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87271B - 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87271B CN108087271B CN201711093208.2A CN201711093208A CN108087271B CN 108087271 B CN108087271 B CN 108087271B CN 201711093208 A CN201711093208 A CN 201711093208A CN 108087271 B CN108087271 B CN 10808727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ck pressure
- pump body
- arc groove
- body assembly
-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1050 lubr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5461 lubr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687 lubricating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208 gear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839 emul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3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 F04C18/344—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 F04C18/3441—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groups F04C18/02, F04C18/08, F04C18/22, F04C18/24, F04C18/48, or having the characteristics covered by one of these groups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type of movement between co-operating members having the movement defined in group F04C18/08 or F04C18/22 and relative reciprocation between the co-operating members with vanes reciprocating with respect to the inner member the inner and outer member being in contact along one line or continuous surface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rotation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021—Systems for the equilibration of forces acting on the pump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 F04C29/023—Lubricant distribution through a hollow driving shaf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其中,泵体组件,包括:结构件,结构件为两个,至少一个结构件具有背压油结构,背压油结构为背压弧槽,且背压弧槽的弧度数大于等于220°;气缸,设置在两个结构件之间;转轴,穿过两个结构件及气缸,且转轴的转子部具有多个滑片槽;多个滑片,可滑动地对应设置在多个滑片槽内,部分或全部背压弧槽与滑片槽连通,润滑介质能够进入至背压弧槽内以调节滑片槽的尾部内的压力,保证滑片的头部与气缸的内壁始终接触。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泵体组件的滑片的头部易与气缸的内壁脱离,导致泵体组件的工作性能降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泵体组件运行过程中,为了保证滑片能够顺利地从滑片槽内伸出,通常会在滑片的尾部设置背压腔(由滑片与滑片槽形成的滑片尾腔与上、下法兰背压槽构成),并将油池内的高压或中压油(通过流通通道产生节流效果)通入背压腔中以对滑片产生作用力,该作用力用于克服滑片的头部所处的前后腔体内气体压力和气缸与滑片头部产生的摩擦力等,防止滑片的头部与气缸内壁脱离。
然而,当滑片头部所处的前后腔体内气体压力达到排气压力甚至高于排气压力(由于气缸外设置有排气阀片,会对气缸内气体进行过压缩)时,易造成滑片尾部的背压不足,使得滑片的头部与气缸的内壁脱离配合,导致气缸的内腔中发生蹿气(即相邻的腔体连通),进而影响泵体组件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泵体组件的工作性能。同时,滑片与气缸的内壁脱离后再进行接触时会产生撞击,导致泵体组件的噪音增加,机械能耗增加,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泵体组件的滑片的头部易与气缸的内壁脱离,导致泵体组件的工作性能降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包括:结构件,结构件为两个,至少一个结构件具有背压油结构,背压油结构为背压弧槽,且背压弧槽的弧度数φ1大于等于220°;气缸,设置在两个结构件之间;转轴,穿过两个结构件及气缸,且转轴的转子部具有多个滑片槽;多个滑片,可滑动地对应设置在多个滑片槽内,部分或全部背压弧槽与滑片槽连通,润滑介质能够进入至背压弧槽内以调节滑片槽的尾部内的压力,保证滑片的头部与气缸的内壁始终接触。
进一步地,背压弧槽的弧度数φ1满足220°≤φ1≤340°。
进一步地,背压弧槽的弧度数φ1满足260°≤φ1≤320°。
进一步地,背压弧槽的首尾相接以形成环形槽。
进一步地,环形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弧槽段和第二弧槽段,且第一弧槽段的弧度数φ2与第二弧槽段的弧度数φ3之和等于背压弧槽的弧度数φ1,第一弧槽段的弧度数φ2满足220°≤φ2≤340°。
进一步地,第一弧槽段的弧度数φ2满足260°≤φ2≤320°。
进一步地,第一弧槽段的宽度大于第二弧槽段的宽度。
进一步地,第一弧槽段的横截面积A1与第二弧槽段的横截面积A2之比满足
进一步地,第一弧槽段的横截面积A1与第二弧槽段的横截面积A2之比满足
进一步地,第一弧槽段的横截面积A1与第二弧槽段的横截面积A2之比满足
进一步地,滑片槽的尾部至转子部的外表面的最短距离L≥5mm。
进一步地,转轴具有顺次连接的中心油孔和径向油孔,径向油孔与背压弧槽连通。
进一步地,两个结构件分别为上法兰和下法兰,背压弧槽设置在上法兰的朝向气缸的下端面上;和/或背压弧槽设置在下法兰的朝向气缸的上端面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上述的泵体组件。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泵体组件包括结构件、气缸、转轴及多个滑片。其中,结构件为两个,至少一个结构件具有背压油结构,背压油结构为背压弧槽,且背压弧槽的弧度数φ1大于等于220°。气缸设置在两个结构件之间。转轴穿过两个结构件及气缸,且转轴的转子部具有多个滑片槽。多个滑片可滑动地对应设置在多个滑片槽内,部分或全部背压弧槽与滑片槽连通,润滑介质能够进入至背压弧槽内以调节滑片槽的尾部内的压力,保证滑片的头部与气缸的内壁始终接触。这样,在泵体组件进行吸气、压缩和排气阶段,背压弧槽的弧度数φ1的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滑片的头部始终与气缸的内壁保持接触,进而提高泵体组件的工作可靠性,防止相邻腔室之间发生连通而影响泵体组件的工作效率。
在泵体组件运行过程中,润滑介质能够通过背压弧槽进入至滑片槽内,以对滑片槽的尾部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保证滑片槽的尾部具有足够大的压力,即保证滑片槽的尾部内的压力始终大于或者等于滑片的头部受到的压力,以使滑片的头部始终与气缸的内壁保持接触,进而提高泵体组件的工作可靠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泵体组件的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泵体组件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的上法兰的仰视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的下法兰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的背压弧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的滑片槽的尾部与背压弧槽连通时的透视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的滑片槽的尾部与背压弧槽脱离瞬间的透视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的泵体组件的滑片槽的尾部与背压弧槽连通瞬间的透视图;
图10示出了图7中的滑片伸出滑片槽时的受力情况图;
图11示出了图10中的转子部的俯视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泵体组件的实施例二的上法兰的仰视图;
图1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泵体组件的实施例二的下法兰的俯视图;
图1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泵体组件的实施例二的背压弧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4中的背压弧槽的第一弧槽段的局部剖视图;
图16示出了图14中的背压弧槽的第二弧槽段的局部剖视图;
图1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泵体组件的实施例二的滑片槽的尾部与背压弧槽连通时的透视图;
图1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泵体组件的实施例二的滑片槽的尾部与背压弧槽脱离瞬间的透视图;
图1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泵体组件的实施例二的滑片槽的尾部与背压弧槽连通瞬间的透视图;
图20示出了背压弧槽的弧度数与能效的对应关系曲线;
图21示出了第一弧槽段与第二弧槽段横截面积之比与能效的对应关系曲线;以及
图22示出了滑片偏置量与功耗的对应关系曲线。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1、背压弧槽;111、第一弧槽段;112、第二弧槽段;12、上法兰;13、下法兰;20、气缸;21、内腔;30、转轴;31、转子部;311、滑片槽;312、退刀槽;32、中心油孔;33、径向油孔;311、滑片槽;40、滑片;50、齿轮油泵。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泵体组件的滑片的头部易与气缸的内壁脱离,导致泵体组件的工作性能降低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泵体组件包括结构件、气缸20、转轴30及多个滑片40。其中,结构件为两个,至少一个结构件具有背压油结构,背压油结构为背压弧槽11,且背压弧槽11的弧度数φ1大于等于220°。气缸20设置在两个结构件之间。转轴30穿过两个结构件及气缸20,且转轴30的转子部31具有多个滑片槽311。多个滑片40可滑动地对应设置在多个滑片槽311内,部分或全部背压弧槽11与滑片槽311连通,润滑介质能够进入至背压弧槽11内以调节滑片槽311的尾部内的压力,保证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始终接触。
在泵体组件进行吸气、压缩和排气阶段,背压弧槽11的弧度数φ1的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滑片40的头部始终与气缸20的内壁保持接触,进而提高泵体组件的工作可靠性,防止相邻腔室之间发生连通而影响泵体组件的工作效率。
在泵体组件运行过程中,润滑介质能够通过背压弧槽11进入至滑片槽311内,以对滑片槽311的尾部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保证滑片槽311的尾部具有足够大的压力,即保证滑片槽311的尾部内的压力始终大于或者等于滑片40的头部受到的压力,以使滑片40的头部始终与气缸20的内壁保持接触,进而提高泵体组件的工作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调整背压弧槽11的弧度数φ1取值来控制滑片槽311的尾部内的背压力,可以有效保证泵体组件在运行过程中,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始终处于接触状态,防止二者脱离产生前后腔泄露,滑片40撞击等可靠性问题。
在本实施例中,背压弧槽11的弧度数φ1的上述设置还能够使得结构件与滑片40之间存储有足够多的润滑介质,进而降低结构件与滑片40之间的摩擦及磨损,延长结构件及滑片40的使用寿命,进而延长泵体组件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背压弧槽11的弧度数φ1满足220°≤φ1≤340°。进一步地,背压弧槽11的弧度数φ1满足260°≤φ1≤320°。这样,在泵体组件运行过程中,背压弧槽11的弧度数φ1的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始终保持接触。如图20所示,背压弧槽11的弧度数φ1的上述数值范围还能够提高泵体组件的能效,防止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的接触力过大导致滑片40与气缸20的摩擦热能过大,甚至导致滑片40及气缸20被磨损,进而提高泵体组件的能量利用率,延长泵体组件的使用寿命。
如图7所示,平面P过转子部31的转动中心及转子部31与气缸20的切点,平面Q与平面P垂直且过转子部31的转动中心,背压弧槽11沿平面Q对称设置。在转子部31绕其转动中心进行转动的过程中,滑片40的头部受到的气缸20的内腔21中气体的作用力逐渐增大,滑片40的前腔和后腔(压缩腔)的压力逐渐增大。如图8所示,此时滑片40的头部受到的内腔21内的气体作用力与滑片40的尾部受到的背压力相平衡,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之间的接触力为0,下一时刻存在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脱离的风险。为了防止上述情况产生,需要提高滑片40的尾部受到的背压力,则此时滑片槽311的尾部与背压弧槽11不再连通,即滑片槽311的尾部与背压弧槽11脱离,使得滑片槽311的尾部内形成憋压(憋油)状态,进而增大滑片40的尾部受到的背压力,进而保证滑片40的受力合力沿气缸20的径向方向延伸,防止下一刻发生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脱离接触的现象,进而提高泵体组件的工作可靠性。
这样,随着转轴30的继续旋转,如图9所示,当转轴30的转子部31旋转至图示位置时,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相切且其中心线在平面P内,在该角度下,滑片40的头部一侧压力变为吸气,所需背压降低,同时滑片40开始沿滑片槽311伸出,滑片槽311的尾部容积增大,需要及时补充润滑介质,则需要将滑片槽311的尾部与背压弧槽11连通,以保证滑片槽311的尾部具有充足的润滑介质。
如图11所示,滑片槽311的尾部至转子部31的外表面的最短距离L≥5mm。具体地,滑片槽311的尾部至转子部31的外表面的距离大小会影响泵体组件的功耗,进而影响泵体组件的的工作效率。若上述距离太短,在泵体组件的载荷过大时转子部31的外表面容易变形过大,甚至发生断裂,影响了滑片40的正常运行,最终影响泵体组件的能效及可靠性。最短距离L的上述数值范围能够有效地保证转子部31的结构可靠性,且对泵体组件的能效影响不大,提高泵体组件的工作性能。
具体地,滑片槽311与转轴30的转动中心之间的距离为M,称作滑片偏置量。在转轴30的转子部31的外径一定的情况下,滑片偏置量M越大,滑片40的尾部与转子部31的外表面的最短距离L越小。如图10所示,根据滑片40在泵体组件运行过程的侧面受力情况,滑片40受到分别来自前腔的力F1和后腔的力F2,滑片40与滑片槽311在某些角度会形成的支点D1和支点D2,支点D1相对滑片槽311来说,为悬臂梁受力结构。
如图22所示,滑片偏置量M越大,则泵体组件的机械功耗越小,且随着滑片偏置量M的增大,泵体组件的机械功耗的变化率也减小。当滑片偏置量M大到一定程度(即最短距离L小到一定程度),转子部31的外表面变形变大,同时最短距离L处发生断裂的可能性增大。
如图2和图3所示,转轴30具有顺次连接的中心油孔32和径向油孔33,径向油孔33与背压弧槽11连通。这样,泵体组件采用内部流道结构形式,即通过气缸20及周围零件的内部设置流道的方式,可以节省部件并简化管路连接,规避外部管路的布置、占用尺寸以及外部管路焊接时造成的变形等问题。
具体地,润滑介质通过转轴30的中心油孔32进入泵体组件,之后从与中心油孔32连通的径向油孔33进入背压弧槽11内,之后通过背压弧槽11进入滑片槽311的尾部,以对滑片40的尾部提供背压力,防止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发生脱离,进而保证泵体组件的正常运行。同时,润滑介质还能够对滑片40与结构件的接触面进行润滑,降低二者之间的接触磨损,延长泵体组件的使用寿命,并对气缸20的内部进行降温、冷却,提高泵体组件的工作效率、运行性能。
如图1和图2所示,两个结构件分别为上法兰12和下法兰13,背压弧槽11设置在上法兰12的朝向气缸20的下端面上和下法兰13的朝向气缸20的上端面上。这样,上、下法兰靠近各自中心孔的位置处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背压弧槽11,其中上、下法兰的背压弧槽11上下对称布置,进而使得滑片40的尾部受到的背压力对称设置,不会发生滑片40偏移的情况,保证滑片40与滑片槽311的紧密配合,防止发生相邻腔体气体连通的情况。
可选地,润滑介质通常采用润滑液。这样,润滑液能够在背压弧槽11、滑片槽311内流动,进而提升润滑介质的润滑、冷却效果。可选地,润滑液可以为润滑油或者水、乳化液等润滑液。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背压弧槽只设置在上法兰的朝向气缸的下端面上。上法兰的靠近其中心孔的位置处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背压弧槽,从转轴的径向油孔进入的润滑油进入至背压弧槽内,之后经由背压弧槽进入至滑片槽,以调节滑片槽的尾部内的背压力,进而保证滑片的头部始终与气缸相接触。
在附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背压弧槽只设置在下法兰的朝向气缸的上端面上。下法兰的靠近其中心孔的位置处沿圆周方向设置有背压弧槽,从转轴的径向油孔进入的润滑油进入至背压弧槽内,之后经由背压弧槽进入至滑片槽,以调节滑片槽的尾部内的背压力,进而保证滑片的头部始终与气缸相接触。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未示出),包括上述的泵体组件。可选地,压缩机为旋片式压缩机。压缩机还包括齿轮油泵50。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滑片槽311的尾部需要提供高压或中压的润滑油,用于驱动滑片40伸出并使其与气缸20的内壁保持接触,以形成封闭压缩腔。具体地,通过齿轮油泵50从压缩机的油池中将润滑油经过转轴30的中心油孔32、径向油孔33、转子部31的退刀槽312、结构件(上、下法兰)的端面间隙进入至背压弧槽11,并经由背压弧槽11进入至滑片槽311的尾部中,
可选地,上、下法兰的油路对称。这样,上述设置能够保证滑片40在沿气缸20的轴线方向上受力平衡,不会发生滑片40在滑片槽311内偏移的现象,提高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的泵体组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背压弧槽11的结构不同。
如图12至图14所示,背压弧槽11的首尾相接以形成环形槽。这样,润滑介质能够进入至环形槽内,并在环形槽内循环流动并把气缸20内的热量带走,进而降低气缸20内部的温度,对气缸20进行降温、冷却,提高泵体组件的工作性能。同时,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进而减小泵体组件的加工成本。
如图12至图14所示,环形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弧槽段111和第二弧槽段112,且第一弧槽段111的弧度数φ2与第二弧槽段112的弧度数φ3之和等于背压弧槽11的弧度数φ1,第一弧槽段111的弧度数φ2满足220°≤φ2≤340°。这样,上述设置能够有效保证泵体组件在运行过程中,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始终处于接触状态,防止二者脱离产生前后腔泄露,滑片40撞击等可靠性问题。
可选地,第一弧槽段111的弧度数φ2满足260°≤φ2≤320°。这样,在泵体组件运行过程中,第一弧槽段111的弧度数φ2的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始终保持接触。如图20所示,第一弧槽段111的弧度数φ2的上述数值范围还能够提高泵体组件的能效,防止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的接触力过大导致滑片40与气缸20的摩擦热能过大,甚至导致滑片40及气缸20被磨损,进而提高泵体组件的能量利用率,延长泵体组件的使用寿命。
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一弧槽段111的宽度大于第二弧槽段112的宽度。可选地,第一弧槽段111的槽深大于第二弧槽段112的槽深。这样,上述设置能够保证滑片槽311的尾部与第二弧槽段112连通时,使得滑片槽311的尾部内形成憋压(憋油)状态,进而增大滑片40的尾部受到的背压力,保证滑片40的头部始终与气缸20的内壁保持接触,提高泵体组件的运行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弧槽段111的横截面积A1与第二弧槽段112的横截面积A2之比满足第一弧槽段111与第二弧槽段112的横截面积的上述设置能够保证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始终保持接触。的比值越大,滑片槽311的尾部的背压憋油效果越明显,但同时会导致背压过大引起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摩擦力增大,导致泵体组件功耗增加,泵体组件的能效变差。
具体地,当滑片槽311的尾部不需要较大的背压时,滑片槽311的尾部与第一弧槽段111连通,防止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之间的接触摩擦力太大而导致二者之间的磨损较大,降低摩擦耗能,进而提高泵体组件的工作效率;当滑片槽311的尾部需要较大的背压以保证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保持接触时,滑片槽311的尾部与第二弧槽段112连通,进而形成憋油状态,增加滑片槽311的尾部的背压,保证滑片40的受力合力沿气缸20的径向方向延伸,防止发生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脱离接触的现象,进而提高泵体组件的工作可靠性。
可选地,第一弧槽段111的横截面积A1与第二弧槽段112的横截面积A2之比满足进一步地,第一弧槽段111的横截面积A1与第二弧槽段112的横截面积A2之比满足这样,在泵体组件运行过程中,第一弧槽段111与第二弧槽段112的横截面积的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始终保持接触,且使得泵体组件的能效更好。如图21所示,第一弧槽段111与第二弧槽段112的横截面积的上述比值范围还能够提高泵体组件的能效,防止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的接触力过大导致滑片40与气缸20的摩擦热能过大,甚至导致滑片40及气缸20被磨损,进而提高泵体组件的能量利用率,延长泵体组件的使用寿命。
如图17所示,平面P过转子部31的转动中心及转子部31与气缸20的切点,平面Q与平面P垂直且过转子部31的转动中心,背压弧槽11沿平面Q对称设置。在转子部31绕其转动中心进行转动的过程中,滑片40的头部受到的气缸20的内腔21中气体的作用力逐渐增大,滑片40的前腔和后腔(压缩腔)的压力逐渐增大。如图18所示,此时滑片40的头部受到的内腔21内的气体作用力与滑片40的尾部受到的背压力相平衡,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之间的接触力为0,下一时刻存在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脱离的风险。为了防止上述情况产生,需要提高滑片40的尾部受到的背压力,则此时滑片槽311的尾部与第一弧槽段111脱离并与第二弧槽段112连通,润滑介质的流通面积减小,形成相对的憋油效果,增大滑片槽311的尾部的背压,进而保证滑片40的受力合力沿气缸20的径向方向延伸,防止下一刻发生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脱离接触的现象,进而提高泵体组件的工作可靠性。
这样,随着转轴30的继续旋转,如图19所示,当转轴30的转子部31旋转至图示位置时,滑片40的头部与气缸20的内壁相切且其中心线在平面P内,在该角度下,滑片40的头部一侧压力变为吸气,所需背压降低,同时滑片40开始沿滑片槽311伸出,滑片槽311的尾部容积增大,需要及时补充润滑介质,则需要将滑片槽311的尾部与第二弧槽段112脱离并与第一弧槽段111连通,以保证滑片槽311的尾部具有充足的润滑介质。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泵体组件进行吸气、压缩和排气阶段,背压弧槽的弧度数φ1的上述设置能够进一步保证滑片的头部始终与气缸的内壁保持接触,进而提高泵体组件的工作可靠性,防止相邻腔室之间发生连通而影响泵体组件的工作效率。
在泵体组件运行过程中,润滑介质能够通过背压弧槽进入至滑片槽内,以对滑片槽的尾部内的压力进行调节,保证滑片槽的尾部具有足够大的压力,即保证滑片槽的尾部内的压力始终大于或者等于滑片的头部受到的压力,以使滑片的头部始终与气缸的内壁保持接触,进而提高泵体组件的工作可靠性。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结构件,所述结构件为两个,至少一个所述结构件具有背压油结构,所述背压油结构为背压弧槽(11);
气缸(20),设置在两个所述结构件之间;
转轴(30),穿过两个所述结构件及所述气缸(20),且所述转轴(30)的转子部(31)具有多个滑片槽(311);
多个滑片(40),可滑动地对应设置在多个所述滑片槽(311)内,部分或全部所述背压弧槽(11)与所述滑片槽(311)连通,润滑介质能够进入至所述背压弧槽(11)内以调节所述滑片槽(311)的尾部内的压力,保证所述滑片(40)的头部与所述气缸(20)的内壁始终接触;
所述滑片槽(311)的尾部至所述转子部(31)的外表面的最短距离L≥5mm;
所述背压弧槽(11)的首尾相接以形成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弧槽段(111)和第二弧槽段(112),且所述第一弧槽段(111)的弧度数φ2与所述第二弧槽段(112)的弧度数φ3之和等于所述背压弧槽(11)的弧度数φ1,所述第一弧槽段(111)的弧度数φ2满足220°≤φ2≤340°;
所述第一弧槽段(111)的横截面积A1与所述第二弧槽段(112)的横截面积A2之比满足24≤A1/A2≤5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槽段(111)的弧度数φ2满足260°≤φ2≤3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槽段(11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弧槽段(112)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槽段(111)的横截面积A1与所述第二弧槽段(112)的横截面积A2之比满足27≤A1/A2≤4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0)具有顺次连接的中心油孔(32)和径向油孔(33),所述径向油孔(33)与所述背压弧槽(1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结构件分别为上法兰(12)和下法兰(13),所述背压弧槽(11)设置在所述上法兰(12)的朝向所述气缸(20)的下端面上;和/或所述背压弧槽(11)设置在所述下法兰(13)的朝向所述气缸(20)的上端面上。
7.一种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泵体组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93208.2A CN108087271B (zh) | 2017-11-08 | 2017-11-08 | 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093208.2A CN108087271B (zh) | 2017-11-08 | 2017-11-08 | 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87271A CN108087271A (zh) | 2018-05-29 |
CN108087271B true CN108087271B (zh) | 2024-07-09 |
Family
ID=62170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093208.2A Active CN108087271B (zh) | 2017-11-08 | 2017-11-08 | 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08727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57454B (zh) * | 2018-06-05 | 2023-10-0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压缩机泵体、压缩机及空调器 |
WO2020036241A1 (ko) * | 2018-08-16 | 2020-02-20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로터리 압축기 |
CN108843570B (zh) * | 2018-08-17 | 2023-08-2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压缩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
CN109026695B (zh) * | 2018-09-25 | 2023-08-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泵体组件及旋叶式压缩机 |
CN110966194B (zh) * | 2019-10-16 | 2020-11-24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压缩机及滑片式压缩机背压控制结构 |
CN111794964B (zh) * | 2020-06-29 | 2021-07-3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
CN111794963B (zh) * | 2020-06-29 | 2021-07-20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
CN112324660B (zh) * | 2020-10-09 | 2021-10-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064266U (zh) * | 2015-08-25 | 2016-03-02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卧式压缩机及调温设备 |
CN205154626U (zh) * | 2015-11-13 | 2016-04-13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滑片式压缩机 |
CN207420863U (zh) * | 2017-11-08 | 2018-05-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581557B1 (ko) * | 2004-12-14 | 2006-05-22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선회베인 압축기의 배압장치 |
-
2017
- 2017-11-08 CN CN201711093208.2A patent/CN10808727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064266U (zh) * | 2015-08-25 | 2016-03-02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卧式压缩机及调温设备 |
CN205154626U (zh) * | 2015-11-13 | 2016-04-13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一种滑片式压缩机 |
CN207420863U (zh) * | 2017-11-08 | 2018-05-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87271A (zh) | 2018-05-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087271B (zh) | 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
CN107882728B (zh) | 旋叶式压缩机及其泵体组件 | |
CN108087270B (zh) | 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
EP3786454B1 (en) | Pump assembly and compressor | |
US8152504B2 (en) | Method of operation of a spherical positive displacement rotary machine and devices for carrying out said method | |
CN107013456B (zh) | 一种旋叶式压缩机的滑片和旋叶式压缩机 | |
CN108397383B (zh) | 泵体组件、压缩机及换热设备 | |
JP2015178820A5 (zh) | ||
EP3798446A1 (en) | Pump body assembly and compressor having same | |
JP6852636B2 (ja) | ベーン型圧縮機 | |
CN207420863U (zh) | 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
US10858952B2 (en) | Variable displacement turbocharger | |
CN103821715B (zh) | 平动旋转式压缩机械 | |
CN110925194A (zh) | 止推板、动涡旋部件和涡旋压缩机 | |
JP6707021B2 (ja) | スクリュー圧縮機 | |
CN207420864U (zh) | 泵体组件及具有其的压缩机 | |
CN105402130B (zh) | 压缩机滑片背压结构及压缩机、空调器 | |
WO2021088474A1 (zh) | 滑片、泵体组件、压缩机和空调器 | |
CN108757457B (zh) | 旋转式压缩机、气体压缩系统、制冷系统和热泵系统 | |
CN107542661B (zh) | 单缸旋转式压缩机 | |
JP4530875B2 (ja) | ベーンポンプ | |
CN114033686B (zh) | 压缩结构、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JP2009041576A (ja) | スクロール型コンプレッサ | |
CN114060272B (zh) | 压缩结构、压缩机以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107061278B (zh) | 旋转压缩机及其滑片、滑片槽和压缩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