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72430B - 一种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72430B CN108172430B CN201810124935.9A CN201810124935A CN108172430B CN 108172430 B CN108172430 B CN 108172430B CN 201810124935 A CN201810124935 A CN 201810124935A CN 108172430 B CN108172430 B CN 10817243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veying
- station
- assembly
- transfer
- be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1/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ic swi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两个以上的用于组装隔离开关的组装工位,各个组装工位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并排布置,所述输送带包括对应各个组装工位的中转输送段,所述中转输送带可周向转动以能够将中转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从朝向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转向至朝向对应的组装工位的方向、且能够将中转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从朝向对应的组装工位的方向转向至朝向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实现隔离开关的自动化装配,装配过程能准确,快速,平稳,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全程利用机械手实现自动组装的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
背景技术
在电力输变设备中,隔离开关是实现分合、转换线路和保证停电检修安全的重要设备,隔离开关主要有导电、绝缘、支撑、传动四个部分,每部分都由基础的零部件组成。从结构上看隔离开关有四部分,分别是底座、绝缘子支柱、触头座、闸刀,其中底座为起到固定支撑作用的钣金折弯件;绝缘子支柱位于底座上部并竖立在底座两端,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底座上,起到支撑和绝缘作用;触头、触座通过螺栓固定到绝缘子支柱顶部,用于分别连接进线和出线,闸刀则是横跨两个绝缘子支柱,用螺栓固定在触座上,中部连接拉杆绝缘子,端部接触触头;工作时通过转动底架上的转轴,带动拉杆绝缘子,进而拖动闸刀,实现线路的闭合和开断。虽然隔离开关设备及其他相关设备适合于大批量的专业化生产装配,但是目前我国主要还是采用人工装配的方式,这种方式长期存在效率低下,安装精度低等缺陷,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人工上料、装配、堆垛、测试,而且各个工序之间不能完美配合,从而导致生产效率过低、浪费人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隔离开关在人工装配时生产效率过低、浪费人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的技术方案是:
技术方案1:一种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两个以上的用于组装隔离开关的组装工位,各个组装工位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并排布置,所述输送带包括对应各个组装工位的中转输送段,所述中转输送段可周向转动以能够将中转输送段的输送方向从朝向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转向至朝向对应的组装工位的方向、且能够将中转输送段的输送方向从朝向对应的组装工位的方向转向至朝向输送带的输送方向。
技术方案2:相邻的两个组装工位间隔布置,所述输送带还包括连接在相邻的两段中转输送段之间的主输送段。
技术方案3:所述组装线还包括用于将基础安装台从中转输送段输送至各个组装工位或将基础安装台从组装工位输送至对应的中转输送段上的转接带。
技术方案4: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为直线方向,所述转接带的输送方向垂直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
技术方案5:所述中转输送段配置有用于在基础安装台输送至该中转输送段上时可驱动中转输送段向上或向下移动的液压升降台,还配置有用于驱动中转输送段周向转动的旋转电机。
技术方案6:所述中转输送段的输送面高度低于各个组装工位的组装面高度。
技术方案7:所述组装线包括用于装配底座的第一组装工位、用于装配绝缘子支柱和触头座的第二组装工位、用于装配闸刀和拉杆绝缘子的第三组装工位以及用于铆接拐臂和铭牌的第四组装工位,第一组装工位、第二组装工位、第三组装工位和第四组装工位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顺次布置。
技术方案8:所述组装线还包括用于对隔离开关进行出厂检验的检验工位。
技术方案9:所述输送带的一侧设有用于存放检验不合格的隔离开关的不合格存放工位。
技术方案10:所述不合格存放工位和所述检验工位分设在输送带的相对两侧。
技术方案11:所述不合格存放工位和所述检验工位分设在同一个中转输送段的相对两侧。
技术方案12:所述输送带的输出端处连接有用于将装配完成的隔离开关进行封装处理的封装工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涉及的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通过在输送带的旁侧设置两个以上组装工位,通过各个组装工位对隔离开关进行组装,进而能够实现隔离开关的自动化装配,装配过程能准确,快速,平稳,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各个组装工位对应的中转输送段的设置能够在组装过程中将基础安装台移动到工位上进行装配,可以使整体的输送带的输送长度变短,减小该组装线的整体占地长度,进一步的,能够使各个工位的机械手的操作行程变小,更有利于控制,整体布局比较紧凑,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的实施例1的原理图;
图2为图1中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的左侧侧视视图;
图4为图2中的中转输送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中转输送段处于提升换向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组装工位;2-第二组装工位;3-第三组装工位;4-第四组装工位;5-检验工位;6-不合格存放工位;7-封装工位;8-输送带;9-转接带;10-组装工位;81-主输送段;82-中转输送段;83-基础安装台;821-驱动电机;822-液压升降台;823-旋转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的实施例1,如图1至图5所示,该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包括输送带8和设置在输送带8的一侧多个组装工位10,各个组装工位10沿输送带8的输送方向顺次布置,且各个组装工位10上均配置有对应的装配机械手,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带8为直线式输送,定义其输送方向为前后方向,则上述的各个组装工位10均设置在输送带8的左侧,这样设置能够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美观,而且方便元器件的输送和上下料。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输送带8也可以设置为环形输送或者是L形输送方式,其具体的输送方向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占地需要任意设计。上述的输送带8设置有基础安装台83,基础安装台83作为开关组装运转的载体,隔离开关的各个元器件均在基础安装台83上完成组装。
组装线还包括设置在各个组装工位10与输送带8之间的转接带9,能够在组装过程中将基础安装台移动到工位上进行装配,可以使整体的输送带8的输送长度变短,减小该组装线的整体占地长度,进一步的,转接带9的设置能够使各个工位的机械手的操作行程变小,更有利于控制,整体布局比较紧凑,结构简单。转接带9的输送方向与输送带8的输送方向垂直,这样设置能够更加方便装配体的转接输送。
对于输送带8来说,输送带8包括与上述的各个转接带9对应的中转输送段82,还包括连接相邻的两段中转输送段82的主输送段81,并通过主输送段81来保证输送带8的输送方向,通过中转输送段82实现基础安装台83的输送和转接过渡。具体的为在基础安装台83从主输送段81输送至中转输送段上后,中转输送段8受驱动可周向转动,并且与转接带9对接,这样就可以在输送过程中基础安装台83输送至转接带9上,进而输送至对应的组装工位10处进行组装工作,在组装完成后,转接带9和中转输送段82均反向输送,这时能够将基础安装台83从对应组装工位10中输送至中转输送段82上,通过中转输送段82的再次周向转动,从而能够将基础安装台83继续向下一个组装工位10处输送。这样的转接输送的形式能够使得整体组装线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能够保证装配机械手的位置与对应的元器件的存放处间隔较近,减少装配机械手的装配行程,使得装配更加方便,装配效率更高。
其中,对于中转输送段82来说,中转输送段82上设有用于驱动中转输送段82朝向输送方向运动的驱动电机821,同时,在中转输送段82的下端配置有用于驱动中转输送段82周向转动的驱动结构,该驱动结构为支撑设置在中转输送段82下端的液压升降台822,同时还包括用于驱动液压升降台822转动的旋转电机823。在工作过程中,当基础安装台位于对应的中转输送段82上时,通过液压升降台822控制中转输送段82向上提升,然后通过旋转电机823带动液压升降台822和中转输送段82同步转动,实现中转输送段的提升换向,避免中转输送段82在转动时与主输送段81之间相互干涉。
对于组装工位10来说,在本实施例中,该组装线包括在从输送带8的输入端向输出端方向顺次间隔布置的第一组装工位1、第二组装工位2、第三组装工位3和第四组装工位4,其中,第一组装工位1用于搬运、安装、固定底座;第二组装工位2用于装配绝缘子支柱,将绝缘子支柱稳定固定在底座上, 同时保证绝缘子支柱之间的相距,然后再安装触头触座,保证安装水平牢靠;第三组装工位3用于装配闸刀和拉杆绝缘子,需要保证安装后的开关可以正常开合,并且需要用塞尺检测闸刀和触头触座之间的间距,保证组装精度和质量;第四组装工位4用于铆接拐臂和铭牌,铆接过程中保证牢靠稳固。上述的第一组装工位1、第二组装工位2、第三组装工位3、第四组装工位4分别沿输送带8的输送方向顺次布置,能够实现组装过程的有序性,而且组装效率高,分工明确。
在隔离开关组装完成后,考虑到作为开关需要进行出厂检验,因此在隔离开关从第四组装工位4输送出来后,输送带8的一侧还设置有检验工位5,通过检验设备进行整个开关的出厂检验,包括额定电流和4S短时耐受电流等技术参数。
而在输送带8的与检验工位5的设置侧相背的一侧设置有不合格存放工位6,这样设置能够使得产品参数检验不合格的隔离开关从输送带8上直接输送至不合格存放工位6,与合格产品分开单独存放,实现产品分类的同时,有利于下一步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理。
在输送带8的输出端还设置有用于将合格产品封装的封装工位7,需要保证产品稳固在木箱上,并且套上防潮袋,放干燥剂等,这样就能够完成整个隔离开关的组装封装,整个生产流水线完成。此外,该组装线在控制上可以设计多种组合方式,可以为自动单周期生产,自动循环生产,单环节流动生产等控制方式,可以满足多样化需求。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需要设计生产过程,如可在输送带上放置多个基础安装台,由于各步骤安装过程需要一定时长,通过多个基础安装台不同步骤同时组装,通过交错传送,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
本发明的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可不设置主输送段,直接将相邻的两段中转输送段82对接实现主输送段的功能。
本发明的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的实施例3: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各个组装工位10可以选择在输送带8的两侧的任意一侧布置。
在其他实施例中,装配绝缘子支柱和装配触头座,以及装配闸刀和装配拉杆绝缘子的装配均可以分成两个工位进行单独装配;不合格存放工位6可以设置在输送带8的与检验工位5同侧的位置;不合格存放工位和检验工位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的中转输送段的对应侧。
Claims (9)
1.一种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的两侧中的至少一侧设有两个以上的用于组装隔离开关的组装工位,各个组装工位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并排布置,所述输送带包括对应各个组装工位的中转输送段,所述中转输送段可周向转动以能够将中转输送段的输送方向从朝向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转向至朝向对应的组装工位的方向、且能够将中转输送段的输送方向从朝向对应的组装工位的方向转向至朝向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所述组装线还包括用于将基础安装台从中转输送段输送至各个组装工位或将基础安装台从组装工位输送至对应的中转输送段上的转接带;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为直线方向,所述转接带的输送方向垂直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所述中转输送段配置有用于在基础安装台输送至该中转输送段上时可驱动中转输送段向上或向下移动的液压升降台,还配置有用于驱动中转输送段周向转动的旋转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组装工位间隔布置,所述输送带还包括连接在相邻的两段中转输送段之间的主输送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转输送段的输送面高度低于各个组装工位的组装面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线包括用于装配底座的第一组装工位、用于装配绝缘子支柱和触头座的第二组装工位、用于装配闸刀和拉杆绝缘子的第三组装工位以及用于铆接拐臂和铭牌的第四组装工位,第一组装工位、第二组装工位、第三组装工位和第四组装工位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顺次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线还包括用于对隔离开关进行出厂检验的检验工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的一侧设有用于存放检验不合格的隔离开关的不合格存放工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合格存放工位和所述检验工位分设在输送带的相对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合格存放工位和所述检验工位分设在同一个中转输送段的相对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的输出端处连接有用于将装配完成的隔离开关进行封装处理的封装工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24935.9A CN108172430B (zh) | 2018-02-07 | 2018-02-07 | 一种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24935.9A CN108172430B (zh) | 2018-02-07 | 2018-02-07 | 一种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72430A CN108172430A (zh) | 2018-06-15 |
CN108172430B true CN108172430B (zh) | 2023-11-21 |
Family
ID=625131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24935.9A Active CN108172430B (zh) | 2018-02-07 | 2018-02-07 | 一种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172430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06018A (zh) * | 2019-05-31 | 2020-09-01 | 骆驼集团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流水线塑料注塑生产线 |
CN110600305B (zh) * | 2019-09-16 | 2024-06-25 | 长高电新科技股份公司 | 一种高压隔离开关总装流水线 |
CN115383692A (zh) * | 2022-09-26 | 2022-11-25 | 浙江大学 | 一种柔性接头类零件工作站及其装夹工作台 |
CN118162901B (zh) * | 2024-05-15 | 2024-08-20 | 安徽非耀真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真空泵装配平台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29103B1 (en) * | 1995-08-23 | 2001-05-0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Electronic component with built-in push switch driven by rotary and pushing operation of an operating knob |
JP2004277017A (ja) * | 2003-03-12 | 2004-10-07 | Yukichi Tamura | 機械式搬送装置 |
CN101409162A (zh) * | 2008-04-30 | 2009-04-15 | 高艳 | 按键组装设备 |
CN101777448A (zh) * | 2009-12-31 | 2010-07-14 | 惠州市利元亨精密自动化有限公司 | 轻触开关自动组装机 |
CN103047300A (zh) * | 2012-12-05 | 2013-04-17 | 宁波江宸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轴承全自动装配机 |
CN203621877U (zh) * | 2013-12-20 | 2014-06-04 | 曲春刚 | 一种调节器组装机 |
DE102014204750A1 (de) * | 2014-03-14 | 2015-09-17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Rotorwellenmodul für eine Rotorwelle eines Kompaktleistungsschalters, Rotorwelle für einen Kompaktleistungsschalter, Kompaktleistungsschalter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Rotorwellenmoduls für eine Rotorwelle eines Kompaktleistungsschalters |
CN106001961A (zh) * | 2016-06-17 | 2016-10-12 | 雄华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 一条组装上滑轨的生产流水线 |
CN106334904A (zh) * | 2016-08-31 | 2017-01-18 |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充气柜生产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充气柜生产线 |
CN106504924A (zh) * | 2016-10-27 | 2017-03-15 | 中国民航大学 | 一种铁路隔离开关的自动化装配生产线 |
CN106847586A (zh) * | 2017-03-31 | 2017-06-13 | 东莞市益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双弹片微动开关自动组装机 |
CN107507719A (zh) * | 2017-07-28 | 2017-12-22 | 江苏省如高高压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隔离开关生产系统 |
CN107553085A (zh) * | 2017-08-22 | 2018-01-09 | 东莞市蓉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接口的自动组装机 |
CN206877876U (zh) * | 2017-07-11 | 2018-01-12 | 东莞市益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弹片式防水开关自动组装机 |
CN208256522U (zh) * | 2018-02-07 | 2018-12-18 |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 |
-
2018
- 2018-02-07 CN CN201810124935.9A patent/CN10817243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229103B1 (en) * | 1995-08-23 | 2001-05-0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Electronic component with built-in push switch driven by rotary and pushing operation of an operating knob |
JP2004277017A (ja) * | 2003-03-12 | 2004-10-07 | Yukichi Tamura | 機械式搬送装置 |
CN101409162A (zh) * | 2008-04-30 | 2009-04-15 | 高艳 | 按键组装设备 |
CN101777448A (zh) * | 2009-12-31 | 2010-07-14 | 惠州市利元亨精密自动化有限公司 | 轻触开关自动组装机 |
CN103047300A (zh) * | 2012-12-05 | 2013-04-17 | 宁波江宸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轴承全自动装配机 |
CN203621877U (zh) * | 2013-12-20 | 2014-06-04 | 曲春刚 | 一种调节器组装机 |
DE102014204750A1 (de) * | 2014-03-14 | 2015-09-17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Rotorwellenmodul für eine Rotorwelle eines Kompaktleistungsschalters, Rotorwelle für einen Kompaktleistungsschalter, Kompaktleistungsschalter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Rotorwellenmoduls für eine Rotorwelle eines Kompaktleistungsschalters |
CN106001961A (zh) * | 2016-06-17 | 2016-10-12 | 雄华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 一条组装上滑轨的生产流水线 |
CN106334904A (zh) * | 2016-08-31 | 2017-01-18 |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充气柜生产方法及实施该方法的充气柜生产线 |
CN106504924A (zh) * | 2016-10-27 | 2017-03-15 | 中国民航大学 | 一种铁路隔离开关的自动化装配生产线 |
CN106847586A (zh) * | 2017-03-31 | 2017-06-13 | 东莞市益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双弹片微动开关自动组装机 |
CN206877876U (zh) * | 2017-07-11 | 2018-01-12 | 东莞市益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弹片式防水开关自动组装机 |
CN107507719A (zh) * | 2017-07-28 | 2017-12-22 | 江苏省如高高压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隔离开关生产系统 |
CN107553085A (zh) * | 2017-08-22 | 2018-01-09 | 东莞市蓉工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接口的自动组装机 |
CN208256522U (zh) * | 2018-02-07 | 2018-12-18 |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72430A (zh) | 2018-06-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72430B (zh) | 一种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 | |
CN208256522U (zh) | 隔离开关自动化组装线 | |
CN202668050U (zh) | 手机自动装配生产线 | |
CN109250475A (zh) | 自动化给料机器人 | |
CN107984216A (zh) | 多品种低压开关设备混线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线及作业方法 | |
CN208466535U (zh) | 锂离子电池开路电压测试设备 | |
CN113437346B (zh) | 一种电芯叠片生产线及叠片方法 | |
CN209947734U (zh) | 一种三工位隔离开关的触头系统 | |
CN112086281B (zh) | 一种变压器铁芯上铁轭自动插铁装置及插铁方法 | |
CN216864234U (zh) | 工件淬火的电源与切换开关 | |
CN204668204U (zh) | 一种真空断路器的固封极柱的装配机构 | |
CN202594313U (zh) | 电机生产线电枢部件专用输送机 | |
CN112216501B (zh) | 一种变压器铁心剪切生产线在线自动叠片装置和方法 | |
CN213959014U (zh) | 一种叠片机 | |
CN210756315U (zh) | 转盘式开关组装机 | |
CN109830735A (zh) | 一种锂电池电芯配组设备 | |
CN111029955B (zh) | 一种10kv柱上变台 | |
CN210335008U (zh) | 一种智能化柔性组装线 | |
CN110775635B (zh) | 一种玻璃上下输送线用的承接台 | |
CN219697084U (zh) | 小型变压器对接平台 | |
CN109530887A (zh) | 一种具有焊丝监控功能的焊接机器人 | |
CN204464185U (zh) | 一种真空断路器机箱的自动上线装置 | |
CN208345147U (zh) | 一种应用于继电器生产线的水平搬送机构 | |
CN216576155U (zh) | 油箱焊接生产线 | |
CN208001065U (zh) | 一种用于在光伏接线盒内放置压线端子的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