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076013B - 一种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76013B
CN108076013B CN201611000733.0A CN201611000733A CN108076013B CN 108076013 B CN108076013 B CN 108076013B CN 201611000733 A CN201611000733 A CN 201611000733A CN 108076013 B CN108076013 B CN 1080760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data
path
current user
par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0007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76013A (zh
Inventor
高喜春
曹强
陈贤亮
倪金金
何毅
赵以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preadtrum Communications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0007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76013B/zh
Publication of CN1080760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760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760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760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5/403Arrangements for multi-party communication, e.g. for conferen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Architectures or entities
    • H04L65/1016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16Communication-related supplementary services, e.g. call-transfer or call-hol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分别接收至少两个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针对每一所述对端用户,本端将所述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中所述对端用户的其他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均混合至所述当前用户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并通过所述对端用户对应的业务通路向所述对端用户传输所述当前用户的上行业务数据;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均基于当前用户识别卡建立,所述当前用户识别卡标识所述当前用户。所述方法及装置可以提升建立多方通话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一种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网络带宽的不断提高以及上传、下载速率的持续优化,目前移动终端的通话主要基于数据进行各种传统相关的业务,例如语音、视频通话等。
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多个终端之间进行多方通话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现有的多方通话必须依赖网络,较难灵活的建立多方通话。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升建立多方通话的灵活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包括:通过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分别接收至少两个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针对每一所述对端用户,本端将所述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中所述对端用户以外的其他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均混合至所述当前用户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并通过所述对端用户对应的业务通路向所述对端用户传输所述当前用户的上行业务数据;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均基于当前用户识别卡建立,所述当前用户识别卡标识所述当前用户。
可选的,所述当前用户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还包括:所述当前用户生成的业务数据。
可选的,所述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还包括:混合所述至少两个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后,输出混合后的数据。
可选的,在所述当前用户与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话中,所述当前用户为主叫方或被叫方。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对应的业务基于IMS网络。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对应的业务包括语音业务或视频业务。
可选的,所述业务为VoLTE业务或VoWIFI业务。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基于数据通路进行业务数据传输,所述数据通路基于无线网络建立。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的数据通路为基于IP的多媒体网络的数据通路。
可选的,所述基于IP的多媒体网络的数据通路包括IMS PDN所对应通路。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应于所述数据通路的不同的端口。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均保持激活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装置,包括:上行业务数据接收单元,适于通过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分别接收至少两个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业务数据混合单元,适于控制本端针对每一对端用户,将所述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中所述对端用户以外的其他对端用户所述对端用户以外的其他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均混合至当前用户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并通过所述对端用户对应的业务通路向所述对端用户传输所述当前用户的上行业务数据;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均基于当前用户识别卡建立,所述当前用户识别卡标识所述当前用户。
可选的,所述当前用户的上行业务数据还包括:所述当前用户生成的业务数据。
可选的,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装置还包括对端用户数据混合单元,适于混合所述至少两个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后,输出混合后的数据。
可选的,在所述当前用户与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话中,所述当前用户为主叫方或被叫方。
可选的,所述业务基于IMS网络。
可选的,所述业务包括语音业务或视频业务。
可选的,所述业务为VoLTE业务或VoWIFI业务。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基于数据通路进行业务数据传输,所述数据通路基于无线网络建立。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的数据通路为基于IP的多媒体网络的数据通路。
可选的,所述基于IP的多媒体网络的数据通路包括IMS PDN所对应通路。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应于所述数据通路的不同的端口。
可选的,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均保持激活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分别接收所述至少两个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针对每一对端用户,本端将所述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中所述对端用户以外的其他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均混合至所述当前用户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并通过所述对端用户对应的业务通路向所述对端用户传输所述当前用户的上行业务数据。并且,本端可以接收至少两个对端用户发出的下行数据,故当前用户和至少两个对端用户均可以接收到其它各个终端用户的数据,进而可以完成多方通话。由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均由所述当前用户识别卡建立,并且可以向每一对端用户发送其他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故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方通话方法可以不必依赖网络进行组织,灵活性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前所述,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多个终端之间进行多方通话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是,现有的多方通话必须依赖网络,较难灵活的建立多方通话。
具体地,经发明人研究发现,现有技术中多方通话的实现方式如下:多个终端间先建立通话,然后向网络侧发起建立多方通话的请求,由网络侧建立多方通话。故在现有技术中,多方通话由网络侧建立,灵活性较差。
在现有技术中,仅能由网络侧建立多方通话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终端基于一个用户识别卡仅建立一路业务通路。业务通路基于所述终端与无线网络建立,用户可以基于业务通路与发出通讯请求的对端交互并进行通话,对于任意数量的对端,所述终端基于所述业务通路同一时刻只能保持与一个对端的通话为激活状态。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所述激活状态指的是可以在业务通路上传输业务数据的状态。
也就是说,终端无法同时与多个对端保持激活的通话状态,也更不能在多个对端之间建立多方通话,故在现有技术中,多方通话由网络侧建立。
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前用户可以建立至少两个业务通路,进而可以通过不同的业务通路分别建立与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话。如此,也为以更为灵活的方式进行多方通话建立了通信基础。
针对每一对端用户,可以将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中的其他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均混合至所述当前用户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并通过所述对端用户对应的业务通路向所述对端用户传输所述当前用户的上行业务数据,从而可以使得每一对端用户均可以接收到来自其他用户的数据。并且,本端可以接收至少两个对端用户发出的下行数据,故当前用户和至少两个对端用户均可以接收到其它各个终端用户的数据,进而可以完成多方通话。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无需通过网络侧建立多方通话,故灵活性更高,用户体验更好。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有益效果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2,通过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分别接收至少两个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均基于当前用户识别卡建立,所述当前用户识别卡标识所述当前用户。
步骤S13,针对每一所述对端用户,本端将所述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中所述对端用户以外的其他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均混合至当前用户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并通过所述对端用户对应的业务通路向所述对端用户传输所述当前用户的上行业务数据。
在具体实施中,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S11,通过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分别建立当前用户与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话,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均基于当前用户识别卡建立。
其中,当前用户可以是根据用户识别卡(例如,4G终端中的sim卡)标识的用户。本端可以是装载对应当前用户的用户识别卡的多通路终端。各个对端用户也可以由不同的用户识别卡标识,分别和各个用户识别卡一一对应。
所述业务通路可以包括用于传输语音、视频等业务数据的通路,可以用于处理语音业务或视频业务等业务,这些业务可以基于IMS网络,例如,可以是VoLTE业务或VoWIFI业务。更进一步地,所述通话包括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变化出更多实施例,在此不予赘述。进一步地,通话是指在业务通路上传输业务数据。
至少两个业务通路中的每个业务通路可以基于数据通路进行业务数据传输,所述数据通路基于无线网络建立。数据通路可以是基于IP的多媒体网络的数据通路。
所述无线网络可以包括5G、4G、3G、2G以及WiFi等各种网络,也可以为无线局域网(WiFi)等,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只要是使用无线电磁波作为传输媒介的网络均可以作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无线网络,在此不予赘述。
所述数据通路可以是基于IP的多媒体网络的数据通路,其可以是各种业务类型下用于传输数据的通路,例如在volte业务中,所述数据通路可以是基于IP的多媒体网络中分组数据网络(IP Multimedia Subsystem Packet Data Network,简称IMS PDN所对应通路。
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可以应于所述数据通路的不同的端口,例如可以对应不同的socket套接字。
在具体实施中,当前用户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还可以包括所述当前用户生成的业务数据,例如当前用户的语音业务数据。
在一具体实现中,作为本端的多通路终端还可以混合所述至少两个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后,输出混合后的数据。这里的输出可以是通过多通路终端的人机交互设备进行数据,例如听筒、显示屏等。
为使如图1中各个步骤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图2和图1进行进一步说明。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中终端2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通路终端。当前用户利用终端21与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也即用户1和用户2进行通话。具体地,当前用户可以通过第一业务通路25与用户1建立通话,通过第二业务通路26与用户2建立通话。
在所述当前用户与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话中,当前用户可以是主叫方,也可以是被叫方。例如,当前用户可以与主叫用户1建立一路通话,并作为用户2的被叫方建立另一路通话。
当前用户可以通过第一业务通路25从用户1接收由用户1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并且可以通过第二业务通路26从用户2接收由用户2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通信领域中,上行业务数据通常是由用户向网络侧发送的数据,下行业务数据通常是用户从网络侧接收到的数据,故可以理解的是:用户1或用户2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对当前用户则是下行业务数据,也即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指的用户1或用户2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反之,由当前用户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对用户1或用户2则是下行业务数据。
针对用户1,用户1以外的其他对端用户为用户2,当前用户可以通过终端21接收到由用户2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终端21可以将用户2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混合至当前用户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通过第一业务通路25向用户1传输;也可以将当前用户生成的业务数据混合至当前用户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通过第一业务通路25向用户1传输。上述过程的数据流向可以参见节点22。
类似地,针对用户2,用户2以外的其他对端用户为用户1,当前用户可以通过终端21接收到由用户1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终端21可以将用户1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混合至当前用户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通过第一业务通路25向用户2传输;也可以将当前用户生成的业务数据混合至当前用户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通过第一业务通路25向用户2传输。上述过程的数据流向可以参见节点23。
同时,参见节点24可以看出,终端21可以同时接收到用户1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以及用户2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当业务数据为声音数据时,终端21可以对1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以及用户2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进行混音,并输出混音后的数据。
当各个用户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均是声音数据时,将所述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中的其他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均混合至所述当前用户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的过程,也可以是混音的过程。
由此,每个对端用户均可以接收到其他各个对端用户以及当前用户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当前用户也可以接收到各个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具体地,例如当上行业务数据为声音数据时,每个对端用户均可以听到其他各个对端用户以及当前用户的语音,当前用户也可以同时听到各个对端用户的语音。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各个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数据也可以是视频通话数据或其他类型的业务数据。
对于视频通话数据,根据需要,可以采用相应的混合方式。例如可以将第一对端用户发出的视频通话数据和第二对端用户发出的视频通话数据进行拼接处理,或者将第一对端用户发出的视频通话数据和二对端用户发出的视频通话数据按照时序进行组合处理。
对于其他类型的业务数据,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混合处理,例如按照预设次序进行组合处理,这里不再赘述。
在具体实施中,为增强数据安全,节约传输资源,可以对终端之间所传输的业务数据进行编码处理。故所述多通路终端所接收到的业务数据也经过了编码处理,对此,所述多通路终端将接收到的所述各个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数据进行混合处理前进行解码处理,而对于已进行混合处理后的业务,在发送至目标终端前可以先进行编码处理。
在具体实施中,终端21可以通过媒体设备27完成对至少一个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的转接。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图2中仅示出2个对端用户,但在实际应用中,对端用户的数量可以是更多个。
当前用户还可以通过对终端21的操作,完成从多方通话中移除某个用户,或者在通话过程中也可以添加新的对端用户至多方通话。上述过程均可以通过终端21基于单用户识别卡完成,而不必请求网络侧建立多方通话或结束多方通话,故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方通话方法更为灵活,用户体验更好。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可以在多方通话前,建立多个业务通路,以通过业务通路建立与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话。其中,每个对端用户均利用单独的业务通路与当前用户所在的终端建立连接。连接当前用户与至少两个对端用户的业务通路均同时保持激活状态,以在当前用户和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之间进行数据的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装置,其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具体可以包括:
上行业务数据接收单元32,适于通过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分别接收至少两个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均基于当前用户识别卡建立,所述当前用户识别卡标识所述当前用户。
业务数据混合单元33,适于针对每一对端用户,制本端针对每一所述对端用户,将所述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中所述对端用户以外的其他对端用户所述对端用户以外的其他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均混合至当前用户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并通过所述对端用户对应的业务通路向所述对端用户传输所述当前用户的上行业务数据。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多通路多方通话装置还可以包括通话建立单元31,适于通过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分别建立当前用户与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话,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均基于所述当前用户识别卡建立;
其中,对于任一对端用户,当前用户的上行业务数据还可以包括:所述当前用户生成的业务数据。
所述业务通路可以包括用于传输语音、视频等业务数据的通路,可以用于处理语音业务或视频业务等业务,这些业务可以基于IMS网络,例如,可以是VoLTE业务或VoWIFI业务。更进一步地,所述通话包括语音通话、视频通话等,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变化出更多实施例,在此不予赘述。进一步地,通话是指在业务通路上传输业务数据。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装置还可以包括对端用户数据混合单元,适于混合所述至少两个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后,输出混合后的数据。
在所述当前用户与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话中,所述当前用户可以是主叫方或被叫方。
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均可以基于数据通路进行业务数据传输,所述数据通路可以基于无线网络建立。
具体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的数据通路分别为不同的基于IP的多媒体网络的数据通路。基于IP的多媒体网络的数据通路可以包括IMS PDN所对应通路。
在具体实施中,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应于所述数据通路的不同的端口,例如可以对应于不同的socket套接字。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装置可以集成在所述移动终端内,例如,集成于所述移动终端的中央处理器中,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中涉及的名词、工作原理及相应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用户多通路移动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各个实施例是以移动终端中的单个用户为例进行说明的,但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单用户的终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也可以适用于多用户的终端,例如支持多个用户识别卡的终端,只要其中至少一个用户能够建立多个业务通路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分别接收至少两个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
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对应的业务包括语音业务或视频业务;
针对每一所述对端用户,本端将所述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中所述对端用户以外的其他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均混合至当前用户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并通过所述对端用户对应的业务通路向所述对端用户传输所述当前用户的上行业务数据;
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均基于当前用户识别卡建立,所述当前用户识别卡标识所述当前用户,且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同时保持激活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用户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还包括:所述当前用户生成的业务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混合所述至少两个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后,输出混合后的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前用户与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话中,所述当前用户为主叫方或被叫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对应的业务基于IMS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为VoLTE业务或VoWIFI业务。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基于数据通路进行业务数据传输,所述数据通路基于无线网络建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的数据通路为基于IP的多媒体网络的数据通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IP的多媒体网络的数据通路包括IMS PDN所对应通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应于所述数据通路的不同的端口。
11.一种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行业务数据接收单元,适于通过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分别接收至少两个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对应的业务包括语音业务或视频业务;
业务数据混合单元,适于控制本端针对每一所述对端用户,将所述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中所述对端用户以外的其他对端用户所述对端用户以外的其他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均混合至当前用户发出的上行业务数据,并通过所述对端用户对应的业务通路向所述对端用户传输所述当前用户的上行业务数据;
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均基于当前用户识别卡建立,所述当前用户识别卡标识所述当前用户,且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同时保持激活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当前用户的上行业务数据还包括:所述当前用户生成的业务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端用户数据混合单元,适于混合所述至少两个对端用户对应的下行业务数据后,输出混合后的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当前用户与至少两个对端用户之间的通话中,所述当前用户为主叫方或被叫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对应的业务基于IMS网络。
1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为VoLTE业务或VoWIFI业务。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基于数据通路进行业务数据传输,所述数据通路基于无线网络建立。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的数据通路为基于IP的多媒体网络的数据通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IP的多媒体网络的数据通路包括IMS PDN所对应通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业务通路应于所述数据通路的不同的端口。
CN201611000733.0A 2016-11-14 2016-11-14 一种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80760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00733.0A CN108076013B (zh) 2016-11-14 2016-11-14 一种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000733.0A CN108076013B (zh) 2016-11-14 2016-11-14 一种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76013A CN108076013A (zh) 2018-05-25
CN108076013B true CN108076013B (zh) 2021-04-13

Family

ID=62162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000733.0A Active CN108076013B (zh) 2016-11-14 2016-11-14 一种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760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7789B (zh) * 2018-05-30 2021-12-24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支持双ip承载的ims实现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75964A2 (en) * 2011-06-21 2012-12-27 Metaswitch Networks Ltd Multi-party teleconference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4183234A (zh) * 2013-05-28 2014-12-0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语音信号的处理、实现多方通话的方法及装置、通信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09263A (zh) * 2009-06-08 2010-12-08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三方及多方通话实现方法及双待终端
US8547880B2 (en) * 2009-09-30 2013-10-01 Avay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playing a portion of a multi-party audio interaction
CN101711021B (zh) * 2009-11-17 2015-05-06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2958023A (zh) * 2011-08-19 2013-03-06 希姆通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多方通话装置以及移动通讯终端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175964A2 (en) * 2011-06-21 2012-12-27 Metaswitch Networks Ltd Multi-party teleconference methods and systems
CN104183234A (zh) * 2013-05-28 2014-12-0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语音信号的处理、实现多方通话的方法及装置、通信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76013A (zh) 2018-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98138B2 (en) Instant call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CN109428854A (zh) 一种基于宽窄带融合的呼叫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778181B (zh) 一种移动终端实现可视电话三方通话的方法及系统
CN103404132A (zh) 视频通信方法及家庭终端、家庭服务器
CN110943977B (zh) 多媒体业务数据传输方法、服务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080076362A1 (en) PTT system,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PTT communication, PTT management server and terminal device thereof
CN103369160A (zh) 一种利用智能漫游终端进行通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KR101567136B1 (ko) 다자간 통화 단말 및 상기 단말에서의 다자간 통화 전환 방법
CN110740429A (zh) 一种移动通信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470199B (zh) 语音数据的处理方法、装置及对讲系统
CN114501490B (zh) 业务转移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8076013B (zh) 一种多通路终端多方通话方法及装置
US20240283829A1 (en) Call Excep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937265B (zh) 一种舰船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20180152562A1 (en) Multi-party call method and device for multi-channel terminal
CN109391595B (zh) 通话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CN108616492B (zh) 实现多方通话的方法、装置及多通终端
CN114916062B (zh) 寻呼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8377225B (zh) 一种多通路终端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014544B (zh) 基于webRtc无中心媒体链路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3765910B (zh) 通信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20150114397A (ko) 사용자 장치 간 통화 공유를 가능하게 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8270584A (zh) 实现会议电话功能的方法、装置及多通终端
CN108235261B (zh) 一种多模智能通信设备信息可靠传递的方法
CN108206743B (zh) 资源共享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