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223901A - 一种二级减压盘及减压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级减压盘及减压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223901A
CN108223901A CN201611161439.8A CN201611161439A CN108223901A CN 108223901 A CN108223901 A CN 108223901A CN 201611161439 A CN201611161439 A CN 201611161439A CN 108223901 A CN108223901 A CN 1082239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rotating
airflow
decompression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6143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223901B (zh
Inventor
黎转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Zhongping Protectiv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116143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2239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8223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39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223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2239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8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decreasing pressure or noise level and having a throttling member separate from the closure member, e.g. screens, slots, labyrinth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7/00Safety valves; Equalising valves, e.g. pressure relief valves
    • F16K17/20Excess-flow valves
    • F16K17/22Excess-flow valves actuated by the difference of pressure between two places in the flow line
    • F16K17/24Excess-flow valves actuated by the difference of pressure between two places in the flow line acting directly on the cutting-off me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47/00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 F16K47/04Means in valves for absorbing fluid energy for decreasing pressure or noise level, the throttle being incorporated in the closure memb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ultiple-Way Valves (AREA)
  • Taps Or C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二级减压盘及减压阀,减压盘包括:盘本体,具有上底面、周侧面及下底面;第一旋转结构,以盘本体上底面的圆心为中心,环设于盘本体上底面;第二旋转结构,以盘本体下底面的圆心为中心,环设于盘本体下底面;以及,气流槽,平行于盘本体的中心轴线设于盘本体周侧面,其两端分别连通第一旋转结构及第二旋转结构。减压阀包括上述减压盘。二级减压盘及减压阀不仅结构简单,使用零部件较少,而且,在盘本体的上底面及下底面设置第一旋转结构及第二旋转结构,高压气体进入减压阀后,气流流向为旋转式流向,在旋转过程中,势能不断减小,达到减压目的,减压效果明显,速度较快,其中,通入的高压气体气压越高,减压比例越大。

Description

一种二级减压盘及减压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体减压装置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二级减压盘及减压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减压阀主要有波纹管式减压阀、活塞式减压阀及薄膜式减压阀。波纹管式减压阀也称为直接作用式减压阀,其体积小,使用最经济,但其仅限用于中低流量的高压气体减压;活塞式减压阀集导阀和主阀于一体,来自导阀的排气压力作用在活塞上,使活塞打开主阀,活塞式减压阀结构复杂,使用零部件较多,并且如果主阀较大,无法直接打开时,需要借助外力打开主阀;薄膜式减压阀集导阀和主阀于一体,用双膜片代替了活塞式减压中的活塞,同样具有结构复杂,使用零部件较多的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二级减压盘及减压阀。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揭示了一种二级减压盘,其包括:
盘本体,具有上底面、周侧面及下底面;
第一旋转结构,以盘本体上底面的圆心为中心,环设于盘本体上底面;
第二旋转结构,以盘本体下底面的圆心为中心,环设于盘本体下底面;
以及,气流槽,平行于盘本体的中心轴线设于盘本体周侧面,其两端分别连通第一旋转结构及第二旋转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二级减压盘中:
第一旋转结构包括:第一气流柱、第一旋转气路、第二气流柱及第二旋转气路;
第一旋转气路设于第二旋转气路内侧;
第一旋转气路具有第一气流入口及第一气流出口;
第一气流柱设于第一气流入口与第一气流出口间;
第二旋转气路具有第二气流入口及第二气流出口,第二气流入口连通第一气流出口,第二气流出口连通气流槽;
第二气流柱沿气流槽靠近第二气流入口的一侧设置,并延伸至盘本体的下底面,其一端位于第二气流入口与第二气流出口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二级减压盘中:
第二旋转结构包括:第三旋转气路、第三气流柱及第四旋转气路;
第四旋转气路设于第三旋转气路内侧;
第三旋转气路具有第三气流入口及第三气流出口,第三气流入口连通气流槽;
第二气流柱的另一端位于第三气流入口及第三气流出口之间;
第四旋转气路具有第四气流入口及第四气流出口,第四气流入口连通第三气流出口;
第三气流柱设于第四气流入口与第四气流出口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二级减压盘还包括:
一减压通孔及一弹性减压件;
减压通孔沿盘本体的中心轴线设置;
弹性减压件轴向设于减压通孔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二级减压盘中:
弹性减压件包括:一圆盘状的卡接部及一圆柱形弹簧;
卡接部的直径大于弹簧的直径;
卡接部设于减压通孔靠近第一旋转结构的一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二级减压阀,其包括:
壳桶;
设于壳桶顶部的进气盖,其上设有进气口;
及,设于壳桶底部的出气盖,出气盖上设有出气口;
还包括:设于壳桶内部的二级减压盘;
二级减压盘包括:
盘本体,具有上底面、周侧面及下底面;
第一旋转结构,以盘本体上底面的圆心为中心,环设于盘本体上底面;
第二旋转结构,以盘本体下底面的圆心为中心,环设于盘本体下底面;
以及,气流槽,平行于盘本体的中心轴线设于盘本体周侧面,其两端分别连通第一旋转结构及第二旋转结构;
其中,进气口连通第一旋转结构;出气口连通第二旋转结构。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二级减压阀中:
第一旋转结构包括:第一气流柱、第一旋转气路、第二气流柱及第二旋转气路;
第一旋转气路设于第二旋转气路内侧;
第一旋转气路具有第一气流入口及第一气流出口,第一气流入口连通进气口;
第一气流柱设于第一气流入口与第一气流出口间;
第二旋转气路具有第二气流入口及第二气流出口,第二气流入口连通第一气流出口,第二气流出口连通气流槽;
第二气流柱沿气流槽靠近第二气流入口的一侧设置,并延伸至盘本体的下底面,其一端位于第二气流入口与第二气流出口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二级减压阀中:
第二旋转结构包括:第三旋转气路、第三气流柱及第四旋转气路;
第四旋转气路设于第三旋转气路内侧;
第三旋转气路具有第三气流入口及第三气流出口,第三气流入口连通气流槽;
第二气流柱的另一端位于第三气流入口及第三气流出口之间;
第四旋转气路具有第四气流入口及第四气流出口,第四气流入口连通第三气流出口,第四气流出口连通出气口;
第三气流柱设于第四气流入口与第四气流出口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二级减压阀还包括:
减压通孔及一弹性减压件;
减压通孔沿盘本体的中心轴线设置,其两端分别与进气口及出气口连通;
弹性减压件轴向设于减压通孔中。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上述二级减压阀中:
弹性减压件包括:一圆盘状的卡接部及一圆柱形弹簧;
卡接部的直径大于弹簧的直径;
卡接部设于减压通孔靠近第一旋转结构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的二级减压盘及二级减压阀不仅结构简单,使用零部件较少,而且,在减压盘盘本体的上底面及下底面设置第一旋转结构及第二旋转结构,高压气体进入减压阀后,气流流向为旋转式流向,在旋转过程中,高压气体势能不断减小,达到减压目的,减压效果明显,速度较快,其中,通入的高压气体气压越高,减压效果越明显,减压的比例越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一的二级减压盘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的二级减压盘俯视图;
图3为实施例一的二级减压盘仰视图;
图4图为实施例二的二级减压阀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二的进气盖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二出气盖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二级减压盘;2、壳桶;3、进气盖;4、出气盖;5、第一气流通槽;6、第二气流通槽;11、盘本体;12、第一旋转结构;13、第二旋转结构;14、气流槽;121、第一气流柱;122、第一旋转气路;123、第二气流柱;124、第二旋转气路;1221、第一气流入口;1222、第一气流出口;1241、第二气流入口;1242、第二气流出口;131、第三旋转气路;132、第三气流柱;133、第四旋转气路;1311、第三气流入口;1312、第三气流出口;1331、第四气流入口;1332、第四气流出口;15、减压通孔;16、弹性减压件;161、卡接部;162、弹簧;31、进气口;32、第一盖体;33、第二盖体;41、出气口;A、第一气流柱上底面中心与第二气流柱上底面中心的连线与盘本体上底面横向轴线之间的夹角;B、盘本体上底面横向轴线与第一气流通槽横向轴线之间的夹角;C、盘本体上底面横向轴线与第一气流出口横向轴线之间的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之“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
本发明为有关于一种二级减压盘1及减压阀的设计,本二级减压盘及减压阀可应用于高压气体减压过程中,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并依靠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为使更于理解,以下将分成两个实施例分别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中二级减压盘1及减压阀的结构及其所带来的好处。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为本实施例中二级减压盘1的剖视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级减压盘1,其包括:盘本体11、第一旋转结构12、第二旋转结构13及气流槽14。其中,盘本体11为近似的圆柱状,其具有上底面、周侧面及下底面;第一旋转结构12使高压气体沿其运动时,形成连续且具有二级不同旋转直径的旋转气流流向,其以盘本体11上底面的圆心为中心,环设于盘本体11上底面;第二旋转结构13同样使高压气体沿其运动时,形成连续且具有二级不同旋转直径的旋转气流流向,其以盘本体11下底面的圆心为中心,环设于盘本体11下底面;气流槽14平行于盘本体11的中心轴线设于盘本体11周侧面,其两端分别连通第一旋转结构12及第二旋转结构13,气流槽14槽宽优选为10cm。高压气体沿着第一旋转结构12进行二级不同直径的旋转运动,进行泄压,后通过气流槽14流向第二旋转结构13,在第二旋转结构13中再次进行二级不同直径的旋转运动,进一步泄压,高压气体在旋转运动的过程中,气体势能不断减小,达到出口所需要的压力。
进一步而言,请参考图2,为二级减压盘1的俯视图。第一旋转结构12包括:第一气流柱121、第一旋转气路122、第二气流柱123及第二旋转气路124;第一旋转气路122设于第二旋转气路124内侧,高压气体在第一旋转气路122中以上底面圆心为中心旋转运动时,运动直径小于高压气体在第二旋转气路124中以上底面圆心为中心旋转运动时的运动直径;第一旋转气路122具有第一气流入口1221及第一气流出口1222;第一气流柱121设于第一气流入口1221与第一气流出口1222间;第二旋转气路124具有第二气流入口1241及第二气流出口1242,第二气流入口1241连通第一气流出口1222,第二气流出口1242连通气流槽14;第二气流柱123沿气流槽14靠近第二气流入口1241的一侧设置,并延伸至盘本体11的下底面,其一端位于第二气流入口1241与第二气流出口1242之间。其中,第一气流柱121上底面中心与第二气流柱123上底面中心的连线与盘本体11上底面横向轴线之间的夹角A为23度。
更进一步而言,请参考图3,为二级减压盘1仰视图。第二旋转结构13包括:第三旋转气路131、第三气流柱132及第四旋转气路133;第四旋转气路133设于第三旋转气路131内侧,高压气体在第四旋转气路133中以下底面圆心为中心旋转运动时,运动直径小于高压气体在第三旋转气路131中以下底面圆心为中心旋转运动时的运动直径;第三旋转气路131具有第三气流入口1311及第三气流出口1312,第三气流入口1311连通气流槽14;第二气流柱123的另一端位于第三气流入口1311及第三气流出口1312之间;第四旋转气路133具有第四气流入口1331及第四气流出口1332,第四气流入口1331连通第三气流出口1312;第三气流柱132设于第四气流入口1331与第四气流出口1332之间。
另外,请参考图1,上述二级减压盘1还包括:一减压通孔15及一弹性减压件16;减压通孔15沿盘本体11的中心轴线设置,减压通孔15顶部的直径大于其底部的直径;弹性减压件16轴向设于减压通孔15中。其中,具体例中,弹性减压件16包括:一圆盘状的卡接部161及一圆柱形弹簧162;卡接部161的直径大于弹簧162的直径;卡接部161设于减压通孔15靠近第一旋转结构12的一端。其中,如图2,第一旋转结构12的第一气流入口1221通过第一气流通槽5与减压通孔15的顶部连通,高压气体先进入减压通孔15的顶部,减压通孔15顶部处的气体压力最大,随后,高压气体通过第一气流通槽5流进第一气流入口1221,后沿着第一旋转结构12旋转运动。第二旋转结构13的第四气流出口1332通过第二气流通槽6与减压通孔15的底部连通,高压气体经第一旋转结构12及第二旋转结构13减压后,经过第二气流通槽6流进减压通孔15的底部,减压通孔15底部处的气体压力最小。其中,如图2所示,盘本体11上底面横向轴线与第一气流通槽5横向轴线之间的夹角B为19度;盘本体11上底面横向轴线与第一气流出口1222横向轴线之间的夹角C为45度。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4,为本实施例中二级减压阀的剖视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二级减压阀,其包括:壳桶2、进气盖3、出气盖4及二级减压盘1。进气盖3设于壳桶2的顶部,其上设有进气口31,如图5,进气盖3包括第一盖体32及第二盖体33,第一盖体32的直径小于第二盖体33的直径,第一盖体32部分嵌入第二盖体33内,第一盖体32及第二盖体33二者的中心轴线重合,进气口31从第一盖体32延伸至第二盖体33;出气盖4设于壳桶2底部,其上设有出气口41;二级减压盘1设于壳桶2内部。二级减压盘1包括:盘本体11、第一旋转结构12、第二旋转结构13及气流槽14。其中,盘本体11为近似的圆柱状,其具有上底面、周侧面及下底面;第一旋转结构12使高压气体沿其运动时,形成连续且具有二级不同旋转直径的旋转气流流向,其以盘本体11上底面的圆心为中心,环设于盘本体11上底面;第二旋转结构13同样使高压气体沿其运动时,形成连续且具有二级不同旋转直径的旋转气流流向,其以盘本体11下底面的圆心为中心,环设于盘本体11下底面;气流槽14平行于盘本体11的中心轴线设于盘本体11周侧面,其两端分别连通第一旋转结构12及第二旋转结构13;进气盖3上的进气口31连通第一旋转结构12;出气盖4上出气口41连通第二旋转结构13。
进一步而言,第一旋转结构12包括:第一气流柱121、第一旋转气路122、第二气流柱123及第二旋转气路124;第一旋转气路122设于第二旋转气路124内侧,高压气体在第一旋转气路122中以上底面圆心为中心旋转运动时,运动直径小于高压气体在第二旋转气路124中以上底面圆心为中心旋转运动时的运动直径;第一旋转气路122具有第一气流入口1221及第一气流出口1222,第一气流入口1221连通进气盖3上的进气口31;第一气流柱121设于第一气流入口1221与第一气流出口1222间;第二旋转气路124具有第二气流入口1241及第二气流出口1242,第二气流入口1241连通第一气流出口1222,第二气流出口1242连通气流槽14;第二气流柱123沿气流槽14靠近第二气流入口1241的一侧设置,并延伸至盘本体11的下底面,其一端位于第二气流入口1241与第二气流出口1242之间。
更进一步而言,第二旋转结构13包括:第三旋转气路131、第三气流柱132及第四旋转气路133;第四旋转气路133设于第三旋转气路131内侧,高压气体在第四旋转气路133中以下底面圆心为中心旋转运动时,运动直径小于高压气体在第三旋转气路131中以下底面圆心为中心旋转运动时的运动直径;第三旋转气路131具有第三气流入口1311及第三气流出口1312,第三气流入口1311连通气流槽14;第二气流柱123的另一端位于第三气流入口1311及第三气流出口1312之间;第四旋转气路133具有第四气流入口1331及第四气流出口1332,第四气流入口1331连通第三气流出口1312,第四气流出口1332连通出气盖4上的出气口41;第三气流柱132设于第四气流入口1331与第四气流出口1332之间。
另外,二级减压阀还包括:减压通孔15及一弹性减压件16;减压通孔15沿盘本体11的中心轴线设置,其两端分别与进气口31及出气口41连通;弹性减压件16轴向设于减压通孔15中。具体例中,弹性减压件16包括:一圆盘状的卡接部161及一圆柱形弹簧162;卡接部161的直径大于弹簧162的直径;卡接部161设于减压通孔15靠近第一旋转结构12的一端。其中,第一旋转结构12的第一气流入口1221通过第一气流通槽5与减压通孔15的顶部连通,高压气体从进气盖3上的进气口31通入,先进入减压通孔15的顶部,减压通孔15顶部处的气体压力最大,随后,高压气体通过第一气流通槽5流进第一气流入口1221,后沿着第一旋转结构12旋转运动。第二旋转结构13的第四气流出口1332通过第二气流通槽6与减压通孔15的底部连通,高压气体经第一旋转结构12及第二旋转结构13减压后,经过第二气流通槽6流进减压通孔15的底部,减压通孔15底部处的气体压力最小,随后,减压后的气体从减压通孔15底部经出气盖4上的出气口41流出。
本实施例中,二级减压阀运作方式如下:
进气盖3上的进气口31连接外部高压气体输入装置,出气盖4上的出气口41连接外部低压气体使用装置。高压气体从进气口31进入二级减压阀内部,由于高压气体的高压作用,产生的压力将弹性减压件16紧紧压入减压通孔15中,使减压通孔15处于紧密闭合状态,高压气体从减压通孔15顶部中心位置,依次经第一气流通槽5及第一气流入口1221进入第一旋转结构12,并沿着第一旋转气路122顺时针流动,从第一气流出口1222进入第二旋转气路124的第二气流入口1241,再沿着第二旋转气路124逆时针旋转至第二气流出口1242,通过气流槽14,运动至第二旋转结构13。高压气体经第一旋转结构12初步减压后,进入第二旋转结构13进一步减压至所需要的压力。初步减压后的高压气体经气流槽14进入第三旋转气路131的第三气流入口1311,后沿着第三旋转气路131顺时针旋转,从第三气流出口1312进入第四旋转气路133的第四气流入口1331,再沿着第四旋转气路133顺时针旋转运动,从第四气流出口1332流经第二气流通槽6,进入减压通孔15底部,,减压后的气体从减压通孔15底部经出气盖4上的出气口41流出。气体在第一旋转结构12及第二旋转结构13中的气流走向请参考图2及3中箭头所示方向。高压气体从第一气流通槽5进入第一气流入口1221、从第一气流出口1222进入第二气流入口1241、从第二气流出口1242进入气流槽14、从气流槽14进入第三气流入口1311、从第三气流出口1312进入第四气流入口1331及从第四气流出口1332进入第二气流通槽6,共经过旋转路径上的六个拐角,使气体势能不断降低,达到减压目的。
当从进气盖3上的进气口31通入的高压气体压力小于弹性减压件16的弹力时,弹性减压件16处于松弛状态,减压通孔15导通,高压气体中的其中一部分经第一旋转结构12及第二旋转结构13减压,另一部分则直接从减压通孔15的顶部流入减压通孔15的底部,并从减压通孔15的底部经出气盖4上的出气口41流出。减压通孔15及弹性减压件16有助于进一步调节气流走向。
上述实施方式中,二级减压盘1及二级减压阀不仅结构简单,使用零部件较少,而且,在减压盘盘本体11的上底面及下底面设置第一旋转结构12及第二旋转结构13,高压气体进入减压阀后,气流流向为旋转式流向,在旋转过程中,高压气体势能不断减小,达到减压目的,减压效果明显,速度较快,其中,通入的高压气体气压越高,减压效果越明显,减压的比例越大。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二级减压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盘本体(11),具有上底面、周侧面及下底面;
第一旋转结构(12),以所述盘本体(11)上底面的圆心为中心,环设于盘本体(11)上底面;
第二旋转结构(13),以所述盘本体(11)下底面的圆心为中心,环设于盘本体(11)下底面;
以及,气流槽(14),平行于所述盘本体(11)的中心轴线设于所述盘本体(11)周侧面,其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旋转结构(12)及所述第二旋转结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级减压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转结构(12)包括:第一气流柱(121)、第一旋转气路(122)、第二气流柱(123)及第二旋转气路(124);
所述第一旋转气路(122)设于所述第二旋转气路(124)内侧;
所述第一旋转气路(122)具有第一气流入口(1221)及第一气流出口(1222);
所述第一气流柱(121)设于所述第一气流入口(1221)与第一气流出口(1222)间;
所述第二旋转气路(124)具有第二气流入口(1241)及第二气流出口(1242),所述第二气流入口(1241)连通所述第一气流出口(1222),所述第二气流出口(1242)连通所述气流槽(14);
所述第二气流柱(123)沿所述气流槽(14)靠近所述第二气流入口(1241)的一侧设置,并延伸至所述盘本体(11)的下底面,其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气流入口(1241)与第二气流出口(1242)之间。
3.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级减压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旋转结构(13)包括:第三旋转气路(131)、第三气流柱(132)及第四旋转气路(133);
所述第四旋转气路(133)设于所述第三旋转气路(131)内侧;
所述第三旋转气路(131)具有第三气流入口(1311)及第三气流出口(1312),所述第三气流入口(1311)连通所述气流槽(14);
所述第二气流柱(12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三气流入口(1311)及第三气流出口(1312)之间;
所述第四旋转气路(133)具有第四气流入口(1331)及第四气流出口(1332),所述第四气流入口(1331)连通所述第三气流出口(1312);
所述第三气流柱(132)设于所述第四气流入口(1331)与第四气流出口(133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二级减压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级减压盘(1)还包括:一减压通孔(15)及一弹性减压件(16);
所述减压通孔(15)沿所述盘本体(11)的中心轴线设置;
所述弹性减压件(16)轴向设于所述减压通孔(15)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级减压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减压件(16)包括:一圆盘状的卡接部(161)及一圆柱形弹簧(162);
所述卡接部(161)的直径大于所述弹簧(162)的直径;
所述卡接部(161)设于所述减压通孔(15)靠近所述第一旋转结构(12)的一端。
6.一种二级减压阀,包括:
壳桶(2);
设于所述壳桶(2)顶部的进气盖(3),其上设有进气口(31);
及,设于所述壳桶(2)底部的出气盖(4),所述出气盖(4)上设有出气口(41);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壳桶(2)内部的二级减压盘(1);
所述二级减压盘(1)包括:
盘本体(11),具有上底面、周侧面及下底面;
第一旋转结构(12),以所述盘本体(11)上底面的圆心为中心,环设于盘本体(11)上底面;
第二旋转结构(13),以所述盘本体(11)下底面的圆心为中心,环设于盘本体(11)下底面;
以及,气流槽(14),平行于所述盘本体(11)的中心轴线设于所述盘本体(11)周侧面,其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旋转结构(12)及所述第二旋转结构(13);
其中,所述进气口(31)连通所述第一旋转结构(12);所述出气口(41)连通所述第二旋转结构(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二级减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旋转结构(12)包括:第一气流柱(121)、第一旋转气路(122)、第二气流柱(123)及第二旋转气路(124);
所述第一旋转气路(122)设于所述第二旋转气路(124)内侧;
所述第一旋转气路(122)具有第一气流入口(1221)及第一气流出口(1222),所述第一气流入口(1221)连通所述进气口(31);
所述第一气流柱(121)设于所述第一气流入口(1221)与第一气流出口(1222)间;
所述第二旋转气路(124)具有第二气流入口(1241)及第二气流出口(1242),所述第二气流入口(1241)连通所述第一气流出口(1222),所述第二气流出口(1242)连通所述气流槽(14);
所述第二气流柱(123)沿所述气流槽(14)靠近所述第二气流入口(1241)的一侧设置,并延伸至所述盘本体(11)的下底面,其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气流入口(1241)与第二气流出口(124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二级减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旋转结构(13)包括:第三旋转气路(131)、第三气流柱(132)及第四旋转气路(133);
所述第四旋转气路(133)设于所述第三旋转气路(131)内侧;
所述第三旋转气路(131)具有第三气流入口(1311)及第三气流出口(1312),所述第三气流入口(1311)连通所述气流槽(14);
所述第二气流柱(12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三气流入口(1311)及第三气流出口(1312)之间;
所述第四旋转气路(133)具有第四气流入口(1331)及第四气流出口(1332),所述第四气流入口(1331)连通所述第三气流出口(1312),所述第四气流出口(1332)连通所述出气口(41);
所述第三气流柱(132)设于所述第四气流入口(1331)与第四气流出口(1332)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二级减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二级减压盘(1)还包括:减压通孔(15)及一弹性减压件(16);
所述减压通孔(15)沿所述盘本体(11)的中心轴线设置,其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口(31)及出气口(41)连通;
所述弹性减压件(16)轴向设于所述减压通孔(15)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级减压阀,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减压件(16)包括:一圆盘状的卡接部(161)及一圆柱形弹簧(162);
所述卡接部(161)的直径大于所述弹簧(162)的直径;
所述卡接部(161)设于所述减压通孔(15)靠近所述第一旋转结构(12)的一端。
CN201611161439.8A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二级减压盘及减压阀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23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61439.8A CN108223901B (zh)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二级减压盘及减压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61439.8A CN108223901B (zh)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二级减压盘及减压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23901A true CN108223901A (zh) 2018-06-29
CN108223901B CN108223901B (zh) 2019-09-24

Family

ID=626514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6143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223901B (zh) 2016-12-15 2016-12-15 一种二级减压盘及减压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223901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02879B2 (en) 2014-07-31 2020-07-07 Sata Gmbh & Co. Kg Spray gun manufacturing method, spray gun, spray gun body and cover
US10835911B2 (en) 2016-08-19 2020-11-17 Sata Gmbh & Co. Kg Trigger for a spray gun and spray gun having same
US11141747B2 (en) 2015-05-22 2021-10-12 Sata Gmbh & Co. Kg Nozzle arrangement for a spray gun
US11801521B2 (en) 2018-08-01 2023-10-31 Sata Gmbh & Co. Kg Main body for a spray gun, spray guns, spray gun set,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ain body for a spray gun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a spray gun
US11826771B2 (en) 2018-08-01 2023-11-28 Sata Gmbh & Co. Kg Set of nozzles for a spray gun, spray gun system, method for embodying a nozzle module, method for selecting a nozzle module from a set of nozzles for a paint job, selection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11865558B2 (en) 2018-08-01 2024-01-09 Sata Gmbh & Co. Kg Nozzle for a spray gun, nozzle set for a spray gun, spray gun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a nozzle for a spray gun
US12097519B2 (en) 2020-09-11 2024-09-24 Sata Gmbh & Co. Kg Sealing element for sealing a transition between a spray gun body and an attachment of a spray gun, attachment, in particular a paint nozzle arrangement for a spray gun and a spray gun, in particular a paint spray gun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27605A1 (en) * 1995-02-14 1996-08-21 Control Components Inc. Fluid flow control device
TW510253U (en) * 2001-11-23 2002-11-11 Kuan Chang Co Ltd Head structure for spray gun with exchangeable nozzle
US20030188787A1 (en) * 2000-05-04 2003-10-09 Steinke Joseph H Fluid flow control device
CN1779309A (zh) * 2004-11-19 2006-05-31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减压装置及其减压盘片
TWM291326U (en) * 2005-10-26 2006-06-01 Chia Chung Prec Ind Co Ltd Improved nozzle structure of airbrush
CN100386551C (zh) * 2001-08-16 2008-05-07 费希尔控制国际公司 流体压力降低装置
KR101238501B1 (ko) * 2012-07-26 2013-03-18 메쪼 발스톤 주식회사 컨트롤 밸브용 소음 저감 장치
CN103386380A (zh) * 2012-05-11 2013-11-13 昶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喷洗枪的调压结构
CN204140986U (zh) * 2014-10-15 2015-02-04 武汉希尔阀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差垂直逐级减压调节阀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27605A1 (en) * 1995-02-14 1996-08-21 Control Components Inc. Fluid flow control device
US20030188787A1 (en) * 2000-05-04 2003-10-09 Steinke Joseph H Fluid flow control device
CN100386551C (zh) * 2001-08-16 2008-05-07 费希尔控制国际公司 流体压力降低装置
TW510253U (en) * 2001-11-23 2002-11-11 Kuan Chang Co Ltd Head structure for spray gun with exchangeable nozzle
CN1779309A (zh) * 2004-11-19 2006-05-31 财团法人金属工业研究发展中心 减压装置及其减压盘片
TWM291326U (en) * 2005-10-26 2006-06-01 Chia Chung Prec Ind Co Ltd Improved nozzle structure of airbrush
CN103386380A (zh) * 2012-05-11 2013-11-13 昶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喷洗枪的调压结构
KR101238501B1 (ko) * 2012-07-26 2013-03-18 메쪼 발스톤 주식회사 컨트롤 밸브용 소음 저감 장치
CN204140986U (zh) * 2014-10-15 2015-02-04 武汉希尔阀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压差垂直逐级减压调节阀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02879B2 (en) 2014-07-31 2020-07-07 Sata Gmbh & Co. Kg Spray gun manufacturing method, spray gun, spray gun body and cover
US11141747B2 (en) 2015-05-22 2021-10-12 Sata Gmbh & Co. Kg Nozzle arrangement for a spray gun
US10835911B2 (en) 2016-08-19 2020-11-17 Sata Gmbh & Co. Kg Trigger for a spray gun and spray gun having same
US11801521B2 (en) 2018-08-01 2023-10-31 Sata Gmbh & Co. Kg Main body for a spray gun, spray guns, spray gun set, method for producing a main body for a spray gun and method for converting a spray gun
US11826771B2 (en) 2018-08-01 2023-11-28 Sata Gmbh & Co. Kg Set of nozzles for a spray gun, spray gun system, method for embodying a nozzle module, method for selecting a nozzle module from a set of nozzles for a paint job, selection syste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11865558B2 (en) 2018-08-01 2024-01-09 Sata Gmbh & Co. Kg Nozzle for a spray gun, nozzle set for a spray gun, spray gun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a nozzle for a spray gun
US12097519B2 (en) 2020-09-11 2024-09-24 Sata Gmbh & Co. Kg Sealing element for sealing a transition between a spray gun body and an attachment of a spray gun, attachment, in particular a paint nozzle arrangement for a spray gun and a spray gun, in particular a paint spray gu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223901B (zh) 2019-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23901B (zh) 一种二级减压盘及减压阀
CN101184942B (zh) 阀门总成
TW201329373A (zh) 實質氣密式中斷流動路徑之閥
CN106594340A (zh) 电子膨胀阀
CN110529641A (zh) 流量可调式减压阀
JPWO2019209828A5 (zh)
CN108266377B (zh) 涡旋压缩机
WO2020098681A1 (zh) 蝶阀
CN108700223B (zh) 以两件式阀盘关闭流路的真空阀
CN203035991U (zh) 用于燃气烤炉的燃气阀
JP2007170666A (ja) 振り子とスライドゲート真空バルブ
CN114396497B (zh) 一种具有恒定流量输出的被动微阀及其方法
TWI698950B (zh) 非接觸式吸盤
JP5976598B2 (ja) ポンプモジュール並びに容積形ポンプ
CN209195702U (zh) 涡旋压缩机
CN101837582B (zh) 一种新型转速调节机构
CN203516893U (zh) 定压全封闭式减压阀
US5161571A (en) Check valve
CN206738631U (zh) 一种多通道换向进样阀
CN112324961B (zh) 一种具有回座调节功能的安全阀
JP2008121875A (ja) 真空破壊弁
CN204300411U (zh) 一种新型主动密封式球阀
CN104100486A (zh) 一种轴向柱塞式电机泵
JP2008008309A (ja) 一方向バルブ及びドアチェック装置
CN105318040A (zh) 一种多气库制冷机回转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2

Address after: No.482 houzixiang, Gaoping Town, Huaxian County, Anyang City, He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enan Zhongping protective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16127 Yongning group, Sai Tian Village Committee, Shiwan Town, Boluo County, Hui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Li Zhuanqu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