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36431A - 空调机组及模块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组及模块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8036431A CN108036431A CN201711422030.1A CN201711422030A CN108036431A CN 108036431 A CN108036431 A CN 108036431A CN 201711422030 A CN201711422030 A CN 201711422030A CN 108036431 A CN108036431 A CN 1080364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conditioning
- condenser
- water inlet
- conditioning unit
- parall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 F24F3/06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with a plurality of evaporators or conden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及模块机。该空调机组包括:冷凝器、系统部件和并联进出水管。冷凝器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非零的夹角;系统部件位于冷凝器的一侧,系统部件包括换热器;并联进出水管与换热器相连接,且并联进出水管与系统部件位于冷凝器的同一侧。本发明提供的空调机组,冷凝器不沿竖直方向设置,这样在多机并联形成模块机时,不需要预留冷凝器回风空间。由于系统部件、并联进出水管位于冷凝器的同一侧,可以在该侧进行多机并联的操作,同时可以进行系统部件的维修和电控操作,从而可以实现多个空调机组的无缝拼接,减少了多机并联后的占地面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设备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机组和包括该空调机组的模块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调机组主要采用上下结构的布局形式,如图1至图4所示,其中冷凝器1’在上,系统部件2’在下部,冷凝器1’竖直放置,此结构在多机并联时需要多个面预留回风空间(如图4中画有箭头处)及电控操作、水管连接操作及制冷系统维修的操作空间(如图4中A、B侧)。
虽然单台空调机组的工程安装、维护都不存在问题,但是在多机并联的场合都存在不能实现无缝拼接的问题,机组并联后的占地面积大大增加,造成了在某些空间紧凑的场合机组由于占地面积大而无法安装,且造成了机组(模块机)安装调试困难,后期机组检修维护时的难度大增,特别是在一些大型或重大零部件更换过程中,可能需要单独拆出某台机组进行维修的情况,造成非常大的损失,从而需要选用其他空调或其它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机组。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空调机组的模块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包括: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非零的夹角;系统部件,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一侧,所述系统部件包括换热器;并联进出水管,与所述换热器相连接,且所述并联进出水管与所述系统部件位于所述冷凝器的同一侧。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冷凝器与竖直方向之间存在非零的夹角,即冷凝器不沿竖直方向设置,这样在多机并联形成模块机时,不需要预留冷凝器回风空间。在进行多机并联时,一空调机组的并联进出水管与另一空调机组的并联进出水管相连接,从而沿并联进出水管的长度方向多个空调机组进行并联,由于系统部件、并联进出水管位于冷凝器的同一侧,可以在该侧进行多机并联的操作,同时可以进行系统部件的维修和电控操作,从而可以实现多个空调机组的无缝拼接,减少了多机并联后的占地面积,避免模块机安装调试困难,后期机组(模块机)检修维护时的难度大增,特别是在一些大型或重大零部件更换过程中,可能需要单独拆出某台机组进行维修的情况。
另外,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冷凝器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0°。
冷凝器包括第一子冷凝器和第二子冷凝器,第一子冷凝器和第二子冷凝器不沿竖直方向设置,与竖直方向之间存在非零的夹角,即第一子冷凝器和第二子冷凝器倾斜设置,第一子冷凝器与竖直方向之间的空间、第二子冷凝器与竖直方向之间的空间构成冷凝器回风空间,从而不需要再预留回风空间。当然,也可以是第一子冷凝器和第二子冷凝器中的一个与竖直方向之间存在非零的夹角,另一个沿竖直方向设置。进一步地,冷凝器呈V形,V形包括相连接的两个侧壁,侧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0°。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系统部件、所述并联进出水管位于所述空调机组的正面。
系统部件包括压缩机、换热器(水侧换热器)、控制阀件、电控件、储液罐、主要系统管路等。将系统部件、并联进出水管设置在空调机组的正面,方便对系统部件进行维修和操作,从而并未因为多机拼接影响了系统部件的维修性和电控的操作性。
并联进出水管可以是一根管路,与空调机组的单机进水管和单机出水管相连接,单机进水管和单机出水管与换热器相连接,并联进出水管的长度方向沿V形冷凝器的一个侧壁到另一个侧壁的方向。并联进出水管也可以包括相连通的并联进水管和并联出水管,并联进水管与空调机组的单机进水管相连接,并联出水管与空调机组的并联出水管相连接,单机进水管和单机出水管与换热器相连接,并联进水管和并联出水管的长度方向沿V形冷凝器的一个侧壁到另一个侧壁的方向。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并联进出水管位于所述系统部件的下方。
进一步地,并联进水管和并联出水管相互平行,并联进水管位于并联出水管的上方,或者并联出水管位于并联进水管的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空调机组具有贯穿其的安装空间,所述并联进出水管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并联进出水管的进水端和/或出水端伸出所述空调机组。
一空调机组(第一空调机组)与另一空调机组(第二空调机组)拼接,第一空调机组的并联进水管与第二空调机组的并联进水管相连接,第一空调机组的并联出水管与第二空调机组的并联出水管相连接。空调机组预留出布置并联进水管和并联出水管的安装空间,且安装空间贯穿空调机组,即安装空间与外界相连通,使得并联进水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能够伸出空调机组,并联出水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能够伸出空调机组,这样多机并联时可以通过并联进水管和并联出水管直接对接,即第一空调机组的并联进水管和第二空调机组的并联进水管可以直接对接,通过卡环相连接,第一空调机组的并联出水管和第二空调机组的并联出水管可以直接对接,通过卡环相连接,从而在多机并联时不用在空调机组外部并联水管,占用安装空间。
空调机组还包括单机进水管和单机出水管,单机进水管和单机出水管与换热器相连接,并联进水管和单机进水管相连接,并联出水管和单机出水管相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支架,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支架底部之间具有间距,即冷凝器悬空放置,这样冷凝器与支架底部之间形成的空间可以用用来回风。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支架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50mm,即冷凝器的下方具有架空高度,且架空高度大于或等于250mm;和/或,所述冷凝器呈V形,所述V形的侧壁与所述支架之间设有第一回风口或者第一回风空间,即V形的侧壁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第一回风口或第一回风空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装饰件,设置在所述并联进出水管远离所述冷凝器的一侧,所述装饰件上设有第二回风口。
装饰件设置在空调机组的表面,盖设在并联进水管和并联出水管上,起到提高空调机组外观的效果。当并联进水管和并联出水管位于空调机组的正面时,装饰件位于并联机组的正面。由于装饰件上设有第二回风口,在多机并联时安装有装饰件的空调机组正面也可以作为回风面,减小并联拼接对冷凝器回风的影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装饰件包括百叶窗、镂空盖板或网罩。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隔板,位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系统部件之间,所述隔板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冷凝器限定出风道,所述空调机组的风机组件位于所述风道内。
冷凝器位于隔板的一侧,系统部件、并联进水管和并联出水管位于隔板的另一侧,实现系统部件与冷凝器的分隔,优选地,隔板沿上下方向延伸。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所述隔板盖设在所述壳体的开口端,并与所述壳体限定出封闭的容纳腔,所述系统部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隔板封盖壳体的开口端,使得隔板与壳体限定出容纳腔,系统部件位于容纳腔,从而对系统部件进行单独密封,优选地,在容纳腔内设有例如隔音棉的隔音件,实现隔音降噪的效果;或者,所述隔板还包括与所述密封部相连接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风道外侧,所述延伸部上设有第三回风口,延伸部可以作为回风面,减小多机并联对冷凝器回风的影响。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空调机组的尾部设有第四回风口,使得机组尾部也可以作为回风面。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块机,包括:多个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机组,一所述空调机组的并联进出水管与另一所述空调机组的并联进出水管相连接。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模块机,因包括第一个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机组,因而具有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机组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相关技术中空调机组第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相关技术中空调机组第二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相关技术中空调机组第三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相关技术中空调机组第四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需要在箭头处预留回风空间,需要在A、B侧预留电控操作、水管连接操作及制冷系统维修的操作空间。
其中,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冷凝器,2’系统部件。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空调机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空调机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空调机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空调机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示意回风方向。
其中,图5至图9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空调机组,1冷凝器,11第一子冷凝器,12第二子冷凝器,2系统部件,3并联进水管,4并联出水管,5单机进水管,6单机出水管,7隔板,8底板,9装饰件,91第二回风口,10电控箱,2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空调机组和模块机。
如图5至图9所示,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机组100,包括冷凝器1、系统部件2和并联进出水管。冷凝器1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非零的夹角;系统部件2位于冷凝器1的一侧,系统部件2包括换热器;并联进出水管可以为同一根水管,也可以包括并联进水管3和并联出水管4,下面以并联进出水管包括并联进水管3和并联出水管4为例,进行说明。并联进水管3和并联出水管4均与换热器相连接,且并联进水管3、并联出水管4与系统部件2位于冷凝器1的同一侧。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100,如图7所示,冷凝器1与竖直方向之间存在非零的夹角α,即冷凝器1不沿竖直方向设置,这样在多机并联形成模块机时,不需要预留冷凝器1回风空间。在进行多机并联时,一空调机组100的并联进水管3、并联出水管4分别与另一空调机组100的并联进水管3、并联出水管4相连接,从而沿并联进水管3和并联出水管4的长度方向多个空调机组100进行并联,由于系统部件2、并联进水管3、并联出水管4位于冷凝器1的同一侧,可以在该侧进行多机并联的操作,同时可以进行系统部件2的维修和电控操作,从而可以实现多个空调机组100的无缝拼接,减少了多机并联后的占地面积,避免模块机安装调试困难,后期机组(模块机)检修维护时的难度大增,特别是在一些大型或重大零部件更换过程中,可能需要单独拆出某台机组进行维修的情况。
优选地,冷凝器1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大于或等于10°。
冷凝器1包括第一子冷凝器11和第二子冷凝器12,第一子冷凝器11和第二子冷凝器12不沿竖直方向设置,与竖直方向之间存在非零的夹角α,即第一子冷凝器11和第二子冷凝器12倾斜设置,第一子冷凝器11与竖直方向之间的空间、第二子冷凝器12与竖直方向之间的空间构成冷凝器1回风空间,从而不需要再预留回风空间。当然,也可以是第一子冷凝器11和第二子冷凝器12中的一个与竖直方向之间存在非零的夹角,另一个沿竖直方向设置。进一步地,冷凝器1呈V形,V形包括相连接的两个侧壁,侧壁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大于或等于10°。冷凝器沿图9中前后方向延伸,前代表空调机组的正面,后代表空调机组的尾部。
优选地,系统部件2、并联进水管3和并联出水管4位于空调机组100的正面,冷凝器靠近空调机组尾部设置。
系统部件2包括压缩机、换热器(水侧换热器)、控制阀件、电控件、储液罐、主要系统管路等,其中电控箱如图9中标号10所示。将系统部件2、并联进水管3和并联出水管4设置在空调机组100的正面,方便对系统部件2进行维修和操作,从而并未因为多机拼接影响了系统部件2的维修性和电控的操作性。
并联进水管3和并联出水管4的长度方向沿V形冷凝器1的一个侧壁到另一个侧壁的方向。
优选地,并联进水管3、并联出水管4位于系统部件2的下方。
进一步地,并联进水管3和并联出水管4相互平行,并联进水管3位于并联出水管4的上方,或者并联出水管4位于并联进水管3的上方。
优选地,空调机组100具有贯穿其的安装空间,并联进水管3和并联出水管4位于安装空间内,且并联进水管3的进水端和/或出水端伸出空调机组100,并联出水管4的进水端和/或出水端伸出空调机组100。
一空调机组(第一空调机组)与另一空调机组(第二空调机组)拼接,第一空调机组100的并联进水管3与第二空调机组的并联进水管3相连接,第一空调机组的并联出水管4与第二空调机组的并联出水管4相连接。空调机组100预留出布置并联进水管3和并联出水管4的安装空间,且安装空间贯穿空调机组100,即安装空间与外界相连通,使得并联进水管3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能够伸出空调机组100,并联出水管4的进水端和出水端能够伸出空调机组100,这样多机并联时可以通过并联进水管3和并联出水管4直接对接,即第一空调机组100的并联进水管3和第二空调机组100的并联进水管3可以直接对接,通过卡环相连接,第一空调机组100的并联出水管4和第二空调机组100的并联出水管4可以直接对接,通过卡环相连接,从而在多机并联时不用在空调机组100外部并联水管,占用安装空间。当然,也可以是并联进水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中的一个通过安装空间伸出空调机组,并联出水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中的一个通过安装空间伸出空调机组。
空调机组100还包括单机进水管5和单机出水管6,单机进水管5和单机出水管6与换热器相连接,并联进水管3和单机进水管5相连接,并联出水管4和单机出水管6相连接。
优选地,空调机组100还包括:支架20,冷凝器1设置在支架20上,冷凝器1与支架20底部之间具有间距,即冷凝器1悬空放置,这样冷凝器1与支架20底部之间形成的空间可以用用来回风,如图9中D处箭头所示。
优选地,冷凝器1与支架20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250mm,即冷凝器1的下方具有架空高度,且架空高度大于或等于250mm。
冷凝器1呈V形,V形的侧壁与支架20之间设有第一回风口或者第一回风空间,即V形的侧壁与竖直方向之间形成第一回风口或第一回风空间,如图9中C处箭头所示。
优选地,空调机组100还包括:装饰件9,设置在并联进水管3和并联出水管4远离冷凝器1的一侧,装饰件9上设有第二回风口91,如图9中F处箭头所示。
装饰件9设置在空调机组100的表面,盖设在并联进水管3和并联出水管4上,起到提高空调机组100外观的效果。当并联进水管3和并联出水管4位于空调机组100的正面时,装饰件9位于并联机组的正面。由于装饰件9上设有第二回风口91,在多机并联时安装有装饰件9的空调机组100正面也可以作为回风面,减小并联拼接对冷凝器1回风的影响。
优选地,装饰件9为百叶窗、镂空盖板或网罩。
优选地,空调机组100还包括:隔板7和底板8,底板8用来支撑部件8,系统部件2位于底板8的上方,隔板7位于冷凝器1与系统部件2之间,隔板7包括密封部,密封部与冷凝器1限定出风道,空调机组100的风机组件位于风道内。
冷凝器1位于隔板7的一侧,系统部件2、并联进水管3和并联出水管4位于隔板7的另一侧,实现系统部件2与冷凝器的分隔,优选地,隔板7沿上下方向延伸。
在第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隔板7还包括与密封部相连接的延伸部,延伸部位于风道外侧,延伸部上设有第三回风口,延伸部可以作为回风面,如图9中E处箭头所示,减小多机并联对冷凝器1回风的影响。
在第二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空调机组100还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隔板7盖设在壳体的开口端,并与壳体限定出封闭的容纳腔,系统部件2位于容纳腔内,隔板7封盖壳体的开口端,使得隔板7与壳体限定出容纳腔,系统部件2位于容纳腔,从而对系统部件2进行单独密封,优选地,在容纳腔内设有例如隔音棉的隔音件,实现隔音降噪的效果。
优选地,空调机组100的尾部设有第四回风口,如图9中G处箭头所示,使得机组尾部也可以作为回风面。
在风机组件的作用下,自第一回风口、第二回风口、第三回风口和第四回风口进入的空气进入风道,经冷凝器和风机组件后经过送风口排出。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块机,包括:多个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空调机组100,一空调机组100的并联进水管3与另一空调机组100的并联进水管3相连接,一空调机组100的并联出水管4与另一空调机组100的并联出水管4相连接。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的模块机,因包括第一个方面任一实施例的空调机组100,因而具有第一方面的任一实施例的空调机组100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地,本申请中的空调机组100为风冷冷水/热泵机组。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优化的用于风冷冷水/热泵机组的布局结构,该布局结构合理,安装维修方便,在多机并联时可无缝拼接,占地面积大大减小,同时并联后的操作性维修性不会因并联而变差。具体的,1)、冷凝器1与竖直方向呈夹角,且夹角大于10°;2)、用于并联拼接时,空调机组100预留布置贯穿空调器组的空间,多机并联可通过并联进水管3、并联出水管4直接对接,工程多机并联时可以不用在空调机组100外部并联水管,占用安装空间;3)、系统部件2(压缩机、主要系统管路、控制阀件、电控等)在空调机组100的一侧(与并联进水管3、并联出水管4同侧),与冷凝器1通过隔板7分隔;4)、空调机组100冷凝器1下部有一定的架空高度(一般大于250mm);5)、空调机组100并联时可通过并联进水管3、并联出水管4实现直接对接,拼接后空调机组100的底部、冷凝器1两侧架空部、空调机组100尾部,及空调机组100正面均可以回风,减少拼接后对位于内侧的冷凝器1换热效率的影响,同时拼接后主要系统部件2处于空调机组100的正面,并未因为拼接影响了主要部件的维修性和电控的操作性;6)、机组正面位于底部的并联进水管3和并联出水管4部分,架高留空,正面可用百叶窗或镂空盖板或网罩装饰,这样在多机并联时此面也可以作为回风面,减小并联对冷凝器1回风的影响;7)、在系统部件2不需要单独密封时,隔板7除冷凝器1密封部分外,其余部分镂空,从而利于在空调机组100正面增加回风面。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与竖直方向之间具有非零的夹角;
系统部件,位于所述冷凝器的一侧,所述系统部件包括换热器;
并联进出水管,与所述换热器相连接,且所述并联进出水管与所述系统部件位于所述冷凝器的同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凝器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系统部件、所述并联进出水管位于所述空调机组的正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并联进出水管位于所述系统部件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机组具有贯穿其的安装空间,所述并联进出水管位于所述安装空间内,且所述并联进出水管的进水端和/或出水端伸出所述空调机组。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支架,所述冷凝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冷凝器与所述支架底部之间具有间距。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间距大于或等于250mm;和/或,
所述冷凝器呈V形,所述V形的侧壁与所述支架之间设有第一回风口。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装饰件,设置在所述并联进出水管远离所述冷凝器的一侧,所述装饰件上设有第二回风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饰件包括百叶窗、镂空盖板或网罩。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隔板,位于所述冷凝器与所述系统部件之间,所述隔板包括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与所述冷凝器限定出风道,所述空调机组的风机组件位于所述风道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机组还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所述隔板盖设在所述壳体的开口端,并与所述壳体限定出封闭的容纳腔,所述系统部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或者,
所述隔板还包括与所述密封部相连接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风道外侧,所述延伸部上设有第三回风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机组的尾部设有第四回风口。
13.一种模块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组,一所述空调机组的并联进出水管与另一所述空调机组的并联进出水管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22030.1A CN108036431B (zh) | 2017-12-25 | 2017-12-25 | 空调机组及模块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1422030.1A CN108036431B (zh) | 2017-12-25 | 2017-12-25 | 空调机组及模块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36431A true CN108036431A (zh) | 2018-05-15 |
CN108036431B CN108036431B (zh) | 2023-09-12 |
Family
ID=62101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1422030.1A Active CN108036431B (zh) | 2017-12-25 | 2017-12-25 | 空调机组及模块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036431B (zh) |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5106145A (zh) * | 1985-08-15 | 1987-03-04 | 罗纳德·戴维·康里 | 组合式制冷系统 |
US5181395A (en) * | 1991-03-26 | 1993-01-26 | Donald Carpenter | Condenser assembly |
DE20313048U1 (de) * | 2003-07-19 | 2004-02-19 | Weiss Klimatechnik Gmbh | Klimagerät |
CN101144645A (zh) * | 2007-10-12 | 2008-03-19 | 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模块式水冷冷水机组的水管连接装置 |
CN201262494Y (zh) * | 2008-08-27 | 2009-06-24 | 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 | 带填料的板管蒸发式冷凝冷水机组 |
CN201302327Y (zh) * | 2008-08-27 | 2009-09-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机组 |
US20100031686A1 (en) * | 2008-05-15 | 2010-02-11 | Multistack Llc | Modular outboard heat exchange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CN202973396U (zh) * | 2012-11-29 | 2013-06-05 |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源冷水机组 |
CN103486670A (zh) * | 2013-08-31 | 2014-01-01 | 江苏春兰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变频多联空调机组及其组合结构 |
CN203520288U (zh) * | 2013-09-29 | 2014-04-02 | 广东欧科空调制冷有限公司 | 数据机房用制冷系统 |
CN203893334U (zh) * | 2014-06-16 | 2014-10-22 | 夏方泉 | 一种空调的风冷模块机组 |
CN205481911U (zh) * | 2016-02-26 | 2016-08-17 | 孙业国 | 一种风冷与压缩制冷联合的冷水机组 |
CN107120726A (zh) * | 2017-05-16 | 2017-09-01 | 台州市亿莱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机组供热方法及机组组合装置 |
CN107314583A (zh) * | 2017-07-18 | 2017-11-03 |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岛礁型风冷冷水机组及冷却工艺 |
CN207763127U (zh) * | 2017-12-25 | 2018-08-24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机组及模块机 |
-
2017
- 2017-12-25 CN CN201711422030.1A patent/CN10803643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5106145A (zh) * | 1985-08-15 | 1987-03-04 | 罗纳德·戴维·康里 | 组合式制冷系统 |
US5181395A (en) * | 1991-03-26 | 1993-01-26 | Donald Carpenter | Condenser assembly |
DE20313048U1 (de) * | 2003-07-19 | 2004-02-19 | Weiss Klimatechnik Gmbh | Klimagerät |
CN101144645A (zh) * | 2007-10-12 | 2008-03-19 | 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模块式水冷冷水机组的水管连接装置 |
US20100031686A1 (en) * | 2008-05-15 | 2010-02-11 | Multistack Llc | Modular outboard heat exchanger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
CN201302327Y (zh) * | 2008-08-27 | 2009-09-02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空调机组 |
CN201262494Y (zh) * | 2008-08-27 | 2009-06-24 | 广州市华德工业有限公司 | 带填料的板管蒸发式冷凝冷水机组 |
CN202973396U (zh) * | 2012-11-29 | 2013-06-05 |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气源冷水机组 |
CN103486670A (zh) * | 2013-08-31 | 2014-01-01 | 江苏春兰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变频多联空调机组及其组合结构 |
CN203520288U (zh) * | 2013-09-29 | 2014-04-02 | 广东欧科空调制冷有限公司 | 数据机房用制冷系统 |
CN203893334U (zh) * | 2014-06-16 | 2014-10-22 | 夏方泉 | 一种空调的风冷模块机组 |
CN205481911U (zh) * | 2016-02-26 | 2016-08-17 | 孙业国 | 一种风冷与压缩制冷联合的冷水机组 |
CN107120726A (zh) * | 2017-05-16 | 2017-09-01 | 台州市亿莱德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热泵用风机盘管机组、机组供热方法及机组组合装置 |
CN107314583A (zh) * | 2017-07-18 | 2017-11-03 | 泰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岛礁型风冷冷水机组及冷却工艺 |
CN207763127U (zh) * | 2017-12-25 | 2018-08-24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机组及模块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036431B (zh) | 2023-09-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19210632A1 (zh) | 一种高功耗传输设备机柜及模块化机房 | |
CN108469068A (zh) | 一种风道组件支撑结构及竖向壁挂空调室内机 | |
CN207763127U (zh) | 空调机组及模块机 | |
CN211629574U (zh) | 一种电力工程用安全型电力柜 | |
CN108036431A (zh) | 空调机组及模块机 | |
JP4691144B2 (ja) | 電子機器収容ラック | |
CN207815532U (zh) |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机组 | |
EP3348936B1 (en) | Outdoor machine | |
CN213125311U (zh) | 一种铠装移开式开关柜 | |
CN212841878U (zh) | 倾斜式蒸发器的下送风模块化机房空调及空调模组 | |
CN107965855B (zh) |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机组 | |
CN207893860U (zh) | 一种吊顶空调器结构 | |
CN111594928B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3783817U (zh) | 静音柴油发电机组面板 | |
CN217427379U (zh) | 一种储能系统及储能系统的供电柜组件 | |
CN215934230U (zh) | 一种电力设备箱 | |
CN221448806U (zh) | 用于存放电器设备的预制舱 | |
CN111244798A (zh) | 一种基于电压闭环控制的有源电力滤波器装置 | |
CN216565909U (zh) | 电气柜防水防尘结构及电气柜 | |
CN213454051U (zh) | 一种用于新风系统的变风量模块 | |
CN114683932B (zh) | 储能站或换电站 | |
CN214379619U (zh) | 一种具有高散热效果的高压开关柜 | |
CN220042033U (zh) | 空调器 | |
CN216591994U (zh) | 空调器室外机 | |
CN219913352U (zh) | 空气处理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