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234803B - 打印机及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以及打印机的信息显示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及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以及打印机的信息显示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234803B CN108234803B CN201711344234.8A CN201711344234A CN108234803B CN 108234803 B CN108234803 B CN 108234803B CN 201711344234 A CN201711344234 A CN 201711344234A CN 108234803 B CN108234803 B CN 1082348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 display
- unit
- pri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7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printing apparatus, e.g. a laser beam print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35—User-machine interface; Control console
- H04N1/00405—Output means
- H04N1/00408—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 H04N1/0044—Display of information to the user, e.g. menus for image preview or review, e.g. to help the user position a shee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02—Interacting with the operator
- G06K15/005—Interacting with the operator only locall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48—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 G06K15/1856—Generation of the printable image characterized by its workflow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 G06K15/02—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using printers
- G06K15/18—Conditioning data for presenting it to the physical printing elements
- G06K15/1867—Post-processing of the composed and rasterized print image
- G06K15/1868—Post-processing of the composed and rasterized print image for fitting to an output condition, e.g. paper colour or forma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04N1/2104—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 H04N1/2112—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using still video camera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04N1/2104—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 H04N1/2112—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using still video cameras
- H04N1/2154—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using still video cameras the still video camera incorporating a hardcopy reproducing device, e.g. a print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21—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 H04N1/2104—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 H04N1/2158—Intermediate information storage for one or a few pictures using a detachable storage uni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2—Control of parameters via user interfa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3—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by using electronic viewfinders
- H04N23/631—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 H04N23/632—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rolling image capture or setting capture parameters for displaying or modifying preview images prior to image capturing, e.g. variety of image resolutions or capturing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08—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 H04N2201/0063—Constructional 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077—Types of the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 H04N2201/0084—Digital still camer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ameras Adapted For Combination With Other Photographic Or Optical Apparatuses (AREA)
- Indication In Cameras, And Counting Of Exposures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操作性良好的打印机及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以及打印机的信息显示方法。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中,将打印对象的图像(Im)显示于显示器(22)。显示器22显示中的图像(Im)被打印的情况下,将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于显示中的图像(Im)上。并且使该影像图像(Im1)沿媒介110的排出方向移动,而从画面消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印机及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以及打印机的信息显示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已知有在相机机身内置打印机,并能够将所拍摄到的图像当场打印的数码相机。例如,专利文献1、2中记载有将拍摄到的图像打印到即显胶片的数码相机。
通常、数码相机中具备液晶显示器等显示部。因此,内置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中,能够将打印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来确认。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为了使打印的图像的确认作业变得容易,将显示于显示部的图像的方向与从排出口排出的媒介上的图像的方向一致。并且,专利文献4中提出了为了能够掌握打印的进行状况,将打印的图像及打印的进行状况显示于显示部。同样地,专利文献5中提出了为了能够掌握打印的进行状况,配合打印的进行状况将打印的图像逐渐显示于显示部。
并且,专利文献6中提出了在具备显示画面的打印机中,将打印的样子以图像显示于显示画面,以及排纸时将显示于显示画面的图像与排纸同步移动而从画面消除。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8701号公报
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99/53374号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6-27017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352472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2-94910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1-205902号公报
然而,专利文献1~5等所记载的以往的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具有很难掌握媒介的排出方向的缺点。
并且,专利文献6所记载的打印机中从画面消除打印的图像,因此存在画面上不能确认打印的图像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性良好的打印机及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以及打印机的信息显示方法。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方法如下。
(1)一种打印机,其具备:打印部,将图像打印到媒介;显示部;显示控制部,将打印对象的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打印指示部,指示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图像的打印;以及打印控制部,由所述打印指示部指示打印的情况下,使所述打印部打印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图像,其中,显示控制部在由打印指示部指示打印的情况下,将打印物的影像图像重叠显示于所述显示部显示的图像上,使所述影像图像沿所述媒介的排出方向移动而从画面消除。
根据本方式,打印对象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打印显示于显示部的图像的情况下,由打印指示部指示打印。若指示打印,则显示中的图像打印到媒介并排出。并且,若指示打印,则在显示于显示部的图像上重叠显示打印的影像图像。显示的影像图像沿媒介的排出方向移动,而从画面消除。由此,一眼便能够从显示部的显示掌握媒介的排出方向。并且,影像图像重叠显示于显示部显示中的图像上。重叠于该影像图像下的图像是指示打印的图像,即打印的图像,通过移动影像图像,而显现于画面。由此,影像图像消除之后也能确认打印的图像。尤其将即显胶片用于打印的媒介的情况下,由于显影完成为止需要时间,因此能够立即在画面上确认打印的图像这一点发挥有效作用。打印物的影像图像由表示打印物的影像的图像构成。因此,可以为显示中的图像其自身(所谓反映无框打印物的图像),并且,也可以是放入框中的图像(所谓反映带框打印的图像)。
(2)上述(1)的打印机,所述显示控制部在由打印指示部指示打印的情况下,变更显示于显示部的图像的亮度和/或彩度。
根据本方式,由打印指示部指示打印的情况下,变更显示于显示部的图像,即重叠显示于影像图像下的图像的亮度和/或彩度。由此,能够容易地区别影像图像与在其下显示的图像,能够提高可见性。尤其影像图像由与在其下显示的图像相同的图像构成的情况下,能够提供良好的可见性。
(3)上述(1)或(2)的打印机,影像图像由将打印的图像放入框的图像构成。
根据本方式,影像图像由将打印的图像放入框的图像构成。由此,能够使用户更加加强要打印的印象,能够实现更良好直观的操作性。
(4)上述(3)的打印机,显示控制部在由所述打印指示部指示打印的情况下,通过逐渐缩小显示于显示部的图像,使框逐渐出现在显示于显示部的图像的周围,使影像图像出现。
根据本方式,若由打印指示部指示打印,则显示于显示部的图像逐渐缩小,切换至打印物的影像图像。即,显示于显示部的图像逐渐缩小,其周围逐渐出现框,切换成打印物的影像图像。由此,能够顺畅地显示带框的影像图像。
(5)上述(1)至(4)中任一打印机,显示控制部与媒介的排出速度同步移动影像图像而从画面消除。
根据本方式,移动影像图像而从画面消除时,与媒介的排出速度同步来移动图像。由此,一眼便能够从显示部的显示掌握媒介的排出状况。
(6)上述(1)至(5)中任一的打印机,显示控制部与打印到媒介的图像的方向对齐来显示影像图像。
根据本方式,将影像图像的方向与打印到媒介的图像的方向对齐。由此,能够容易地掌握打印到媒介的图像的方向。
(7)上述(1)至(6)中任一的打印机,还具备:确定部,确定基于打印指示部的打印指示;以及取消部,取消基于打印指示部的打印指示,其中,若通过打印指示部指示打印,则显示控制部将询问执行打印的对话框显示于显示部。
根据本方式,若通过打印指示部指示打印,则询问执行打印的对话框显示于显示部。打印时,由确定部确定打印的指示。另一方面,取消打印时,由取消部取消打印。由此,能够防止误操作。
(8)上述(7)的打印机,若通过打印指示部指示打印,则显示控制部从画面的边缘显示对话框。
根据本方式,询问执行打印的对话框从画面的边缘显示。由此,能够进行引起用户注意的显示。优选使对话框从最接近打印指示部的设置位置的画面的边缘显不。
(9)上述(1)至(8)中任一的打印机,打印部将图像打印到即显胶片。
根据本方式,图像打印到即显胶片。作为媒介使用即显胶片,由此能够实现打印处理的高速化。即显胶片是指自显影处理型胶卷。
(10)一种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其具备:图像传感器;图像存储部;摄影指示部,指示摄影;摄影控制部,根据基于摄影指示部的摄影指示,通过图像传感器对图像进行摄影,将得到的图像存储于图像存储部;上述(1)至(9)中任一的打印机;以及动作模式切换部,作为动作模式切换摄影模式与播放模式,其中,设定为播放模式的情况下,显示控制部将作为打印对象的图像存储于图像存储部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且指示显示于显示部的图像的打印的情况下,在显示于显示部的图像上重叠显示打印物的影像图像,使影像图像沿媒介的排出方向移动而从画面消除。
根据本方式,通过将动作模式设定为摄影模式,能够对图像进行摄影。若由摄影指示部指示摄影,则由图像传感器拍摄图像,得到的图像被存储于图像存储部。存储于图像存储部的图像能够通过将动作模式设定为播放模式来打印。若设定为播放模式,则存储于图像存储部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若对显示中的图像指示打印,则打印到媒介并排出。并且,若指示打印,则打印物的影像图像重叠显示于显示部显示中的图像上。显示的影像图像沿媒介的排出方向移动而从画面消除。
(11)上述(10)的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还具备摄影模式切换部,所述摄影模式切换部作为摄影模式,切换第1摄影模式与第2摄影模式,其中,设定为第1摄影模式的情况下,若实施摄影,则打印控制部使打印部打印拍摄到的图像,设定为第2摄影模式的情况下,若实施摄影,则显示控制部将拍摄到的图像作为打印对象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若指示显示于显示部的图像的打印,则打印控制部使打印部打印拍摄到的图像,显示控制部将打印物的影像图像重叠显示于显示部显示的图像上,使影像图像沿媒介的排出方向移动而从画面消除。
根据本方式,作为摄影模式具备第1摄影模式及第2摄影模式。第1摄影模式的情况下,若进行摄影,则自动打印拍摄到的图像。第2摄影模式的情况下,若进行摄影,则拍摄到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拍摄到的图像的打印等待打印的指示来进行。若指示打印,则拍摄到的图像打印到媒介并排出。并且,若指示打印,则打印物的影像图像重叠显示在显示部显示中的图像上。显示的影像图像沿媒介的排出方向移动而从画面消除。
(12)一种具备显示部的打印机的信息显示方法,其具备:将打印对象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的步骤;以及显示于显示部的图像被打印的情况下,将打印物的影像图像重叠显示于显示部显示的图像上,使影像图像沿打印的媒介的排出方向移动而从画面消除的步骤。
根据本方式,打印对象的图像显示于显示部。若打印显示于显示部的图像,则打印物的影像图像重叠显示于显示部显示中的图像上。显示的影像图像沿媒介的排出方向移动而从画面消除。由此,一眼便能够从显示部的显示掌握媒介的排出方向。并且,影像图像重叠显示于显示部显示中的图像。重叠显示于该影像图像下的图像是打印的图像,通过影像图像移动,而显现于画面。由此,即使在影像图像消除之后也能够确认打印的图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掌握媒介的排出方向,且能够在画面上确认打印的图像。由此,能够提供操作性良好的打印机及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一实施方式的正面立体图。
图2是表示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一实施方式的背面立体图。
图3是表示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一实施方式的前视图。
图4是表示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一实施方式的后视图。
图5是表示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内部的机械结构的图。
图6是即显胶片的前视图。
图7是即显胶片的后视图。
图8是表示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电结构的图。
图9是表示自动模式中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实时取景中的显示器的画面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11是表示预览中的显示器的画面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即显胶片的排出状态的图。
图13是表示印刷动画处理时显示器的画面显示的转变的图。
图14是表示手动模式中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5是表示显示有对话框的显示器的画面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16是表示播放模式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在设置成播放模式的情况下的显示器的画面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18是表示显示有对话框的显示器的画面显示的一例的图。
图19是表示印刷动画处理时显示器的画面显示的转变的变形例的图。
图20是表示使打印物的影像图像出现的情况下动画显示时的显示器的画面显示的转变的图。
图21是表示使即显胶片上的图像的方向与打印物的影像图像的方向一致,而从画面消除打印物的影像图像时的印刷动画的一例的图。
图22是表示从相机机身的底面排出即显胶片时的印刷动画的一例的图。
图23是表示从相机机身的侧面排出即显胶片时的印刷动画的一例的图。
图24是表示从相机机身的侧面排出即显胶片时的印刷动画的一例的图。
图25是表示在从相机机身的侧面排出即显胶片的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中,使打印物的影像图像的方向与打印到即显胶片的图像的方向一致之后消除时的印刷动画的一例的图。
符号说明
1-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0-相机机身,10A-主体部,10B-后盖部,10C-铰链部,12-摄影透镜,12a-光圈,12b-快门,14-电源环,16A-第1释放按钮,16B-第2释放按钮,18-闪光灯,20-辅助光灯,22-显示器,24-背面操作部,24a-菜单按钮,24b-指令转盘,24c1-第1功能按钮,24c2-第2功能按钮,24c3-第3功能按钮,24c4-第4功能按钮,24c5-第5功能按钮,24c6-第6功能按钮,26-摄影模式切换杆,28-打印排出口,30-锁定解除杆,42-图像传感器,50-胶片装填室,52-胶片输出机构,52a-卡槽,54-胶片搬送机构,54A-搬送对滚,54B-展开对滚,56-打印头,100-即显胶片包装盒,110-即显胶片,110a-曝光面,110b-观察面,112-曝光部,114-囊部,114a-显影处理液囊,116-收集部,116a-吸收材料,118-观察部,118a-框,120-壳体,120a-开口部,120b-排出口,120c-卡槽开口部,212-摄影透镜驱动部,214-图像传感器驱动部,216-模拟信号处理部,218-图像数据输入部,220-数字信号处理部,222-内部存储器,230-胶片输出机构驱动部,232-胶片搬送机构驱动部,234-打印头驱动部,236-打印用图像信号处理部,240-系统控制器,242-工作存储器,244-数据存储器,246-显示器驱动部,248-操作部,250-电源部,DL-对话框,F-即显胶片的使用方向,f-即显胶片的排出方向,Fl-包围图像的框,Im-图像,Im1-打印物的影像图像,LVI-实时取景图像,SBL-左侧的工具栏,SBR-右侧的工具栏,S10~S17-自动模式中的处理顺序,S20~S29-手动模式中的处理顺序,S30~S36-播放模式的处理顺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按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述。
◆◆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外观结构]
图1至图4是表示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一实施方式的正面立体图、背面立体图、前视图及后视图。
图1至图4所示的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是将即显胶片作为打印用媒介而使用的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另外,在图3及图4中,将用箭头x表示的方向设为左右方,将用箭头y表示的方向设为上下方。左右方与横方向或宽度方向的含义相同。并且,上下方与高度方向的含义相同。
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具备可携带有的相机机身10。相机机身10中正面部具备摄影透镜12、电源环14、第1释放按钮16A、第2释放按钮16B、闪光灯18及辅助光灯20。并且,相机机身10在背面部具备显示器22及背面操作部24。而且,相机机身10中右侧面部具备摄影模式切换杆26,在顶面部具备打印排出口28。
《相机机身》
相机机身10整体具有带有有圆形的扁平的块形状。相机机身10整体具有左右对称的形状,以便能够用左右任一只手来握住。
相机机身10由主体部10A及后盖部10B构成。后盖部10B构成相机机身10的背面部,经由铰链部10C而可开闭地设置于主体部10A。主体部10A中具备锁定后盖部10B的后盖部锁定机构。后盖部10B若被关闭,则通过后盖部锁定机构而自动被锁定。锁定的解除通过后盖部10B所具备的滑动式锁定解除杆30而进行。然而,在打印过程中无法进行操作。即,打印过程中被强制地锁定,以免后盖部10B被打开。
《摄影透镜》
摄影透镜12配置于相机机身10的正面的大致中央位置。摄影透镜12由定焦镜头构成。
《电源环》
电源环14是将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的电源进行接通及断开的操作部件。电源环14具有环形状,并配置于摄影透镜12的同轴上。电源环14被操作成围绕摄影透镜12而旋转,从而将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的电源进行接通及断开。电源环14的可动范围受到限制,若旋转至可动范围的一端,则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的电源被接通,若旋转至可动范围的另一端,则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的电源被断开。
《第1释放按钮及第2释放按钮》
第1释放按钮16A及第2释放按钮16B是指示摄影的操作部件,是摄影指示部的一例。第1释放按钮16A及第2释放按钮16B在相机机身10的正面所具备,左右对称地配置。第1释放按钮16A及第2释放按钮16B由可进行所谓的“半按”和“全按”的二级行程式按压按钮构成。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通过第1释放按钮16A或第2释放按钮16B的半按而进行摄影准备,通过全按而进行正式摄影。正式摄影是用于记录图像的摄影。
《闪光灯》
闪光灯18在相机机身10的正面所具备,配置于摄影透镜12的大致正上方的位置。闪光灯18由氙气管构成。
《辅助光灯》
辅助光灯20是发出AF(AF:Auto Focus/自动对焦)用辅助光的灯。辅助光灯20在黑暗的环境下拍摄的情况下发光,被提供辅助AF。辅助光灯20由L ED(LED:Light 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构成,在相机机身10的正面所具备。
《显示器》
显示器22是显示部的一例。显示器22由彩色LCD(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构成。显示器22在相机机身10的背面所具备。显示器22是所谓的宽屏显示器,具有横长的画面。
《背面操作部》
背面操作部24具备确认按钮24a、指令转盘24b及6个功能按钮24c1~24c6。确认按钮24a、指令转盘24b及6个功能按钮24c1~24c6配置成同心圆状,整体构成圆形的操作部。背面操作部24在相机机身10的背面所具备。显示器22和背面操作部24一同配置于相机机身10的背面的宽度方向的中央,且上下排列配置。尤其,背面操作部24配置在可以用把持相机机身10的手的拇指来操作的位置上,且左右对称地配置,以便左右任一只手都能够以大致相同的操作感来进行操作。
<菜单按钮>
菜单按钮24a是将菜单画面呼出于显示器22的按钮。菜单按钮24a由圆形的按压按钮构成。菜单按钮24a配置于背面操作部24的中央。通过按压菜单按钮24a,菜单画面显示于显示器22。
菜单按钮24a电作为确认按钮发挥功能。确认按钮是对询问指示确认的按钮。如后述,若指示打印,则询问打印的执行的对话框显示于显示器22。进行打印时,用户按压菜单按钮24a指示确认,确定打印的指示。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中,菜单按钮24a作为确定部发挥能够。
<指令转盘>
指令转盘24b由环形状的触摸传感器构成,通过沿着圆而触摸其表面从而被操作旋转。指令转盘24b也具备作为十字键的功能,构成为可以沿上下左右4个方向进行按压操作。指令转盘24b是兼有方向键的旋转转盘的一例。
指令转盘24b与菜单按钮24a在同轴上配置,且配置于菜单按钮24a的外周部。
<功能按钮>
6个功能按钮24c1~24c6配置在同一圆周上,整体构成1个圆。各按钮呈同一形状,具有将环进行6等分的形状。各按钮由按压按钮构成。
第1功能按钮24c1具有作为晕映按钮的功能。晕映按钮是将对图像实施晕映处理的功能进行呼出的按钮。晕映处理是使图像的周边变暗的处理。
第2功能按钮24c2具有作为效果按钮的功能。效果按钮是将对图像实施效果处理的功能进行呼出的按钮。效果处理是对图像赋予一定的效果的处理,例如相当于变更图像的色调或模糊处理。
第3功能按钮24c3具有作为亮度按钮的功能。亮度按钮是将变更图像的亮度的功能进行呼出的按钮。
第4功能按钮24c4具有作为打印按钮的功能。打印按钮是对在显示器22显示中的图像指示打印的按钮。第4功能按钮24c4是打印指示部的一例。
第5功能按钮24c5具有作为后退按钮的功能。后退按钮是指示返回到前1个的状态的按钮。由于返回到前1个的状态,因此也取消选择的事项、指示的事项等。即,第5功能按钮24c5也具有作为取消按钮的功能。第5功能按钮24c5是取消部的一例。
第6功能按钮24c6具有作为播放按钮的功能。播放按钮是指示对播放模式的切换的按钮。若在将动作模式设定为摄影模式的状态下按压第6功能按钮24c6,则动作模式切换成播放模式。
另外,从播放模式向摄影模式的切换是通过第1释放按钮16A及第2释放按钮16B的操作而进行。动作模式被设定为播放模式的状态下,若按压第1释放按钮16A或第2释放按钮16B,则被切换到摄影模式。因此,本实施方式的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中,第6功能按钮24c6、第1释放按钮16A及第2释放按钮16B构成动作模式切换部。
《摄影模式切换杆》
摄影模式切换杆26是摄影模式切换部的一例,是用于切换摄影模式的操作部件。摄影模式切换杆26由滑动式开关构成,在相机机身10的右侧面所具备。若将摄影模式切换杆26进行滑动操作而设定在“自动位置”,则摄影模式设定为作为第1摄影模式的“自动模式”。并且,若设定在“手动位置”,则摄影模式设定为作为第2摄影模式的“手动模式”。
自动模式的情况下,若进行摄影,则自动执行打印处理。另一方面,手动模式的情况下,若进行摄影,则拍摄到的图像显示于显示器22,等待打印的指示来实施打印处理。关于该点将在后面进行详细叙述。
《打印排出口》
打印排出口28是被打印的即显胶片的排出口。打印排出口28作为即显胶片可通过的狭缝,在相机机身10的顶面的宽度方向的中央所具备。即显胶片110从打印排出口28朝向正上方而排出。
[内部的机械结构]
图5是表示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内部的机械结构的图。另外,图5中仅示出主要部分的结构。并且,在图5中,将由箭头z表示的方向作为厚度方向。
在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的内部,作为涉及数码相机的结构,具备摄影透镜12及图像传感器42。并且,作为涉及打印机的结构,具备即显胶片包装盒100、胶片装填室50、胶片输出机构52、胶片搬送机构54及打印头56。
《涉及数码相机的结构》
<摄影透镜>
摄影透镜12由包括聚焦透镜的多个透镜构成。另外,在图5中,简化而仅图示出1个透镜。摄影透镜12通过使聚焦透镜沿光轴前后移动而被调焦。
摄影透镜12中具备光圈12a及快门12b。通过光圈12a而调整通过摄影透镜12的光的光量。通过快门12b而遮挡通过摄影透镜12的光。
<图像传感器>
图像传感器42例如由CCD图像传感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CMOS图像传感器(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 conductor: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等二维的固体成像元件构成。图像传感器42具有与所使用的即显胶片的可打印区域对应的纵横比的成像区域。
《涉及打印机的结构》
<即显胶片包装盒>
即显胶片包装盒100具有多张即显胶片110收纳于壳体120中的结构。
图6是即显胶片的前视图。图7是即显胶片的后视图。
在图6及图7中,用箭头F来表示的方向是即显胶片110的使用方向。即,在用箭头F表示的方向上输送即显胶片110,并使用即显胶片110。从而,在装填到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的情况下,用箭头F来表示的方向成为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
即显胶片110具有矩形的卡形状。即显胶片110构成为背面侧设为曝光面110a,正面侧设为观察面110b。曝光面110a是通过曝光而记录图像的面,观察面110b是观察被记录的图像的面。
如图7所示,在即显胶片110的曝光面110a具备曝光部112、囊部114及收集部116。
曝光部112是通过曝光而记录图像的部分。隔着曝光部112、囊部114和收集部116前后配置。本实施方式的即显胶片110具有纵横比为1对1的正方形状的曝光部112。
囊部114相对于曝光部112而配置在使用方向F的前侧。囊部114中内置有内含显影处理液的显影处理液囊114a。
收集部116相对于曝光部112而配置在使用方向F的后侧。收集部116中内置有吸收材料116a。
如图6所示,在即显胶片110的观察面110b上具备观察部118。观察部118是显示图像的部分。通过对曝光部112进行显影处理而在观察部118显示图像。观察部118对应于曝光部112而配置。在观察部118的周围具备框118a。从而,图像显示于框内。观察部118的纵横比与曝光部112相同为1对1,具有正方形状。
另外,即显胶片110以收集部116为上、囊部114为下的朝向进行观赏。从而,图像以收集部116为上、囊部114为下的朝向被打印。
即显胶片110在曝光之后,通过使囊部114的显影处理液向曝光部112展开被显影处理。通过使即显胶片110在对滚之间通过,囊部114的显影处理液从囊部114被挤出,向曝光部112展开。展开处理时剩余的显影处理液通过收集部116而被捕获。
壳体120具有矩形的箱形状。壳体120在正面部分具有曝光用开口部120a,且在顶面部分具有狭缝状排出口120b。即显胶片110中使曝光面110a朝向壳体120的正面侧,且使囊部114朝向壳体120的顶面侧而重叠收纳于壳体内。
并且,壳体120在底面部分具有狭缝状卡槽开口部120c。收纳于壳体120中的即显胶片110从该卡槽开口部120c进入到卡槽中,从而一张张向排出口120b输送,并从排出口120b排出。
1个即显胶片包装盒100中收纳有10张即显胶片110。
<胶片装填室>
胶片装填室50作为可收纳即显胶片包装盒100的凹部,由相机机身10的主体部10A所具备。若相机机身10的后盖部10B开启,则胶片装填室50外露,可进行即显胶片包装盒100的装填。
<胶片输出机构>
胶片输出机构52从装填到胶片装填室50的即显胶片包装盒100一张张送出即显胶片110。胶片输出机构52具有沿即显胶片110的输送方向前后移动的卡槽52a,用该卡槽52a一张张刮取壳体内的即显胶片110,将即显胶片110从即显胶片包装盒100送出。
<胶片搬送机构>
胶片搬送机构54将通过胶片输出机构52而从即显胶片包装盒100送出的即显胶片110以一定的速度进行搬送。胶片搬送机构54具备搬送对滚54A及展开对滚54B。
搬送对滚54A被未图示的马达驱动而进行旋转,并夹持即显胶片110的两侧而进行搬送。
展开对滚54B被未图示的马达驱动而进行旋转,并夹持整个即显胶片110而进行搬送。而且,该搬送过程中,压扁即显胶片110的囊部114,对显影处理液进行展开处理。
<打印头>
打印头56在从即显胶片包装盒100送出的即显胶片110上记录图像。打印头56由线型曝光头构成。打印头56对通过胶片搬送机构54而搬送的即显胶片110的曝光面110a按每1条线照射打印光,1次通过对即显胶片110记录图像。
本实施方式的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中,胶片输出机构52、胶片搬送机构54及打印头56构成打印部。
[电结构]
图8是表示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电结构的图。另外,图8中仅图示出主要部分的结构。
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作为涉及数码相机的结构,具备摄影透镜12、摄影透镜驱动部212、图像传感器42、图像传感器驱动部214、模拟信号处理部216、图像数据输入部218、数字信号处理部220及内部存储器222。并且,作为涉及打印机的结构,具备胶片输出机构52、胶片输出机构驱动部230、胶片搬送机构54、胶片搬送机构驱动部232、打印头56、打印头驱动部234、打印用图像信号处理部236。另外,作为数码相机及打印机共同的结构,具备系统控制器240、工作存储器242、数据存储器244、显示器22、显示器驱动部246、操作部248及电源部250。系统控制器240作为整体的控制部而发挥功能。
《涉及数码相机的结构》
<摄影透镜驱动部>
摄影透镜驱动部212是摄影透镜12的驱动构件。摄影透镜驱动部212驱动聚焦透镜,并驱动光圈12a,且驱动快门12b。摄影透镜驱动部212在系统控制器240控制下驱动摄影透镜12。
〈图像传感器驱动部>
图像传感器驱动部214是图像传感器42的驱动构件。图像传感器驱动部214在系统控制器240的控制下驱动图像传感器42。
〈模拟信号处理部>
模拟信号处理部216导入从图像传感器42输出的信号,实施相关双采样环处理、放大处理等所需要的信号处理,并转换成数字的图像信号而输出。
<图像数据输入部>
图像数据输入部218在系统控制器240的控制下,导入从模拟信号处理部216输出的数字的图像信号。所导入的1张当量的图像数据被存放于工作存储器242中。
<数字信号处理部>
数字信号处理部220对导入到工作存储器242中的图像数据,实施同步化处理、白平衡校正、伽马校正、轮廓校正等所需要的信号处理,生成包括亮度数据(Y数据)和色差数据(Cr、Cb数据)的规定的图像数据。
并且,数字信号处理部220在系统控制器240的控制下对图像数据进行加工处理。
<内部存储器>
内部存储器222是图像储存部的一例,储存通过摄影而得到的图像。内部存储器222例如由EEPROM(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 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读写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
《涉及打印机的结构》
<胶片输出机构驱动部>
胶片输出机构驱动部230是胶片输出机构52的驱动构件。胶片输出机构驱动部230在系统控制器240的控制下驱动卡槽52a。
<胶片搬送机构驱动部>
胶片搬送机构驱动部232是胶片搬送机构54的驱动构件。胶片搬送机构驱动部232按照来自系统控制器240的指令,驱动搬送对滚54A及展开对滚54B进行旋转。
<打印头驱动部>
打印头驱动部234是打印头56的驱动构件。打印头驱动部234在系统控制器240的控制下驱动打印头56。
<打印用图像信号处理部>
打印用图像信号处理部236在系统控制器240的控制下生成打印用图像数据。打印用图像数据是用于通过打印头56而记录于即显胶片110的图像数据。打印头56根据通过打印用图像信号处理部236而生成的打印用图像数据而被驱动,在即显胶片110上记录图像。
《数码相机及打印机的共同结构》
<系统控制器>
系统控制器240是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整体的控制部。系统控制器240由计算机构成,通过执行规定的程序而提供各种功能。
本实施方式的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中,系统控制器240作为打印控制部、显示控制部及摄影控制部发挥功能。
<工作存储器>
工作存储器242是作业用存储器。工作存储器242例如由SDRAM(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构成。
〈数据存储器>
数据存储器244是将控制用程序、控制中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等进行储存的存储器。数据存储器244由EEPROM等非易失性存储器构成。
〈显示器驱动部>
显示器驱动部246是显示器22的驱动构件。显示器驱动部246在系统控制器240的控制下驱动显示器22。
〈操作部>
操作部248由电源环14、第1释放按钮16A、第2释放按钮16B、背面操作部24及摄影模式切换杆26构成。操作部248将与各操作部件的操作对应信号输出到系统控制器240。
<电源部>
电源部250在系统控制器240的控制下,向各部分供给电源。电源部250具备作为电源的电池及电源电路。
[作用]
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具有动作模式的摄影模式、播放模式及打印模式。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通过设定为摄像模式,能够对图像进行摄像,能够将摄像的图像记录到内部存储器222。并且通过设定为播放模式,能够对记录到内部存储器222的图像进行播放。
设定为摄影模式的情况下,能够当场打印拍摄到的图像,设定为播放模式的情况下,能够打印播放中的图像。
以下,按与动作模式区分,对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
《摄影模式为
若接通电源,则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在摄影模式的状态下启动。
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作为摄影模式具有自动模式(第1摄影模式)及手动模式(第2摄影模式)。自动模式与手动模式的切换通过摄影模式切换杆26进行。
自动模式的情况下,若进行摄影,则自动执行打印处理。另一方面,手动模式的情况下,若进行摄影,则拍摄到的图像显示于显示器22,并等待打印的指示来实施打印处理。
<自动模式>
图9是表示自动模式中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首先,系统控制器240对显示器22进行实时取景(步骤S10)。实时取景是指将通过图像传感器42而捕捉到的图像实时显示于显示器22。实时取景也称作直通显示。
图10是表示实时取景中的显示器的画面显示的一例的图。
如图10所示,在显示器22的画面中央显示有实时取景图像LVI,在其两侧显示有工具栏SBL、SBR。
在画面左侧的工具栏SBL上,显示有设定中的摄影模式信息。设定中的摄影模式信息由1个英文字母显示,自动模式的情况下显示为“A”,手动模式的情况下显示为“M”。图10是设定为自动模式的情况的画面显示,因此在画面左侧的工具栏SBL上显示有表示自动模式的“A”的文字。
在画面右侧的工具栏SBR上,显示有胶片剩余量。胶片剩余量通过点而显示。具体而言,对应于胶片剩余量的数量的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以一定的间隔显示。图10表示胶片剩余量为10张的情况的例子。若胶片剩余量成为一定量以下,则点改变显示颜色。具体而言,在胶片剩余量为3张以上的情况下,由白色来显示,若成为2张以下,则由红色显示。并且,若胶片剩余量成为0,则10个灰色点闪烁显示。即显胶片包装盒100未装填的情况也相同,10个灰色点闪烁显示。
用户看着实时取景显示于显示器22上的图像来决定构图,确认对被摄体的对焦状态。
系统控制器240根据来自操作部248的信号,判定有无正式摄影的指示(步骤S11)。而且,按照正式摄影的指示而实施正式摄影的处理(步骤S12)。
正式摄影的指示通过全按第1释放按钮16A或第2释放按钮16B而进行。另外,作为其前阶段,通过半按第1释放按钮16A或第2释放按钮16B而进行摄影准备。即,进行测光及测距,进行曝光度的设定及对焦。
半按第1释放按钮16A或第2释放按钮16B之后,通过进行全按而指示正式摄影,并实施正式摄影的处理(步骤S12)。即,以所设定的曝光度将图像传感器42进行曝光,导入记录用图像。所导入的图像作为摄影图像而记录在内部存储器222中(步骤S13)。
系统控制器240在显示器22上预览摄影图像(步骤S14),执行打印处理(步骤S15)。
图11是表示预览中的显示器的画面显示的一例的图。
如该图所示,通过进行预览,拍摄到的图像显示于显示器22的画面中央。
如上述,自动模式的情况下,若进行摄影,则自动执行打印处理。即,自动模式的情况下,摄影的指示同时成为打印的指示。打印的指示对在显示器22预览的图像进行。
打印处理按以下顺序进行。首先,在打印用图像信号处理部236中生成打印用图像数据。接着,通过胶片输出机构52从即显胶片包装盒100送出一张即显胶片110。从即显胶片包装盒100送出的即显胶片110通过胶片搬送机构54而以一定的速度搬送。该搬送过程中,曝光部112通过打印头56被曝光,图像被记录在记录曝光面110a中。被曝光的即显胶片110随后在展开对滚54B之间进行搬送,从而被实施显影处理,并从打印排出口28排出。
另外,即显胶片110以收集部116为上、囊部114为下的朝向供观赏。从而,图像以收集部116为上、囊部114为下的朝向被打印。即显胶片110以囊部114为开头从打印排出口28排出,因此以上下颠倒的状态被排出。从而,即显胶片上的图像也上下颠倒。
图12是表示即显胶片的排出状态的图。另外,图12表示完全结束显影后的状态。图12中,用箭头f来表示方向是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
即显胶片110从相机机身10的顶面排出,且与显示器22的显示面大致平行地排出。
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f是与显示器22的短边平行的方向,是从相机机身10的顶面朝向正上方的方向。从而,从显示器22观察时,即显胶片110朝上方排出。
并且,即显胶片110使观察面110b朝向相机机身10的背面侧而排出。即,以在相机机身10的背面侧显示图像的方式排出。
并且,即显胶片110以囊部114为开头而排出。即,将囊部114设于上方而排出。在此,如上所述,图像将囊部114设于下方而打印。从而,即显胶片110以与实际观赏的朝向相反的方向从相机机身10排出。即,以图像朝下的状态排出。
系统控制器240与打印处理联动而执行印刷动画处理(步骤S16)。
印刷动画的处理如下进行,作为打印的图像,将打印物的影像图像重叠显示于显示器22预览的图像上,通过将该影像图像沿媒介的排出方向移动而从画面消除。
图13是表示印刷动画处理时显示器的画面显示的转变的图。在图13中,以(A)、(B)、(C)、(D)的顺序,画面显示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发生变化。图13(A)表示打印开始时,图13(B)及(C)表示打印中(排出中),图13(D)表示打印结束时(排出完成时)的画面显示。
如图13(A)所示,首先,系统控制器240将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显示于显示器22。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是反映了所输出的打印物的图像。本实施方式中,由将打印的图像放入框Fl的图像构成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框Fl由具有一定的宽度的白色的框构成,以包围图像整周的方式配置。
如上述,打印到即显胶片110的图像显示于框118a内(参考图6及图12)。因此,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也由将打印的图像放入框Fl的图像构成,由此能够明确得知要打印该图像。
如图13(A)所示,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重叠显示于显示器22预览的图像上。因此,作为打印的图像,在显示器22预览的图像隐藏于影像图像Im1而不能进行辨认。
之后,如图13(B)~(D)所示,系统控制器240使影像图像Im1向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f的上方向移动,而从显示器22的画面消除。该影像图像Im1的移动与即显胶片110的排出联动,完成即显胶片110的排出的同时也完成消除。
另外,随着影像图像Im1移动,显示于影像图像Im1下的图像、即打印对象的图像Im逐渐被显示。
这样,通过将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沿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移动而从画面消除,一眼便能够掌握图像在被打印,且还能够掌握打印物的排出方向。由此,能够提高操作性。
若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从画面完全消除,则如图13(D)所示,隐藏于影像图像Im1下的图像Im完全显示于显示器22。该图像Im是作为打印的图像在显示器22预览的图像,通过显示该图像Im,用户能够在显示器22上确认所打印的图像。
打印确认用图像Im的显示持续进行一定时间。之后,系统控制器240判断自动模式是否结束(步骤S17)。即,根据来自操作部248的信号来判断电源是否断开,或者模式是否被切换。若判断自动模式结束,则结束自动模式中的处理。另一方面,若判断自动模式未结束,则返回到步骤S10。该情况下,显示器22的显示被切换到实时取景。
如上所述,自动模式的情况下,若进行摄影,则自动打印拍摄到的图像。并且,打印时,在显示器22预览打印的图像Im。而且,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重叠显示于所预览的图像Im上,沿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在画面上移动而消除。由此,一眼便能够掌握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并且,消除后,打印的图像Im再次显示于显示器22,因此能够在画面上确认所打印的图像Im。尤其将即显胶片用于打印的媒介的情况下,直到完成显影为止(直到观察面110b上显现图像为止)需要时间,因此能够立即在画面上确认所打印的图像这一点发挥有效地作用。
<手动模式>
图14是表示手动模式中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首先,系统控制器240对显示器22进行实时取景(步骤S20)。即,在显示器22上实时显示通过图像传感器42捕捉到的图像。另外,由于是手动模式,因此在画面左侧的工具栏SBL上显示有表示手动模式的“M”文字。
系统控制器240根据来自操作部248的信号来判定有无正式摄影的指示(步骤S21)。然后,按照正式摄影的指示而实施正式摄影的处理(步骤S22),将拍摄到到的图像记录在内部存储器222中(步骤S23)。
之后,系统控制器240在显示器22上预览显示拍摄到的图像(步骤S24)。然后,有无判定打印指示(步骤S25)。
打印指示是通过按压作为打印按钮的第4功能按钮24c4而进行的。若按压第4功能按钮24c4,则系统控制器240使询问执行打印的对话框显示于显示器22上。
图15是表示显示有对话框的显示器的画面显示的一例的图。
如图15所示,对话框DL由半圆形状的图形构成,并从画面的下边缘伸出而显示。在对话框DL上,显示有表示打印的图形和“PRINT”的文字、表示后退按钮的图形和“BACK”的文字及表示确认按钮的图形和“OK”的文字。对话框DL重叠显示于打印对象的图像即显示中的图像上。通过显示有对话框DL而能够了解如下情况:若用户按压作为确认按钮的菜单按钮24a,则确定打印指示,若按压作为后退按钮的第5功能按钮24c5,则打印指示被取消。并且,本实施方式的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中,背面操作部24为圆形状,因此由作为圆的一部分的半圆形状的图形来构成对话框DL,由此能够明确对话框DL的显示与背面操作部24的关联性。并且,以从最接近于背面操作部24的边缘即下边缘朝向正上方突出的方式显示对话框DL,由此能够进一步明确对话框DL的显示与背面操作部24的关联性。
在打印所预览图像的情况下,用户按压作为打印按钮的第4功能按钮24c4,之后,按照对话框DL的显示而按压作为确认按钮的菜单按钮24a。由此,确定打印指示。
在指示打印之后,改变主意而取消打印指示的情况下,按压作为后退按钮的第5功能按钮24c5。由此,打印指示被取消。若打印指示被取消,则显示器22的显示恢复到指示前的状态。即,对话框DL被消除,只有摄影图像显示在显示器22上。
若确定打印指示,则系统控制器240执行打印处理(步骤S26)。然后,与该打印处理联动而执行印刷动画处理(步骤S27)。即,将预览中的图像沿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f移动而从画面消除。
该情况下,系统控制器240首先,将打印物的影像图像重叠显示于预览中的图像上(参考图13(A)),之后,将影像图像沿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f移动而从画面消除(参考图13(B)~(D))。由此,一眼便能够从显示器22的显示掌握图像在被打印,且还能够掌握打印物的排出方向。并且,消除影像图像之后,打印的图像显示于显示器22(参考图13(D)),因此能够在显示器22的画面上再次确认所打印的图像。
打印确认用图像(参考图13(D))的显示持续进行一定时间。之后,系统控制器240判断手动模式是否结束(步骤S28)。即,根据来自操作部248的信号来判断电源是否断开,或者模式是否被切换。若判断手动模式结束,则结束手动模式中的处理。另一方面,若判断手动模式未结束,则返回到步骤S20。该情况下,显示器22的显示被切换到实时取景。
另外,在步骤S25中,若判断不存在对预览中的图像的打印指示,则系统控制器240判定从预览开始起是否经过一定时间(步骤S29)。而且,若判定经过了一定时间,则判断手动模式是否结束(步骤S28)。即,在一定时间内不存在打印指示的情况下结束预览,然后转移到后续处理。该情况下,不进行拍摄到的图像的打印。
另外,预览也可以设为通过第1释放按钮16A或第2释放按钮16B的操作而强制结束的结构。该情况下,在预览中,若第1释放按钮16A或第2释放按钮16B被半按或全按,则预览被强制结束。
如上所述,若在手动模式的情况下进行摄影,则所拍摄到的图像显示于显示器22上,等待打印指示而实施打印处理。从而,在手动模式的情况下,能够仅打印所希望的图像。并且,打印时,打印物的影像图像重叠显示于所预览的图像上,沿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在画面上移动而消除。由此,一眼便能够掌握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并且,消除后,打印的图像再次显示于显示器22,因此能够在画面上确认所打印的图像。
《播放模式》
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通过设定为播放模式而能够播放记录在内部存储器222中的图像。并且,在播放中能够打印所希望的图像。
图16是表示播放模式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
若设定为播放模式,则系统控制器240读取1张记录在内部存储器222中的图像,并显示于显示器22(步骤S30)。读取的图像是最后记录在内部存储器222中的图像,即最后所拍摄到的图像。
图17是表示设定为播放模式的情况的显示器的画面显示的一例的图。
如图17所示,在显示器22的画面中央显示所读取的图像Im,在其两侧显示有工具栏SBL、SBR。画面左侧的工具栏SBL上,在向正向进行逐帧播放的情况下,接着被播放的图像的一部分(右端部分)降低亮度而显示。并且,在画面右侧的工具栏SBR上,向逆向逐帧播放的情况下,接着播放的图像一部分(左端部分)降低亮度而显示。
通过进行逐帧播放而一张张依次播放图像。按帧编号的顺序进行播放。帧编号是对记录在内部存储器222中的图像所赋予的编号,按摄影顺序而被赋予。若将图像向正向进行逐帧播放,则帧编号按上升的顺序播放,若向逆向进行逐帧播放,则帧编号按降低的顺序播放。
若播放图像,则系统控制器240根据来自操作部248的信号来判定有无打印指示(步骤S31)。
打印指示通过按压作为打印按钮的第4功能按钮24c4而进行。若按压作为打印按钮的第4功能按钮24c4,则系统控制器240使询问打印的执行的对话框显示于显示器22上。
图18是表示显示有对话框的显示器的画面显示的一例的图。
如图18所示,对话框DL由半圆形状的图形构成,并从画面的下边缘伸出而显示。在对话框DL上,显示有表示打印的图形和“PRINT”的文字、表示后退按钮的图形和“BACK”的文字及表示确认按钮的图形和“OK”的文字。对话框DL重叠显示于打印对象的图像,即显示中的图像上。
由于显示有对话框DL,因此用户能够了解如下情况:若按压作为确认按钮的菜单按钮24a,则确定打印指示,若按压作为后退按钮的第5功能按钮24c5,则取消打印指示。
用户在确定打印指示的情况下,按压作为确认按钮的菜单按钮24a。由此,确定打印指示。
若确定打印指示,则系统控制器240执行打印处理(步骤S32)。然后,与该打印处理联动而执行印刷动画处理(步骤S33)。即,使显示中的图像Im沿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f移动而从画面消除。
该情况下,系统控制器240首先将打印物的影像图像重叠显示于显示中的图像上(参考图13(A))。之后,将重叠显示的影像图像沿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f移动而从画面消除(参考图13(B)~(D))。由此,一眼便能够从显示器22的显示掌握图像Im在被打印,且还能够掌握打印的排出方向。并且,影像图像除之后,原始的图像即,指示打印的图像再次显示(图13(D)参考),由此,能够再次确认所打印的图像。
之后,系统控制器240根据来自操作部248的信号来判定有无逐帧播放的指示(步骤S34)。
逐帧播放的操作通过指令转盘24b而进行。若沿右方按压指令转盘24b,则被指示正向的逐帧播放。并且,若沿左方按压指令转盘24b,则被指示反向的逐帧播放。图像一张张被逐帧播放。即,每次沿右方按压1次指令转盘24b时,图像一张张向正向进行逐帧播放。并且,每次沿左方按压1次指令转盘24b,图像一张张向逆向进行逐帧播放。
系统控制器240根据来自操作部248的信号判定有无逐帧播放的指示(步骤S34)。并且有无逐帧播放的指示的情况下,沿被指示的方向进行逐帧播放(步骤S35)。即,在被指示向正向进行逐帧播放的情况下,向正向进行逐帧播放,在被指示向逆向进行逐帧播放的情况下,向逆向进行逐帧播放。
系统控制器240判断播放模式是否结束(步骤S36)。即,根据根据来自操作部248的信号,判断电源是否断开,或者模式是否被切换。若判断播放模式结束,则结束播放模式中的处理。
如上所述,通过设定为播放模式,能够在显示器22上播放记录在内部存储器222中的图像。并且,能够打印在显示器22上显示中的图像。并且,能够打印在显示器22显示中的图像。并且,打印的情况下,打印物的影像图像重叠显示于指示打印的图像上,沿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在画面上移动而消除。由此,一眼便能够掌握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
并且,消除后,指示打印的图像再次显示于显示器22,因此能够在画面上确认所打印的图像。
◆◆变形例◆◆
[印刷动画的变形例]
《作为打印的图像在显示器显示中的图像的变形例》
印刷动画时,可以变更重叠显示于影像图像下的图像的亮度和/或彩度。由此,容易与影像图像进行区分,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性。
该情况下,若指示打印,则系统控制器240变更显示于显示器22的图像,即,指示打印的图像的亮度和/或彩度。另外,显示影像图像之后,马上被影像图像隐藏而不能进行辨认,因此实际上能够确认效果是影像图像移动之后。
图19是表示印刷动画处理时的显示器的画面显示的转变的变形例的图。
该图示出作为打印的图像降低在显示器22显示中的图像Im的亮度的情况的例子。该图中,以(A)、(B)、(C)、(D)的顺序画面的显示经时间变化。该图(A)示出打印开始时的画面的显示,该图(B)及(C)示出打印中(排出中)的画面的显示,该图(D)示出打印结束时(完成排出时)的画面的显示。
如图19(A)所示,若对在显示器22显示中的图像指示打印,则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显示于显示器22显示中的图像上。
另一方面,如图19(B)~(D)所示,在显示器22显示中的图像(指示打印的图像)Im的亮度降低一定量来显示。由此,即使在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重叠显示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区分两者。并且,如图19(D)所示,即使在影像图像Im1完全除之后,显示降低亮度的图像Im,由此能够容易地区分显示中的图像已被打印。
另外,本例中,设为降低亮度的结构,但也可以设为提高或降低彩度的结构,也可以设为降低或提高亮度及彩度两者的结构。即,只要是能够与影像图像Im1区分的显示方式即可。
《打印物的影像图像》
显示打印物的影像图像时,可以以动画显示该显示。例如,也可以作为打印的图像,逐渐缩小显示于显示器22的图像,在其周围使框逐渐显现,而将打印物的影像图像显现于显示器。
图20是表示使打印物的影像图像显现的情况下动画显示时的显示器的画面显示的转变的图。该图中,画面的显示以(A)、(B)、(C)、(D)顺序经时间变化。
如图20(A)~(D)所示,逐渐缩小显示于显示器22的打印对象的图像Im,在其周围逐渐出现框Fl,由此使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出现在显示器22。由此,能够顺畅地显示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并且,通过动画显示,能够唤起用户的关注,能够进一步提高操作性。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将打印的图像放入框的图像构成打印物的影像图像,但打印物的影像图像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由没有框的图像构成(所谓对无框打印进行影像的图像)。该情况下,与打印指示的图像相同的图像成为打印物的影像图像。
并且,上述实施方式中,显示有一定宽度的框,显示框的情况下,可以对齐所使用的即显胶片的框,而显示上下宽度(空白的宽度)不同的框。
《图像的显示方向》
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中,显示于显示器22上的图像的朝向、及从打印排出口28排出的即显胶片上的图像的朝向不同。如此显示器上的图像的朝向和即显胶片上的图像的朝向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设为使打印物的影像图像的方向与即显胶片上的图像的方向一致之后,从画面消除打印物的影像图像的结构。
图21是表示使即显胶片上的图像的方向与打印物的影像图像的方向一致,从画面消除打印物的影像图像时的印刷动画的一例的图。该图中,画面的显示以(A)、(B)、(C)、(D)的顺序经时间变化。
该图(A)示出指示打印之后的画面的显示。如该图所示,通过指示打印,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重叠显示于显示器22显示中的图像。
之后,如该图(B)所示,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旋转,其方向改变,与打印到即显胶片110的图像的方向对齐。具体而言,旋转180度,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的上下颠倒。如上述,在从打印排出口28排出的即显胶片110,图像朝下打印。因此,通过颠倒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的上下,能够使显示于显示器22的影像图像Im1的方向与打印到即显胶片110的图像的方向一致。
之后,如该图(C)及(D)所示,与即显胶片110的排出联动,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沿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移动,而从画面消除。
另外,如图21(B)~(D)所示,显示于影像图像Im1下的图像,即指示打印的图像Im不旋转,以原状态显示。由此,能够容易确认所打印的图像Im。
这样,通过使显示于显示器22的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的方向与打印到即显胶片110的图像的方向一致,能够容易地掌握打印到即显胶片110的图像的方向。
[即显胶片的排出方向]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如下:从相机机身10的顶面朝上方排出即显胶片110,但排出即显胶片110的方向并不限定于此。此外,例如也能够采用如下结构:此相机机身10的底面朝下方排出的结构、从右侧面朝右方排出的结构、从左侧面朝左方排出的结构等。在显示器22消除已打印的影像图像的情况下,使打印物的影像图像沿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移动而消除。
图22是表示从相机机身的底面排出即显胶片时的印刷动画的一例的图。该图中,画面的显示以(A)、(B)、(C)、(D)的顺序经时间变化。该图(A)示出打印开始时的画面的显示,该图(B)及(C)示出打印中(排出中)的画面的显示,该图(D)示出打印结束时(排出完成时)的画面的显示。
示于该图的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在相机机身10的底面具备打印排出口。打印的即显胶片110从相机机身10的底面朝向正下方排出。该图中,用箭头f表示的方向是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
该情况下,如该图(A)~(D)所示,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向作为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的下方向移动,而从画面消除。
图23是表示从相机机身的侧面排出即显胶片时的印刷动画的一例的图。该图中,画面的显示以(A)、(B)、(C)的顺序经时间变化。该图(A)示出打印开始时的画面的显示,该图(B)及(C)示出打印中(排出中)的画面的显示。
该图所示的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从相机机身10的背面观察在左侧的侧面具备打印排出口。打印的即显胶片110从相机机身10的背面观察从左侧的侧面朝向左方向被排出。该图中,用箭头f表示的方向是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
该情况下,如该图(A)~(C)所示,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向作为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的左方向移动,而从画面消除。
图24是表示从相机机身的侧面排出即显胶片时的印刷动画的一例的图。该图中,画面的显示以(A)、(B)、(C)的顺序经时间变化。该图(A)示出打印开始时的画面的显示,该图(B)及(C)示出打印中(排出中)的画面的显示。
该图所示的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从相机机身10的背面观察在右侧的侧面具备打印排出口。打印的即显胶片110从相机机身10的背面观察从右侧的侧面朝向右方向排出。该图中,用箭头f表示的方向是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
该情况下,如该图(A)~(C)所示,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向作为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的右方向移动,而从画面消除。
这样,从显示器22消除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的情况下,将图像沿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移动,而从画面消除。
另外,上述的例子中,未改变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的方向,而移动图像,从画面消除,但也可以设为使影像图像Im1的方向与打印到即显胶片110的图像的方向一致之后消除图像的结构。
图25是表示在从相机机身的侧面排出即显胶片的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中,使打印物的影像图像的方向与打印到即显胶片的图像的方向一致之后消除时的印刷动画的一例的图。该图中,画面的显示以(A)、(B)、(C)的顺序经时间变化。
该图所示的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1从相机机身10的背面观察在左侧的侧面具备打印排出口,朝向左方向排出即显胶片110。该情况下,从打印排出口排出的即显胶片上的图像的方向为横向,为右方向。
图25(A)示出指示打印之后的画面的显示。如该图所示,通过指示打印,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重叠显示于显示中的图像上。
之后,该图(B)所示,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旋转,方向被改变,与打印到即显胶片110的图像的方向对齐。具体而言,顺时针旋转90度,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的方向成为右方向。由此,能够使显示于显示器22的影像图像Im1的方向与打印到即显胶片110的图像的方向一致。
之后,如该图(C)所示,与即显胶片110的排出联动,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沿即显胶片110的排出方向移动,而从画面消除。
这样,通过使打印物的影像图像Im1的方向与打印到即显胶片110的图像的方向一致,能够容易地掌握打印到即显胶片110的图像的方向。
《图像的移动》
从画面消除打印物的影像图像时,优选与即显胶片的排出速度同步地使图像移动而从画面消除。由此,从显示器22的显示,一眼便能够了解即显胶片110的排出状况。
[进行打印的图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在1张即显胶片上打印1个图像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设为在1张即显胶片上打印多张图像(所谓的分割打印)。该情况下,将1个画面分割为多个区域,各区域中,与图像进行拟合而生成1张图像。并且,该情况下,加工的图像成为打印对象图像,成为构成打印物的影像图像的图像。
并且,也可以设为通过加工图像而能够打印。例如,在手动模式的情况下,设为将所预览的摄影图像进行加工而能够进行打印。该情况下,打印加工后的图像,且记录在内部存储器222中。并且,播放模式的情况下,设为对播放中的图像进行加工并打印。并且,该情况下,加工的图像成为打印对象图像,成为构成打印物的影像图像的图像。
[打印图像的获取方法]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打印拍摄到的图像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也能够设为能够打印从外部设备获取的图像的结构。该情况下,具备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通信部。
[储存部的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将拍摄到的图像记录在内部存储器222中的结构,但也能够设为记录在存储卡等可装卸的存储装置中的结构。该情况下,相机机身10中具备卡槽。
[对打印机单体的应用]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将本发明适用于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适用并不限定于此。也能够适用打印机单体。
[打印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作为媒介而使用即显胶片,并使用曝光头对打印图像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所使用的媒介及打印方式并不限定于此。此外,例如,也能够设为如下结构:作为媒介而使用热敏纸,并使用热磁头来打印图像。并且,也能够设为如下结构:使用色带有和热磁头在媒介上进行打印的结构;及使用喷墨头在媒介上进行打印的结构。
[其他变形例]
监控电池的残余量,若电池残余量成为一定量以下,则可以停止接收打印。由此,能够防止在打印中电池耗尽。
Claims (10)
1.一种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打印部,将图像打印到媒介;
显示部;
显示控制部,将打印对象的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打印指示部,指示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第一图像的打印;以及
打印控制部,由所述打印指示部指示了打印的情况下,使所述打印部打印所述第一图像,
所述显示控制部在由所述打印指示部指示了打印的情况下,将反映了在所述媒介打印的图像的第二图像重叠显示于所述显示部所显示的所述第一图像上,在所述第二图像的显示后,与所述媒介的排出联动地使所述第二图像沿着所述媒介的排出方向移动而从画面逐渐消除所述第二图像,使隐藏于所述第二图像下的所述第一图像逐渐显示,返回到指示了打印时的显示,
所述打印部将图像打印到即显胶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在由所述打印指示部指示了打印的情况下,变更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所述第一图像的亮度和/或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在由所述打印指示部指示了打印的情况下,通过逐渐缩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所述第一图像,使所述框逐渐出现在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所述第一图像的周围,使所述第二图像出现。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使所述第二图像与所述媒介的排出速度同步地移动而从画面消除。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与打印到所述媒介的图像的方向对齐来显示所述第二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该打印机还具备:
确定部,确定基于所述打印指示部的打印指示;以及
取消部,取消基于所述打印指示部的打印指示,
若通过所述打印指示部指示打印,则所述显示控制部将询问执行打印的对话框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机,其中,
若通过所述打印指示部指示打印,则所述显示控制部从画面的边缘显示所述对话框。
8.一种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传感器;
图像存储部;
摄影指示部,指示摄影;
摄影控制部,根据基于所述摄影指示部的摄影指示,通过所述图像传感器对图像进行摄影,将得到的图像存储于所述图像存储部;
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打印机;以及
动作模式切换部,切换摄影模式与播放模式以作为动作模式,
设定为所述播放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显示控制部在将作为打印对象的图像而存储于所述图像存储部的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且指示了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第一图像的打印的情况下,将反映了在所述媒介打印的图像的第二图像重叠显示于所述显示部所显示的所述第一图像上,在所述第二图像的显示后,与所述媒介的排出联动地使所述第二图像沿着所述媒介的排出方向移动而从画面逐渐消除所述第二图像,使隐藏于所述第二图像下的所述第一图像逐渐显示,返回到指示了打印时的显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其中,
所述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还具备摄影模式切换部,所述摄影模式切换部切换第1摄影模式与第2摄影模式以作为所述摄影模式,
设定为所述第1摄影模式的情况下,若实施摄影,则所述打印控制部使所述打印部打印摄影到的图像,
设定为所述第2摄影模式的情况下,若实施摄影,则所述显示控制部将摄影到的第一图像作为打印对象的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若指示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所述第一图像的打印,则所述打印控制部使所述打印部打印所述第一图像,所述显示控制部将反映了在所述媒介打印的图像的第二图像重叠显示于所述显示部所显示的所述第一图像上,在所述第二图像的显示后,与所述媒介的排出联动地使所述第二图像沿所述媒介的排出方向移动而从画面逐渐消除所述第二图像。
10.一种打印机的信息显示方法,所述打印机具备显示部,该打印机的信息显示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
将打印对象的图像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步骤;以及
显示于所述显示部的第一图像被打印的情况下,将反映了在所述媒介打印的图像的第二图像重叠显示于所述显示部所显示的所述第一图像上,在所述第二图像的显示后,与所述媒介的排出联动地使所述第二图像沿所述媒介的排出方向移动而从画面逐渐消除所述第二图像,使隐藏于所述第二图像下的所述第一图像逐渐显示,返回到指示了打印时的显示的步骤;和
将图像打印到即显胶片的步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243285 | 2016-12-15 | ||
JP2016243285A JP6664313B2 (ja) | 2016-12-15 | 2016-12-15 | プリンター及びプリンター付きデジタルカメラ、並びに、プリンターの情報表示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234803A CN108234803A (zh) | 2018-06-29 |
CN108234803B true CN108234803B (zh) | 2023-05-05 |
Family
ID=60450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344234.8A Active CN108234803B (zh) | 2016-12-15 | 2017-12-14 | 打印机及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以及打印机的信息显示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80176397A1 (zh) |
EP (1) | EP3336769B1 (zh) |
JP (1) | JP6664313B2 (zh) |
CN (1) | CN10823480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1572021S (zh) * | 2016-09-16 | 2018-03-05 | ||
CN109462725B (zh) * | 2018-12-25 | 2023-09-26 | 李镜武 | 带屏热敏打印相机 |
JP7349851B2 (ja) * | 2019-09-02 | 2023-09-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印刷制御装置、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15053512A (zh) * | 2020-02-28 | 2022-09-13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控制装置、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控制装置的工作方法、及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的控制装置的工作程序 |
JP7409198B2 (ja) * | 2020-03-31 | 2024-01-09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編集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及び編集方法 |
USD950638S1 (en) * | 2021-01-08 | 2022-05-03 | Zhuhai Xprinter Technology Group | Thermosensitive label ticket printer |
JP2023051352A (ja) * | 2021-09-30 | 2023-04-11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プリンタ付きデジタルカメラ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05902A (ja) * | 2000-01-31 | 2001-07-3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表示画面付プリンタ |
CN1573676A (zh) * | 2003-05-30 | 2005-02-0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打印装置及其显示方法、打印系统及其显示方法、程序及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079267A4 (en) | 1998-04-15 | 2001-07-11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INSTANT PRINTER, PRINTING PROCESS WITH SUCH A PRINTER, COMBINATION PRINTER / ELECTRONIC CAMERA |
JP2000083207A (ja) * | 1998-09-04 | 2000-03-21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
JP2001028701A (ja) * | 1999-07-14 | 2001-01-30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プリンタ付き電子スチルカメラ及びモニタ付きプリンタ |
JP2001320440A (ja) * | 2000-05-02 | 2001-11-16 | Sony Corp | 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
JP2001352472A (ja) | 2000-06-07 | 2001-12-21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プリンタ装置及び電子カメラ |
JP4454819B2 (ja) * | 2000-09-20 | 2010-04-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デジタルカメラ、デジタルカメラの制御方法 |
ITTO20020038A1 (it) * | 2002-01-14 | 2002-04-15 | Gianus Spa | Dispositivo di frenatura viscosa dotato di meccanismo monosenso,in particolare per zanzariere. |
JP2004351872A (ja) * | 2003-05-30 | 2004-12-16 | Seiko Epson Corp |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表示方法、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憶媒体 |
JP2006027017A (ja) * | 2004-07-14 | 2006-02-02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プリンタユニット |
JP2006033486A (ja) * | 2004-07-16 | 2006-02-02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
JP2007036345A (ja) * | 2005-07-22 | 2007-02-08 | Fujifilm Corp | デジタルスチルカメラおよびプリントプレビュー画像確認方法 |
US20070017720A1 (en) * | 2005-07-25 | 2007-01-25 | Kazuhiro Fujii | Battery device of vehicle power supply |
JP2007203524A (ja) * | 2006-01-31 | 2007-08-16 | Fujifilm Corp | プリンタ、プリント方法およびプリントプログラム |
JP5208474B2 (ja) * | 2007-10-05 | 2013-06-12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画像表示装置、画像表示方法、画像表示プログラム |
JP2009149108A (ja) * | 2009-04-06 | 2009-07-09 | Seiko Epson Corp |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CN101605207A (zh) * | 2009-04-15 | 2009-12-16 | 明基电通有限公司 | 一种数码相机操作方法以及使用此方法的数码相机 |
JP2011258075A (ja) * | 2010-06-10 | 2011-12-22 | Sharp Corp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システム、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表示方法 |
JP2012033056A (ja) * | 2010-07-30 | 2012-02-16 | Canon Inc |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プレビュー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5691885B2 (ja) * | 2011-06-30 | 2015-04-0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 |
US8896850B1 (en) * | 2011-10-19 | 2014-11-25 | Girling Kelly Design Group, LLC | Wireless multifunction printer with full featured user interface |
JP2013210863A (ja) * | 2012-03-30 | 2013-10-10 | Fujifilm Corp | 操作入力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操作入力方法 |
JP6170600B2 (ja) * | 2016-08-10 | 2017-07-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2016
- 2016-12-15 JP JP2016243285A patent/JP6664313B2/ja active Active
-
2017
- 2017-11-22 EP EP17203175.9A patent/EP3336769B1/en active Active
- 2017-12-01 US US15/828,552 patent/US2018017639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7-12-14 CN CN201711344234.8A patent/CN1082348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205902A (ja) * | 2000-01-31 | 2001-07-31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表示画面付プリンタ |
CN1573676A (zh) * | 2003-05-30 | 2005-02-0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打印装置及其显示方法、打印系统及其显示方法、程序及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3336769B1 (en) | 2023-06-21 |
CN108234803A (zh) | 2018-06-29 |
JP6664313B2 (ja) | 2020-03-13 |
US20180176397A1 (en) | 2018-06-21 |
EP3336769A1 (en) | 2018-06-20 |
JP2018094840A (ja) | 2018-06-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34803B (zh) | 打印机及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以及打印机的信息显示方法 | |
CN108234812B (zh) | 打印机及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以及打印方法 | |
US6963359B1 (en) | Electronic still camera, instant printer and instant film | |
US10496339B2 (en) | Printer that detects a face as a subject, camera with printer, and printing method | |
KR20080070520A (ko) | 촬상 장치 및 촬상 시스템 | |
US8013896B2 (en) | Imag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haking correction for a second imaging sensor | |
CN108215526B (zh) | 打印机、带有打印机的相机以及打印方法 | |
CN108215536B (zh) | 带有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和打印方法 | |
CN112703450B (zh) | 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 |
EP4161043A1 (en) | Digital camera with printer | |
JP2012231362A (ja) | デジタルカメラ | |
JP2011039240A (ja) | カメラ | |
JPH10239764A (ja) | スチルカメラ | |
JP2005173282A (ja) | カメラ | |
JP2006047770A (ja) | 撮像装置 | |
JPH10301184A (ja) | カメラ | |
JP2001330898A (ja) | インスタントプリンタ及びプリント方法及び露光装置並びに露光方法 | |
JP2000275724A (ja) | 可変焦点カメラ | |
JPH09244130A (ja) | カメ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