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113455B - 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113455B CN108113455B CN201611086826.XA CN201611086826A CN108113455B CN 108113455 B CN108113455 B CN 108113455B CN 201611086826 A CN201611086826 A CN 201611086826A CN 108113455 B CN108113455 B CN 10811345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t
- heating coil
- porous foam
- coil panel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包括内锅和外锅,内锅和外锅之间形成真空腔;真空腔底部填充有液体相变工质;真空腔内设置有吸液芯;加热线圈盘位于外锅外表面,吸液芯的最低端高于所述加热线圈盘的最高位置。本发明由于外锅底部在线圈盘的加热作用下可以始终保持较高的温度,使得真空腔底部的温度始终较高,该温度基本高于其内部液态工质的相变温度,而吸液芯底部位置高于加热的线圈盘,因线圈盘加热处的锅体整体温度较高,高于液态相变工质的气化温度,因而液态工质可以再次被快速气化,并再次将其热量传输给锅体中上部温度相对较低的位置可加速热量在整个锅体内部的传导,保持锅体长期良好的温度均匀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属于厨房烹饪器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电饭煲或压力锅内胆等产品的材质一般为铝合金、铁、不锈钢或他们的复合板等,主要通过在内层表面喷涂PTFE(特氟龙)等不沾涂料来实现产品在炊煮过程中的不沾效果。但这些不沾涂层耐磨性较差,较易脱落,被人体吸收后,可能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产生隐患。因而有中国台湾的大同电器、深圳的润唐电器等公司开发健康无涂层内胆锅,通过对锅体不同位置温度的均匀性控制,达到一定的物理不沾效果。因为当内锅温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无涂层锅具底部受热比较集中时,锅底的物理不沾效果较差,米饭易粘在锅底且出现糊状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克服现有技术中不沾涂层存在安全隐患及无涂层锅具容易出现粘锅、糊锅的缺陷。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包括形状相同、容积不同的内锅和外锅,所述内锅套设在所述外锅内,所述内锅的顶端与所述外锅的顶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内锅和外锅之间形成真空腔;所述真空腔底部填充有受热可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液体相变工质;所述真空腔内设置有吸液芯;所述加热线圈盘位于所述外锅外表面,所述吸液芯的最低端高于所述加热线圈盘的最高位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真空腔的真空度为10-3Pa~10-1Pa。以降低液态相变工质的相变温度,便于液态相变工质的循环汽化和冷凝,从而进一步保证锅具底部和上部的温度均匀性,从而保证整个锅具各部位的温度均匀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外锅底部在线圈盘的加热作用下可以始终保持较高的温度,使得真空腔底部的温度始终较高,该温度基本高于其内部液态工质的相变温度,而吸液芯底部位置高于加热的线圈盘,因线圈盘加热处的锅体整体温度较高,高于液态相变工质的气化温度,因而液态工质可以再次被快速气化,并再次将其热量传输给锅体中上部的温度相对较低的位置。该结构使得相变工质发生“液态→气态→液态”的循环路程缩短,如此往复循环,可加速热量在整个锅体内部的传导,保证内层锅体内表面可以更快的达到较小的温差,保持锅体长期良好的温度均匀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本发明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进一步,所述吸液芯为两条以上多孔泡沫金属条,所述多孔泡沫金属条与所述内锅或外锅形状适配且其两侧连接所述内锅外侧和所述外锅内侧,所述多孔泡沫金属条之间为所述真空腔。在上述方案中,优选地,多孔泡沫金属条的宽度为5~15毫米,多孔泡沫金属条之间的间距为3~10毫米。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多孔泡沫金属条可以为多孔泡沫铜条、多孔泡沫铝条或多孔泡沫镍条。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气态相变工质沿着多孔泡沫金属条之间的真空腔向上顺利传向真空腔上端即冷凝端,该过程中热量有效传递至内锅,使得锅体整体被加热,在冷凝端相变工质发生冷凝又重新转变为液体,液体吸附在多孔泡沫金属条内的孔隙中,并在重力作用下沿多孔泡沫金属条流至真空腔的底部,然后重新受热后再蒸发,该加热冷凝过程不断循环往复,从而确保整个锅具各部位在加热数分钟后的温度场基本保持一致(如温差能够控制在±4℃)。
本发明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进一步,两条以上多孔泡沫金属条沿着所述真空腔的环形方向均匀布置,所述多孔泡沫金属条的长度方向沿着所述真空腔的高度方向布置。该结构有利于气流均匀向上传输,提高导热均匀性。
本发明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进一步,所述吸液芯为多孔泡沫金属层,所述多孔泡沫金属层设置在内锅外侧或者外锅内侧。
本发明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进一步,所述多孔泡沫金属条或多孔泡沫金属层的平均孔径为0.1~10mm,孔隙率为70%~80%,厚度为1~5mm。所述真空腔的宽度大于所述多孔泡沫金属层的厚度,其范围可以选择为1.5mm~6mm。
本发明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进一步,所述真空腔的宽度范围为1.5mm~4mm。上述方案中所述宽度为所述内锅的外壁面和所述外锅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间隙宽度。
本发明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进一步,所述内锅与所述外锅之间距离为2mm~3mm;所述内锅和所述外锅的厚度为0.5mm~1.5mm。
本发明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进一步,所述多孔泡沫金属条为多孔泡沫铜条、多孔泡沫铝条或多孔泡沫镍条;所述多孔泡沫金属层为多孔泡沫铜层、多孔泡沫铝层或多孔泡沫镍层。
本发明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进一步,所述外锅上部设有连通所述真空腔的空心管。
本发明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进一步,所述吸液芯的最低端高于所述加热线圈盘的最高位置0.5~8 mm。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吸液芯的最低端高于所述加热线圈盘的最高位置0.5~5 mm。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控制吸液芯和锅体外表加热线圈盘的相对位置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保证吸液芯底部的位置高于锅体外部电磁加热线圈盘的最高位置,缩短液态相变工质在加热过程中发生“液态→气态→液态”的循环路程,可加快热量在锅体中上部的传导速率,较快的实现其均热效果(约40s内),并使内层锅体不同位置在整个加热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温度分布均匀性,且内层锅各处的温度差可满足±4℃以内,使得锅内食物在加热过程中实现良好的物理不沾效果。
本发明如上所述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进一步,所述液体相变工质为水、氨气或正己烷。上述液态相变工质也可以为其它液态相变工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内锅,2、外锅,3、空心管,4、吸液芯,5、加热线圈盘,6、多孔泡沫金属条,7、真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包括形状相同、容积不同的内锅1和外锅2,所述内锅1套设在所述外锅2内,所述内锅1的顶端与所述外锅2的顶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内锅1和外锅2之间形成真空腔7;所述真空腔7底部填充有受热可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液体相变工质;所述真空腔7内设置有吸液芯4;所述加热线圈盘5位于所述外锅2外表面,所述吸液芯4的最低端高于所述加热线圈盘5的最高位置。其中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真空腔7的真空度可以为10-3Pa~10-1Pa。以降低液态相变工质的相变温度,便于液态相变工质的循环汽化和冷凝,从而进一步保证锅具底部和上部的温度均匀性,从而保证整个锅具各部位的温度均匀性。
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真空腔7的宽度范围为1.5mm~4mm。该宽度为所述内锅1的外壁面和所述外锅2的内壁面之间形成的间隙宽度。
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内锅1与外锅2之间距离为2mm~3mm;所述内锅1和外锅2的厚度为0.5mm~1.5mm。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具体地所述吸液芯4为两条以上多孔泡沫金属条6,可以是6条至20条,且形状与内锅1和外锅2的形状相适配;所述多孔泡沫金属条6与所述内锅1或外锅2形状适配且其两侧连接所述内锅1外侧和所述外锅2内侧,所述多孔泡沫金属条6之间为所述真空腔。该方案中,所述多孔泡沫金属条6可以选择为多孔泡沫铜条、多孔泡沫铝条或多孔泡沫镍条,优选地,所述多孔泡沫金属条的平均孔径为0.1~10mm,孔隙率为70%~80%,厚度为1~5mm。该实施例结构实现气态相变工质沿着多孔泡沫金属条之间的真空腔向上顺利传递并传向真空腔上端即冷凝端,该过程中热量有效传递至内锅,使得锅体整体被加热,在冷凝端相变工质发生冷凝又重新转变为液体,液体吸附在多孔泡沫金属条内的孔隙中,并在重力作用下沿多孔泡沫金属条流至真空腔的底部,然后重新受热后再蒸发,该加热冷凝过程不断循环往复,从而确保整个锅具各部位在加热数分钟后的温度场基本保持一致(如温差能够控制在±4℃)。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优选地,两条以上多孔泡沫金属条沿着所述真空腔7的环形方向均匀布置,即可以是沿着锅体中心呈辐射状分布。所述多孔泡沫金属条的长度方向沿着所述真空腔7的高度方向布置。该结构有利于气流均匀向上传输,提高导热均匀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液芯4为多孔泡沫金属层,所述多孔泡沫金属层设置在内锅1外侧或者外锅2内侧,该实施例中,所述多孔泡沫金属层为多孔泡沫铜层、多孔泡沫铝层或多孔泡沫镍层。优选地,所述多孔泡沫金属层的平均孔径为0.1~10mm,孔隙率为70%~80%,厚度为1~5mm。多孔泡沫铜层可以是多孔泡沫铜网。
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外锅上部设有连通所述真空腔的空心管。即可以是所述外锅靠近其上部的位置处开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处设有与所述真空腔密闭连通的所述空心管3,所述空心管3用于向所述真空腔7的底部注射所述液态相变工质,并使所述真空腔7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空心管3排出;上述的空心管3可以金属空心管,也可以是耐高温的其他材质的空心管。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吸液芯4的最低端高于所述加热线圈盘5的最高位置0.5~8 mm;上述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吸液芯4的最低端高于所述加热线圈盘的最高位置0.5~5 mm。该方案通过控制吸液芯4和锅体外表加热线圈盘5的相对位置在上述范围内,可以保证吸液芯4底部的位置高于锅体外部加热线圈盘5的最高位置,缩短液态相变工质在加热过程中发生“液态→气态→液态”的循环路程,可加快热量在锅体中上部的传导速率,较快的实现其均热效果(约40s内),并使内层锅体不同位置在整个加热过程中具备良好的温度分布均匀性,且内层锅各处的温度差可满足±4℃以内,使得锅内食物在加热过程中实现良好的物理不沾效果。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液体相变工质为水、氨气或正己烷。上述液态相变工质也可以为其它液态相变工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 “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其特征在于,包括形状相同、容积不同的内锅和外锅,所述内锅套设在所述外锅内,所述内锅的顶端与所述外锅的顶端均向外延伸一翻边且两个翻边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内锅和外锅之间形成真空腔;所述真空腔底部填充有受热可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液体相变工质;所述真空腔内设置有吸液芯;所述加热线圈盘位于所述外锅外表面,所述吸液芯的最低端高于所述加热线圈盘的最高位置;所述吸液芯的最低端高于所述加热线圈盘的最高位置0.5~8 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芯为两条以上多孔泡沫金属条,所述多孔泡沫金属条与所述内锅和外锅形状适配且其两侧连接所述内锅外侧和所述外锅内侧,所述多孔泡沫金属条之间为所述真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其特征在于,两条以上多孔泡沫金属条沿着所述真空腔的环形方向均匀布置,所述多孔泡沫金属条的长度方向沿着所述真空腔的高度方向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芯为多孔泡沫金属层,所述多孔泡沫金属层设置在内锅外侧或者外锅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泡沫金属条或所述多孔泡沫金属层的平均孔径为0.2~10mm,孔隙率为70%~80%,厚度为1~5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的宽度范围为1.5mm~4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锅与外锅之间距离为2mm~3mm;所述内锅和外锅的厚度为0.5mm~1.5mm。
8.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泡沫金属条为多孔泡沫铜条、多孔泡沫铝条或多孔泡沫镍条;所述多孔泡沫金属层为多孔泡沫铜层、多孔泡沫铝层或多孔泡沫镍层。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锅上部设有连通所述真空腔的空心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86826.XA CN108113455B (zh) | 2016-11-30 | 2016-11-30 | 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1086826.XA CN108113455B (zh) | 2016-11-30 | 2016-11-30 | 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13455A CN108113455A (zh) | 2018-06-05 |
CN108113455B true CN108113455B (zh) | 2023-10-20 |
Family
ID=62227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1086826.XA Active CN108113455B (zh) | 2016-11-30 | 2016-11-30 | 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11345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73445A (zh) * | 2019-12-05 | 2020-04-10 | 广州大学 | 一种相变快速解冻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530061A (en) * | 1938-11-21 | 1940-12-04 | Nils Erland Af Kleen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
CH582858A5 (en) * | 1975-02-19 | 1976-12-15 | Doebeli Otto | Multi-fuel central heating boiler - has vertical ring of smoke tubes between double walls with cleaning holes above |
CN105078212A (zh) * | 2015-09-10 | 2015-11-25 | 北京无极合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均温式锅体及其制作方法 |
CN105795888A (zh) * | 2016-05-20 | 2016-07-27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锅具和锅具的制作方法 |
CN206612538U (zh) * | 2016-11-30 | 2017-11-07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 |
-
2016
- 2016-11-30 CN CN201611086826.XA patent/CN10811345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530061A (en) * | 1938-11-21 | 1940-12-04 | Nils Erland Af Kleen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refrigerating apparatus |
CH582858A5 (en) * | 1975-02-19 | 1976-12-15 | Doebeli Otto | Multi-fuel central heating boiler - has vertical ring of smoke tubes between double walls with cleaning holes above |
CN105078212A (zh) * | 2015-09-10 | 2015-11-25 | 北京无极合一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均温式锅体及其制作方法 |
CN105795888A (zh) * | 2016-05-20 | 2016-07-27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锅具和锅具的制作方法 |
CN206612538U (zh) * | 2016-11-30 | 2017-11-07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113455A (zh) | 2018-06-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397424B (zh) | 一种均温不沾锅具 | |
WO2015109156A1 (en) | Cooking device and method with temperature control | |
CN108113455B (zh) | 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 | |
CN205107386U (zh) | 用于烹饪器具的内锅 | |
CN207428925U (zh) | 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 | |
CN205625577U (zh) | 一种烹饪器皿及具有其的煎烤机 | |
JP2020203143A (ja) | 釜、釜アセンブリ及び厨房器具 | |
CN108125547B (zh) | 一种含不同孔径吸液芯的均温锅 | |
CN207428927U (zh) | 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 | |
CN217137486U (zh) | 一种无涂层的烹饪器具 | |
CN108113454B (zh) | 一种高导热性的均温锅 | |
CN206612538U (zh) | 一种具有加热线圈盘的均温锅 | |
CN215304916U (zh) | 一种锅具 | |
CN212591589U (zh) | 烹饪锅具和烹饪装置 | |
CN206543123U (zh) | 一种锅底部含真空腔的均温锅具 | |
CN113974418A (zh) | 一种电磁炉用炒锅 | |
CN207768084U (zh) | 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 | |
CN108113456A (zh) | 一种锅底部含真空腔的均温锅具 | |
CN207428924U (zh) | 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 | |
CN207428923U (zh) | 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 | |
CN108851932B (zh) | 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 | |
WO2017198231A1 (zh) | 锅具 | |
CN211984969U (zh) | 锅具和烹饪装置 | |
CN208144886U (zh) | 锅具和厨房器具 | |
CN208144887U (zh) | 锅具、锅具组件和厨房器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