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170199A - 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70199A
CN108170199A CN201710844185.8A CN201710844185A CN108170199A CN 108170199 A CN108170199 A CN 108170199A CN 201710844185 A CN201710844185 A CN 201710844185A CN 108170199 A CN108170199 A CN 1081701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otovoltaic module
current
maximum power
power point
u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4418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光清
白建波
陈健豪
夏旭
曹飞
刘演华
王喜炜
丁洁
李华锋
张超
田胜
盛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hai University HHU
Original Assignee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hai University HHU filed Critical Hohai University HHU
Priority to CN20171084418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701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70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701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FSYSTEMS FOR REGULAT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VARIABLES
    • G05F1/00Automatic systems in which deviations of an electric quantity from one or more predetermined values are detected at the output of the system and fed back to a device within the system to restore the detected quantity to its predetermined value or values, i.e. retroactive systems
    • G05F1/66Regulating electric power
    • G05F1/67Regulating electric power to the maximum power available from a generator, e.g. from solar cel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6Power conversion systems, e.g.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ontrol Of Electrical Vari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建立光伏组件五参数模型;(2)、利用辐照仪和温度计测量光伏组件的实际运行条件下的辐照度和温度;(3)、利用五参数模型以及Lambert函数求解光伏组件实际辐照度以及温度下的最大功率点电压值;(4)、通过所求最大功率点电压值带入到DC/DC转换器实现光伏组件最大功率点的追踪。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实现方式较为简单,且可以准确追踪到最大功率点的位置,实现最大功率点追踪。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属于光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通常光伏电站运行时,都需要追踪光伏组件的最大功率点,要求光伏电站在最大功率点处运行,实现光伏电站的最大效率。光伏组件的I-V输出特性曲线是随着外界辐照度以及温度发生变化的,当外界辐照度以及温度发生变化时,最大功率点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此时光伏系统就需要追踪最大功率点的位置,实现效率最大化。
目前MPPT控制方法有恒压控制法,扰动观测法以及电导增量法。但是恒压控制法的效率较低,当辐照度、温度发生变化,很难追踪到最大功率点;扰动观测法是通过采集电压、电流等参数通过算法一步步逼近最大功率点,但是此方法在辐照度发生突变时容易系统失效且容易发生最大功率点左右扰动;电导增量法控制难度较大,实现起来较为困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
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光伏组件五参数模型;
建立光伏组件五参数模型的步骤如下:
(a)、根据单晶硅光伏组件的等效电路图,如图2所示,建立光伏组件输出特性模型;
(b)、基于该模型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得到光伏组件电流特性方程,如等式(1)所示:
其中,Iph为光生电流,ID为二极管通过电流,Ish为流过并联电阻电流,I0为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Rs为串联电阻,Rsh为并联电阻,a为曲线拟合因子,V为光伏组件输出电压,I为光伏组件输出电流;
(c)、根据光伏组件铭牌上提供的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参数值,获取电流方程所需的五个参数,具体算法如下:
首先建立光伏组件四参数模型及不考虑并联电阻Rsh
Iph,4=Isc (2)
其中公式(2)~(5)中下标4表示是在四参数模型中求得的参数值,根据光伏组件铭牌上在标准条件下的Isc,s,Uoc,s,Imp,s,Ump,s求出四个参数的值;
(d)、根据光伏组件I-V分区曲线,按电压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区,在高电压区和低电压区,电压对电流的导数与直线的斜率近似相等:
选取坐标分别为(0,ISC)和(U2,0.5×(ISC+Imp)的两点,两点坐标均在低电压区;同理分别选取高电压区的两点,两点坐标为(U3,0.5×Imp)和(UOC,0),因此:
其构造的封闭代数方程组如下所示:
以上公式(10)~(13)中的下标5表示是在五参数模型下的参数,根据光伏组件铭牌上在标准条件下的Isc,s,Uoc,s,Imp,s,Ump,s代入公式(9)~(13),求出标准条件下的五个参数的值Iph,5,I0,5,Rs,5,Rsh,5,a5
(2)、利用辐照仪和温度计测量光伏组件的实际运行条件下的辐照度和温度;
(3)、利用五参数模型以及Lambert函数求解光伏组件实际辐照度以及温度下的最大功率点电压值;
步骤如下:
(3a)、根据标准情况下的光伏组件的Iph,5,I0,5,Rs,5,Rsh,5,a5值求解光伏组件在不同辐照度和温度下光伏组件的五个参数值,过程如下:
式中,Iph,5'为实际工作条件下的电流,Iph,5标准条件下的光生电流,E实际辐照强度,E0标准条件下的光照强度,μI,sc短路电流温度系数,Tc实际光伏组件温度,Tc,ref标准光伏组件温度;
式中,I0,5'为二极管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I0,5为二极管在标准条件下的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Eg为单晶硅的带宽,Tc实际光伏组件温度,Tc,ref标准光伏组件温度,k为玻尔兹曼常数;
式中,Rsh,5'为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并联电阻,Rsh,5为标准条件下的并联电阻,E实际辐照强度,E0标准条件下的光照强度为1000W/㎡;
Rs,5′=Rs,5 (17)
式中,Rs,5'为实际工作条件下的串联电阻,Rs,5为标准条件下的串联电阻;
(3b)、公式(1)经Lambert函数x=W(x)exp[W(x)]转换后的电压关于电流的表达式为:
其中:
将最大功率点工作电流Imp',工作电压Ump'以及在特定辐照度和温度下的五参数值代入公式(18)可得:
其中:
在最大功率点处,功率对于电流的导数为0,获得:
根据公式(22)求解出最大功率点电流值Imp',将最大功率点电流值以及在实际辐照度和温度条件下光伏组件五个参数代入公式(1)计算求解最大功率点电压值Ump'。
(4)、通过所求最大功率点电压值带入到DC/DC转换器实现光伏组件最大功率点的追踪。
PID控制器中将最大功率点处电压值作为输入,将负载电压作为BOOST电路中的电压源,通过PID控制器输出占空比调节场效应管的开断,通过BOOST电路完成最大功率点的追踪。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实现方式较为简单,且可以准确追踪到最大功率点的位置,实现最大功率点追踪。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单晶硅光伏组件的等效电路图;
图3是光伏组件I-V分区曲线图;
图4是最大功率点追踪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光伏组件五参数模型;
建立光伏组件五参数模型的步骤如下:
(a)、根据单晶硅光伏组件的等效电路图建立光伏组件输出特性模型;
(b)、基于该模型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得到光伏组件电流特性方程,如等式(1)所示:
其中,Iph为光生电流,ID为二极管通过电流,Ish为流过并联电阻电流,I0为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Rs为串联电阻,Rsh为并联电阻,a为曲线拟合因子,V为光伏组件输出电压,I为光伏组件输出电流;
(c)、根据光伏组件铭牌上提供的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参数值,获取电流方程所需的五个参数,具体算法如下:
首先建立光伏组件四参数模型及不考虑并联电阻Rsh,光伏组件处于外电路短路状态时,等效二极管的电流I0相对于短路电流Isc非常小,可忽略;在开路状态时,电流I为0,式中指数向后面的“-1”很小,可以忽略;而在均匀辐照下,最大功率点处功率的偏微分方程考虑以上条件可得出四个参数的公式为:
Iph,4=Isc (2)
其中公式(2)~(5)中下标4表示是在四参数模型中求得的参数值,根据光伏组件铭牌上在标准条件下的Isc,s,Uoc,s,Imp,s,Ump,s求出四个参数的值;
(d)、根据光伏组件I-V分区曲线,如图3所示,按电压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区,在高电压区和低电压区,电压对电流的导数与直线的斜率近似相等:
选取坐标分别为(0,ISC)和(U2,0.5×(ISC+Imp)的两点,两点坐标均在低电压区;同理分别选取高电压区的两点,两点坐标为(U3,0.5×Imp)和(UOC,0),因此:
以上公式(10)~(13)中的下标5表示是在五参数模型下的参数,根据光伏组件铭牌上在标准条件下的Isc,s,Uoc,s,Imp,s,Ump,s代入公式(9)~(13),求出标准条件下的五个参数的值Iph,5,I0,5,Rs,5,Rsh,5,a5
(2)、利用辐照仪和温度计测量光伏组件的实际运行条件下的辐照度和温度;
(3)、利用五参数模型以及Lambert函数求解光伏组件实际辐照度以及温度下的最大功率点电压值;
步骤如下:
(3a)、根据标准情况下的光伏组件的Iph,5,I0,5,Rs,5,Rsh,5,a5值求解光伏组件在不同辐照度和温度下光伏组件的五个参数值,过程如下:
式中,Iph,5'为实际工作条件下的电流,Iph,5标准条件下的光生电流,E实际辐照强度,E0标准条件下的光照强度,μI,sc短路电流温度系数,Tc实际光伏组件温度,Tc,ref标准光伏组件温度;
式中,I0,5'为二极管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I0,5为二极管在标准条件下的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Eg为单晶硅的带宽,Tc实际光伏组件温度,Tc,ref标准光伏组件温度,k为玻尔兹曼常数;
式中,Rsh,5'为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并联电阻,Rsh,5为标准条件下的并联电阻,E实际辐照强度,E0标准条件下的光照强度为1000W/㎡;
Rs,5′=Rs,5 (17)
式中,Rs,5'为实际工作条件下的串联电阻,Rs,5为标准条件下的串联电阻;
(3b)、公式(1)经Lambert函数x=W(x)exp[W(x)]转换后的电压关于电流的表达式为:
其中:
将最大功率点工作电流Imp',工作电压Ump'以及在特定辐照度和温度下的五参数值代入公式(18)可得:
其中:
在最大功率点处,功率对于电流的导数为0,获得:
根据公式(22)求解出最大功率点电流值Imp',将最大功率点电流值以及在实际辐照度和温度条件下光伏组件五个参数代入公式(1)计算求解最大功率点电压值Ump'。
(4)、通过所求最大功率点电压值带入到DC/DC转换器实现光伏组件最大功率点的追踪。
如图4所示,PID控制器中将最大功率点处电压值作为输入,将负载电压作为BOOST电路中的电压源,通过PID控制器输出占空比调节场效应管的开断,通过BOOST电路完成最大功率点的追踪。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建立光伏组件五参数模型;
(2)、利用辐照仪和温度计测量光伏组件的实际运行条件下的辐照度和温度;
(3)、利用五参数模型以及Lambert函数求解光伏组件实际辐照度以及温度下的最大功率点电压值;
(4)、通过所求最大功率点电压值带入到DC/DC转换器实现光伏组件最大功率点的追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建立光伏组件五参数模型的步骤如下:
(2a)、根据单晶硅光伏组件的等效电路图建立光伏组件输出特性模型;
(2b)、基于该模型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得到光伏组件电流特性方程,如等式(1)所示:
其中,Iph为光生电流,ID为二极管通过电流,Ish为流过并联电阻电流,I0为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Rs为串联电阻,Rsh为并联电阻,a为曲线拟合因子,V为光伏组件输出电压,I为光伏组件输出电流;
(2c)、根据光伏组件铭牌上提供的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参数值,获取电流方程所需的五个参数,具体算法如下:
首先建立光伏组件四参数模型及不考虑并联电阻Rsh
Iph,4=Isc (2)
其中公式(2)~(5)中下标4表示是在四参数模型中求得的参数值,根据光伏组件铭牌上在标准条件下的Isc,s,Uoc,s,Imp,s,Ump,s求出四个参数的值;
(2d)、根据光伏组件I-V分区曲线,按电压划分为高、中、低三个区,在高电压区和低电压区,电压对电流的导数与直线的斜率近似相等:
选取坐标分别为(0,ISC)和(U2,0.5×(ISC+Imp)的两点,两点坐标均在低电压区;同理分别选取高电压区的两点,两点坐标为(U3,0.5×Imp)和(UOC,0),因此:
其构造的封闭代数方程组如下所示:
以上公式(10)~(13)中的下标5表示是在五参数模型下的参数,根据光伏组件铭牌上在标准条件下的Isc,s,Uoc,s,Imp,s,Ump,s代入公式(9)~(13),求出标准条件下的五个参数的值Iph,5,I0,5,Rs,5,Rsh,5,a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利用五参数模型以及Lambert函数求解光伏组件实际辐照度以及温度下的最大功率点电压值的步骤如下:
(3a)、根据标准情况下的光伏组件的Iph,5,I0,5,Rs,5,Rsh,5,a5值求解光伏组件在不同辐照度和温度下光伏组件的五个参数值,过程如下:
式中,Iph,5'为实际工作条件下的电流,Iph,5标准条件下的光生电流,E实际辐照强度,E0标准条件下的光照强度,μI,sc短路电流温度系数,Tc实际光伏组件温度,Tc,ref标准光伏组件温度;
式中,I0,5'为二极管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I0,5为二极管在标准条件下的二极管反向饱和电流,Eg为单晶硅的带宽,Tc实际光伏组件温度,Tc,ref标准光伏组件温度,k为玻尔兹曼常数;
式中,Rsh,5'为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并联电阻,Rsh,5为标准条件下的并联电阻,E实际辐照强度,E0标准条件下的光照强度为1000W/㎡;
Rs,5′=Rs,5 (17)
式中,Rs,5'为实际工作条件下的串联电阻,Rs,5为标准条件下的串联电阻;
(3b)、公式(1)经Lambert函数x=W(x)exp[W(x)]转换后的电压关于电流的表达式为:
其中:
将最大功率点工作电流Imp',工作电压Ump'以及在特定辐照度和温度下的五参数值代入公式(18)可得:
其中:
在最大功率点处,功率对于电流的导数为0,获得:
根据公式(22)求解出最大功率点电流值Imp',将最大功率点电流值以及在实际辐照度和温度条件下光伏组件五个参数代入公式(1)计算求解最大功率点电压值Um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实现光伏组件最大功率点的追踪的步骤如下:
PID控制器中将最大功率点处电压值作为输入,将负载电压作为BOOST电路中的电压源,通过PID控制器输出占空比调节场效应管的开断,通过BOOST电路完成最大功率点的追踪。
CN201710844185.8A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81701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44185.8A CN108170199A (zh)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44185.8A CN108170199A (zh)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70199A true CN108170199A (zh) 2018-06-15

Family

ID=62526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44185.8A Pending CN108170199A (zh) 2017-09-19 2017-09-19 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70199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0823A (zh) * 2018-07-02 2018-11-30 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太阳能组件光照度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13841A (zh) * 2018-12-05 2019-04-12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故障状态下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参数辨识方法
CN110781611A (zh) * 2019-11-13 2020-02-11 合肥工业大学 基于Lambert W函数的光伏组件温度实时计算方法
CN111007914A (zh) * 2019-12-19 2020-04-14 山东大学 Sp结构光伏阵列全局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及系统
CN111679713A (zh) * 2020-06-28 2020-09-18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直接计算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CN113311901A (zh) * 2021-05-20 2021-08-27 中山大学 光伏发电的最大功率点的追踪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8295486A (zh) * 2024-04-03 2024-07-05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光伏最大能量采集智能跟踪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9700A (zh) * 2012-11-27 2013-03-27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建模方法
CN103105573A (zh) * 2013-01-29 2013-05-15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基于朗伯w函数的太阳电池参数提取方法
CN103633937A (zh) * 2013-12-10 2014-03-12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基于Lambert W函数和多项式拟合的太阳电池参数提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99700A (zh) * 2012-11-27 2013-03-27 华北电力大学 一种光伏电池输出特性建模方法
CN103105573A (zh) * 2013-01-29 2013-05-15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基于朗伯w函数的太阳电池参数提取方法
CN103633937A (zh) * 2013-12-10 2014-03-12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基于Lambert W函数和多项式拟合的太阳电池参数提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IANBO BAI 等: "Development of a new compound method to extract the five parameters of PV modules",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20823A (zh) * 2018-07-02 2018-11-30 汉能移动能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检测太阳能组件光照度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13841A (zh) * 2018-12-05 2019-04-12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故障状态下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参数辨识方法
CN109613841B (zh) * 2018-12-05 2022-01-11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故障状态下的太阳能光伏组件参数辨识方法
CN110781611A (zh) * 2019-11-13 2020-02-11 合肥工业大学 基于Lambert W函数的光伏组件温度实时计算方法
CN110781611B (zh) * 2019-11-13 2024-02-27 合肥工业大学 基于Lambert W函数的光伏组件温度实时计算方法
CN111007914A (zh) * 2019-12-19 2020-04-14 山东大学 Sp结构光伏阵列全局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及系统
CN111007914B (zh) * 2019-12-19 2021-04-16 山东大学 Sp结构光伏阵列全局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及系统
CN111679713A (zh) * 2020-06-28 2020-09-18 齐鲁工业大学 一种直接计算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CN113311901A (zh) * 2021-05-20 2021-08-27 中山大学 光伏发电的最大功率点的追踪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311901B (zh) * 2021-05-20 2022-06-10 中山大学 光伏发电的最大功率点的追踪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8295486A (zh) * 2024-04-03 2024-07-05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光伏最大能量采集智能跟踪方法及系统
CN118295486B (zh) * 2024-04-03 2025-03-11 东南大学 一种适用于光伏最大能量采集智能跟踪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70199A (zh) 一种快速实现mppt的控制方法
CN107341324B (zh) 一种利用Lambert函数求解光伏组件五参数的方法
Loukriz et 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design of a new advanced variable step size Incremental Conductance MPPT algorithm for PV systems
Abdulkadir et al.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of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of photovoltaic system in Simulink model
CN106444957B (zh) 一种基于自适应三步长的光伏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Martin et al. MPPT algorithms comparison in PV systems: P&O, PI, neuro-fuzzy and backstepping controls
Li et al. A hybrid control strategy for photovoltaic simulator
TWI461882B (zh) 太陽能模組系統之多點直接預測最大功率點追蹤方法及太陽能模組陣列之控制裝置
TWI499886B (zh) 估算電路的最大功率點功率的方法
CN108336758A (zh) 一种基于纹波关联法的光伏组件mppt算法
CN105892552A (zh) 基于全局扫描和准梯度式扰动观测法的光伏组件mppt算法
CN105787235B (zh) 一种光伏电池仿真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
Abdulkadir et al. A new approach of modelling, simulation of mppt for photovoltaic system in simulink model
Ankaiah et al. Enhancement of solar photovoltaic cell by using short-circuit current MPPT method
CN107918437A (zh) 渐进型变步长光伏阵列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及其系统
CN108107967A (zh) 一种光伏电池最大功率点追踪方法
CN104571256B (zh) 一种考虑光照变化的光伏电源极值搜索方法
CN101202520A (zh) 光伏发电系统直接电流控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方法
CN107544610B (zh) 一种基于mpp电压规律与梯度寻优的光伏mppt控制方法
Shahin et al.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using cross-correlation algorithm for PV system
CN105045332B (zh) 一种适用于光伏电池的mppt控制方法
CN104866002B (zh) 一种基于Beta参数的混合型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
Yadav et al.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parameters using Single Diode and Double Diode model of PV module in a PV-Battery system using MATLAB Simulink
Prakash et al. Design and modeling of MPPT for solar based power source
El-Saady et al. Simulated annealing modeling and analog MPPT simulation for standalone photovoltaic array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