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55200B - 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移动路由器及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移动路由器及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55200B CN108055200B CN201810008962.XA CN201810008962A CN108055200B CN 108055200 B CN108055200 B CN 108055200B CN 201810008962 A CN201810008962 A CN 201810008962A CN 108055200 B CN108055200 B CN 1080552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bile router
- routing
- routing control
- node
- current mobi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1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38 encap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4—Routing performance; Theoretical aspec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64—Hybrid switching systems
- H04L12/6418—Hybrid transpor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4—Multipath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74—Address processing for rou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24—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e.g. connectivity discovery or connectivity update
- H04W40/248—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upd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34—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 H04W40/36—Modification of an existing route due to handove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8—Mobility data transfer
- H04W8/082—Mobility data transfer for traffic bypassing of mobility servers, e.g. location registers, home PLMNs or home ag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4—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using triggered ev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2—Processing of mobility data, e.g.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at 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or VLR [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 Transfer of mobility data, e.g. between HLR, VLR or external networks
- H04W8/06—Registration at serving network Location Register, VLR or user mobility ser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移动路由器及网络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将数据发送到一个指定网络节点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了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在获得一数据包时,可以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来确定将数据包如何进行发送,从而可以将数据包发送到指定网络节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移动路由器及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DMM(分布式移动性管理)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现有集中式移动性管理的单点故障、路由冗余等问题。
路由优化(RO)是DMM默认的特性,即网络支持DMM就会自动进行路由优化。如图1所示,是MN(移动节点)、目的节点为移动节点的场景,为MN服务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在图1中表示为1)为MN分配HoA(家乡地址),MN当前附着在为MN服务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在图中表示为2)上,同样,图1中的4表示为目的节点服务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图1中的3表示为目的节点服务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图1中的5表示MN,6表示目的节点。因为所述MN当前附着在为MN服务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上,因此在为MN服务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下面的MN以虚线表示,目的节点也一样。
在未经过DMM路由优化时,MN与目的节点间的数据路由路径如图1中的虚线箭头所示,来自MN的数据是通过为MN服务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转发回到为MN服务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再由为MN服务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发送到为目的节点服务的家乡移动路由器,由为目的节点服务的家乡移动路由器转发到为目的节点服务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最后转发到目的节点。可以看到,路径非优化,同时增加传输延迟,且容易发生单点故障。
在使用DMM路由优化后,如图1中的实线箭头所示,MN与目的节点间的数据可以通过DMM优化隧道直接从为MN服务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直接发送到为目的节点服务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再转发到目的节点,其中,DMM优化隧道,可以通过GTP(General Data TransferPlatform,通用数据传输平台),PMIP(Proxy Mobile IP,代理移动IP),或GRE(GenericRouting Encapsulation,通用路由选择封装)等协议来实现。
在支持DMM的网络中,路由优化是DMM默认的特性,网络会自动进行路由优化。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可能会需要将数据发送到一个指定的网络节点,而现有技术中,要么不经过路由优化,数据需要经过较长且较为复杂的路径才能到达终点,要么就是路由优化,数据直接由起点发送到终点,无法到达中间网络节点。可见,现有技术中,无法完成将数据发送到一个指定网络节点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移动路由器及网络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将数据发送到一个指定网络节点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移动节点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若判断是,则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通过与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获得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返回的第一处理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以通过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获得的。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不开启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路由控制;或者
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MN的家乡地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包括:
检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是否存在;
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存在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不存在时,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包括:
判断是否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如果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如果未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并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获得移动节点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接收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结合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路由控制请求之后,还包括: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结合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路由控制请求之后,还包括: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拆除与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结合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路由控制请求之后,还包括: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给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及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信息。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指定路由节点接收来自MN的移动路由器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后通过与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获得第一处理数据包;
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接收来自MN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接收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发送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及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接收来自MN的移动路由器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根据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发送的建立请求,与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之间建立隧道。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在所述MN从源移动路由器移动到目标移动路由器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拆除与所述源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若判断为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备份;
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将备份的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及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以通过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不开启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路由控制;或者
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MN的家乡地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包括:
判断是否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如果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如果未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并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结合第三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获得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接收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路由控制请求之后,还包括: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给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及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信息。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若判断为是,则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以使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并通过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的。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不开启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路由控制;或者
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MN的家乡地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包括:
检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是否存在;
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存在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不存在时,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获得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接收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路由控制请求之后,还包括: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结合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之后,还包括: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指示信息、及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路径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建立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及使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拆除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之后,还包括: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拆除与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之后,还包括: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给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及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请求获得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
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路径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径切换指令建立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包括:
指定路由节点接收来自MN的移动路由器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后通过与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来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的。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接收来自MN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接收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发送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接收来自移动节点MN的移动路由器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若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建立隧道,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接收所述MN移动路由器发送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之后,还包括:若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拆除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在所述MN从源移动路由器移动到目标移动路由器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拆除与所述源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移动路由器,包括:
第一收发模块,用于获得移动节点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若判断为是,则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获得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返回的第一处理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以通过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获得的;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不开启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路由控制;或者
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MN的家乡地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收发模块具体用于:检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是否存在;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存在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不存在时,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收发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是否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如果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如果未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并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结合第六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结合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路由器还包括第一建立模块,用于: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结合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路由器还包括第一拆除模块,用于: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拆除与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结合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收发模块还用于: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给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及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信息。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第二收发模块,用于接收来自MN的移动路由器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后通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隧道发送来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及,将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获得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发送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及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第二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发送的建立请求,与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之间建立隧道。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第二拆除模块,用于在所述MN从源移动路由器移动到目标移动路由器后,拆除与所述源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移动路由器,包括:
第三收发模块,用于获得移动节点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及,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将备份的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及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以通过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
备份模块,用于若判断为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备份。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不开启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路由控制;或者
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MN的家乡地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收发模块具体用于:判断是否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如果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如果未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并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结合第八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收发模块还用于: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给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及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信息。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一种移动路由器,包括:
第四收发模块,用于获得移动节点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及若判断为是,则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以使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并通过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的;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结合第九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不开启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路由控制;或者
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MN的家乡地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九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收发模块具体用于:检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是否存在;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存在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不存在时,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结合第九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路由器还包括第三建立模块,用于: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结合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收发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指示信息、及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路径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建立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及使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拆除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移动路由器还包括第三拆除模块,用于: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拆除与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收发模块还用于: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给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及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信息。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收发模块还用于: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请求获得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路径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径切换指令建立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移动节点MN的移动路由器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后通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隧道发送来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的。
结合第十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发送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第四建立模块,用于:若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建立隧道,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第四拆除模块,用于:若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拆除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结合第十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包括第四拆除模块,用于:在所述MN从源移动路由器移动到目标移动路由器后,拆除与所述源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移动路由器,包括:
第一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第一接口,用于获得移动节点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若判断为是,则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获得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返回的第一处理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以通过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的;
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结合第十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不开启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路由控制;或者
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MN的家乡地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十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器具体用于:执行所述指令,检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是否存在,及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不存在时,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
所述第一接口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结合第十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器具体用于:执行所述指令,判断是否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及如果未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所述第一接口具体用于: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结合第十一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还用于:接收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结合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指令,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结合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处理器具体用于:执行所述指令,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拆除与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结合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口还用于: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给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及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信息。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第二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第二接口,用于接收来自移动节点MN的移动路由器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后通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隧道发送来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及,将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获得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接口还用于:接收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发送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及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指令,根据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发送的建立请求,与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之间建立隧道。
结合第十二方面,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指令,在所述MN从源移动路由器移动到目标移动路由器后,拆除与所述源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提供一种移动路由器,包括:
第三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第三接口,用于获得移动节点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及,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将备份的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及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以通过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
第三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若判断为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备份。
结合第十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不开启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路由控制;或者
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MN的家乡地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十三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处理器具体用于:执行所述指令,判断是否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及,如果未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所述第三接口具体用于: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结合第十三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接口还用于:接收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接口具体用于: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给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及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信息。
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提供一种移动路由器,包括:
第四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第四接口,用于获得移动节点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及若判断为是,则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以使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并通过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获得的;
第四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结合第十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不开启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路由控制;或者
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MN的家乡地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结合第十四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处理器具体用于:执行所述指令,检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是否存在,及,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不存在时,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
所述第四接口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结合第十四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接口还用于:接收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指令,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结合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接口还用于: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指示信息、及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路径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建立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及使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拆除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指令,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拆除与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接口还用于: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给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及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信息。
结合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四接口还用于: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请求获得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路径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径切换指令建立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提供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第五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
第五接口,用于接收来自移动节点MN的移动路由器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后通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隧道发送来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第五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指令,控制所述第五接口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的。
结合第十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接口还用于:接收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发送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指令,若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建立隧道,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结合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指令,若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拆除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结合第十五方面或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至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五处理器还用于:执行所述指令,在所述MN从源移动路由器移动到目标移动路由器后,拆除与所述源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是否开启路由控制,在获得所述MN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后,如果确定开启路由控制,则可以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的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先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后再将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处理过的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到目的节点,这样,所述第一数据包可以在发送的过程中经历一个指定网络节点,该指定网络节点可以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一些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发送过程中令数据到达指定网络节点的技术问题,且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后,所述第一数据包是直接到达指定网络节点,经过处理后再直接发送给目的节点,相当于还是在进行路由优化,无需像现有技术中没有进行路由优化一般要经历多个节点,所述第一数据包经历的路径比较优化,在途中的出错几率较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DMM路由优化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P粒度时开启路由控制时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P粒度时开启路由控制、且MN移动时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P粒度时开启路由控制、且目的节点移动时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7A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P粒度时不开启路由控制时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7B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N粒度时开启路由控制时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N粒度时开启路由控制、且MN移动时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N粒度时不开启路由控制时的第一种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P粒度时开启路由控制时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P粒度时开启路由控制、且MN移动时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P粒度时不开启路由控制时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N粒度时开启路由控制时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N粒度时开启路由控制、且MN移动时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N粒度时不开启路由控制时的第二种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五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的主要流程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P粒度时开启路由控制时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P粒度时开启路由控制、且MN移动时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P粒度时开启路由控制、且目的节点移动时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IP粒度时不开启路由控制时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N粒度时开启路由控制时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N粒度时开启路由控制、、且MN移动时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MN粒度时不开启路由控制时的第三种示意图;
图2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为MN服务的移动路由器的一种结构图;
图2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指定路由节点的一种结构图;
图2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为MN服务的移动路由器的一种结构图;
图2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为MN服务的移动路由器的一种结构图;
图3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指定路由节点的一种结构图;
图3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为MN服务的移动路由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指定路由节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为MN服务的移动路由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为MN服务的移动路由器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指定路由节点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路由器,所述方法可以包括:获得移动节点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若判断是,则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通过与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获得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返回的第一处理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以通过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获得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是否开启路由控制,在获得所述MN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后,如果确定开启路由控制,则可以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的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先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后再将经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处理过的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到目的节点,这样,所述第一数据包可以在发送的过程中经历一个指定网络节点,该指定网络节点可以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一些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发送过程中令数据到达指定网络节点的技术问题,且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后,所述第一数据包是直接到达指定网络节点,经过处理后再直接发送给目的节点,相当于还是在进行路由优化,无需像现有技术中没有进行路由优化一般要经历多个节点,所述第一数据包经历的路径比较优化,在途中的出错几率较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文中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当前2G,3G通信系统和下一代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时分多址(TDMA,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 Wireless),频分多址(FDMA,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ddressing)系统,正交频分多址(OFDMA,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系统,单载波FDMA(SC-F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系统,长期演进(LTE,Long Term Evolution)系统,以及其他此类通信系统。
另外,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描述,MN的XX,可以是指为所述MN提供服务的XX,同理,目的节点的XX,也是指为所述目的节点提供服务的XX。例如,MN的移动路由器,具体可以是指为MN提供服务的移动路由器,例如可以是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或者也可以是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目的节点的移动路由器,具体可以是指为目的节点提供服务的移动路由器,例如可以是目的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或者也可以是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等等。一般情况下,都会写为MN的家乡XXX,例如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等,MN的当前XXX,例如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等,目的节点的家乡XXX,例如目的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等,目的节点的当前XXX,例如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等。其中,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可以是指MN当前附着的移动路由器,MN的当前位置管理器可以是指为所述MN当前附着的移动路由器提供服务的位置管理器,目的节点也是同理。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目的节点也可以是MN,一般情况下,目的节点也可以称为CN(Correspondent Node,通信节点),但本发明实施例中为避免与核心网(corenetwork,CN)的概念产生混淆,均称为目的节点。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过程中,凡是MN,均可以理解为源节点,作为目的节点的MN则直接称为目的节点。
其中,家乡位置管理器一般负责收集存储相应网络节点的位置、状态等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可以是路由器,例如具体可以是移动路由器,或者也可以是固定路由器。或者,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网络设备,例如是一些专用网络设备,如监听设备、计费设备,等等,本发明不做限制。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
请参见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路由器,此处的移动路由器是指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即为所述MN提供服务的移动路由器。所述方法的主要流程如下:
步骤201:获得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步骤202:若判断是,则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步骤203:获得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返回的第一处理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以通过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中例如可以包括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地址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中,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是指为目的节点提供服务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当前移动路由器”,是指当前附着的移动路由器,具体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就是指目的节点当前附着的移动路由器。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分为IP(网际协议)粒度和MN粒度两种方面来描述。当从IP粒度来描述时,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不开启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路由控制。当从MN粒度来描述时,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站在IP粒度的角度来说,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MN的家乡地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具体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可以是包括在所述指示信息中。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即,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针对第一家乡地址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所述第一家乡地址为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中的一个。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即,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针对第二家乡地址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所述第二家乡地址为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中的一个。
即,此时,开启路由控制和不开启路由控制都是针对某一个IP来说的,具体说来就是针对所述MN的某一个家乡地址来说的。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为一个或多个。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站在MN粒度的角度来说,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此时,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此时,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即,此时的开启路由控制和不开启路由控制都是针对MN来说的。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202中,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包括:检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是否存在;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存在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不存在时,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也就是说,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前,可以首先进行检测,如果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存在,再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这样可以尽量保证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成功,避免丢包。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202中,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包括:判断是否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如果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如果未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并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也就是说,在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前,可以首先进行检测,如果检测确定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存在,再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这样可以尽量保证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成功,避免丢包。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201之前,还可以包括:接收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之后,还可以包括: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从而步骤202中才能根据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之后,还可以包括: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拆除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这样可以避免后续数据包继续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路径。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之后,还可以包括: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给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及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信息。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
请参见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所述方法的主要流程如下:
步骤301:指定路由节点接收来自移动节点MN的移动路由器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后通过与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来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步骤302: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获得第一处理数据包。
步骤303: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将处理后的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301之前,即在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接收来自所述MN的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可以包括: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接收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发送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及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此时,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可以是指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或者也可以是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301之前,即在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接收来自所述MN的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可以包括: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根据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发送的建立请求,与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之间建立隧道。即,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可以是由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来建立,或者也可以是由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向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发送所述建立请求,由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来建立。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所述MN从源移动路由器移动到目标移动路由器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拆除与所述源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例如,所述MN原来附着在移动路由器1,现在移动到了移动路由器2,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可以拆除与所述移动路由器1之间的隧道,以避免数据包发送错误。
针对图2和图3中的两种数据包发送方法,以下介绍几种具体的实施例。
其中,本申请中的所有实施例,C-MR表示当前附着的移动路由器,H-MR表示家乡移动路由器,H-LM表示家乡位置管理器,C-LM表示当前位置管理器,HoA表示家乡地址,MN表示移动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二十五中,1表示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其中,如果所述MN有两个家乡位置管理器,则图中的两个1分别表示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2表示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其中,如果所述MN有两个家乡移动路由器,则图中的两个2表示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3表示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4表示所述MN的下一个附着的移动路由器(即Next-MR),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MN的下一个附着的移动路由器也是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5表示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6表示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7表示MN,8表示目的节点1,9表示目的节点2,10表示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且所有的图中,管道状的连接线表示隧道。
一、IP粒度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4。MN附着在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上,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为MN新分配家乡地址,例如表示为HoA2,MN的旧家乡地址,例如表示为HoA1,为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所分配。
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有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例如,其中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AnchorID1,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等参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的发送方可以是OAM(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Maintenance,操作,管理,维护),或合法监听实体,或其他网元。
其中,MNID表示在DMM网络中所述MN的唯一标识。MN_AnchorIDx_Status表示所述MN的状态信息,其中,MN_AnchorIDx_Status_Open表示对该MN所有的数据进行路由优化,不开启MN的数据路由控制,MN_AnchorIDx_Status_Close表示不对该MN所有的数据进行路由优化,并将数据路由到指定网络节点,开启MN的数据路由控制。AnchorIDx表示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标识,通常表示为IP地址,当有多个指定路由节点时,可以用x来区分。HoAx表示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为所述MN分配的家乡地址,一般表示为IP地址,当为MN分配多个家乡地址时,可以用x来区分。HoAx_AnchorIDx_Status表示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其中,HoAx_AnchorIDx_Status_Open表示开启路由控制,路由路径经过所述指定路由节点,HoAx_AnchorIDx_Status_Close表示不开启路由控制,路由路径不经过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请参见表1,本发明的所有实施例都围绕表1进行说明。其中,本发明实施例都分为IP粒度和MN粒度进行说明: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其存储的路由优化状数据结构参数与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的(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AnchorID1,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等参数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忽略该路由控制请求,如果不一致,则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中。之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进行鉴权,如果鉴权通过则将该路由请求消息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的各参数值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
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的各参数值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MN_AnchorID1_Status_Open和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的值,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同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中。
当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例如表示为HoA1)的数据时,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检测MN_AnchorID1_Status_Open和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的值,根据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将该数据包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发往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当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接收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来的数据包后,再将处理数据包返回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期间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可以对该数据包进行一些特定的操作,如合法监听、计费等,从而获得该处理数据包。
如果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存在,当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MN发送的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时,可以根据之前的步骤发送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当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返回的该处理数据包时,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间隧道将该处理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最后到达目的节点。例如,该目的节点为众多目的节点中的一个,则将该目的节点表示为目的节点1。
如果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不存在,当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返回的该处理数据包时,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此时,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路由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再由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处理后返回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最后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处理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到达目的节点1。而因为MN的其他数据继续开启路由优化,因此来自第二家乡地址(例如表示为HoA2)的数据包不受影响,继续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直接发送到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此时,可能会涉及到所述MN是否进行移动的问题。
实施例二
请参见图5。当所述MN进行移动,附着到Next-MR时,此时,该Next-MR就可以成为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向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发送位置更新(LU)消息,所述位置更新消息中包含有(MNID,Next-MR的地址)等参数,将所述MN当前附着的Next-MR的地址等信息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中。
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接收到所述LU消息,将所述LU消息中的信息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中,向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返回位置确认(LUA)信息,所述LUA消息中包括MN路由优化状态信息中的所有参数,即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检测到自己为MN当前附着的移动路由器,建立与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间隧道。在DMM路由优化场景中,所述MN当前附着的网络节点(即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始终要与所述MN的家乡网络节点(即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保持一条隧道。
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判断MN路由优化状态信息中所述MN当前附着MR为Next-MR,且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与Next-MR之间的隧道已建立,则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拆除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的上一个附着的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根据MN_AnchorID1_Status_Open和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的值,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同时将MN路由优化状态信息参数,即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中。
此时,当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MN发送的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时,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该数据包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发往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当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接收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来的数据包后,再将处理数据包返回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期间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可以对该数据包进行一些特定的操作,如合法监听、计费等,获得该处理数据包。
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判断所述MN当前附着在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上,已离开所述MN上一个附着的移动路由器,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拆除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所述MN上一个附着的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如果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存在,当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返回的该处理数据包时,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该处理数据包发送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由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该处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节点1。
如果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不存在,当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返回的该处理数据包时,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建立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通过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该处理数据包发送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由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该处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节点1。
此时,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流经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经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处理后返回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最后该处理数据包通过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到达目的节点1。而因为MN的其他数据继续开启路由优化,因此来自第二家乡地址(例如表示为HoA2)的数据包不受影响,继续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直接发送到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除了所述MN可能移动之外,还可能涉及到目的节点移动的情况。
实施例三
请参见图6。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当目的节点1发生移动并附着到Next-MR后,此时Next-MR可以成为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图6中的箭头表示目的节点1发生了移动。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目的节点1要发送到所述MN的数据包时,可以根据该数据包目的地址,获取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的地址,然后向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请求所述MN当前附着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即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
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获取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后,建立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此时,所述目的节点发往所述MN的数据包通过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间隧道到达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然后到达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再由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将处理数据包返回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由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该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MN。其中,该处理数据包为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对该数据包进行处理后得到的。
实施例四
请参见图7A。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包括{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AnchorID1,HoA1_AnchorID1_Status_Close}等参数,消息发送方可以是OAM,或合法监听实体,或其他网元。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本地存储的路由优化状数据结构参数与该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一致则忽略该路由控制请求,如果比较不一致,则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中。之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进行鉴权,如果鉴权通过则将该请求消息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中。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同时也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家乡位置管理器中。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确定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拆除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此后,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优化隧道直接到达所述目的节点1。而因为MN的其他数据继续开启路由优化,因此来自第二家乡地址(例如表示为HoA2)的数据包不受影响,继续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直接发送到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当MN再次移动后,流程与普通DMM路优优化步骤一致,当目的节点1发生移动后,与实施例三中的解决方法相同,不多赘述。
二、MN粒度
实施例五
请参见图7B。本实施例中以两个家乡地址为例,实际应用中,经过所述MN的可能有多个家乡地址的数据包。
MN附着在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上,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为所述MN新分配家乡地址,可以称为第二家乡地址,例如表示为HoA2,所述MN的旧家乡地址,例如表示为HoA1,可以称为第一家乡地址,为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所分配。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包括{MNID、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AnchorID1}等参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的发送方可以是OAM,或合法监听实体,或其他网元。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本地存储的路由优化状数据结构参数与该路由控制请求中的(MNID、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一致则忽略该路由控制请求,如果比较不一致,则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中。最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进行鉴权,如果鉴权通过则将该路由控制请求分别发送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例如表示为H-MR1,及发送到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例如表示为H-MR2。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分别转发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值更新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中。
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分别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对应的所述MN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例如表示为H-LM1,及发送到所述MN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例如表示为H-LM2,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值更新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中。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的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的值,建立与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同时将MN路由优化状态信息参数更新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中。
当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或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时,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检测到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如果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存在,则将该数据包发往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如果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不存在,则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之后再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将该数据包发往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当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接收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来的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或所述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后,再将处理数据包返回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期间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可以对该数据包进行一些特定的操作,如合法监听、计费等,从而获得该处理数据包。
当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返回的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处理数据包时,如果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存在,则将该处理数据包通过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发送到所述目的节点1,如果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不存在,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建立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然后将该处理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目的节点1。
当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返回的来自所述第二家乡地址处理数据包时,通过普通IP路由方法将该数据包发送到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不需要经过隧道。这是因为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为HoA2的家乡地址,可以不需要隧道直接发送到对端。
此时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或所述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都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路由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再由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处理后返回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最后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相应的处理数据包分别发送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和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再由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和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相应的处理数据包分别发送给目的节点1和目的节点2。
实施例六
请参见图8。本实施例为所述MN移动的情况。
当所述MN移动附着到Next-MR时,此时该Next-MR可以成为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分别向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例如表示为H-LM1,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例如表示为H-LM2,发送位置更新(LU)消息,所述LU消息中包含(MNID,Next-MR地址)等参数,将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等信息更新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中。
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接收到LU消息,将所述LU消息中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分别更新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中,分别向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返回位置确认(LUA)信息,所述LUA消息中包括MN路由优化状态信息中所有参数,即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检测到自己为所述MN当前附着的移动路由器,分别建立与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例如表示为H-MR1,和与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例如表示为H-MR2之间的隧道。在DMM路由优化场景中,所述MN当前附着的网络节点(即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始终与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之间保持一条隧道,此处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为HoA1(第一家乡地址)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为HoA2(第二家乡地址)的家乡移动路由器。
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与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确定MN路由优化状态信息中所述MN当前附着的移动路由器为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且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与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均已建立,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与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分别拆除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与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当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MN发送的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或所述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的值,首先检测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是否存在,如果与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存在,则将该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如果与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不存在,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之后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将该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或所述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后,将处理数据包通过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隧道返回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期间,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可以对该数据包进行一些处理,例如合法监控、计费等等,从而获得该处理数据包。
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检测到所述MN当前移动附着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上,同时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已建立,则拆除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间隧道拆除。
当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返回的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或所述第二家乡地址的处理数据包时,如果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存在,直接将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处理数据包通过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发送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由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给目的节点1。如果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不存在,则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建立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然后将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处理数据包通过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发送到目的节点1。同理,来自所述二家乡地址的处理数据包的处理方式与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处理数据包的处理方式相同,不再赘述。
此时,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或所述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均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流经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经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处理后得到的处理数据包再返回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最后通过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分别到达目的节点1和目的节点2。
实施例七
请参见图9。在实施例五的基础上,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等参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的发送方可以是OAM,或合法监听实体,或其他网元。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本地存储的路由优化状数据结构参数与该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一致则忽略该路由控制请求,如果比较不一致,则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中。之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进行鉴权,如果鉴权通过则将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例如表示为H-MR1,及发送到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例如表示为H-MR2。
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分别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对应的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例如表示为H-LM1,和发送到对应的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例如表示为H-LM2。
所述MN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的值,确定不开启路由控制,拆除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和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以上几个实施例中,都是以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为例,需要说明的是,接收所述路由控制请求的也可以是其他网络节点,例如可以是所述MN的当前位置管理器,所述MN的当前位置管理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后可以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给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后的流程与以上几个实施例相同。
或者例如接收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可以是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此时,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就相当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在以上几个实施例中,除了无需建立与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外,其他步骤都相同。
或者例如接收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可以是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后,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给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后面的步骤与接收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是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时的执行步骤相同。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
请参见图1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路由器,较佳的,此处的移动路由器是指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所述方法的主要流程如下:
步骤1001:获得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步骤1002:若判断为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备份。
步骤1003: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将备份的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及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以通过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都分为IP粒度和MN粒度进行描述。当从IP粒度描述时,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不开启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路由控制。当从MN粒度描述时,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从IP粒度来描述,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所述MN的家乡地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MN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具体可以是指所述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即,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针对第一家乡地址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所述第一家乡地址为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中的一个。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即,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针对第二家乡地址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所述第二家乡地址为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中的一个。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为一个或多个。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从MN粒度来描述,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003中,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具体可以是:判断是否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如果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如果未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并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也就是说,在发送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前,可以首先判断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是否已建立,确定隧道建立后再发送,这样可以尽量避免丢包,保证数据包发送的成功率。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1001之前,还可以包括:接收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后,还可以包括: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给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及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信息。具体的,该步骤可以发生在步骤1001之前。
针对图10中的数据包发送方法,以下介绍几种具体的实施例。
一、IP粒度
实施例八
请参见图11。
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AnchorID1,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等参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的发送方可以是OAM,或合法监听实体,或其他网元。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本地存储的路由优化状数据结构参数与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AnchorID1,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等各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一致则忽略该路由控制请求,如果比较不一致,则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中。之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进行鉴权,如果鉴权通过则将该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
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值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
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值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
当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时,根据是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AnchorID1,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等参数,将该数据包备份,将备份的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中,其中,所述第一家乡地址例如表示为HoA1,且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原始的该数据包通过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直接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本实施例中,以两个目的节点来举例,分别为目的节点1和目的节点2,其中目的节点1对应于HoA1,目的节点2对应于HoA2,HoA2表示第二家乡地址。
当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时,因只对所述第一家乡地址开启路由控制,因此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该数据包通过普通IP路由直接发送到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此时,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仅将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的备份发送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而来自所述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受影响。
实施例九
请参见图12,本实施例为所述MN发生移动的情况。
当MN移动附着到Next-MR时,此时Next-MR可以成为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向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发送位置更新(LU)消息,所述LU消息中包含(MNID,Next-MR地址)等参数,将MN当前附着的Next-MR的地址,即将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等信息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中。
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接收到所述LU消息,将所述LU消息中的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中,并向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返回位置确认(LUA)信息,其中包括MN路由优化状态信息中所有参数,即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检测到自己为所述MN当前附着的移动路由器,建立与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间隧道。在DMM路由优化场景中,所述MN当前附着的网络节点(即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始终要与所述MN的家乡网络节点(即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保持一条隧道。
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判断所述MN路由优化状态信息中当前附着的移动路由器为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且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已建立,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拆除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上一次附着的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例如所述第一家乡地址表示为HoA1。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AnchorID1,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等参数,将该数据包进行备份,将备份的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中。
并且,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原数据包发送给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在发送之前,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可以进行检测,如果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存在,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直接将原数据包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发送到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由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1。
如果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不存在,则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首先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然后将该数据包通过该与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发送到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由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1。
当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来自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时,根据DMM路由优化,将该数据包通过与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发送到所述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由所述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2。
实施例十
请参见图13。在实施例八的基础上,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包括{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AnchorID1,HoA1_AnchorID1_Status_Close}等参数,消息发送方可以是OAM,或合法监听实体,或其他网元。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本地存储的路由优化状数据结构参数与该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一致则忽略该路由控制请求,如果比较不一致,则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中。之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进行鉴权,如果鉴权通过则将该请求消息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中。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同时也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家乡位置管理器中。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确定不开启路由控制。
此后,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优化隧道直接到达所述目的节点1,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不会再将数据包进行复制,也不会再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而因为MN的其他数据继续开启路由优化,因此来自第二家乡地址(例如表示为HoA2)的数据包不受影响,继续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直接发送到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当MN再次移动后,流程与普通DMM路优优化步骤一致,当目的节点1发生移动后,与实施例三中的解决方法相同,不多赘述。
二、MN粒度
实施例十一
请参见图14。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包括{MNID、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AnchorID1}等参数,消息发送方可以是OAM,或合法监听实体,或其他网元。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本地存储的路由优化状数据结构参数与该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ID、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AnchorID1)等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一致则忽略该路由控制请求,如果比较不一致,则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中,之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进行鉴权,如果鉴权通过则将该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例如表示为H-MR1,及转发到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例如表示为H-MR2,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值分别更新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中。
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分别将上述请求消息发送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例如表示为MN H-LM1,及发送到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例如表示为H-LM2,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值分别更新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中。
当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来自第一家乡地址或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时,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ID、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AnchorID1等参数,将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进行备份,将备份的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中,及将原数据包通过与第一目的节点(例如表示为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发送至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对于来自所述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也进行相同处理。其中,所述第一家乡地址例如表示为HoA1,所述第二家乡地址例如表示为HoA1。
实施例十二
请参见图15。当所述MN移动附着到Next-MR时,此时该Next-MR就可以称为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分别向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例如表示为MN H-LM1,及向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例如表示为H-LM2,发送位置更新(LU)消息,所述LU消息中包含(MNID,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等参数,将所述MN当前附着的Next-MR的地址,即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等信息更新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中。
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接收到所述LU消息时,将所述LU消息中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信息分别更新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中,向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返回位置确认(LUA)信息,所述LUA信息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有参数。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检测到自己为所述MN当前附着的移动路由器,分别建立与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例如表示为H-MR1,和与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例如表示为H-MR2,之间的隧道。在DMM路由优化场景中,所述MN当前附着的网络节点(即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始终与所述MN的家乡网络节点(即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保持一条隧道。
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确定所述MN当前附着的移动路由器为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且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均已建立,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分别拆除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上一个附着的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及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上一个附着的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来自第一家乡地址或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时,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ID、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AnchorID1等参数,将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进行备份,将备份的数据包发送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中,及将原数据包通过与第一目的节点(例如表示为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发送至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对于来自所述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也进行相同处理。其中,所述第一家乡地址例如表示为HoA1,所述第二家乡地址例如表示为HoA1。
其中,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在向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数据包之前,可以首先进行检测。
如果检测确定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存在,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直接将数据包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发送到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由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该数据包发送给目的节点1。
如果检测确定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不存在,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然后将数据包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发送到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由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该数据包发送给目的节点1。
实施例十二
请参见图16。在实施例十的基础上,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包括{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等参数,消息发送方可以是OAM,或合法监听实体,或其他网元。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本地存储的路由优化状数据结构参数与该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一致则忽略该路由控制请求,如果比较不一致,则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中。之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进行鉴权,如果鉴权通过则将该请求消息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中。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同时也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家乡位置管理器中。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确定不开启路由控制。
此后,经过所述MN的数据包均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优化隧道直接到达所述目的节点,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不会再将数据包进行复制,也不会再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以上几个实施例中,都是以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为例,需要说明的是,接收所述路由控制请求的也可以是其他网络节点,例如可以是所述MN的当前位置管理器,所述MN的当前位置管理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后可以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给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后的流程与以上几个实施例相同。
或者例如接收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可以是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此时,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就相当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在以上几个实施例中,除了无需建立与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外,其他步骤都相同。
或者例如接收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可以是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后,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给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后面的步骤与接收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是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时的执行步骤相同。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
请参见图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路由器,较佳的,此处的所述移动路由器为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所述方法的主要流程如下:
步骤1701:获得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步骤1702:若判断为是,则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以使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并通过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的。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分为IP粒度和MN粒度两种方面来描述。当从IP粒度来描述时,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不开启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路由控制。当从MN粒度来描述时,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站在IP粒度的角度来说,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MN的家乡地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具体可以是指所述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即,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针对第一家乡地址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所述第一家乡地址为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中的一个。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即,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针对第二家乡地址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所述第二家乡地址为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中的一个。
即,此时,开启路由控制和不开启路由控制都是针对某一个IP来说的,具体说来就是针对所述MN的某一个家乡地址来说的。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为一个或多个。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站在MN粒度的角度来说,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此时,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此时,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即,此时的开启路由控制和不开启路由控制都是针对MN来说的。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1702中,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可以包括:检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是否存在;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存在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不存在时,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即,在发送数据包之前,可以首先检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是否存在,确定隧道存在后再发送数据包,可以尽量避免丢包。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获得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可以包括:接收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1701之前,在接收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之后,还可以包括: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步骤1701之前,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之后,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指示信息、及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路径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建立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及使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拆除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这样可以保证数据包通过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到达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而不会通过普通优化路由直接到达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可以保证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能够对数据包进行相应处理。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之后,还可以包括: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拆除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保证数据包通过普通优化路由直接到达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而不会再经过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之后,还可以包括: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给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及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后,还可以包括: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请求获得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路径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径切换指令建立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
请参见图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所述方法的主要流程如下:
步骤1801:指定路由节点接收来自MN的移动路由器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后通过与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来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步骤1802: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的。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接收来自所述MN的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可以包括: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接收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发送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接收来自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的所述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可以包括:若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建立隧道,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接收所述MN移动路由器发送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之后,还可以包括:若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拆除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所述MN从源移动路由器移动到目标移动路由器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拆除与所述源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针对图17和图18中的两种数据包发送方法,以下介绍几种具体的实施例。
一、IP粒度
实施例十三
请参见图19。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AnchorID1,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等参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的发送方可以是OAM,或合法监听实体,或其他网元。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本地存储的路由优化状数据结构参数与该路由控制请求中的(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AnchorID1,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各参数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忽略该路由控制请求,如果不一致,则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中,之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进行鉴权,如果鉴权通过则将该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值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
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值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MN_AnchorID1_Status_Open和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的值,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同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中。
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根据更新后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MN_AnchorID1_Status_Open和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的值,建立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同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更新后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MN_AnchorID1_Status_Open和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值,拆除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此时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路由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再由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对该数据包进行处理,获得处理数据包,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将该处理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由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该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1。而来自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受影响,继续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直接发送到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由所述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2。
实施例十四
请参见图20。
当所述MN移动附着到Next-MR时,此时Next-MR可以称为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向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发送位置更新(LU)消息,所述LU消息中包含(MNID,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等参数,将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等信息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中。
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接收到所述LU消息,向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返回位置确认(LUA)信息,所述LUA信息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确定所述MN当前附着的移动路由器为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建立与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确定所述MN当前附着的移动路由器为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拆除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上一个附着的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更新后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MN_AnchorID1_Status_Open和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值,建立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间隧道,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中。
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确定所述MN当前附着在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上,已离开所述MN上一个附着的移动路由器,则拆除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所述MN上一个附着的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此时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流经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将该数据包进行处理,获得处理数据包,所述指定路由器通过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该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由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该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1。来自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受影响,依然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优化隧道,到达所述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由所述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给目的节点2。
实施例十五
请参见图21。
当目的节点1移动附着到Next-MR时,此时Next-MR可以称为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通过所述目的节点1的上行包头信息(目的地址为第一家乡地址),获知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的地址,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向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请求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AnchorID1,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H-MR ID,C-MR ID}。
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返回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获知的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建立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拆除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所述目的节点1的上一个附着的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此时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依然流经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经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处理后,通过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到达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实施例十六
请参见图22。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AnchorID1,HoA1_AnchorID1_Status_Close}等参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的发送方可以是OAM,或合法监听实体,或其他网元。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本地存储的路由优化状数据结构参数与该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AnchorID1,HoA1_AnchorID1_Status_Close)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一致则忽略该路由控制请求,如果比较不一致,则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中,之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进行鉴权,如果鉴权通过则将该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中。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将该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同时也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中。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确定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表示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_AnchorID1_Status_Close值,拆除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同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中。
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根据更新后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_AnchorID1_Status_Close值,拆除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在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拆除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个数据包,根据该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即目的节点1的家乡地址),获知目的节点1的家乡位置管理器的地址,通过向目的节点1的家乡位置管理器请求,获得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之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建立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优化隧道。
此后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间优化隧道到达所述目的节点1,来自所述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不受影响。
实施例十七
请仍然参见图19。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AnchorID1,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等参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的发送方可以是OAM,或合法监听实体,或其他网元。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本地存储的路由优化状数据结构参数与该路由控制请求中的(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AnchorID1,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各参数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忽略该路由控制请求,如果不一致,则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中,之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进行鉴权,如果鉴权通过则将该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值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
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值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MN_AnchorID1_Status_Open和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的值,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同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中。
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收到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个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家乡地址获知目的节点1的家乡位置管理器的地址,通过请求目的节点1的当前位置管理器获得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
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根据更新后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MN_AnchorID1_Status_Open和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的值,以及获得的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地址,建立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同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中。
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更新后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MN_AnchorID1_Status_Open和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值,拆除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此时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路由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由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对该数据包进行处理,获得处理数据包,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将该处理数据包发送到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由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该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1。而来自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受影响,继续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直接发送到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由所述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2。
关于MN移动的情况,与实施例十四类似,不再赘述。
关于目的节点1移动的情况,与实施例十五类似,不再赘述。
实施例十八
请仍然参见图22。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AnchorID1,HoA1_AnchorID1_Status_Close}等参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的发送方可以是OAM,或合法监听实体,或其他网元。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本地存储的路由优化状数据结构参数与该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AnchorID1,HoA1_AnchorID1_Status_Close)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一致则忽略该路由控制请求,如果比较不一致,则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中,之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进行鉴权,如果鉴权通过则将该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中。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将该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同时也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中。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收到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个数据包,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MN_AnchorID1_Status_Open和HoA1_AnchorID1_Status_Close的值,向目的节点1的家乡位置管理器请求获得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确定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表示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_AnchorID1_Status_Close值,拆除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同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中。
其中,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收到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个数据包,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MN_AnchorID1_Status_Open和HoA1_AnchorID1_Status_Close的值,向目的节点1的家乡位置管理器请求获得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及,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确定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表示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_AnchorID1_Status_Close值,拆除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同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中之间,顺序可以任意。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路径切换指令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所述路径切换指令中包括(MNID,HoA1,目的节点1C-MR ID,MN C-MR ID,Tunnel_Status_Setup,AnchorID1,Tunnel_Status_Release)。其中,目的节点1C-MR ID表示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标识,MN C-MR ID表示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标识,Tunnel_Status表示隧道状态信息。
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目的节点1C-MR ID,MN C-MR ID,Tunnel_Status_Setup)等参数,建立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确定不开启路由控制,根据(AnchorID1,目的节点1C-MR ID,Tunnel_Status_Release)等参数,拆除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此后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优化隧道直接发送到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由所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1,而来自所述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受影响。
本发明所有实施例中,凡是只提到家乡地址,而未进一步说明是谁的家乡地址的,都是指所述MN的家乡地址。
实施例十九
请仍然参见图19。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AnchorID1,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等参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的发送方可以是OAM,或合法监听实体,或其他网元。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本地存储的路由优化状数据结构参数与该路由控制请求中的(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HoA1、AnchorID1,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各参数进行比较,如果一致则忽略该路由控制请求,如果不一致,则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中,之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进行鉴权,如果鉴权通过则将该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值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
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值更新到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MN_AnchorID1_Status_Open和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值,建立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MN_AnchorID1_Status_Open和HoA1_AnchorID1_Status_Open的值,及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发送路径切换指令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所述路径切换指令中包括(MNID,HoA1,AnchorID1,目的节点1C-MR ID,Tunnel_Status_Setup,目的节点1C-MR ID,MN C-MR ID,Tunnel_Status_Release)等参数。
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AnchorID1,目的节点1C-MR ID,Tunnel_Status_Setup)等参数,建立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同时,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目的节点1C-MR ID,MN C-MR ID,Tunnel_Status_Release)等参数,拆除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当所述MN发生移动时,与实施例十四的情况类似,不再赘述。
当所述目的节点1发生移动时,与实施例十五的情况类似,不再赘述。
在不开启路由控制时,与实施例十八的情况类似,不再赘述。
二、MN粒度
实施例二十
请参见图23。
本发明所有MN粒度的实施例中,所述MN都可以有多个家乡地址,一般都采用两个家乡地址来进行说明。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MNID、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AnchorID1}等参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的发送方可以是OAM,或合法监听实体,或其他网元。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本地存储的路由优化状数据结构参数与该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ID、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AnchorID1)等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一致则忽略该路由控制请求,如果比较不一致,则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中,之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进行鉴权,如果鉴权通过则将该路由控制请求分别发送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值更新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中。
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分别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值更新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中。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与AnchorID1值,建立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同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中。
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与目的节点1C-MR ID值,建立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当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收到来自第二家乡地址的第一个数据包时,通过目的节点2的家乡位置管理器请求获取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的值,建立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同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中。
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与目的节点2C-MR ID值,建立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后,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的值,拆除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后,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的值,拆除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此时,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和所述第二家乡地址上的数据包均路由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然后经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处理后,处理数据包分别通过不同隧道,发送到目的节点1和目的节点2。
实施例二十一
请参见图24。
当所述MN移动附着到Next-MR时,此时Next-MR可以称为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分别向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发送位置更新(LU)消息,所述LU消息中包含(MNID,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等参数,将所述MN当前附着的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等信息更新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中。
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接收到所述LU消息,分别返回位置确认(LUA)信息,所述LUA信息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同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中。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分别建立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分别拆除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及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的值,建立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中。
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确定所述MN当前附着在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上,已离开所述MN上一个附着的移动路由器,则拆除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此时,经过所述MN的数据包均流经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经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处理后,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处理数据包通过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到达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最后到达目的节点1,所述第二家乡地址的处理数据包通过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到达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最后到达目的节点2。
实施例二十二
请参见图25。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等参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的发送方可以是OAM,或合法监听实体,或其他网元。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本地存储的路由优化状数据结构参数与该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等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一致则忽略该路由控制请求,如果比较不一致,则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中,之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进行鉴权,如果鉴权通过则将该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中。
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分别将该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中。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_AnchorID1_Status_Open的值确定不开启路由控制,拆除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同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中。
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根据更新后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_AnchorID1_Status_Open的值,分别拆除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及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在上述隧道拆除后,当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第一家乡地址发送的第一个数据包,此时所述MN确定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_AnchorID1_Status_Open的值,根据该数据包中的目的地址(即目的节点1的家乡地址),获知目的节点1的家乡位置管理器的地址,通过向目的节点1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发送请求,获得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之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建立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优化隧道。
当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第二家乡地址的第一个数据包,处理过程与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相同。
此后,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优化隧道直接发送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由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给目的节点1,来自所述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通过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优化隧道直接发送到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由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给目的节点2。
当所述MN发生移动后,流程与DMM路优优化一致,当目的节点1或目的节点2发生移动后,过程与实施例十五类似,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十三
请仍然参见图23。
本发明所有MN粒度的实施例中,所述MN都可以有多个家乡地址,一般都采用两个家乡地址来进行说明。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MNID、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AnchorID1}等参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的发送方可以是OAM,或合法监听实体,或其他网元。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本地存储的路由优化状数据结构参数与该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ID、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AnchorID1)等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一致则忽略该路由控制请求,如果比较不一致,则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中,之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进行鉴权,如果鉴权通过则将该路由控制请求分别发送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值更新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中。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和AnchorID1,建立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中。
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根据更新后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当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收到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个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一家乡地址获知目的节点1的家乡位置管理器的地址,通过向目的节点1的当前位置管理器发送请求,获得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
当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收到来自所述第二家乡地址的第一个数据包,通过所述第二家乡地址获知目的节点2的家乡位置管理器的地址,通过向目的节点2的当前位置管理器发送请求,获得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
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根据更新后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及获得的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建立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根据更新后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及获得的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建立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后,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拆除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此时,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和所述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均路由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经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处理后,获得的处理数据包分别通过不同隧道,发送到目的节点1和目的节点2。
当所述MN发生移动时,处理过程与实施例二十一类似,不再赘述。
实施例二十四
请仍然参见图25。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等参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的发送方可以是OAM,或合法监听实体,或其他网元。此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表示不开启路由控制。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本地存储的路由优化状数据结构参数与该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ID、MN_AnchorID1_Status_Open)等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一致则忽略该路由控制请求,如果比较不一致,则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中,之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进行鉴权,如果鉴权通过则将该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中。
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分别将该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中。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_AnchorID1_Status_Open的值确定不开启路由控制,拆除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同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中。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_AnchorID1_Status_Open标识,当收到所述MN发送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个数据包时,通过向目的节点1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发送请求,获取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
当收到所述MN发送的来自所述第二家乡地址的第一个数据包,通过向目的节点2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发送请求,获取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MN_AnchorID1_Status_Open标识,当收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时,发送路径切换指令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所述路径切换指令中包括(MNID,HoA1,目的节点1C-MR ID,MN C-MRID,Tunnel_Status_Setup,AnchorID1,目的节点1C-MR ID,Tunnel_Status_Release)等参数。
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目的节点1C-MR ID,MN C-MR ID,Tunnel_Status_Setup)等参数,建立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当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收到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时,发送路径切换指令到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所述路径切换指令中包括(MNID,HoA2,目的节点2C-MR ID,MN C-MR ID,Tunnel_Status_Setup,AnchorID1,目的节点2C-MR ID,Tunnel_Status_Release)等参数。
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目的节点2C-MR ID,MN C-MR ID,Tunnel_Status_Setup)等参数,建立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AnchorID1,目的节点1C-MR ID,Tunnel_Status_Release)等参数,拆除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AnchorID1,目的节点2C-MR ID,Tunnel_Status_Release)等参数,拆除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实施例二十五
请仍然参见图23。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MNID、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AnchorID1}等参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的发送方可以是OAM,或合法监听实体,或其他网元。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本地存储的路由优化状数据结构参数与该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ID、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AnchorID1)等参数进行比较,如果比较一致则忽略该路由控制请求,如果比较不一致,则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更新到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中,之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进行鉴权,如果鉴权通过则将该路由控制请求分别发送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值更新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中。
所述MN的第一家乡移动路由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移动路由器分别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各参数值更新到所述MN的第一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MN的第二家乡位置管理器中。
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值,建立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对于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和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发送路径切换指令到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所述路径切换指令中包括(MNID,HoA1,AnchorID1,目的节点1C-MR ID,Tunnel_Status_Setup,目的节点1C-MR ID,MN C-MR ID,Tunnel_Status_Release)等参数。
对于来自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在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无隧道时,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会先通过目的节点2的家乡位置管理器获取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然后根据MN_AnchorID1_Status_Close和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发送路径切换指令到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该路径切换指令中包括(MNID,HoA2,AnchorID1,目的节点2C-MR ID,Tunnel_Status_Setup,目的节点1C-MR ID,MN C-MR ID,Tunnel_Status_Release)等参数。
对于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AnchorID1,目的节点1C-MR ID,Tunnel_Status_Setup)等参数,建立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同时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目的节点1C-MR ID,MN C-MR ID,Tunnel_Status_Release)等参数,拆除目的节点1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对于来自所述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AnchorID1,目的节点2C-MR ID,Tunnel_Status_Setup)等参数,建立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因为目的节点2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间无隧道,忽略(目的节点1C-MR ID,MN C-MR ID,Tunnel_Status_Release)等参数。
当所述MN发生移动时,处理过程与实施例二十一类似,不多赘述。
当不开启路由控制时,处理过程与实施例二十四类似,不多赘述。
以上几个实施例中,都是以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接收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为例,需要说明的是,接收所述路由控制请求的也可以是其他网络节点,例如可以是所述MN的当前位置管理器,所述MN的当前位置管理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后可以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给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后的流程与以上几个实施例相同。
或者例如接收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可以是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此时,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就相当于所述MN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在以上几个实施例中,除了无需建立与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外,其他步骤都相同。
或者例如接收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可以是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所述MN的家乡位置管理器接收到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后,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发送给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后面的步骤与接收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是所述MN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时的执行步骤相同。
基于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构思,以下介绍本发明中的装置实施例。
本发明的第六方面:
请参见图2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路由器。所述移动路由器为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所述移动路由器可以包括第一收发模块2601和第一判断模块2602。
第一收发模块2601可以用于获得移动节点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若判断为是,则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获得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返回的第一处理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以通过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获得的。
第一判断模块2602可以用于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分为IP(网际协议)粒度和MN粒度两种方面来描述。当从IP粒度来描述时,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不开启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路由控制。当从MN粒度来描述时,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站在IP粒度的角度来说,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MN的家乡地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具体可以是指所述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即,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针对第一家乡地址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所述第一家乡地址为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中的一个。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即,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针对第二家乡地址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所述第二家乡地址为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中的一个。
即,此时,开启路由控制和不开启路由控制都是针对某一个IP来说的,具体说来就是针对所述MN的某一个家乡地址来说的。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为一个或多个。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站在MN粒度的角度来说,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此时,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此时,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即,此时的开启路由控制和不开启路由控制都是针对MN来说的。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收发模块2601具体可以用于:检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是否存在;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存在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不存在时,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收发模块2601具体可以用于:判断是否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如果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如果未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并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收发模块2601还可以用于:接收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路由器还可以包括第一建立模块,可以用于: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路由器还可以包括第一拆除模块,可以用于: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拆除与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收发模块2601还可以用于: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给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及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信息。
本发明的第七方面:
请参见图2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是如前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指定路由节点。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包括第二收发模块2701和处理模块2702。
第二收发模块2701可以用于接收来自移动节点MN的移动路由器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后通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隧道发送来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及,将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处理模块2702可以用于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获得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收发模块2701还可以用于:接收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发送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及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建立模块,可以用于:根据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发送的建立请求,与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之间建立隧道。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拆除模块,可以用于:在所述MN从源移动路由器移动到目标移动路由器后,拆除与所述源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本发明的第八方面:
请参见图2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路由器,所述移动路由器可以是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所述移动路由器可以包括第三收发模块2801和备份模块2802。
第三收发模块2801可以用于获得移动节点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及,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将备份的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及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以通过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
备份模块2802可以用于若判断为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备份。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分为IP(网际协议)粒度和MN粒度两种方面来描述。当从IP粒度来描述时,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不开启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路由控制。当从MN粒度来描述时,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站在IP粒度的角度来说,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MN的家乡地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具体可以是指所述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即,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针对第一家乡地址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所述第一家乡地址为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中的一个。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即,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针对第二家乡地址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所述第二家乡地址为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中的一个。
即,此时,开启路由控制和不开启路由控制都是针对某一个IP来说的,具体说来就是针对所述MN的某一个家乡地址来说的。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为一个或多个。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站在MN粒度的角度来说,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此时,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此时,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即,此时的开启路由控制和不开启路由控制都是针对MN来说的。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收发模块2801具体可以用于:判断是否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如果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如果未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并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收发模块2801还可以用于:接收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收发模块2801还可以用于: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给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及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信息。
本发明的第九方面:
请参见图2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路由器,所述移动路由器可以是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所述移动路由器可以包括第四收发模块2901和第二判断模块2902。
第四收发模块2901可以用于获得移动节点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及若判断为是,则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以使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并通过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的。
第二判断模块2902可以用于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分为IP粒度和MN粒度两种方面来描述。当从IP粒度来描述时,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不开启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路由控制。当从MN粒度来描述时,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站在IP粒度的角度来说,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MN的家乡地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具体可以是指所述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即,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针对第一家乡地址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所述第一家乡地址为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中的一个。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即,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针对第二家乡地址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所述第二家乡地址为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中的一个。
即,此时,开启路由控制和不开启路由控制都是针对某一个IP来说的,具体说来就是针对所述MN的某一个家乡地址来说的。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为一个或多个。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站在MN粒度的角度来说,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此时,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此时,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即,此时的开启路由控制和不开启路由控制都是针对MN来说的。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收发模块2901具体可以用于:检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是否存在;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存在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不存在时,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收发模块2901还可以用于:接收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路由器还可以包括第三建立模块,可以用于: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收发模块2901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指示信息、及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路径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建立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及使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拆除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路由器中还可以包括第三拆除模块,可以用于: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拆除与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收发模块2901还可以用于: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给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及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收发模块2901还可以用于: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请求获得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路径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径切换指令建立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本发明的第十方面:
请参见图30,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是如前实施例中所述的指定路由节点。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接收模块3001和发送模块3002。
接收模块3001可以用于接收来自移动节点MN的移动路由器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后通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隧道发送来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发送模块3002可以用于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的。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模块3001还可以用于:接收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发送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第四建立模块,可以用于:若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建立隧道,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第四拆除模块,可以用于:若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拆除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网络设备还可以包括所述第四拆除模块,可以用于:在所述MN从源移动路由器移动到目标移动路由器后,拆除与所述源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
请参见图3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路由器,所述移动路由器可以是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该移动路由器包括:总线3140,以及连接到总线3140的第一处理器3110、第一存储器3120和第一接口3130。其中第一存储器3120用于存储指令,第一接口3130用于获得移动节点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若判断为是,则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获得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返回的第一处理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以通过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的。第一处理器3110用于执行所述指令,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分为IP(网际协议)粒度和MN粒度两种方面来描述。当从IP粒度来描述时,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不开启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路由控制。当从MN粒度来描述时,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站在IP粒度的角度来说,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MN的家乡地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具体可以是指所述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即,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针对第一家乡地址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所述第一家乡地址为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中的一个。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即,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针对第二家乡地址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所述第二家乡地址为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中的一个。
即,此时,开启路由控制和不开启路由控制都是针对某一个IP来说的,具体说来就是针对所述MN的某一个家乡地址来说的。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为一个或多个。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站在MN粒度的角度来说,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此时,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此时,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即,此时的开启路由控制和不开启路由控制都是针对MN来说的。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3110具体用于:执行所述指令,检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是否存在,及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不存在时,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第一接口3130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3110具体用于:执行所述指令,判断是否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及如果未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第一接口3130具体用于:当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时,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或,通过建立的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接口3130还用于:接收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3110还用于:执行所述指令,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3110具体用于:执行所述指令,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拆除与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接口3130还用于: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给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及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信息。
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
请参见图3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是如前实施例中所述的指定路由节点。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总线3240,以及连接到总线3240的第二处理器3210、第二存储器3220和第二接口3230。其中第二存储器3220用于存储指令,第二接口3230用于接收来自移动节点MN的移动路由器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后通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隧道发送来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及,将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的。第二处理器3210用于执行所述指令,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获得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接口3230还用于:接收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发送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及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3210还用于:执行所述指令,根据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发送的建立请求,与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之间建立隧道。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3210还用于:执行所述指令,在所述MN从源移动路由器移动到目标移动路由器后,拆除与所述源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
请参见图3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路由器,所述移动路由器可以是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所述移动路由器可以包括:总线3340,以及连接到总线3340的第三处理器3310、第三存储器3320和第三接口3330。其中第三存储器3320用于存储指令,第三接口3330用于获得移动节点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及,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将备份的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及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以通过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第三处理器3310用于执行所述指令,若判断为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备份。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分为IP(网际协议)粒度和MN粒度两种方面来描述。当从IP粒度来描述时,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不开启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路由控制。当从MN粒度来描述时,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站在IP粒度的角度来说,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MN的家乡地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具体可以是指所述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即,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针对第一家乡地址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所述第一家乡地址为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中的一个。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即,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针对第二家乡地址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所述第二家乡地址为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中的一个。
即,此时,开启路由控制和不开启路由控制都是针对某一个IP来说的,具体说来就是针对所述MN的某一个家乡地址来说的。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为一个或多个。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站在MN粒度的角度来说,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此时,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此时,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即,此时的开启路由控制和不开启路由控制都是针对MN来说的。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处理器3310具体用于:执行所述指令,判断是否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及,如果未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第三接口3330具体用于: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接口3330还用于:接收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三接口3330具体用于: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给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及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信息。
本发明的第十四方面:
请参见图3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路由器,所述移动路由器可以是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所述移动路由器包括:总线3440,以及连接到总线3440的第四处理器3410、第四存储器3420和第四接口3430。其中第四存储器3420用于存储指令,第四接口3430用于获得移动节点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及若判断为是,则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以使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并通过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获得的。第四处理器3410用于执行所述指令,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分为IP(网际协议)粒度和MN粒度两种方面来描述。当从IP粒度来描述时,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不开启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路由控制。当从MN粒度来描述时,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站在IP粒度的角度来说,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MN的家乡地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具体可以是指所述指示信息中包括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即,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针对第一家乡地址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所述第一家乡地址为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中的一个。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即,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针对第二家乡地址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第二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所述第二家乡地址为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中的一个。
即,此时,开启路由控制和不开启路由控制都是针对某一个IP来说的,具体说来就是针对所述MN的某一个家乡地址来说的。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MN的家乡地址为一个或多个。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如果站在MN粒度的角度来说,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此时,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此时,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即,此时的开启路由控制和不开启路由控制都是针对MN来说的。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处理器3410具体用于:执行所述指令,检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是否存在,及,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不存在时,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第四接口3430具体用于:当已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或,通过建立的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接口3430还用于:接收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处理器3410还用于:执行所述指令,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接口3430还用于: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指示信息、及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路径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建立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及使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拆除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处理器3410还用于:执行所述指令,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拆除与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接口3430还用于: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给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及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以使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和所述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的信息更新本地存储的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四接口3430还用于: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请求获得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路径切换指令,以使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根据所述路径切换指令建立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本发明的第十五方面:
请参见图3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设备,所述网络设备可以是如前各实施例中所述的指定路由节点。所述网络设备可以包括:总线3540,以及连接到总线3540的第五处理器3510、第五存储器3520和第五接口3530。其中第四存储器3520用于存储指令,第五接口3530用于接收来自移动节点MN的移动路由器的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包是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后通过与所述网络设备之间的隧道发送来的,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第五处理器3510用于执行所述指令,控制第五接口3530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所述网络设备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的。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五接口3530还用于:接收所述MN的移动路由器发送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五处理器3510还用于:执行所述指令,若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建立隧道,并将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更新到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五处理器3510还用于:执行所述指令,若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拆除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较佳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五处理器3510还用于:执行所述指令,在所述MN从源移动路由器移动到目标移动路由器后,拆除与所述源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可以应用于移动路由器,所述方法可以包括:获得移动节点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若判断是,则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通过与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获得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返回的第一处理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以通过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所述指定路由节点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获得的。
本发明实施例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可以用于指示是否开启路由控制,在获得所述MN转发的来自所述第一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后,如果确定开启路由控制,则可以根据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的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先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后再将经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处理过的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到目的节点,这样,所述第一数据包可以在发送的过程中经历一个指定网络节点,该指定网络节点可以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一些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在发送过程中令数据到达指定网络节点的技术问题,且采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后,所述第一数据包是直接到达指定网络节点,经过处理后再直接发送给目的节点,相当于还是在进行路由优化,无需像现有技术中没有进行路由优化一般要经历多个节点,所述第一数据包经历的路径比较优化,在途中的出错几率较小。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但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8)
1.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移动节点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包括指定路由节点的地址信息;
若判断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则根据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数据包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其中,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的第一处理数据包通过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到达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并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到达所述目的节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获得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返回的第一处理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获得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不开启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路由控制;或者
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MN的家乡地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包括:
检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是否存在;
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存在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不存在时,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并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包括:
判断是否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
如果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如果未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并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得移动节点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之前,还包括:
接收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路由控制请求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指示信息、及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路径切换指令,所述路径切换指令用于触发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的建立,及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的拆除。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路由控制请求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拆除与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路由控制请求之后,还包括:
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给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及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的信息用于本地存储的信息的更新。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请求获得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
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路径切换指令,所述路径切换指令用于触发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的建立。
14.一种移动路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模块,用于获得移动节点MN转发的来自第一家乡地址的第一数据包;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路由控制策略信息判断是否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包括是否开启路由控制的指示信息,并在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的情况下,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包括指定路由节点的地址信息;
其中,若判断为开启对所述第一数据包的路由控制,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路由策略信息中的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发送至所述指定路由节点,其中,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得到的第一处理数据包通过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与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到达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并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到达所述目的节点。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获得所述指定路由节点返回的第一处理数据包,并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其中,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为通过对所述第一数据包进行处理获得的。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移动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不开启所述MN的指定家乡地址的路由控制;或者
所述表明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不开启路由控制是指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还包括MN的家乡地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且所述家乡地址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对应家乡地址的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移动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MN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开启路由控制;
若所述MN的状态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所述指示信息表明针对所述MN的所有数据包不开启路由控制。
19.如权利要求14-18任一权项所述的移动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路由器还包括:用于检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是否存在的模块;
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存在时,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当检测确定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不存在时,所述移动路由器还包括用于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的模块,所述收发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包通过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的隧道发送给所述指定路由节点。
20.如权利要求14-18任一权项所述的移动路由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判断是否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的模块;
如果已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所述收发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如果未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则所述移动路由器还包括用于建立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的模块,所述收发模块用于通过与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将所述第一处理数据包发送给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
21.如权利要求14-18任一权项所述的移动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接收路由控制请求,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所述路由控制策略信息。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移动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路由器还包括建立模块,用于: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开启路由控制,则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指定路由节点信息,建立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移动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指示信息、及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路径切换指令,所述路径切换指令用于触发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的建立,及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的拆除。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移动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路由器还包括拆除模块,用于: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则拆除与指定路由节点之间的隧道。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移动路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将所述路由控制请求转发给移动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及移动节点的家乡移动路由器,所述路由控制请求中包括的信息用于本地存储的信息的更新。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移动路由器,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路由控制请求携带的路由控制策略信息中的所述指示信息表明不开启路由控制,所述收发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家乡位置管理器请求获得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的地址;向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发送路径切换指令,所述路径切换指令用于触发所述目的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与所述移动节点的当前移动路由器之间的隧道的建立。
27.一种数据发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所述硬件用于执行权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
28.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程序,所述程序在执行时,权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被执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10008962.XA CN108055200B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移动路由器及网络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80000026.4A CN105103501B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移动路由器及网络设备 |
CN201810008962.XA CN108055200B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移动路由器及网络设备 |
PCT/CN2014/071332 WO2015109514A1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移动路由器及网络设备 |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00026.4A Division CN105103501B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移动路由器及网络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55200A CN108055200A (zh) | 2018-05-18 |
CN108055200B true CN108055200B (zh) | 2021-01-12 |
Family
ID=5368062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0002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03501B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移动路由器及网络设备 |
CN201810008962.XA Active CN108055200B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移动路由器及网络设备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0002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103501B (zh) | 2014-01-24 | 2014-01-24 | 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移动路由器及网络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0193792B2 (zh) |
EP (2) | EP3737046B1 (zh) |
CN (2) | CN105103501B (zh) |
PL (1) | PL3089406T3 (zh) |
WO (1) | WO201510951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39372A (zh) * | 2019-11-22 | 2021-05-25 |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用户的网络接入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65892B1 (en) * | 2000-06-26 | 2004-07-20 | Cisco Technology, Inc. | Optimizing IP multicast data transmission in a mobile IP environment |
CN1881935A (zh) * | 2006-04-30 | 2006-12-20 |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移动互联网协议路由处理方法和系统及路由器 |
CN101247314A (zh) * | 2007-02-15 | 2008-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路由优化方法、代理移动媒体pma及报文传送系统 |
CN101478750A (zh) * | 2009-01-23 | 2009-07-08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IPSec的快速切换与认证融合方法 |
EP2203005A1 (en) * | 2008-12-23 | 2010-06-30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Optimized home link detection |
CN103108370A (zh) * | 2013-01-17 | 2013-05-15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 基于分层路由的网络移动无缝切换方法 |
WO2013082245A1 (en) * | 2011-11-29 | 2013-06-06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s for ip mobility management |
WO2013178013A1 (zh) * | 2012-05-29 | 2013-12-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节点注册方法、互通方法、切换方法和网元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688823B2 (en) * | 2002-06-04 | 2010-03-30 | Alcatel-Lucent Usa Inc. | Efficient mechanism for wire-tapping network traffic |
US7489667B2 (en) * | 2002-11-08 | 2009-02-10 | Faccin Stefano M | Dynamic re-routing of mobile node support in home servers |
JP4058014B2 (ja) * | 2004-04-08 | 2008-03-0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パケット転送装置 |
US20050289244A1 (en) * | 2004-06-28 | 2005-12-29 | Himansu Sahu | Method for service chaining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7840217B2 (en) * | 2004-07-23 | 2010-11-23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chieving route optimization and location privacy in an IPV6 network |
US20060291422A1 (en) * | 2005-06-27 | 2006-12-28 | Nokia Corporation | Mobility management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at least two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JPWO2008114496A1 (ja) | 2007-03-16 | 2010-07-01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パケット通信装置 |
KR100969152B1 (ko) * | 2007-06-27 | 2010-07-08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프록시 모바일 아이피버전6 망에서 노드 간의 경로 최적화방법 및 시스템 |
US7751405B1 (en) * | 2007-09-26 | 2010-07-06 | Juniper Networks, Inc. | Automatic configuration of label switched path tunnels using BGP attributes |
JP5430587B2 (ja) * | 2008-03-03 | 2014-03-05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ベースのモビリティ管理による経路最適化のためのゲートウェイ間での情報交換 |
CN102035691A (zh) * | 2009-09-28 | 2011-04-27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网络链路质量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
CN102045235A (zh) * | 2009-10-16 | 2011-05-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实现路由优化的方法及接入路由器 |
JP5772434B2 (ja) * | 2011-09-20 | 2015-09-0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冗長化制御のための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装置及び方法、通信装置、中継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CN102546406B (zh) * | 2011-12-28 | 2014-08-20 | 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 | 片上网络路由集中控制系统和装置及自适应路由控制方法 |
-
2014
- 2014-01-24 PL PL14879558T patent/PL3089406T3/pl unknown
- 2014-01-24 WO PCT/CN2014/071332 patent/WO201510951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1-24 CN CN201480000026.4A patent/CN105103501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1-24 CN CN201810008962.XA patent/CN108055200B/zh active Active
- 2014-01-24 EP EP20161117.5A patent/EP3737046B1/en active Active
- 2014-01-24 EP EP14879558.6A patent/EP3089406B1/en active Active
-
2016
- 2016-07-22 US US15/217,680 patent/US10193792B2/en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1-28 US US16/203,300 patent/US1090413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765892B1 (en) * | 2000-06-26 | 2004-07-20 | Cisco Technology, Inc. | Optimizing IP multicast data transmission in a mobile IP environment |
CN1881935A (zh) * | 2006-04-30 | 2006-12-20 | 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移动互联网协议路由处理方法和系统及路由器 |
CN101247314A (zh) * | 2007-02-15 | 2008-08-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路由优化方法、代理移动媒体pma及报文传送系统 |
EP2203005A1 (en) * | 2008-12-23 | 2010-06-30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Optimized home link detection |
CN101478750A (zh) * | 2009-01-23 | 2009-07-08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IPSec的快速切换与认证融合方法 |
WO2013082245A1 (en) * | 2011-11-29 | 2013-06-06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s for ip mobility management |
WO2013178013A1 (zh) * | 2012-05-29 | 2013-12-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移动节点注册方法、互通方法、切换方法和网元 |
CN103108370A (zh) * | 2013-01-17 | 2013-05-15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 基于分层路由的网络移动无缝切换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193792B2 (en) | 2019-01-29 |
EP3089406A1 (en) | 2016-11-02 |
US20160330104A1 (en) | 2016-11-10 |
EP3737046B1 (en) | 2023-05-24 |
CN108055200A (zh) | 2018-05-18 |
WO2015109514A1 (zh) | 2015-07-30 |
US10904133B2 (en) | 2021-01-26 |
PL3089406T3 (pl) | 2020-07-13 |
CN105103501B (zh) | 2018-01-16 |
US20190097916A1 (en) | 2019-03-28 |
EP3737046A1 (en) | 2020-11-11 |
CN105103501A (zh) | 2015-11-25 |
EP3089406B1 (en) | 2020-04-01 |
EP3089406A4 (en) | 2017-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606727B2 (en) | Handover of a wireless device in a network | |
CN113169988B (zh) | 用于智能地管理移动网络中的会话的系统和方法 | |
EP4404627A1 (en) | Smf, amf and upf relocation during ue registration | |
AU2021266341A1 (en) | Session process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US20160204996A1 (en) | Subscriber tracing in communications | |
US10924518B2 (en) | UPF programming over enhanced N9 interface | |
EP2533481B1 (en) | Tunnel management method, tunnel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US11039338B2 (en)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a for control plane traffic filtering in a control and user plane separation (CUPS) environment | |
CN110324246A (zh)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
US11381453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rvice software upgrade in an evolved packet core (EPC) system | |
EP3150020B1 (en) | Re-establishment of a failed communication session | |
CN111757424B (zh) | 一种无线接入网的共享方法及装置 | |
CN106165344B (zh) | 在被耦合到软件定义的交换机的网关中分配虚拟机的方法 | |
CN108055200B (zh) | 一种数据包发送方法、移动路由器及网络设备 | |
US9077700B2 (en) | Authentication server, authentica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 |
CN112333788B (zh) | N2接口切换场景下的会话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4095984B (zh) | 会话管理方法、oam和amf | |
EP3079310B1 (en) | Data packet sending method and mobile router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