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相位噪声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相位噪声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背景技术
相位噪声是无线通信中对通信系统造成干扰的一种主要的噪声,其来自于通信系统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中的振荡器,能对多载波信号的传输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为了减少相位噪声对多载波信号传输的影响,可以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位噪声的补偿,以保证传输的准确性。
现有技术下,通过在发送端引入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由相位跟踪参考信号跟踪相位噪声引起的相位变化,然后,接收端根据该相位变化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位噪声补偿。
具体的,可将多载波信号的传输分为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下行传输时,参阅图1a所示,图1a中右上角的61和60表示不同的端口号,其中,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端口占用一个子载波,每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在一个子帧中为连续传输,发送端(如,基站)可以通过下行动态信令告知接收端(如,用户),当前传输的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所使用的端口数目,如,使用了2个端口传输相位跟踪参考信号,或者,使用了1个端口传输相位跟踪参考信号。
具体的,上行传输时,参阅图1b所示,图1b中右上角的p表示端口号,为40-43,其中,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端口占用一个子载波,每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在一个子帧中为间隔传输,接收端(如,用户)可以通过下行动态信令告知发送端(如,基站),当前传输的相位噪声补偿信号的端口数目,如,使用了4个端口传输相位噪声补偿信号,或者,使用了2个端口传输相位噪声补偿信号。
进一步地,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用于在发送端向接收端传输用户数据时使用,需要经过预编码后才能进行传输。
上述方案中,相位跟踪参考信号与用户数据及对应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DMRS)经历相同的信道。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用于计算其所在符号上的信道估计与DMRS所在符号上的信道估计之间的相位差异,从而获得相位噪声引起的相位变化用于信道估计补偿和数据解调。
在多天线收发系统中,发送端由多个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构成。若这些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时(相同的相位噪声源引起的相位噪声),上述方案可以正确估计相位噪声并补偿其影响。但若发送端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具有不同的相位噪声时,用户数据所经历的信道将同时存在多个相位变化,使用上述方案无法估计出每个部分的相位噪声引起的不同相位变化,进而无法正确进行信道估计补偿及数据解调。
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相位噪声确定方法克服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相位噪声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发送端不同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的不同相位噪声进行准确估计并补偿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包括:
发送端分别将每一个数据流,经过预编码后通过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进行传输,其中,归属于同一天线组的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一个数据流对应的所有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
发送端分别将每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的DMRS,经预编码后通过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进行传输,其中,一个DMRS端口对应的所有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并且一个数据流对应一个DMRS端口;
发送端分别将每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端口的PTRS,经预编码后通过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进行传输,其中,一个PTRS端口对应的所有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并且一个PTRS端口至少对应一个DMRS端口。
可选的,还包括:
发送端对一个数据流进行预编码时,除所述一个数据流对应的天线组之外的其他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使用的权值为零;
发送端对一个DMRS进行预编码时,除所述一个DMRS对应的天线组之外的其他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使用的权值为零;
发送端对一个PTRS进行预编码时,除所述一个PTRS对应的天线组之外的其他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使用的权值为零。
可选的,还包括:
发送端确定各个PTRS端口和各个DMRS端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具有第一映射关系的PTRS端口和DMRS端口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可选的,进一步包括:
发送端确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之后,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或者,
发送端预先与接收端约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可选的,发送端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包括:
发送端通过高层信令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或者,
发送端通过动态控制信令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
可选的,还包括:
发送端确定待发送的各个数据流与所述各个DMRS端口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其中,具有第二映射关系的数据流和DMRS端口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可选的,进一步包括:
发送端确定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之后,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或者,
发送端预先与接收端约定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可选的,发送端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包括:
发送端通过高层信令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或者,
发送端通过动态控制信令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
可选的,发送端对一个PTRS使用的预编码,和与其对应的DMRS端口所对应的发送数据流在此PTRS子载波上使用的预编码相同或者相关。
可选的,发送端对一个DMRS所使用的预编码,和与其对应的DMRS端口对应的一个数据流在此DMRS端口所在子载波上所使用的预编码相同。
一种相位噪声确定方法,包括: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分别通过每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对应的天线组发送的DMRS,并分别基于接收到的每一个DMRS进行第一信道估计,获得相应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分别通过每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端口对应的天线组发送的PTRS,并分别基于接收到的每一个PTRS进行第二信道估计,获得相应的第二信道估计结果;
接收端确定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各个PTRS端口和各个DMRS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一个PTRS端口至少对应一个DMRS端口,具有对应关系的PTRS端口和DMRS端口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接收端基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采用每一个PTRS的第二信道估计结果和相应的DMRS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分别计算每一个PTRS端口对应的天线组的相位噪声在PTRS所在符号上引起的相位变化。
可选的,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接收端根据发送端的通知获取的;或者,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接收端与发送端预先约定的。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分别通过每一个数据流对应的天线组发送的数据流;
接收端确定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每一个数据流和每一个DMRS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一个数据流对应一个DMRS端口,具有对应关系的数据流和DMRS端口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接收端基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分别针对每一个数据流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一个数据流所对应的DMRS端口估计出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
采用与所述DMRS端口所对应的天线组的相位噪声引起的相位变化对所述第一信道估计结果进行补偿;
将补偿后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对所述一个数据流进行解调。
可选的,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接收端根据发送端的通知获取的;或者,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接收端与发送端预先约定的。
一种参考信号发送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分别将每一个数据流,经过预编码后通过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进行传输,其中,归属于同一天线组的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一个数据流对应的所有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分别将每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的DMRS,经预编码后通过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进行传输,其中,一个DMRS端口对应的所有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并且一个数据流对应一个DMRS端口;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分别将每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端口的PTRS,经预编码后通过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进行传输,其中,一个PTRS端口对应的所有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并且一个PTRS端口至少对应一个DMRS端口。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预编码单元,所述预编码单元用于:
对一个数据流进行预编码时,除所述一个数据流对应的天线组之外的其他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使用的权值为零;
对一个DMRS进行预编码时,除所述一个DMRS对应的天线组之外的其他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使用的权值为零;
对一个PTRS进行预编码时,除所述一个PTRS对应的天线组之外的其他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使用的权值为零。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处理单元,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
确定各个PTRS端口和各个DMRS端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具有第一映射关系的PTRS端口和DMRS端口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之后,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或者,预先与接收端约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可选的,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用于:
通过高层信令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或者,
通过动态控制信令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处理单元,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
确定待发送的各个数据流与所述各个DMRS端口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其中,具有第二映射关系的数据流和DMRS端口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之后,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或者,预先与接收端约定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可选的,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时,所述第二处理单元用于:
通过高层信令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或者,
通过动态控制信令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
可选的,所述装置对一个PTRS使用的预编码,和与其对应的DMRS端口所对应的发送数据流在此PTRS子载波上使用的预编码相同或者相关。
可选的,所述装置对一个DMRS所使用的预编码,和与其对应的DMRS端口对应的一个数据流在此DMRS端口所在子载波上所使用的预编码相同。
一种相位噪声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发送端分别通过每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对应的天线组发送的DMRS,并分别基于接收到的每一个DMRS进行第一信道估计,获得相应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接收发送端分别通过每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端口对应的天线组发送的PTRS,并分别基于接收到的每一个PTRS进行第二信道估计,获得相应的第二信道估计结果;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确定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各个PTRS端口和各个DMRS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一个PTRS端口至少对应一个DMRS端口,具有对应关系的PTRS端口和DMRS端口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第四处理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采用每一个PTRS的第二信道估计结果和相应的DMRS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分别计算每一个PTRS端口对应的天线组的相位噪声在PTRS所在符号上引起的相位变化。
可选的,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所述装置根据发送端的通知获取的;或者,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所述装置与发送端预先约定的。
可选的,还包括第五处理单元,所述第五处理单元用于:
接收发送端分别通过每一个数据流对应的天线组发送的数据流;
确定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每一个数据流和每一个DMRS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一个数据流对应一个DMRS端口,具有对应关系的数据流和DMRS端口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基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分别针对每一个数据流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一个数据流所对应的DMRS端口估计出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
采用与所述DMRS端口所对应的天线组的相位噪声引起的相位变化对所述第一信道估计结果进行补偿;
将补偿后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对所述一个数据流进行解调。
可选的,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所述装置根据发送端的通知获取的;或者,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所述装置与发送端预先约定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将每一个经过预编码后的用户数据流分别通过其对应的具有相同相位噪声的天线组向接收端传输,将每一个经过预编码后的DMRS分别通过其对应的具有相同相位噪声的天线分组向接收端传输,并且将每一个经过预编码后的PTRS分别通过其对应的具有相同相位噪声的天线分组向接收端传输,其中,归属于同一天线组的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单元或天线端口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当接收端接收到PTRS时,会基于接收到的每一个PTRS进行信道估计,确定不同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噪声所引起的相位变化,这样,即便是发送端的不同天线的相位噪声存在不同,也能准确确定不同相位噪声所引起的相位变化,从而能根据不同的相位变化对与PTRS相对应的DMRS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补偿,对不同天线组传输的所有数据进行准确的解调。
附图说明
图1a为下行传输时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时频位置;
图1b为上行传输时相位跟踪参考信号的时频位置;
图2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相位噪声确定方法的流程图a;
图2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考信号发送方法和相位噪声确定方法的流程图b;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施例一中参考信号的子帧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施例一中参考信号的传输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施例二中参考信号的子帧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实施例二中参考信号的传输方式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考信号发送装置第一种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相位噪声确定装置第一种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考信号发送装置第二种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相位噪声确定装置第二种功能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对发送端不同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的不同相位噪声进行准确估计并补偿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设计了一种参考信号发送和相位噪声确定方案,该方案为:发送端将每一个经过预编码后的用户数据流分别通过其对应的具有相同相位噪声的天线组向接收端传输,将每一个经过预编码后的DMRS分别通过其对应的具有相同相位噪声的天线分组向接收端传输,并且将每一个经过预编码后的PTRS分别通过其对应的具有相同相位噪声的天线分组向接收端传输,其中,归属于同一天线组的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单元或天线端口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当接收端接收到PTRS时,会基于接收到的每一个PTRS进行信道估计,确定不同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噪声所引起的相位变化。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图2a和图2b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相位噪声确定方法的详细流程如下:
步骤200:发送端确定当前时间单位(子帧)内待发送的R个数据流,其在S个天线组发送。
具体的,由于使用不同晶振的不同天线,产生的相位噪声不同,因此,按照相位噪声将天线分为S组,其中,归属同一天线组的天线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
例如,假设天线组1包含2个天线,分别为天线1和天线2,天线组2包含2个天线,天线3和天线4,那么,天线1和天线2的相位噪声是相同的,天线3和天线4的相位噪声是相同的。
进一步地,每一个数据流可以对应一个天线组,也可以对应多个天线组,其中,一个数据流对应的所有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
例如,存在2个数据流,分别为数据流1和数据流2,以及存在3个天线组,分别为天线组1、天线组2和天线组3,假设数据流1对应天线组3,数据流2对应天线组1和天线组2,那么,天线组1和天线组2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
步骤201:发送端确定R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以及确定M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端口。
具体的,发送端确定R个DMRS端口,其中,每一个DMRS端口可以对应一个天线组,也可以对应多个天线组,而一个DMRS端口对应的所有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
例如,假设R=2,S=3,其中,DMRS端口1对应天线组1,DMRS端口2对应天线组2和天线组3,天线组2和天线组3的相位噪声相同。
又具体的,发送端确定M个PTRS端口数目,其中,每一个PTRS端口可以对应一个天线组,也可以对应多个天线组,而一个PTRS端口对应的所有天线组具体相同的相位噪声。
例如,假设M=2,S=3,其中,PTRS端口1对应天线组1,PTRS端口2对应天线组2和天线组3,天线组2和天线组3的相位噪声相同。
步骤202:发送端确定M个PTRS端口和R个DMRS端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
具体的,发送端基于确定的M个PTRS端口和确定的R个DMRS端口,确定每一个PTRS端口和每一个DMRS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一个PTRS端口对应至少一个DMRS端口,具有对应关系的PTRS端口和DMRS端口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例如,假设M=2,R=5,即,存在2个PTRS端口,分别为PTRS端口1和PTRS端口2,存在5个DMRS端口,分别为DMRS端口1、DMRS端口2、DMRS端口3、DMRS端口4和DMRS端口5。若将DMRS端口1和DMRS端口2对应PTRS端口1,将DMRS端口3、DMRS端口4和DMRS端口5对应PTRS端口2,则,PTRS端口1与DMRS端口1和DMRS端口2之间存在第一映射关系,PTRS端口2与DMRS端口3、DMRS端口4和DMRS端口5之间存在第一映射关系;继续假设PTRS端口1使用天线组1进行传输,则,DMRS端口1和DMRS端口2也使用天线组1进行传输;继续假设PTRS端口2使用天线组2进行传输,则,DMRS端口3、DMRS端口4和DMRS端口5也使用天线组2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映射关系可以是发送端与接收端预先约定的,也可以是发送端分配的,若为发送端分配的,则发送端还需将第一映射关系通过高层信令或动态控制信令发送至接收端。
步骤203:发送端确定待发送的R个数据流和R个DMRS端口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
具体的,发送端基于确定的R个数据流和R个DMRS端口,确定第二映射关系,在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一个数据流对应一个DMRS端口,具有对应关系的数据流和DMRS端口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例如,假设R=3,即存在3个数据流和3个DMRS端口,若数据流1对应DMRS端口1,数据流2对应DMRS端口2,数据流3对应DMRS端口3,那么,数据流1和DMRS端口1存在第二映射关系,数据流2和DMRS端口2存在第二映射关系,数据流3和DMRS端口3也存在第二映射关系;继续假设DMRS端口1对应天线组1,DMRS端口2对应天线组2,DMRS端口3对应天线组3,那么,数据流1对应天线组1,数据流2对应天线组2,数据流3对应天线组3。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映射关系可以是发送端与接收端预先约定的,也可以是发送端分配的,若为发送端分配的,则发送端还需将第二映射关系通过高层信令或动态控制信令发送至接收端。
步骤204:发送端在DMRS所在OFDM符号内,对每一个DMRS端口的DMRS进行预编码,并将预编码后的每一个DMRS经各自对应的天线组向接收端发送。
具体的,发送端在DMRS所在OFDM符号内,对每一个DMRS端口的DMRS进行预编码,其中,发送端在对一个DMRS进行预编码时,上述预编码除了该一个DMRS对应的天线组之外的其他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使用的权值为零。
进一步地,发送端对一个DMRS端口的DMRS所使用的预编码,与对该DMRS端口对应的数据流在此DMRS端口所在子载波上所使用的预编码相同。
又进一步地,发送端完成对每一个DMRS端口的DMRS的预编码后,将经过预编码后的每一个DMRS经过各自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向接收端进行传输。
例如,假设存在2个DMRS端口,以及存在3个天线组,DMRS端口1对应天线组1,DMRS端口2对应天线组2和天线组3,那么,发送端可通过DMRS端口1对应的天线组1向接收端发送DMRS1,通过DMRS端口2对应的天线组2和天线组3向接收端发送DMRS2。
步骤205: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在DMRS所在OFDM符号内发送的每一个DMRS,并分别基于接收到的每一个DMRS进行第一信道估计,获得相应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
具体的,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在DMRS所在OFDM符号内分别通过每一个DMRS端口对应的一个天线组或多个天线组发送的DMRS,并分别基于接收到的每一个DMRS进行第一信道估计,获得相应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
沿用上一步骤示例,接收端接收到2个DMRS,分别为DMRS1和DMRS2,接收端会分别对DMRS1和DMRS2进行第一信道估计,获得DMRS1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1,以及获得DMRS2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2。
步骤206:发送端在PTRS所在OFDM符号内,对每一个PTRS端口的PTRS进行预编码,并将预编码后的每一个PTRS经各自对应的天线组向接收端发送。
具体的,发送端在PTRS所在OFDM符号内,对每一个PTRS端口的PTRS进行预编码,其中,发送端在对一个PTRS进行预编码时,上述预编码除了该一个PTRS对应的天线组之外的其他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使用的权值为零。
进一步地,发送端对一个PTRS使用的预编码,和与其对应的DMRS端口所对应的发送数据流在此PTRS子载波上使用的预编码相同或者相关。若PTRS端口对应一个DMRS端口,则其使用的预编码与此PTRS端口所对应的DMRS端口所对应的数据流在此PTRS子载波上使用的预编码相同,若PTRS端口对应多个DMRS端口,则其使用预编码由多个与此PTRS端口所对应的DMRS端口所对应的数据流在此PTRS子载波上使用的预编码经过运算后得到。
又进一步地,发送端完成对每一个PTRS端口的PTRS的预编码后,将经过预编码后的每一个PTRS经过各自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向接收端进行传输。
例如,假设存在2个PTRS端口,以及存在3个天线组,PTRS端口1对应天线组1,PTRS端口2对应天线组2和天线组3,那么,发送端可通过PTRS端口1对应的天线组1向接收端发送PTRS1,通过PTRS端口2对应的天线组2和天线组3向接收端发送PTRS2。
步骤207:接收端接收PTRS所在OFDM符号内的每一个PTRS,并分别基于接收到的每一个PTRS进行第二信道估计,获得相应的第二信道估计结果。
具体的,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在PTRS所在OFDM符号内分别通过每一个PTRS端口对应的一个天线组或多个天线组发送的PTRS,并分别基于接收到的每一个PTRS进行第二信道估计,获得相应的第二信道估计结果。
沿用上一步骤示例,接收端接收到2个PTRS,分别为PTRS1和PTRS2,接收端会分别对PTRS1和PTRS2进行第二信道估计,获得PTRS1的第二信道估计结果1,以及获得PTRS2的第二信道估计结果2。
步骤208:接收端确定第一映射关系,并基于第一映射关系,采用在PTRS所在OFDM符号内获得的每一个PTRS的第二信道估计结果和DMRS所在OFDM符号内获得的每一个DMRS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分别计算每一个PTRS端口对应的天线组的相位噪声在所述PTRS所在OFDM符号上引起的相位变化。
具体的,接收端确定第一映射关系,该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每一个PTRS端口与每一个DMRS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一个PTRS端口对应至少一个DMRS端口,具有对应关系的PTRS端口和DMRS端口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发送端确定第一映射关系后,发送至接收端的,也可以为接收端与发送端预先预定的,其中,发送端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动态控制信令将第一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
又进一步地,接收端确定第一映射关系后,利用在PTRS所在OFDM符号内获得的每一个PTRS的第二信道估计结果和DMRS所在OFDM符号内获得的每一个DMRS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分别计算每一个PTRS端口对应的天线组的相位噪声在所述PTRS所在OFDM符号上引起的相位变化。
例如,假设所有DMRS在一个子帧内的第3个OFDM符号传输,所有PTRS在第4个OFDM符号传输,且PTRS端口1对应DMRS端口1对应天线组1,PTRS端口2对应DMRS端口2对应天线组2,通过在第4个OFDM符号内获得的PTRS1的第二信道估计结果1和在第3个OFDM符号内获得的DMRS1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1,计算得到PTRS端口1对应的天线组1的相位噪声在第4个OFDM符号上引起的相位变化1,以及得到PTRS端口2对应的天线组2的相位噪声在第4个OFDM符号上引起的相位变化2。
步骤209:发送端对待发送的每一个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并通过各自对应的天线组向接收端发送相应的数据流。
具体的,发送端在向接收端发送数据流之前,对每一个待发送的数据流进行预编码,其中,发送端对一个数据流进行预编码时,该预编码除上述一个数据流对应的天线组之外的其他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使用的权值为零。此预编码可以由接收端反馈,也可以由发送端根据上下行互易性确定。
又进一步地,发送端完成对每一个数据流的预编码后,将预编码后的每一个数据流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向接收端发送。
步骤210: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数据流,以及确定第二映射关系,对位于PTRS所在OFDM符号的数据流,分别采用每一个DMRS端口对应的天线组在此PTRS所在OFDM符号上的相位变化,对相应的DMRS端口得到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进行补偿,并基于第二映射关系,使用补偿后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对上述数据流进行解调。
具体的,接收端确定第二映射关系,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每一个数据流和每一个DMRS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一个数据流对应一个DMRS端口,具有对应关系的数据流和DMRS端口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第二映射关系为发送端确定第二映射关系后,发送至接收端的,也可以为接收端与发送端预先预定的,其中,发送端可以通过高层信令或动态控制信令将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
又进一步地,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分别通过每一个数据流对应的天线组发送的数据流,对于接收端接收到的数据流,接收端会基于第二映射关系,对数据流执行以下操作:
接收端确定每个数据流所对应的DMRS端口估计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然后,采用与该DMRS端口所对应的天线组的相位噪声引起的相位变化对上述第一信道估计结果进行补偿。
基于第二映射关系,使用补偿后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对数据流进行解调。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传输参考信号(如,PTRS,DMRS),以及传输数据流,不存在时间先后的顺序,发送端可以同时发送PTRS、DMRS和数据流,相应的,接收端在接收参考信号或数据流,也不存在时间先后的顺序,上述实施例中仅为便于描述而分成多个步骤撰写,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一个子帧内,每一个数据流在每一个OFDM符号上,都会受相位噪声的影响,这样DMRS所在符号上的信号估计结果不能用于其他OFDM符号上的数据解调。因此,需要在每一个PTRS所在的OFDM符号上基于估计出的相位噪声引起的相位变化对DMRS所在符号上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补偿,使用补偿后的信道估计结果对相应OFDM符号上接收的数据流进行解调。
下面仅以一个OFDM符号为例,结合具体的实施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场景一:
假设待传输的数据流为2个,即,R=2,发送端共有N个天线(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按照相位噪声将天线分为2组,即,S=2,且同一天线组内的相位噪声相同,其中,前N1个天线分为一组,后(N-N1)个天线分为一组。
进一步地,假设存在2个PTRS端口,即,M=2,又根据数据流与DMRS端口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存在2个DMRS端口,且假设一个DMRS端口对应一个天线组。
继续假设参考信号(包括PTRS和DMRS)的子帧配置如图3所示,其中,一个子帧共有14个OFDM符号和12个子载波,横坐标表示时域,纵坐标表示频域。
进一步地,DMRS位于第三个OFDM符号内,在一个OFDM符号内,DMRS由2个DMRS端口采用频分复用技术进行传输,而一个PTRS占用一个子载波,PTRS端口1配置在第5个子载波上,PTRS端口2配置在第4个子载波上,其中,PTRS在第4个OFDM符号至14个OFDM符号上连续传输,其中,在上述子帧内,第1个OFDM符号至第2个OFDM符号为控制信道,其余空白部分的OFDM符号为数据流的传输信道。
发送端(如,基站):
假设待发送的第1个数据流在发送端的前N1个天线上传输,待发送的第2个数据流在发送端的后(N-N1)个天线上传输,具体参阅图4所示。
以第k个子载波为例,较佳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获得数据流的传输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
为N
1×1的列向量,其对应于第1个数据流所使用的预编码中前N1个天线所使用的权值。
其中,
为(N-N
1)1的列向量,其对应于第2个数据流所使用的预编码中后(N-N1)个天线所使用的权值。
进一步地,参阅图4所示,DMRS端口1对应于发送端的前N1个天线,DMRS1在发送端的前N1个天线上传输,结合图3所示,DMRS1分布在子载波d1=2,4,6,8,10,12上,对于子载波d1上的DMRS1,在发送端对DMRS1进行预编码时,采用的预编码与对在此子载波上传输的第1个数据流对应的预编码
相同。
相应的,DMRS端口2对应于发送端的后(N-N1)个天线,DMRS2在发送端的后(N-N1)个天线上传输,其分布在子载波d2=1,3,5,7,9,11上。对于子载波d2上的DMRS2,在发送端对DMRS2进行预编码时,采用的预编码与对在此子载波上传输的第2个数据流对应的预编码
相同。
2个PTRS端口用于估计各自对应的天线组的相位噪声,其中,PTRS端口1使用
进行预编码,PTRS端口2使用
进行预编码。
发送端将PTRS端口1映射至DMRS端口1和PTRS端口2映射至DMRS端口2的第一映射关系,通过高层信令或动态控制信令告知接收端。同时,发送端将第1个数据流映射至DMRS端口1和第2个数据流映射至DMRS端口2的第二映射关系,通过高层信令或动态控制信令告知接收端。
当然,发送端也可以预先与接收端约定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无需采用高层信令或动态控制信令告知接收端。
接收端(如,终端):
相应的,对于接收端来说,不同天线组的天线具有不同的相位噪声,较佳的,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获得第l个OFDM符号的第k个子载波接收到的数据流:
其中,Y
k,l表示接收信号,是一个N
r×1的列向量,N
r表示接收天线端口数目;
表示接收端的相位噪声,是一个N
r×N
r对角矩阵,
中的每一个元素表示一个接收天线端口上的相位噪声;H
k,l表示一个N
r×N
t的信道矩阵,H
k,l中的每一个元素表示一个从发送端天线端口至接收端天线端口之间的信道,N
t为发送天线端口数目;
表示发射端的相位噪声,其为一个N
t×N
t对角矩阵,
中的每一个元素表示一个发送天线端口上的相位噪声;W
k,l表示N
t×N
s的预编码矩阵,X
k,l为发送信号,其为一个N
s×1的列向量,表示N
s个数据流并行传输。
进一步地,对应于发送端,上述公式可具体表示为:
其中,一个子帧内的信道和预编码是不变的,即,信道矩阵H
k,l和预编码矩阵W
k,l保持不变,发送端相位噪声矩阵的对角线上,
的元素有N1个,
的元素有(N-N1)个。
接收端在第3个OFDM符号接收DMRS,以第1个接收天线为例,由DMRS端口1接收的DMRS1进行信道估计,获得信道估计结果
以及由DMRS端口2接收的DMRS2进行信道估计,获得信道估计结果
DMRS所在的第3个OFDM符号上,利用信道插值可以对所有子载波的信道进行信道估计,其中,根据图3中子载波的假设,k=1,2,…,12。
接收端从第4个OFDM符号开始,接收2个PTRS端口发送的PTRS,并使用PTRS端口1接收的PTRS1进行信道估计,获得信道估计结果
使用PTRS端口2接收的PTRS2进行信道估计,获得信道估计结果
其中,l≥4。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通过高层信令或动态控制信令告知的第一映射关系,或者,与发送端预先约定的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PTRS端口1对应DMRS端口1和PTRS端口2对应DMRS端口2。
接收端基于第一映射关系,使用PTRS1进行信道估计获得的信道估计结果,与使用DMRS1进行信道估计获得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相除,得出第一个接收天线上第l个OFDM符号相对于第3个OFDM符号的发送端对应的第一天线组的天线所经历的相位变化,较佳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相位变化:
以及基于第一映射关系,使用PTRS2进行信道估计获得的信道估计结果与使用DMRS2进行信道估计获得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相除,得出第一个接收天线上第l个OFDM符号相对于第3个OFDM符号的发送端对应的第二天线组的天线所经历的相位变化,较佳的,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表示相位变化:
这样,可以得出第一个接收天线上,第l个OFDM符号第k个子载波上的信道估计结果:
以此类推,可以得出第二个接收天线上,第l个OFDM符号第k个子载波上的信道估计结果。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通过高层信令或动态控制信令告知第二映射关系,或者,与发送端预先约定的第二映射关系,其中,第二映射关系为一个数据流与一个DMRS端口一一对应,并根据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根据以上每个天线的经过补偿后的信道估计结果,对数据流进行解调。
同理,其他子载波可以采用上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场景二:
假设待传输的数据流为3个,即,R=3,发送端共有N个天线(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按照相位噪声将天线分为2组,即,S=2,且同一天线组的相位噪声相同,其中,前N1个天线分为一组,后(N-N1)个天线分为一组。
进一步地,假设存在2个PTRS端口,即,M=2,和3个DMRS端口。
继续假设参考信号(包括PTRS和DMRS)的子帧配置如图5所示,其中,其中,一个子帧共有14个OFDM符号和12个子载波,横坐标表示时域,纵坐标表示频域。
进一步地,DMRS位于第三个OFDM符号内,在一个OFDM符号内,DMRS由3个DMRS端口采用频分复用技术进行传输,而一个PTRS占用一个子载波,PTRS端口1配置在第5个子载波上,PTRS端口2配置在第4个子载波上,其中,PTRS在第4个OFDM符号至14个OFDM符号上连续传输,其中,在上述子帧内,第1个OFDM符号至第2个OFDM符号为控制信道,其余空白部分的OFDM符号为数据流的传输信道。
发送端(如,基站):
假设待发送的第1个数据流在发送端的前N1个天线上传输,待发送的第2个数据流和第3个数据流在发送端的后(N-N1)个天线上传输,具体参阅图6所示。
以第k个子载波为例,较佳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获得数据流的传输所使用的预编码矩阵:
其中,
为N
1×1的列向量,其对应于第1个数据流所使用的预编码中前N1个天线所使用的权值。
其中,
和
为(N-N
1)×1的列向量,其分别对应于第2个数据流和第3个数据流所使用的预编码中后(N-N1)个天线所使用的权值。
进一步地,参阅图6所示,DMRS端口1对应于前N1个天线,DMRS1在发送端的前N1个天线上传输,结合图5所示,DMRS1分布在子载波d1=3,6,9,12上,对于子载波d1上的DMRS1,在发送端对DMRS1进行预编码时,采用的预编码与对在此子载波上传输的第1个数据流对应的预编码
相同。
相应的,DMRS端口2对应发送端的后(N-N1)个天线,DMRS2在发送端的后(N-N1)个天线上传输,其分布在子载波d2=2,5,8,11上。对于子载波d2上的DMRS2,在发送端对DMRS2进行预编码时,采用的预编码与对在此子载波上传输的第2个数据流对应的预编码
相同。
相应的,DMRS端口3也对应发送端的后(N-N1)个天线,DMRS3在发送端的后(N-N1)个天线上传输,其分布在d3=1,4,7,10上。对于子载波d3上的DMRS3,在发送端对DMRS3进行预编码时,采用的预编码方式与对在此子载波上传输的第3个数据流对应的预编码方式
相同。
2个PTRS端口用于估计各自对应的天线组的相位噪声,其中,PTRS端口1使用
进行预编码,PTRS端口2使用
进行预编码。
发送端将PTRS端口1映射至DMRS端口1,以及PTRS端口2映射至DMRS端口2和DMRS端口3的第一映射关系,通过高层信令或动态控制信令告知接收端。同时,发送端将第1个数据流映射至DMRS端口1、第2个数据流映射至DMRS端口2和第3个数据流映射至DMRS端口3的第二映射关系,通过高层信令或动态控制信令告知接收端。
当然,发送端也可以预先与接收端约定第一映射关系和第二映射关系,无需采用高层信令或动态控制信令告知接收端。
接收端(如,终端):
相应的,对于接收端来说,不同天线组的天线具有不同的相位噪声,假设接收端的接收天线数目Nr=4,较佳的,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获得在第l个符号的第k个子载波接收到的数据流:
其中,Y
k,l表示接收信号,是一个N
r×1的列向量,N
r表示接收天线端口数目;
表示接收端的相位噪声,是一个N
r×N
r对角矩阵,
中的每一个元素表示一个接收天线端口上的相位噪声;H
k,l表示一个N
r×N
t的信道矩阵,H
k,l中的每一个元素表示一个从发送端天线端口至接收端天线端口之间的信道,N
t为发送天线端口数目;
表示发射端的相位噪声,其为一个N
t×N
t对角矩阵,
中的每一个元素表示一个发送天线端口上的相位噪声;W
k,l表示N
t×N
s的预编码矩阵,X
k,l为发送信号,其为一个N
s×1的列向量,表示N
s个数据流并行传输。
进一步地,对应于发送端,上述公式可具体表示为:
其中,一个子帧内的信道和预编码是不变的,即,信道矩阵H
k,l和预编码矩阵W
k,l保持不变,发送端相位噪声矩阵的对角线上,
的元素有N1个,
的元素有(N-N1)个。
接收端在第3个OFDM符号接收DMRS,以第二个接收天线为例,由DMRS端口1接收的DMRS1进行信道估计,获得信道估计结果
以及,由DMRS端口2接收的DMRS2进行信道估计,获得信道估计结果
由DMRS端口3接收的DMRS3进行信道估计,获得信道估计结果
DMRS所在的第3个OFDM符号上,利用信道插值可以对所有子载波的信道进行信道估计,其中,根据图5中子载波的假设,k=1,2,…,12。
接收端从第4个OFDM符号开始,接收2个PTRS端口发送的PTRS,并使用PTRS端口1接收的PTRS1进行信道估计,获得信道估计结果
使用PTRS端口2接收的PTRS2进行信道估计,获得信道估计结果
其中,l≥4。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通过高层信令或动态控制信令告知的第一映射关系,或者,与发送端预先约定的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PTRS端口1对应DMRS端口1,PTRS端口2对应DMRS端口2和DMRS端口3。
接收端基于第一映射关系,使用PTRS1进行信道估计获得的信道估计结果,与使用DMRS1进行信道估计获得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相除,得出第二个接收天线上第l个OFDM符号相对于第3个OFDM符号的发送端对应的第一天线组的天线所经历的相位变化,较佳的,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相位变化:
以及基于第一映射关系,使用PTRS2进行信道估计获得的信道估计结果,与使用DMRS2进行信道估计获得的信道估计结果和使用DMRS3进行信道估计获得信道估计结果进行相除,得出第二个接收天线上第l个OFDM符号相对于第3个OFDM符号的发送端对应的第二天线组的天线所经历的相位变化,即相位噪声,较佳的,可以通过如下公式表示相位变化:
这样,可以得到第二个接收天线上,第l个OFDM符号第k个子载波上的信道估计结果:
和
以此类推,可以得出第一、三和四个接收天线上,第l个OFDM符号第k个子载波上的信道估计结果。
接收端接收发送端通过高层信令或动态控制信令告知第二映射关系,或者,与发送端预先约定的第二映射关系,其中,第二映射关系为一个数据流与一个DMRS端口一一对应,并根据第二映射关系,以及根据以上每个天线的经过补偿后的信道估计结果,对数据流进行解调。
同理,其他子载波也可以采用上述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参阅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考信号发送装置包括第一发送单元700、第二发送单元710和第三发送单元720,其中,
第一发送单元700,用于分别将每一个数据流,经过预编码后通过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进行传输,其中,归属于同一天线组的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一个数据流对应的所有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
第二发送单元710,用于分别将每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的DMRS,经预编码后通过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进行传输,其中,一个DMRS端口对应的所有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并且一个数据流对应一个DMRS端口;
第三发送单元720,用于分别将每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端口的PTRS,经预编码后通过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进行传输,其中,一个PTRS端口对应的所有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并且一个PTRS端口至少对应一个DMRS端口。
可选的,还包括预编码单元750,所述预编码单元750用于:
对一个数据流进行预编码时,除所述一个数据流对应的天线组之外的其他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使用的权值为零;
对一个DMRS进行预编码时,除所述一个DMRS对应的天线组之外的其他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使用的权值为零;
对一个PTRS进行预编码时,除所述一个PTRS对应的天线组之外的其他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使用的权值为零。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处理单元730,所述第一处理单元730用于:
确定各个PTRS端口和各个DMRS端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具有第一映射关系的PTRS端口和DMRS端口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730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之后,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或者,预先与接收端约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可选的,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时,所述第一处理单元730用于:
通过高层信令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或者,
通过动态控制信令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处理单元740,所述第二处理单元740用于:
确定待发送的各个数据流与所述各个DMRS端口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其中,具有第二映射关系的数据流和DMRS端口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二处理单元740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之后,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或者,预先与接收端约定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可选的,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时,所述第二处理单元740用于:
通过高层信令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或者,
通过动态控制信令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
可选的,所述装置对一个PTRS使用的预编码,和与其对应的DMRS端口所对应的发送数据流在此PTRS子载波上使用的预编码相同或者相关。
可选的,所述装置对一个DMRS所使用的预编码,和与其对应的DMRS端口对应的一个数据流在此DMRS端口所在子载波上所使用的预编码相同。
参阅图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相位噪声确定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单元800、第二处理单元810、第三处理单元820和第四处理单元830,其中,
第一处理单元800,用于接收发送端分别通过每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对应的天线组发送的DMRS,并分别基于接收到的每一个DMRS进行第一信道估计,获得相应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
第二处理单元810,用于接收发送端分别通过每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端口对应的天线组发送的PTRS,并分别基于接收到的每一个PTRS进行第二信道估计,获得相应的第二信道估计结果;
第三处理单元820,用于确定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各个PTRS端口和各个DMRS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一个PTRS端口至少对应一个DMRS端口,具有对应关系的PTRS端口和DMRS端口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第四处理单元83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采用每一个PTRS的第二信道估计结果和相应的DMRS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分别计算每一个PTRS端口对应的天线组的相位噪声在PTRS所在符号上引起的相位变化。
可选的,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所述装置根据发送端的通知获取的;或者,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所述装置与发送端预先约定的。
可选的,还包括第五处理单元840,所述第五处理单元840用于:
接收发送端分别通过每一个数据流对应的天线组发送的数据流;
确定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每一个数据流和每一个DMRS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一个数据流对应一个DMRS端口,具有对应关系的数据流和DMRS端口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基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分别针对每一个数据流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一个数据流所对应的DMRS端口估计出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
采用与所述DMRS端口所对应的天线组的相位噪声引起的相位变化对所述第一信道估计结果进行补偿;
将补偿后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对所述一个数据流进行解调。
可选的,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所述装置根据发送端的通知获取的;或者,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所述装置与发送端预先约定的。
参阅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参考信号发送装置包括处理器900、收发机901和存储器902,其中,
处理器900,用于读取存储器902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收发机901发送数据流、DMRS和PTRS;
分别将每一个数据流,经过预编码后通过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进行传输,其中,归属于同一天线组的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一个数据流对应的所有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
分别将每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的DMRS,经预编码后通过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进行传输,其中,一个DMRS端口对应的所有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并且一个数据流对应一个DMRS端口;
分别将每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端口的PTRS,经预编码后通过对应的一个或多个天线组进行传输,其中,一个PTRS端口对应的所有天线组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并且一个PTRS端口至少对应一个DMRS端口。
收发机901,用于在处理器9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可选的,处理器900具体用于:
对一个数据流进行预编码时,除所述一个数据流对应的天线组之外的其他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使用的权值为零;
对一个DMRS进行预编码时,除所述一个DMRS对应的天线组之外的其他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使用的权值为零;
对一个PTRS进行预编码时,除所述一个PTRS对应的天线组之外的其他天线组内的天线单元或者天线端口所使用的权值为零。
可选的,处理器900具体用于:
确定各个PTRS端口和各个DMRS端口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其中,具有第一映射关系的PTRS端口和DMRS端口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可选的,处理器900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之后,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或者,预先与接收端约定所述第一映射关系。
可选的,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时,处理器900具体用于:
通过高层信令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或者,
通过动态控制信令将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
可选的,处理器900具体用于:
确定待发送的各个数据流与所述各个DMRS端口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其中,具有第二映射关系的数据流和DMRS端口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可选的,处理器900具体用于:
确定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之后,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或者,预先与接收端约定所述第二映射关系。
可选的,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时,处理器900具体用于:
通过高层信令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或者,
通过动态控制信令将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发送至接收端。
可选的,处理器900对一个PTRS使用的预编码,和与其对应的DMRS端口所对应的发送数据流在此PTRS子载波上使用的预编码相同或者相关。
可选的,处理器900对一个DMRS所使用的预编码,和与其对应的DMRS端口对应的一个数据流在此DMRS端口所在子载波上所使用的预编码相同。
其中,在图9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9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9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901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参阅图10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相位噪声确定装置包括处理器100、收发机101、存储器102和用户接口103,其中,
处理器100,用于读取存储器102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
通过收发机101接收数据流、DMRS和PTRS;
接收发送端分别通过每一个解调参考信号DMRS端口对应的天线组发送的DMRS,并分别基于接收到的每一个DMRS进行第一信道估计,获得相应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
接收发送端分别通过每一个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TRS端口对应的天线组发送的PTRS,并分别基于接收到的每一个PTRS进行第二信道估计,获得相应的第二信道估计结果;
确定第一映射关系,所述第一映射关系用于表示各个PTRS端口和各个DMRS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一个PTRS端口至少对应一个DMRS端口,具有对应关系的PTRS端口和DMRS端口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基于所述第一映射关系,采用每一个PTRS的第二信道估计结果和相应的DMRS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分别计算每一个PTRS端口对应的天线组的相位噪声在PTRS所在符号上引起的相位变化。
收发机101,用于在处理器1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可选的,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处理器100根据发送端的通知获取的;或者,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为处理器100与发送端预先约定的。
可选的,处理器100具体用于:
接收发送端分别通过每一个数据流对应的天线组发送的数据流;
确定第二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映射关系用于表示每一个数据流和每一个DMRS端口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一个数据流对应一个DMRS端口,具有对应关系的数据流和DMRS端口使用相同的天线组进行传输;
基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分别针对每一个数据流执行以下操作:
确定一个数据流所对应的DMRS端口估计出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
采用与所述DMRS端口所对应的天线组的相位噪声引起的相位变化对所述第一信道估计结果进行补偿;
将补偿后的第一信道估计结果对所述一个数据流进行解调。
可选的,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处理器100根据发送端的通知获取的;或者,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为处理器100与发送端预先约定的。
其中,在图10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1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102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101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针对不同的用户设备,用户接口103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1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102可以存储处理器1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将每一个经过预编码后的用户数据流分别通过其对应的具有相同相位噪声的天线组向接收端传输,将每一个经过预编码后的DMRS分别通过其对应的具有相同相位噪声的天线分组向接收端传输,并且将每一个经过预编码后的PTRS分别通过其对应的具有相同相位噪声的天线分组向接收端传输,其中,归属于同一天线组的天线单元或天线端口单元或天线端口具有相同的相位噪声。当接收端接收到PTRS时,会基于接收到的每一个PTRS进行信道估计,确定不同天线组对应的相位噪声所引起的相位变化,然后,利用不同天线组的相位噪声引起的相位变化,对不同天线组各自对应的DMRS端口的信道估计结果进行补偿,并基于预设的一个数据流对应一个DMRS端口的映射关系,将补偿后的信道估计结果对采用对应天线组传输的数据流进行解调,这样,即便是发送端的不同天线的相位噪声存在不同,也能准确确定不同相位噪声所引起的相位变化,从而能根据不同的相位变化,对不同天线组传输的所有数据进行准确的解调。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