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233923B - Vco及其频率校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Vco及其频率校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33923B
CN108233923B CN201810018946.9A CN201810018946A CN108233923B CN 108233923 B CN108233923 B CN 108233923B CN 201810018946 A CN201810018946 A CN 201810018946A CN 108233923 B CN108233923 B CN 1082339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ractor
center frequency
vco
varactors
frequenc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01894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33923A (zh
Inventor
郑方
孙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hunji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hunji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hunji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hunjiu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01894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339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339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339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339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339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LAUTOMATIC CONTROL, STARTING, SYNCHRONISATION OR STABILISATION OF GENERATORS OF ELECTRONIC OSCILLATIONS OR PULSES
    • H03L7/00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 H03L7/06Automatic control of frequency or phase; Synchronisation using a reference signal applied to a frequency- or phase-locked loop
    • H03L7/08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 H03L7/099Details of the phase-locked loop concerning mainly the controlled oscillator of the loop

Landscapes

  • Stabilization Of Oscillater, Synchronisation, Frequency Synthes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VCO及其频率校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测量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其中,所述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为VCO的目标工作频率;若所述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之间存在偏差,则测量第二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其中,所述VCO中的变容管按照初始中心频率逐渐增大或减小的顺序依次并联设置,所述第二变容管为所述VCO中设于所述第一变容管附近的预设数量个变容管;基于各第二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选取所述目标工作频率对应的第二变容管作为目标变容管,进而实现对VCO的快速校准。

Description

VCO及其频率校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CO及其频率校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无线电技术中,为了改善电子设备的性能,在电子设备中广泛设置反馈控制电路,例如锁相环路(Phase Locked Loop,PLL)。PLL是相位误差控制系统,是将参考信号和输出信号之间的相位进行比较,产生相位误差电压来调整输出信号的相位,以达到输出信号与参考信号同频的目的。其中PLL中的核心器件是压控振荡器(Voltage ControlledOscillator,VCO),VCO用于使振荡频率向参考信号的频率靠拢,直到两者的频率相同,使得VCO输出信号的相位和参考信号的相位保持某种特定的关系,达到相位锁定的目的。
由此可知,VCO在PLL中起到关键的作用,VCO的准确性直接影响PLL的准确性。但是,VCO中各变容管的中心频率会随着工作环境(例如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每次使用VCO之前,首先需要对VCO进行校准。目前VCO的频率校准方法是,对VCO中的每个变容管进行重新测量,确定每个变容管在当前时刻的中心频率。
但是,VCO中包括的变容管较多,对每个变容管重新进行测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VCO及其频率校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VCO的频率校准方法耗时长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VCO的频率校准方法,包括:
测量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其中,所述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为VCO的目标工作频率;
若所述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之间存在偏差,则测量第二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其中,所述VCO中的变容管按照初始中心频率逐渐增大或减小的顺序依次并联设置,所述第二变容管为所述VCO中设于所述第一变容管附近的预设数量个变容管;
基于所述第二变容管中的每一个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从所述第二变容管中选取所述目标工作频率对应的目标变容管。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VCO,包括:
多个变容管,分别按照初始中心频率逐渐增大或减小的顺序依次并联设置;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第一方面所述的VCO的频率校准方法。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第二方面所述的VCO。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VCO的频率校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测量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其中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为VCO的目标工作频率;若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之间存在偏差,则测量第二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其中VCO中的变容管按照初始中心频率逐渐增大或减小的顺序依次并联设置,第二变容管为VCO中设于第一变容管附近的预设数量个变容管;基于第二变容管中的每一个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从第二变容管中选取目标工作频率对应的目标变容管。即本实施例的方法,对第一变容管附近的第二变容管进行测量,基于测量的第二变容管中的每一个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确定目标工作频率对应的目标变容管,校准过程简单,大大降低了测量的次数,提高了VCO的校准速度,进而提高了PLL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PLL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VCO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VCO的频率校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变容管在VCO中的第一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变容管在VCO中的第二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变容管在VCO中的第三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变容管在VCO中的第四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变容管在VCO中的第五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VCO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PLL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PLL包括鉴相器、环路滤波器和压控振荡器VCO。其中,鉴相器是相位比较装置,用于比较参考信号ui(t)与VCO的输出信号uo(t)的相位,它的输出电压ud(t)是对应于ui(t)和uo(t)的相位差的函数。环路滤波器是滤除ud(t)中的高频分量及噪声,以保证环路所要求的性能。VCO受环路滤波器输出电压uc(t)的控制,使振荡频率向参考信息ui(t)的频率靠拢,直到两者的频率相同,使得VCO输出信号的相位和参考信号的相位保持某种特定的关系,达到相位锁定的目的。
PLL的工作原理是,参考信号ui(t)与VCO的输出信号uo(t)在鉴相器中进行比较,鉴相器输出一个与两者间(即uo(t)与ui(t))的相位差成比例的电压ud(t),该ud(t)称为误差电压。接着,环路滤波器滤除ud(t)中的高频分量,然后将滤波后的ud(t)输入到VCO中。VCO的输出信号频率随着参考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当VCO的输出信号的频率与参考信号的频率不一致时,则鉴相器的输出将产生低频变化分量,并通过环路滤波器,使VCO的输出信号的频率发生变化。循环上述过程,直到VCO的输出信号的频率与参考信号ui(t)的频率一致时,VCO的频率停止变化,环路处于锁定状态。
如图2所示,VCO由多个变容管组成,每个变容管对应一个频率范围,将各频率范围的中间值作为该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但是,VCO中各变容管的中心频率会随着工作环境(例如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即当环境变化时,VCO中各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出厂时的初始中心频率不相同,此时如果依然按照VCO的初始中心频率进行PLL控制时,会造成PLL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因此,在每次使用VCO之前,首先需要对VCO进行校准。
现有技术是通过重新测量VCO中各变容管的中心频率,以实现对VCO校准。但是,VCO中包括的变容管较多,对每个变容管重新进行测量,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VCO的频率校准方法,测量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若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之间存在偏差时,测量第一变容管附近的第二变容管,并基于测量的第二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确定目标工作频率对应的目标变容管。即本实施例的方法,对第一变容管附近的第二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进行测量,其测量次数少,大大提高了VCO的校准速度,进而提高了PLL的工作效率。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VCO的频率校准方法的流程图。该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101、测量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其中,所述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为VCO的目标工作频率。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是VCO(具体是VCO中的处理器),该VCO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电视、蓝牙设备、遥测设备或接收机等。
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在PLL进行控制之前实现,或者在PLL处于开环状态时实现。
如图2所示,VCO中包括多个变容管,每个变容管串联一个开关,通过该开关来控制该变容管的接通与断开。
每个变容管对应一个频率范围,将该频率范围的中间值记为该变容管的中心频率。例如,变容管a对应的频率范围为[100GHz,200GHz],则该变容管a的中心频率为150GHz。
在VCO出厂时,对VCO中的每个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进行测量,具体是,如图2所示,闭合开关K1断开其他的开关,在第一个变容管的两端加一测试电压(例如1.5V的测试电压),测量第一个变容管的初始频率范围。接着,将该初始频率范围的中间值作为第一个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参照上述方法,依次测量每个变容管的初始频率范围,获得每个变容管对应的初始中心频率。
每个电子设备对应多个不同的工作频率,例如蓝牙设备对应40个工作频率。这样可以从每个变容管对应的初始中心频率中,获取预设的各工作频率对应的变容管。
例如,以蓝牙设备为例,假设该蓝牙设备中的VCO包括128个变容管,每个变容管对应一个初始中心频率,进而获得128个变容管与128个初始中心频率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形成表1:
表1
变容管名称 初始中心频率(GHz)
变容管1 100
变容管2 102
…… ……
变容管128 354
接着,从每个变容管对应的初始中心频率中,获取预设的各工作频率对应的变容管。
继续参照上述例子,假设蓝牙设备对应40个工作频率,此时可以从表1所示的128个初始中心频率中,查找与40个工作频率一一匹配的各初始中心频率,将这些初始中心频率对应的变容管,记为各工作频率对应的变容管。这样可以获得40个工作频率与40个变容管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形成表2:
表2
工作频率(GHz) 变容管名称
100 变容管1
120 变容管11
…… ……
140 变容管21
由上述可知,表2是表1的一部分,其中表1和表2可以在出厂时设置完成,并且保存在电子设备中,校准装置可以从电子设备中获取VCO中各变容管所对应的初始中心频率,以及各工作频率对应的变容管。
在实际使用时,电子设备工作在各工作频率中某一个工作频率下,例如在实际使用时,蓝牙设备工作在40个工作频率中某一个工作频率下,将该工作频率记为VCO的目标工作频率。也就是说,电子设备中PLL控制的目的是,期望将该电子设备的频率锁定到该目标工作频率,以使电子设备在该目标工作频率下稳定工作。
例如,VCO的目标工作频率为120GHz,这样从表1或2可知,120GHz对应的变容管11,因此,将VCO中的变容管11记为第一变容管。
由于环境的变化,会造成第一变容管的中心频率发生变化。例如,蓝牙设备在生产时所处的环境与当前时刻蓝牙设备所处的环境不同,这样蓝牙设备中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与当前时刻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不相同,需要对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进出测量。
其中,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的测量方式与上述VCO中各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的测量方法相同。具体是,在第一变容管的两端加以测试电压(例如1.5V的测试电压),获得第一变容管的频率范围,将该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作为该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
即本实施例只对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进行测量,基于该测量结果校准VCO,相比于现有技术对每个变容管进行测量相比,大大降低了测量的数据量,进而提高了VCO的校准效率。
S102、若所述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之间存在偏差,则测量第二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其中,所述VCO中的变容管按照初始中心频率逐渐增大或减小的顺序依次并联设置,所述第二变容管为所述VCO中设于所述第一变容管附近的预设数量个变容管。
S103、基于各第二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选取所述目标工作频率对应的第二变容管作为目标变容管。
具体的,根据上述步骤获得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从表1中可以获得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接着,将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进行比较,判断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之间是否存在偏差。
随着环境的变化,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可能会在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附近变化,而VCO中各变容管按照初始中心频率逐渐增大或减小的顺序依次并联设置。因此,当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之间存在偏差时,可以确定目标工作频率与第一变容管附近的某一个变容管的中心频率相同。
这样,可以从VCO的各变容管中获取设置在第一变容管附近的预设数量个变容管作为第二变容管。例如,获取第一变容管的前10个变容管,将这10个变容管作为第二变容管;或者获取第一变容管的后10个变容管,将这10个变容管作为第二变容管;或者,获取第一变容管的前5个变容管和后5个变容管,将这10个变容管作为第二变容管。本实施例对获取的第二变容管的数目不做限制,具体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
接着,测量当前时刻各第二变容管的中心频率,获得各第二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
其中,各第二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的测量方式与上述VCO中各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的测量方法相同。具体是,在每个第二变容管的两端加以测试电压(例如1.5V的测试电压),获得各第二变容管的频率范围,将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作为对应的第二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
这样可以获得每个第二变容管与其对应的实际中心频率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接着,从该对应关系中查找目标工作频率对应的第二变容管,将该第二变容管确定为目标工作频率对应的目标变容管。
在一种示例中,假设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和目标工作频率均为120GHz。从VCO的各变容管中获取第一变容管的前3个变容管,依次记为第二变容管1、第二变容管2和第二变容管3。由表1可知,初始中心频率120GHz对应的第一变容管为变容管11,因此,变容管11的前3个变容管分别为变容管10、变容管9、变容管8。即第二变容管1为变容管10,第二变容管2为变容管9,第二变容管3为变容管8。
接着,对第二变容管1、第二变容管2和第二变容管3进行测量,获得各自在当前时刻的实际中心频率分别为:122GHz、120GHz、118GHz。此时,从各第二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中,确定目标工作频率120GHz对应的变容管为第二变容管2,而第二变容管2为表1中的变容管9,因此变容管9即为当前时刻目标工作频率对应的目标变容管。即本实施例经过校准,目标工作频率120GHz对应的目标变容管从之前的变容管11变为变容管9,实现了VCO的准确校准。
即本实施例只对一定数目的第二变容管的中心频率进行测量,基于该测量结果,确定目标工作频率对应的目标变容管,进而实现对VCO的校准。该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对每个变容管进行测量,大大降低了测量的数据量,进而提高了VCO的校准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S103具体可以是,将目标工作频率与每个第二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进行逐一比对,确定目标工作频率对应的第二变容管,将该第二变容管作为目标变容管。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S103具体可以是,基于二分法,从各第二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中,确定所述目标工作频率对应的第二变容管,将该第二变容管作为目标变容管。
例如,将各第二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从小到大进行排序(或者从大到小进行排列),获取最大的实际中心频率与最小的实际中心频率的中间值,将该中间值与目标工作频率进行比较。当目标工作频率位于中间值与最大的实际中心频率之间时,获取中间值与最大的实际中心频率的中间值,将该新的中间值与目标工作频率进行比较。这样逐渐缩小区间,直到中间值等于目标工作频率时为止。该方法可以快速获取目标工作频率对应的目标变容管,进一步提高VCO的校准速度。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VCO的频率校准方法,通过测量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其中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为VCO的目标工作频率;若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之间存在偏差,则测量第二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其中VCO中的变容管按照初始中心频率逐渐增大或减小的顺序依次并联设置,第二变容管为VCO中设于第一变容管附近的预设数量个变容管;基于各第二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选取目标工作频率对应的第二变容管作为目标变容管。即本实施例的方法,对第一变容管附近的第二变容管进行测量,基于测量的第二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确定目标工作频率对应的目标变容管,校准过程简单,大大降低了测量的次数,提高了VCO的校准速度,进而提高了PLL的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例中,VCO中相邻两个变容管之间的初始中心频率的差值相同,预设数量为偏差与差值之比。
具体的,如图2所示,VCO中相邻两个变容管之间的初始中心频率的差值相同,其中第二变容管的预设数量(记为M)为偏差(即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的差值)与差值(即VCO中相邻两变容管之间的初始中心频率的差值)的比值。例如,如表1所示,VCO中相邻两变容管之间的初始中心频率的差值为2GHz,假设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的偏差为10GHz,则预设数量M为10GHz/2GHz=5,此时,若VCO中各变容管按照初始中心频率从小到大依次递增并联设备时,可以选取第一变容管的前5个变容管作为第二变容管。
需要说明的是,M为正整数,当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的偏差,与VCO中相邻两变容管之间的初始中心频率的差值的比值为小数时,则小数的整数位加1作为M值,例如当上述比值为2.3时,即取M为3。
可选的,上述预设数量M可以大于偏差与VCO中相邻两变容管之间的初始中心频率的差值的比值。例如,上述偏差与VCO中相邻两变容管之间的初始中心频率的差值的比值为5,则M可以为大于5的正整数。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偏差大于0,则每个所述第二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均小于所述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
上述步骤根据VCO中各变容管设置方式的不同,可以包括下面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假设本实施例的VCO中各变容管按照初始中心频率从小到大依次递增并联设置,此时,若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的偏差(即差值)大于0时,则本实施例的每个第二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均小于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
具体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变容管在VCO中的第一位置示意图,如图4所示,VCO中的各变容管按照初始中心频率从小到大依次递增并联设置,当确定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大于初始中心频率,即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的偏差大于0时,说明当前时刻VCO中各变容管的中心频率较各自的初始中心频率增大。此时,目标工作频率会落在第一变容管的前M个变容管的中心频率上,因此,获取第一变容管的前M个变容管(即图4虚线框中的各变容管),将这前M个变容管记为第二变容管,这些第二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均小于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
举例说明,参照表1,假设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和目标工作频率均为120GHz,当前时刻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为124GHz,此时,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其初始中心频率的偏差为4GHz>0。由于VCO中的各变容管按照初始中心频率从小到大依次递增并联设置,此时可以确定目标工作频率120GHz会落在第一变容管的前M个变容管中某一个变容管的中心频率上,进而从VCO的各变容管中获取第一变容管的前M个变容管,将这前M个变容管记为第二变容管,这些第二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均小于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
第二种情况,假设本实施例的VCO中各变容管按照初始中心频率从大到小依次递减并联设置,此时,若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的偏差(即差值)大于0时,则本实施例的每个第二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均小于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
具体的,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变容管在VCO中的第二位置示意图,如图5所示,VCO中的各变容管按照初始中心频率从大到小依次递减并联设置,当确定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大于初始中心频率,即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的偏差大于0时,说明当前时刻VCO中各变容管的中心频率较各自的初始中心频率增大。此时,目标工作频率会落在第一变容管的后M个变容管的中心频率上,因此,获取第一变容管的后M个变容管(即图5虚线框中的各变容管),将这后M个变容管记为第二变容管,这些第二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均小于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
举例说明,假设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和目标工作频率均为120GHz,当前时刻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为124GHz,此时,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其初始中心频率的偏差为4GHz>0。由于VCO中的各变容管按照初始中心频率从大到小依次递减并联设置,因此可以确定目标工作频率120GHz会落在第一变容管的后M个变容管中某一个变容管的中心频率上,进而从VCO的各变容管中获取第一变容管的后M个变容管,将这后M个变容管记为第二变容管,这些第二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均小于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偏差小于0,则每个所述第二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均大于所述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
上述步骤根据VCO中各变容管设置方式的不同,可以包括下面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假设本实施例的VCO中各变容管按照初始中心频率从小到大依次递增并联设置,此时,若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的偏差(即差值)小于0时,则本实施例的每个第二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均大于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
具体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变容管在VCO中的第三位置示意图,如图6所示,VCO中的各变容管按照初始中心频率从小到大依次递增并联设置,当确定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小于初始中心频率,即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的偏差小于0时,说明当前时刻VCO中各变容管的中心频率较各自的初始中心频率减小。此时,目标工作频率会落在第一变容管的后M个变容管的中心频率上。因此,获取第一变容管的后M个变容管(即图6虚线框中的各变容管),将这后M个变容管记为第二变容管,这些第二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均大于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
举例说明,参照表1,假设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和目标工作频率均为120GHz,当前时刻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为118GHz,此时,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其初始中心频率的偏差为-2GHz<0。由于VCO中的各变容管按照初始中心频率从小到大依次递增并联设置,此时可以确定目标工作频率120GHz会落在第一变容管的后M个变容管中某一个变容管的中心频率上,进而从VCO的各变容管中获取第一变容管的后M个变容管,将这后M个变容管记为第二变容管,这些第二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均大于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
第二种情况,假设本实施例的VCO中各变容管按照初始中心频率从大到小依次递减并联设置,此时,若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的偏差(即差值)小于0时,则本实施例的每个第二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均大于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
具体的,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变容管在VCO中的第四位置示意图,如图7所示,VCO中的各变容管按照初始中心频率从大到小依次递减并联设置,当确定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小于初始中心频率,即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的偏差小于0时,说明当前时刻VCO中各变容管的中心频率较各自的初始中心频率减小。此时,目标工作频率会落在第一变容管的前M个变容管的中心频率上,因此,获取第一变容管的前M个变容管(即图7虚线框中的各变容管),将这前M个变容管记为第二变容管,这些第二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均大于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
举例说明,假设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和目标工作频率均为120GHz,当前时刻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为118GHz,此时,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其初始中心频率的偏差为-2GHz<0。由于VCO中的各变容管按照初始中心频率从大到小依次递减并联设置,因此可以确定目标工作频率120GHz会落在第一变容管的前M个变容管中某一个变容管的中心频率上,进而从VCO的各变容管中获取第一变容管的前M个变容管,将这前M个变容管记为第二变容管,这些第二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均大于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若所述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之间不存在偏差,即当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相等时,说明第一变容管的中心频率未改变,则可以选取第一变容管作为目标变容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VCO频率校准方法,若所述偏差大于0,则确定每个第二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均小于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若偏差小于0,则确定每个第二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均大于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进而实现对第二变容管的准确确定。
在本实施例的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实施例的VCO中相邻两个变容管之间的初始中心频率的差值相同,预设数量为偏差与差值之比的两倍,即本实施例的预设数量为2M。
此时,可以将VCO中第一变容管的前M个变容管和后M个变容管作为第二变容管。
由于VCO中各变容管按照初始中心频率从小到大依次递增并联设置或者从大到小依次递减并联设置,当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存在偏差时,即可确定目标工作频率落在了第一变容管附近的某一个变容管对应的中心频率上,此时,可以将第一变容管附近的多个变容管作为第二变容管。
具体的,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变容管在VCO中的第五位置示意图,如图8所示,以第一变容管为中心,从第一变容管的两侧各取M个变容管(即图8虚线框中的各变容管),即从VCO中获取第一变容管的前M个变容管作为第二变容管,同时获取第一变容管的后M个变容管作为第二变容管,这样获取2M个第二变容管。
本实施例的方法与上述实施例相比,对VCO中各变容管的顺序排列方式,以及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的偏差的大小不进行判断,直接从第一变容管的两侧各取M个变容管作为第二变容管,整个过程更加简单。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VCO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VCO100包括:多个变容管10、存储器11和处理器12,其中,多个变容管10,分别按照初始中心频率逐渐增大或减小的顺序依次并联设置,存储器1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2,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VCO的频率校准方法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200包括:如图9所示的VCO100。
当本发明实施例中对VCO的频率校准方法的至少一部分功能通过软件实现时,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对VCO进行频率校准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各种可能的VCO的频率校准方法。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可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存储介质传输,所述传输可以通过无线(例如蜂窝通信、红外、短距离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SSD)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VCO的频率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量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其中,所述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为VCO的目标工作频率;
若所述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之间存在偏差,则测量第二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其中,所述VCO中的变容管按照初始中心频率逐渐增大或减小的顺序依次并联设置,所述第二变容管为所述VCO中设于所述第一变容管附近的预设数量个变容管;
基于所述第二变容管中的每一个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从所述第二变容管中选取所述目标工作频率对应的目标变容管;
所述VCO中相邻两个变容管之间的初始中心频率的差值相同,所述预设数量为所述偏差与所述差值之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偏差大于0,则所述第二变容管中的每一个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均小于所述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偏差小于0,则所述第二变容管中的每一个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均大于所述第一变容管的初始中心频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变容管的实际中心频率与初始中心频率之间不存在偏差,则选取所述第一变容管作为目标变容管。
5.一种VCO,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变容管,分别按照初始中心频率逐渐增大或减小的顺序依次并联设置;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VCO的频率校准方法。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VCO。
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VCO的频率校准方法。
CN201810018946.9A 2018-01-09 2018-01-09 Vco及其频率校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2339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8946.9A CN108233923B (zh) 2018-01-09 2018-01-09 Vco及其频率校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018946.9A CN108233923B (zh) 2018-01-09 2018-01-09 Vco及其频率校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33923A CN108233923A (zh) 2018-06-29
CN108233923B true CN108233923B (zh) 2021-09-14

Family

ID=62640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018946.9A Active CN108233923B (zh) 2018-01-09 2018-01-09 Vco及其频率校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3392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99542A (zh) * 2008-09-16 2009-04-01 上海芯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温度漂移补偿的锁相环及其方法
CN102017422A (zh) * 2008-05-07 2011-04-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压控振荡器电容器组调整和校准
JP2012199761A (ja) * 2011-03-22 2012-10-18 Nec Corp 位相同期回路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3036560A (zh) * 2012-12-13 2013-04-10 广州润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锁相环、其闭环频率自动校准电路及方法
CN103095295A (zh) * 2012-12-28 2013-05-08 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锁相频率合成器及自适应频率校准电路和校准方法
CN103404032A (zh) * 2011-03-03 2013-11-2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低相位噪声vco 中的温度补偿和粗调组开关
CN104242924A (zh) * 2013-07-26 2014-12-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具有自动频率校准功能的多频带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
CN104579330A (zh) * 2015-01-20 2015-04-29 北京华强智连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锁相环的两步自动频率校准电路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38552B2 (en) * 2003-10-07 2006-05-02 Analog Devices, Inc. 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 having improved phase noise
US20160099678A1 (en) * 2014-10-06 2016-04-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Vco, pll, and varactor calibra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17422A (zh) * 2008-05-07 2011-04-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压控振荡器电容器组调整和校准
CN101399542A (zh) * 2008-09-16 2009-04-01 上海芯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温度漂移补偿的锁相环及其方法
CN103404032A (zh) * 2011-03-03 2013-11-2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在低相位噪声vco 中的温度补偿和粗调组开关
JP2012199761A (ja) * 2011-03-22 2012-10-18 Nec Corp 位相同期回路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3036560A (zh) * 2012-12-13 2013-04-10 广州润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锁相环、其闭环频率自动校准电路及方法
CN103095295A (zh) * 2012-12-28 2013-05-08 重庆西南集成电路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锁相频率合成器及自适应频率校准电路和校准方法
CN104242924A (zh) * 2013-07-26 2014-12-24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具有自动频率校准功能的多频带电感-电容压控振荡器
CN104579330A (zh) * 2015-01-20 2015-04-29 北京华强智连微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锁相环的两步自动频率校准电路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 0.5 V LC-VCO with improved varactor tuning technique;Zhiqun Li;《Analog Integr Circ Sig Process》;20131227;参见正文第835-840页以及图3、图7 *
U波段小数分频锁相环型频率综合器;阴亚东;《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00930;全文 *
自调谐V C O 频段选择技术比较与设计;黄水龙;《设计与开关》;20051031;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33923A (zh) 2018-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52474B (zh) 一种锁相环频率校正方法及系统
US9413369B2 (en) Digital phase-locked loop (DPLL), method of controlling DPLL, and ultra low power (ULP) transceiver using DPLL
US9337850B2 (en) All-digital phase-locked loop (ADPLL) with reduced settling time
US5182528A (en) Frequency synthesizer having microcomputer supplying analog and digital control signals to VCO
CN101091316B (zh) 用于vco中心频率调谐和限制增益变化的方法和设备
CN106656173B (zh) 一种振荡器的频率校准电路及其频率校准方法
US8704603B2 (en) Low power wideband LO using tuned injection locked oscillator
US7382199B2 (en) Methods for auto-calibration and fast tuning of 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s in phase-lock loops
US801956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librating the loop bandwidth of a phase-locked loop (PLL)
JP5573484B2 (ja) 位相同期回路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US10425039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librating frequency of oscillator in response to external signal
US7609122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ibration of a tank circuit in a phase lock loop
US20220337189A1 (en) Oscillator with frequency variation compensation
KR102375949B1 (ko) 주파수 합성기의 출력을 제어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7820681A (zh) 目标窗口内多曲线校准的合成器的快速粗调和精调校准
KR20060030056A (ko) 위상 동기 루프의 루프-필터 교정
TW201914215A (zh) 控制數位控制振盪器的方法
US8674780B2 (en) Oscillator with frequency adjustment
CN108233923B (zh) Vco及其频率校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8259036B (zh) Vco及其频率校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5790757B (zh) 自动频率校正电路及频率校正方法
US9784770B2 (en) Devices and methods of measuring gain of a 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
US7312664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esting a 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 (VCO) to verify operation across supply voltage and/or temperature
CN111884649B (zh) 电路校准方法、装置、电路、设备和存储介质
Pilipenko Testing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s for Hybrid Frequency Synthesiz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