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123777A - 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123777A
CN108123777A CN201611094694.5A CN201611094694A CN108123777A CN 108123777 A CN108123777 A CN 108123777A CN 201611094694 A CN201611094694 A CN 201611094694A CN 108123777 A CN108123777 A CN 1081237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ode
ibs
block
enco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9469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勇
陈军
刘亚林
余荣道
杜颖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9469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123777A/zh
Priority to EP17875101.2A priority patent/EP3537640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7/107489 priority patent/WO2018099210A1/zh
Priority to JP2019527545A priority patent/JP2019537379A/ja
Publication of CN1081237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123777A/zh
Priority to US16/427,316 priority patent/US10887067B2/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1Arrangements at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9Convolutional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5Transmission of coding parameters to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实施例中基站设备通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中携带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或终端设备通过发送给基站设备的能力信息上报消息中携带编码方式指示信息,使得基站设备或终端设备能够明确且灵活地指示编码方式;通过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设定值X的至少一种信息块大小IBS,在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信息比特块或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X和编码方式由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从而可以根据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合适的编码方式。本发明实施例还相应的公开了一种编码方式确定装置、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未来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Generation,5G)需要支持巨大的移动数据流量增长、海量的设备连接、各类新业务和应用场景,例如,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确定了3种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Mobile Broadband,eMBB)、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超高可靠与低延迟的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5G系统需要具更优的性能,例如,更大的系统容量、更低的时延、更高的网络可靠性、更优的网络可用性。5G系统将能够便捷地实现人与万物的智能互联的愿景目标。
未来5G移动通信系统的更优的性能可以使用先进的信道编码技术来辅助实现,例如,3GPP确定了5G系统的候选编码类型包括:Polar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LDPC),卷积码(Convolutional Codes,CC),等。
目前,LDPC码存在多种LDPC编码方式,例如,如图1所示的LDPC码编码方式示意图,IEEE Std 802.11n标准(2009)分别针对4种码率(1/2,2/3,3/4,5/6)提供了12种LDPC编码方式,其中每种码率有3种信息块大小(Information Block Size,IBS)。
Turbo码也存在多种Turbo编码方式,例如,3GPP TS 36.212(2009)标准的Turbo编码方式提供了1种码率1/3、188种信息块大小。
目前,Polar码、卷积码等,各自也有多种编码方式。
针对eMMB、mMTC、URLLC等典型场景,应该选择合适的编码类型来实现更优的性能。例如,3GPP 86bis会议提案(R1-1610059)提供了三个组合选项,如图2所示的典型场景适用的编码类型组合示意图,例如eMBB对应的编码类型包括LDPC、polar、Turbo,mMTC对应的编码类型包括Convolutional Codes、LDPC、polar、Turbo,URLLC对应的编码类型包括Convolutional Codes、LDPC、polar、Turbo。
上述的5G系统的候选编码类型比较多,每个组合选项包括多个编码类型,此外每个候选的编码类型还有进一步分类为多种编码方式。但是在数据传输时,如何选择使用这些编码方式,缺少明确的使用方法,也缺少灵活地使用这么多编码方式的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以实现在信息传输时,明确且灵活地指示编码方式或如何确定合适的编码方式。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设备发送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给终端设备,所述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包括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其中,所述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
在该实现方式中,基站设备通过发送给终端设备的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中携带编码方式指示信息,该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使得终端设备能够明确且灵活地指示编码方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高层控制信令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物理层控制信令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CI和上行控制信息UCI。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比特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类型:控制信息、数据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可以指示控制信息、数据信息的编码方式。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系统信息和信道质量信息CQI。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设备,该基站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基站设备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设备包括:发送单元;其中,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发送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给终端设备,所述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包括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其中,所述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设备包括:发送器;其中,所述发送器,用于发送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给终端设备,所述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包括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其中,所述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基站设备的能力协商请求消息;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设备发送能力信息上报消息,所述能力信息上报消息包括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其中,所述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
在该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通过发送给基站设备的能力信息上报消息中携带编码方式指示信息,该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使得基站设备能够明确且灵活地指示编码方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比特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类型:控制信息、数据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可以指示控制信息、数据信息的编码方式。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系统信息和信道质量信息CQI。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接收单元和发送单元;其中,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设备的能力协商请求消息;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设备发送能力信息上报消息,所述能力信息上报消息包括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其中,所述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其中,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基站设备的能力协商请求消息;所述发送器,用于向所述基站设备发送能力信息上报消息,所述能力信息上报消息包括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其中,所述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三方面和第三方面的各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设定值X的至少一种信息块大小IBS,所述X的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每一种所述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对应至少一种IBS;
在所述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信息比特块或所述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所述选择的IBS大于或等于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且所述IBS与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的差值最小,或所述选择的IBS大于或等于所述码块的大小CBS,且所述IBS与CBS的差值最小;
其中,编码方式由所述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确定信息块大小的下限值,然后,在大于或等于X的至少一种信息块大小中,根据信息块大小与信息比特块的大小或码块的大小之间的限定条件,选择一种信息块大小,根据所选择的信息块大小对信息比特块或码块进行编码,由此选择的信息块大小对应的编码方式则是由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的,从而可以根据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合适的编码方式。
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种编码类型对应一个IBS集合,每个IBS集合包括至少一种IBS,每种IBS对应一种编码方式。
在该实现方式中,根据编码类型将IBS按照集合进行划分,每种IBS对应一种编码方式,使得在选择IBS时能根据编码类型来选择。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设定值Y,根据所述第二设定值和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得到多个大小相同的码块,所述Y的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
所述在所述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所述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包括:
选择采用第一信息块大小IBS1对所述多个码块进行编码,其中,所述IBS1为所述码块的大小CBS与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之和,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在该实现方式中,将信息比特块分段为大小相同的多个码块,采用一种信息块大小对分段的多个码块进行编码,分段方式简单,且使得填充比特个数最少,节省填充比特开销。
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三设定值Z,根据所述第三设定值和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得到多个大小不同的码块,所述Z的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
所述在所述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所述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包括:
选择采用多种第二信息块大小IBS2分别对所述多个码块进行编码,其中,每种IBS2为每个码块的大小CBS与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之和,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在该实现方式中,将信息比特块分段为多个大小不同的码块,采用多种信息块大小分别对多个码块进行编码,使得编码方式多样化,可以灵活地进行编码,且使得填充比特个数最少,节省填充比特开销。
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选择的LDPC码的码率和所选择的LDPC码的码率对应的LDPC码的最大IBS;
其中,所述第二设定值或所述第三设定值为所选择的LDPC码的码率对应的LDPC码的最大IBS,所述编码方式对应的编码类型为LDPC码。
在该实现方式中,确定编码类型为LDPC码,选择LDPC码的码率,一种码率有一个最大的IBS,根据该最大的IBS对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
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比特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类型:控制信息、数据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可以指示控制信息、数据信息的编码方式。
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控制信息包括系统信息和信道质量信息CQI。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编码方式确定装置,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装置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码方式确定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和选择单元;其中,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设定值X的至少一种信息块大小IBS,所述X的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每一种所述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对应至少一种IBS;
所述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信息比特块或所述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所述选择的IBS大于或等于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且所述IBS与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的差值最小,或所述选择的IBS大于或等于所述码块的大小CBS,且所述IBS与CBS的差值最小;
其中,编码方式由所述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编码方式确定装置包括:处理器;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设定值X的至少一种信息块大小IBS,所述X的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每一种所述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对应至少一种IBS;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信息比特块或所述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所述选择的IBS大于或等于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且所述IBS与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的差值最小,或所述选择的IBS大于或等于所述码块的大小CBS,且所述IBS与CBS的差值最小;
其中,编码方式由所述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由于该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五方面和第五方面的各可能的实现方式以及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因此该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示例的LDPC码编码方式示意图;
图2为典型场景适用的编码类型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4为示例的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进行编码方式确定的交互示意图;
图5为示例的通过下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方式确定的交互示意图;
图6为示例的通过同步信号进行编码方式确定的交互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示例的不同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下各种编码类型对应的IBS集合示意图;
图10为示例的预见的未来的国际移动通信使用方案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示例的资源块上实现填充比特个数最少原则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的交互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基站设备发送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给终端设备,所述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包括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
在该实施例中,该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该信息比特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类型:控制信息、数据信息,即指示的该编码方式是对控制信息或数据信息进行编码。该控制信息又可以包括系统信息和信道质量信息(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Indication,CQI)等。
基站设备发送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给终端设备,是基站设备与终端设备在进行通信时经常发送的一些信令和信号,本实施例中,在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中携带编码方式指示信息,该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从而可以明确地指示终端设备应采用的编码方式。
可选的,该高层控制信令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如图4示例的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进行编码方式确定的交互示意图,在该RRC信令中携带编码方式指示信息,该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编码方式,在终端设备与基站设备之间进行信息比特块传输时,终端设备和/或基站设备使用所指示的编码方式对信息比特块进行编码。
可选的,该物理层控制信令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和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如图5示例的通过下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方式确定的交互示意图,在DCI/UCI中携带编码方式指示信息,该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编码方式,在终端设备与基站设备之间进行信息比特块传输时,终端设备和/或基站设备使用所指示的编码方式对信息比特块进行编码。
图6为示例的通过同步信号进行编码方式确定的交互示意图,该同步信号可以是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信号、辅同步信号(SecondarySynchronization Signal,SSS)信号等,在同步信号中携带编码方式指示信息,该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编码方式,在终端设备与基站设备之间进行信息比特块传输时,终端设备和/或基站设备使用所指示的编码方式对信息比特块进行编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基站设备通过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中携带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终端设备和/或基站设备按照所指示的编码方式进行信息比特块的编码,从而基站设备可以明确且灵活的指示编码方式,节省了单独指示编码方式的信令开销。
图7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的交互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终端设备接收基站设备的能力协商请求消息。
S202、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设备发送能力信息上报消息,所述能力信息上报消息包括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
本实施例中,该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该信息比特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类型:控制信息、数据信息。该控制信息又可以包括系统信息和信道质量信息CQI等。
在终端设备接入基站设备时,基站设备了解终端设备的能力是必要的过程之一,具体地,终端设备接收基站设备的能力协商请求(UE Capability Enquiry)消息,终端设备发送能力信息(UE Capability Information)上报消息给基站设备,本实施例中,在该能力信息上报消息中包括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编码方式,从而可以明确地指示基站设备应采用的编码方式,而无需通过单独的信令来指示编码方式,节省了信令开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终端设备通过在回复基站设备的能力信息上报消息中携带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指示编码方式,基站设备和/或终端设备按照所指示的编码方式进行信息比特块的编码,从而终端设备可以明确且灵活的指示编码方式,节省了单独指示编码方式的信令开销。
图8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01、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设定值X的至少一种IBS,所述X的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每一种所述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对应至少一种IBS。
如图1示例的LDPC码编码方式示意图,提供了12种IBS,此外,Turbo码提供了188种IBS,其他如Polar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也包括多种IBS。本实施例需要根据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合适的编码方式,而每一种编码方式对应一种IBS,当然,可选地,一种IBS也可以对应多种编码方式,在如此多种的IBS中确定一种IBS,首先,设置选择IBS的下限值,即第一设定值X,而X的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这是根据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合适的编码方式的第一步,即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X的一种或多种IBS,确定出的一种或多种IBS是初步对应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即每一种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对应一种或多种IBS。
S302、在所述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信息比特块或所述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所述选择的IBS大于或等于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且所述IBS与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的差值最小,或所述选择的IBS大于或等于所述码块的大小CBS,且所述IBS与CBS的差值最小。
在本实施例中,编码方式由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
根据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合适的编码方式的第二步,在确定出的一种或多种IBS中,选择一种IBS,而从一种或多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所选择的IBS大于或等于信息比特块的大小;(2)IBS最接近于信息比特块的大小,即IBS与信息比特块的大小的差值最小;或(1)’所选择的IBS大于或等于码块的大小;(2)’IBS最接近于CBS,即IBS与CBS的差值最小。这里,码块是对信息比特块分段后得到的,如果信息比特块的大小比较大,则一般需要对其进行分段,信息块大小则是对信息比特块或码块进行编码的信息块的大小。
根据S301、S302得到的IBS是根据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和选择的,且该IBS是与信息比特块或信息比特块的码块的大小接近的,因而是合适的IBS,采用该种信息块大小进行编码,其编码方式因而也是对应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在这里,场景是指业务的应用场景,例如eMBB、mMTC和URLLC,信息类型包括: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业务类型包括语音、3D视频、自动驾驶汽车等。
可选地,可以将每种编码类型对应一个IBS集合,每个IBS集合包括至少一种IBS,每种IBS对应一种编码方式。如图9(a)示例的一种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下各种编码类型对应的IBS集合示意图,假设卷积码的IBS集合是{20,30,31,…},Turbo码的IBS集合是{40,48,64,…},Polar码的IBS集合是{128,256,…},LDPC码的IBS集合是{324,432,…1620…}。采用本实施例确定编码方式,举例说明,假设当前场景为eMBB,业务类型是3D视频,传输的数据量较大,CBS=323,因此,设置X=40,IBS≥40的集合包括Turbo码、Polar码和LDPC码对应的IBS集合,而CBS=323,则需要选择的IBS≥323,且最接近于CBS,因此,最终选择IBS=324,编码类型为LDPC。采用将IBS按照编码类型划分集合的方式,确定IBS和编码方式更简便。进一步的,如图9示例的不同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下各种编码类型对应的IBS集合示意图,对于同一种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每种编码类型对应一个IBS集合,每种编码类型对应的IBS集合间是不存在重叠的IBS,但对于不同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各种编码类型对应的IBS集合又是可以存在重叠的。如图9所示,图(a)为适用于一种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下的各编码类型对应的IBS集合示意图,图(b)为适用于另一种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下的各编码类型对应的IBS集合示意图,其中,图(a)和图(b)的LDPC码的IBS集合存在相同的IBS=1620,Polar码的IBS集合存在相同的IBS=256,等,而图(a)的LDPC码的IBS集合又与图(b)的Polar码集合存在相同的IBS=432,等。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编码类型对应的IBS集合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例不限于上述具体示例。
如图10示例的预见的未来的国际移动通信(Internation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IMT)使用方案的示意图,在该图中,包括三种典型的应用场景:eMBB、mMTC和URLLC,多种使用方案如智能城市(Smart city)、语音(Voice)、智能家居/建筑(Smart home/building)、千兆字节/秒高速传输(Gigabytes in a second)、3D视频和超高清电视屏幕(3D video、UHD screens)、云端办公和游戏(Work and play in the cloud)、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工业自动化(Industry automation)、关键任务应用(Mission critical application)、以及自动驾驶汽车(Self driving car),从图中可以看出,有的使用方案可以适用于多种场景,例如,处于中间的语音、智能家居/建筑、3D视频和超高清电视屏幕、云端办公和游戏、增强现实等使用方案,适用于这三种场景,有的使用方案更适用于某种场景,例如,千兆字节/秒高速传输的使用方案更适用于eMBB场景,智能城市的使用方案更适用于mMTC场景,关键任务应用和自动驾驶汽车的使用方案更适用于URLLC的场景。不同使用方案即不同业务、或不同场景下的同一业务对应的性能要求不同,则选择的信道编码方式不同。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方式确定方法,确定合适的信道编码方式,以达到最优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通过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设定值X的至少一种IBS,在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信息比特块或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X和编码方式由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从而可以根据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合适的编码方式。
图11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设定值X的至少一种IBS。
该步骤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402、判断信息比特块的大小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设定值Y,若是,则进行到步骤S403;否则,转至步骤S405。
本步骤用于判断信息比特块是否要进行分段。在这里,Y的值即分段的参考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例如,若业务类型为3D视频,数据信息较大,即信息比特块的大小较大,则一般需要进行分段,且Y值不宜设置得太小。
S403、根据所述第二设定值和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得到多个大小相同的码块。
本实施例中,对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且分段得到大小相同的码块。例如,信息比特块的大小为3200比特,Y=1600比特,则分段得到大小相同的两个码块,每个码块的大小为1600比特。在分段为相同码块的情况下,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就是选择一个跟CBS最接近的IBS,这样可以使得填充比特个数最少。
S404、选择采用第一信息块大小IBS1对所述多个码块进行编码。
对于分段后的码块,选择采用IBS1对多个码块进行编码,所述IBS1为所述码块的大小CBS与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之和,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即IBS1≥CBS,填充比特个数最少,则IBS1最接近于CBS。根据前面的例子,每个码块的大小为1600比特,则可选择IBS1=1620比特,则每个码块分别需填充20比特。
信息比特块分段为大小相同的多个码块,采用一种信息块大小对分段的多个码块进行编码,分段方式简单,且使得填充比特个数最少,节省填充比特开销。
S405、选择采用第三信息块大小IBS3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编码。
若信息比特块不需要分段,则采用IBS3对信息比特块进行编码,同样的,IBS3大于或等于该信息比特块的大小,且IBS3最接近于该信息比特块的大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通过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设定值X的至少一种IBS,对于需要分段的信息比特块,分段为大小相同的多个码块,在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该IBS为码块的大小与填充比特个数之和,X和编码方式由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从而可以根据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合适的编码方式;且信息比特块分段为大小相同的多个码块,采用一种信息块大小对分段的多个码块进行编码,分段方式简单,且使得填充比特个数最少,节省填充比特开销。
图13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01、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设定值X的至少一种IBS。
该步骤与前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301或S40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S502、判断信息比特块的大小是否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三设定值Z,如果是,则进行到步骤S503;否则,转至步骤S505。
本步骤用于判断信息比特块是否要进行分段。在这里,Z的值即分段的参考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例如,若业务类型为3D视频,数据信息较大,即信息比特块的大小较大,则一般需要进行分段,且Z值不宜设置得太小。
S503、根据所述第三设定值和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得到多个大小不同的码块。
信息比特块往往不能刚好分为大小相同的多个码块,或者考虑到使编码方式多样化,本步骤中,对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且分段得到多个大小不同的码块。例如,信息比特块的信息类型为数据信息,该传输块大小为15000比特,根据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将传输块分为一个大小为10080比特的码块,还剩4920比特。
S504、选择采用多种第二信息块大小IBS2分别对所述多个码块进行编码。
对于每个码块选择一种IBS2进行编码,每种IBS2为每个码块的大小CBS与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之和,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根据前面的例子,对于10080比特的码块,由于存在一种IBS2=10080比特,则填充比特个数为0,选择10080比特的IBS对该码块进行编码;对于4920比特的码块,与该码块的大小最接近的IBS=5040比特,则填充60比特,采用5040比特的IBS2对该码块进行编码。
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其方式之一可以是,依次划分码块,最先划分的码块所填充的比特个数最少,然后次之,可选的,先划分一个码块的大小等于最大信息块大小的码块,然后依次划分码块,要求所填充的比特个数最少,例如,传输块大小为15000比特,分为一个大小为10080比特的码块,还剩4920比特,选择大小为5040比特,填充60比特,分别采用大小为10080比特,5040比特的码块进行编码;其另一种方式可以是,如图12示例的资源块上实现填充比特个数最少原则的示意图,首先确定一个较大的码块的大小,使得尽可能填满RB的所有子载波和OFDM符号上的可用传输比特,当还有剩余的可用传输比特时,再确定一个比前面更小或者相同大小的码块的大小,使得尽可能填满RB的所有子载波和OFDM符号上的剩余的可用传输比特,依次类推。
可选的,将码块的大小CBS较小的码块CB映射到调制星座点上可靠度高(低)比特,例如16QAM调制方式的一个星座点对应一个包含4个比特的16QAM调制符号,这4个比特的传输可靠度有高和有低的不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使用可靠度较高的比特来传输码块的大小CBS较小的码块CB。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使用可靠度较低的比特来传输码块的大小CBS较小的码块CB。
S505、选择采用第四信息块大小IBS4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编码。
若信息比特块不需要分段,则采用IBS4对信息比特块进行编码,同样的,IBS4大于或等于该信息比特块的大小,且IBS4最接近于该信息比特块的大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通过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设定值X的至少一种IBS,将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得到大小不同的多个码块,在至少一种IBS中,每个码块选择一种IBS进行编码,所选择IBS为该码块与填充比特个数之和,X和编码方式由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从而可以根据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合适的编码方式;且将信息比特块分段为多个大小不同的码块,采用多种信息块大小分别对多个码块进行编码,使得编码方式多样化,可以灵活地进行编码,且使得填充比特个数最少,节省填充比特开销。
图14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601、确定所选择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的码率和所选择的LDPC码的码率对应的LDPC码的最大IBS。
本实施例中默认选择LDPC码这种编码类型,因而也就确定了大小大于或等于X的至少一种IBS。例如,LDPC码的最小IBS=324,则可以设置X=324。
如图1示例的LDPC码编码方式示意图,LDPC码有4种码率(1/2,2/3,3/4,/5/6),提供了12种IBS,即12种编码方式。若要选择一种IBS,则需先确定LDPC码的码率,选择了码率后,则可确定与该码率对应的LDPC码的最大IBS。如图1所示,1/2码率对应的最大IBS=972比特,2/3码率对应的最大IBS=1296比特,3/4码率对应的最大IBS=1458比特,5/6码率对应的最大IBS=1620比特。
对于LDPC码,由于存在两个相同的IBS,即1/2码率对应的最大IBS=972,而3/4码率对应的中间IBS=972,通过选择码率,可确定该码率对应的最大IBS,从而确定编码方式。
S602、判断信息比特块的大小是否大于所述最大IBS,如果是,则进行到步骤S603;否则,转至步骤S605。
本步骤用于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分段,在这里,分段的参考值为最大IBS。
S603、根据所述最大IBS和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得到多个大小相同的码块。
本实施例中将信息比特块分段为大小相同的码块,其过程与前述实施例的步骤S403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也可以将信息比特块分段为大小不同的码块,其过程与前述实施例的步骤S503相同。
S404、选择采用第一信息块大小IBS1对所述多个码块进行编码。
对于分段为大小相同的码块的情况,由于采用最大IBS作为参考值进行分段,则该IBS1一般为该最大IBS。
当然,也可以将分段的参考值设置为该码率对应的最小IBS。
S405、选择采用第三信息块大小IBS3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编码。
若信息比特块不需要分段,则采用IBS3对信息比特块进行编码,同样的,IBS3大于或等于该信息比特块的大小,且IBS3最接近于该信息比特块的大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通过在LDPC码的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信息比特块或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X和编码方式由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从而可以根据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合适的LDPC编码方式。
图15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基站设备1000包括:发送单元11;其中,
发送单元11,用于发送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给终端设备,所述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包括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
在该实施例中,该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该信息比特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类型:控制信息、数据信息,即指示的该编码方式是对控制信息或数据信息进行编码。该控制信息又可以包括系统信息和信道质量信息等。
基站设备发送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给终端设备,是基站设备与终端设备在进行通信时经常发送的一些信令和信号,本实施例中,在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中携带编码方式指示信息,该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从而可以明确地指示终端设备应采用的编码方式。
可选的,该高层控制信令可以是无线资源控制信令,如图4示例的通过无线资源控制信令进行编码方式确定的交互示意图,在该RRC信令中携带编码方式指示信息,该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编码方式,在终端设备与基站设备之间进行信息比特块传输时,终端设备和/或基站设备使用所指示的编码方式对信息比特块进行编码。
可选的,该物理层控制信令包括:下行控制信息和上行控制信息,如图5示例的通过下行控制信息/上行控制信息进行编码方式确定的交互示意图,在DCI/UCI中携带编码方式指示信息,该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编码方式,在终端设备与基站设备之间进行信息比特块传输时,终端设备和/或基站设备使用所指示的编码方式对信息比特块进行编码。
图6为示例的通过同步信号进行编码方式确定的交互示意图,该同步信号可以是主同步信号信号、辅同步信号信号等,在同步信号中携带编码方式指示信息,该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编码方式,在终端设备与基站设备之间进行信息比特块传输时,终端设备和/或基站设备使用所指示的编码方式对信息比特块进行编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设备,该基站设备通过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中携带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终端设备和/或基站设备按照所指示的编码方式进行信息比特块的编码,从而基站设备可以明确且灵活的指示编码方式,节省了单独指示编码方式的信令开销。
图16为本发明第八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2000包括:接收单元21和发送单元22;其中,
接收单元21,用于接收基站设备的能力协商请求消息。
发送单元22,用于向所述基站设备发送能力信息上报消息,所述能力信息上报消息包括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
本实施例中,该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该信息比特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类型:控制信息、数据信息。该控制信息又可以包括系统信息和信道质量信息CQI等。
在终端设备接入基站设备时,基站设备了解终端设备的能力是必要的过程之一,具体地,终端设备接收基站设备的能力协商请求消息,终端设备发送能力信息上报消息给基站设备,本实施例中,在该能力信息上报消息中包括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编码方式,从而可以明确地指示基站设备应采用的编码方式,而无需通过单独的信令来指示编码方式,节省了信令开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通过在回复基站设备的能力信息上报消息中携带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指示编码方式,基站设备和/或终端设备按照所指示的编码方式进行信息比特块的编码,从而终端设备可以明确且灵活的指示编码方式,节省了单独指示编码方式的信令开销。
图17为本发明第九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3000包括:第一确定单元31和选择单元32;其中,
第一确定单元31,用于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设定值X的至少一种IBS,所述X的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每一种所述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对应至少一种IBS。
如图1示例的LDPC码编码方式示意图,提供了12种IBS,此外,Turbo码提供了188种IBS,其他如Polar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也包括多种IBS。本实施例需要根据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合适的编码方式,而每一种编码方式对应一种IBS,当然,可选地,一种IBS也可以对应多种编码方式,在如此多种的IBS中确定一种IBS,首先,设置选择IBS的下限值,即第一设定值X,而X的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这是根据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合适的编码方式的第一步,即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X的一种或多种IBS,确定出的一种或多种IBS是初步对应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即每一种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对应一种或多种IBS。
选择单元32,用于在所述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信息比特块或所述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所述选择的IBS大于或等于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且所述IBS与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的差值最小,或所述选择的IBS大于或等于所述码块的大小CBS,且所述IBS与CBS的差值最小。
在本实施例中,编码方式由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
根据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合适的编码方式的第二步,在确定出的一种或多种IBS中,选择一种IBS,而从一种或多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所选择的IBS大于或等于信息比特块的大小;(2)IBS最接近于信息比特块的大小,即IBS与信息比特块的大小的差值最小;或(1)’所选择的IBS大于或等于码块的大小;(2)’IBS最接近于CBS,即IBS与CBS的差值最小。这里,码块是对信息比特块分段后得到的,如果信息比特块的大小比较大,则一般需要对其进行分段,信息块大小则是对信息比特块或码块进行编码的信息块的大小。
根据本实施例得到的IBS是根据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和选择的,且该IBS是与信息比特块或信息比特块的码块的大小接近的,因而是合适的IBS,采用该种信息块大小进行编码,其编码方式因而也是对应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的。在这里,场景是指业务的应用场景,例如eMBB、mMTC和URLLC,信息类型包括: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业务类型包括语音、3D视频、自动驾驶汽车等。
可选地,可以将每种编码类型对应一个IBS集合,每个IBS集合包括至少一种IBS,每种IBS对应一种编码方式。如图9(a)示例的一种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下各种编码类型对应的IBS集合示意图,假设卷积码的IBS集合是{20,30,31,…},Turbo码的IBS集合是{40,48,64,…},Polar码的IBS集合是{128,256,…},LDPC码的IBS集合是{324,432,…1620…}。采用本实施例确定编码方式,举例说明,假设当前场景为eMBB,业务类型是3D视频,传输的数据量较大,CBS=323,因此,设置X=40,IBS≥40的集合包括Turbo码、Polar码和LDPC码对应的IBS集合,而CBS=323,则需要选择的IBS≥323,且最接近于CBS,因此,最终选择IBS=324,编码类型为LDPC。采用将IBS按照编码类型划分集合的方式,确定IBS和编码方式更简便。进一步的,如图9示例的不同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下各种编码类型对应的IBS集合示意图,对于同一种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每种编码类型对应一个IBS集合,每种编码类型对应的IBS集合间是不存在重叠的IBS,但对于不同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各种编码类型对应的IBS集合又是可以存在重叠的。如图9所示,图(a)为适用于一种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下的各编码类型对应的IBS集合示意图,图(b)为适用于另一种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下的各编码类型对应的IBS集合示意图,其中,图(a)和图(b)的LDPC码的IBS集合存在相同的IBS=1620,Polar码的IBS集合存在相同的IBS=256,等,而图(a)的LDPC码的IBS集合又与图(b)的Polar码集合存在相同的IBS=432,等。上面以举例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编码类型对应的IBS集合进行了说明,但本实施例不限于上述具体示例。
如图10示例的预见的未来的国际移动通信(Internation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IMT)使用方案的示意图,在该图中,包括三种典型的应用场景:eMBB、mMTC和URLLC,多种使用方案如智能城市(Smart city)、语音(Voice)、智能家居/建筑(Smart home/building)、千兆字节/秒高速传输(Gigabytes in a second)、3D视频和超高清电视屏幕(3D video、UHD screens)、云端办公和游戏(Work and play in the cloud)、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工业自动化(Industry automation)、关键任务应用(Mission critical application)、以及自动驾驶汽车(Self driving car),从图中可以看出,有的使用方案可以适用于多种场景,例如,处于中间的语音、智能家居/建筑、3D视频和超高清电视屏幕、云端办公和游戏、增强现实等使用方案,适用于这三种场景,有的使用方案更适用于某种场景,例如,千兆字节/秒高速传输的使用方案更适用于eMBB场景,智能城市的使用方案更适用于mMTC场景,关键任务应用和自动驾驶汽车的使用方案更适用于URLLC的场景。不同使用方案即不同业务、或不同场景下的同一业务对应的性能要求不同,则选择的信道编码方式不同。可以应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编码方式确定方法,确定合适的信道编码方式,以达到最优的性能。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装置,通过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设定值X的至少一种IBS,在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信息比特块或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X和编码方式由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从而可以根据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合适的编码方式。
图18为本发明第十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4000包括:第一确定单元41、第一分段单元42和选择单元43;其中,
第一确定单元41,用于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设定值X的至少一种IBS。
第一确定单元41的功能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确定单元3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一分段单元42,用于若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设定值Y,根据所述第二设定值和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得到多个大小相同的码块,所述Y的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
第一分段单元42首先判断信息比特块是否要进行分段。在这里,Y的值即分段的参考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例如,若业务类型为3D视频,数据信息较大,即信息比特块的大小较大,则一般需要进行分段,且Y值不宜设置得太小。
第一分段单元42然后根据所述第二设定值和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得到多个大小相同的码块。本实施例中,对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且分段得到大小相同的码块。例如,信息比特块的大小为3200比特,Y=1600比特,则分段得到大小相同的两个码块,每个码块的大小为1600比特。在分段为相同码块的情况下,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就是选择一个跟CBS最接近的IBS,这样可以使得填充比特个数最少。
选择单元43,用于选择采用第一信息块大小IBS1对所述多个码块进行编码。
对于分段后的码块,选择采用IBS1对多个码块进行编码,所述IBS1为所述码块的大小CBS与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之和,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即IBS1≥CBS,填充比特个数最少,则IBS1最接近于CBS。根据前面的例子,每个码块的大小为1600比特,则可选择IBS1=1620比特,则每个码块分别需填充20比特。
信息比特块分段为大小相同的多个码块,采用一种信息块大小对分段的多个码块进行编码,分段方式简单,且使得填充比特个数最少,节省填充比特开销。
选择单元43还用于若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小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二设定值Y,选择采用第三信息块大小IBS3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编码。
若信息比特块不需要分段,则采用IBS3对信息比特块进行编码,同样的,IBS3大于或等于该信息比特块的大小,且IBS3最接近于该信息比特块的大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装置,通过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设定值X的至少一种IBS,对于需要分段的信息比特块,分段为大小相同的多个码块,在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该IBS为码块的大小与填充比特个数之和,X和编码方式由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从而可以根据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合适的编码方式;且信息比特块分段为大小相同的多个码块,采用一种信息块大小对分段的多个码块进行编码,分段方式简单,且使得填充比特个数最少,节省填充比特开销。
图19为本发明第十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5000包括:第一确定单元51、第二分段单元52和选择单元53;其中,
第一确定单元51,用于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设定值X的至少一种IBS。
该第一确定单元51的功能与前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确定单元31或第一确定单元4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分段单元52,用于若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三设定值Z,根据所述第三设定值和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得到多个大小不同的码块,所述Z的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
第二分段单元52首先判断信息比特块是否要进行分段。在这里,Z的值即分段的参考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例如,若业务类型为3D视频,数据信息较大,即信息比特块的大小较大,则一般需要进行分段,且Z值不宜设置得太小。
第二分段单元52然后根据所述第三设定值和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得到多个大小不同的码块。
信息比特块往往不能刚好分为大小相同的多个码块,或者考虑到使编码方式多样化,本实施例对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且分段得到多个大小不同的码块。例如,信息比特块的信息类型为数据信息,该传输块大小为15000比特,根据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将传输块分为一个大小为10080比特的码块,还剩4920比特。
选择单元53,用于选择采用多种第二信息块大小IBS2分别对所述多个码块进行编码。
对于每个码块选择一种IBS2进行编码,每种IBS2为每个码块的大小CBS与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之和,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根据前面的例子,对于10080比特的码块,由于存在一种IBS2=10080比特,则填充比特个数为0,选择10080比特的IBS对该码块进行编码;对于4920比特的码块,与该码块的大小最接近的IBS=5040比特,则填充60比特,采用5040比特的IBS2对该码块进行编码。
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其方式之一可以是,依次划分码块,最先划分的码块所填充的比特个数最少,然后次之,可选的,先划分一个码块的大小等于最大信息块大小的码块,然后依次划分码块,要求所填充的比特个数最少,例如,传输块大小为15000比特,分为一个大小为10080比特的码块,还剩4920比特,选择大小为5040比特,填充60比特,分别采用大小为10080比特,5040比特的码块进行编码;其另一种方式可以是,如图12示例的资源块上实现填充比特个数最少原则的示意图,首先确定一个较大的码块的大小,使得尽可能填满RB的所有子载波和OFDM符号上的可用传输比特,当还有剩余的可用传输比特时,再确定一个比前面更小或者相同大小的码块的大小,使得尽可能填满RB的所有子载波和OFDM符号上的剩余的可用传输比特,依次类推。
可选的,将码块的大小CBS较小的码块CB映射到调制星座点上可靠度高(低)比特,例如16QAM调制方式的一个星座点对应一个包含4个比特的16QAM调制符号,这4个比特的传输可靠度有高和有低的不同。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使用可靠度较高的比特来传输码块的大小CBS较小的码块CB。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使用可靠度较低的比特来传输码块的大小CBS较小的码块CB。
所述选择单元53还用于若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三设定值Z,选择采用第四信息块大小IBS4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编码。
若信息比特块不需要分段,则采用IBS4对信息比特块进行编码,同样的,IBS4大于或等于该信息比特块的大小,且IBS4最接近于该信息比特块的大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装置,通过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设定值X的至少一种IBS,将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得到大小不同的多个码块,在至少一种IBS中,每个码块选择一种IBS进行编码,所选择IBS为该码块与填充比特个数之和,X和编码方式由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从而可以根据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合适的编码方式;且将信息比特块分段为多个大小不同的码块,采用多种信息块大小分别对多个码块进行编码,使得编码方式多样化,可以灵活地进行编码,且使得填充比特个数最少,节省填充比特开销。
图20为本发明第十二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6000包括:第二确定单元61、第一分段单元62和选择单元63;其中,
第二确定单元61,用于确定所选择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的码率和所选择的LDPC码的码率对应的LDPC码的最大IBS。
本实施例中默认选择LDPC码这种编码类型,因而也就确定了大小大于或等于X的至少一种IBS。例如,LDPC码的最小IBS=324,则可以设置X=324。
如图1示例的LDPC码编码方式示意图,LDPC码有4种码率(1/2,2/3,3/4,/5/6),提供了12种IBS,即12种编码方式。若要选择一种IBS,则需先确定LDPC码的码率,选择了码率后,则可确定与该码率对应的LDPC码的最大IBS。如图1所示,1/2码率对应的最大IBS=972比特,2/3码率对应的最大IBS=1296比特,3/4码率对应的最大IBS=1458比特,5/6码率对应的最大IBS=1620比特。
对于LDPC码,由于存在两个相同的IBS,即1/2码率对应的最大IBS=972,而3/4码率对应的中间IBS=972,通过选择码率,可确定该码率对应的最大IBS,从而确定编码方式。
第一分段单元62,用于若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大于所述最大IBS,根据所述最大IBS和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得到多个大小相同的码块。
第一分段单元62首先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分段,在这里,分段的参考值为最大IBS。第一分段单元62然后根据所述最大IBS和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得到多个大小相同的码块。
本实施例中将信息比特块分段为大小相同的码块,其功能与前述实施例的第一分段单元42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也可以将信息比特块分段为大小不同的码块。
选择单元63,用于选择采用第一信息块大小IBS1对所述多个码块进行编码。
对于分段为大小相同的码块的情况,由于采用最大IBS作为参考值进行分段,则该IBS1一般为该最大IBS。
当然,也可以将分段的参考值设置为该码率对应的最小IBS。
选择单元63,用于若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小于或等于所述最大IBS,选择采用第三信息块大小IBS3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编码。
若信息比特块不需要分段,则采用IBS3对信息比特块进行编码,同样的,IBS3大于或等于该信息比特块的大小,且IBS3最接近于该信息比特块的大小。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装置,通过在LDPC码的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信息比特块或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X和编码方式由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从而可以根据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合适的LDPC编码方式。
图21为本发明第十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实现上述确定编码方式的功能,如图21所示,该基站设备7000包括发送器71;其中,
所述发送器71,用于发送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给终端设备,所述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包括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其中,所述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所述高层控制信令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物理层控制信令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CI和上行控制信息UCI。
作为另一种实现方式,所述信息比特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类型:控制信息、数据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设备,该基站设备通过在发送给终端设备的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中携带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终端设备和/或基站设备按照所指示的编码方式进行信息比特块的编码,从而基站设备可以明确且灵活的指示编码方式,节省了单独指示编码方式的信令开销。
图22为本发明第十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实现上述确定编码方式的功能,如图22所示,该终端设备8000包括:接收器81和发送器82;其中,
接收器81,用于接收基站设备的能力协商请求消息;
发送器82,用于向所述基站设备发送能力信息上报消息,所述能力信息上报消息包括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其中,所述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比特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类型:控制信息、数据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通过在回复基站设备的能力信息上报消息中携带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指示编码方式,基站设备和/或终端设备按照所指示的编码方式进行信息比特块的编码,从而终端设备可以明确且灵活的指示编码方式,节省了单独指示编码方式的信令开销。
图23为本发明第十五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用于实现上述确定编码方式的功能,如图23所示,该设备9000包括包括处理器91、存储器92、输入设备93、输出设备94以及总线系统95,其中:
处理器91控制编码方式确定设备9000的操作,处理器91还可以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器9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91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存储器92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91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92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
编码方式确定设备9000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95耦合在一起,该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是一条或多条物理线路,当是多条物理线路时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在本发明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91、存储器92以及输入设备93、输出设备94也可以通过通信线路直接连接。
输入设备93可以具体实现为鼠标、键盘、麦克风等,而输出设备94可以具体实现为显示器、音频设备、视频设备。当然,输入设备93和输出设备94也可以通过一个输入输出设备来实现其功能,比如实现为可触摸的屏幕。
其中,处理器91读取存储器92中的计算机程序用以执行以下步骤:
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设定值X的至少一种信息块大小IBS,所述X的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每一种所述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对应至少一种IBS;
在所述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信息比特块或所述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所述选择的IBS大于或等于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且所述IBS与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的差值最小,或所述选择的IBS大于或等于所述码块的大小CBS,且所述IBS与CBS的差值最小;
其中,编码方式由所述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种编码类型对应一个IBS集合,每个IBS集合包括至少一种IBS,每种IBS对应一种编码方式。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91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若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设定值Y,根据所述第二设定值和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得到多个大小相同的码块,所述Y的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
所述处理器91执行所述在所述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所述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的步骤,包括:
选择采用第一信息块大小IBS1对所述多个码块进行编码,其中,所述IBS1为所述码块的大小CBS与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之和,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91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若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三设定值Z,根据所述第三设定值和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得到多个大小不同的码块,所述Z的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
所述处理器91执行所述在所述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所述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包括:
选择采用多种第二信息块大小IBS2分别对所述多个码块进行编码,其中,每种IBS2为每个码块的大小CBS与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之和,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处理器91还用于执行如下步骤:
确定所选择的LDPC码的码率和所选择的LDPC码的码率对应的LDPC码的最大IBS;
其中,所述第二设定值或所述第三设定值为所选择的LDPC码的码率对应的LDPC码的最大IBS,所述编码方式对应的编码类型为LDPC码。
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比特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类型:控制信息、数据信息。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编码方式确定设备,通过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设定值X的至少一种IBS,在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信息比特块或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X和编码方式由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从而可以根据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合适的编码方式;还可以将信息比特块分段为大小相同的多个码块,采用一种信息块大小对分段的多个码块进行编码,分段方式简单,且使得填充比特个数最少,节省填充比特开销;又可以将信息比特块分段为多个大小不同的码块,采用多种信息块大小分别对多个码块进行编码,使得编码方式多样化,可以灵活地进行编码,且使得填充比特个数最少,节省填充比特开销。
本发明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者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者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22)

1.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基站设备发送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给终端设备,所述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包括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其中,所述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层控制信令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物理层控制信令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CI和上行控制信息UCI。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比特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类型:控制信息、数据信息。
4.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基站设备的能力协商请求消息;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基站设备发送能力信息上报消息,所述能力信息上报消息包括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其中,所述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比特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类型:控制信息、数据信息。
6.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设定值X的至少一种信息块大小IBS,所述X的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每一种所述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对应至少一种IBS;
在所述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信息比特块或所述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所述选择的IBS大于或等于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且所述IBS与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的差值最小,或所述选择的IBS大于或等于所述码块的大小CBS,且所述IBS与CBS的差值最小;
其中,编码方式由所述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种编码类型对应一个IBS集合,每个IBS集合包括至少一种IBS,每种IBS对应一种编码方式。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设定值Y,根据所述第二设定值和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得到多个大小相同的码块,所述Y的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
所述在所述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所述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包括:
选择采用第一信息块大小IBS1对所述多个码块进行编码,其中,所述IBS1为所述码块的大小CBS与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之和,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三设定值Z,根据所述第三设定值和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得到多个大小不同的码块,所述Z的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
所述在所述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所述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包括:
选择采用多种第二信息块大小IBS2分别对所述多个码块进行编码,其中,每种IBS2为每个码块的大小CBS与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之和,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选择的LDPC码的码率和所选择的LDPC码的码率对应的LDPC码的最大IBS;
其中,所述第二设定值或所述第三设定值为所选择的LDPC码的码率对应的LDPC码的最大IBS,所述编码方式对应的编码类型为LDPC码。
11.根据权利要求6~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比特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类型:控制信息、数据信息。
12.一种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发送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给终端设备,所述高层控制信令、物理层控制信令或同步信号包括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其中,所述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层控制信令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所述物理层控制信令包括下行控制信息DCI和上行控制信息UCI。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基站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比特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类型:控制信息、数据信息。
15.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基站设备的能力协商请求消息;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基站设备发送能力信息上报消息,所述能力信息上报消息包括编码方式指示信息,所述编码方式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信息比特块的编码方式,其中,所述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比特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类型:控制信息、数据信息。
17.一种编码方式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大小大于或等于预先设置的第一设定值X的至少一种信息块大小IBS,所述X的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每一种所述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对应至少一种IBS;
选择单元,用于在所述至少一种IBS中,选择一种IBS对信息比特块或所述信息比特块的码块进行编码,所述选择的IBS大于或等于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且所述IBS与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的差值最小,或所述选择的IBS大于或等于所述码块的大小CBS,且所述IBS与CBS的差值最小;
其中,编码方式由所述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确定,所述编码方式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编码类型:Polar码、Turbo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卷积码、分组码和重复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种编码类型对应一个IBS集合,每个IBS集合包括至少一种IBS,每种IBS对应一种编码方式。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分段单元,用于若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二设定值Y,根据所述第二设定值和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得到多个大小相同的码块,所述Y的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
所述选择单元具体用于:
选择采用第一信息块大小IBS1对所述多个码块进行编码,其中,所述IBS1为所述码块的大小CBS与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之和,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分段单元,用于若所述信息比特块的大小大于预先设置的第三设定值Z,根据所述第三设定值和填充比特个数最少的原则,对所述信息比特块进行分段,得到多个大小不同的码块,所述Z的值是根据对应的场景、信息类型和/或业务类型设置的;
所述选择单元具体用于:
选择采用多种第二信息块大小IBS2分别对所述多个码块进行编码,其中,每种IBS2为每个码块的大小CBS与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之和,所述填充比特个数为大于或等于0的整数。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选择的LDPC码的码率和所选择的LDPC码的码率对应的LDPC码的最大IBS;
其中,所述第二设定值或所述第三设定值为所选择的LDPC码的码率对应的LDPC码的最大IBS,所述编码方式对应的编码类型为LDPC码。
22.根据权利要求17~2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比特块包括以下至少一种信息类型:控制信息、数据信息。
CN201611094694.5A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081237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4694.5A CN108123777A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EP17875101.2A EP3537640A4 (en) 2016-11-30 2017-10-24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 CODING MODE
PCT/CN2017/107489 WO2018099210A1 (zh) 2016-11-30 2017-10-24 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JP2019527545A JP2019537379A (ja) 2016-11-30 2017-10-24 符号化方式判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US16/427,316 US10887067B2 (en) 2016-11-30 2019-05-30 Coding scheme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94694.5A CN108123777A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123777A true CN108123777A (zh) 2018-06-05

Family

ID=62227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94694.5A Pending CN108123777A (zh) 2016-11-30 2016-11-30 一种编码方式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7067B2 (zh)
EP (1) EP3537640A4 (zh)
JP (1) JP2019537379A (zh)
CN (1) CN108123777A (zh)
WO (1) WO2018099210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51436A (zh) * 2018-09-30 2019-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25352A (zh) * 2019-06-27 2019-09-10 深圳市云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能力协商的云游戏视频编解码选择方法
CN110784932A (zh) * 2018-07-31 2020-0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WO2020087431A1 (en) * 2018-11-01 2020-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code desig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3068259A (zh) * 2019-07-26 2021-07-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4390363A (zh) * 2021-12-22 2022-04-22 广州方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器的适配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6016606A (zh) * 2023-01-09 2023-04-25 安徽皖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慧云的污水处理运维数据高效管理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43822B2 (en) * 2018-01-12 2022-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ded-bit allocation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CI) segmentation
CN114364008B (zh) * 2020-10-13 2023-02-03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极化方式的确定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4598333A (zh) * 2020-12-03 2022-06-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编译码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240106568A1 (en) * 2022-09-15 2024-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Balanced coding scheme
WO2025037379A1 (ja) * 2023-08-15 2025-02-20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端末及び通信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5625A (zh) * 2005-03-14 2006-09-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格式盲检测的方法
US20060227778A1 (en) * 2005-04-09 2006-10-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supporting multiple codes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99632A (zh) * 2007-05-03 2008-11-05 通用汽车公司 通过音频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的同步及段类型检测方法
CN101835098A (zh) * 2010-03-26 2010-09-15 清华大学 一种面向密集用户区域的无线网络重构式通信方法
CN101841866A (zh) * 2010-02-05 2010-09-22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带宽配置实现lte在物联网应用的方法及系统
US20130324138A1 (en) * 2012-05-31 2013-12-05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hannel coding type control
CN103891341A (zh) * 2011-11-07 2014-06-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230588A1 (en) * 1996-07-01 1998-01-08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50046471A (ko) * 2003-11-14 2005-05-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저밀도 패러티 검사 부호를 병렬 연접하는 채널부호화/복호화 장치 및 방법
KR101084133B1 (ko) * 2005-04-09 2011-11-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광대역 무선접속 시스템에서, 코딩 타입 적용 방법
US7631246B2 (en) * 2006-01-09 2009-12-08 Broadcom Corporation LDPC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 size adjustment by shortening and puncturing
FI2827520T4 (fi) * 2007-06-19 2022-11-30 Mukautuvan kuljetusmuodon nousevan siirtotien signalointi data-yhteenkuulumattomia palauteohjaussignaaleja varten
US8451951B2 (en) * 2008-08-15 2013-05-28 Ntt Docomo, Inc. Channel classification and rate adaptation for SU-MIMO systems
US20100162078A1 (en) * 2009-03-04 2010-06-24 Comtech Ef Data Corp.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2215085B (zh) * 2010-04-07 2014-05-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上行控制信息的方法、系统、用户设备和基站
US8989156B2 (en) * 2010-06-18 2015-03-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electing a codeword and determining a symbol length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JP5342601B2 (ja) * 2011-05-02 2013-11-1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移動機、通信制御装置及び通信制御方法
WO2012177993A1 (en) * 2011-06-24 2012-12-27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a preambl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30142138A1 (en) * 2011-12-05 2013-06-06 Esmael Hejazi Dinan Coordination of Control Channel Transmissions
CN103733584A (zh) * 2012-05-11 2014-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5453661B (zh) * 2013-08-09 2019-07-19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在通信网络中使用的网络节点和移动设备、操作网络节点和移动设备的方法、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MY193241A (en) * 2013-12-05 2022-09-27 Huawei Tech Co Ltd Enhanced wireless coverage and reduced battery power consumption
US20150263796A1 (en) * 2014-03-14 2015-09-17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or reporting an advanc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9894547B2 (en) * 2014-04-29 2018-02-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update of UE capability for inter-frequency and inter-RAT measurements
US10484135B2 (en) * 2014-12-15 2019-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Mitigation of bursty interference
US10079918B2 (en) * 2015-02-17 2018-09-18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Block coding scheme for PHY data unit transmission
EP3281331B1 (en) * 2015-04-10 2024-12-0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mplementation of harq on pusch for multiple carriers
DE102015110066B3 (de) * 2015-06-23 2016-07-21 Intel IP Corporation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Bestimmung von Kanalzustandsinformationen
US20170026976A1 (en) * 2015-07-20 2017-01-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lexible coding schemes
US10644924B2 (en) * 2016-09-29 2020-05-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ng a two-stage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35625A (zh) * 2005-03-14 2006-09-20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格式盲检测的方法
US20060227778A1 (en) * 2005-04-09 2006-10-12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supporting multiple codes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299632A (zh) * 2007-05-03 2008-11-05 通用汽车公司 通过音频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的同步及段类型检测方法
CN101841866A (zh) * 2010-02-05 2010-09-22 北京创毅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带宽配置实现lte在物联网应用的方法及系统
CN101835098A (zh) * 2010-03-26 2010-09-15 清华大学 一种面向密集用户区域的无线网络重构式通信方法
CN103891341A (zh) * 2011-11-07 2014-06-25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发送方法和接收方法
US20130324138A1 (en) * 2012-05-31 2013-12-05 Mediatek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channel coding type control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TE, ZTE MICROELECTRONICS: "Selection of eMBB Coding Scheme for Short Block length", 《3GPP TSG RAN WG1 #87 R1-1613268》 *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84932A (zh) * 2018-07-31 2020-0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09151436A (zh) * 2018-09-30 2019-01-0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368718B2 (en) 2018-09-30 2022-06-2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WO2020087431A1 (en) * 2018-11-01 2020-05-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Hybrid code desig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10225352A (zh) * 2019-06-27 2019-09-10 深圳市云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能力协商的云游戏视频编解码选择方法
CN110225352B (zh) * 2019-06-27 2021-03-05 深圳市云语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能力协商的云游戏视频编解码选择方法
CN113068259A (zh) * 2019-07-26 2021-07-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US11570786B2 (en) 2019-07-26 2023-01-3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4390363A (zh) * 2021-12-22 2022-04-22 广州方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编码器的适配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6016606A (zh) * 2023-01-09 2023-04-25 安徽皖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慧云的污水处理运维数据高效管理系统
CN116016606B (zh) * 2023-01-09 2023-08-18 安徽省分众分析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慧云的污水处理运维数据高效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37640A4 (en) 2020-02-26
US10887067B2 (en) 2021-01-05
JP2019537379A (ja) 2019-12-19
WO2018099210A1 (zh) 2018-06-07
US20190288818A1 (en) 2019-09-19
EP3537640A1 (en) 2019-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87067B2 (en) Coding scheme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981155B (zh) 一种波束训练方法及相关设备
EP3425981B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and network device
TWI396398B (zh) 管理傳輸時間間隔集束傳輸之方法及通訊裝置
CN110999355B (zh) 用于分离用户面的服务质量实现
JP7434405B2 (ja) コードブロック分割方法、端末、基地局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憶媒体
TW201810984A (zh) 用於5g通信系統的細粒度ack/nack回饋
CN109587732B (zh) 一种服务质量流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632896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3518428B (zh) 资源确定方法和设备
CN108738071A (zh) 一种资源建立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49701A (zh) 一种上行信息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3856290B (zh)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12702700A (zh) 一种资源配置的方法及装置
CN110139371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CN110831167B (zh) 一种信息指示方法及装置
TW201921261A (zh) 針對新無線電之低密度同位檢查基礎圖使用技術
CN111601231A (zh) 一种基于位置的组播方法及装置
CN110167154A (zh) 传输上行信号的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10233697B (zh) 一种信息数据块的处理方法和发送端
CN109672707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19214625A1 (zh) Ue能力信息的上报、获取和处理方法及对应装置
US20230189070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223626A1 (zh) Mbms业务处理方法、基站、用户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178388B (zh)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