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23417A - 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23417A CN108123417A CN201711333415.0A CN201711333415A CN108123417A CN 108123417 A CN108123417 A CN 108123417A CN 201711333415 A CN201711333415 A CN 201711333415A CN 108123417 A CN108123417 A CN 10812341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sulation shell
- terminal
- insulation
- shrinkable
- cab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5/00—Cable fittings
- H02G15/02—Cable terminations
- H02G15/04—Cable-end sealings
Landscapes
- Cable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包括终端本体,所述终端本体包括终端接头,所述终端接头的顶部连接有第一绝缘壳体,所述第一绝缘壳体的端部连接有第二绝缘壳体,所述第二绝缘壳体的外部均匀的设有伞裙,所述线芯的端部连接有接线端子,所述第二绝缘壳体的内部,位于和第一绝缘壳体的对接处设有外屏蔽层,所述第一绝缘壳体的内部,位于和第二绝缘壳体的对接处设有绝缘胶带层,所述绝缘胶带层的内部包裹有应力条,所述应力条和电缆绝缘体之间均匀的设有内屏蔽层。保证密封性能,提高了装置的屏蔽性能,保证整体的绝缘性,除用于电缆终端外,同时适用于电缆的中间连接,此技术安装方便,生产步骤简单,节约成本,易于推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
背景技术
1870年以后,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我国的主要电力来源是火力发电,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量不断加大,电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电缆终端头是利用弹性体材料(常用的有硅橡胶和乙丙橡胶)在工厂内注射硫化成型,再经扩径、衬以塑料螺旋支撑物构成各种电缆附件的部件。现场安装时,将这些预扩张件套在经过处理后的电缆末端或接头处,抽出内部支撑的塑料螺旋条(支撑物),压紧在电缆绝缘上而构成的电缆附件。因为它是在常温下靠弹性回缩力,而不是像热收缩电缆附件要用火加热收缩。
传统的高屏蔽冷缩终端防水、绝缘性能难以保证,同时缺少屏蔽结构层,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包括终端本体,所述终端本体包括终端接头,所述终端接头的顶部连接有第一绝缘壳体,所述第一绝缘壳体的端部连接有第二绝缘壳体,所述第二绝缘壳体的外部均匀的设有伞裙,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和第二绝缘壳体中贯穿有电缆绝缘体,所述电缆绝缘体中设有线芯,所述线芯的端部连接有接线端子,所述第二绝缘壳体的内部,位于和第一绝缘壳体的对接处设有外屏蔽层,所述第一绝缘壳体的内部,位于和第二绝缘壳体的对接处设有绝缘胶带层,所述绝缘胶带层的内部包裹有应力条,所述应力条和电缆绝缘体之间均匀的设有内屏蔽层。
优选的,所述接线端子的一端伸出第二绝缘壳体,所述接线端子和第二绝缘壳体的接触处设有第一密封胶层。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和终端接头的接触处设有第二密封胶层。
优选的,所述绝缘胶带层、应力条和内屏蔽层位于电缆绝缘体和第二绝缘壳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绝缘胶带层、应力条和内屏蔽层的整体厚度不超过10mm,所述外屏蔽层为铜带屏蔽层,所述内屏蔽层为铝带屏蔽层,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和第二绝缘壳体均为聚氯乙烯绝缘壳体,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和第二绝缘壳体的厚度均不小于2mm。
优选的,所述伞裙从上至下依次分布,所述伞裙之间的间隔距离在12cm-15cm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在终端接头上均匀设置,所述接线端子为铜铝合金接线端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结构新颖,改变传统的高屏蔽冷缩终端结构,通过在接线端子和第二绝缘壳体的接触处设有第一密封胶层,并在第一绝缘壳体和终端接头的接触处设有第二密封胶层,保证密封性能,增设外屏蔽层和内屏蔽层,提高了装置的屏蔽性能,接线端子为铜铝合金接线端子便于外接其他线路,通过设置第一绝缘壳体、第二绝缘壳体和绝缘胶带层,保证整体的绝缘性,除用于电缆终端外,同时适用于电缆的中间连接,此技术安装方便,生产步骤简单,节约成本,易于推广,大大提升了该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的使用功能性,保证其使用效果和使用效益,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终端本体、2终端接头、3第一绝缘壳体、4第二绝缘壳体、5电缆绝缘体、6伞裙、7线芯、8接线端子、9第一密封胶层、10第二密封胶层、11外屏蔽层、12绝缘胶带层、13应力条、14内屏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包括终端本体1,所述终端本体1包括终端接头2,所述终端接头2的顶部连接有第一绝缘壳体3,所述第一绝缘壳体3的端部连接有第二绝缘壳体4,所述第二绝缘壳体4的外部均匀的设有伞裙6,所述第一绝缘壳体3和第二绝缘壳体4中贯穿有电缆绝缘体5,所述电缆绝缘体5中设有线芯7,所述线芯7的端部连接有接线端子8,所述第二绝缘壳体4的内部,位于和第一绝缘壳体3的对接处设有外屏蔽层11,所述第一绝缘壳体3的内部,位于和第二绝缘壳体4的对接处设有绝缘胶带层12,所述绝缘胶带层12的内部包裹有应力条13,所述应力条13和电缆绝缘体5之间均匀的设有内屏蔽层14,所述接线端子8的一端伸出第二绝缘壳体4,所述接线端子8和第二绝缘壳体4的接触处设有第一密封胶层9,所述第一绝缘壳体3和终端接头2的接触处设有第二密封胶层10,所述绝缘胶带层12、应力条13和内屏蔽层14位于电缆绝缘体5和第二绝缘壳体4之间,所述绝缘胶带层12、应力条13和内屏蔽层14的整体厚度不超过10mm,所述外屏蔽层11为铜带屏蔽层,所述内屏蔽层14为铝带屏蔽层7,所述第一绝缘壳体3和第二绝缘壳体4均为聚氯乙烯绝缘壳体,所述第一绝缘壳体3和第二绝缘壳体4的厚度均不小于2mm,所述伞裙6从上至下依次分布,所述伞裙6之间的间隔距离在12cm-15cm之间,所述第一绝缘壳体3在终端接头2上均匀设置,所述接线端子8为铜铝合金接线端子。
工作原理:本发明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使用时,改变传统的高屏蔽冷缩终端结构,通过在接线端子8和第二绝缘壳体4的接触处设有第一密封胶层9,并在第一绝缘壳体3和终端接头2的接触处设有第二密封胶层10,保证密封性能,增设外屏蔽层11和内屏蔽层14,提高了装置的屏蔽性能,接线端子8为铜铝合金接线端子便于外接其他线路,通过设置第一绝缘壳体3、第二绝缘壳体4和绝缘胶带层12,保证整体的绝缘性,除用于电缆终端外,同时适用于电缆的中间连接,此技术安装方便,生产步骤简单,节约成本,易于推广。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包括终端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本体(1)包括终端接头(2),所述终端接头(2)的顶部连接有第一绝缘壳体(3),所述第一绝缘壳体(3)的端部连接有第二绝缘壳体(4),所述第二绝缘壳体(4)的外部均匀的设有伞裙(6),所述第一绝缘壳体(3)和第二绝缘壳体(4)中贯穿有电缆绝缘体(5),所述电缆绝缘体(5)中设有线芯(7),所述线芯(7)的端部连接有接线端子(8),所述第二绝缘壳体(4)的内部,位于和第一绝缘壳体(3)的对接处设有外屏蔽层(11),所述第一绝缘壳体(3)的内部,位于和第二绝缘壳体(4)的对接处设有绝缘胶带层(12),所述绝缘胶带层(12)的内部包裹有应力条(13),所述应力条(13)和电缆绝缘体(5)之间均匀的设有内屏蔽层(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8)的一端伸出第二绝缘壳体(4),所述接线端子(8)和第二绝缘壳体(4)的接触处设有第一密封胶层(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壳体(3)和终端接头(2)的接触处设有第二密封胶层(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胶带层(12)、应力条(13)和内屏蔽层(14)位于电缆绝缘体(5)和第二绝缘壳体(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胶带层(12)、应力条(13)和内屏蔽层(14)的整体厚度不超过10mm,所述外屏蔽层(11)为铜带屏蔽层,所述内屏蔽层(14)为铝带屏蔽层(7),所述第一绝缘壳体(3)和第二绝缘壳体(4)均为聚氯乙烯绝缘壳体,所述第一绝缘壳体(3)和第二绝缘壳体(4)的厚度均不小于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伞裙(6)从上至下依次分布,所述伞裙(6)之间的间隔距离在12cm-15c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壳体(3)在终端接头(2)上均匀设置,所述接线端子(8)为铜铝合金接线端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33415.0A CN108123417A (zh) | 2017-12-14 | 2017-12-14 | 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333415.0A CN108123417A (zh) | 2017-12-14 | 2017-12-14 | 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23417A true CN108123417A (zh) | 2018-06-05 |
Family
ID=62229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333415.0A Pending CN108123417A (zh) | 2017-12-14 | 2017-12-14 | 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123417A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19073A (en) * | 1979-02-02 | 1982-03-09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Push-on end termination for shielded power cable conductors of sector-shaped conductor cross section |
CN101330200A (zh) * | 2007-09-21 | 2008-12-24 | 深圳市长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热缩型电缆中间接头复合套管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227081A (zh) * | 2011-04-08 | 2011-10-26 | 铁岭天星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电缆硅橡胶终端 |
CN202840452U (zh) * | 2012-05-14 | 2013-03-27 | 何铁军 | 冷缩电力电缆终端 |
CN203251055U (zh) * | 2013-04-23 | 2013-10-23 | 常州市拓源电缆成套有限公司 | 三芯户外电缆终端头 |
CN105337241A (zh) * | 2014-07-31 | 2016-02-17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冷缩式终端、冷缩式终端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
2017
- 2017-12-14 CN CN201711333415.0A patent/CN10812341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19073A (en) * | 1979-02-02 | 1982-03-09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Push-on end termination for shielded power cable conductors of sector-shaped conductor cross section |
CN101330200A (zh) * | 2007-09-21 | 2008-12-24 | 深圳市长园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热缩型电缆中间接头复合套管及其制造方法 |
CN102227081A (zh) * | 2011-04-08 | 2011-10-26 | 铁岭天星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 电缆硅橡胶终端 |
CN202840452U (zh) * | 2012-05-14 | 2013-03-27 | 何铁军 | 冷缩电力电缆终端 |
CN203251055U (zh) * | 2013-04-23 | 2013-10-23 | 常州市拓源电缆成套有限公司 | 三芯户外电缆终端头 |
CN105337241A (zh) * | 2014-07-31 | 2016-02-17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冷缩式终端、冷缩式终端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117072U (zh) | 一种易装型母线槽 | |
CN108123417A (zh) | 一种高屏蔽冷缩终端 | |
CN201375033Y (zh) | 一种新型外套 | |
CN203466779U (zh) | 一种便携式光伏电源 | |
CN208849127U (zh) | 一种垂直于电源总线布线的取电分流装置 | |
CN104934904B (zh) | 电缆头制作保温防尘工作套 | |
CN206211458U (zh) | 一种密集型母线槽 | |
CN106655000B (zh) | 用于同时遮蔽水泥杆杆身与单横担的一体化绝缘遮蔽罩 | |
CN208971228U (zh) | 一种盒状可变形太阳能充电装置 | |
CN110006094A (zh) | 一种快速发热的地热地板及其生产工艺 | |
CN203760953U (zh) | 电缆头制作保温防尘工作套 | |
CN202840452U (zh) | 冷缩电力电缆终端 | |
CN209571244U (zh) | 一种耐高温绝缘的电缆 | |
CN210669488U (zh) | 一种10kv户内终端冷缩伞裙 | |
CN207256149U (zh) | 一种线束用穿防水栓装置 | |
CN208923708U (zh) | 一种横担绝缘子遮蔽罩 | |
CN207743748U (zh) | 一种太阳能充电装置 | |
CN205789253U (zh) | 一种地热能用电缆 | |
CN206293296U (zh) | 一种消弧开关 | |
CN206099300U (zh) | 一种接线口防水式漏电保护器 | |
CN207800197U (zh) | 一种方便插接的电缆 | |
CN206575081U (zh) | 架空线路绝缘隔离装置 | |
CN217983736U (zh) | 一种带有自粘式冷缩护套的绝缘引线 | |
CN202503203U (zh) | 感应电防护腕 | |
CN205671561U (zh) | 一种防静电多功能毛线帽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