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76005A - 一种呼叫前转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呼叫前转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76005A CN108076005A CN201610988645.XA CN201610988645A CN108076005A CN 108076005 A CN108076005 A CN 108076005A CN 201610988645 A CN201610988645 A CN 201610988645A CN 108076005 A CN108076005 A CN 10807600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ll
- terminal
- call signaling
- call forwarding
- signa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2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06010011469 Crying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096—Supplementary features, e.g. call forwarding or call hol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呼叫前转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呼叫前转处理单元当接收到呼叫第一终端的呼叫信令时,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所述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若所述呼叫信令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呼叫前转处理单元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所述呼叫信令对应的第二终端;呼叫前转处理单元将所述呼叫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本发明所述呼叫前转方法及装置,通过软件计算呼叫前转过程代替通过物理网络设备实现呼叫前转过程,有效避免了叫前转过程中呼叫信令经过的中间网元过多导致的呼叫信令的乱序或丢失,有效提高了呼叫前转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叫前转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宽带网络的迅猛发展,宽带业务的应用越来越复杂。NGN(Next GenerationNetwork,下一代网络)网络或IMS(IP Multimedia System,IP多媒体系统)网络中不限制前转次数的业务流程中,前转一次就得触发一次业务场景,业务再外呼到核心网上。
现有的呼叫前转方法中,当终端A呼叫终端B时,终端A将呼叫终端B的呼叫信令经过代理服务器(Proxy Server)和/或核心网等中间网元发送至终端B;当终端B接收到呼叫信令时,若根据预置的情景模式规则需要进行呼叫前转至其他终端时,则需要终端A经过代理服务器(Proxy Server)和/或核心网等中间网元重新发送呼叫信令至其他终端。在这个过程中,业务流程中的呼叫信令经过多个代理服务器(Proxy Server)和/或核心网等中间网元,信令经过的中间网元过多,导致信令的乱序和丢失等概率明显增高,并且降低了实现业务的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不限制前转次数的业务流程中呼叫信令经过的中间网元过多,导致的信令乱序或丢失的缺陷。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呼叫前转方法,包括:
呼叫前转处理单元当接收到呼叫第一终端的呼叫信令时,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所述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
若所述呼叫信令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呼叫前转处理单元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所述呼叫信令对应的第二终端;
呼叫前转处理单元将所述呼叫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呼叫信令不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呼叫前转处理单元将所述呼叫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呼叫前转的次数为一次或多次。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所述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具体包括:
根据呼叫协议,将所述呼叫信令转换为内部接口;
根据预置的内部接口与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所述内部接口对应的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所述呼叫信令对应的第二终端,具体包括:
对所述呼叫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呼叫信令中的号码头或接入码;
基于预置的号码头或接入码与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所述号码头或接入码对应的第二终端。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呼叫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呼叫第一终端的呼叫信令时,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所述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
查询模块,用于若所述呼叫信令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所述呼叫信令对应的第二终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呼叫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呼叫信令不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将所述呼叫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呼叫前转的次数为一次或多次。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用于当接收到呼叫第一终端的呼叫信令时,根据呼叫协议,将所述呼叫信令转换为内部接口;
根据预置的内部接口与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所述内部接口对应的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
进一步地,所述查询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呼叫信令判定为进行呼叫前转,则对所述呼叫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呼叫信令中的号码头或接入码;
基于预置的号码头或接入码与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所述号码头或接入码对应的第二终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所述呼叫前转方法及装置,通过软件计算呼叫前转过程代替通过物理网络设备实现呼叫前转过程,有效避免了叫前转过程中呼叫信令经过的中间网元过多导致的呼叫信令的乱序或丢失,有效提高了呼叫前转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呼叫前转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呼叫前转装置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呼叫前转装置组成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呼叫前转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后。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一种呼叫前转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S101,呼叫前转处理单元当接收到呼叫第一终端的呼叫信令时,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
例如:呼叫前转处理单元当接收到终端A呼叫终端B的呼叫信令时,根据预置的的呼叫信令与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至其他终端;
若呼叫信令对应的前转业务情景模式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判定呼叫信令需要进行呼叫前转至其他终端;
若呼叫信令对应的前转业务情景模式不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判定呼叫信令需要通过核心网发送至终端B。
步骤S102,若呼叫信令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呼叫前转处理单元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呼叫信令对应的第二终端。
其中,呼叫前转的次数为一次或多次。
例如:若判定呼叫信令需要进行一次或多次呼叫前转至其他终端,则呼叫前转处理单元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呼叫信令对应的终端C。
步骤S103,呼叫前转处理单元将呼叫信令发送至第二终端。
例如:呼叫前转处理单元将呼叫信令通过核心网发送至终端C。
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一种呼叫前转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步骤S201,呼叫前转处理单元当接收到呼叫第一终端的呼叫信令时,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
具体的,步骤S201,包括:
呼叫前转处理单元当接收到呼叫第一终端的呼叫信令时,根据呼叫协议,将呼叫信令转换为内部接口;
根据预置的内部接口与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内部接口对应的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
例如:呼叫前转处理单元当接收到终端A呼叫终端B的呼叫信令时,根据呼叫协议,将呼叫信令转换为内部接口;
根据预置的内部接口与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内部接口对应的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
若内部接口对应的前转业务情景模式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判定内部接口对应的呼叫信令需要进行呼叫前转至其他终端;
若内部接口对应的前转业务情景模式不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判定内部接口对应的呼叫信令需要通过核心网发送至终端B。
步骤S202,若呼叫信令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呼叫前转处理单元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呼叫信令对应的第二终端;
若呼叫信令不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呼叫前转处理单元将呼叫信令发送至第一终端。
具体的,步骤S202,包括:
若呼叫信令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对呼叫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呼叫信令中的号码头或接入码;
基于预置的号码头或接入码与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所述号码头或接入码对应的第二终端。
若呼叫信令不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呼叫前转处理单元将呼叫信令发送至第一终端。
其中,呼叫前转的次数为一次或多次。
例如:若判定呼叫信令需要进行一次或多次呼叫前转至其他终端,则对呼叫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呼叫信令中的号码头或接入码;
基于预置的号码头或接入码与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号码头或接入码对应的终端C。
若呼叫信令不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呼叫前转处理单元将呼叫信令发送至终端B。
步骤S203,呼叫前转处理单元将呼叫信令发送至第二终端。
例如:呼叫前转处理单元将呼叫信令通过核心网发送至终端C。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对应,本实施例介绍一种呼叫前转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判断模块100,用于当接收到呼叫第一终端的呼叫信令时,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
例如:判断模块100,用于当接收到终端A呼叫终端B的呼叫信令时,根据预置的的呼叫信令与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至其他终端;
若呼叫信令对应的前转业务情景模式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判定呼叫信令需要进行呼叫前转至其他终端;
若呼叫信令对应的前转业务情景模式不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判定呼叫信令需要通过核心网发送至终端B。
查询模块200,用于若呼叫信令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呼叫信令对应的第二终端。
其中,呼叫前转的次数为一次或多次。
例如:查询模块200,用于若判定呼叫信令需要进行一次或多次呼叫前转至其他终端,则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呼叫信令对应的终端C。
第一发送模块300,用于将呼叫信令发送至第二终端。
例如:第一发送模块300,用于将呼叫信令通过核心网发送至终端C。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与第二实施例对应,本实施例介绍一种呼叫前转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判断模块100,用于当接收到呼叫第一终端的呼叫信令时,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
具体的,判断模块100,用于:
当接收到呼叫第一终端的呼叫信令时,根据呼叫协议,将呼叫信令转换为内部接口;
根据预置的内部接口与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内部接口对应的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
例如:判断模块100,用于当接收到终端A呼叫终端B的呼叫信令时,根据呼叫协议,将呼叫信令转换为内部接口;
根据预置的内部接口与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内部接口对应的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
若内部接口对应的前转业务情景模式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判定内部接口对应的呼叫信令需要进行呼叫前转至其他终端;
若内部接口对应的前转业务情景模式不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判定内部接口对应的呼叫信令需要通过核心网发送至终端B。
查询模块200,用于若呼叫信令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呼叫信令对应的第二终端。
具体的,查询模块200,用于:
若呼叫信令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对呼叫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呼叫信令中的号码头或接入码;
基于预置的号码头或接入码与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所述号码头或接入码对应的第二终端。
其中,呼叫前转的次数为一次或多次。
例如:查询模块200,用于若判定呼叫信令需要进行一次或多次呼叫前转至其他终端,则对呼叫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呼叫信令中的号码头或接入码;
基于预置的号码头或接入码与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号码头或接入码对应的终端C。
若呼叫信令不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将呼叫信令发送至终端B。
第一发送模块300,用于将呼叫信令发送至第二终端。
例如:第一发送模块300,用于将呼叫信令通过核心网发送至终端C。
第二发送模块400,用于若呼叫信令不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将呼叫信令发送至第一终端。
例如,第二发送模块400,用于若呼叫信令不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将呼叫信令发送至终端B。
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以呼叫前转方法为例,结合附图4介绍一个本发明的应用实例。
步骤S501,SCP(Service Control Point,业务控制点)通过核心网接收终端A呼叫终端B的呼叫信令。
步骤S502,SCP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终端B的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
若呼叫信令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执行步骤S503;
否则执行步骤S504。
步骤S503,SCP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终端B的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终端B的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呼叫信令对应的终端C;
SCP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终端C的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
若呼叫信令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SCP通过核心网将呼叫信令发送至最终终端C;
若呼叫信令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SCP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终端C的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终端C的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呼叫信令对应的终端D;直至SCP查找出与呼叫信令对应的最终终端Z,并SCP通过核心网将呼叫信令发送至最终终端Z。
其中,呼叫前转次数由呼叫协议限定(例如: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初始协议)协议)。
步骤S504,SCP通过核心网将呼叫信令发送至最终终端B。
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应当可对本发明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示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呼叫前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呼叫前转处理单元当接收到呼叫第一终端的呼叫信令时,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所述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
若所述呼叫信令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呼叫前转处理单元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所述呼叫信令对应的第二终端;
呼叫前转处理单元将所述呼叫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呼叫信令不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呼叫前转处理单元将所述呼叫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前转的次数为一次或多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所述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具体包括:
根据呼叫协议,将所述呼叫信令转换为内部接口;
根据预置的内部接口与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所述内部接口对应的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所述呼叫信令对应的第二终端,具体包括:
对所述呼叫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呼叫信令中的号码头或接入码;
基于预置的号码头或接入码与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所述号码头或接入码对应的第二终端。
6.一种呼叫前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呼叫第一终端的呼叫信令时,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所述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
查询模块,用于若所述呼叫信令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根据预置的呼叫信令与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所述呼叫信令对应的第二终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呼叫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呼叫信令不需要进行呼叫前转,则将所述呼叫信令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叫前转的次数为一次或多次。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具体用于:
用于当接收到呼叫第一终端的呼叫信令时,根据呼叫协议,将所述呼叫信令转换为内部接口;
根据预置的内部接口与呼叫前转业务情景模式的映射关系,判断所述内部接口对应的呼叫信令是否需要进行呼叫前转。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查询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呼叫信令判定为进行呼叫前转,则对所述呼叫信息进行解析,得到呼叫信令中的号码头或接入码;
基于预置的号码头或接入码与业务情景终端的映射关系,在业务情景终端中查找出与所述号码头或接入码对应的第二终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88645.XA CN108076005A (zh) | 2016-11-09 | 2016-11-09 | 一种呼叫前转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88645.XA CN108076005A (zh) | 2016-11-09 | 2016-11-09 | 一种呼叫前转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76005A true CN108076005A (zh) | 2018-05-25 |
Family
ID=62153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88645.XA Withdrawn CN108076005A (zh) | 2016-11-09 | 2016-11-09 | 一种呼叫前转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076005A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061397A1 (en) * | 2005-07-29 | 2007-03-15 | Mci, Llc | Routing calls in a network |
CN1964395A (zh) * | 2006-11-30 | 2007-05-16 | 武汉市中光通信公司 | 一种在软交换中实现号码携带业务的方法 |
CN101052163A (zh) * | 2007-05-10 | 2007-10-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呼叫前转方法及系统 |
CN101146148A (zh) * | 2007-07-03 | 2008-03-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间呼叫不规范行为的监测系统及方法 |
CN101185305A (zh) * | 2005-05-27 | 2008-05-21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中的呼叫前转 |
CN101184129A (zh) * | 2007-07-06 | 2008-05-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转移呼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WO2008118334A1 (en) * | 2007-03-27 | 2008-10-02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Ims networks providing business-related content to wireless devices |
CN101820604A (zh) * | 2010-05-27 | 2010-09-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呼叫接续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2665185A (zh) * | 2012-05-11 | 2012-09-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开通呼叫前转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682063A (zh) * | 2014-11-19 | 2016-06-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呼叫前转控制方法及装置 |
EP3062483A1 (en) * | 2015-02-27 | 2016-08-31 | Vodafone GmbH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especially emergency calls, for voice calls originating from a data network |
-
2016
- 2016-11-09 CN CN201610988645.XA patent/CN108076005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85305A (zh) * | 2005-05-27 | 2008-05-21 |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 Ip多媒体子系统(ims)中的呼叫前转 |
US20070061397A1 (en) * | 2005-07-29 | 2007-03-15 | Mci, Llc | Routing calls in a network |
CN1964395A (zh) * | 2006-11-30 | 2007-05-16 | 武汉市中光通信公司 | 一种在软交换中实现号码携带业务的方法 |
WO2008118334A1 (en) * | 2007-03-27 | 2008-10-02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Ims networks providing business-related content to wireless devices |
CN101052163A (zh) * | 2007-05-10 | 2007-10-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呼叫前转方法及系统 |
CN101146148A (zh) * | 2007-07-03 | 2008-03-1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网间呼叫不规范行为的监测系统及方法 |
CN101184129A (zh) * | 2007-07-06 | 2008-05-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转移呼叫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1820604A (zh) * | 2010-05-27 | 2010-09-0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呼叫接续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2665185A (zh) * | 2012-05-11 | 2012-09-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开通呼叫前转业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5682063A (zh) * | 2014-11-19 | 2016-06-1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呼叫前转控制方法及装置 |
EP3062483A1 (en) * | 2015-02-27 | 2016-08-31 | Vodafone GmbH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especially emergency calls, for voice calls originating from a data network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50012B2 (en) | Mechanism for charging and session handling supporting forking | |
CN103975566B (zh) | 服务域选择服务指示符 | |
CN101242663A (zh) | 基于同号移动终端与软终端通话切换方法、系统及设备 | |
CN106489275A (zh) | 会话发起协议分叉中的策略控制 | |
CN108282772A (zh) | 一种角色寻址业务实现方法及系统 | |
CN102137198B (zh) | 总机业务的实现方法及网关设备 | |
US20140242942A1 (en) | Optimization of online charging triggers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WO2018038652A1 (en) | Improved lawful interception | |
CN103650471B (zh) | Ims网络中的计费id相关 | |
CN109151221A (zh) | 呼叫提醒方法、提醒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3828321B (zh) | 扩展通过IMS接口的SIP P‑Served用户报头 | |
US10686849B2 (en) | Data processing | |
CN108076005A (zh) | 一种呼叫前转方法及装置 | |
CN103493458A (zh) | 使得在ip多媒体子系统类型网络中可获得呼叫详情记录的方法、网络节点和应用服务 | |
US8731162B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tching call detail records for the same communication generated by different elements of an IP telephony system | |
CN102195948B (zh) | 数据处理方法、策略及计费执行功能和网关设备 | |
CN101166162B (zh) | 一种传递业务事件的方法 | |
US9407668B2 (en) | Protection against unsolicited communication for 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 | |
CN101321081A (zh) | 一种实现限制业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10291661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call routing | |
CN101009700A (zh) | 在网络中识别用户状态的方法及应用及装置 | |
CN103650415A (zh) | Ims中的计费信息传送 | |
CN101589607A (zh) | 用于在电信网络中对呼叫的多个独立线路进行关联的方法、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
US11171822B2 (en) | Media user agent and media back-to-back user agent layers | |
CN103828320B (zh) | 用于建立ip多媒体子系统ims网络中的通信会话的新通信分支的方法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