |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assembly | |
JP2001513355A (ja) | 廃棄可能な腹腔鏡式細切装置 | |
US8070689B2 (en) | Perforating trocar | |
US20100100111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rgery | |
CN108289696B (zh) | 用于穿透组织层的手术器械 | |
US10856901B2 (en) | Exchanger surgical access port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use | |
AU2003231858B2 (en) | Direct vision port site dissector | |
EP3563774B1 (en) | Device for closing a port site incision | |
US20120330339A1 (en) | Tissue cutting device, assembly and method | |
EP3730064A1 (en) | Port site incision closure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5465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