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8634B - 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48634B CN108248634B CN201810069987.0A CN201810069987A CN108248634B CN 108248634 B CN108248634 B CN 108248634B CN 201810069987 A CN201810069987 A CN 201810069987A CN 108248634 B CN108248634 B CN 1082486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ck
- measurement
- data
- section
- vi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0691 measur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786 synthe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3480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11218 segmen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800 visual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669679 Eleotr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8 dipp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30 eli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79 elimin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23 feedback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72 for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7 locomo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50 mark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K—AUXILIAR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WAY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K9/00—Railway vehicle profile gauges; Detecting or indicating overheating of components; Apparatus on locomotives or cars to indicate bad track sections; General design of track recording vehicles
- B61K9/08—Measuring installations for surveying permanent wa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K—AUXILIARY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WAY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K9/00—Railway vehicle profile gauges; Detecting or indicating overheating of components; Apparatus on locomotives or cars to indicate bad track sections; General design of track recording vehicles
- B61K9/08—Measuring installations for surveying permanent way
- B61K9/10—Measuring installations for surveying permanent way for detecting cracks in rails or welds thereof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L—GUIDING RAILWAY TRAFFIC; ENSURING THE SAFETY OF RAILWAY TRAFFIC
- B61L23/00—Control, warning or like safety means along the route or between vehicles or trains
- B61L23/04—Control, warning or like safety means along the route or between vehicles or trains for monitoring the mechanical state of the route
- B61L23/042—Track changes detection
- B61L23/045—Rail we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仪及测量方法,可测量钢轨和道岔全轮廓磨损量并对整段道岔和钢轨磨损进行分析,该测量仪包含硬件测量系统和测量数据分析处理软件,硬件测量系统包括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旋转编码器测量定位装置、数据传输与电源装置,测量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包含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标定模块、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控制模块、数据采集图像处理模块、测量数据合成模块和测量数据分析模块,软件安装于PC上即可,本发明不仅能实现非接触、自动化测量,克服机械量具测量耗时长、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并大大提高测量的效率,便于铁路维护数字化管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现场安全检测与机器视觉测量领域,特别为一种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仪及利用所述测量仪进行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高速铁路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技术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促进城市快速发展。如今机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对暴露在野外环境的道岔及钢轨部件的容许磨损和变形量要求更高,否则将导致列车脱轨等严重事故。为了保证列车运行安全,需及时了解钢轨、道岔等铁路组件的运行状态以及精确检测出其伤损情况,建立道岔及钢轨的伤损模型,掌握其损伤的规律,从而及时制定维修或更换方案。这样才能避免事故的发生,延长铁路线路的使用寿命,保证铁路运输的安全,降低运行和维护的成本。
铁路线路是列车运行的基础,由轨道,路基和桥梁隧道建筑物等组成一个整体工程机构。其中铁路轨道是线路的上部建筑,包括钢轨、轨枕、道岔、道床、联结零件和防爬设备。轨道中钢轨与道岔直接与列车作用,其状态将直接影响列车的行驶安全,是铁路中重点维护对象。
目前铁路轨道的测量主要分为两大类:轨道零部件的状态检测(如零部件断裂、丢失、失效等)和几何尺寸测量(如钢轨磨损、尖轨变形等)。铁路状态检测已经有广泛的研究和运用产品,如通过机器视觉检测铁路扣件、道床、轨向等状态;通过压电传感器检测连接杆螺栓连接情况;通过水平仪检测轨道水平度等。针对轨道组件几何尺寸测量的研究和检测产品相对较少,而且主要集中在对钢轨一侧轮廓几何尺寸的测量上。道岔作为轨道的核心部件,由于其复杂的结构和具有运动单元,对其进行几何尺寸测量更是成为难点。
钢轨与道岔现场的平顺度与相关结构尺寸是铁路、地铁等轨道交通运输系统运行安全的重要保障。目前轨道、道岔的结构尺寸测量主要还是采用手工测量为主,测量工具如钢卷尺、磨耗尺、波磨仪等。传统的接触式测量工具虽然原理简单,易于理解和掌握,但是由于量具固有误差、读数误差,同时受检测人员工作经验、身体状况、精神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将大大影响测量精度和效率,同时检测数据不便于进行数据化管理和回溯分析。为了满足当今高精度、高效率的轨道、道岔几何尺寸测量要求,急需一种自动化道岔及轨道结构尺寸测量仪器,来替代现场操作人员完成测量工作。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提供一种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仪及利用所述测量仪进行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仪,包括:数据采集与定位硬件装置,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系统。
所述的数据采集与定位硬件装置按功能可分为:旋转编码器测量定位装置、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数据传输与电源装置。
所述的旋转编码器测量定位装置安装在检测小车或者轨检车的运动车轮上,用于记录检测数据的位置,并且每行进一段距离触发一次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采集轨道图像;
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包括带有定焦工业镜头的工业相机、一字型激光器以及安装承载平台;定焦工业镜头、工业相机、一字型激光器安装于轨道上方的承载平台上,承载平台安装于检测小车或者轨检车上;同时工业相机与一字型激光器对称分布于轨道的两侧,工业相机用于采集一字型激光器投射在轨道上的光条图像,一字型激光器用于向轨道投射光条;
数据传输与电源装置包括数据交换机与电源,该装置用于将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采集的数据和编码器定位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轨道和道岔磨损数据,制定维护或更换方案。
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系统用于分别获取轨道断面左右两侧轮廓尺寸,并将检测的轨道断面左右两侧轮廓尺寸合并为轨道断面全轮廓尺寸,并且测量轨道磨损量。
作为优选方式,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系统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标定模块:通过拍摄来采集轨道与道岔表面光条图像,然后提取光条在图像中的坐标将其转换为世界坐标系中的三维空间几何截面,在转换的过程中用到工业相机的内参数、外参数以及镜头畸变参数,建立起相机传感器与世界坐标系之间的联系,完成数据精确转换;
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控制模块:视觉测量极易受到环境光影响,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控制模块根据光条光强强度来反馈控制相机的曝光量,然后获取投射在轨道上的激光光条图像,并提取图形中的光条;
数据采集图像处理模块:首先对光条图像进行畸变矫正、滤波处理,然后根据光条为图形中最亮区域采用阈值分割法初步提取光条图像,再对光条图像提取光条中心亚像素坐标,最后根据标定计算出的相机内外参数以及畸变参数计算得到单应性矩阵,将光条中心亚像素坐标转换为轨道或道岔实际几何截面;
测量数据合成模块:每个工业相机拍摄的一幅图像只对应一侧轨道几何尺寸截面;通过提取钢轨道轨两侧的测量数据的相同特征,将两侧数据合并为轨道全轮廓截面数据;同时采用旋转编码器测量定位装置进行定位并将单幅几何尺寸截面合并形成轨道三维形体;
测量数据分析模块:利用轨道未磨损的轨腰测量数据为基准,将测量的轨道几何截面与标准轨道几何截面进行精确配准,对比得到轨道该处的垂直磨损和侧边磨损,同时对一段轨道的所有测量截面的磨损情况进行整体分析,制定维护或更换方案。
作为优选方式,一字型激光器用于向轨道垂直投射。
作为优选方式,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控制模块中,根据光条光强强度来反馈控制相机曝光量的方法为:(1)计算光条在图像中占据像素点数n,(2)将相机曝光量设置为最小;(3)以步长e逐步增加相机曝光量并计算图像过度曝光像素点N,当N>n时停止拍摄;(4)计算与n最接近的两个过度曝光点Nj和Nj+1,以及对应的相机曝光量Ej与Ej+1,(5)根据公式计算相机曝光量E,(6)将曝光量E反馈给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的工业相机。
作为优选方式,测量数据合成模块中,将两侧数据合并为轨道全轮廓截面数据的方法为:通过欧式聚类分割提取钢轨道轨两侧的测量数据的相同轨头踏面特征,将两侧轨头踏面特征数据合并,最终形成轨道全轮廓截面数据。
作为优选方式,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标定模块中,为了得到内参数、外参数以及镜头畸变参数,采用棋盘格标定法进行标定,棋盘格的平面通过标定板基座调节到与激光平面重合,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拍摄棋盘格图像,计算得到相机内外参数以及镜头畸变参数。
作为优选方式,测量数据分析模块中,将测量的轨道几何截面与标准轨道几何截面进行迭代就近点法(ICP)精确配准。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的测量仪进行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标定模块对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进行标定,得到工业相机的内参数、外参数以及镜头畸变参数;
(2)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控制模块根据光条光强强度来反馈控制相机的曝光量,然后获取投射在轨道上的激光光条图像,并提取图形中的光条;
(3)数据采集图像处理模块首先对光条图像进行畸变矫正、滤波处理,然后根据光条为图形中最亮区域采用阈值分割法初步提取光条图像,再对光条图像提取光条中心亚像素坐标,最后根据标定计算出的相机内外参数以及畸变参数计算得到单应性矩阵,将光条中心亚像素坐标转换为轨道或道岔实际几何截面;
(4)每个工业相机拍摄的一幅图像只对应一侧轨道几何尺寸截面;测量数据合成模块通过提取钢轨道轨两侧的测量数据的相同特征,将两侧数据合并为轨道全轮廓截面数据;同时采用旋转编码器测量定位装置来进行定位并将单幅几何尺寸截面合并形成轨道三维形体;
(5)测量数据分析模块利用轨道未磨损的轨腰测量数据为基准,将测量的轨道几何截面与标准轨道几何截面进行精确配准,对比得到轨道该处的垂直磨损和侧边磨损,同时对一段轨道的所有测量截面的磨损情况进行整体分析,制定维护或更换方案。
作为优选方式,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标定模块中,采用棋盘格标定法进行标定,棋盘格的平面通过标定板基座调节到与激光平面重合,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拍摄棋盘格图像,计算得到相机内外参数以及镜头畸变参数。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步骤(3)进一步为:采用滤波算法去除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中的杂点,然后利用步骤(1)中标定得到的镜头畸变参数对图像进行矫正,提高测量精度。基于steger算法提取出光条中心点图像坐标并精确到亚像素级别:首先提取图像中最亮像素点大致确定光条中心,然后计算这些像素点的光条中心点亚像素坐标;再利用标定得到的单应性矩阵H,将光条中心点像素坐标还原为道岔及轨道几何截面坐标数据。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步骤(5)的整体分析进一步为:对于单个轨道和道岔截面测量数据,采用旋转编码器测量定位装置来确定测量的位置,定位装置每移动一定的距离发送一次命令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几何截面数据对齐到三维标准轨道上进行三维可视化显示,不同部位的磨损情况通过色谱图显示,对整段道岔及轨道磨损情况进行分析处理。
与现有的轨道和道岔测量仪器相比,本发明的仪器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利用激光视觉测量实现轨道和道岔的磨损测量,实现对轨道断面全轮廓几何尺寸动态测量和道岔尖轨、辙岔、护轨、基本轨的截面尺寸动态测量及几何磨损分析;同时利用采集的轨道三维形貌数据分析得到轨道的短波、中波和长波磨损情况,为轨道的打磨、更换提供理论数据支持。(2)获取轨道和道岔全轮廓截面几何尺寸信息,并建立测量的数字化测量模型。(3)采用摄像式测量法并加入相机自动控制模块,提高了视觉测量方面的抗干扰性、鲁棒性,提高了测量速度。(4)通过旋转编码器测量定位装置将测量的数据进行定位分析,从而对整段轨道进行评估和分析,同时从二维测量扩展到三维测量,建立更为全面的轨道和道岔磨损信息,有效防止漏检。该测量仪不仅实现了非接触、动态视觉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度,降低了工作强度,减少了人工测量的主观影响,克服了人工测量耗时长的问题,而且测量精度高,对测量数据进行数据库管理,便于基础维护管理和制定维护计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测量仪结构图;
图2为标定棋盘格示意图;
图3为根据光条光强强度来反馈控制相机曝光量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数据采集图像处理模块的流程图;
图5为合成得到的轨道全轮廓截面图;
图6为轨道和道岔截面磨损测量示意图。
1为轨道,2为轨枕,3为连接孔,4为一字型激光器,5为安装承载平台,6为工业相机,7为数据传输与电源装置,8为计算机,9为旋转编码器测量定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一种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仪,包括:数据采集与定位硬件装置,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系统。
所述的数据采集与定位硬件装置按功能可分为:旋转编码器测量定位装置、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数据传输与电源装置。整个硬件装置安装于轨道正上方位置,通过结构壳体上的连接孔3与安装基座采用螺栓进行连接,实现了安装接口的通用性,便于安装和拆卸。
所述的旋转编码器测量定位装置安装在检测小车或者轨检车的运动车轮上,用于记录检测数据的位置,并且每行进一段距离触发一次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采集轨道图像;
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包括带有定焦工业镜头的工业相机、一字型激光器以及安装承载平台;2个定焦工业镜头、2个工业相机、2个一字型激光器安装于轨道上方的承载平台上,承载平台安装于检测小车或者轨检车上;同时工业相机与一字型激光器对称分布于轨道的两侧,工业相机用于采集一字型激光器投射在轨道上的光条图像,一字型激光器用于向轨道垂直投射光条;
数据传输与电源装置包括数据交换机与电源,该装置用于将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采集的数据和编码器定位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轨道和道岔磨损数据,制定维护或更换方案。
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系统用于分别获取轨道断面左右两侧轮廓尺寸,并将检测的轨道断面左右两侧轮廓尺寸合并为轨道断面全轮廓尺寸,并且测量轨道磨损量。
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系统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标定模块:通过拍摄来采集轨道与道岔表面光条图像,然后提取光条在图像中的坐标将其转换为世界坐标系中的三维空间几何截面,在转换的过程中用到工业相机的内参数、外参数以及镜头畸变参数,建立起相机传感器与世界坐标系之间的联系,完成数据精确转换;为了得到内参数、外参数以及镜头畸变参数,采用棋盘格标定法进行标定,棋盘格的平面通过标定板基座调节到与激光平面重合,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拍摄棋盘格图像,计算得到相机内外参数以及镜头畸变参数。
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控制模块:视觉测量极易受到环境光影响,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控制模块根据光条光强强度来反馈控制相机的曝光量,然后获取投射在轨道上的激光光条图像,并提取图形中的光条;根据光条光强强度来反馈控制相机曝光量的方法为:(1)计算光条在图像中占据像素点数n,(2)将相机曝光量设置为最小;(3)以步长e逐步增加相机曝光量并计算图像过度曝光像素点N,当N>n时停止拍摄;(4)计算与n最接近的两个过度曝光点Nj和Nj+1,以及对应的相机曝光量Ej与Ej+1,(5)根据公式计算相机曝光量E,(6)将曝光量E反馈给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的工业相机。
数据采集图像处理模块:首先对光条图像进行畸变矫正、滤波处理,然后根据光条为图形中最亮区域采用阈值分割法初步提取光条图像,再对光条图像提取光条中心亚像素坐标,最后根据标定计算出的相机内外参数以及畸变参数计算得到单应性矩阵,将光条中心亚像素坐标转换为轨道或道岔实际几何截面;
测量数据合成模块:每个工业相机拍摄的一幅图像只对应一侧轨道几何尺寸截面;通过提取钢轨道轨两侧的测量数据的相同特征,将两侧数据合并为轨道全轮廓截面数据;同时采用旋转编码器测量定位装置进行定位并将单幅几何尺寸截面合并形成轨道三维形体;将两侧数据合并为轨道全轮廓截面数据的方法为:通过欧式聚类分割提取钢轨道轨两侧的测量数据的相同轨头踏面特征,将两侧轨头踏面特征数据合并,最终形成轨道全轮廓截面数据。
测量数据分析模块:利用轨道未磨损的轨腰测量数据为基准,将测量的轨道几何截面与标准轨道几何截面进行迭代就近点法(ICP)精确配准。对比得到轨道该处的垂直磨损和侧边磨损,同时对一段轨道的所有测量截面的磨损情况进行整体分析,制定维护或更换方案。
利用上述的测量仪进行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标定模块对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进行标定,得到工业相机的内参数、外参数以及镜头畸变参数;将如图2所示棋盘格置于两侧相机均能拍摄的位置,使激光平面与标定板平面重合,左右相机分别拍摄棋盘格图像,之后调整棋盘格位置,两侧相机分别拍摄图像。以棋盘格左上角角点为原点、标定板为XY平面建立世界坐标系,确定棋盘格角点的坐标;然后提取拍摄的棋盘格图像的图像角点坐标,建立起世界坐标系与图像坐标系之间的关系,计算出标定板平面与激光平面重合时的两侧相机外部参数、内部参数以及镜头畸变参数,为还原轨道与道岔截面几何轮廓做准备。
(2)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控制模块根据光条光强强度来反馈控制相机的曝光量,然后获取投射在轨道上的激光光条图像,并提取图形中的光条;如流程图3所示进行自反馈调节两侧相机自动曝光量,从而清晰的获取光条图像,降低环境光源的影响。相机拍摄的视场一定,获取的光条图像中光条的宽占据一定像素点,根据光条的长度可以确定光条在图像中占据的像素点个数的大致个数n。逐步增加相机的曝光量并拍摄轨道光条图像并计算图像中过度曝光点数N和相机曝光量,当N>n时停止拍摄。根据光条过度曝光点数和相机曝光量的关系,最终反馈控制相机曝光量。
(3)采用滤波算法去除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中的杂点,然后利用步骤(1)中标定得到的镜头畸变参数对图像进行矫正,提高测量精度。基于steger算法提取出光条中心点图像坐标并精确到亚像素级别:首先提取图像中最亮像素点大致确定光条中心,然后计算这些像素点的光条中心点亚像素坐标;再利用标定得到的单应性矩阵H,将光条中心点像素坐标还原为道岔及轨道几何截面坐标数据。
(4)每个工业相机拍摄的一幅图像只对应一侧轨道几何尺寸截面;测量数据合成模块通过提取钢轨道轨两侧的测量数据的相同特征,将两侧数据合并为轨道全轮廓截面数据;同时采用旋转编码器测量定位装置来进行定位并将单幅几何尺寸截面合并形成轨道三维形体;
(5)测量数据分析模块利用轨道未磨损的轨腰测量数据为基准,将测量的轨道几何截面与标准轨道几何截面进行精确配准,对比得到轨道该处的垂直磨损和侧边磨损,同时对一段轨道的所有测量截面的磨损情况进行整体分析,制定维护或更换方案。所述整体分析进一步为:对于单个轨道和道岔截面测量数据,采用旋转编码器测量定位装置来确定测量的位置,定位装置每移动一定的距离发送一次命令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几何截面数据对齐到三维标准轨道上进行三维可视化显示,不同部位的磨损情况通过色谱图显示,对整段道岔及轨道磨损情况进行分析处理。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9)
1.一种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采集与定位硬件装置,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系统;
所述的数据采集与定位硬件装置按功能可分为:旋转编码器测量定位装置、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数据传输与电源装置;
所述的旋转编码器测量定位装置安装在检测小车或者轨检车的运动车轮上,用于记录检测数据的位置,并且每行进一段距离触发一次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采集轨道图像;
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包括带有定焦工业镜头的工业相机、一字型激光器以及安装承载平台;定焦工业镜头、工业相机、一字型激光器安装于轨道上方的承载平台上,承载平台安装于检测小车或者轨检车上;同时工业相机与一字型激光器对称分布于轨道的两侧,工业相机用于采集一字型激光器投射在轨道上的光条图像,一字型激光器用于向轨道投射光条;
数据传输与电源装置包括数据交换机与电源,该装置用于将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采集的数据和编码器定位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轨道和道岔磨损数据,制定维护或更换方案;
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系统用于分别获取轨道断面左右两侧轮廓尺寸,并将检测的轨道断面左右两侧轮廓尺寸合并为轨道断面全轮廓尺寸,并且测量轨道磨损量;
所述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系统包括以下几个功能模块:
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标定模块:通过拍摄来采集轨道与道岔表面光条图像,然后提取光条在图像中的坐标将其转换为世界坐标系中的三维空间几何截面,在转换的过程中用到工业相机的内参数、外参数以及镜头畸变参数,建立起相机传感器与世界坐标系之间的联系,完成数据精确转换;
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控制模块:视觉测量极易受到环境光影响,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控制模块根据光条光强强度来反馈控制相机的曝光量,然后获取投射在轨道上的激光光条图像,并提取图形中的光条;
数据采集图像处理模块:首先对光条图像进行畸变矫正、滤波处理,然后根据光条为图形中最亮区域采用阈值分割法初步提取光条图像,再对光条图像提取光条中心亚像素坐标,最后根据标定计算出的相机内外参数以及畸变参数计算得到单应性矩阵,将光条中心亚像素坐标转换为轨道或道岔实际几何截面;
测量数据合成模块:每个工业相机拍摄的一幅图像只对应一侧轨道几何尺寸截面;通过提取钢轨道轨两侧的测量数据的相同特征,将两侧数据合并为轨道全轮廓截面数据;同时采用旋转编码器测量定位装置进行定位,并将单幅几何尺寸截面合并形成轨道三维形体;
测量数据分析模块:利用轨道未磨损的轨腰测量数据为基准,将测量的轨道几何截面与标准轨道几何截面进行精确配准,对比得到轨道该处的垂直磨损和侧边磨损,同时对一段轨道的所有测量截面的磨损情况进行整体分析,制定维护或更换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控制模块中,根据光条光强强度来反馈控制相机曝光量的方法为:(1)计算光条在图像中占据像素点数n,(2)将相机曝光量设置为最小;(3)以步长e逐步增加相机曝光量并计算图像过度曝光像素点N,当N>n时停止拍摄;(4)计算与n最接近的两个过度曝光点Nj和Nj+1,以及对应的相机曝光量Ej与Ej+1,(5)根据公式计算相机曝光量E,(6)将曝光量E反馈给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的工业相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测量数据合成模块中,将两侧数据合并为轨道全轮廓截面数据的方法为:通过欧式聚类分割提取钢轨道轨两侧的测量数据的相同轨头踏面特征,将两侧轨头踏面特征数据合并,最终形成轨道全轮廓截面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标定模块中,为了得到内参数、外参数以及镜头畸变参数,采用棋盘格标定法进行标定,棋盘格的平面通过标定板基座调节到与激光平面重合,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拍摄棋盘格图像,计算得到相机内外参数以及镜头畸变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仪,其特征在于:测量数据分析模块中,将测量的轨道几何截面与标准轨道几何截面进行迭代就近点法(ICP)精确配准。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测量仪进行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标定模块对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进行标定,得到工业相机的内参数、外参数以及镜头畸变参数;
(2)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控制模块根据光条光强强度来反馈控制相机的曝光量,然后获取投射在轨道上的激光光条图像,并提取图形中的光条;
(3)数据采集图像处理模块首先对光条图像进行畸变矫正、滤波处理,然后根据光条为图形中最亮区域采用阈值分割法初步提取光条图像,再对光条图像提取光条中心亚像素坐标,最后根据标定计算出的相机内外参数以及畸变参数计算得到单应性矩阵,将光条中心亚像素坐标转换为轨道或道岔实际几何截面;
(4)每个工业相机拍摄的一幅图像只对应一侧轨道几何尺寸截面;测量数据合成模块通过提取钢轨道轨两侧的测量数据的相同特征,将两侧数据合并为轨道全轮廓截面数据;同时采用旋转编码器测量定位装置来进行定位并将单幅几何尺寸截面合并形成轨道三维形体;
(5)测量数据分析模块利用轨道未磨损的轨腰测量数据为基准,将测量的轨道几何截面与标准轨道几何截面进行精确配准,对比得到轨道该处的垂直磨损和侧边磨损,同时对一段轨道的所有测量截面的磨损情况进行整体分析,制定维护或更换方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仪进行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标定模块中,采用棋盘格标定法进行标定,棋盘格的平面通过标定板基座调节到与激光平面重合,激光视觉测量采集装置拍摄棋盘格图像,计算得到相机内外参数以及镜头畸变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仪进行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进一步为:
采用滤波算法去除传感器采集的图像中的杂点,然后利用步骤(1)中标定得到的镜头畸变参数对图像进行矫正,提高测量精度;基于steger算法提取出光条中心点图像坐标并精确到亚像素级别:首先提取图像中最亮像素点大致确定光条中心,然后计算这些像素点的光条中心点亚像素坐标;再利用标定得到的单应性矩阵H,将光条中心点像素坐标还原为道岔及轨道几何截面坐标数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量仪进行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整体分析进一步为:对于单个轨道和道岔截面测量数据,采用旋转编码器测量定位装置来确定测量的位置,定位装置每移动一定的距离发送一次命令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几何截面数据对齐到三维标准轨道上进行三维可视化显示,不同部位的磨损情况通过色谱图显示,对整段道岔及轨道磨损情况进行分析处理。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69987.0A CN108248634B (zh) | 2018-01-24 | 2018-01-24 | 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69987.0A CN108248634B (zh) | 2018-01-24 | 2018-01-24 | 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48634A CN108248634A (zh) | 2018-07-06 |
CN108248634B true CN108248634B (zh) | 2019-05-21 |
Family
ID=62742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069987.0A Active CN108248634B (zh) | 2018-01-24 | 2018-01-24 | 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24863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974043A (zh) * | 2018-08-09 | 2018-12-11 | 铁路愿景欧洲有限公司 | 铁路轨道勘测系统 |
CN109653045B (zh) * | 2019-01-28 | 2021-03-12 | 武汉光谷卓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轨距测量方法及装置 |
CN110030960B (zh) * | 2019-05-07 | 2024-11-12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钢铝复合接触轨磨损检测系统及方法 |
CN110497930A (zh) * | 2019-08-06 | 2019-11-26 | 广州市奥特创通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全图像铁路道岔在线集成检测装置及方法 |
CN110672026A (zh) * | 2019-08-30 | 2020-01-10 | 泉州佰桀智能制鞋设备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过山车轨道检测方法、智能检测机器人及检测系统 |
CN110595384A (zh) * | 2019-09-26 | 2019-12-20 | 广家院威凯(上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高铁钢轨波磨检测装置、系统及方法 |
CN110606103B (zh) * | 2019-10-11 | 2024-09-06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具有标定检定装置的钢轨轮廓及磨耗检测系统 |
CN110615016B (zh) * | 2019-10-11 | 2020-08-14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钢轨廓形及磨耗检测系统的标定方法及检定方法 |
CN110702007B (zh) * | 2019-10-31 | 2020-11-24 | 华中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mems扫描振镜的线结构光三维测量方法 |
CN110987009B (zh) * | 2019-12-11 | 2023-03-24 | 长安大学 | 一种用于道路检测车的点激光车辙自动标定系统及方法 |
CN111122598B (zh) * | 2019-12-16 | 2022-12-09 | 北京冶自欧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钢轨表面缺陷三维检测系统及方法 |
CN111080623B (zh) * | 2019-12-17 | 2023-02-28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 一种用于圆形零件缺失的视觉检测装置及方法 |
CN111003018B (zh) * | 2019-12-27 | 2021-02-26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高速铁路轨道状况动态检测系统及方法 |
CN113046538A (zh) * | 2019-12-27 | 2021-06-29 | 成都真火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在线钢轨表面强化设备的控制装置 |
CN111122604A (zh) * | 2020-01-17 | 2020-05-08 | 杭州中车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接触轨检测系统、巡检工程车及检测方法 |
CN112033299A (zh) * | 2020-07-24 | 2020-12-04 | 中铁物总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钢轨智能化廓形在线检测系统 |
CN112033283A (zh) * | 2020-08-07 | 2020-12-04 | 苏州天麓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基于双目视觉成像系统的道岔测量方法及器测量装置 |
CN112227121A (zh) * | 2020-09-04 | 2021-01-15 |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一种高精度集成轨道几何参数测量方法 |
CN113313750A (zh) * | 2020-12-01 | 2021-08-27 |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烧结机料层厚度的检测系统及方法 |
CN112406948A (zh) * | 2020-12-11 | 2021-02-26 | 山西省信息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针对钢轨轨头全轮廓磨耗病害的测量系统 |
CN112590868A (zh) * | 2020-12-24 | 2021-04-02 | 上海海事大学 | 一种通过机器视觉技术拍摄轨道检测磨损系统 |
CN112721996B (zh) * | 2021-02-06 | 2022-10-28 | 湖南科天健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钢轨断面中轴线检测方法及系统、对中检测方法及系统 |
CN113147807A (zh) * | 2021-04-20 | 2021-07-23 | 武汉理工大学 | 一种铁轨无损检测小车及方法 |
CN113640308B (zh) * | 2021-08-31 | 2024-03-29 | 夏冰心 |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轨道异常监测系统 |
CN114030504A (zh) * | 2021-11-26 | 2022-02-11 | 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一种轨道检查仪的轨道参数测算系统及测算方法 |
CN114351522A (zh) * | 2021-12-31 | 2022-04-15 | 武汉大学 | 基于机器视觉与水射流的钢轨抛光方法及设备 |
CN114670899A (zh) * | 2022-04-20 | 2022-06-28 | 北京运达华开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检测系统用的图像采集装置 |
CN115077423B (zh) * | 2022-06-16 | 2023-03-14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基于线激光技术的便携式高速道岔检测小车及方法 |
CN116678321B (zh) * | 2023-08-03 | 2023-10-13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钢轨磨耗测量方法及装置 |
CN117232435B (zh) * | 2023-11-14 | 2024-01-30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道岔尖轨磨耗值和降低值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
CN118691833B (zh) * | 2024-06-12 | 2025-02-11 | 重庆大学 | 一种基于多视觉特征提取的铁路道岔故障诊断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RU2142892C1 (ru) * | 1995-08-03 | 1999-12-20 | Осипов Виктор Васильевич | Оптоэлектр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 бесконтактного измерения в движении геометрических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й колеи. оптоэлектронный датчик бесконтактного измерения положения и износа рельса |
US7164975B2 (en) * | 1999-06-15 | 2007-01-16 | Andian Technologies Ltd. | Geometric track and track/vehicle analyzers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railroad systems |
RU2155678C1 (ru) * | 1999-06-21 | 2000-09-10 | Арбузов Евген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износа и зигзага контактного провода электрической сети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ого транспорта |
BRPI0512871A (pt) * | 2004-06-30 | 2008-04-08 | Georgetown Rail Equipment Comp | sistema e método para inspecionar via de estrada de ferro |
DE102004045457B4 (de) * | 2004-09-20 | 2009-04-23 | Deutsche Bahn Ag | Verfahren zur Diagnose und zum Zustandsmonitoring von Weichen, Kreuzungen oder Kreuzungsweichen sowie Schienenstößen durch ein Schienenfahrzeug |
JP2006258531A (ja) * | 2005-03-16 | 2006-09-28 | Act Denshi Kk | レール断面測定方法及びそれに使用されるレール断面測定装置 |
CN104309641B (zh) * | 2014-10-15 | 2016-08-17 | 北京新联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交通线路伤损检测系统 |
CN104442917A (zh) * | 2014-12-31 | 2015-03-25 | 北京二七轨道交通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轨道检测方法 |
CN105905132B (zh) * | 2016-05-24 | 2018-02-13 | 北京鹰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状态智能巡检装置和方法 |
-
2018
- 2018-01-24 CN CN201810069987.0A patent/CN10824863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48634A (zh) | 2018-07-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48634B (zh) | 道岔及轨道全轮廓磨损视觉测量仪及其测量方法 | |
CN205327082U (zh) |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集成同步控制的城市轨道检测装置 | |
CN107063179B (zh) | 一种可移动式隧道断面变形检测装置 | |
CN106225710B (zh) | 基于误差修正的列车轮踏面三维轮廓自动化测量方法和系统 | |
CN101947962B (zh) | 一种快速非接触式铁道侵界的测量方法 | |
CN101144714A (zh) | 一种钢轨磨耗综合参数车载动态测量装置及方法 | |
CN103635375A (zh) | 适于对导轨偏转进行成像和测量的视觉系统 | |
CN111366082A (zh) | 移动式接触轨检测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 |
CN106595596B (zh) | 一种铁路轨道轨向检测的摄影测量方法 | |
CN101264766B (zh) | 替代弦线法的轨道几何参数摄像测量装置及方法 | |
CN110006396A (zh) | 一种隧道断面及限界扫描检测装置及方法 | |
CN101532827A (zh) | 一种激光视觉钢轨磨耗测量的纠偏方法 | |
CN206327389U (zh) | 一种基于接触网杆号图像识别的铁路定位系统 | |
TWI694022B (zh) | 軌道立體檢測系統 | |
CN113104063A (zh) | 一种网轨隧综合检测系统及方法 | |
JP5442555B2 (ja) | レール位置測定装置、軌道検測装置、レール変位量測定方法、通り整正方法、レール位置測定方法 | |
CN205951992U (zh) | 一种基于激光扫描测距仪的铁路隧道限界动态检测系统 | |
CN110806411A (zh) | 基于线结构光的无人机铁轨检测系统 | |
CN204495733U (zh) | 隧道状态检测装置 | |
CN106017354A (zh) | 列车轮对踏面三维轮廓自动化测量方法和系统 | |
CN114152214A (zh) | 钢轨轮廓的损耗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 |
CN110926417A (zh) | 基于机器视觉的车载铁路隧道检测系统 | |
CN115035087B (zh) | 一种新型铁路线路图像检测方法及系统 | |
CN110158381B (zh) | 一种轨道平顺性快速测量方法及系统 | |
CN211504015U (zh) | 移动式接触轨检测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