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21408A - 省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省力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21408A CN108121408A CN201611066446.XA CN201611066446A CN108121408A CN 108121408 A CN108121408 A CN 108121408A CN 201611066446 A CN201611066446 A CN 201611066446A CN 108121408 A CN108121408 A CN 10812140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work
- saving device
- casing
- hand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8—Packaging or power distribution
- G06F1/181—Enclos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省力装置,其包含机壳、框架结构与锁固件,机壳具有侧板,框架结构位于机壳内,框架结构包含框体、锁附结构与把手,框体具有相连接之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第一边框与侧板相互平行,第二边框与第一边框相互垂直,锁附结构呈L形并具有相对之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连接第一边框,第二端沿第二边框延伸,把手具有卡扣部,且枢接于第二边框,使把手能相对第二边框转动,卡扣部可接近或远离第二边框,锁固件锁固并穿越侧板,且穿越第一边框,并压向锁附结构,使第二端朝远离第一边框之方向移动,以在卡扣部接近第二边框时,第二端卡扣卡扣部。本发明能有效避免使用者将把手拉起而强行把框架结构自机壳拆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省力装置,且特别关于一种装拆框架结构的省力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今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系统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普及。根据实际上的需要,一些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也变得比较大型。为了使这些大型的计算机系统的操作能够更灵活,计算机系统中相关的配件已设计成能够让使用者装拆或更换。
因此,如何让用户简单容易地装拆计算机系统的配件,并且减低装拆时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破坏的机会,无疑为业界一个重要的课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省力装置,其能有效避免使用者将把手拉起而强行把框架结构自机壳拆离,因而导致框架结构或机壳破坏的机会。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省力装置,其包含机壳、框架结构与锁固件,机壳具有侧板,框架结构位于机壳内,框架结构包含框体、锁附结构与把手,框体具有相连接的第一边框与第二边框,第一边框实质上与侧板相互平行,第二边框实质上与第一边框相互垂直,锁附结构至少部分呈L形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连接第一边框,第二端沿第二边框延伸,把手具有卡扣部,把手枢接于第二边框,使得把手能相对第二边框转动,而卡扣部可接近或远离第二边框。锁固件锁固并穿越侧板,进而穿越第一边框,并压向锁附结构,使第二端朝远离第一边框的方向移动,在卡扣部接近第二边框时,第二端卡扣卡扣部。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锁附结构包含变形部。此变形部连接于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且变形部位置对应锁固件。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锁附结构包含卡扣板。此卡扣板位于第二端,卡扣板用于卡扣卡扣部。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端至少部分位于第二边框内。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第二边框具有穿孔,以让卡扣部穿越。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机壳包含凸出部。此凸出部设置于侧板朝向框架结构的一侧,把手包含握柄、抵接部与枢接部。卡扣部位于握柄。抵接部对应并抵接凸出部。枢接部位于握柄与抵接部之间,枢接部与第二边框枢接。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握柄远离该枢接部延伸的一第一长度,大于该抵接部远离该枢接部延伸的一第二长度。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握柄至少部分包覆该第二边框。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锁固件为螺丝。
在本发明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机壳包含至少一导引部。此导引部,设置于该侧板朝向该框架结构的一侧,该导引部与该第一边框滑动性连接。
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由于锁固件锁固并穿越机壳的侧板,进而穿越框架结构的第一边框,另外,锁固件压向锁附结构,而使锁附结构的第二端朝远离第一边框的方向移动,并卡扣把手的卡扣部,因此,把手无法相对第二边框转动,而使用者也无法将把手拉起,如此一来,在锁固件自锁附结构松脱前,用户将把手拉起而强行把框架结构自机壳拆离,因而导致框架结构或机壳破坏的机会将得以有效避免。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省力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省力装置的局部放大透视图。
图3为图1的省力装置中锁固件远离锁附结构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其中锁固件远离锁附结构。
图4为图1的省力装置中把手相对第二边框转动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其中把手相对第二边框转动。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省力装置的正视图。
100:省力装置
110:机壳
111:侧板
112:凸出部
113:导引部
120:框架结构
121:框体
121a:第一边框
121b:第二边框
122:锁附结构
122a:第一端
122b:第二端
124:变形部
125:卡扣板
128:把手
128a:握柄
128b:抵接部
128c:枢接部
129:卡扣部
130:锁固件
D1:第一长度
D2:第二长度
H: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发明之复数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词汇(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其通常的意涵,其意涵系能够被熟悉此领域者所理解。更进一步的说,上述之词汇在普遍常用之字典中之定义,在本说明书的内容中应被解读为与本发明相关领域一致的意涵。除非有特别明确定义,这些词汇将不被解释为理想化的或过于正式的意涵。
如图1至图2所示,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省力装置100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省力装置100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省力装置100包含机壳110、框架结构120与锁固件130,机壳110具有侧板111,框架结构120位于机壳110内,框架结构120包含框体121、锁附结构122与把手128,框体121具有相连接的第一边框121a与第二边框121b,第一边框121a实质上与机壳110的侧板111相互平行,第二边框121b实质上与第一边框121a相互垂直,锁附结构122至少部分呈L形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22a与第二端122b,第一端122a连接框体121的第一边框121a,第二端122b沿框体121的第二边框121b延伸,把手128具有卡扣部129,且把手128枢接于框体121的第二边框121b,使得把手128能够相对第二边框121b转动,当把手128相对第二边框121b转动时,把手128的卡扣部129可接近或远离第二边框121b,锁固件130锁固并穿越侧板111,进而穿越第一边框121a,并压向锁附结构122,使锁附结构122的第二端122b朝远离第一边框121a的方向移动,在把手128的卡扣部129接近框体121的第二边框121b时,使得锁附结构122的第二端122b卡扣把手128的卡扣部129。在实际的应用中,机壳110可为计算机系统的机壳,而框架结构120则可连接相关的印刷电路板(图未表示)。
具体而言,由于锁固件130锁固并穿越机壳110的侧板111,进而穿越框架结构120的第一边框121a,因此,锁固件130能够固定框架结构120与机壳110的相对位置。在此状况下,用户无法把框架结构120自机壳110拆离。在实际的应用中,锁固件130可为螺丝,但本发明并不以此为限。
另外,由于锁固件130压向锁附结构122,而使锁附结构122的第二端122b朝远离第一边框121a的方向移动,因此,如图2所示,当把手128的卡扣部129接近框体121的第二边框121b时,朝远离第一边框121a的方向移动的第二端122b会卡扣把手128的卡扣部129。如此一来,把手128无法相对第二边框121b转动,而使用者也无法将把手128拉起。在本实施方式中,锁附结构122还包含卡扣板125,卡扣板125位于锁附结构122的第二端122b,卡扣板125用于卡扣卡扣部129。
换句话说,当锁固件130锁固并穿越侧板111,进而穿越第一边框121a,并压向锁附结构122时,框架结构120与机壳110的相对位置固定,而把手128也无法相对第二边框121b转动,也就是使用者无法将把手128拉起。如此一来,在锁固件130自锁附结构122松脱前,使用者将把手128拉起而强行把框架结构120自机壳110拆离,因而导致框架结构120或机壳110破坏的机会将得以有效避免。
另外,为了要节省空间,如图2所示,锁附结构122的第二端122b至少部分位于框体121的第二边框121b内。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边框121b具有穿孔H,用于让把手128的卡扣部129穿越。
如图3所示,其为图1的省力装置100中锁固件130远离锁附结构122的局部放大透视图,其中锁固件130远离锁附结构122。在实际操作时,如图3所示,使用者先把锁固件130松脱,以使锁固件130远离锁附结构122。具体而言,锁附结构122还包含变形部124,变形部124连接于第一端122a与第二端122b之间,且变形部124的位置对应锁固件130。当锁固件130压向变形部124时,变形部124产生弹性变形,以使锁附结构122的第二端122b可朝远离第一边框121a的方向移动,而变形部124因弹性变形储存一弹性势能。因此,当锁固件130远离锁附结构122后,锁固件130不再压向锁附结构122,变形部124将把储存的弹性势能释放,而锁附结构122的第二端122b朝第一边框121a的方向复位,因此,锁附结构122的第二端122b不再卡扣把手128的卡扣部129。
如图4所示,其为图1的省力装置100中把手128相对框体121的第二边框121b转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锁固件130自锁附结构122松脱后,使用者可以将把手128拉起。如此一来,用户可以把框架结构120自机壳110拆离,或是把框架结构120安装至机壳110。
进一步而言,机壳110包含至少一导引部113(如图1)。导引部113设置于侧板111朝向框架结构120的一侧,导引部113与第一边框121a滑动性连接。具体而言,导引部113可为两个垂直滑轨组成的结构,而框架结构120至少部分可在垂直滑轨之间相对机壳110滑动。因此,当用户把框架结构120自机壳110拆离,或是把框架结构120安装至机壳110时,框架结构120均可受到导引部113的导引。
如图1至图4所示,机壳110包含凸出部112,凸出部112设置于侧板111朝向框架结构120的一侧。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把手128包含握柄128a、抵接部128b与枢接部128c。卡扣部129位于握柄128a。当把手128接近框体121的第二边框121b时(如图1至图3),抵接部128b对应并抵接凸出部112。枢接部128c位于握柄128a与抵接部128b之间,枢接部128c与第二边框121b枢接。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在把框架结构120自机壳110拆离,或是把框架结构120安装至机壳110时,可以达到省力的效果,如上所述,把手128的抵接部128b对应并抵接机壳110的凸出部112。而且,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握柄128a远离枢接部128c延伸的第一长度D1,大于抵接部128b远离枢接部128c延伸的第二长度D2。因此,举例而言,在凸出部112朝下方抵接抵接部128b的情况下,当使用者把持握柄128a而施加力量将握柄128a转动向第二边框121b时,抵接部128b抵接凸出部112的力量将因为杠杆而倍增,而自凸出部112施加在抵接部128b的反作用力,将有助用户把框架结构120安装至机壳110,从而达到省力的效果。
为了要节省空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至图3所示,当把手128接近框体121的第二边框121b时,把手128的握柄128a(如图4)至少部分包覆第二边框121b。
如图5所示,其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省力装置100的正视图。举例而言,如图5所示,在凸出部112朝上方抵接抵接部128b的情况下,当使用者把握握柄128a而施加力量将握柄128a拉起时,抵接部128b抵接凸出部112的力量将因为杠杆而倍增,而自凸出部112施加在抵接部128b的反作用力,将有助用户把框架结构120自机壳110拆离,从而能够达到省力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锁固件锁固并穿越机壳的侧板,进而穿越框架结构的第一边框,另外,锁固件压向锁附结构,而使锁附结构的第二端朝远离第一边框的方向移动,并卡扣把手的卡扣部,因此,把手无法相对第二边框转动,而使用者也无法将把手拉起。如此一来,在锁固件自锁附结构松脱前,用户将把手拉起而强行把框架结构自机壳拆离,因而导致框架结构或机壳破坏的机会将得以有效避免。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之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省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机壳,具有一侧板;
一框架结构,位于该机壳内,该框架结构包含:
一框体,具有相连接的一第一边框以及一第二边框,该第一边框实质上与该侧板相互平行,该第二边框实质上与该第一边框相互垂直;
一锁附结构,至少部分呈L形并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以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连接该第一边框,该第二端沿该第二边框延伸;以及
一把手,具有一卡扣部,该把手枢接于该第二边框,使得该把手能相对该第二边框转动,而该卡扣部可接近或远离该第二边框;以及
一锁固件,锁固并穿越该侧板,进而穿越该第一边框,并压向该锁附结构,使该第二端朝远离第一边框的方向移动,在该卡扣部接近该第二边框时,该第二端卡扣该卡扣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附结构包含:
一变形部,连接于该第一端与该第二端之间,且该变形部位置对应该锁固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附结构还包含:
一卡扣板,位于该第二端,该卡扣板用于卡扣该卡扣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端至少部分位于该第二边框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框具有一穿孔,让该卡扣部穿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包含一凸出部,设置于该侧板朝向该框架结构的一侧,该把手包含:
一握柄,该卡扣部位于该握柄;
一抵接部,对应并抵接该凸出部;以及
一枢接部,位于该握柄与该抵接部之间,该枢接部与该第二边框枢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省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远离该枢接部延伸的一第一长度,大于该抵接部远离该枢接部延伸的一第二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省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柄至少部分包覆该第二边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固件为螺丝。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省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包含:
至少一导引部,设置于该侧板朝向该框架结构的一侧,该导引部与该第一边框滑动性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66446.XA CN108121408B (zh) | 2016-11-28 | 2016-11-28 | 省力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66446.XA CN108121408B (zh) | 2016-11-28 | 2016-11-28 | 省力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21408A true CN108121408A (zh) | 2018-06-05 |
CN108121408B CN108121408B (zh) | 2021-04-13 |
Family
ID=62225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66446.XA Active CN108121408B (zh) | 2016-11-28 | 2016-11-28 | 省力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12140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67368A (zh) * | 2018-12-26 | 2020-07-03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省力结构及服务器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05263Y (zh) * | 1999-11-09 | 2000-11-08 | 晟铭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脑机壳锁扣结构 |
US20070190837A1 (en) * | 2006-02-16 | 2007-08-16 | Asustek Computer Inc. | Computer with a detachable case |
CN101221459A (zh) * | 2008-01-29 | 2008-07-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硬盘托架 |
TW200925831A (en) * | 2007-12-13 | 2009-06-16 | Inventec Corp | Casing |
CN201894021U (zh) * | 2010-12-14 | 2011-07-06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 | 机箱前紧定装置组件 |
TWM505777U (zh) * | 2015-01-30 | 2015-07-21 | Celestica Int Inc | 把手及應用此把手之電子裝置 |
-
2016
- 2016-11-28 CN CN201611066446.XA patent/CN10812140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405263Y (zh) * | 1999-11-09 | 2000-11-08 | 晟铭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脑机壳锁扣结构 |
US20070190837A1 (en) * | 2006-02-16 | 2007-08-16 | Asustek Computer Inc. | Computer with a detachable case |
TW200925831A (en) * | 2007-12-13 | 2009-06-16 | Inventec Corp | Casing |
CN101221459A (zh) * | 2008-01-29 | 2008-07-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硬盘托架 |
CN201894021U (zh) * | 2010-12-14 | 2011-07-06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第六三一研究所 | 机箱前紧定装置组件 |
TWM505777U (zh) * | 2015-01-30 | 2015-07-21 | Celestica Int Inc | 把手及應用此把手之電子裝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67368A (zh) * | 2018-12-26 | 2020-07-03 |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省力结构及服务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21408B (zh) | 2021-04-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E102005008139B4 (de) | Elektronische Vorrichtung und Gerät mit einem Verbinder mit veränderbarer Lage | |
BRPI0608112A2 (pt) | equipamento e processo para um módulo monitor de diagnóstico universal em um dispositivo sem fio | |
CN105359064A (zh) | 用于计算设备的具有可弯曲支撑机制的输入设备 | |
DE112013006366T5 (de) | Bewegbares Tastaturgitter für ein tragbares elektronisches Gerät | |
EP1118933A3 (en) | Method, system, program, and data structures for transforming an instruction in a first bit architecture to an instruction in a second bit architecture | |
CN108121408A (zh) | 省力装置 | |
CN104571269B (zh) | 快拆扣合组件 | |
EP1393150B1 (de) | Computer | |
TWI620491B (zh) | 卡榫機構 | |
Stymne et al. | Effects of morphological analysis in translation between German and English | |
US20110240325A1 (en) | Printed Wiring Board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JP5768032B2 (ja) | 電子機器 | |
US8922989B2 (en) | Input/output port systems and methods | |
DE102012110399A1 (de) | Gehäuse für ein Computersystem und ein Computersystem | |
DE202009006122U1 (de) | Eine Befestigungsvorrichtung für Schnittstellenkarten | |
CN206931024U (zh) | 一种免工具gpu支架固定装置 | |
EP2888690A1 (de) | Verfahren zur sicherung eines einen signalausgang aufweisenden elektronischen geräts gegen entnahme von einer tragvorrichtung, sowie tragvorrichtung | |
CN103792992A (zh) | 移动电子装置的锁固构件 | |
KR100860514B1 (ko) | 모니터 잠금장치가 구비된 책상 | |
CN209417697U (zh) | 一种储物柜用条纹码液晶触屏 | |
CN207488910U (zh) | 一种显存一体主板电路板抽取结构 | |
TWM304193U (en) | Mounting apparatus for expansion card | |
CN103545124A (zh) | 易于拆装的按键机构 | |
CN108123240B (zh) | 导轨结构及具有导轨结构的界面卡模块托架 | |
CN2574089Y (zh) | 扣锁插板式电脑机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