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55063A - 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及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及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55063A CN108155063A CN201810133254.9A CN201810133254A CN108155063A CN 108155063 A CN108155063 A CN 108155063A CN 201810133254 A CN201810133254 A CN 201810133254A CN 108155063 A CN108155063 A CN 10815506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lay
- lid
- spring
- yoke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9/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relays or parts thereof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23—Details concerning sealing, e.g. sealing casing with resi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54—Contact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e Of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及制造方法,盖子和两个子继电器,子继电器并列的放置在盖子内,子继电器的底部与盖子密封连接形成密封腔;盖子上预先留设透气孔,子继电器与盖子通过密封胶密封,经过烘干机烘干,受热膨胀的气体通过透气孔排出,使内外压力平衡,待其烘干机作业完成后,通过软化透气孔进行密封,大大提高了密封效果;本发明的结构简单,采用液晶高分子聚合物作为盖子材料,提高了盖子对继电器的保护能力,触点采用银锡铟材料制成,使工作可靠,另外,密封性好,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车载双子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通常应用于汽车设备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一种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通过触点的断合控制电路,在汽车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两个继电器经过组装后,并列排放放入盖子内,而后通过密封胶进行密封,密封胶需要经过长时间冷却凝固,才能达到密封作用,或者通过烘干机进行烘干,加速密封胶凝固,但是,继电器在烘干过程中,密封腔内的气体会发生膨胀,导致未凝固的密封胶裂开,破坏密封性。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公开了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盖子和两个子继电器,所述子继电器并列的放置在所述盖子内,所述子继电器的底部与所述盖子密封连接形成密封腔;
所述继电器包括衔铁、轭铁、常开静簧、常闭静簧、动簧、基座、动触点、常开静触点、常闭静触点和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固定在所述轭铁上,所述衔铁通过所述动簧与所述轭铁弹性连接,所述动触点固定在所述动簧上,所述常开静触点固定在所述常开静簧上,所述常闭静触点固定在所述常闭静簧上,所述常开静簧和所述常闭静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轭铁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动触点设置在所述常开静触点和所述常闭静触点之间,所述动簧带动所述动触点在所述常开静触点和所述常闭静触点之间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骨架和铁芯,所述骨架具有贯穿的通孔,所述线圈卷绕在骨架上,所述铁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轭铁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衔铁与所述动簧通过十字铆压连接,所述轭铁与所述动簧通过十字铆压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动触点、所述常闭静触点和所述常开静触点由银锡铟材料制成,所述动簧由铍铜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骨架、所述基座和所述盖子采用液晶高分子聚合物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所述轭铁匹配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常开静簧和所述常闭静簧分别与所述第二卡槽和所述第三卡槽过盈设置,且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三卡槽半封闭设置。
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的制造方法,步骤为:
1)将所述线圈组件和所述轭铁、所述动簧和所述衔铁、所述动簧和所述轭铁通过十字铆压连接在一起,所述常开静簧和所述常闭静簧分别安装在所述基座上,而后将组装后的所述轭铁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并且所述动触点处于所述常开静触点和所述常闭静触点之间;
2)将两个组装后的所述子继电器并列放入所述盖子内,通过密封胶将两个所述基座和所述盖子之间粘结,使子继电器处于密封腔体内,组装成总继电器;
3)而后将总继电器送入烘箱将密封胶烘干。
进一步地,所述盖子上预先留有透气孔,等待密封胶烘干完成后,将透气孔进行堵塞。
进一步地,透气孔密封是通过热铆头对透气孔周围材料软化后粘结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热铆头与产品接触面凹陷设置弧形凹槽。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车载双子继电器结构简单,采用液晶高分子聚合物 (LCP)作为盖子材料,提高了盖子对继电器的保护能力,触点采用银锡铟材料制成,使工作可靠,另外,密封性好,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
(2)通过先设置透气孔,等密封完毕后再将透气孔密封,大大提高了成品的密封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子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子继电器安装结构图;
图4为动簧的结构图;
图5为热熔铆压密封装置的立体图;
图6为热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热铆压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热铆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加工前产品结构图;
图10为加工后产品结构图;
图11为传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传送装置侧视图;
图13为第二凹口结构图;
图14为固定板结构图;
图15为传送装置的运行过程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第一支架,2、热熔装置,3、传送装置,8、透气孔9、产品,21、第二支架,23、直线滑台,25、热熔控制机,31、料道,32、固定座,33、第一滑动板,34、第二滑动板,35、第一致动器,36、第二致动器,37、传送板,38、固定板,41、底座,42、滑块,43、热铆头,44、压力控制器,45、热电偶,46、吹风嘴,321、第一滑轨,331、第二滑轨,371、第一凹口381、第二凹口,382、限位杆,431、凹槽,432、吹风槽,3811、球头,51、盖子,52、子继电器,521、衔铁,522、轭铁,523、常开静簧,524、常闭静簧,525、动簧,526、基座,527、动触点,528、常开静触点,529常闭静触点,531、线圈,532骨架,533、铁芯,541、第一卡槽,542、第二卡槽,543、第三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总继电器定义为两个子继电器52安装在盖子51的整体。
本发明的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如图1-4所示,盖子51和两个子继电器52,子继电器52并列的放置在盖子51内,子继电器52的底部与盖子51密封连接形成密封腔,将两个子继电器52封闭在密封腔内,保证总继电器在使用时不会受到外界灰尘等杂质的影响,提高使用寿命。
子继电器52包括衔铁521、轭铁522、常开静簧523、常闭静簧524、动簧525、基座526、动触点527、常开静触点528、常闭静触点529和线圈组件,线圈组件固定在轭铁522上,动簧525呈“L”型,一端与轭铁 522固定,衔铁521固定在动簧525的另一端,通过对线圈组件通电,使线圈组件产生电磁效应,进而吸引衔铁521向线圈组件移动,实现动簧525 的摆动。常开静簧523和常闭静簧524固定在基座526上,常开静触点528 固定在常开静簧523上,常闭静触点529固定在常闭静簧524上,动触点527固定在动簧525设置有衔铁521一端的端部,并且动触点527置于常开静触点528和常闭静触点524之间,在线圈组件不通电的情况下,动触点527始终与常闭静触点529接触,而线圈组件通电后,产生电磁效应,动触点527离开常闭静触点529,与常开静触点528接触。
线圈组件包括线圈531、骨架532和铁芯533,骨架532具有贯穿的通孔,线圈531卷绕在骨架532上,铁芯533穿过通孔与轭铁522固定连接。为了防止铁芯33与轭铁522铆压时,铁芯533发生弯曲变形,造成骨架532损坏,优选的,铁芯533与轭铁522的连接端设置有段差结构,用于在铁芯533与轭铁522铆接时释放应力。为了增加轭铁522的强度,轭铁522的底部设置有加强筋,优选的,加强筋设置有两根。
在一实施例中,衔铁521与动簧525通过十字铆压连接,轭铁522与动簧525通过十字铆压连接,在保证铆接强度的情况下降低铆压力,减少对继电器的性能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动簧525设置有动触点527的一端具有弯曲结构;当衔铁521被线圈组件吸引时,该结构能够保证动簧525与常开静触点528 的接触性,防止出现接触不良等现象。
在一实施例中,动触点527、常闭静触点529和常开静触点528由银锡铟材料制成,能够大幅提高大电流负载下的寿命,提高使用寿命;另外,动簧525由铍铜制成,能够增加导电性,有效提高产品的机械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骨架532、基座526和盖子51采用液晶高分子聚合物 (LCP)制成。
在一实施例中,基座526上开设有第一卡槽541、第二卡槽542和第三卡槽543,轭铁522匹配的设置在第一卡槽541内,常开静簧523和常闭静簧524分别与第二卡槽542和第三卡槽543过盈设置,且第二卡槽542 与第三卡槽543半封闭设置,当常开静簧523插入第二卡槽542或者常闭静簧524插入第三卡槽543内时,簧片插入卡槽会使卡槽受损,产生碎屑,通过半封闭卡槽以及过盈设置,使卡槽与簧片形成密闭空腔,刮下的废屑被簧片压入卡槽底部,不会使废屑四处扩散,影响继电器质量。
应当注意的是,子继电器52内线圈组件、动簧525、常开静簧523 和常闭静簧524通过引脚引出盖子52.
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的制造方法,参照图16所示,步骤为:
1)将线圈组件和轭铁522、动簧525和衔铁521、动簧525和轭铁522 通过十字铆压连接在一起,常开静簧523和常闭静簧524分别安装在基座 526上,而后将组装后的轭铁522安装在基座526上,并且动触点527处于常开静触点528和常闭静触点529之间;
2)将两个组装后的子继电器52并列放入盖子51内,通过密封胶将两个基座526和盖子51之间粘结,使子继电器52处于密封腔体内,组装成总继电器;
3)而后将总继电器送入烘箱将密封胶烘干。
优选的,盖子上51预先留有透气孔,等待密封胶烘干完成后,将透气孔进行堵塞。
优选的,透气孔密封是通过热铆头对透气孔周围材料软化后,将软化后粘结在一起的材料冷却,进而实现对透气孔的密封。
优选的,热铆头与产品接触面凹陷设置弧形凹槽,与热铆头接触的透气孔材料受热软化后,受到弧形凹槽的导向向内汇聚,使材料聚集在一起,达到密封的效果。
通过上述密封方法,能够保证盖子52内部的密封性,提高产品使用寿命。
一种热熔铆压密封装置,如图5所示,包括第一支架1以及固定在第一支架1上的热熔装置2和传送装置3,热熔装置2用于对产品9进行热铆压,传送装置3用于输送产品9。
第一支架1底部设置有万向轮和可调节高度的底脚,能够方便的进行搬移和固定。
如图6所示,热熔装置2包括第二支架21、第一气缸(未示出)、直线滑台23、热铆压头组件和热熔控制机25,第一气缸和直线滑台23固定在第一支架1上,第二支架21固定在直线滑台23的滑动块上,第二支架 21上至少设置一个热铆压头组件,热熔控制机25与热铆压头组件连接,控制热铆压头组件的的热熔温度;通过第一气缸驱动第二支架21沿直线滑台23的导向方向上下滑动,进而驱动热铆压头组件移动至产品9处,对产品9的透气孔进行软化密封。
其中,如图7所示,热铆压头组件包括底座41、滑块42、热铆头43 和压力控制器44,底座41固定在第二支架21上,滑块42通过导轨与底座41滑动连接,使滑块42能够沿着导轨上下移动,滑块42通过压力控制器44与底座41连接,压力控制器41可以是弹簧导向杆,其用于导向和给予滑块42一个推力,使滑块42在不受外力的时候,与底座41相对静止,当向上推动滑块42时,滑块42向上移动,弹簧导向杆受力压缩,并且给予滑块42一个推力,当释放滑块42,受到自身重量以及弹簧导向杆的推力向下运动,并且固定在最下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10所示,产品9表面具有突出的透气孔,一般产品9外壳的材料为树脂,受热会软化。为了使软化后的产品9透气孔处的材料能够很好的进行堆积,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热铆头43为圆柱形,并且与产品9的接触面凹陷设置弧形凹槽431,热铆头43通过两端与电源相连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热铆头43与产品9接触后,将接触部软化后受到压力调节器44的推力继续向下,同时,凹槽431内软化的材料受到凹槽431弧形内壁的作用向内汇聚起来,透气孔堵塞,达到密封的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热铆头43处还设置有热电偶45,其用于实时监测热铆头43的温度,当监测到热铆头43的温度偏离设定值时,控制热熔控制器25停止工作,防止意外发生。
在一实施例中,热铆头43处还设置有吹风嘴46,其用于对热铆头43 进行降温,热铆头43设置有径向贯穿的吹风槽432,吹风嘴46通过陶瓷与热铆头43固定,吹风嘴46对着吹风槽432进行吹风降温,风从顶部进入吹风槽432,从侧边出,当热铆头43密封完成后,吹风嘴46对着吹风槽432吹风,风直接吹至热铆头43处,能够对热铆头43进行快速降温,有效防止热铆头43高温将产品9本体材料带出。
如图11-12和14-15所示,传送装置3包括料道31、固定座32、第一滑动板33、第二滑动板34、第一致动器35、第二致动器36、传送板37 和固定板38,固定座32上设置有第一滑轨321,第一滑动板33与固定座 32滑动连接,并且沿第一滑轨321滑动,第一滑动板33上设置有第二滑轨331,第二滑动板34与第一滑动板33滑动连接,并且沿第二滑轨331 滑动,第一滑轨321与第二滑轨331的导向方向互相垂直,传送板37上至少设置一个第一凹口371,固定板38上匹配的设置第二凹口381,传送板37固定在第二滑动板34上,固定板38固定在第一滑动板33上,第一凹口371和第二凹口381相对设置,传送板37与固定板38设置于料道31 上方,第一致动器35固定在所述固定座32上,第一致动器35可以是气缸,其驱动第一滑动板33沿第一导轨321移动,进而使传送板37与固定板38切换的设置在所述料道上,第二致动器36与第二滑动板34连接,第二致动器36可以是气缸,其驱动第二滑动板34沿第二滑轨331移动,使传送板37沿第二滑轨31移动,即沿料道31方向移动,进而实现产品9 的移动。
优选的,第一凹口371的数量为第二凹口381的两倍,这样可以保证在传送板37工作一次,即可将加工完成的产品9移走以及将待加工产品9 移至热熔装置2下方,大大提高加工效率。
当第一凹口371为十二个,第而凹口381为六个时,如图15所示,该过程为连续过程,传送装置3的工作步骤如下:如图15(a)所示,固定板38处于料道31上,第一致动器35驱动第一滑动板33滑动,使传送板37移动至料道31上,将料道31上的六个未加工产品9和六个已加工产品9置于第一凹口371内,达到图15(b)所示位置,第二致动器36 驱动第二滑动板34移动,使传送板37移动,进而使产品99沿料道31滑动达到图15(c)所示位置;将未加工产品9移动至热熔装置2下方,已加工产品9离开热熔装置2时,第一致动器35反向运动,使传送板37移开料道31的同时,固定板38移动至料道31上,将产品9置于第二凹口381内,通过第二凹口381内的球头3811进行定位,达到图15(d)所示位置。待加工完成后,第一致动器35回复到初始状态(a’),准备进入下一个循环,再次对未加工产品9和已加工产品9进行同步移动。
另外,为了防止产品9在加工时出现上下移位,固定板38上还设置有限位杆382,限位杆382设置在第二凹口381上方,其用于对产品9进行上限位,保证产品9的加工。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为了使对产品9定位更加精准,第二凹口381内设置有球头3811,球头3811与第二凹口381弹性连接,优选的,第二凹口381的底部设置有两个球头3811,单侧的侧壁上设置有一个球头3811,当产品9置于第二凹口3811内,一侧受到第二凹口381的底部球头3811的推力紧贴料道31的侧壁,相邻一侧受到侧壁的球头3811 的推力,使产品9紧贴相对一侧的侧壁,通过三个球头3811的配合,即可实现对产品9的精确定位。
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热铆压头组件设置有6个,即同时对6个产品9 进行加工,对应的,传送板39上等间距的设置有12个第一凹口391,固定板38上设置有6个第二凹口。
结合上述具体实施例,并且参照图5-15对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作出阐述,该过程为连续过程,前道产品9加工完成后,通过人工摆放或者机械传输将产品9传输至料道31上,达到图15(a)所示位置,第一致动器 35驱动第一滑动板33滑动,使传送板37移动至料道31上,将料道31 上的六个未加工产品9和六个已加工产品9置于第一凹口371内,达到图 15(b)所示位置,第二致动器36驱动第二滑动板34移动,使传送板37 移动,进而使产品9沿料道31滑动达到图15(c)所示位置;将未加工产品9移动至热熔装置2下方,已加工产品9离开热熔装置2时,第一致动器35反向运动,使传送板37移开料道31的同时,固定板38移动至料道 31上,将产品9置于第二凹口381内,产品9的相邻两侧受到第二凹口 381的球头3811的推力,与料道31和相对一侧的侧壁紧贴,实现对产品 9的定位,达到图15(d)所示位置。完成后,第一气缸驱动第二支架下移,进而驱动6个热铆压头组件下移,使热铆头43与产品9接触,直至第一气缸移动至最大位移处,此时,压力调节器41对产品9施加推力,使热铆头43继续下移,待产品9表面材料汇聚在一起后,第一气缸驱动热铆压头组件复位,而后第一致动器35回复到初始状态(a’),准备进入下一个循环,重复上述步骤再次对六个未加工产品9与六个已加工产品 9进行传输,将已加工产品9传输至指定位置,将未加工产品9传输至热熔装置2下方,实现对产品9自动化加工。
另外,在加工过程中热电偶45监测到偏离预设的温度值,控制热熔装置2停机,防止意外的发生,以及造成不良率的升高。
应当注意是的,上述操作步骤可以通过预先对PLC进行程序设定,并且通过PLC控制实现。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车载双子继电器结构简单,采用液晶高分子聚合物 (LCP)作为盖子材料,提高了盖子对继电器的保护能力,触点采用银锡铟材料制成,使工作可靠,另外,密封性好,大大提高了使用寿命;
(2)通过先设置透气孔,等密封完毕后再将透气孔密封,大大提高了成品的密封性,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如果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应涵盖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其特征在于,盖子和两个子继电器,所述子继电器并列的放置在所述盖子内,所述子继电器的底部与所述盖子密封连接形成密封腔;
所述继电器包括衔铁、轭铁、常开静簧、常闭静簧、动簧、基座、动触点、常开静触点、常闭静触点和线圈组件,所述线圈组件固定在所述轭铁上,所述衔铁通过所述动簧与所述轭铁弹性连接,所述动触点固定在所述动簧上,所述常开静触点固定在所述常开静簧上,所述常闭静触点固定在所述常闭静簧上,所述常开静簧和所述常闭静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轭铁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动触点设置在所述常开静触点和所述常闭静触点之间,所述动簧带动所述动触点在所述常开静触点和所述常闭静触点之间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件包括线圈、骨架和铁芯,所述骨架具有贯穿的通孔,所述线圈卷绕在骨架上,所述铁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轭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衔铁与所述动簧通过十字铆压连接,所述轭铁与所述动簧通过十字铆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点、所述常闭静触点和所述常开静触点由银锡铟材料制成,所述动簧由铍铜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所述基座和所述盖子采用液晶高分子聚合物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所述轭铁匹配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卡槽内,所述常开静簧和所述常闭静簧分别与所述第二卡槽和所述第三卡槽过盈设置,且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三卡槽半封闭设置。
7.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的制造方法,步骤为:
1)将所述线圈组件和所述轭铁、所述动簧和所述衔铁、所述动簧和所述轭铁通过十字铆压连接在一起,所述常开静簧和所述常闭静簧分别安装在所述基座上,而后将组装后的所述轭铁安装在所述基座上,并且所述动触点处于所述常开静触点和所述常闭静触点之间;
2)将两个组装后的所述子继电器并列放入所述盖子内,通过密封胶将两个所述基座和所述盖子之间粘结,使子继电器处于密封腔体内,组装成总继电器;
3)而后将总继电器送入烘箱将密封胶烘干。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子上预先留有透气孔,等待密封胶烘干完成后,将透气孔进行堵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透气孔密封是通过热铆头对透气孔周围材料软化后粘结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铆头与产品接触面凹陷设置弧形凹槽。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33254.9A CN108155063A (zh) | 2018-02-09 | 2018-02-09 | 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及制造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133254.9A CN108155063A (zh) | 2018-02-09 | 2018-02-09 | 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及制造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55063A true CN108155063A (zh) | 2018-06-12 |
Family
ID=62457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0133254.9A Pending CN108155063A (zh) | 2018-02-09 | 2018-02-09 | 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及制造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155063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30470A (zh) * | 2018-06-15 | 2018-10-09 | 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开关的透气孔结构及其开关 |
CN110164731A (zh) * | 2019-06-12 | 2019-08-23 | 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气平衡继电器 |
CN110970267A (zh) * | 2019-12-30 | 2020-04-07 |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触点构造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688A (zh) * | 1991-04-09 | 1992-10-28 | 中外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内部氧化的银-锡-铟合金电触点材料及制造方法 |
CN102089847A (zh) * | 2008-05-12 | 2011-06-08 | Nec东金株式会社 | 电磁继电器 |
CN102163519A (zh) * | 2011-04-23 | 2011-08-24 | 哈斯科继电器和电子元件国际有限公司 | 一种大功率自动复位磁保持继电器 |
CN103000447A (zh) * | 2012-11-28 | 2013-03-27 | 厦门顶科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密封型继电器的透气孔结构及其封透气孔方法 |
CN202996731U (zh) * | 2012-12-28 | 2013-06-12 |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推动块与动簧之间错位配合的磁保持继电器 |
CN203300569U (zh) * | 2013-05-15 | 2013-11-20 | 遵义市利升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继电器簧片 |
CN203588942U (zh) * | 2013-12-04 | 2014-05-07 | 乐清市前继继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大功率继电器 |
CN105845507A (zh) * | 2015-01-13 | 2016-08-10 | 泰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继电器 |
CN206236616U (zh) * | 2016-11-16 | 2017-06-09 | 宁波永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改良结构的电磁继电器 |
CN107093536A (zh) * | 2017-05-23 | 2017-08-25 | 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封合继电器透气孔的热熔机构及其封合透气孔的方法 |
CN208796913U (zh) * | 2018-02-09 | 2019-04-26 | 太仓神明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 |
-
2018
- 2018-02-09 CN CN201810133254.9A patent/CN10815506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5688A (zh) * | 1991-04-09 | 1992-10-28 | 中外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内部氧化的银-锡-铟合金电触点材料及制造方法 |
CN102089847A (zh) * | 2008-05-12 | 2011-06-08 | Nec东金株式会社 | 电磁继电器 |
CN102163519A (zh) * | 2011-04-23 | 2011-08-24 | 哈斯科继电器和电子元件国际有限公司 | 一种大功率自动复位磁保持继电器 |
CN103000447A (zh) * | 2012-11-28 | 2013-03-27 | 厦门顶科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密封型继电器的透气孔结构及其封透气孔方法 |
CN202996731U (zh) * | 2012-12-28 | 2013-06-12 | 厦门宏发电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推动块与动簧之间错位配合的磁保持继电器 |
CN203300569U (zh) * | 2013-05-15 | 2013-11-20 | 遵义市利升机械加工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继电器簧片 |
CN203588942U (zh) * | 2013-12-04 | 2014-05-07 | 乐清市前继继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大功率继电器 |
CN105845507A (zh) * | 2015-01-13 | 2016-08-10 | 泰科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 继电器 |
CN206236616U (zh) * | 2016-11-16 | 2017-06-09 | 宁波永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改良结构的电磁继电器 |
CN107093536A (zh) * | 2017-05-23 | 2017-08-25 | 宁波福特继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封合继电器透气孔的热熔机构及其封合透气孔的方法 |
CN208796913U (zh) * | 2018-02-09 | 2019-04-26 | 太仓神明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30470A (zh) * | 2018-06-15 | 2018-10-09 | 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开关的透气孔结构及其开关 |
CN108630470B (zh) * | 2018-06-15 | 2024-07-09 | 厦门宏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开关的透气孔结构及其开关 |
CN110164731A (zh) * | 2019-06-12 | 2019-08-23 | 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气平衡继电器 |
CN110164731B (zh) * | 2019-06-12 | 2020-11-17 | 贵州天义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气平衡继电器 |
CN110970267A (zh) * | 2019-12-30 | 2020-04-07 | 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磁继电器的触点构造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155063A (zh) | 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及制造方法 | |
CN112157398B (zh) | 一种齿圈加工快速装夹装置的操作方法 | |
CN107443862A (zh) | 3d贴膜设备及3d贴膜方法 | |
CN212043110U (zh) | 压针及焊接装置 | |
CN206383521U (zh) | 一种铆压热熔机 | |
CN214023330U (zh) | 一种自动上料装置及热镦冲床 | |
KR100516185B1 (ko) | 열융착기 | |
KR20190106454A (ko) | 솔라셀 솔더링 장치 | |
CN108683309B (zh) | 一种定子绕线机 | |
CN208796913U (zh) | 一种车载双子继电器 | |
KR101442030B1 (ko) | 진공 복층유리 제조장치 | |
CN118023803A (zh) | 一种铝合金制品焊接工装 | |
CN108428600A (zh) | 熔断器自动压帽机 | |
CN207044711U (zh) | 一种热熔压铆一体机 | |
CN216865455U (zh) | 一种具有自检结构的装配式钢架 | |
CN110091517A (zh) | 一种吸尘器外壳熔合、冷却一体热铆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 |
CN212194300U (zh) | 热铆机不间断上料装置 | |
CN207997587U (zh) | 一种龙门式热熔铆接装置 | |
CN114918326A (zh) | 一种汽车横梁热成型模具用降温装置 | |
CN216466241U (zh) | 热熔贴合度可控的热熔装置 | |
CN119749987A (zh) | 线束封装袋的封口装置 | |
CN222744646U (zh) | 一种具有预热功能的多工位压烫加工设备 | |
KR101881048B1 (ko) | 단자 휴징장치 | |
CN222004441U (zh) | 一种自动快速热缩装置 | |
KR101576112B1 (ko) | 열융착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