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268176B - 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68176B
CN108268176B CN201810140433.5A CN201810140433A CN108268176B CN 108268176 B CN108268176 B CN 108268176B CN 201810140433 A CN201810140433 A CN 201810140433A CN 108268176 B CN108268176 B CN 1082681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rea
electrode
sensing electrodes
visible
reg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4043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68176A (zh
Inventor
李炫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14043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68176B/zh
Priority to TW107105045A priority patent/TWI6507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68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81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681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681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其利用边框油墨区与可视区(触控功能区)之间的缓冲区域设置透明电路走线,并揭示于可视区设置透明电路走线的技术,以减少边框油墨区金属电路走线的数量。本发明改变原有触控面板的电路走线设计,有效减少边框油墨区金属电路走线的数量,可降低制造成本且具有窄边框效果的触控面板。

Description

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之技术涉及触控显示设备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改变内部触控电路走线的配置方式达到窄边框效果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触控面板由于具有人机互动与设计多样化的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仪器的外埠输入接口。近年来随着消费性电子产品应用面越来越广,将触控功能与显示器结合而应用的产品也越来越多,例如行动电话(mobile phone)、卫星导航系统(GPS navigator system)、平板电脑(tablet PC)、以及笔记型电脑(laptop PC)等。
而随着科技之进步,人们对于电子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在激烈的竞争之下,电子制造商们纷纷以美观、轻、薄、窄为目标,同时又希望其液晶屏幕能越大越好。一般来说,液晶屏幕四周的边框区由于不具有显示效果,且边框区的存在也影响到视觉上的美观效果,因此,电子制造商们皆致力于研发边框微缩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目前常见的触控结构示意图。一般的触控结构通常包括一可视区以及一边框油墨区,该可视区包括两个触控电极(Rx,Tx),边框油墨区用以设置两个触控电极的电路走线4a、5a。为了达到窄边框的效果,目前多是采用电路走线微缩技术,然而,边框区的最小化有其实践上之限制,目前电路走线微缩已达到10/10水平,若再追求线路微缩则需要付出高额的制造成本,不符合经济效益。此外,亦有厂商提出将感测电极边缘反折的技术,然而此技术目前仍有反折区域受本身应力造成贴合不良、反折时公差等问题,故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系针对目前触控面板边框微缩技术所碰到的问题予以改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系采取以下之技术手段予以达成,其中,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形成于该窄边框触控面板的一导电层上,该导电层包括一可视区、一油墨区以及一接脚区,该油墨区围绕该可视区,该油墨区包括以一电极边界线做区隔的一缓冲区以及一金属走线区,该接脚区沿着该导电层的一边缘设置,所述线路布局结构包括:一第一电极区、复数条金属走线、一第二电极区、复数条可视区走线、一第三电极区以及复数条第二可视区走线。第一电极区包括沿着一第一方向排列的复数个第一感应电极,该复数个第一感应电极设置于该可视区,并部分延伸至该电极边界线。复数条金属走线设置于该金属走线区,用以与该复数个第一感应电极电讯连接,将触控讯号导出至该接脚区。第二电极区包括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该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设置于该可视区,并部分延伸至该缓冲区。复数条可视区走线设置于该缓冲区,用以与该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电讯连接,将触控讯号导出至该接脚区。第三电极区设置于该可视区内,包括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复数个第三感应电极,其中该第三感应电极由复数个感应区块所组成,相邻的两该感应区块之间具有一间隙。复数条第二可视区走线与该复数个感应区块电讯连接,并透过该间隙将触控讯号导出至该接脚区。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一电极区位于该导电层上远离该接脚区的一侧位置处,该第三电极区位于该导电层上靠近该接脚区的一侧位置处,而该第二电极区的位置位于该第一电极区以及该第三电极区之间。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该线路布局结构更包括一透明绝缘结构,该透明绝缘结构设置于该缓冲区。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该可视区走线以及该第二可视区走线皆为透明走线。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可视区走线沿着一第二方向排列,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互相垂直。
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感应电极的长度较第一感应电极短,该第三感应电极长度不超过该可视区。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形成于该窄边框触控面板的一导电层上,该导电层包括一可视区、一油墨区以及一接脚区,该油墨区围绕该可视区,该油墨区包括以一电极边界线做区隔的一缓冲区以及一金属走线区,该接脚区沿着该导电层的一边缘设置,所述线路布局结构包括:一第一电极区、复数条金属走线、一第二电极区、复数条可视区走线、一第三电极区以及复数条第二可视区走线。该第一电极区包括沿着一第一方向排列的复数个第一感应电极,该复数个第一感应电极设置于该可视区,并部份延伸至该电极边界线。该金属走线设置于该金属走线区,用以与该复数个第一感应电极电讯连接,将触控讯号导出至该接脚区。第二电极区包括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该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设置于该可视区,并部份延伸至该缓冲区。可视区走线于该缓冲区内与该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电讯连接,将触控讯号导出至该接脚区。第三电极区设置于该可视区内,包括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复数个第三感应电极。该复数条第二可视区走线与该复数个第三感应电极电讯连接,将触控讯号导出至该接脚区,其中该复数条第二可视区走线沿着一第二方向排列,且该第二可视区走线与该第三感应电极的重叠相交处具有一隔离层,隔离该第二可视区走线与该第三感应电极。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该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与该第二可视区走线之间具有一透明绝缘结构。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可视区走线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互相垂直。
附图说明
图1为先前技术触控面板示之感测电极意图。
图2为本发明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较佳实施例之触控结构层迭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较佳实施例之触控结构层迭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较佳实施例之导电层线路布局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第二实施例之导电层线路布局示意图。
附图标记:
盖板 1
第一导电层 2
导电层 2a
第一电极区 21,21a
第二电极区 22,22a
第三电极区 23,23a
感应电极 231,232,233,234
第二导电层 3
电路走线 4a,5a
金属走线 41,41a
可视区走线 42,42a
第二可视区走线 43,43a
走线 431,432,433
第一透明基板 61
第二透明基板 62
光学胶 63,64
可视区 71,71a
油墨区 72,82a
电极边界线 73,73a
接脚区 74,74a
缓冲区 721,721a
金属走线区 722,722a
透明绝缘结构 8,8a
绝缘层 81
隔离层 82
第一方向 91
第二方向 92
触控电极 Rx,Tx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发明所采用之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俾利完全了解,但须注意的是,该等内容不构成本发明的限定。
请同时参阅图2、图3及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较佳实施例之触控结构层迭结构示意图一、触控结构层迭结构示意图二以及导电层线路布局示意图。本发明之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是应用于一触控面板,形成于该触控面板的其中一导电层上。一般触控面板的触控结构通常包括:一盖板1、一第一导电层2以及一第二导电层3。
该第一导电层2可设置于一第一透明基板61的一表面上,并透过光学胶63与该盖板1贴合。该第一导电层2为一氧化铟锡薄膜,具有良好的导电及透光性。
该第二导电层3亦可为一氧化铟锡薄膜,其设置于一第二透明基板62上,并透过光学胶64与第一透明基板61贴合,如图2所示。但不限于此,亦可以将该第二导电层3设置于该第一透明基板61的另一表面上,如图3所示的触控结构。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导电层2上设置有感测线路(Rx),而该第二导电层3上设置有驱动线路(Tx)。
由该盖板1正面直视该触控面板,可将触控面板区分为一可视区71(V/A)、一油墨区72以及一接脚区74,该油墨区72围绕该可视区71,该油墨区72定义有一缓冲区721以及一金属走线区722,且该缓冲区721以及该金属走线区722以一电极边界线73做区隔,该接脚区74沿着第一导电层2的一边缘设置。该接脚区74为集成电路(IC)的感测线路接脚。
在执行触控面板的边框油墨区制程时,考虑到机器、定位的误差,会设定一公差范围区域,所述公差范围区域即为该缓冲区721,在缓冲区721内部皆使用透明的电路走线,在缓冲区721外(即金属走线区722)则可使用透明的电路走线或是不透明的金属走线,两区域以该电极边界线73做区隔。在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缓冲区721的宽度为0.5公厘(mm)。
本发明之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可形成于上述的任一导电层上,以形成于上述的第一导电层2上为例,该线路布局结构主要包括:一第一电极区21、复数条金属走线41、一第二电极区22、复数条可视区走线42、一第三电极区23以及复数条第二可视区走线43。
该第一电极区21位于该第一导电层2上远离该接脚区74的一侧位置处,其包括沿着一第一方向91排列的复数个第一感应电极,该复数个第一感应电极设置于该可视区71,并部份延伸至该电极边界线73。
该金属走线41设置于该金属走线区722,用以与该复数个第一感应电极电讯连接,并将触控讯号导出至该接脚区74。该第一电极区21的感应电极与该金属走线41电讯连接,为一般触控面板常见的连接方式,其连接方式应用于与该接脚区74较远的第一电极区21。
该第二电极区22位于该第一电极区21以及该第三电极区23之间,其包括沿着该第一方向91排列的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该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设置于该可视区71,并部份延伸至该缓冲区721。较佳的,该第二电极区22的感应电极自该电极边界线73部份内缩,长度较第一电极区21的感应电极短。
该可视区走线42设置于该缓冲区721,用以与该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电讯连接,将触控讯号导出至该接脚区74。该可视区走线42沿着一第二方向92设置,该第二方向92与该第一方向91大致为互相垂直。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电极区22与该可视区走线42之间具有一透明绝缘结构8,以避免电磁干扰。
该第三电极区23设置于该可视区71内,并位于该第一导电层2上靠近该接脚区74的一侧位置处,该第三电极区23包括沿着该第一方向91排列的复数个第三感应电极,较佳的,该第三电极区23的感应电极长度不超过该可视区71边界。该第三感应电极由复数个感应区块所组成,相邻的两该感应区块之间具有一间隙。
第三电极区23的感应电极具有分段式结构,将同一个感应电极区分为复数个区块,且该复数个区块透过该第二可视区走线43电讯连接。任一条该第二可视区走线43仅与一个第三电极区23的感应电极电性连接,该第二可视区走线43大致沿着该第二方向92设置,与第三电极区23的感应电极排列方向互相垂直,以利将感测讯号传递至该接脚区74。
该第二可视区走线43与该复数个感应区块电讯连接,并透过该间隙将触控讯号导出至该接脚区74。其中,在任意两条第二可视区走线43的交叉处设置有一绝缘层81,使第三电极区23的感应电极各自电性独立不互相干扰。以本较佳实施例来说,图4中所示出的第三电极区23的感应电极结构包括一个未分段的感应电极231、一个分为两个区块的感应电极232以及一个分为四个区块的感应电极233,未分段的感应电极231透过走线431传递讯号,分为两个区块的感应电极232透过走线432传递讯号,而分为四个区块的感应电极233透过走线433传递讯号。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可视区走线42位于该缓冲区721,该第二可视区走线43位于该可视区71,两区域皆有视觉透明的需求,故此两种走线皆为氧化铟锡透明走线。
再者,考虑到氧化铟锡走线较一般金属走线阻抗更高,因此其线宽较粗的问题,故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可视区走线42以及该第二可视区走线43为混合线结构,位于可视区71内的部份走线为透明走线,而位于油墨区72的部份走线为金属走线,可以有效将低制造成本。
请更加参阅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第二实施例之导电层线路布局示意图。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揭示一种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形成于一导电层2a上,该导电层2a包括一可视区71a、一油墨区72a以及一接脚区74a,该油墨区72a围绕该可视区71a,该油墨区72a包括以一电极边界线73a做区隔的一缓冲区721a以及一金属走线区722a,该接脚区74a沿着该导电层2a的一边缘设置,所述线路布局结构包括:一第一电极区21a、复数条金属走线41a、一第二电极区22a、复数条可视区走线42a、一第三电极区23a以及复数条第二可视区走线43a。
该第一电极区21a包括沿着一第一方向91排列的复数个第一感应电极,该复数个第一感应电极设置于该可视区71a,并部份延伸至该电极边界线73a。
该金属走线41a设置于该金属走线区722a,用以与该复数个第一感应电极电讯连接,将触控讯号导出至该接脚区74a。
该第二电极区22a包括沿着该第一方向91排列的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该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设置于该可视区71a,并部份延伸至该缓冲区721a。
该可视区走线42a设置于该缓冲区721a,用以与该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电讯连接,将触控讯号导出至该接脚区74a。
该第三电极区23a设置于该可视区71a内,包括沿着该第一方向91排列的复数个第三感应电极。
该第二可视区走线43a与该复数个感应区块电讯连接,将触控讯号导出至该接脚区74a,其中该复数条第二可视区走线43a沿着一第二方向92排列,且该第二可视区走线43a与该第三感应电极的重叠相交处具有一隔离层82,以隔离该第二可视区走线43a与该第三感应电极。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与该第二可视区走线43a之间具有一透明绝缘结构8a。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可视区走线43a沿着该第二方向92排列,该第二方向92与该第一方向91互相垂直。
如上所述,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之结构与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类似,不同的点在于第三电极区23a的感应电极并无设置分段式结构,而是在感应电极(234,235)与第二可视区走线43a的交叉处设置隔离层82结构,使第三电极区23a的感应电极各自电性独立不互相干扰。
故,请参阅全部附图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与习用技术相较,其利用了边框油墨区与可视区之间的缓冲区域设置透明电路走线,以及在可视区设置氧化铟锡走线的技术,有效减少边框油墨区金属电路走线的数量,成功达到低制造成本且具有窄边框效果的触控面板。
透过上述之详细说明,即可充分显示本发明之目的及功效上均具有实施之进步性,极具产业之利用性价值,且为目前市面上前所未见之新发明,完全符合发明专利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请。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形成于该窄边框触控面板的一导电层上,其特征在于,该导电层包括一可视区、一油墨区以及一接脚区,该油墨区围绕该可视区,该油墨区包括以一电极边界线做区隔的一缓冲区以及一金属走线区,该接脚区沿着该导电层的一边缘设置,所述线路布局结构包括:
一第一电极区,包括沿着一第一方向排列的复数个第一感应电极,该复数个第一感应电极设置于该可视区,并部分延伸至该电极边界线;
复数条金属走线,设置于该金属走线区,用以与该复数个第一感应电极电讯连接,将触控讯号导出至该接脚区;
一第二电极区,包括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该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设置于该可视区,并部分延伸至该缓冲区;
复数条可视区走线,设置于该缓冲区,用以与该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电讯连接,将触控讯号导出至该接脚区;
一第三电极区,设置于该可视区内,包括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复数个第三感应电极,其中该第三感应电极由复数个感应区块所组成,相邻的两该感应区块之间具有一间隙;以及
复数条第二可视区走线,与该复数个感应区块电讯连接,并透过该间隙将触控讯号导出至该接脚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其中该第一电极区位于该导电层上远离该接脚区的一侧位置处,该第三电极区位于该导电层上靠近该接脚区的一侧位置处,而该第二电极区的位置位于该第一电极区以及该第三电极区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其中该线路布局结构更包括一透明绝缘结构,该透明绝缘结构设置于该缓冲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其中该可视区走线以及该第二可视区走线皆为透明走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其中该第二可视区走线沿着一第二方向排列,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互相垂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其中该第二感应电极的长度较第一感应电极短,该第三感应电极长度不超过该可视区。
7.一种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形成于一导电层上,该导电层包括一可视区、一油墨区以及一接脚区,该油墨区围绕该可视区,该油墨区包括以一电极边界线做区隔的一缓冲区以及一金属走线区,该接脚区沿着该导电层的一边缘设置,所述线路布局结构包括:
一第一电极区,包括沿着一第一方向排列的复数个第一感应电极,该复数个第一感应电极设置于该可视区,并部分延伸至该电极边界线;
复数条金属走线,设置于该金属走线区,用以与该复数个第一感应电极电讯连接,将触控讯号导出至该接脚区;
一第二电极区,包括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该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设置于该可视区,并部分延伸至该缓冲区;
复数条可视区走线,于该缓冲区内与该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电讯连接,将触控讯号导出至该接脚区;
一第三电极区,设置于该可视区内,包括沿着该第一方向排列的复数个第三感应电极;以及
复数条第二可视区走线,与该复数个第三感应电极电讯连接,将触控讯号导出至该接脚区,其中该复数条第二可视区走线沿着一第二方向排列,且该第二可视区走线与该第三感应电极的重叠相交处具有一隔离层,隔离该第二可视区走线与该第三感应电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其中该复数个第二感应电极与该第二可视区走线之间具有一透明绝缘结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其中该第二可视区走线沿着该第二方向排列,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互相垂直。
CN201810140433.5A 2018-02-11 2018-02-11 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 Active CN1082681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0433.5A CN108268176B (zh) 2018-02-11 2018-02-11 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
TW107105045A TWI650701B (zh) 2018-02-11 2018-02-12 適用於窄邊框觸控面板的線路佈局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40433.5A CN108268176B (zh) 2018-02-11 2018-02-11 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68176A CN108268176A (zh) 2018-07-10
CN108268176B true CN108268176B (zh) 2020-10-30

Family

ID=62773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40433.5A Active CN108268176B (zh) 2018-02-11 2018-02-11 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68176B (zh)
TW (1) TWI6507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91546B (zh) * 2018-12-25 2020-12-25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窄边框触摸面板与制造方法
KR102599075B1 (ko) * 2019-05-28 2023-11-07 주식회사 엘엑스세미콘 외부 오브젝트의 터치 혹은 근접을 센싱하는 장치 및 시스템
TWI721785B (zh) * 2020-02-18 2021-03-11 凌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整合式觸控裝置
CN111708466B (zh) * 2020-07-28 2023-04-14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181198B (zh) * 2020-09-25 2022-12-02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1457A (zh) * 2012-08-27 2014-03-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
CN203930744U (zh) * 2014-06-20 2014-11-05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超窄边电子显示设备及其新型触摸屏结构
CN104598074A (zh) * 2014-12-31 2015-05-0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5572936A (zh) * 2015-12-22 2016-05-1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窄边框In Cell型触控显示面板结构
JP2016099767A (ja) * 2014-11-20 2016-05-30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CN107491222A (zh) * 2017-09-01 2017-12-19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351849U (zh) * 2011-12-15 2012-07-25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触摸屏
TW201445379A (zh) * 2013-05-21 2014-12-0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TW201530398A (zh) * 2014-01-17 2015-08-01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
KR102448570B1 (ko) * 2015-02-03 2022-09-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206147569U (zh) * 2016-10-31 2017-05-0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31457A (zh) * 2012-08-27 2014-03-1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触摸屏及其制备方法
CN203930744U (zh) * 2014-06-20 2014-11-05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超窄边电子显示设备及其新型触摸屏结构
JP2016099767A (ja) * 2014-11-20 2016-05-30 日立化成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パネル
CN104598074A (zh) * 2014-12-31 2015-05-06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触控显示装置及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CN105572936A (zh) * 2015-12-22 2016-05-1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窄边框In Cell型触控显示面板结构
CN107491222A (zh) * 2017-09-01 2017-12-19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35216A (zh) 2019-09-01
TWI650701B (zh) 2019-02-11
CN108268176A (zh) 2018-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22752B2 (en) Display panel
CN108268176B (zh) 适用于窄边框触控面板的线路布局结构
CN101910987B (zh) 显示装置和具备其的电子设备以及触摸面板
KR101309862B1 (ko) 터치 패널 일체형 액정 표시 장치
US9652089B2 (en) Touch panel stackup
KR101410584B1 (ko) 터치 패널 및 터치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EP2746907B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9619097B2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touch panel
EP3101516A1 (en) In cell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TWI480775B (zh) 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CN109064897A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TWM461834U (zh) 觸控面板
CN102087566A (zh) 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
KR101703503B1 (ko) 회로기판을 이용하여 터치센서 칩에 감지 신호를 전달하는 접촉 감지 패널 및 접촉 감지 장치
JP2022519960A (ja) フレキシブル回路基板及び製造方法、電子装置モジュール及び電子装置
US20110227869A1 (en) Bistable display device
CN202453846U (zh) 触控装置
CN110780481B (zh) 连结基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0174965B (zh) 窄边框触控面板
US20200187360A1 (en) Displa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434057B (zh) 传感器组件的制备方法
CN117215106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