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48426A - 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48426A CN108248426A CN201810012026.6A CN201810012026A CN108248426A CN 108248426 A CN108248426 A CN 108248426A CN 201810012026 A CN201810012026 A CN 201810012026A CN 108248426 A CN108248426 A CN 1082484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wall
- electric vehicle
- threaded rod
- charging s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Lith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Li+] HBBGRARXTFLTSG-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29910001416 lith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248 power gene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80—Exchanging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e.g. removable batteri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6—Means for converting reciprocating motion into rotary motion or vice versa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包括水平地面,水平地面的顶部安装有充电站箱体,且充电站箱体的底部贯穿水平地面的顶部并延伸至水平地面的内部,充电站箱体内壁两侧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固定块,固定块的底部与充电站箱体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柱,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节能充电技术领域。该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解决了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时间过长,不能满足白天正常驾驶需要,并且快速充电可能会电池淘汰过快,加重环保负担的问题,达到了在阳光充足的时候为替换锂离子电池进行辅助充电,并且方便为电动汽车进行电池替换的目的,有效提高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并且安全环保无污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节能充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现在社会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而电动汽车本身也已经纳入了我国的发展规划,结合这两大背景,如何将分布式光伏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有机整合到一起,通过优化配置和运行来实现协同增效,变得非常重要,电动汽车以其行驶时的零排放而成为改善环境、降低污染的理想的交通工具,但是它的发展速度却受到了充电网点密度的制约,行驶途中电池耗尽而抛锚,是购买者最大的购买顾忌,而充电网点的普及则又受到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多方位掣肘,故此各国政府大力增加对电动汽车购买者的优惠及奖励条件,可电动汽车的发展步伐依然是步履蹒跚,充分解除购买者对充电条件的后顾之忧,是促进电动汽车发展的最关键举措,纯电动汽车具有低耗能、零排放的优点,但是纯电动汽车发展的前提必须是把后续“保障”做好,首先是电动汽车的电充问题,理论上纯电动汽车充电6个小时左右,快充30分钟左右,最大行驶里程为200公里,快速充电,也就是直流充电会降低电池使用寿命,导致电池淘汰过快,加重环保负担;而慢充,也就是交流充电,因为充电时间过长,不能满足白天正常驾驶需要,而充电后最大200公里行驶里程也不能满足长途行驶的需要,可见电动汽车的充电问题是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要想使电动汽车有较快的发展则必须解决其充电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解决了现有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充电时间过长,不能满足白天正常驾驶需要,并且快速充电可能会电池淘汰过快,加重环保负担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包括水平地面,所述水平地面的顶部安装有充电站箱体,且充电站箱体的底部贯穿水平地面的顶部并延伸至水平地面的内部,所述充电站箱体内壁两侧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充电站箱体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柱,所述第一滑动柱靠近充电站箱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直尺条,所述第一滑动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外框,所述滑动外框内壁一侧的上下均通过齿轮安装板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的前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滑动外框内壁的一侧且位于齿轮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前部通过输出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二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一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直齿轮和第二直齿轮远离齿轮安装板的一侧分别与直尺条啮合,所述滑动外框远离充电站箱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安装箱,所述螺纹杆安装箱远离电机箱的一侧与滑动外框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箱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顶部通过输出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螺纹杆安装箱内壁的左右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且第一螺纹杆的一侧贯穿螺纹杆安装箱内壁的一侧并延伸至电机箱的内部,所述第一螺纹杆位于电机箱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第二锥形齿轮与第一锥形齿轮啮合,所述螺纹杆安装箱内壁的左右之间且位于第一螺纹杆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柱,所述第二滑动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且滑动块的内壁与第一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滑动块的顶部贯穿螺纹杆安装箱内壁的顶部并延伸至螺纹杆安装箱的上部,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前后移动装置,所述前后移动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台。
优选的,所述安装台顶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相互对称的第三滑动柱,且第三滑动柱的底部贯穿安装台的顶部并延伸至安装台的下部,所述第三滑动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所述第三滑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装夹台面,所述装夹台面的底部与安装台的顶部之间且位于第三滑动柱的表面设置有缓冲减震弹簧。
优选的,所述前后移动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壁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所述滑动块的顶部且位于第三带轮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
优选的,所述第三电机的前部通过输出轴转动连接有第四带轮,所述第四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三带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顶部贯穿固定箱内壁的顶部并延伸至固定箱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顶部通过支撑柱与安装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开设有与移动块相适配的滑动槽。
优选的,所述水平地面的顶部与充电站箱体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竖隔板,所述充电站箱体内壁的顶部且位于竖隔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上下均设置有相互对称的替换锂离子电池。
优选的,所述充电站箱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固定竖板,所述固定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顶部通过转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光伏发电板,所述光伏发电板的底部通过第三转动件转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
优选的,所述液压伸缩杆远离第三转动件的一端通过第四转动件与固定竖板一侧的表面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充电站箱体内壁的顶部且位于竖隔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照明灯。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通过充电站箱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固定竖板,固定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的顶部通过转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件和第二转动件,第一转动件与第二转动件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光伏发电板,光伏发电板的底部通过第三转动件转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远离第三转动件的一端通过第四转动件与固定竖板一侧的表面转动连接,达到了在阳光充足的时候为替换锂离子电池进行辅助充电的目的,有效降低化石能源的损耗,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并且安全环保无污染。
(2)、该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通过充电站箱体内壁的顶部且位于竖隔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安装架,安装架的上下均设置有相互对称的替换锂离子电池,达到了方便进行充电并且为电动汽车进行电池替换的目的,有效提高充电效率,并且降低电动汽车充电时的等待时间,极大的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3)、该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通过第一滑动柱靠近充电站箱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直尺条,第一滑动柱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外框,滑动外框远离充电站箱体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电机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安装箱,螺纹杆安装箱内壁的左右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滑动块的内壁与第一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滑动块的顶部贯穿螺纹杆安装箱内壁的顶部并延伸至螺纹杆安装箱的上部,滑动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前后移动装置,前后移动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台,达到了全方位的进行移动从而方便对电动汽车进行全自动电池替换的目的,有效提高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并且结构简单,方便进行后期的维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C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水平地面、2充电站箱体、3固定块、4第一滑动柱、5直尺条、6滑动外框、7齿轮安装板、8第一直齿轮、9第二直齿轮、10第一带轮、11第一电机、12第二带轮、13电机箱、14螺纹杆安装箱、15第二电机、16第一锥形齿轮、17第一螺纹杆、18第二锥形齿轮、19第二滑动柱、20滑动块、21前后移动装置、211固定箱、212第二螺纹杆、213第三带轮、214第三电机、215第四带轮、216移动块、217支撑柱、22安装台、23第三滑动柱、24限位卡块、25装夹台面、26缓冲减震弹簧、27竖隔板、28安装架、29替换锂离子电池、30固定竖板、31安装块、32第一转动件、33第二转动件、34光伏发电板、35液压伸缩杆、36第四转动件、37照明灯、38第三转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包括水平地面1,水平地面1的顶部安装有充电站箱体2,且充电站箱体2的底部贯穿水平地面1的顶部并延伸至水平地面1的内部,充电站箱体2内壁两侧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固定块3,固定块3的底部与充电站箱体2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柱4,第一滑动柱4靠近充电站箱体2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直尺条5,第一滑动柱4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外框6,滑动外框6内壁一侧的上下均通过齿轮安装板7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直齿轮8和第二直齿轮9,第二直齿轮9的前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10,滑动外框6内壁的一侧且位于齿轮安装板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1,第一电机11的前部通过输出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带轮12,第二带轮12通过皮带与第一带轮10传动连接,第一直齿轮8和第二直齿轮9远离齿轮安装板7的一侧分别与直尺条5啮合,滑动外框6远离充电站箱体2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3,电机箱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安装箱14,螺纹杆安装箱14远离电机箱13的一侧与滑动外框6固定连接,电机箱1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5,第二电机15的顶部通过输出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6,螺纹杆安装箱14内壁的左右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7,且第一螺纹杆17的一侧贯穿螺纹杆安装箱14内壁的一侧并延伸至电机箱13的内部,第一螺纹杆17位于电机箱13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8,第二锥形齿轮18与第一锥形齿轮16啮合,螺纹杆安装箱14内壁的左右之间且位于第一螺纹杆17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柱19,第二滑动柱19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0,且滑动块20的内壁与第一螺纹杆17的表面螺纹连接,滑动块20的顶部贯穿螺纹杆安装箱14内壁的顶部并延伸至螺纹杆安装箱14的上部,滑动块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前后移动装置21,前后移动装置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台22。
安装台22顶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相互对称的第三滑动柱23,且第三滑动柱23的底部贯穿安装台22的顶部并延伸至安装台22的下部,第三滑动柱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24,第三滑动柱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装夹台面25,装夹台面25的底部与安装台22的顶部之间且位于第三滑动柱23的表面设置有缓冲减震弹簧26,水平地面1的顶部与充电站箱体2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竖隔板27,充电站箱体2内壁的顶部且位于竖隔板2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安装架28,安装架28的上下均设置有相互对称的替换锂离子电池29,充电站箱体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固定竖板30,固定竖板3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31,安装块31的顶部通过转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件32和第二转动件33,第一转动件32与第二转动件33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光伏发电板34,光伏发电板34的底部通过第三转动件38转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35,液压伸缩杆35远离第三转动件38的一端通过第四转动件36与固定竖板30一侧的表面转动连接,充电站箱体2内壁的顶部且位于竖隔板2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照明灯37。
前后移动装置21包括固定箱211,固定箱211内壁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12,第二螺纹杆21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213,滑动块20的顶部且位于第三带轮2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214,第三电机214的前部通过输出轴转动连接有第四带轮215,第四带轮215通过皮带与第三带轮213传动连接,第二螺纹杆21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216,且移动块216的顶部贯穿固定箱211内壁的顶部并延伸至固定箱211的上部,移动块216的顶部通过支撑柱217与安装台22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箱211的顶部开设有与移动块216相适配的滑动槽。
工作时,通过将电动汽车倒车入库至竖隔板27的左侧,启动第二电机15通过第一锥形齿轮16带动第一螺纹杆17转动,从而第一螺纹杆17带动滑动块20向左移动到电动汽车底部合适的位置,启动第一电机11通过第二直齿轮9带动滑动外框6上下移动,从而滑动外框6通过螺纹杆安装箱14带动滑动块20上下移动到合适位置,启动第三电机214通过第四带轮215带动第二螺纹杆212转动,从而带动移动块216前后移动到合适位置,通过装夹台面25将电动汽车电池装夹并取下,放入安装架28进行充电,缓冲减震弹簧26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将充好电的替换锂离子电池29移动至电动汽车底部进行安装,通过交流电对安装架28上的替换锂离子电池29进行充电,阳光好的时候,通过光伏发电板34进行光伏发电对替换锂离子电池29进行辅助充电,降低能源损耗,同时光伏发电板34可以通过液压伸缩杆35变换方向,从而增大光照的面积,提高光伏发电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包括水平地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地面(1)的顶部安装有充电站箱体(2),且充电站箱体(2)的底部贯穿水平地面(1)的顶部并延伸至水平地面(1)的内部,所述充电站箱体(2)内壁两侧的上部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固定块(3),所述固定块(3)的底部与充电站箱体(2)内壁的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柱(4),所述第一滑动柱(4)靠近充电站箱体(2)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直尺条(5),所述第一滑动柱(4)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外框(6),所述滑动外框(6)内壁一侧的上下均通过齿轮安装板(7)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直齿轮(8)和第二直齿轮(9),所述第二直齿轮(9)的前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10),所述滑动外框(6)内壁的一侧且位于齿轮安装板(7)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的前部通过输出轴转动连接有第二带轮(12),所述第二带轮(12)通过皮带与第一带轮(10)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直齿轮(8)和第二直齿轮(9)远离齿轮安装板(7)的一侧分别与直尺条(5)啮合,所述滑动外框(6)远离充电站箱体(2)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3),所述电机箱(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安装箱(14),所述螺纹杆安装箱(14)远离电机箱(13)的一侧与滑动外框(6)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箱(13)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5),所述第二电机(15)的顶部通过输出轴转动连接有第一锥形齿轮(16),所述螺纹杆安装箱(14)内壁的左右之间转动连接有第一螺纹杆(17),且第一螺纹杆(17)的一侧贯穿螺纹杆安装箱(14)内壁的一侧并延伸至电机箱(13)的内部,所述第一螺纹杆(17)位于电机箱(13)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8),所述第二锥形齿轮(18)与第一锥形齿轮(16)啮合,所述螺纹杆安装箱(14)内壁的左右之间且位于第一螺纹杆(17)的下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柱(19),所述第二滑动柱(19)的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20),且滑动块(20)的内壁与第一螺纹杆(17)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滑动块(20)的顶部贯穿螺纹杆安装箱(14)内壁的顶部并延伸至螺纹杆安装箱(14)的上部,所述滑动块(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前后移动装置(21),所述前后移动装置(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台(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台(22)顶部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相互对称的第三滑动柱(23),且第三滑动柱(23)的底部贯穿安装台(22)的顶部并延伸至安装台(22)的下部,所述第三滑动柱(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卡块(24),所述第三滑动柱(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装夹台面(25),所述装夹台面(25)的底部与安装台(22)的顶部之间且位于第三滑动柱(23)的表面设置有缓冲减震弹簧(2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移动装置(21)包括固定箱(211),所述固定箱(211)内壁的中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12),所述第二螺纹杆(21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带轮(213),所述滑动块(20)的顶部且位于第三带轮(213)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2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机(214)的前部通过输出轴转动连接有第四带轮(215),所述第四带轮(215)通过皮带与第三带轮(213)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212)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216),且移动块(216)的顶部贯穿固定箱(211)内壁的顶部并延伸至固定箱(211)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216)的顶部通过支撑柱(217)与安装台(2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箱(211)的顶部开设有与移动块(216)相适配的滑动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地面(1)的顶部与充电站箱体(2)内壁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竖隔板(27),所述充电站箱体(2)内壁的顶部且位于竖隔板(27)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安装架(28),所述安装架(28)的上下均设置有相互对称的替换锂离子电池(2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站箱体(2)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固定竖板(30),所述固定竖板(3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块(31),所述安装块(31)的顶部通过转轴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件(32)和第二转动件(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件(32)与第二转动件(33)相背离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光伏发电板(34),所述光伏发电板(34)的底部通过第三转动件(38)转动连接有液压伸缩杆(3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伸缩杆(35)远离第三转动件(38)的一端通过第四转动件(36)与固定竖板(30)一侧的表面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站箱体(2)内壁的顶部且位于竖隔板(27)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相互对称的照明灯(3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12026.6A CN108248426A (zh) | 2018-01-05 | 2018-01-05 | 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12026.6A CN108248426A (zh) | 2018-01-05 | 2018-01-05 | 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48426A true CN108248426A (zh) | 2018-07-06 |
Family
ID=62725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012026.6A Withdrawn CN108248426A (zh) | 2018-01-05 | 2018-01-05 | 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248426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17410A (zh) * | 2018-08-20 | 2018-12-18 | 青岛联合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伏太阳能路面自动伸缩充电亭 |
CN109159699A (zh) * | 2018-09-28 | 2019-01-08 | 合肥鸿叶紫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太阳能充电桩 |
CN112886123A (zh) * | 2021-01-06 | 2021-06-01 | 湖北德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更换电池包用高柔性浮动定位平台 |
-
2018
- 2018-01-05 CN CN201810012026.6A patent/CN108248426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017410A (zh) * | 2018-08-20 | 2018-12-18 | 青岛联合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光伏太阳能路面自动伸缩充电亭 |
CN109159699A (zh) * | 2018-09-28 | 2019-01-08 | 合肥鸿叶紫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太阳能充电桩 |
CN112886123A (zh) * | 2021-01-06 | 2021-06-01 | 湖北德普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汽车自动更换电池包用高柔性浮动定位平台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631252A (zh) | 路灯用新能源光伏发电支架装置 | |
CN106641997A (zh) | 一种清洁式辅助维修用太阳能路灯 | |
CN206572421U (zh) | 一种清洁式辅助维修用太阳能路灯 | |
CN207053463U (zh) | 一种太阳能路灯上的清灰装置 | |
CN206564563U (zh) | 一种带有自清洁装置的新能源光伏电站 | |
CN108248426A (zh) | 一种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 | |
CN102287033A (zh) | 一种伸缩式太阳能遮阳棚 | |
CN109474228A (zh) | 一种集太阳能与风能于一体的风光互补发电装置 | |
CN109177793A (zh) | 一种具有位置调节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装置 | |
CN212086140U (zh) | 一种提升光伏组件发电效率的光伏装置 | |
CN211738703U (zh) | 一种节能型便携式移动照明设备 | |
CN209088869U (zh) | 一种光伏逆变电源 | |
CN106500050A (zh) | 一种光追踪式太阳能路灯 | |
CN205811920U (zh) | 一种分布式光伏屋顶发电自防护型太阳能发电板 | |
CN219351292U (zh) | 一种小型一体式光伏储能充电站 | |
CN214674992U (zh) | 一种太阳能组件支架系统用充电装置 | |
CN111120974A (zh) | 一种路灯用太阳能电池板 | |
CN210341750U (zh) | 一种城市规划用交通引导护栏 | |
CN208620242U (zh) | 一种组装式自动调节的投影式太阳能用路灯 | |
CN212353927U (zh) | 一种可调节式汽车检修平台 | |
CN215222099U (zh) | 一种带有角度调节机构的光伏微电网设备 | |
CN209026703U (zh) | 一种节能型伸缩式太阳能路灯 | |
CN208337477U (zh) | 一种光伏发电高架式自旋扑光节约环保增能装置 | |
CN205883117U (zh) | 一种分布式光伏发电装置 | |
CN209013149U (zh) | 一种路灯用太阳能电池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706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