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151354A - 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与制冷方法 - Google Patents

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与制冷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51354A
CN108151354A CN201711178037.3A CN201711178037A CN108151354A CN 108151354 A CN108151354 A CN 108151354A CN 201711178037 A CN201711178037 A CN 201711178037A CN 108151354 A CN108151354 A CN 1081513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atural gas
enters
temperature
liquefied natural
steam gene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780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光映
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ZJOU
Priority to CN20171117803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5135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1513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5135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5/00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 F25B15/02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without inert gas
    • F25B15/06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operating continuously, e.g. absorption type without inert gas the refrigerant being water vapour evaporated from a salt solution, e.g. lithium bromi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JAUXILIARIES ON VESSELS
    • B63J2/00Arrangements of ventilation, heating, cooling, or air-conditioning
    • B63J2/12Heating; Coo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sorpt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43Operating continuous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与制冷方法,包括液态天然气罐,液态天然气罐的液态天然气依次通过冷冻室的第一冷风机、冷藏室的第二冷风机、第一换热器进入柴油机,柴油机排出的尾气进入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的溴化钾通过第二换热器进入吸收器,蒸汽发生器的水蒸汽依次通过冷凝器、第一节流阀、空调冷水器、冷凝蒸发器、冷藏室的第三冷风机后进入吸收器,吸收器的溴化钾溶液通过溶液泵泵入第二换热器进行循环利用;二氧化碳压缩机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冷凝蒸发器、第二节流阀进入冷冻室的第四冷风机。本发明具有可有效利用液态天然气冷能与热能,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的特点。

Description

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与制冷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有效利用液态天然气冷能与热能,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的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与制冷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的经济发展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普通化石能源对环境危害使液态天然气(Liquid Natural Gas)清洁能源的使用越来越得到重视。液态天然气的储存温度是零下163摄氏度,供气温度为常温,因此存在巨大的温差冷能。江海联运货物运输模式已成为长三角新的经济形态,无论是集装箱运输船舶还是长江油轮载客客船,人员需要空调,货物需要冷冻、冷藏。氟利昂制冷剂由于对环境的危害正逐步被淘汰,环保型制冷剂成为未来制冷行业发展趋势,目前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均没有对液态天然气的冷能、热能加以很好的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能源利用率低、造成环境污染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有效利用液态天然气冷能与热能,保护环境,降低生产成本的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与制冷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包括液态天然气罐,液态天然气罐的液态天然气依次通过冷冻室的第一冷风机、冷藏室的第二冷风机、第一换热器进入柴油机,柴油机排出的尾气进入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的溴化钾通过第二换热器进入吸收器,蒸汽发生器的水蒸汽依次通过冷凝器、第一节流阀、空调冷水器、冷凝蒸发器、冷藏室的第三冷风机后进入吸收器,吸收器的溴化钾溶液通过溶液泵泵入第二换热器进行循环利用;二氧化碳压缩机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冷凝蒸发器、第二节流阀进入冷冻室的第四冷风机。
作为优选,冷冻室内的冷冻液管道上设有温度检测器,液态天然气管道上设有流量控制器,温度检测器与流量控制器通过杠杆连接。
作为优选,温度检测器上端设有温度感应铜环,温度感应铜环包括通过上半圆形铜片、下半圆形铜片和与下半圆形铜片连接的椭圆球,椭圆球内部设有若干条可上下伸缩的螺旋状的温度感应铜丝,椭圆球下部与杠杆连接,上半圆形铜片、下半圆形铜片通过销钉固定包裹在冷冻室内的冷冻液管道上。
作为优选,流量控制器包括收紧器,收紧器上端设有固定横杆,收紧器下端设有中空的控制盒,控制盒上端开口,收紧器的控制杆可沿控制盒上端上下移动;控制盒内部设有与收紧器的控制杆连接的圆形的控制片,控制盒与管道连接,控制片可插入管道中。
作为优选,收紧器包括上连接杆、下连接杆和连接套,上连接杆、下连接杆的外表面分别为方向相反的螺纹,连接套分别和上连接杆、下连接杆螺纹连接。
一种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的制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温度检测器检测冷冻室内的温度,当冷冻室内的冷冻液管的温度保持低位时,温度检测器收缩,从而打开流量控制器,液态天然气进入冷冻室;
(6-2)液态天然气进入冷冻室对冷冻室进行降温,使冷冻室温度保持在-40℃到-20℃内,从冷冻室出来的液态天然气进入冷藏室,对冷藏室进行降温,保持冷藏室温度在5℃到15℃内;
(6-3)液态天然气进入第一换热器被加热气化,气化后的天然气进入柴油机作为动力,柴油机通过连接轴(22)带动发电机或者螺旋桨(23)进行工作;
(6-4)柴油机的余热进入蒸汽发生器,对蒸汽发生器内的溴化锂溶液进行加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冷凝器,剩余的溴化锂通过第二换热器进入吸收器;
(6-5)蒸汽发生器产生的水蒸气通过冷凝器冷却为液态,液态水通过第一节流阀进入空调冷水器,作为空调冷源进行空调制冷;
(6-6)空调冷水器的冷却水通过冷凝蒸发器进入冷藏室,从冷藏室出来的冷却水进入吸收器,吸收溴化锂形成溴化锂溶液;
(6-7)溴化锂溶液通过溶液泵泵入第二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进入蒸汽发生器进行循环利用。
作为优选,(6-1)包括如下步骤:
(7-1)温度感应铜环进行温度传导,使椭圆球内的温度感应铜丝受冷发生收缩,椭圆球发生形变,带动与椭圆球连接杠杆一端向下运动;
(7-2)杠杆与流量控制器连接的另一端向上提起,通过收紧器,带动控制片向上提起,液态天然气进入冷冻室。
因此,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有效利用了液态天然气的冷能作为清洁能源进行制冷,环保高效。液态天然气气化后作为柴油机的动力,本发明对液态天然气的冷能与热能合理的利用,既保护环境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温度检测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流量控制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收紧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温度检测器与流量控制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液态天然气罐1,冷冻室2,第一冷风机3,冷藏室4,第二冷风机5,第一换热器6,柴油机7,蒸汽发生器8,第二换热器9,吸收器10,冷凝器11,第一节流阀12,空调冷水器13,冷凝蒸发器14,第三冷风机15,溶液泵16,二氧化碳压缩机17,第二节流阀18,第四冷风机19,温度检测器20,流量控制器21,连接轴22,发电机或螺旋桨23,温度感应铜环201,椭圆球202,温度感应铜丝203,收紧器211,横杆212,控制盒213,控制杆214,控制器215,上连接杆2111,下连接杆2112,连接套21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所示的实施例是一种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包括液态天然气罐1,液态天然气罐的液态天然气依次通过冷冻室2的第一冷风机3、冷藏室4的第二冷风机5、第一换热器6进入柴油机7,柴油机排出的尾气进入蒸汽发生器8,蒸汽发生器的溴化钾通过第二换热器9进入吸收器10,蒸汽发生器的水蒸汽依次通过冷凝器11、第一节流阀12、空调冷水器13、冷凝蒸发器14、冷藏室的第三冷风机15后进入吸收器,吸收器的溴化钾溶液通过溶液泵16泵入第二换热器进行循环利用;二氧化碳压缩机17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冷凝蒸发器、第二节流阀18进入冷冻室的第四冷风机19。冷冻室内的冷冻液管道上设有温度检测器20,液态天然气管道上设有流量控制器21,温度检测器与流量控制器通过杠杆连接。
图2、图5所示的温度检测器上端设有温度感应铜环201,温度感应铜环包括通过上半圆形铜片、下半圆形铜片和与下半圆形铜片连接的椭圆球202,椭圆球内部设有若干条可上下伸缩的螺旋状的温度感应铜丝203,椭圆球下部与杠杆连接,上半圆形铜片、下半圆形铜片通过销钉固定包裹在冷冻室内的冷冻液管道上。
图3、图5所示的流量控制器包括收紧器211,收紧器上端设有固定横杆212,收紧器下端设有中空的控制盒213,控制盒上端开口,收紧器的控制杆214可沿控制盒上端上下移动;控制盒内部设有与收紧器的控制杆连接的圆形的控制片215,控制盒与管道连接,控制片可插入管道中。图4所示的收紧器包括上连接杆2111、下连接杆2112和连接套2113,上连接杆、下连接杆的外表面分别为方向相反的螺纹,连接套分别和上连接杆、下连接杆螺纹连接。
如图1所示,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的制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温度检测器检测冷冻室内的温度,当冷冻室内的冷冻液管的温度保持低位时,温度检测器收缩,从而打开流量控制器,液态天然气进入冷冻室;
步骤110:温度感应铜环进行温度传导,使椭圆球内的温度感应铜丝受冷发生收缩,椭圆球发生形变,带动与椭圆球连接杠杆一端向下运动;
步骤120:杠杆与流量控制器连接的另一端向上提起,通过收紧器,带动控制片向上提起,液态天然气进入冷冻室。
步骤200:液态天然气进入冷冻室对冷冻室进行降温,使冷冻室温度保持在-40℃到-20℃内,从冷冻室出来的液态天然气进入冷藏室,对冷藏室进行降温,保持冷藏室温度在5℃到15℃内;
步骤300:液态天然气进入第一换热器被加热气化,气化后的天然气进入柴油机作为动力,柴油机通过连接轴(22)带动发电机或者螺旋桨(23)进行工作;
步骤400:柴油机的余热进入蒸汽发生器,对蒸汽发生器内的溴化锂溶液进行加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冷凝器,剩余的溴化锂通过第二换热器进入吸收器;
步骤500:蒸汽发生器产生的水蒸气通过冷凝器冷却为液态,液态水通过第一节流阀进入空调冷水器,作为空调冷源进行空调制冷;
步骤600:空调冷水器的冷却水通过冷凝蒸发器进入冷藏室,从冷藏室出来的冷却水进入吸收器,吸收溴化锂形成溴化锂溶液;
步骤700:溴化锂溶液通过溶液泵泵入第二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进入蒸汽发生器进行循环利用。
应理解,本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其特征是,包括液态天然气罐(1),液态天然气罐的液态天然气依次通过冷冻室(2)的第一冷风机(3)、冷藏室(4)的第二冷风机(5)、第一换热器(6)进入柴油机(7),柴油机排出的尾气进入蒸汽发生器(8),蒸汽发生器的溴化钾通过第二换热器(9)进入吸收器(10),蒸汽发生器的水蒸汽依次通过冷凝器(11)、第一节流阀(12)、空调冷水器(13)、冷凝蒸发器(14)、冷藏室的第三冷风机(15)后进入吸收器,吸收器的溴化钾溶液通过溶液泵(16)泵入第二换热器进行循环利用;二氧化碳压缩机(17)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冷凝蒸发器、第二节流阀(18)进入冷冻室的第四冷风机(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其特征是,冷冻室内的冷冻液管道上设有温度检测器(20),液态天然气管道上设有流量控制器(21),温度检测器与流量控制器通过杠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其特征是,温度检测器上端设有温度感应铜环(201),温度感应铜环包括通过上半圆形铜片、下半圆形铜片和与下半圆形铜片连接的椭圆球(202),椭圆球内部设有若干条可上下伸缩的螺旋状的温度感应铜丝(203),椭圆球下部与杠杆连接,上半圆形铜片、下半圆形铜片通过销钉固定包裹在冷冻室内的冷冻液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其特征是,流量控制器包括收紧器(211),收紧器上端设有固定横杆(212),收紧器下端设有中空的控制盒(213),控制盒上端开口,收紧器的控制杆(214)可沿控制盒上端上下移动;控制盒内部设有与收紧器的控制杆连接的圆形的控制片(215),控制盒与管道连接,控制片可插入管道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其特征是,收紧器包括上连接杆(2111)、下连接杆(2112)和连接套(2113),上连接杆、下连接杆的外表面分别为方向相反的螺纹,连接套分别和上连接杆、下连接杆螺纹连接。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的制冷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6-1)温度检测器检测冷冻室内的温度,当冷冻室内的冷冻液管的温度保持低位时,温度检测器收缩,从而打开流量控制器,液态天然气进入冷冻室;
(6-2)液态天然气进入冷冻室对冷冻室进行降温,使冷冻室温度保持在-40℃到-20℃内,从冷冻室出来的液态天然气进入冷藏室,对冷藏室进行降温,保持冷藏室温度在5℃到15℃内;
(6-3)液态天然气进入第一换热器被加热气化,气化后的天然气进入柴油机作为动力,柴油机通过连接轴(22)带动发电机或者螺旋桨(23)进行工作;
(6-4)柴油机的余热进入蒸汽发生器,对蒸汽发生器内的溴化锂溶液进行加热,产生的水蒸气进入冷凝器,剩余的溴化锂通过第二换热器进入吸收器;
(6-5)蒸汽发生器产生的水蒸气通过冷凝器冷却为液态,液态水通过第一节流阀进入空调冷水器,作为空调冷源进行空调制冷;
(6-6)空调冷水器的冷却水通过冷凝蒸发器进入冷藏室,从冷藏室出来的冷却水进入吸收器,吸收溴化锂形成溴化锂溶液;
(6-7)溴化锂溶液通过溶液泵泵入第二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进入蒸汽发生器进行循环利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的制冷方法,温度检测器上端设有温度感应铜环,温度感应铜环包括通过上半圆形铜片、下半圆形铜片和与下半圆形铜片连接的椭圆球,椭圆球内部设有若干条可上下伸缩的螺旋状的温度感应铜丝,椭圆球下部与杠杆连接,上半圆形铜片、下半圆形铜片通过销钉固定包裹在冷冻室内的冷冻液管道上;其特征是,(6-1)包括如下步骤:
(7-1)温度感应铜环进行温度传导,使椭圆球内的温度感应铜丝受冷发生收缩,椭圆球发生形变,带动与椭圆球连接杠杆一端向下运动;
(7-2)杠杆与流量控制器连接的另一端向上提起,通过收紧器,带动控制片向上提起,液态天然气进入冷冻室。
CN201711178037.3A 2017-11-22 2017-11-22 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与制冷方法 Withdrawn CN1081513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78037.3A CN108151354A (zh) 2017-11-22 2017-11-22 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与制冷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78037.3A CN108151354A (zh) 2017-11-22 2017-11-22 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与制冷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51354A true CN108151354A (zh) 2018-06-12

Family

ID=62469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78037.3A Withdrawn CN108151354A (zh) 2017-11-22 2017-11-22 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与制冷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151354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31203A (en) * 1972-05-27 1976-04-07 Sulzer Ag Powered mobile liquefied gas carriers
DE3726493A1 (de) * 1987-08-08 1989-02-16 Kaelte Und Klimatechnik 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grenzung der raumtemperatur bei in geschlossenen raeumen angeordneten, abwaerme entwickelnden antriebsmaschinen
CN103189273A (zh) * 2010-08-25 2013-07-03 瓦特西拉石油和天然气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为船舶提供液化天然气燃料的方法和装置
CN203824198U (zh) * 2014-02-20 2014-09-10 武汉三江航天远方科技有限公司 船用lng冷能及烟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105202806A (zh) * 2015-10-26 2015-12-3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Lng与制冷机组冷能复合利用的船舶供冷系统及供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31203A (en) * 1972-05-27 1976-04-07 Sulzer Ag Powered mobile liquefied gas carriers
DE3726493A1 (de) * 1987-08-08 1989-02-16 Kaelte Und Klimatechnik 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grenzung der raumtemperatur bei in geschlossenen raeumen angeordneten, abwaerme entwickelnden antriebsmaschinen
CN103189273A (zh) * 2010-08-25 2013-07-03 瓦特西拉石油和天然气系统有限公司 用于为船舶提供液化天然气燃料的方法和装置
CN203824198U (zh) * 2014-02-20 2014-09-10 武汉三江航天远方科技有限公司 船用lng冷能及烟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105202806A (zh) * 2015-10-26 2015-12-30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Lng与制冷机组冷能复合利用的船舶供冷系统及供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748280B (zh) 一种lng动力船空调制冷/供热系统
CN103717980B (zh) 用于制冷系统的启动逻辑
Aly et al.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diffusion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driven by waste heat from diesel engine exhaust gases
CN203824198U (zh) 船用lng冷能及烟气余热综合利用系统
CN103245226B (zh) 一种小型液化天然气汽化器
CN206094713U (zh) 一种具有改进型换热结构的船用lng冷能冷库系统
KR100981398B1 (ko) 엘엔지 액화가스 기화열을 이용한 물류창고 냉각 시스템
CN208170827U (zh) 一种利用lng冷能的lng船舶冷库系统
CN107345728A (zh) 一种船用液化天然气冷能用于冷库制冷的系统与方法
CN204555150U (zh) 一种lng动力船空调制冷/供热系统
CN203824151U (zh) 一种lng动力船舶的lng冷能利用装置
CN104859400B (zh) Lng冷能回收利用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211336398U (zh) 一种冷藏集装箱利用船舶lng冷能的系统
CN107314234B (zh) 一种用lng液力透平解决lng损耗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7202452B (zh) 一种lng动力渔船的lng汽化与制冷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207778918U (zh) 冷库压缩机废热回收与融霜装置
CN103557568A (zh) 一种lng动力船的空调系统
CN102778078A (zh) 综合制热制冷节能装置和系统
CN206633892U (zh) 一种冷藏运输用的蓄冷板
CN206572217U (zh) 天然气冷却装置
CN108151354A (zh) 液态天然气动力船舶制冷装置与制冷方法
CN106524592A (zh) 节能制冷设备及其系统和工艺
CN202274675U (zh) 一种相变储能热泵循环系统
CN201383349Y (zh) 分流式的双温冷水机
CN206338981U (zh) 节能制冷设备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